城市建设模式创新范文

2023-12-25

城市建设模式创新范文第1篇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国家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各行各业的创新性发展, 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加速了信息化社会的进程, 使得国民企业经济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题。新形势下, 我国的经济已从高速发展转变成为中高速发展, 国内主要矛盾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亟须进行创新性转变和发展。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连接企业发展和社会信息的重要桥梁, 对于企业信息和社会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储存、维护和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体现企业文化信息和软实力, 为用户提供着管理、分析和决策, 它的完善必然影响着企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企业会计模式是国家会计模式在企业的一种体现, 它关乎一个企业经济状况的发展和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否, 企业会计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进行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是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响应, 也是企业自身投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表现, 会计是管理的一个分支, 它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完成企业项目和发展的经济决策和评估, 对企业经济情况进行预算、核算和评估, 它的完善也必然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创新。面临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和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企业会计模式转型上还需加快步伐, 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创新的方法,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不断地完善信息化建设和开展会计模式创新, 促进我国企业向全球信息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国民整体经济的进步, 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

2 企业信息化系统和会计模式的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企业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 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企业实现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完善和发展, 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也依赖于各企业、商业以及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步。因此, 我们要把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会计模式的创新放在发展的关键位置。近几年来国家大力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在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很多企业对新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需求没有足够的调研和了解, 因此对企业本身存在的信息化滞后情况没有足够认识, 未能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模式转型放在企业实现新的突破和进步上, 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更不会积极采取进行完善和改变。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同时也带来了不断的挑战, 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企业整体发展速度迟缓, 资金方面的短缺和认识上的不足, 很难会有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其次, 大部分企业的领导更关注销售额和资金方面, 未能从内部找原因积极提高企业内部设施及信息建设, 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利益的长远化, 对信息化社会中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转变缺乏总体计划和资源支持

很多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社会中提高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未能调动企业内部所有相关资源以及缺乏总体规划还不能进行相关完善和创新。这种情况下“孤岛效应”很容易出现在企业内部, 造成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出现断层, 不能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 只是单一地进行局部的信息优化, 整个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配套和沟通, 缺乏整体的计划会大大降低优化的效率,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 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意识到其重要性积极开展创新措施, 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建设也有要求。相比于国外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 虽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但是由于基础比较薄弱, 整个社会环境还不够成熟,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 全面信息化的进程还比较缓慢, 不能够全面的支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的创新,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整个社会的信息与之相匹配,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社会外部环境不利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模式创新。

2.4 信息化建设与模式创新缺少相关人才

大部分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为了节省管理和工资开支通常不设置专门的人才进行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开发, 相关会计部门也只进行传统的、简单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的管理, 在新形势下不能进行模式的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 一般企业直接引进信息化系统以供员工的使用, 但是大部分员工不是专业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人员, 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很难发现系统使用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 也不能进行反馈和优化, 没有设置相关的专业部门也就直接限制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传统的会计流程和工作模式单一且不够完善, 现代企业的会计部门也只是循规蹈矩, 沿用传统的模式而没有启用专业人员进行创新和转变, 须知, 企业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3 企业信息化系统和会计模式的创新

3.1 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的认识

企业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未来企业的发展, 完善信息化建设和对传统的会计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是势在必行的, 这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企业领导者应该洞察其中的关系, 积极领导企业实现新形势下的信息完善和模式的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 并不断督促企业员工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把企业发展和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推动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 很多企业仍处在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中, 不去了解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向, 故步自封不能进步, 尤其一些中小型企业, 资金和资源都有限, 企业内部的领导者和员工对当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认识不全面, 不会主动积极的去了解和改善现状, 缺乏新时代的新进员工, 企业文化和员工面貌止步不前, 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深刻,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想改善这一现状, 政府可以组织企业进行大型宣讲会议, 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先进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企业的一些创新性改变和行动给予技术支持和资金奖励, 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改造, 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养和认识。除了外部施力, 企业内部应从领导开始主动学习和提高相关知识, 多了解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鼓励员工进行创新行为, 定期开展会议进行学习或组织趣味企业比赛, 扩展员工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相关会计模式的深入了解后, 进行建设完善和模式的创新转变。

3.2 整合企业全部资源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和会计模式的转变

整合企业资源就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条, 充分调动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和客户几大资源来完成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会计模式的转变。企业可以引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一资源管理概念, 实现企业各部门高度数据共享和无缝集成, 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管理融合起来。会计模式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创新其工作模式应立足于企业整体, 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来定位发展方向, 会计模式要实现转变和创新就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核算工作, 在企业项目评估决策以及信息管理上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 从横向、纵向结合企业内部资源, 联系内部、外部环境信息, 充分调动整个企业的资源, 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和完善不仅仅涉及信息和管理部门, 要立足于整个企业的信息需求, 统一规划和实施, 不是将部门各个子系统的简单叠加, 而是将企业内部通过信息系统的完善联系起来, 根据新的系统和模式转变的要求对整个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和调动, 对相关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重组。我们应当以长远的和发展的目光向国际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会计模式看齐, 充分调动企业内部资源, 开拓自己的思路, 促使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模式不断创新发展。

3.3 充分利用网络背景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创新

21世纪, 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 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正是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才有了今天的信息化社会, 网络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企业利用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 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置于网络环境当中。首先, 相比于传统的会计模式, 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会计行业的工作媒介、工作方式, 同时也完善了工作流程、扩大了工作范围, 网络使得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连接就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建设和交流, 促进了企业供应链、价值链以及信息链的形成。企业应该积极调整自身管理系统和企业文化适应经营管理的网络化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和全球资源充分共享的前提下, 充分调度企业资源使其得以统筹规划和使用, 为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就要以新的时代标准和网络标准对企业进行再造, 结合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求和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加快“网络财务”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拓展其应用领域, 转变会计工作模式, 严格控制会计工作流程。在网络极度发达的环境下, 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模式和创新方法。

3.4 培养专业人才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会计创新

企业要发展信息化建设、进行模式的创新就必须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 国家大力鼓励企业、商业、事业单位及个人进行创新, 从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转变上看, 人才无疑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市场的占领就是科技的竞争, 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国内外的人才招聘和竞争都十分激烈。一直以来, 我国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会计部门关系到企业的投资、收益以及资金的正常运转, 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和会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企业要改变现状就要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创新和完善, 只有引进先进的人才和技术, 才能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模式创新得到真正的改变, 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对内部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不断提高现有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对新时代的认识, 避免老员工的懈怠, 及时消除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 除定期对员工进行集体培训和考核, 还可以设立奖惩制度, 鼓励员工主动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自主学习和考核淘汰制度并行, 对优秀的员工实施奖励政策;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招聘或与高校联合进行培养人才的方式吸收新鲜的血液, 带给企业新的创新理念和对社会发展新的认识。

4 结语

新的经济形式下, 企业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和信息的竞争,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不断发展的大环境, 我国各企业应充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会计模式的创新, 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 不断创新和探索, 提高对信息系统的创新意识, 充分整合利用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完善和创新, 同时要利用好网络这一媒介大力培养相关专业型人才, 积极进行信息系统的完善和会计模式的创新。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不断加深, 尤其是当代企业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引进科学、先进的信息化系统, 会计系统与模式也不断地发展进步, 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本文基于当代信息化社会的特点, 探讨了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与会计模式方面还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和创新措施。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会计模式,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连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视角下会计模式变迁研究[J].东南学术, 2018 (2) .

城市建设模式创新范文第2篇

一、资产管理的积极意义

(一)能够保障院校日常活动的正常推进

高职院校资产通常被用于三个途径,第一是满足学校内部的日常办公损耗需求;第二是满足日常科研和管理活动的需求;第三是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为办学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这部分资产包括了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以及大量的教学仪器和课桌椅等。可以说学校所有日常活动都离不开资产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保障院校日常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能够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高校资产具有数量大、构成内容复杂和使用周期灵活的特征,在进行高职院校资产配置时必须要严格地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依靠标准流程来统筹院校资产,进而确保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强化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规避国有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损坏等问题,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三)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依靠对配置、使用等具体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控制来达到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性的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也能够通过对采购的监督控制,保证采购流程的规范化,进而实现从源头上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善的目的。

二、传统模式常见问题

(一)传统模式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模式之下,没有形成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晰。例如学校的后勤部门和办公室部门都能够使用属于学校的资产,同时也都能够基于各自部门的需求利用学校资产对所需物品进行采购,在部门采购中很容易会出现“吃回扣”等不良现象,甚至还会出现“虚假报账”的问题。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高职院校的资产利用不合理,造成了资产的浪费。此外,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还体现在不同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缺乏必要联系,每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然而资产管理工作却需要在院校的宏观框架之下对各部门开展全面管理。

(二)缺乏专业性的资产管理人才

虽然当前资产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中,但仍然难以满足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客观需要。当下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从业人员中,一些在职管理者甚至没有专业管理知识,然而又缺乏人才储备对这些不适任的管理者进行替换。还有一些管理者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但综合素质不足,不能够从大局的角度出发来制定综合性的管理计划。

(三)院校资产评估不准确

为了达到更好的办学效果,高职院校通常会推动校企合作,由于校企之间产权界定存在模糊空间,因此这种办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资产的评估,造成院校资产评估不准确的问题发生。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资产评估时会忽略较为核心的经济效益来源,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和传统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模式弊端的不断凸显,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共识。然而受到高职院校自身水平的限制,不同高职院校之间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现阶段,仍然有许多高职院校在继续沿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不仅十分依赖于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还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漏洞较多的问题,例如在资产登记、入库和发放环节依然使用是人工填写表格的形式。

(二)内部信息难以有效共享

造成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内部信息难以有效共享的主要原因是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资产管理的流程复杂、各个部门之间联系松散,资产管理的职能分散,缺乏一套行之有效且便捷快速的体系将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整合,相关信息在内部没有得到充分流通,对信息的利用率也较低。一些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内部信息难以有效共享所带来的弊端,并积极进行新流程的探索和尝试。推进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首先是借助信息化管理网络将分散的资产管理职能聚拢起来,从而实现对资产的统筹配置;其次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规范资产管理的流程,明确资产管理体系中不同部门的权责关系,让资产管理工作合规合法,并且让资产管理的账目清晰明确,以便于进行后期清查工作。

四、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推动资产管理网络一体化

目前包括大数据在内的技术手段已经能够确保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网络的构建,通过推动资产管理的网络一体化来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决策的数据支撑,尽可能避免工作人员从自身主观因素出发来进行一些决策。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应该积极探索二维码、条形码、GPS定位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利用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资产管理网络,推动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平台的智能化,降低资产管理工作对人力的依赖,充分挖掘数据库对资产管理的潜在价值,让资产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进而有效减少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失误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推动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网络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作用。移动终端是当前互联网体系之中的关键性内容之一,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来提高管理的灵活性。一方面是让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更加与时俱进,符合当前的互联网使用特点;另一方面是能够为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方向。

(二)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参与是当前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推动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趋势之下,就更加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管理人才参与。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仅需要积极吸收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强化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凝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在进行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人才培养时可以采取“淘汰制”的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淘汰机制,在公开公正的淘汰机制判定之下对培训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淘汰,只有培训结果达标的人员才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资产管理工作。此外,为了保证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性,高职院校还应该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划分资产管理的权责,让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资产管理过程中不会出现“谁都要管”或“谁都不想管”的问题。

从推进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在进行管理人才的培养时还应该注重对人员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就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有操作对应系统和平台的能力,并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此,可以专门培养一群数据管理人才,并组建相应的数据处理部门,充分发挥数据库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此外,为了推动资产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对涉及资产管理的所有人员进行数据培训,让员工都能够具备数据意识。

总体而言,人才是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虽然在大数据背景之下的资产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产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但依然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统筹分配。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将管理工作与院校的其他业务相协调,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办学工作开展,保证各类教学评估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要强化对资产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从人员层面出发,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

(三)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传统的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模式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导致管理工作较为混乱,整体工作效率较低。而在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之下,可以基于技术手段来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内部资产绩效评价体系更加简单,可操作性也更强。受到高职院校本身职能特殊性的影响,其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通常被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模块。首先是定性指标的模块,一般来说在进行定性指标的考核时主要针对的是对资产具体使用部分,定性指标的考核包含了对资产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的判定。其次是定量指标的模块,这部分的绩效考核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对资产存量、增量和占有分布情况的详细记录,通过定量指标的绩效评估来推动资产配置效率的优化。此外,定量指标的评估离不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在二者的帮助下确保资产绩效评估体系的合理化、有效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为高职院校更好地进行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职院校在面临到自身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到了一些挑战,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推动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就需要做好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大数据背景下更好地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优化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当前不同高职院校之间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人才缺口也较大,必须要推进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网络一体化建设,并强化人才培养工作,从硬软件的外部条件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内部条件两方面入手,并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来推动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性。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模块,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都迎来了自身的发展机遇期。然而当前对高职院校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与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相对应的是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扩招、扩建和合并使得自身资产管理的架构与流程也产生了变化,提高了资产管理工作的难度。新的技术条件下,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周艳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模式分析[J].财经界,2020(11):34-35.

[2] 曾令俊,张衍志.高职院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启示与探索[J].知识经济,2020(05):49-51.

城市建设模式创新范文第3篇

本文将对国内外城市能级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追踪该领域的学术进展和实践动态,归纳总结提升城市能级的经验,掌握“产城创”融合和提升城市能级的理论基础。基于此理论,分析探索产城融合的新型路径,提出在产城发展中融入创新要素,形成“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并构建其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其次,在“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通过频度统计、理论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主要体现城市外部服务功能的城市金融经济、城市创新驱动、城市支撑服务三大领域,进而形成测量城市能级水平的指标体系;最后,根据城市能级指标体系测量结果,提出创新驱动的“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提升慈溪城市能级策略。

一、慈溪市城市能级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产城创”融合发展是指将城市的产业经济、创新驱动和城市服务三大城市功能进行协调融合,形成“产”“城”“创”良性互动的新型发展模式。在“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进行慈溪城市能级综合测度时,科学合理的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关系到测度结果的准确性,更要考虑到“产”“城”“创”三大因素。

因此,本文通过频度统计、理论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依据指标体系构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获取性等原则以及结合慈溪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为城市金融经济、城市创新驱动、城市支撑服务三大功能,形成测量城市能级水平的指标体系,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慈溪市城市能级现状分析

城市能级测量指标体系基于城市外部服务功能的城市金融经济、城市创新驱动、城市支撑服务三大领域数据,可以对慈溪城市能及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可依此进行慈溪城市能级现状的分析。2018年慈溪全市GDP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2.2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52.59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32.20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产业之比为3.0:60.6:36.4。其增长最为明显的第二产业是慈溪的支柱产业,然而核心工业经济存在能级水平不高,辖射带动能力较弱的现象。就整体而言,慈溪城市能级整体水平较主一二线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城市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上仍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三、“产城创”融合发展模式下提升慈溪城市能级的策略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上述内容,为提高慈溪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城市能级提升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第一、在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牢牢把握城市发展机遇,加快工业创新的进程,在已有的基础上,以更为高远的战略眼光和开拓创新的发展思维超前谋划城市开发建设,同时兼顾各产业平台的配套完善,不断抢占发展高地,切实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

第二、提升城市能级,发展现代形象产业,需要强化生态环境文化的建设,创造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三、提升城市能级,需要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完善城市现代形象产业体系,制定并改善城市能级结构,完善城市能级体系。此外,慈溪可通过城市三大功能的融合 (城创互动、经城互动、经创互动) 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

摘要:“产城融合”一直是城市规划实践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之下, 本文提出在产城发展中融入创新要素, 形成“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以应对产城融合新局面, 对于提升城市能级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建设模式创新范文第4篇

1建设实训基地的目的与原则

1.1 建设实训基地的目的

校内实训基地是由学校建立的为自身教学需要提供服务并拥有产权的场所, 其基本功能是初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供学生初步的技能培训、企业工作场景、实践教学任务、专业技术技能鉴定考核、专项研发生产应用推广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2 建设实训基地的原则

(1)专业技术技能的仿真性。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真实环境建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对基本技术技能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为了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悉掌握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工艺,要求实训基地的技术设备必须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来保证学生的实际应用。 (3)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实训对本专业的核心技术技能进行掌握,对相关专业领域得到熟悉了解,对基本综合素质,技能与能力进行全面培训,就需要学校的教学内容更具有综合性。 (4)社会开放性。实训基地在承担学校基本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外,也承担着社会上各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同时,校外实训基地又很好的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衔接,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

2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1 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多为两种, 一是由政府财政支持,学校自行投资建设,自行管理或外包管理,由学校专业的管理团队或外包的相关企业托管,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保养,学校自行管理中产生的耗材费用与管理成本较高,而采用服务外包可以有效的解决专业管理团队人员不足的问题。一种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投入合作建设。学校提供实训基地的场地,由校企双方分别购置设备或由企业独立购置设备并由企业负责实训基地内所有设备的维修维护与保养,实训耗材、水电气暖、安保卫生等费用的投入,允许企业在保证教学实训的前提下利用实训基地进行生产经营。

通过建设实训基地,主动寻求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服务求得企业支持与校企共同发展, 建立稳定的校企联系与互惠双赢。

在加强仿真工厂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紧密合作,以工厂车间、服务场所等具有一系列考勤考核等规章制度与行业规范的正常运转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的操作能力与职业方面的综合素质。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了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更具有本院性质和专业特色的面向本院师生的实训基地和针对某一个特殊专业需求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服务的实训基地。

2.2 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1)实训基地的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实训基地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严格人员队伍管理、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分工,落实师资培养计划,保证实习指导教师的资质可以顺利完成实训基地的各项任务,以合适的学历、技术与技能结构提升实训基地的实训质量,不断提高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2)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训基地的培训计划,严格教学实践制度。对各系的教育教学大纲与规程等教学文件进行规范,建立职业技术技能、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学体系与规章章制度,建立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作管理制度,对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监督、保障与调控建立完整的体系,对教学内容的更新, 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新的教学项目的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以保证能够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增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物资与安全操作管理制度。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应由专人管理, 及时维修维护,物资的出入做到严格管理,帐、物、卡要完全相符,完善设备设施与物资的管理,建立技术档案,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并对各实训基地之间的资源进行统一协调, 项目与规模进行统一规划,对实训的设备设施提高利用率。建立完善的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建立完善的文明生产措施,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管理规程,以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4)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利用,主要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与校外实训基地所在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方法与规定进行技术技能培训。

3结语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以本地区为立足点, 结合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学院的发展需要, 制定不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计划与方案,组织实施专业岗位技能培训的模拟,开发新的培训项目与内容,并对专业技术技能进行资格鉴定的组织,开发新的技术与工艺等,在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建立实训基地自我运作建设与发展的运行机制,学校应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定期指导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实训基地更好的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摘要:仿真工厂模式的建立以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步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仿真工厂模式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实现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进行不断的培训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并在仿真工厂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与协作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针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与管理机制的创新进行探讨。

城市建设模式创新范文第5篇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师生对文献资源需求的新特点

以往人们对信息的要求与信息时代下对信息的要求有很大不同, 并且有鲜明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对于信息的高标准要求, 高校图书馆中应用了数字信息化的科学技术, 丰富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内容, 并且信息还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 高校师生在查阅资料以及阅读书籍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方便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文章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广大师生对于文献资源需求的显著特点。

(一) 师生文献资源需求的内容更加多元化, 形式更加多样化

内容的多元化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互联网+”环境下广大师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需求的一个显著特点,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 以往高校图书馆只能为在校师生提供资源阅读以及资料查找等服务, 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 高校师生需要更加广泛的阅读资源, 同时还要实现与其他院校的交流沟通。因此, 高校图书馆之间应该建立一个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让师生能够共同交流好的阅读作品和信息, 将优秀的作品和文化传播出去, 同时还能够借鉴其他院校的良好资源管理模式。我国陕西省各高校中对于资源共享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尤为突出, 除了在各个高校中实现了资源共享, 同时省内的其他军校、公共图书馆和科研院在自愿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各高校之间进行馆际图书互借。师生或者广大社会读者通过办理馆际互借手续, 能够将本院校图书馆中的中文图书借给其他院校人员, 另外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跨高校、跨专业进行检索或者阅读借鉴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与文献资料成为可能。第二, 纸质的图书和书籍已经不能够满足广大师生对于信息交流的高标准要求, 在“互联网+”环境下, 读者需要阅读更加广泛的书籍, 希望能够通过现代的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不同类型的中外文数据库进行查找和阅读。例如目前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应用的知网信息检索平台和电子书等, 运用高科技手段能够丰富数字资源的表现形式, 更方便读者查阅资料, 较传统模式而言, 读者查阅的速度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 除了文字外, 还包括各种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 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图书馆中为读者提供移动式服务。例如在“互联网+”环境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图书馆中创设了MYET英语口语、Kuke音乐数字图书馆以及院校的微信公众号等, 广大师生对阅读的要求是不同的, 这样个性化的要求就能被更好的满足。最后, 高校师生与社会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来实现信息的交流, 还可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除此以外, 图书馆还应该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的舒适感。广大读者可以在图书馆中学习, 查阅需要的文献资料, 还可以与其他人交流学术问题。大部分人认为图书馆的功能就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 但其实不然, 置身于图书馆, 读者会被浓厚的书香气所感染, 可以感受到不同于外界喧嚣氛围的静谧, 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能够使得情操得到陶冶。尤其是对现代人来说, 在图书馆中, 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 让身心得到放松。

(二)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见着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越来越注重读者的体验性,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传统图书馆的学科领域。图书馆的采访、编目以及流通等环节都应该与广大读者对信心的高标准要求进行有机结合。要充分结合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来进行图书以及电子资源的采访, 同时根据当下本院校图书馆中藏书的具体情况, 然后采纳读者与管理人员的意见, 通过让他们推荐图书的方式来丰富本院图书馆的藏书资源, 而不是盲目的增加图书数量, 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不同读者对阅读资源的需求。此外, 图书馆还应该加大对于图书的宣传和推广, 让广大读者了解本院图书馆的藏书情况, 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 除了在线下对读者进行采访, 还在线上采访读者对于购书的意见, 选购图书的环节采纳更多读者的建议, 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以及提高服务质量都有很大帮助。

二、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 跟踪社会动向, 把握时代的发展走势

当下高校图书馆越来越注重对图书的推广以及对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保存工作, 在信息时代中, 纸质的文献和藏书越来越显现出劣势, 受到这种影响, 图书馆的整体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 更好为广大读者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开放程度, 增加与其他馆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影响, 人们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变。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下,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应该看到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加强图书馆服务的宣传力度, 并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方式, 更好地传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

(二) 全面贯彻国家政策的实施

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 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工作人员以及利益相关的人员对此提起高度重视, 在图书馆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时期, 达到文化建设的总要求, 实现自身的实际价值。

(三) 注重学习和借鉴, 实现跨界融合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时代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与特点, 然后结合读者对阅读的要求, 用创新的理念来优化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充分利用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对传统的文献资源采集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此外还要对信息采集的业务格局进行重组和优化, 进一步确定图书馆信息资源保存的目的, 制定严格的保存原则, 实现馆藏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要充分考虑不同读者对阅读的不同需求, 然后制定精准化的服务目标, 据此有针对性的进行文献采访和征集, 尤其要重视重点学科领域以及重点专题方面。在文献资源购买、呈缴以及交换方面运用多种形式, 对地方文献的征集要提高重视, 同时还加强对非正式出版物的收集。

有效整合各种文献资源, 为读者搭建交流沟通平台, 优化图书馆的服务, 运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大数据处理平台, 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水平, 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文献资源的建设与读者的服务要靠出版发行界来进行良好的连接, 高校图书馆也要通过出版发行界与其他图书馆进行服务对接, 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 同时加强与其他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 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四) 结合实际, 不断探索

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文献资源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在“互联网+”环境下, 管理人员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 形成一种跨界的思维方式, 更好地实现融合共赢。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并掌握现代化营销技能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下文献资源建设的高要求。革新传统的图书馆内容和服务方式, 用先进的服务理念来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进行不断优化, 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 抓紧新时期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 促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更加数字化和现代化。

三、结束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结合本馆中的藏书情况, 并加强与其他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 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宣传与文献选购, 在了解读者新需求的情况下, 不断丰富图书馆文献内容与服务方式。

摘要:互联网技术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我国高校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尤其对高效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中, “互联网+”环境下建设和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和革新, 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但是研究发现其中仍然有很多问题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符。想要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创新, 就要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有很好的了解和掌握, 在此基础上分析创新“互联网+”环境下, 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高校读者对于文献建设又有怎样的高标准要求, 根据这些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关键词:创新,“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立娜.“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探析[J].图书情报导刊, 2018, 3 (10) :39-44.

[2] 卢翔.“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4 (02) :91-93.

[3] 郝小勤, 宋飞, 周威, 苏晓燕.论高校图书馆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6, 28 (11) :96-100.

城市建设模式创新范文第6篇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加剧,中国全面人才的匮乏日益明显, 各个岗位缺乏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又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的全面人才。 在这种背景下,“全人培养”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被提出来。

1育人工作导向:塑造“人格”

“全人培养”,强调的是 “人格”上的教育。 高校专业教育将更多培养学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和专业思维理念,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岗位普适性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全人培养”工作中相对薄弱的模块就是 “人格”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更为注重人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怀,更为注重人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

在大学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个人价值看得很高看重自己对自我物质、精神生活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注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程度及所能给予的物质生活条件, 而对人的社会价值却看得较低,即个人对社会能创造多少价值,对他人、社会应有什么样的尊重与责任这些注意较少。

针对上述情况, 高校团组织应开展育人模式的有效探索在全人培养的视角下,推进学生广博知识的习得,落实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重视学生个人行为修养的养成。 同时高校还应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礼仪精神和行为方式,与时俱进,注重社会责任的人文教育、注重审美情趣的艺术教育、注重开拓创新的能力教育和注重独立自主的自我教育, 体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雅致和大气”。

2育人理念发展:博雅教育

18 世纪, 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乔治·特恩布尔在1742 年所著的《论博雅教育》(Observation upon Liberal Education)一书中以liberal education为标题,这标志着“博雅教育”开始成为一种自觉的、理论的、体系化的学说,并且逐渐流行了起来。 在1世纪,“博雅教育”最基本的含义是全面的教育、通识性的教育广泛的教育、博学的教育,“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同义的教育学概念。[1]进入20 世纪之后,“博雅教育”逐渐被“通识教育”所改变,在当时,美国在实践和理念方面推动博雅教育理念。 在香港,以博雅教育为宗旨的唯一一所大学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

博雅教育在中国有着不断的引进与内化。 “博雅教育”的理念也已经与中国教育界达成共识。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知识改变心智,德行浇灌心灵,体育塑造体魄,礼仪美化举止,四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教育学所追求的“理想人格”。[2]由此可见,博雅教育对于塑造“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的学生,有着显著意义。

“博雅教育”是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博雅”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心理、道德、技能、礼仪等综合能力, 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是从外部熏陶, 让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同时要有坚毅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明白做人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道德观、 价值观等,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3育人模式创新:博雅书院

共青团本身的工作就在适应时代变化中, 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中,不断地创新。 在创新中,共青团工作要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相信青年具有成长的潜力,发挥青年优势,充分应用各种资源调动积极性。[3]在“博雅教育”推行的育人目标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探索在共青团组织创新构筑“博雅书院”这一载体,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人文精神、文明素养、艺术品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博雅书院”以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以传播中华传统礼仪及文化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礼仪素养和人文艺术品位为主要内容, 特别是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礼仪的实践,通过课堂讲座、互动分享和项目践行等三个环节的设置,塑造学生“睿博、雅致、大气、求是”的理想人格和生活气质以书院学生团队为抓手,辐射校园,带动氛围,推动大学生的成才成长。 项目建立博雅书屋(实体),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师生心灵小憩的诗意空间。

3.1 项目开展三模块

3.1.1 研习礼仪,教学互动

本项目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 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实践活动。 博雅书院基础教学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礼仪文化和现代文明、公民日常礼仪规范、商务礼仪、职场礼仪、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形象管理与形体礼仪、社交礼仪等多角度、全方面的课程设置,对每一位博雅学员塑造自身“广博与优雅”起了基础性的作用。

形象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商务礼仪、形象管理与形体礼仪、社交礼仪等以“博雅教育”为基础的礼仪教育,希望学员们通过自身力行博雅,感染他人。

3.1.2 感受古典,氤氲文化

古典文化作为“博雅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博雅书院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博雅书院还注重培养学员中外古典文化,陶冶学员艺术情操。 其中包括茶学与茶道、中国书画艺术鉴赏、中华经典诗书解读、中国传统音乐鉴赏、中国古代文物鉴赏、走进美术馆、漫步博物馆等等以“感受古典”为主的教学。

博雅教育重要的载体,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广博,人生的雅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对美术馆的参观,增强了对艺术的认知水平,提升了个人艺术的修养,为博雅文化融入了更多的艺术活力。

3.1.3 传播礼仪,践行博雅

“博雅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或实用教育而言,其目的在 “人格导向的‘安身立命’与‘修身养性’之学”。它不只是通识教育的知识,而更进一步的强化博雅教育在生活中的实践。博雅书院的学员们不仅仅要求学习礼仪文化知识, 更注重投身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校园礼仪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之中。

校园礼仪文化推广是实践环节中重要活动。 不仅锻炼了博雅书院成员们语言组织能力、课堂展现能力、与不同学院学生交际礼仪能力,也把新鲜的礼仪知识带给了更多的学生精英们,希望他们通过自己对礼仪的认知与践行,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礼仪进分院的系列活动加强校园文明礼仪建设。

3.2 项目开展的思考

“博雅书院”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院系的界线,学生从只是作为一个接受者,转“收”为“出”,让学生能够把基本礼仪知识通过实践拓展运用到学校、社会中去,这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育模式,也正是现在教育中所缺失的一部分。 开展礼仪活动,展现礼仪文化,用礼仪之风为校园的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力量;把文明礼仪的种子植入少年内心,一同茁壮成长;融入留学生服务工作,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友谊,传播文化;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弘扬博雅风尚,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色彩。日新月异的科技产品围绕以人为本的传统理念, 传统道德引申出的网络道德,社会热点事件引发人们对道德的探讨和思考等等,都说明了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正与时偕行, 在继以传承与发扬的同时,日益融入了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学生是一个奔跑在时代前沿的群体,现代教育倡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同步,推动道德弘扬与现代建设并行。

摘要:本文浅析当前高校育人工作导向,整合共青团已有的资源和优势,提出“博雅教育”的工作理念,针对典型高校的博雅教育工作路径进行梳理和剖析,提出以模式创新促进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以博雅书院的运行机制推动“全人培养”。

上一篇:诚实守信依法合规范文下一篇: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