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论文范文

2023-09-17

基层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央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规定,领导干部离任时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本文对当前基层央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完善基层央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央行 经济责任 审计 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法治政府的目标。2013年中央银行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规定领导干部离任时对其任职期间履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要求关注预算管理、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同时关注资金、资产等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率、采购活动的绩效情况和决策目标的实现。基层央行内审部门按制度要求,积极探索离任审计工作转型,使离任审计的功能从单纯审查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向评价执政能力、有效履行经济责任行为发展,为监督和促进基层央行领导干部有效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年的转型实践,基层央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基层央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内容不够全面,审计工作不够深入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局限于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单位或部门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审计主要依赖于对财务数据的审核,对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经济效果方面的调查分析较少,经济责任审计以事评人的工作特性没有得到较好体现,审计方式雷同于业务审计,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评价不够全面。一般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都有是内审部门临时性的工作安排,受年度计划任务时间限制,经济责任审计时间安排较短,难以做到深入、细致,这些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

(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欠缺,评价指导弱化

基层央行不经营收益,机构运转资金来源于国家预算,评价经济责任履行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指标难以界定,尽管基层央行内审人员不断尝试建立较全面、客观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和标准,但受地域和各单位或部门管理方式的不同影响,审计评价标准弹性大、人为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评价结果指导性不强,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效。从近年来审计工作实践情况来看,评价经济责任真实性、合法合规性的多,评价效率性、效果性的少,不能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没有较好地发挥鉴证、评价功能对领导干部有效履职的激励促进作用。

(三)审计的监督约束力不足,成果运用途径不宽

现阶段基层央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结果与干部管理联系不够紧密,审用分离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没在起到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和鞭策作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成后,内审部门制发离任审计结论发送人事部门,在没在重大违法、违纪情况下,审计成果主要运用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整改和内审部门的后续审计(如表1),审计结论的知晓范围仅限于派出单位行长、人事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少数人员,存在重效力轻效果、重抵御轻预防,没有发挥群众参与监督整改的综合效果。

(四)审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时间跨度较长,涉及业务面宽,审计依据的政策性和政治性较强且变化大,领导和群众的期望高,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管理知识。基层央行内审人员大多来自财务和业务核算部门,从业岗位单一,知识面较窄,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对单位风险要害把握不准,对复杂管理活动的审计能力不足,问题查证浮于表面,揭示机制、体制性障碍和风险隐患的深度不够,责任评价不够准确、客观,审计建议的操作性不强,不能较好的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促进效果。

二、完善基层央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途径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要全面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特殊,审计内容不仅涉及单位或部门的经济问题,还涉及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内容包括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决策效果和廉洁勤政等方面。应重点審计重大项目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情况、决策内容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及决策效果的真实性,以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遵守党风廉政纪律、财经法纪和中央银行财经制度情况,以此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重大经济决策和重大经济事项是否遵循民主决策程序以及重大决策产生的效果,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收益、损害单位利益的行为,是否存在违规经商、兼职等不符合廉洁从政规定的行为。

对领导干部任职单位或部门的审计内容包括预算管理、财务收支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基本建设和采购管理以及上述领域内部控制情况等。一是审查预算编制、财务列支、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违反制度规定、挥霍浪费等损害单位利益,造成资金财产损失,影响中央银行声誉的问题。二是审查各项资产、负债等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检查账实是否相符,有无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任职期间资产负债是否正常,增减变动是否真实、合法。三是审查上级单位下达的业绩考评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资金、资产等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率、采购活动的绩效情况和决策目标的实现等。四是审查单位或部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重点审查是否建立和执行授权审批、不兼容岗位相分离、岗位轮换、定期检查等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地运用各种控制方法和手段,及时发现内控管理中的偏差,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预警与防范措施。

(二)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基层央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紧扣监督和促进领导干部规范行使权力、廉洁勤政、依法高效履职的要求。评价体系应从审计对象、范围、程序、评价指标、建议落实、后续跟踪等方面进行规范,区分各单位或部门工作性质和特点,增强审计的可操作性。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着眼于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性指标的设计应突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原则,可从内部控制制度、重大决策管理绩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指标设计。定量指标则应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从数据角度界定,可从资金、资产使用效益、财务指标控制、预算执行率及单位综合业绩等方面进行指标设计。评价方法上,依据量化打分评价等级,以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为基础,评价领导干部在人、财、物、事方面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效果性,根据经济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三)做好审计项目规划,提高审计质量

领导干部审计工作要做到超前谋划,实行动态管理,审计中要灵活运用多种审计方式和方法,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一是做到履职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专项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每年有计划的安排一至二项履职审计,前移监督关口。在预算管理审计、集中采购审计、基建工程审计等专项审计中注重收集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方面的信息,逐步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档案,通过事前监督、事中监督、过程监督,弥补“先离后审”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掌握不够全面,监督约束不足的弊端。二是做好审前调查,提前向人事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了解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可将巡视巡察相关内容作为有益补充,筛选重点线索,提高审计效率和问题发现的精准性。三是综合运用检查、座谈、问卷调查、分析性复核、监盘等多种审计方法深入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查深查透,评价分析要客观、公正,责任划分要清晰,对跨任期的历史遗留问题和重大事项要進行延伸调查,为划分责任提供依据。

(四)多种途径推动审计成果运用

基层央行内审部门要多角度挖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价值,推动审计成果运用。一方面内审部门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的后续跟踪,督促审计建议与意见有效落实,要善于揭示经济业务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重大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及时发挥信息采集、情况通报、引导行为和风险警示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审计结果在适当范围内进行通报,让职工参与干部监督,使审计成果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内审部门要主动与人事组织、纪检监察、业务管理部门沟通,运用“大监督”工作机制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干部任免挂钩,并作为人事组织部门考核、任免和调整干部的重要根据。将廉政勤政情况评价作为纪检监察部门考核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依据,对审计中发现的一般性违纪、违规问题提交纪检部门及时约谈提醒,将苗头性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同时把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述险、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督促业务主管部门把审计发现的业务管理薄弱环节和内控制度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的漏洞,作为加强条线管理,开展职工日常教育的内容。

(五)建立专业化的审计队伍

经济责任审计的政治与业务双重属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公正的职业形象,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掌握专业的技能方法。基层央行内审部门要适应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和要求,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与方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持续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采取岗位交流、案例教学、调研结合等多种方式,在实践锻炼中丰实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审计人员宏观驾驭能力、综合归纳和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审计人员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内审人员能够真正沉下心来、深入进去,为高质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快审计电子化建设步伐,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开发运用现代化的审计辅助工具,提高审计線索筛查精准度,降低审计风险,努力打造成一支政治素质高,综合业务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内部审计队伍,为有效监督制约领导干部权力运行,促进基层央行领导干部有限、有为、有责、有能、有效,推进基层央行发展目标实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何蓓.浅谈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J].财会月刊,2014,(5).

[2]卢妍.基层央行经济责任审计探析[J].时代金融,2015,(4).

作者简介:齐惠玲(197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基层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结合内审工作实践,从阐述内审成果在央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运用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审计成果

一、内审成果在央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运用中的重要性

(一)内审成果运用是央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托

内审成果是内审人员在内审实践中经过实施内审程序、汇总工作成果而形成的内审结论与建议,是内审机构、内审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内审成果的运用,是内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央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托。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央行决策层运用内审成果,可及时了解审计发现的重要信息,以作出全局性和指向性的高层决策,达到统揽全局风险、强化全局内部控制的目的。

二是央行管理部门运用内审成果,可准确掌握审计发现的相关信息,以完善相关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达到条线管控风险、强化部门内部控制的目的。

三是央行操作层运用内审成果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可对业务层面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整改,及时完善相关业务风险防控措施,达到“盯点”防控的目的。

(二)内审成果运用是提升央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

内审成果运用是基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各种审计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再加工,使之成为央行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依据的过程。一方面,能够从风险管理角度,分析、判断审计对象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进而提示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对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分析测试与评价,揭示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从制度、机制和体制上解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增强央行风险防范能力。

二、内审成果在基层央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审成果运用简单化、浅层化

目前,作为审计对象的基层央行在审计项目结束后,往往只对审计意见书中列举的问题机械化、简单化、浅层化地一对一整改,难以真正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很少站在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内审成果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内审成果价值的提炼与转化、延伸与升华,降低了其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力和影响力。

(二)内审成果运用缺乏系统性平台

基层央行尚未建立统一、集中和规范的审计成果信息管理系统、综合性的内审成果信息库以及方便快捷的网上运用平台。内审成果主要通过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及整改意见等形式,在上级行部门、有关行领导和审计对象之间传递,只有少部分通过内审调研信息材料、案例通报等形式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阅和借鉴,报送范围较小,透明度不高。而对于内审人员查处了多少违规问题,哪些问题最严重、最普遍、最易蔓延以及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等信息,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一般接触不到,致使很多丰富的、有价值的内审成果信息资源孤立无序地埋没于业务档案之中,不能高质高效地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所用。

(三)内审成果运用质量和效能受限

基层央行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仍然跟不上央行业务的变化发展,内部审计还没有完全突破合规性审计的范畴,一些基层央行的内审成果仍停留在简单累加和汇总上,看上去审计成果很多,但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不多。内审成果所反映的审计对象内部控制状况和风险程度仍不够全面,审计评价主观性强,定性评价多、定量分析少;对倾向性、苗头性及普遍性问题分析研究不够深入,审计建议笼统,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政策指导性;审计成果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在运用方式、运用质量和运用效果上,直接限制了内审风险预警作用的发挥。有的基层央行审计报告虽然提出风险隐患或容易出现案件及不良事件的关注事项,但这些事项应该由谁来关注一般并未明确,很难为上级行和本级行领导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决策方面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四)内审成果运用机制不健全

一是内审的独立性、权威性不强,削弱了内审成果运用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央行内部审计是与央行其他部门并行的职能部门,审计出的一些实质性重要问题,常因其独立性不强,顾及审计对象领导政绩或相关人员利益而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一些重大风险性的问题更难以在审计报告中全面、真实地反映,造成内审成果披露不彻底、不深入,甚至流失严重,上级行对辖内的审计成果无法真实、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通过审计成果反馈的信息,从全局角度对内部控制和相关风险加以管控。加之内审部门权威性不强,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只有整改建议权,对整改不积极或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部门没有责任追究权,导致一些基层央行或部门不重视对审计问题的整改,有的虽表面整改,但未从制度、人员等方面追根溯源、有效管控,屡查屡犯现象普遍,限制了审计成果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二是内审成果运用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现行的内审工作制度,主要涉及的是内审操作程序方面的内容,尚未结合各类审计业务特点制定统一、完整、有效的审计成果运用指导意见或相关制度办法,也未建立职责明晰、协同顺畅、运转高效的成果转化工作链条,缺少对内审成果运用的刚性约束。在利用内审成果运用规定、审计结果通报与公告制度等规范来引导内审成果运用、促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仍然存在盲区。

三是缺乏切实可行的成果运用激励考核机制。在基层央行的绩效考核中,仍未将内审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发现问题和整改措施的落实作为部门和个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下级行领导或同级部門领导及员工往往更多关注上级行专业部门的业绩考核,导致基层央行内审成果运用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难以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服务。

(五)未能做到“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重点”

基层央行的内审部门往往过多地注重如何取得审计成果和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而对审计成果如何才能发挥作用以及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关心不够,如建议书只是告知业务活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建议采取哪些措施,但未告知问题存在的层级、问题的覆盖面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致使内审成果难以通过有效分析转化为可用资源,造成大量内审成果的积压和沉淀,无法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得到有效转化;审计对象则过多地关注审计所反映出的问题对其政绩和经济利益的影响,而对内审成果质量高低、运用多少以及如何运用内审成果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关心较少,致使对一些审计问题认识不足,审计建议不能真正落实,敷衍整改,内审成果运用难以做到“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重点”。

三、强化基层央行内审成果运用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审计分析,提升内审成果运用的价值力和影响力

每项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对象应站在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和高度,从客观、现实情况出发,从具体对象、具体问题抓起,把握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系统、全面、辩证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多思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类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成果运用的内容、方式和重点,做到举一反三,使内审成果及时转化成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审计效应。

(二)搭建运用平台,加快内审成果电子化、信息化建设

建议总行建立类似内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统一、集中、规范的审计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和专门性、综合性的内审成果信息库以及方便、快捷的网上运用平台。按业务类别及时将典型性、实用性、有借鉴价值的内审成果充实到内审成果信息库中,实现内审成果信息检索与查询、传输与引用的方便、快速与高效共享,使丰富、系统的内审成果信息资源能够更深层次地服务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同时,通过内联网等载体实现上下级内审成果的垂直管理和综合利用,并通过内审成果信息数据库与业务部门、内部管理部门横向联网,实现相关授权单位和人员的查询与借鉴,体现内审成果运用的广泛性与层次性,形成整合、扩大、高效运用内审成果的新局面。

(三)增加技术含量,提升内审成果运用质量和效能

内审质量是内审成果运用的基础,必须从强化基层央行内审人员知识结构、提升内审人员业务水平和审计成果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入手,持续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多提一些完善内部控制,规避、转移和控制央行风险的审计建议,帮助审计对象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促进问题解决,防范风险发生。

(四)健全制度机制,力促内审成果有效转化和运用

一是增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通过明确内审部门的权限与地位,使内部审计消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制约,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对内审结果予以公示,实施公众监督。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采取催办督促、向上级报告、提请有关部门处理等措施;对整改不到位的,可约谈审计对象主要负责人;对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的,严格追责问责,做出相应处理。从多方面提高内审整改的权威性和效率性,推进内审成果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二是完善内审成果运用保障制度,力促内审成果转化。建议总行尽快制定统一、有效的内审成果运用指导意见,对内审成果运用的总体目标、运用范围、运用方式、运用程序、运用路径及工作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着力规范央行内审成果运用工作。同时尽快建立包含内审回访制度、内审成果公示制度、内审成果追踪落实制度在内的内审成果公示和落实制度,形成职责明晰、协同顺畅、运转高效的内审成果运用链条,使内审成果运用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更好地服务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三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内审成果运用激励考核机制。将内审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发现问题和整改措施的落实纳入基层央行干部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以及绩效考核和干部监督管理中,进一步增强基层央行内审成果运用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防止出现重视内审检查而忽视内审成果运用问题,推进内审成果运用深入有效。

(五)推进成果运用,把握内部控制主线和风险管理重点

内审部门转变内审成果运用理念,是提升内审成果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运用效能的前提和条件,审计对象重视内审成果运用价值是促进审计成果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运用效能的關键。因此,建议内审部门和审计对象都要正确认识内审成果运用的价值,将内审成果运用当作高质量推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大事来抓,树立内审成果运用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高效服务的理念,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重点,针对问题存在的层级、问题的覆盖面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从完善制度、完善政策层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审计问题的根本解决,提升内审成果运用的宏观性、全局性和前瞻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邮政编码:061001,电子邮箱:chengful66@163.com)

基层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2个人计算,每个审计干部全年平均最少要参加12个审计项目组的审计工作,少数审计机关人均要参加20个以上项目的审计。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使得审计干部身心疲惫,忙于应付,难以打造出审计“精品”,更顾不上审计成果的后续开发,这也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长期难以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在服务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前提下,抓好审计项目的运作管理,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是摆在基层审计机关目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基层审计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有效地缓解审计工作任务压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一、精减计划,科学调度,分类运作,滚动实施,永续责任,改进审计项目运作和管理。精减计划,就是在对被审计对象全面摸底的前提下,控制项目数量,突出审计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审计项目,尽量减少一般性财务收支审计项目。考虑到审计覆盖面的问题,可以按行业、部门分工到人,划分“责任田”,由责任人对有关单位在内进行 “审计走访”,建立审计对象资料库,根据需要适时安排审计。

科学调度,就是要根据当前审计对象的变化趋势,改变审计机关内部专业分工过细状况,基层审计机关不再区分专业审计科室,全部改为综合性业务科室,只是个人在审计业务上有所侧重。同时,将审计项目在所有科室之间统一调配,审计组长竞争上岗后再调配审计组成员。这样,既集中了审计力量,又有利于锻炼队伍,同时也可以防止审计干部长期单一从事某些领域审计,产生“感情懈怠”。

分类运作,就是对已经确定的审计项目,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审计。对上级统一安排的审计项目(应尽量减少)和财政同级审等重大审计项目,应严格按照审计署6号令所规定的规范和程序要求实施,对一些经常性审计项目和政府交办的突击性审计项目,可以普遍采取简易审计程序。在简易审计程序实施中,除了审计通知、重要事项和问题的取证、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等法定程序外,其他审计规范可以从简,时限可以缩短,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可以采用简式报告加附表形式,简易程序出具的审计报告,只下达给被审计单位,不再对外公布。

滚动实施,是基层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实践中创造的科学有效的审计项目运作模式。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一个审计项目实施阶段结束后,审计组长一人留下负责底稿整理和审计报告撰写,审计组成员立即与其他人员组成新的审计组,投入新的项目审计。审计项目实施时采取人员滚动方式,有效地缓解了困扰基层审计机关业务人员不足的“瓶颈”。

永续责任,就是基于在滚动实施的审计模式下,业务科室分工交叉,审计组成员随时打乱,而审计组长自始至终要参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所以必须要明确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的永续责任。审计组长要对整个审计项目负主要责任,而且这个责任是永续的,不管这个审计组长工作如何变动,都要负责到底。

二、大胆创新,探索第三类审计模式的拓展。《审计法》第三章规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也同时明确了审计机关履行审计职责的模式是对上述事项进行审计监督和专项审计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审计机关常常会遇到党委、政府交办的第三类审计事项,就是对单项经济活动进行鉴证或对不确定经济问题进行查证,这类工作数量往往还不少,时间要求也较紧张。针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实际工作需求,我们应该进行大胆审计创新,研究拓展并规范运作第三种审计模式。

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基层审计机关在从事审计鉴证(查证)时,不应该拘泥于《审计法》和有关审计准则关于审计程序的规定,应该有所突破和创新。

在审计项目的立项上,可以直接根据有关批示等要求实施,不必再进行追加审计项目等程序;项目的名称也直接明确是“﹡﹡﹡事项审计鉴证(查证)”。

在审计实施上,可以直接持“审计鉴证(查证)通知书”进点实施,不必要提前三天;审计组一般仍应两人以上。

审计取证工作一般情况下仍应按照现有程序和要求进行,主要情况和问题也应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加以整理归纳,但审计鉴证(查证)报告征求意见回复时间要缩短,一般不超过三天,特殊情况下,取证材料已经签字,审计组的报告可以不征求意见,直接向本级审计机关报告。

基层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基层审计部门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一) 审计质量是审计管理的权威

审计部门的权威主要来源于法律, 另外还有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省级部门的审计质量等等。审计质量是审计部门自己树立权威的主要方式, 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高, 监督效果好, 是审计部门说服力的保障, 审计部门必须要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为有效展开工作提供保障。

(二) 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隐藏在审计工作中, 审计人员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也就是说工作的质量越高, 在工作中遗留的隐患就越少。提高审计质量是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最佳途径。

(三) 审计质量提升有助于国家合理的宏观调控

审计部门是对财政的管理和监督,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财政常常是参与其中的, 审计部门的审计质量是国家后面那个管调控的关键。另外, 审计部门的工作还可以为国家决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确保制定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审计部门不仅要做好监管工作, 还要收集信息, 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这两方面都是审计部门的审计职能。

二、提高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管理策略

(一) 提高审计员自身素质

审计员是处在审计工作的最前沿, 因此, 审计员的自身素质是提高基层审计质量的关键。就目前的基层审计机关来看, 审计员的专业知识是不够强硬的, 这成了阻挡审计机关提高审计质量的一大障碍。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需要的是有专业素养的审计员, 不仅要有能力做好审计工作, 还要有能力面对一些突发状况。在这方面, 审计机关要定期的组织审计员培训, 另外对工作能力也要进行定期的考核, 促进审计员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确保审计工作有序展开。

(二) 加强建设审计队伍

审计队伍建设是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基础, 审计工作的烦琐决定了审计工作需要一个团体才能进行, 审计队伍的建设可以提高审计员之间互相配合默契工作的能力, 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重要帮助。一方面展开对审计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 加强建设审计队伍, 确保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 规范审计工作

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项目, 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展开。审计项目的确立很重要, 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立项。审计机关的计划部门要严格把控资源, 确保资源能够合理分配, 确保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覆盖面, 帮助审计机关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 优化资金的运用。

审计质量要想提高就必须做好审计前的调查工作。对经济领域的违法行为要严惩不贷, 将审计工作全面展开。审计前的调查是查处经济违规行为的引导, 深入调查, 了解具体情况, 收集详细信息, 确保审计工作的彻底性。

审计现场的规范性。审计工作在展开时, 提供有力的证据, 审计程序的规范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基层审计机构要明确审计证据和规范审计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标准。在这方面, 审计机关要将审计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细化, 让审计员深入地理解, 明白如何展开工作。在审计现场审计机关也要做好工作具体展开的方案。总之, 在审计工作展开时,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确保审计工作规范化展开。

要明确个人的责任和三级复核制度。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展开审计会议模式, 但在审计报告时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阶段性审计业务会议模式进行。这种会议的参会人员主要有审计机关的领导班子、科室负责人、审计组员、审理人员。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审理意见的整合, 也有利于提高了三级复核人员的责任意识。

(四) 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审计成果就是审计的价值, 审计成果的利用可以促成更多审计项目的成功。首先可以促使被审计的部门或单位进行审计改进, 规范被审计单位的发展, 另外, 要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力, 一方面展示了审计机关的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对审计不规范的单位也可以进行震慑。审计成果的运用可以帮助审计机关提高工作质量, 审计机关要学会对审计成果的运用。

三、结语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审计机关必须要关注, 尤其是还未完善好审计工作的基层审计机关。将审计工作贯彻落实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 审计机关是国家机关, 要维护好国家的形象, 规范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 提高审计质量, 履行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责。

摘要:目前,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管理水平仍然不高, 从总体来看, 对我国审计质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基层审计机关要做好审计管理工作首先要完善审计中的薄弱环节, 发挥审计机关的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围绕审计质量优先管理的原则, 引进符合发展, 符合国情的科学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国家政策, 提高审计管理质量。

关键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肖美英.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加强审计质量管理[J].经贸实践, 2018 (18) .

[2] 吴亚红.我国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全国流通经济.2018 (24) .

基层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作述职报告 2018 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个人述职报告

2016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个人述职报告

类似范文:局党组书记2016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2016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2016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2

去年以来,在兵团党委正确领导和兵团第一督导组有力指导下,本人在全力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认真履行抓好党建主体责任,专题听汇报、亲力

抓部署,一线促落实,基层党建取得明显成效。现述职如下:

一、履职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树立“一个导向”,以身作则抓党建。一是思想真抓。坚持管党治党,把基层党建作为基础工程来抓,经常学习党建理论知识,在不同场合给党委书记强调主业职责,给班子副职灌输抓党建理念。二是行动真带。先后主持学习中央和兵团抓基层的决策部署12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5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党建工作35次,特别是召开团场党委书记专题述职会,听取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带动班子成员各司其职,解决分管领域基层党建难题10多个。三是基层真动。各级党委书记深化认识、重心下移,带头抓、亲自管,形成了大抓基层、凝聚合力、共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基层党建工作有效落实,各项中心工作同步发展。

(二)强化“两个载体”,借力发力促党建。一是以教育实践并重转变作风。

提前半年开展“四敬畏”活动预热

…………

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调整干部168人次,一批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心力强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分级分类培训干部11198人次,培训规模为历年之最。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二是优先建设党员队伍。组织962个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9958名党员普遍经历一次严格党内生活锻炼,思想灵魂受到了震撼洗礼;培训一线党员骨干414人,为2万余名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实施农牧职工党员致富工程,推动近2000多名农牧职工党员多元增收、快速增收、持续增收;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控“进口”、畅通“出口”,全年发展党员350人,处置不合格党员122人,限期整改党员113人。三是优先建优党务工作者队伍。在师党校举办连队党支部书记、基层党校师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培训班,培训党务干部268人次。

(四)完善“四个机制”,抓长抓细抓常。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思想,完善师团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团场党委书记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党群共建责任书,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健全联系基层机制,坚持和完善常委分工负责抓党建和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师领导每人挂钩一个团场、联系2个连队、走访6户职工家庭,带动20个团场党委推行“两点一户”制度。三是健全考评机制,将党建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提拔任用挂钩,对抓党建工作成效突出的党组织给予奖励,党组织书记优先使用,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的12名领导干部,及时约谈提醒,促其整改。四是完善保障机制,将党建经费列入财务预算,33个基层单位财务预算党建经费万元,使用万元。投资万元新建33个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完善14个团场党校设施建设,保证基层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对照中央和兵团党委的部署要求和基层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期望,认真查找我抓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精力不足。抓经济社会发展投入的精力多,抓党的建设投入的精力少,深入基层专题调研、指导党建工作不够,致使基层一些党建工作软弱涣散,各项活动处于无人抓、无人管的状态,全师市仍有56个软弱涣散的党支部。二是创新力度不够。对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老问题、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不够,缺少创新举措,对指导基层落实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办法措施较少。三是破解难题力度不够。对抓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考虑不多、抓得不实,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联系群众的作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够,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基层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国家对农村的良好政策能不能落到实处, 资金能不能用在刀刃上, 将直接影响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能否实现。一直以来, 乡村贪污腐败问题并没有改善, 反而愈演愈烈。小官巨贪, 腐败成风, 乡村基层干部队伍组织纪律涣散, 村干部滥用权力, 分赃国家资金的情况屡见不鲜。审计是国家机器的啄木鸟, 为保障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 审计发现了一大批挪用国家资金、贪污国家款项的违法事件, 揪出了大量贪污腐败分子。面对农村现状, 在农村建立完善的审计体系, 十分迫切, 也很有必要。

(一) 发挥审计预防功能, 将乡村贪腐行为遏制在源头

做得好的乡村各有各的方法, 但是做得不好的地方基本都大致相同。乡村基层干部之所以敢大肆侵吞国家资金, 违规处理乡村集体资产, 很大的原因在于其缺乏有效地权力运行体制和监督机制, 给了“苍蝇”可乘之机。审计可以通过调查、检查、分析, 发现乡村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一些普遍性地问题, 提出针对性地改善建议, 从而从源头上防止乡村基层干部贪污腐败, 真正做到不能腐。

(二) 发挥审计评价功能, 促进乡村基层干部廉洁守法

不贪腐的干部和贪腐的干部一个样, 不贪白不贪, 这是不少乡村基层干部共同的心声。在我们哀叹这种价值倾向的同时, 更应该去分析为什么会在广大基层干部头脑中产生如此看似荒诞的念头。究其原因, 在于没有一套对基层干部的评价体系。审计刚好可以填补这一短板, 建立完善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对乡村干部进行定期地, 全面地考核, 让劣币无处藏身, 从而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

(三) 发挥审计监督功能, 让乡村贪腐行为无处藏身

乡村贪腐能够一直繁衍下去, 并愈演愈烈, 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监督。其实, 不少乡村干部的恶劣行径不是一天两天, 而是几年, 甚至几十年, 为什么如此长的时间里没有将其绳之以法, 这里面除了上面干部的包庇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无组织监督。一直以来, 乡村干部被排除在国家干部序列之外, 所以对其行为没有开展有效地审计监督, 而是放任自流, 不管不问, 这助长了乡村基层干部的嚣张气焰, 加剧了农村腐败问题的发生。然而, 乡村干部实质上掌握了国家的公共权力, 从深层次讲监督势在必行。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和审计的问责机制, 必然可以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

二、构建乡村基层审计体系的框架和行动路径

目前, 我国在乡村管理中, 缺乏制度化, 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机制, 这是导致目前乡村治理出现大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须知, 乡村是国家机器在农村的延伸, 乡村治理同样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而现代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乡村治理体系中, 理应全面建立起来。作者基于目前乡村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由县级人大全面监督, 县级审计机关具体负责, 乡镇财政提供经费的乡村基层审计体系。

(1) 要提高乡村审计的效果, 增强审计的权威, 保证审计的严肃性, 县级人大常委会应该对乡村审计工作实施全程有效地监督, 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任何违纪违规的行为, 绝不姑息。如此, 才可保证乡村审计能够在正确地轨道上运行。

(2) 县级审计部门作为全县最高的审计职能机关, 对本县的乡村审计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 并向当地人大负责。县级审计部门可以从本县调集精兵强将、事务所等社会人员组织审计工作组, 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乡村工作开展全方位的审计。增加审计的覆盖面, 建立全县审计工作服务平台和举报热线, 从而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3) 开展审计工作不可避免需要经费, 如果这些经费全部由县里承担, 压力太大, 可以参照民间审计的思路, 由各个乡镇保证该经费的落实。

在明确了乡村审计的总体组织框架之后, 作者认为可以按照以下基本路径开展乡村基层审计工作:县级审计机关向人大提交年度审计安排, 在人大批准后建立工作乡村基层审计小组;对审计工作小组随机安排审计点, 向审计小组提交审计资料, 审计小组出具审计报告, 并向人大和社会公开。

(1) 为保证乡村审计工作全程在县级人大的监督之下进行, 审计部门应当于每年年初制定本年乡村审计安排, 报县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备案。经人大常委会批准之后, 县级审计部门应着手建立乡村审计工作小组。考虑到县级审计人员数量有限, 可以去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参与乡村审计工作, 共同组成审计工作小组。建立审计工作小组时, 既要考虑成员的胜任能力, 也要考虑其职业道德, 务必选择有扎实专业技能、刚正不阿品格的人员。

(2) 为防止审计工作小组与乡村被审计干部沆瀣一气, 串通舞弊, 审计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哪个乡镇的农村审计工作采取随机选取的方式。如此, 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提高审计工作效果。在确定审计对象之后, 县审计局向审计工作小组移送该乡镇历年农村审计资料, 以供审计工作小组成员了解审计对象特点, 抓住审计重点, 发现蛛丝马迹, 寻找到突破点。建立审计小组成员对审计工作终生负责制度, 如果在查阅以往审计资料过程中发现以前审计小组工作存在问题, 应及时汇报, 否则将视同由其产生。如此, 可以实现不同年度审计工作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监督, 保证审计的公正性, 防止审计工作小组成员出现不法行为!

(3) 审计报告是乡村审计工作的成果, 是对乡村违法违纪干部进行问责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依据。一直以来, 我国乡村审计工作都存在轻视审计结果的现象, 这会大大降低审计的效果, 严重削弱审计的监督职能。所以, 审计报告必须要向社会公开, 向人大报告, 从而发挥审计报告揭示乡村干部不法行径, 改善乡村贪污腐败问题的作用!

三、推行乡村审计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依据上文开展全方位的乡村审计工作, 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会计基础差, 内部控制薄弱, 导致审计调查取证难度大。由于我国农村干部普遍学历水平较低, 而且缺乏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 所以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十分薄弱, 凭证、账簿都不健全, 账目十分混乱。同时, 在村级管理方面, 缺乏民主制度, 内部控制十分薄弱, 串通舞弊, 伪造材料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情况无疑增加了农村审计工作取证的难度, 对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不利。

(2) 村干部法制意识淡薄, 对审计工作不十分配合。在农村基层组织中, 不少村干部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都十分薄弱。笔者了解到, 在南方A市某村, 村干部的选举完全是流于形式, 基本是通过金钱贿赂而走上领导岗位的。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思想学习, 也没有任何乡村管理的经验, 是纯粹的“生意人”。他们不思考做多少实事, 而是计算着捞多少黑钱。这样的干部队伍对审计工作势必抵制, 即使表面赞同, 私下也必然会想尽办法进行阻扰。由此, 导致审计工作在乡村基层难以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两条解决办法, 以期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1) 规范乡村财务和内部控制, 建立规章制度。之所以出现财务混乱, 串通舞弊等现象,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建立规范的乡村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并进行宣传、推广、监督、考核。所以, 改变这种状况的首要办法就是建章立制, 对乡村基层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2) 严格把控干部选拔机制, 确保德才兼备的人员进入乡村基层干部队伍。目前, 乡村基层干部在选拔过程中, 完全没有章法, 对候选人, 也几乎没有任何要求。有些地方居然选举曾经的犯罪分子进入干部队伍, 这必然加剧乡村的问题, 阻碍审计的顺利开展。所以本文认为, 必须为乡村基层干部订立一定的标准, 包括学历标准、道德标准、政治标准, 身体标准。否则, 乡村基层干部的水平将会鱼龙混杂, 差别巨大!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审计作为现代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 对新时代乡村战略的落实意义重大, 对扭转目前乡村腐败颓势, 功效显著!

摘要: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国家战略, 为保证其顺利实现, 作者针对目前乡村的现状, 提出了开展乡村基层审计的必要性。结合农村基层审计实际情况, 提出了构建农村基层审计体系和行动框架, 并分析其在实施中面临的困难。针对困难,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乡村,审计,审计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丽云.农村财务审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4 (30) .

[2] 王士伟.注册会计师进入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构想[J].中国农业会计, 2012 (2) .

上一篇:教学技能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大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