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社团范文

2024-02-07

茶艺社团范文第1篇

本学期中,指导老师开讲了茶学课程。关于茶学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各种茶类的特性,做法,历史故事,来源传说等等。我们不仅要学习茶文化,更要宣传茶文化,让大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茶文化有更深的热爱。 2. 现场指导茶艺

光从书本上看茶,从课堂上听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品茶,去区分各类茶,亲口去尝,亲手去泡。所以指导老师会带来很多茶叶给大家分享并学习,来拓宽视野。同学们也是自己买了简单的茶具,每次上课带来练习。指导老师会在现场指导大家茶艺的动作,练习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学生们带来很多的收获。 3. 社团人员及管理

社团人员总数减少,但是同学们的热情明显提高,积极性进步很大。社团负责人进步明显,经验增多,所有的活动都认真负责,做的很好。带领同学们把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做好,值得表扬。 我们社团在这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活动的准备、开展和收尾都体现了各部人员的协调能力。虽然在活动中还是有小的问题,但是整体上比上学期有了较为明显的系统性和目标性。我们社团毕竟很年轻,犯错误是一个必须经过的的阶段,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因为大家都在努力。

本学期社团的工作都顺利完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问题社团有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于下学期的工作得以更加顺利的进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相信社团一定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展的更好!

茶艺社

茶艺社团范文第2篇

本学期中,指导老师开讲了茶学课程。关于茶学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各种茶类的特性,做法,历史故事,来源传说等等。我们不仅要学习茶文化,更要宣传茶文化,让大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茶文化有更深的热爱。 2. 现场指导茶艺

光从书本上看茶,从课堂上听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品茶,去区分各类茶,亲口去尝,亲手去泡。所以指导老师会带来很多茶叶给大家分享并学习,来拓宽视野。同学们也是自己买了简单的茶具,每次上课带来练习。指导老师会在现场指导大家茶艺的动作,练习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学生们带来很多的收获。 3. 社团人员及管理

社团人员总数减少,但是同学们的热情明显提高,积极性进步很大。社团负责人进步明显,经验增多,所有的活动都认真负责,做的很好。带领同学们把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做好,值得表扬。 我们社团在这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活动的准备、开展和收尾都体现了各部人员的协调能力。虽然在活动中还是有小的问题,但是整体上比上学期有了较为明显的系统性和目标性。我们社团毕竟很年轻,犯错误是一个必须经过的的阶段,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因为大家都在努力。

本学期社团的工作都顺利完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问题社团有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于下学期的工作得以更加顺利的进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相信社团一定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展的更好!

茶艺社

茶艺社团范文第3篇

院系: 旅游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课程: 茶艺 编者: 马小玲

目 录

实验一 茶艺礼仪„„„„„„„„„„„„„„„„„„„„3 实验二 绿茶茶艺„„„„„„„„„„„„„„„„„„„„5 实验三 红茶茶艺„„„„„„„„„„„„„„„„„„„„6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乌龙茶茶艺„„„„„„„„„„„„„„„„„„„7 花茶茶艺„„„„„„„„„„„„„„„„„„„„9 茶艺表演„„„„„„„„„„„„„„„„„„„10

实验一 茶艺礼仪

一、实验目的:

通过教师示范演示了解并掌握礼仪、礼节、礼貌的概念及茶艺师礼仪规范、茶馆服务礼仪的操作规范和要点。

二、实验内容:

1、微笑礼

2、迎宾礼

3、奉茶礼

4、站姿礼仪

5、坐姿礼仪

6、行姿礼仪

7、鞠躬礼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茶艺礼仪不主张繁文缛节,但是和谐和礼仪动作应始终贯穿其中。一般不用动作幅度很大的礼仪动作,而采用含蓄、温文尔雅、谦逊、诚挚的礼仪动作。习茶礼仪要静,尽量用微笑、眼神、手势、姿势等示意,不主张用太多语言客套。要求稳重,因此调息静气是关键。一个小小的伸掌礼,动作轻柔而又表达清晰,观者并不觉有用力感。行礼者必须掌握好用力分寸,气韵凝于手掌心,含而不露。

茶艺礼仪目的在于自省修身,多采用含蓄、温文、谦逊、诚挚的礼仪动作,不主张太夸张的动作及言语客套,尽量用微笑、眼神、手势、姿势等示意。以动作连贯,态度恭谦为准,教师示范、演示,学生模拟训练。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茶桌、茶杯、茶壶、椅子、烧水壶。

五、实验步骤:

站姿礼仪步骤:

双脚呈V字或“丁”字站立,身体挺直。 行姿步骤:

以站姿为基础,切忌上身扭动摇摆,尽量循一条直线行走。  女士双手同“站姿”交握胸前。

 男士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随走动步伐自然摆动。 坐姿步骤:

 端坐椅子中央,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正肩平,下颌微敛;眼可平视或略垂视,面部表情自然。

 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面前桌沿。

 如果作为来宾被让于沙发就座,则可正坐,或双腿并拢偏向一侧斜坐,脚踝可以交叉(时间久可以换一侧),双手交握轻搭腿面

鞠躬礼步骤:

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为“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  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使人体背中线的督脉和脑中线的任脉进行小周天的气循环,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

 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协调感。  “真礼”要求上半身与地面呈90度角。

 “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较低,约30~15度。 迎宾礼步骤:

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 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于动作轻浮。

六、 实验注意事项:

1.分组训练。 2.演示与模拟结合。

七、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二 绿茶茶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玻璃杯冲泡绿茶流程的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绿茶品质特点、冲泡要求和操作要领。

1、绿茶鉴赏

2、茶水比

3、冲泡流程和方法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茶艺实验室、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流程,以三杯为例,按照茶水比1:50配备茶叶和水量。

三、 实验原理与方法:

冲泡名优绿茶要求选用完好无色无花纹透明中型玻璃杯,冲泡大宗绿茶可选用盖碗,水温控制在80度,按1:50茶水比配备茶叶和用水量。

四、实验条件:

玻璃杯3个、玻璃提梁壶或随手泡(煮水器)、玻璃水盂、绿茶10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

五、实验步骤:

1.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可以欣赏绿茶芽叶及冲泡全过程。

2.冲泡前先检查茶具数量质量,并用开水烫洗茶杯,起到温杯洁具的作用。 3.用80~85℃水温冲泡名优绿茶香气纯正,滋味鲜爽。

4.每杯投茶量3g,冲泡时间应在3分钟,5分钟内饮用为好,时间过长过短都不利于茶香散发、茶汤滋味辨别。

5.玻璃杯冲泡绿茶适用“上投法”、“中投法”的置茶方法,盖碗冲泡可选用“中投法”、“下投法”的置茶方法。上投法即先向玻璃杯中注入热水七分满,再投入所需茶叶,适合于紧实、易于下沉的茶叶置茶法(如碧螺春);中投法指先向茶杯中注入少量热水后再投放茶叶,使茶叶充分吸收热量后舒展开来,再注 5

入热水七分满即可,适合于条形纤细不易于下沉的茶叶(如黄山毛峰);下投法即现将茶叶投入玻璃杯,再注入热水至七分满,适合于扁平光直,不易下沉的茶叶。(如西湖龙井)

6.冲泡绿茶注水量一般到七分满为宜。 7.奉茶 8.赏茶舞 9.闻香、品饮。

六、 实验注意事项:

冲泡时注意煮水器壶口不应朝向宾客,提壶手势一般采用内旋法。 一般绿茶可续水2~3次,冲泡次数越多茶叶营养物质浸出越少。 注意奉茶礼仪。

七、 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 红茶茶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瓷壶冲泡红茶流程的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红茶品质特点、冲泡要求和操作要领。

1、红茶鉴赏

2、茶水比

3、冲泡流程和方法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瓷壶冲泡红茶的流程,以正山小种工夫茶泡法为例,按照茶水比1:50配备茶叶和水量。

四、 实验原理与方法:

冲泡红茶要求选用白瓷壶(或玻璃壶)、白瓷品茗杯,冲泡红茶也可选用白瓷盖碗,水温控制在90度,按1:50茶水比配备茶叶和用水量。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实验室、白瓷壶1个、白瓷品茗杯5-6个,玻璃公道杯,随手泡(煮水器)、水盂、红茶5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

五、实验步骤:

1. 备器:准备好冲泡红茶使用的主泡器具和辅助用具。 2. 赏茶:用茶匙将茶叶罐中红茶轻轻拨入茶荷供宾客观赏。

3. 温壶:品茗杯依次排列并向瓷壶内注入1/2容量的开水,轻轻摇晃瓷壶充分预热后将热水倒入水盂。

4. 置茶:用茶匙将茶荷中红茶轻轻拨入白瓷茶壶中,投茶量为 5g茶叶。 5. 温润泡:用内旋法将开水壶中开水沿壶内壁缓缓注入茶壶至壶口,再迅速将茶汤倒入玻璃公道杯中用于洗杯。

6. 冲泡:用凤凰三点头方法提壶高冲水,使茶叶上下翻滚,开水应注满茶壶至壶口,用春风拂面的手法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使茶汤清澈洁净。

7. 分茶:瓷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倒入有滤网的玻璃公道杯中,再将公道杯中的茶汤依次巡回斟入品茗杯至七分满,双手端起品茗杯放入杯托。

8.奉茶:双手端起杯托,将泡好的红茶奉送到宾客面前,做出“请”的手势,邀请来宾品饮。

9. 闻香、品饮。

六、 实验注意事项:

冲泡时注意煮水器壶口不应朝向宾客,提壶手势一般采用内旋法。 一般红茶可续水5~6次,冲泡次数越多茶叶营养物质浸出越少。 注意奉茶礼仪。

七、 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四 乌龙茶茶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紫砂壶冲泡乌龙茶茶流程的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乌龙茶(大红袍)品质特点、冲泡要求和操作要领。

1、大红袍茶叶品种鉴赏

2、茶水比

3、冲泡流程和方法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玻璃杯冲泡乌龙茶的流程,以武夷岩茶为例,按照茶水比1:22配备茶叶和水量。

五、 实验原理与方法:

冲泡乌龙茶要求选用紫砂壶,白瓷品茗杯,冲泡铁观音可选用盖碗,水温控制在100度,按1:22茶水比配备茶叶和用水量。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室、紫砂壶、品茗杯5-6个,白瓷公道杯、随手泡(煮水器)、水盂、武夷岩茶8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

五、实验步骤:

1. 备器:准备好冲泡乌龙茶使用的茶具和辅助用具。 赏茶:用茶匙将茶叶罐中乌龙茶轻轻拨入茶荷以供宾客观赏。

2. 温壶:品茗杯依次排列并向紫砂壶内注入1/2容量的开水,轻轻摇晃紫砂充分预热后将热水倒入水盂。

3. 置茶:用茶匙将茶荷中乌龙茶轻轻拨入紫砂壶中,投茶量为 6~8g茶叶约占茶壶容积的1/3。

4.润茶:在15s内用内旋法将开水壶中开水沿茶壶内壁慢慢注入茶壶至壶口,迅速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用于洗杯)。

5. 冲泡:用凤凰三点头方法提壶高冲水,使茶叶上下翻滚,开水应注满茶 8

壶至壶口,用春风拂面的手法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使茶汤清澈洁净。

6. 淋壶:加盖后再用开水浇淋茶壶的外表,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7. 分茶、点茶:紫砂中的茶汤泡好后倒入有滤网的玻璃公道杯中,再将公道杯中的茶汤依次巡回斟入品茗杯,然后点斟。

8. 奉茶。 9.闻香、品饮。

六、 实验注意事项:

冲泡时注意煮水器壶口不应朝向宾客,提壶手势一般采用内旋法。 紫砂壶冲泡乌龙茶时投茶量一般为6~8g,即投茶量约为茶壶的1/3,头道茶汤迅速倒掉,再用悬壶高冲的方法冲水入壶,并用开水浇淋壶身。

注意奉茶礼仪。

七、 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五 花茶茶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盖碗冲泡花茶流程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花茶品质特点、冲泡要求和操作要领。

1、茉莉花茶鉴赏

2、茶水比

3、冲泡流程和方法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盖碗冲泡茉莉花茶的流程,以三杯为例,按照茶水比1:50配备茶叶和水量。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茶水比例:水量一般每杯投茶3g,冲入沸水150ml,茶水比为1:50 。

四、 实验条件:

茶艺实验室、青花盖碗3个、玻璃提梁壶或随手泡(煮水器)、青花瓷水盂、茉莉花茶10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

五、 实验步骤:

1.选用青花瓷盖碗有助于花茶蕴香和持杯鉴赏。

2.冲泡前先检查茶具数量质量,并用开水烫洗盖碗,起到温杯洁具的作用。 3.用85℃水温冲泡名优花茶利于茶汤香气纯正,滋味鲜爽。

4.每杯投茶量3g,冲泡时间应在3~5分钟内饮用为好,时间过长过短都不利于茶香散发、茶汤滋味辨别。盖碗冲泡花茶适用“下投法”置茶方法(如茉莉银针)

5.冲泡花茶注水量一般到七分满为宜。

6.一般花茶可续水3~4次,冲泡次数越多茶叶营养物质浸出越少,每泡茶闷茶时间应比前一次延长15秒。

7.奉茶

8.观色、闻香、品饮。

六、 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泡茶水温、茶具器皿准备和茶水比例的控制。

七、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后填写花茶茶艺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实验六 乌龙茶茶艺表演

一、实验目的:

通过紫砂壶冲泡乌龙茶茶流程的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乌龙茶(大红袍)茶叶冲泡要求和茶艺表演操作要领。

1、干茶鉴赏

2、茶水比

3、茶席设计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玻璃杯冲泡红茶的流程,以武夷岩茶为例,按照茶水比1:22配备茶叶和水量。根据茶席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乌龙茶茶席及表演内容。

六、 实验原理与方法:

冲泡乌龙茶要求选用紫砂壶,紫砂品茗杯(冲泡铁观音可选用盖碗),水温控制在100度,按1:22茶水比配备茶叶和用水量。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室、紫砂壶、品茗杯5-6个,白瓷公道杯、随手泡(煮水器)、水盂、武夷岩茶8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香炉、檀香、花器、花材等。

五、实验步骤:

1. 孔雀开屏:准备好冲泡乌龙茶使用的茶具和辅助用具。

2. 叶嘉酬宾:用茶匙将茶叶罐中乌龙茶轻轻拨入茶荷以供宾客观赏。 2.孟臣沐淋:品茗杯依次排列并向紫砂壶内注入1/2容量的开水,轻轻摇晃紫砂充分预热后将热水倒入水盂。

3. 乌龙入宫:用茶匙将茶荷中乌龙茶轻轻拨入紫砂壶中,投茶量为 6~8g茶叶约占茶壶容积的1/3。

4. 乌龙入海:在15s内用内旋法将开水壶中开水沿茶壶内壁慢慢注入茶壶至壶口,迅速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用于洗杯)。

5. 高山流水:用凤凰三点头方法提壶高冲水,使茶叶上下翻滚,开水应注满茶壶至壶口,用春风拂面的手法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使茶汤清澈洁净。

6. 重洗仙颜:加盖后再用开水浇淋茶壶的外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7.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紫砂中的茶汤泡好后倒入有滤网的玻璃公道杯中,再将公道杯中的茶汤依次巡回斟入品茗杯,然后点斟。

8. 捧杯奉茶:奉茶礼 9. 喜闻幽香:闻香方法。 10. 初品奇茗:品茶方法。

11.尽杯谢茶:谢客礼

六、 实验注意事项:

冲泡时注意煮水器壶口不应朝向宾客,提壶手势一般采用内旋法。 紫砂壶冲泡乌龙茶时投茶量一般为6~8g,即投茶量约为茶壶的1/3,头道茶汤迅速倒掉,再用悬壶高冲的方法冲水入壶,并用开水浇淋壶身。

注意奉茶礼仪。

七、 实验报告要求:

茶艺社团范文第4篇

在此次茶艺教学课中负责讲解与演练茶艺过程,需要做以下准备:

1、搜集材料,包括茶叶起源、历史发展、种类等

2、准备课件以及课件中的影片和图片

3、由于学生在操作后是要品尝茶汤,所以上课前要把学生使用的茶具进行高温消毒。

二、活动基本情况

1、演一演。老师讲解并演示泡茶过程。解说时强调泡饮要点。

2、做一做:分组演示,泡一泡。

3、想一想:在整个冲泡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

4、学生交流,展示。学生品味了甘、甜、苦、涩、酸等味道各异的茶的时候,深切地感悟到人生的苦辣酸甜。茶汤从入口到咽下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人生的历程。茶汤有不同的味道,人生也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品茶要用心才能品出味道,人生也要用心经营才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生。

三、活动效果

1、中小学学生有时很容易浮躁,很难静下心去做一件事情,学习了茶艺这门课程之后,学生慢慢的懂得了怎样去调解好心情,懂得了怎样去静下心来专心干一件事。

2、操作优秀的小组到前面进行角色表演(分为主泡,解说,客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学生在分组操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泡茶过程,活动热情很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学生分小组对活动进行操作,不同小组的操作存在很大差距。

2、在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过程中,有时会手忙脚乱,弄洒茶叶或茶汤。

3、整个茶艺操作过程有文字说明,每一步骤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学生记忆比较困难。

4. 操作流程的幻灯片字偏小,距离较远的学生看不清楚。

改进措施:

1、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泡茶要点。

2、多多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活动,随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保持干净安静的茶艺氛围。

3、把茶艺操作流程分成四大部分,起了简单易记的名称。

4、请每组学生扮解说的角色,可以帮助组员记忆各个步骤名称。 小结:

茶艺社团范文第5篇

摄影社社团活动策划书一

一、活动主题

让心灵回归自然,让数码拍出精彩!

二、活动目的

使新学员用实际的摄影操作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 识,同时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培养他们“共处,共进与互助”的为人处世能力。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xx年10月24日(星期六)在古隆中和隆中植物园

四、活动对象

襄樊学院在校大学生,以摄影艺术研究会会员为主。

五、活动内容

1、使摄影艺术研究会新会员之间相互熟悉,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2、教新会员一些相机的基本知识,让他们懂得怎样才能够照好像。

3、中间会穿插一些猜灯谜的游戏,让大家在活动中体验乐趣。

4、活动外拍,对外拍作品进行点评。

六、活动安排

1、10月17日——10月20日由会长向二级学院申请活动及商谈相关事情(安全问题和如何组织的问题等)。

2、10月21日以海报的形式通知(新区四张,老区两张),具体由宣传部长负责。

3、策划书的制定由编辑部长周玉婷负责(必须要在21号之前制定出来)

4、10月22日——23日门票事情必须安排到位,门票商谈由外联部长郑少军负责。

5、10月17日——23报名时间,新老校区各设置两名联系人(一男一女):

其余理事会成员负责在10月21—10月22日期间向自己负责的会员通知到。

6、10月23会长到院里办理借相机手续,尽可能的多给会员一些优惠。

7、10月25日新老区会员七点在图书馆门口集合,一起组队步行道古隆中。

8、到古隆中买票进公园后分发物品,对会员进行分组,由大家公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一切事情,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教会会员使用相机后方可离开,下午四点在指定地点集合,集体留影纪念。

9、回学校后对相机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得失,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做好此类活动。

七、资金预算

1、买宣传海报10张:25元

2、胶水三瓶:9元

3、活动买水果:50元

4、买活动奖品:50元

5、理事会成员门票费用等:100

6、证书打印(20张):30元

7、制作宣传喷绘一张:85元

共计:349元

其中会员的门票费用 20 元,非会员 25元。

八、活动奖励

本次活动将评出优秀组织者五名,先进个人若干,颁发院级证书。

摄影社社团活动策划书二

一、组建目的

为了提高丰富部办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现我部办学生的青春风采,于此学期开创摄影社团。通过摄影社团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以后的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中能够留下师生精彩的画面,为学校班级发表新闻提供精美的图片。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选拔优秀的作品参加文明风采大赛等。

二、成立意义

该社团成立后组织学校广大摄影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共同进步,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摄影作品展览做准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大赛摄影类项目;为同学们今后从事影视行业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学校以后开设摄影摄像课程提供依据,为相关新专业的开设提供理论参考。

三、组织名称

“摄影社团”

四、组织目标

配合学校的技能节,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的同时,发掘许多在摄影技术方面较优秀的同学,努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为以后从事摄影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报名时间

20xx年2月17日—21日

六、参加范围

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全体学生

七、团队要求

本社团要求学生热爱摄影摄像,能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能够服从指导老师的要求和安排,按时参加每周的社团活动,不迟到旷课。

八、成员条件

1、凡本校在籍学生,政治思想好,纪律性强,具有摄影爱好的学生,均可提出申请加入该社团。

2、社团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履行社团的章程,服从社团的安排,按时参加训练任务。

茶艺社团范文第6篇

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为大家表演工夫茶茶艺,这道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我为大家表演,后九道则请大家和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大家的心会伴随着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无比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活煮甘泉即是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借这道程序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我们冲泡乌龙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这是茶盘,也称为茶海。这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泡茶用的泡壶,也称母壶,另一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也称子壶,通常茶人们把这一对壶称为母子壶。闻香用的闻香杯。品茶用的品茗杯。这一套统称为茶道组合,它又细分为:茶匙,用来择取茶叶。茶镊,用来夹洗杯子或夹茶叶底。茶漏,用来增大壶口面积。茶导,用来拨取茶叶。茶通,用来疏通壶嘴。 叶嘉酬宾是请各位嘉宾鉴赏今天所冲泡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大红袍主产于福建武夷山,它外形条索紧结粗壮、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具有乞丐的外形,菩萨的心肠,皇帝的身价之称。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沐淋是用开水烫洗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代茶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之为大彬壶。

今天我们冲泡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将茶叶导入壶中,称为乌龙入宫。

1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高山流水是通过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这样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冲泡出来的头道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温杯,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指第二次向壶中冲入开水,再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的茶汤注入子壶中,这好像母亲在哺育婴儿一样。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讲究温馨,这道程序反映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母子之情。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的注入闻香杯中,这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改为点斟的手法时,称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把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为夫妻和合,也称为龙凤呈祥,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福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和睦。

把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借助这道程序祝在座的各位嘉宾事业发达,前程辉煌。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通过传茶、敬茶能使大家的心贴得更紧,感情更加密切,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喜闻高香;鉴赏汤色

喜闻高香是指第一次闻香,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2 请大家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请大家在品茶前注意一下持杯手势,我们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女士舒展开兰花指,男士则将后两指收拢,这样持杯即稳当又雅观,三根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所以这种持杯手势称为“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是指第一次品茶,茶汤入口时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充分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这一次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指

再斟流霞是为大家斟第二道茶。现在请大家跟我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再用双手将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芙蓉出水。茶道精神最倡导茶人应出淤泥而不染。

二探兰芷是请大家第二次闻香。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而范仲淹认为这茶香比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二品云腴即请大家品第二道茶,这次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否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的珍品,后来常用于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三斟石乳是为大家斟第三道茶。请大家再次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这次我们用单手大幅度的将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白鹤亮翅,祝大家事业直上青云。

第三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这次我们用口腔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缓缓从鼻

3 腔呼出,我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茶韵 这次品茶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我们是吸气啜茶,而这一次我们是将茶汤含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细细地回味。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这泡茶无比美妙的茶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杯白开水。喝这杯白开水时,也应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咀嚼,直到含不住时再咽下。这时您一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也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七道:茗茶探趣;游龙戏水

茗茶探趣重在参与,稍后请大家自己动手泡茶,感受茶事活动的无穷乐趣。 游龙戏水是看茶叶底,我们夹一片泡后的茶叶放入杯中,接着冲入开水,茶叶在杯中漂浮游动,好像是游龙戏水。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叶低三分红七分绿俗称绿叶红镶边。 第十八道: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清福”。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最后我以这杯茶敬在座的各位嘉宾,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花茶茶艺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有诗一样美的程序。 花茶茶艺共有十道程序: 第一道: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我们借助这句诗来描述烫杯,请看这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洁白如玉的茶杯就像一只只在春水中游动的小鸭。

第二道:赏茶——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现在请大家观赏我们今天冲泡的茉莉花茶,花茶的茶胚多为优质的绿茶,色泽嫩绿,茶中还有少许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 第三道:投茶——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话源记》中描述的美景,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一般用90℃左右的开水,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波上下翻滚,恰是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选用三才杯;这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第六道:敬茶—— 一盏香茗奉知己

请大家在品茶之前先注意持杯手势。我们用左手持杯,女士用食指、中指托杯,拇指扣住杯托,并舒展开兰花指,这种手法称为“彩凤双飞翼”;而男士则用三指托杯并收好小指,这种持杯手法称为“桃园三结义”。 第七道:闻香——杯里清香浮清趣 闻香称为鼻品。品花茶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现在请您将杯盖的前沿翘起,后沿下压,从开缝中去闻香。闻香主要有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纯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鲜灵度。根据这三项指标细细的闻一闻这花茶的茶香,您会感到这茶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第八道程序:品茶——舌端甘苦入心底

这是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品茶时三才杯天地人不可分离,请您将杯盖前沿下压,后沿翘起,从开缝中去品茶。品茶时应该轻轻用口吸气,使茶汤在舌面流动,以便使茶汤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闭紧嘴巴,用鼻腔呼出,使茶汤直灌脑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到花茶所特有的“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花香与茶韵。 第九道程序:回味——茶味人生细品悟 茶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有的人“啜苦可励志”,有的人“咽甘思报国”。无论这杯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茶人们都会有很多的感悟与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程序:谢茶——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一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受。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轻风生”。

茶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使人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的灵物,现在让我们共同

6 再品一品杯中的花茶,去寻找卢仝七碗茶后“两腋习习清风起”的绝妙感受,最后祝大家多福多寿,常健常乐。

绿茶茶艺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并达到驱除妄念,心平气和的目的。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会破坏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先将开水降至85℃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的绿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迎佳人,即是用茶导将茶叶投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莲心”。 甘露润莲心,即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再三点头致意。

7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的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

现将冲泡好的茶敬奉给大家,称为“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去病,救苦救难。借助这道程序祝各位嘉宾好人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请大家仔细观察杯中的茶芽,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称为“针”,弯曲的称为“眉”,卷曲的称为“螺”。大家还可以轻轻地摇晃一下茶杯,杯中的茶芽随水波晃动好像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绿茶的茶香清香幽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至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象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象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但只要我们用心品,就能从淡淡的绿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纯,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

上一篇:春节防火范文下一篇:菜鸟老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