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范文

2024-03-31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范文第1篇

课程类参考学起止别

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现代金融理论与实证专题一:资产定价理论金融学专题研讨

任选

分 2.0

班号

专业

教师姓教师职上课时备名

间 周二

5-7

1-11 00 金融学

2.0

00 金融学

杨云红 副教授

刘玉珍 教授

周五

2.0 1-11 00 金融学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公司财务案例金融学概论

实证金融

固定收入证券高级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信用风险管理货币金融理论

职业发展投资银行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统计学研究专题之一数据挖掘及应用

决策模拟理论与方法规划论

任选

2.0 任选 2.0

3.02.0 任选

2.0 任选 2.0 任选 2.02.0 任选

1.0 任选 3.0 专业必修# 2.0 专业必修# 2.0 任选

2.03.0 任选

2.0

2.0

2-4

1-11 00 金融学 贾春新 教授

周三5-7

1-11 00 金融学

周一

2-4

1-16 00 金融学

张圣平 副教授

周二

5-7

1-11 00 金融学

张峥 副教授

周四

2-4

1-11 00 金融学

姚长辉 教授

周三2-4

1-11 00 金融学

周四

5-7

1-11 00 金融学

王志诚 副教授

周一

5-7

1-11 00 金融学

周五

2-41-6 00 金融学

周三

2-41-11 00 金融学

周四

2-41-11 07 金融学

周一

5-71-11 08 金融学

周一

5-71-11 00 统计学

周三

2-4

1-16 00 统计学

张俊妮 副教授

周五

2-41-11 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菲 讲师

周一5-71-11 00 管理科学与

周五

决策分析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会计研究方法论

会计学前沿问题研讨

实验设计与分析任选#

组织管理前沿专题

多元变量分析与结构方程任选#

组织行为专题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行为学

管理研究方法(1)专业必修# 市场营销专题专业必修# 国际经营研究专业必修# 数据运算和处理专业必修# 消费者行为(I)专业必修# 战略管理I - 经典理论回顾专业必修#

战略管理3:理论视角的应用与拓专业必展

修# 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

任选*

公司财务专题任选* 公司治理

任选*

工程

2-4 2.0

1-16 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雷明 教授

周二2-42.0 1-11 00

管理科学与周三工程

5-72.0 1-11 00 会计学

周二

2-42.0 1-11 00 会计学

周四

2-42.0 1-11 00 企业管理 徐菁 讲师

周五2-42.0 1-11 00 企业管理 王辉 教授

周四2-42.0 1-11 00 企业管理

周三

2-42.0 1-11 00 企业管理 马力 讲师

周四5-7

2.0 1-11 00 企业管理

孔繁敏 副教授

周一

2-42.0 1-11 00 企业管理

任润

讲师

周二5-7

3.0 1-16 00 企业管理

李博柏 副教授

周一

2-42.0 1-11 00 企业管理

涂平 教授

周一5-73.0 1-16 00 企业管理 武常岐 教授

周二2-42.0 1-11 00 企业管理 马力 讲师

周三5-72.0 1-11 00 企业管理 徐菁 讲师

周一5-73.0 1-16 00 企业管理 谢绚丽 讲师

周二5-73.0 1-16 00 企业管理

周长辉 教授

周一5-7

2.0

工商管理硕

00

2.0 工商管理硕 00

2.0

00 工商管理硕

公司重组与并购

任选*

2.0

00

工商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硕

国际管理任选* 2.0

00

品牌管理任选* 2.0

00

营销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管理学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公共财政理论

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优化方法

社会政策的评估和分析专题应用统计学

营销模型I

任选* 2.0

3.03.0 专业必修#

3.0

3.0

3.0

3.0

3.0

3.0

3.00.0 任选

3.03.0 专业必修#

2.0

00

1-16 00

1-16 00

1-16 00

1-16 00

1-16 00

1-16 01

1-16 00

1-16 00

1-16 00

1-16 00

1-16 00

1-16 00

1-11 00

周四

5-6周四

5-7

王新超 副教授

周二

2-4龚六堂 教授

周四2-4王辉讲师

周三2-4孟涓涓 讲师

周三5-7

虞吉海 副教授

周一

2-4蔡洪滨 教授

周二2-4龚六堂 教授

周五2-4龚六堂 教授

周一5-7周黎安 教授

周四5-7徐敏亚 讲师

周四2-4

苏萌 副教授

周四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范文第2篇

金融硕士考研院校推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师资

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今年来,有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XXXXX更快。

2)考试特点

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和人大一起是全国仅有的两所院校初试中强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学校(联考只是稍微涉及)。专业课给分情况与人大差不多,但是对公共课要求比人大高,所以不建议数学英语不好的同学报名。理工科考生还是很有优势的。出国机会比较多,很多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这一点人大比不了。整体上看,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当然,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还是不要尝试了。另外,与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难度大大增加。

3)就业前景

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牌子在这摆着,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

报名参加本金融专业硕士项目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三)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四)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五)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人员,须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或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关资格证明。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范文第3篇

金融硕士考研院校推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师资

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今年来,有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XXXXX更快。

2)考试特点

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和人大一起是全国仅有的两所院校初试中强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学校(联考只是稍微涉及)。专业课给分情况与人大差不多,但是对公共课要求比人大高,所以不建议数学英语不好的同学报名。理工科考生还是很有优势的。出国机会比较多,很多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这一点人大比不了。整体上看,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当然,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还是不要尝试了。另外,与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难度大大增加。

3)就业前景

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牌子在这摆着,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

报名参加本金融专业硕士项目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三)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四)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五)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人员,须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或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关资格证明。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范文第4篇

“我是北大人,曾经是,永远是”

-------- 冯同学 北大光华MBA (原)工作行业: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互联网/通讯 (原)工作职能:国际市场部经理 毕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 入学前工龄:6

在来到光华之前,我已经工作了近六年。周而复始的工作让生活变得平淡,自己似乎走不出工作和生活的瓶颈。我渴望改变,渴望回到激扬青春的学生时代,渴望重温那充满激情的誓言和梦想。是这些渴望让我选择北大MBA,选择了未名湖畔的梦想之城。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令人陶醉的湖光塔影,也因为他见证了中国百年历史的凝重面孔。寓狂放于内敛,融张扬于深沉,显奇绝狂傲于淡简宽容,唯北大能为。北大,是我从小的梦。

在北大光华,我不再是一个每天可以从容应对工作的职场老手,每天面对的是各种之前从来没有学过的课程,从课程开始时的忐忑到课程结束时自信的陈述,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获得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充实和成就感。

在北大,每天都有很多知名学者和教授的讲座,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整天沉浸于大师们精彩的讲座之中,自己好像躺在一片书海中,随便抓一把,都能感觉到不尽的知识的芳香,如沐春风。学到了知识,领略了大师风采,更汲取了北大的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在光华,我认识了很多新同学新朋友,在案例讨论中有各种思想碰撞,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思维。和外国同学的各种交流中,我增加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各种业余活动中,大家收获了欢声笑语和真挚友情。

圆梦名校MBA

在北大,我重新找回了学生的感觉,每天行走于校园,看着各种青涩嫩稚的面孔,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在北大,推崇的一句话是:我就是我。北大人个个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在这里,我们可以活出自我,真我。心,从未有的平静和快乐。北大光华,让我重温学生时代一切美好,让我再有机会去完成学生时代未实现的梦想。

北大校园,美的让人陶醉。未名湖微波荡漾,博雅塔肃穆厚重,图书馆气势磅礴。金秋的校园小道,落满了灿烂枫叶,如画一样精美。

人生,是一种修行,在北大,无论知识层面还是思想层面,我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在这里,每个人可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梦想。

人生,是一种体验,在北大,我们可以再次体验到青春,激情,拼搏和奋斗,在这里,我们远离了喧嚣,是活出真实自我,独一无二的北大人。

北大,给我们提供了平台,让我们可以展翅高翔,北大给我们提供舞台,让我们尽情体验人生。这就是北大啊!多少年之后,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商场精英政界要领,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我们都可以骄傲的说一声:我是北大人,曾经是,永远是!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范文第5篇

“我是北大人,曾经是,永远是”

-------- 冯同学 北大光华MBA (原)工作行业: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互联网/通讯 (原)工作职能:国际市场部经理 毕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 入学前工龄:6

在来到光华之前,我已经工作了近六年。周而复始的工作让生活变得平淡,自己似乎走不出工作和生活的瓶颈。我渴望改变,渴望回到激扬青春的学生时代,渴望重温那充满激情的誓言和梦想。是这些渴望让我选择北大MBA,选择了未名湖畔的梦想之城。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令人陶醉的湖光塔影,也因为他见证了中国百年历史的凝重面孔。寓狂放于内敛,融张扬于深沉,显奇绝狂傲于淡简宽容,唯北大能为。北大,是我从小的梦。

在北大光华,我不再是一个每天可以从容应对工作的职场老手,每天面对的是各种之前从来没有学过的课程,从课程开始时的忐忑到课程结束时自信的陈述,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获得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充实和成就感。

在北大,每天都有很多知名学者和教授的讲座,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整天沉浸于大师们精彩的讲座之中,自己好像躺在一片书海中,随便抓一把,都能感觉到不尽的知识的芳香,如沐春风。学到了知识,领略了大师风采,更汲取了北大的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在光华,我认识了很多新同学新朋友,在案例讨论中有各种思想碰撞,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思维。和外国同学的各种交流中,我增加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各种业余活动中,大家收获了欢声笑语和真挚友情。

圆梦名校MBA

在北大,我重新找回了学生的感觉,每天行走于校园,看着各种青涩嫩稚的面孔,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在北大,推崇的一句话是:我就是我。北大人个个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在这里,我们可以活出自我,真我。心,从未有的平静和快乐。北大光华,让我重温学生时代一切美好,让我再有机会去完成学生时代未实现的梦想。

北大校园,美的让人陶醉。未名湖微波荡漾,博雅塔肃穆厚重,图书馆气势磅礴。金秋的校园小道,落满了灿烂枫叶,如画一样精美。

人生,是一种修行,在北大,无论知识层面还是思想层面,我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在这里,每个人可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梦想。

人生,是一种体验,在北大,我们可以再次体验到青春,激情,拼搏和奋斗,在这里,我们远离了喧嚣,是活出真实自我,独一无二的北大人。

北大,给我们提供了平台,让我们可以展翅高翔,北大给我们提供舞台,让我们尽情体验人生。这就是北大啊!多少年之后,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商场精英政界要领,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我们都可以骄傲的说一声:我是北大人,曾经是,永远是!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范文第6篇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出解释的目的逐渐达到的过程中;我的兴趣也渐渐转向对方法的探索上。从解题方法到学习方法都是我所感兴趣的。因为我认为:只有方法才是真正最实用的东西。试想:我们学的解析几何,有机化学等等,有几个人在将来会用到它们的?现在的大学生,只要不是热门专业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与专业不符的。再譬如,朱镕基总理以前学的是工科,可以说与现在干的事关系不大吧!可见,很大可能是要在工作之后据实际情况新学很多东西的,故而我认为,方法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学习,就像学会打猎一样。话又说回来,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可以说没有不会学习的,拿着书慢慢看,慢慢研究,总能学下来的。但各人的学习速度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你时间紧,显然需要找到一个速成法。但如果成天无所事事,那也无所谓什么好学习方法了。但我想这种情况在准备高考的人当中是不会有的。之所以万事开头难,对于学习,说实话没哪门课是先难后易的。它之所以难在于我们对一门新课必须先研究一下学它的具体方法。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三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不只伯牺性太多的时间在上面,磨刀是不误砍柴工的。第二,要大胆。敢于尝试各种方法,只要自己觉得有道理,就去试。第三,不要盲目迷信现成的xx书说的xx方法.只要觉得不合话.就马上放弃,以免浪费过多的时间。

信心。然后再回头追前面的船。同样,前方的船也不能选得太远,否则就会显得这是比较长远的事,而在近期中的"短"时间认为是没什么,"反正还有三个月,今天玩了就算了,从明天开始努力",这种思想就极易出现,但若是一只近处的船,你准备在后天就赶上它,那么今天的一时一刻自然都重要,这就有利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或许有的同学有更好的办法,总之,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使自已处于最良好的心理状态,分秒必争地学习,是最终的目的,一个心理上的波动,哪怕很小,很小,就有可能影响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对学习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也许我说了这些,有的同学说是什么也没说,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搬了一套套的道理,这些"纯"理论的东西没有一些实用性,好像我本来也懂。我在这里想指出的就是:具体如物理该怎么学,平时看什么书之类的学习方法其实不一定

具有普适性。这些东西因人而异,具体办法只能靠自己琢磨。而且,在这方面教师肯定有一套比我更普适的学习方法。听听老师的就足够了。另外,我在一些书中看到一些关于理科学习方法的论述,我想具备一定普适性的介绍给大家。多年的学习生活常常不可避免地使学生觉得老师所说的每个问题都是正确的。这种思想其实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味地接受在语言方面的可能还行,但在理科方面是绝行不通的。我们要学会提出疑问,即使老师真的说的全是正确的,何况这还不一定。在学习一些结论的过程中能自己推导,或是创造性地思维,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是最好的。即使努力而末得到,再去学习它,也比机械地学习要强得多。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在一些比较浅的物理学习中,常常就是在看到书中对一个定理的叙述之前脑袋里已经有了这么一种思想,或清楚得可以把它用简陋而不严密的语言写下来,或模糊得只是一种说不出的直觉,但一旦我见到这个定理,就能在脑袋里留下一个十分清晰的印象,同时还发出:"哦,原来是它"的感叹。这种把脑袋里说不出的感觉和现实中书里的话对应起来的感觉真是妙极了。沿着历史发展的顺序,自己在各类书刊的帮助下把一门学科在自己的脑袋里"发展"起来,是我一贯的学习数理类学科的指导思想。但作为参加考试来说,对各类题目的熟练应用定理以达到快速解题,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目的。这就只有靠练了。据我所知 1 的几个得金牌的同学,他们也都是有巨大的练习量的。说实话,以我之见,这些东西对掌握和应用一些知识来说是没有必要的,但现在有许多考试如高考及竞赛的选拔赛之类,据我目前所知托福考试也是这样,因为是按名次选拔的,所以都被"炒"得"水平"很高。使得应试者得花很多不值得的精力在上面。但限于目前的升学状况,我们也不得不面临它。既然我们面临着考试,那么我想介绍一下考试技巧也是必要的。我自我感觉我能在各级选拔考试中战胜众多"对手",在某些程度上与考试技巧有关。有的同学可能也发现,高考中往往很多优秀生考不出原来的水平,而头几名很可能会"冒"出一些新人,我觉得这就是优秀学生心理状态不佳,包袱重的表现。我们往往忌讳说诸如没考好的话该怎么怎么办的话,说这是乌鸦嘴,我认为不然。打仗可以讲背水一战,以提高士气,使得战士更勇猛,但考试却不一样,如果没有退路,想一定要成功,到了考场上只要有一题做不出来,那就毁了,有的可能着急想做出来,缠在一题上花了过多的时间因小失大,有的可能就想完了,于是破罐子破摔,后面的题目随便做了。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重视学习,轻视考试是重要的指导思想。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才能以平常心面对它,做到正常发挥。(至于超水平发挥,我还不曾总结出来)。当然要做到这样,与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方面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心里怎么想我不是太清楚,但表现出来的对于我考试成绩好坏的反应,我记得只有在小学的时候,曾经说过我,自初中以来,他们从没有与我计较过某一次考试成绩如何如何之类。所以这些东西一般由我自己调整、面对,不必担心父母方面的压力,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各种因素的压力,我想都应该排除掉,最后再靠自我调整就比较容易了。调整好心理后,还要有具体的考试技巧,看准考试的目的是得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想尽办法把懂的东西往上写,或是做些推导之类,能做多少算多少,都有可能碰上能得分的东西。有可能碰到的几分能最终发挥巨大的作用。

最后我想谈一谈关于动手的问题,这就离考试比较远了,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中国在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得过理论总分最佳奖和总成绩最佳奖,但从未拿过实验成绩最佳奖。看过一些关于中小学生科技制作之类的报道,其作品之简陋,除去创造性一点都没有之外,模仿的也都不是很好。这也许和我们的教材有点关系,据说中国很多学科的教材难度在世界上算很大的,但距离现实也算是较远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们的经济条件支持不起这些东西。中国的技术方面曾经在历史上达到很高的水平,现在却逊色得多了。这也许和孺家的孔子鄙视生产劳动对我们的影响有关。以我之见,脱离于实践的理论将来可能有用,可是在目前还是纸上谈兵,要实现对这些理论的运用可能需要另一种思想方法,从小培养一些动手的能力对此也许是有益的。还有,对自然的解释是人们研究科学的初衷,也许某门学科的研究会抽象于自然进行,但什么时候都不应跑得太远,立足于事实的科学才有价值。

徐凡(保送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二名):

物理与数学有所不同,它解决具体问题,更加具象。物理学习要重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分析中要注意培养几种能力。一是实验动手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况且,实验题为历届高考必考之项。实验题的考察范围在《考试说明》上当有划定。这些实验如果死记,不仅易混,而且易忘。因此,复习实验一定要亲自去做,做完后要跟初学时一样写实验报告,作数据分析。这其中一个难点是对系统误差的分析。如测量电池电动势与内阻时安培表内接、外接所产生的误差,分析起来较复杂,但对理解实验帮助很大。这一点突破了,应该说对这个实验已经掌握了。

二是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一种运动,有时要借助图形。但图形是死的,而且一些复杂运动根本无法用图形表示。这就需要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图景,让物体"动"起来。这时,如果你已将所有的条件都加到了图景之中,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首先应从立体几何开始,首先考虑角度变换,再逐步发展为图形的运动。总之,这时候想象力还是能发挥些作用的。

三要按步骤行事。建立起物理图景后,对物理过程要进行分析。对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中,如果不循顺序,将会无从下手,或者思想混乱,迸一步分析将会受到阻滞。这时,从平日学习中提炼一个分析步骤,并将它应用于新问题,成为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力。步骤明确,则思想清晰,解答顺畅。这 2 个步骤并不要求很详细,很具体,而要求很普遍,对具体问题分析时能够因题而异作些变化。总之,物理学习与数学学习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按照数学的那一套建立一个知识网络也是必要的。复习方法大致相同,但物理鲜明的应用性所要求具备的上述能力还是希望诸位能够留意。纵无大用(不太可能)对将来大学课程的学习也会有所帮助。

刘海涛(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生,青海省高考理科第六名):

再谈谈物理,它也是一个逻辑上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体系,虽然历史上它们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但最终承认它们或者证明它们是其它定律的导出定理,或者把它们作为实验基础上的假定并朝定理化的方向努力,而且,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也是以逻辑为其各种知识块间联系手段的,因此,学习物理的根本方法也是力图把握其内部联系。物理知识大致可分为力学、电磁学、热学、振动与波动学等几大块。每块内部及各块之间均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力学在逻辑上是以牛顿三定律为实验基础上的假定,循着运动与能量两条线,推衍出力学中其它所有的运动规律。电磁学也是以电作用于电(F=Eq)、电产生磁(B=kI/r)、磁产生电(ε=Δφ/Δt)、磁作用于磁(F=BIL)四个实验定律为逻辑假定,从而推衍出电磁学中其它理论。热学的逻辑假定是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而振动与波动的逻辑前提为力学及光学中有关光的波动性的假定。另外,各块间也相互渗透,如力学在逻辑上也贯穿于其它知识块中。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犹如知识的总纲,我们掌握得越广泛、越深人,就越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赵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保送入清华大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中重要的一点是正确的思维习惯。这表现在复习中就是要真正从本质上即原理上明白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在复习中,通过经验我们总结出了许多定理、公式和结论,但是我们往往舍本逐末,只是记住了这些结论,而忽略了结论的适用条件和推导过程,结果在考试中乱套公式。比如,1995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关于方波的有效值问题。大家平时只记住了公式I=Im/2,却忽略了这个经验公式的根本来源是有效值的概念: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因此不假思索地选择了错误答案。还有另一道关于变压器的题也给我敲响了警钟,使我深深认识到理解原理的重要性。在那次模考之前我只是记住了变压器的变压公式:v1/v2=n1/n2而对这个公式的得来过程不是很在意,结果在做下面这道时选择了错误答案v1:v2:v3=4:1:1,而正确结果为8:1:1。这是因为该题的理想变压器模型与推导公式时的模型有了较大差别,从中间出来的磁力线分成了两股,而原来的公式是根据ε=-nΔφ/Δt推导出来的,现在Δφ不再相同,因为此原来的公式就不能应用了。在总结每次考试时,我们经常使用这样一些词眼:"马虎","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实际上只是一种托辞,根据在于对原理理解得不深入,未能注意结论的适用条件。为避免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在使用结论时一定要注意结论成立的前提。在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推导公式、定理不失是一种好办法。

良好的思维习惯表现在考试中就是注意审题和执行严谨的解题步骤。审题,无论对于哪一个科目,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挖掘隐含条件,判断定理,公式和结论是否适用的过程。我们在考试中犯的一些错误有相当是解题不规范的结果。比如在物理解题中是有着一套比较严整的解题思路的。第一步是审题,第二步是受力分析或过程分析,弄清楚题目表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涉及到哪几个物理过程,第三步才是根据分析选择适题公式进行计算,有些人自作聪明或为了偷懒,边审题选列方程,略过了过程分析这一步.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物理的感觉远没好到一看即知的程度,承认这一点,我们就要老老实实地按照思维过程解题。

孟宪飞(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生,平时成级优秀保送入清华大学):

3 物理和化学一个显然的特点是都是实验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有些还是我们很感兴趣或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因而学习物理,化学除了继承学数学的一些好方法外,还必须多结合生活实际,多对比,多思考,用生活经验辅助定理定律的学习,并发现它们的区别,以便使感性思维上升为正确的理性思维。

物理课中有许许多多来自生活的例子,但有些理论与感性认识并不一致。亚里士多德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断"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一推断是站不住脚的,实际情况石头比羽毛落得快是由于阻力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着重对比理论与实际的差别,对生活实际建立正确的认识。同时生活经验也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的学习。如坐公共汽车就能分明地感觉到惯性的存在,再讲解起来接受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总之,物理课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旨在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感觉,因而学习物理也不能脱离了它的源泉。 做实验是物理、化学课的关键一环。对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现象的认识是零散的、无条理的,因而为了突出体现某一定理的正确性,需要引进实验的手段。通过实验,便把定律的条文融人到具体情景中去,便于理解和记亿,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实验中抓住重点、发现问题,并尽量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加以解决,再遇到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经过一段时间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做实验首先要弄通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实验步骤的顺序和合理性,遇到问题才能以理论为依据加以解决。物理实验中的物理定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化学实验中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及生成物状态特点等等,这些都在实验之前就要明确的。做实验的过程是对综合能力很好的训练,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进来。仪器的布置调节连接,能体会到如何操作才更合理并不简单。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书中、老师都未提到的问题,这时要积极思考,寻找原因,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把这些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蔡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高考成绩666分):

我在高考中物理得了满分,这实在也出乎我的预料。回首前程,我不禁为过去的勤奋终有回报而感到欣慰,但想得最多的还是我可亲可敬的物理老师──胡坤英老师。在我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白废,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的时候,她不断提高要求,激励我前行;也正是从她的教育中,我得到了如何使自己的学习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的启示,并使之成为我的另一个成功的学习方法。时至今日,我仍深深地感激她教授与我的一切,并为身为她的学生而自豪。

在高三上学期,因为物理成绩不甚理想,我做了许多题(包括单元训练和综合模拟题),使自己的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尽管这种努力在寒假也不曾松懈,但在下学期初的摸底考试中我却只答了l29分,与同班同学的142分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考试后我与胡老师讨论物理的学习方法。她说:"你最近的成绩稳定在l20-130分的分数段,下一步要稳定在I30分以上。既然你觉得选择填空已游刃有余,那不妨专门练习一下大题,提高解难题的能力。要知道历年来物理高考的最后一道大题还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我相信胡老师的分析,回家后立即拿出新买的一本16套的物理模拟题做起来,当然只做大题。说实话,许多题都让我煞费苦心,伤透脑筋,然而当一一攻克那些坚固的堡垒,一页页翻向最后一道题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虽说16套模拟题并不多,但收获却很大。集中精力打攻坚战使我在短时间内熟悉了大量题型,并起到了重复记忆的效果。我在做完16套大题之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别的学科上,很少再大量做物理题了,然而由于思路已在16套题的痛苦磨炼中形成,以后的物理考试都考得很好。

这次"物理难题大会战"打得很漂亮,是我高三复习的经典之作之一。我从此抽出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已呈下降态势的语文,保持了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魏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生,曾获全国化学竞赛三等奖): 其实高中数理化三科中还是要数物理最为难学,公式多得很,原理、定律也不少,所以平时,就要把这些公式、定律掌握得十分熟练,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同时,又要寻找各个物 4 理量之间的关系。例如用动量定理解的题,可否去用牛顿三大定律去解或者功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理去做呢?反过来又如何? 在学习这些的过程中,要反复地去研究做这样的练习,使自己真正地掌握这些定律的本质和应用的局限性。与前面方法一样要注重前后的联系,要把知识融合在一起,不要让知识孤立,你是你,我是我,要集思广益;因为物理学习的过程重在分析,分析的对了那么解题不会费太多的时间,分析的不对,那么花的再多的时间,也不会有什么收获,而分析的基本功练在平时,不可能在课堂上练的十分得好,课外必须要进行练习,多练习这种分析的能力;多分析一些题,多看一看例题的分析过程,适当也可看一看历年的高考题,例如93年高考题理工农医类物理的最后一题,那是一道附加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理,动量守恒的综合题,许多知识柔合在一起,分析的正确,做出此题也不是不可能。关键要分析它的各个过程,过程只要正确,那么就没有问题,就怕你分析不出来过程,那么你花再多的时间也于事无补,那么平时一定要花一些时间来分析题目之中的运动过程,清楚过程之后就可以知道该如何做,在哪一个过程中用哪些公式、定理,不能运用哪个定理。找个最好的运用,简单、明了节省时间。

高三过程中物理的学习更要注意这个分析与联系,复习过程中一边跟着老师走,另一方面要自己巩固,温习前面所学的,不然有些就会忘记,这对以后不利,会浪费许多时间,把知识融汇贯通,不要怕麻烦,怕累,联系分析的多了,积累的经验就会多,这样在做题时,有时凭感觉也会知道该运用什么来求解,立刻就可以反应出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这样在高考时明显比别人占优,而且还可以提高速度,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运用在答不出来的"难题"之上。高三物理的复习过程不要做一些偏题、怪题,实在太难的题事实上也不会考你的,高考考的也是概念,但要比概念稍探一些,并不会难到做一星期也不会做,实在做不出,马上请教老师。让老师来解答,而我们仅仅是听一听思路即可。

李晓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高中物理,内容丰富。从具体些的力学、光学到越来越抽象的电磁学、微观物理学,真可谓题海茫茫。有位著名的数学家说得好:"只有当一本书被读透得感觉薄了时,你才真正地把知识学到了手。同样,只有当觉得难得有一道新鲜的物理题时,你才真正可以说:我已经精通了物理。" 但这种境界决不是通过"题海战术"就能达到。相反,在题海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似至每道题都在无可奈何中仿佛似曾相识。

我的意见是:找本合适的参考书(或者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定),作为本章节相关习题的入门引导。(当然,这都是在弄懂了课本上的基本内容之后)在做明自了这些入门的题后,就应该有了自己的"方位感"和"方向感",好比溯流而下,寻根而上。之后,再重点做那么十多道有代表性的中等难度题,做的过程中认真思考透彻。特别是一些关卡的地方,可以先和同学讨论,最后请教老师。这时用功,收获最大。这个章节的内容,就仿佛长成一棵有坚实主干的树,树节还特别坚固。这以后就可以做各种难题,易错题。做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自己思考,尤其是易错题,但仅仅这样,并不能真正地把物理学习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内化为物理学的一种"涵养"。真正懂得学物理的同学这时都能反回头来回顾基础的理论和概念,认真地品味它们在整个章节体系中,尤其是在一些常用的重要方法中的地位和意义。这也正是"熟悉习题"和"精通物理"之间最大的差别。 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一点:一棵树不能伸展自己的根系,怎么还会有生长的后劲。

当每一章节都这么在心中形成一个有机生长的体系后,我们的这片"物理丛林"也该开花了。但是能不能结果 能不能在最后关键的考试中完美地结出硕果,这还得看当时的发挥。这就不再是物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了。所以从平时就必须注意养成百算不误的精细和严密谨慎的思维。做题之前先弄清题意,做题之后能多方验证。这都是经验之谈。此外,最好能练练精神上的"爆发力";平时学习以轻松的心情对待,但每一次有意义的考试都把它当成一种挑战,考场上要能紧张起来。这种紧张可不是漫无头绪的紧张,而是有条不紊地抓紧时间。在绝大多数的题上能牢牢握紧一种"可靠感",然后放 5 心地寻难题上的"灵机一动"。"专心的前提正是放心,或者说"自信心"。于是,在"精通物理"的自信心下,高考对于你就是力争满分的挑战。

尹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河北省高考理科状元): 走过一年高三,对物理的学习和复习有不少体会,在这里想谈两点,一号如何读书,一是如何做题,希望能对高三的同学们有所帮助。物理是一间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在高三复习中,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读书,一定要读透,不要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翻一遍;也不要对知识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注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领会:明确各个概念、公式和定律的内涵及外延;对一组相互关连的概念,分清主次,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一组定律、公式,搞清其相互联系和前因后果……一方面要深入把握各个知识点、知识块;同时还应站在高处;把握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以整体上和相互联系上来掌握知识。整个物理体系,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内部有和谐、完美的结构,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位置,它们背后有相互联系。归纳和总结的工作,对于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高三的同学能有一个总结本,用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相信这对大家的学习不无稗益。

可逆反应规律等等)为各元素各物质间的联系主线,这在高中化学书的章节安排中就可看出。而有机化学是以有机物的化学基(如醇基、醛基、酸基、酯基等等)为标志来组织知识的,各知识间也以有机物反应规律相联系。可见,化学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网络,因此试图把握这些联系是可行的。另外,我在理科学习过程中不仅重视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努力做到及时质疑、释疑。因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其中主要的阻力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因此能否发现并解决这些疑问便成了能否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关键。学习的甘苦也往往能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品尝到。而很多同学的心理本能是知难而退,这便使他(她)们失去了很多取得进步的机会,因此,有意让自己去质疑、释疑是很有必要的。

张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学生,高考化学满分) 提起高考,就总是感觉自己是十分幸运的,特别是越来越多地看到新闻媒介对高三学生重负的报道,更加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记忆中我的高三绝没有这么苦,似乎轻轻松松就走了过来,也许这得益于我掌握了一些学习的小技巧。下面我就谈谈学习化学的一点儿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助益。高中化学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其中,基本概念与理论和有机化学知识点都比较少,比较容易掌握,真正的难点与重点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块,众多零散的知识点,各类元素或者化合物性质的相同与相异,常常使人顾此失彼,考试丢分。要想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部分,不妨把元素周期表看作一块土地,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各周期、各族元素为种子在元素周期表这块地里培育自己的知识树丛的过程。

当然,攻欲善则必先利其器,要想使自己的知识树长得好,必须首先耕耘好元素周期表这块土地,也就是说要充分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一共收入了一百多种元素,它有七个横行,即七个周期,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尾数;它有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即七主族;七副族、0族和W族(包括第

八、

九、十共三个级行)。我们应该记住各主族代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起码应该记住各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起码应该记住原子序数前20位的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及其在表中所处位置,还要牢记前三周期各有哪些元素和各主族由哪些元素组成,掌握了这些,就如同已经给地松了土。

记熟元素周期表之后,还需要掌握元素周期律。所谓元素周期律就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具体地说,主要是指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理解了元素周期律就好比把我们的种子,即元素,按照周期变化和性质的相似性进行了分门别类,选种的工作已经完成了。 在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通过元素及其化的心血。此外,记好笔记,也便于复习时抓住重点。听完课后,大脑中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漂亮的珍珠散落在地。必须通过"复 6 习"这根线,把它们连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复习时应当对照笔记上的重点,预习时的难点来仔细咀嚼课本,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应牢记在心。复习时就不能像预习时那样只局限于本节,因为物理学中有许多规律是相似的,许多概念、定律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物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动和振动的联系与区别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前后联系与沟通,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质。

复习完后,并不是大功告成,你现在只是知道了物理定律,但它在具体情况下如何运用,运用时有何技巧,还有任何一个物理定律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过这个范围,该定律可能就不成立了,就要用更精确的理论来代替它。这些你可能并不知道或不熟悉,这就得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物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做题中积累经验,熟才能生巧。我并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是应当少而精,多做儿种不同类型的题。每次做题前要先认真审题,分清题型,从而找到适合于菜类题型的通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除了课本之外,还应当看一些课外参考书,它们对加深对物理定律的理解熟练运用是大有神益的。在参考书的选择上,不应当选择那些习题集、习题选、题库之类,因为它们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既没有思路分析,又没有定律运用,做对了答案也是食而不知其物,做错了更是不知道为什么。因此,要选择学习辅导,解题指导一类的书,它们往往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分析和具体的解题步聚。因为同一道物理题,由于思考问题出发点不同,采用的物理定律不同,运用的数学手段不同,往往会导致解题过程繁简程度大相径庭,当你做完题后再看参考书的解法时,往往会发现一种更巧妙的思路、更灵活运用的物理定律、更有效的数学手段、更新颖的解题方法。这样每做一道题就会有很大收获。而且久而久之,总是接触新颖变通、灵活的思路,会使你思维开阔、脑筋更灵活。此外,最好把做题时遇到有关定律应用的类型及技巧和注意事项都补充到笔记上的相应章节,这样会使你在以后的复习中把它们都系统地纳入你的知识网中。

总之,预习是做一个准备,听课是获取知识点,复习则是将知识点联成线,做题是迸一步把线复连成网,从而使知识融汇贯通。只有把握好学习的四个环节,才能在学习中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成绩。 马经国(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我们学任何一门课程,既要靠老师"扶着走",也要主动学会"自己走"。特别对于物理,自学更不可少。我们通常听说的预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自学。也许有人认为自己不具备自学能力,这不要紧,只要你有了对学习的兴趣,自学自然就有了动力,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一个人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后天养成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由自学来培这种解法的中心就是取出这个中点。用判别式保证PQ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由于y-l=k(x-l)垂直平分PQ的垂直性已在设PQ方程时保证,再用中点为两直线交点保证平分就构成了这种解法的基本思路。解法三同样取出中点,但利用了该点在抛物线内部以保证即与抛物线交于两点。由此可见,后两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要简单很多,但思路难于寻找。做题时想不到这种做法并无要紧,但看例题解法是切不可走马观花,而要作出些切实的分析,并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以利提高。实际上概念,做题与总结三环环环相扣,把它拆开来说是不很恰当的。

做题时就要进行方法的总结。对于某种类型题,要对可能的方法进行列举,选出常规方法。有些比较巧妙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一定的通用性,也可记为常规方法。例如取中点对于点点对称问题往往很有效,这样你的思路就拓宽了。对解题步骤也要有所归纳。有时,对于有些题目,你会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呢?这就要寻找到切入点。例如对含多个参变量方程进行讨论,首先要选取只影响一个变云的条件。这里就不再举具体例子了。实际上,这种对步骤的归纳在大学数学学习中是很普遍的。

对概念,定理进行总结。也许你会以为这没有什么好总结的。其实,所谓总结就是迸一步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它们连成一个彼此交通的网络。我们都知道生物进化的树状结构,我以为数学知识,至少在局部上也应具有这样的结构。正如前文所叙,原始定义也从它引申出来的等价命题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知识树状体系中越靠近根部越具有普遍性。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定义。也就是说在使用某种方法行不通时,使用定义往往可以获得解决。比如立体几何中,如果几个垂直关系间能使用三垂直定理, 7 不妨试一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如果证明圆与直线相切不能用圆心到直线距离或其它方法求出,老老实实用切线定义当会有所收获。这里的例子也许并不恰当,实际应用中,这种思想当有用武之地。

我想以上所述概括了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应该是有效的,但是需要投入较多时间。在一道题上投入时间过多,心理上要能承受。临考复习改变方法如同临阵易师,要冒一定风险,望诸君慎之。

王新(清华大学电子系学生,湖北省高考理科第三名): 首先,你应该对高中所学内容按章节全面地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我高三那年,数学课上采用的就是这种复习方法。我当时态度十分认真,为数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能做一定量的习题(我并不要求大量。应该说,做题贵在精。那种对概念要求高,自己易做错的题比较好)。举个例子,比方说,这两周,你集中精力复习复数这一章,然后认真做一套复数题,检查自己复习中的漏洞。通常,你做错一道题,可能有四种情况:概念不清或根本全,要深刻理解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关键之二是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有人不提倡题海战术,我也不提倡,但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对学好物理大有好处。多做习题不是重复上十几遍地做几道题,而是从题的本身发掘它的内涵,充分理解题所描述的物理环境是和什么定理、定律有关,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解决物理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运用能量的观点(包括动量观点),因为自然界中几乎全部的物理现象都与能量或动量有关,用能量或动量的观点来解决物理习题会比其它方法简捷一些。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追求能量或动量,能有什么方法解题就用什么方法,这样可能会省很多时间的。

关键之三要注重物理与数学的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往往是不等式、二次函数等。将这两个工具巧妙地用于解物理题上,可将一些毫无头绪的题目解得简单明了。

最后,学好物理要善于猜想。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其实,说得明确一些,猜想就是"蒙",但不是瞎"蒙",而是根据一些信息(能从题中得到,或由逻辑分析得出)来判断,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选择题的解答上。 胡湛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很多同学头疼物理。这多半是因为给了自己"物理难学"的心理暗示所致。说句实在话,物理在高中阶段不能说有多难,甚至可以说有点呆板记忆的味道。总结起来说也是几个板块:一是力学板块,二是电磁学板块,三是气体板块,四是光学、声学、原子理论初步等板块。前两个板块尤其重要,考题大多数出自这两块,第三板块常出现在把关题中也要充分重视,而第四板块的题常较容易,可以拣不少分,不应忽视。解物理题比较重要的是程序问题,做题时即使不明确写出程序,也应遵循"分析、列式、计算"的步骤,切莫乱了方寸。这么做的好处是使解题变得容易明白。复习物理的要点首要的是充分重视课本知识,除了跟上老师的步调外,自己一定要多钻研课本,课本上的思考题是复习的纲,再找一些考点解析,认真搞清每个概念、每个要求,并相应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其次也要特别重视画图的作用,画图有直观、简捷、明了等特点,常常是解题的好工具。物理图的直观性更强,更重要的是有些关系式必须通过图象来得到。

另外,老师讲解的综合性例题非常重要,要作详细的笔记并加以揣摩,因为这些题除了经过老师挑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常常是综合运用并考查了许多知识点,能起到一题覆盖一片的作用。平时可不断地做一些这类综合性强的题目,作为对自己一个阶段以来复习成果的检验。同数学一样,物理复习做题也要以基础题为主,难题适量。

8 伍天宇(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这一阶段,通常是各种练习、试卷纷至沓来,大量的习题令人眼花缭乱。面对全,要深刻理解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关键之二是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有人不提倡题海战术,我也不提倡,但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对学好物理大有好处。多做习题不是重复上十几遍地做几道题,而是从题的本身发掘它的内涵,充分理解题所描述的物理环境是和什么定理、定律有关,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解决物理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运用能量的观点(包括动量观点),因为自然界中几乎全部的物理现象都与能量或动量有关,用能量或动量的观点来解决物理习题会比其它方法简捷一些。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追求能量或动量,能有什么方法解题就用什么方法,这样可能会省很多时间的。

关键之三要注重物理与数学的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往往是不等式、二次函数等。将这两个工具巧妙地用于解物理题上,可将一些毫无头绪的题目解得简单明了。

最后,学好物理要善于猜想。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其实,说得明确一些,猜想就是"蒙",但不是瞎"蒙",而是根据一些信息(能从题中得到,或由逻辑分析得出)来判断,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选择题的解答上。 胡湛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很多同学头疼物理。这多半是因为给了自己"物理难学"的心理暗示所致。说句实在话,物理在高中阶段不能说有多难,甚至可以说有点呆板记忆的味道。总结起来说也是几个板块:一是力学板块,二是电磁学板块,三是气体板块,四是光学、声学、原子理论初步等板块。前两个板块尤其重要,考题大多数出自这两块,第三板块常出现在把关题中也要充分重视,而第四板块的题常较容易,可以拣不少分,不应忽视。解物理题比较重要的是程序问题,做题时即使不明确写出程序,也应遵循"分析、列式、计算"的步骤,切莫乱了方寸。这么做的好处是使解题变得容易明白。复习物理的要点首要的是充分重视课本知识,除了跟上老师的步调外,自己一定要多钻研课本,课本上的思考题是复习的纲,再找一些考点解析,认真搞清每个概念、每个要求,并相应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其次也要特别重视画图的作用,画图有直观、简捷、明了等特点,常常是解题的好工具。物理图的直观性更强,更重要的是有些关系式必须通过图象来得到。

另外,老师讲解的综合性例题非常重要,要作详细的笔记并加以揣摩,因为这些题除了经过老师挑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常常是综合运用并考查了许多知识点,能起到一题覆盖一片的作用。平时可不断地做一些这类综合性强的题目,作为对自己一个阶段以来复习成果的检验。同数学一样,物理复习做题也要以基础题为主,难题适量。

伍天宇(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这一阶段,通常是各种练习、试卷纷至沓来,大量的习题令人眼花缭乱。面对"无边题海"何去何从?通常各人方法各异而效果也相距甚远。如果一味追求速度、题量,经常会陷得很深,成效却很浅,因此做题切不可一味贪多.以免"贪多嚼不烂"。一方面,人的精力有限,题海却无边,以有限对无边显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也没有那个必要,如果做了许多题,有做错的改过答案就扔到一边,匆匆赶做其它题,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能保证下次见到类似的题能迎刃而解不重犯错。做好了一些难题,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后又放置一边,用不了多久自然会忘却,那些原来得到的巧解妙答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单纯追求数量,立志阅尽天下题是不可取的。我想,做l00道类似的题的效用并不一定强于用l00种方法解决同一道题(如果可能的话);做许多意义不大的题并不强于做几道有价值的题。做题的真正高效率应该是有所筛选,选取有价值有典型意义的题目,反复捉摸,选取不同的角度思考,从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举一反三,有所联想,熟练掌握一些重要解题思想。下面以一个力学小问题为例。

如图,小木块质量为m1,球质量为m2,光滑,绳与墙夹角为θ,试求m1与墙的最小摩察系数μ(使系统静止)。这是一道很简单的力学题,只要分别画出m1,m2的受力图便可一目了然。

9

况变得清晰、直观。

m1g=m2gtgθ∴μθ=m1ctgθ/m2

如果对此题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解决它的关键是用隔离法画出受力图。隔离法是受力分析中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是能使一大类牵连体的受力情心下庆幸见过这道题却算不出准确的答案,缺乏规范的描述,追悔莫及。当然必须补充的一点是理科的学习务必心到手到放弃题海战术并不意味着作适量的练习,因为不做适量的练习就无法提高还算能力和速度,无法锻炼人的思维的快速应变,如果以为光凭看就可以心领神会,取得好成绩,那可真是对理科学习的误会,那样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感到似曾相识,甚至既然明确了以上两点我想把刚上高三时学校向我们推荐的经验之一既建立错题本,现借花献佛推荐给大家。做法是将自己每次考试或自测中做错的题摘出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以备复习之用 我觉得这条经验的确不错,我自己受益匪浅。反复研究自己的错误,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的薄弱之处和思维方法的偏执不周全的地方,警钟长鸣,更能督促人不断进步。因此值得借鉴。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另外,我认为要将全部错题摘录下来实在费不少精力.在紧张的复习中有时很难做到,因此我建议有选择的摘抄,只须选出确实有价值、值得日后再看的精品即可。"精"字非常重要。

楚 军(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物理同化学一样也是一间实验学科,但同化学相比,它的理论部分所占的比例要大出很多。所以学习物理也要从最基础的概念、理论着手,对物理概念尤其马虎不得,要仔细抠到每个字的含义,一丝一毫的错误都有可能导出完全相反的结果。但物理不同于数学,它毕竟是一间实验学科,对实际情况的想象有时对解题很有帮助。如果脑子中己有了正确的物理场景,那么解起题来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明确的草图有时就成了解题的关键。物理是实验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必每步都要有严密的数学分析,有时直接从物理学的角度反而更容易得出正确的解答。中学物理分为力热光电几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重点和思维方法,但其根本都是不变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要点,物理题其实很好解决。相比之下,我认为几部分中最重要的就是力学部分。因为在中学物理中,我认为力学是其它几部分的基础,不论解哪部分题,差不多都离不开力学,一些比较难的综合题也都是其它部分和力学的综合题。所以我认为,学好力学是学好中学物理的关键。老师总结的解力学题的步骤"先物体、查受力、分析运动、列方程,检验",极其精辟,我用它解题几乎都是迎刃而解。我的物理成绩在各科中算是最好的,也是因为当初在学习力学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致于以后的学习都感到很轻松。实验也是很重要的。做物理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时要胆大心细,实验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这一过程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既有数学严谨的推导,又有实验学科来自实验的特点,两种思维方式在这里融汇贯通,很能开阔眼界,锻炼人的思维。这也可能是我喜爱物理的最大原因吧! 张雅丽(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单科第一名): 物理,这是公认的最难的一间学科,因为它不仅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之上,需要有坚强的数学后盾,还要求同学具备很强的过程分析能力。做物理题,首要的就是进行过程分析,只有把物理过程分析清楚,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题。如果你没有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那么你根本无法继续解题,即使算出结果来了,那也肯定是错误的。怎样才能分析清楚过程呢?首先,你应该知道,物理中主要有几个大板块的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和初步原子理论,其中力学和电磁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这两块内容的题目特别灵活,一般不易解答,而且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很多同学对此感到头痛.其实只要抓住它的规律,它就会变得容易起来。规律的掌握,还是靠平时积累,尤其是在听老师讲课时,你要抓住他的解题思路,并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思路哪些地方是正确的,哪些地方是错误的,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其次,物理考试中综合题较多,这就要求大家能够把几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大家可能一见到这类题就头晕,总觉得纠缠不清,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太多了,不易弄清楚,实际上,解这类题时,要注意把复杂的过程分 10 解为若干简单的过程,再分别对这些简单的过程进行解答,这样,题目的难度就降低了。接下来,我们谈谈画图在物理考试中的重要性。对应于一个物理过程,必存在一个过程图,那么我们在分析物理过程的时候,何不借助于图形的帮助呢?一个清晰明了的过程图,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解物理题的一大法宝。如果我们在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做一道题,第一步就开始画图,它就能逐渐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解题步骤,从而增强你的过程分析能力。最后,还应注意光学、声学和原子理论中一些看似简单而又不被人注意的概念、理论。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如果你没有真正了解它的内涵,做起题来也会觉得无所适从。相对而言,这部分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地方,我们只需花不多的时间,就可基本上掌握好,所以,应该花的时间我们不吝啬,争取做到没有知识上的漏洞。 刘满江(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单科第一名): 物理课目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与数学一样,二者都要求你懂得用不同方法解同一道题。你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你对这道题的理解很彻底,考虑到了方方面面,但也要明白通法才是法宝。高考场上,特殊技巧用得少,而通法即使繁杂也应用很广。物理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刻理解概念、定量,对于定理使用的前提一定要很清楚,各个定理之间有什么纵向、横向联系,又有何区别?如牛顿三大定律;力学中的守恒原理;热力学中的气体性质原理。数学较物理更加严密,各部分数学知识之间存在更深厚的内在联系。数学上有许多公式,如三角函数一章,这需要你理清各个公式来源和推导过程。数学是理科中最重要的主柱,数学学得好,表明你的逻辑分析、推理归纳能力强,加强对数学思维的改迸、磨炼,一定能促进你的物理、化学水平得到进步。我高三上学期,对数学进行全面复习,进行一些一题多解的训练,也详尽分析了各种数学解题方法应用的前提、应用面宽窄、应用于哪种类型题目,对数学中许多应用广的思路进行了比较。得到利或弊的结论;而在下学期,我则解题时尽量采用通法,因为通法容易掌握,只是过程繁一些,但是高考时间有限,与其花时间去寻找最优途径,还不如用基本方法解题来得快。一味追求技巧只会自误,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后,运用才能得心应手。 牛 强(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单科第一名): 物理是一门令许多人头痛的科目,而且可以造成很大的分差。有人可以接近满分甚至满分,也有许多人难以及格。其实,物理中最令人头痛的该是力学,但力学是绝不可以回避的。热学、电学中的许多难点,不过是简单的热、电原理加上力学内容而已。在学习力学时,要从受力分析抓起,要绝对做到不多分析一个力,不少分析一个力,不画错一个方向。有很多同学学完力学仍不能断定"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

力学中有许多结论,在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尽量记住它们,但不要只记结论,一定要同时掌握它们的推导过程,否则很可能误用。

光学在学时常使人学得简单,因为它的公式少而且简单,但灵活运用才是关键,简单易懂的光路可逆性原理常成为解题的钥匙。

相比之下,我认为稳恒电流、原子物理两部分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细致地了解书上的基本知识,一般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上一篇:部编一下语文全册教案范文下一篇:编导校考散文写作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