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问题论文范文

2023-10-12

农业发展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一、直击高考

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全球人地关系的缩影。区域综合开发、资源合理利用、流域治理开发、产业持续发展等问题,是区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世界不同尺度的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的发展和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世界地理重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考点分析见表1。

二、思维构建

★知识网络

1.核心知识关联

2.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

4.德国鲁尔区矿产资源开发

5.世界典型区域经济发展

★重点剖析

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区域生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区域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从而造成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认识和综合治理区域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地区、形成条件、环境效应和毁林原因。分布地区:主要位于赤道南北两侧的亚马孙河流域,一部分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侧。形成条件:大气环流因素——亚马孙河流域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东南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东南部受到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地形因素——北、西、南为高原和高大山脉,东部亚马孙河入海口敞开面向大西洋,有利于大西洋的水汽进入,并受地形抬升降水多。洋流因素——沿岸地区受流经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环境效应:“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又向大气释放氧气,影响大气碳氧平衡。“绿色水库”——吸纳和滞蓄降水,通过蒸发和蒸腾形成云,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量平衡。“基因宝库”——繁衍物种最多,维持生物多样性,最古老生物群落。毁林原因:人类过度开发。

(3)湿地的生态效应、生态问题和保护措施。生态效应:湿地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等效应,具体有:“地球之肾”——净化水中污染物;“天然空调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水库”——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生命摇篮”——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生态问题:湿地主要面临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两大问题,人类活动的干预加速了湿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保护措施:保护现有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恢复已退化湿地——退耕还湖,合理用水,保护水源地环境,采取工程措施等;依法依规保护——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建立湿地保护法规等。

2.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发展需对区域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也要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

(2)流域综合开发的自然条件和开发模式。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流域的自然环境决定其开发利用方向,充分利用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全流域综合开发,才能实现流域内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产业发展看,流域通过灌溉、养殖实现农业发展;通过发电提供的电力,吸引高耗能工业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通过改善航运条件为区域对外联系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

(3)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发展策略、能源问题与解决途径。德国鲁尔区是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代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等均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需分析开发条件,评价其市场和交通等条件。区域矿产资源利用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交通落后、环境污染、新技术冲击等方面。区域矿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改善区域发展环境;改善交通条件和环境质量、发展现代科技等。能源问题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能源问题主要与能源分布、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开源节流、跨区域调配是应对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

3.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产业结构、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区域空间结构发展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阶段和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表2)。

(2)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区域农业发展应从总体和局部两个维度分析。区域农业总体发展需在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上,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特点。在了解区域发展中产生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但区域内部存在的局部差异,应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发展。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与政策。为保护耕地和解决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美国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准农业、“处方农业”;采用滴灌与喷灌技术、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等农业新技术;采用休耕与轮作、免耕等农业生产方式。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还制定了诸多政策,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其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有:通过扩大农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大对耕地保护、水利设施等投资,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和发展问题。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重要混合农业区。主要特点:①主要种植小麦与饲养牧羊,一般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②农场成为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土壤肥力。种植的饲草用以饲养绵羊,羊粪成为麦田肥料。③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小麦一般在3~5月播种,6~10月生长季节时正好忙于配种和剪羊毛。④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小麦和牧羊数量,使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较好的适应性,保障高收益。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源。由于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处于背風坡,降水相对偏少,水源短缺。当地采取的措施是: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将大分水岭东侧的水资源调配过来,以保障当地的农业用水。

★复习策略

1.基于综合思维,系统认知区域

认知区域是解决区域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①构建认知区域思维框架。立足区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要素,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板块位置等全面认识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角度认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从人口、城市、产业、交通等角度认知区域人文地理要素。②建立要素关联思维网。如从经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出发,结合全球大气环流分布状况,推断区域的气候类型、特征与成因;基于对气候特征的分析,建立气温与降水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印度的降水分布直接影响着各类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构建气候与农业生产类型、分布区域之间的联系。③抓住区域典型特征拓展思维。区域认知中,从区域典型特征的表现入手,寻找区域典型特征形成的主导地理要素,拓展思考典型特征在地形、生物、气候、水文、土壤等上的具体表现,从而构建区域综合特征。

2.立足产业发展,梳理发展方向

产业发展方向影响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①从区位视角分析产业发展条件、布局与方向。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入手,辨析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归纳区域产业布局特点,进而推测区域产业发展方向。②从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维度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可发展羊毛加工业、羊肉加工业、羊奶制品业等。如德国鲁尔工业区20世纪80年代始,对传统企业进行关、停、并、转,调整工业布局,引入众多高等院校、技术中心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工业旅游等。③从区域发展阶段特征预判产业调整方向。区域发展阶段主要有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对照各阶段的特征指标,对比当地区域发展的状况,提出未来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3.聚焦人口变化,透视区域发展

区域人口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①从人口容量视角透析区域发展。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特点,分析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对区域人口数量、素质的影响。②从人口年龄结构透视区域发展。人口年龄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重、社会抚养比等,能反映劳动力短缺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是了解区域发展的重要维度。③从人口迁移状况透视区域产业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经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产业发展状况。

4.分析典型案例,解决发展问题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是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环境保护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①以区域典型环境问题解决为主线,探寻区域环境问题的时空分布、产生原因、危害表现及解决措施。如巴西热带雨林破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光化学烟雾爆发等。②借助案例类比分析,探寻同类区域发展问题解决途径。如将美国过度垦荒导致的“黑风暴”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因连年旱灾、过度放牧和开垦引发的“沙尘暴”进行类比分析,从而探寻解决此类区域环境问题的途径。

三、真题透视

★试题回放

(2018年全国I卷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参考答案:(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俄罗斯优势:资源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強、市场需求大等。

解析:本题以中俄能源合作为背景,借助项目开采地、配置港口在世界和俄罗斯分布图,考查区域能源合作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题,“配建港口对项目建设的经济价值”,材料提供的信息明确指示港口建设的运输价值及对项目建设的保障价值。第(2)题,材料提供的信息显示俄罗斯的能源、技术优势和中国的资金、制造、运输和市场优势。

★方法技巧

1.把握图文材料,精准认知区域

借助尺度不同的两幅示意图及图上经纬网、地理事物等信息,精准定位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在世界、俄罗斯以及中俄两国间的地理区位。从而明确项目建设对当地、对周边地区、对亚太地区的经济价值。因此,建立以空间—区域的视角认知区域的思维方式,从不同尺度、不同参照物多维认知区域、定位区域,是认知区域、建立区域发展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基础。

2.对接设问材料,建构综合思维

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试题设问、图文信息与学科核心知识进行有效对接,展开综合分析,进行逻辑表达。从整体视角出发,在把握“港口建设对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经济价值”“项目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两大设问基础上,找出相关重要信息并建立“问—材”关联对应。如设问“港口建设对项目的经济价值”与文本信息“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模块体积大,重量大;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相对接,再与学科知识“区域产业发展具有经济效益、运输价值”相对接。从系统思维出发,将图文信息与学科综合知识对接并进行逻辑表达。如将文本信息“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与学科知识“分析区域的社会经济优势从劳动力、技术、资金、交通、市场等方面入手”对接并进行逻辑联系:“市场需求→项目推动→资金保障→技术支持→交通后援”。

★训练拓展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十分发达,但各地在经营方式上存在较多差异。图8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9为图8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统计图。表3为大自流盆地农事安排表,表4为墨累河盆地农事安排表。完成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看,①②两地何地更利于发展养羊业,试分析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地表水资源的差异。

(3)相对于大自流盆地,说出墨累河盆地农民在忙闲上的主要差异及农事安排更具有的优势。

参考答案:(1)②地更优。年降水量②地少于①地;地表水量②地少于①地,土壤有机质含量②地高于①地,这些更利于②地牧草生长,为养羊提供充足的饲料  (2)②地地表水总量少于③地;②地夏季降水多,地表水夏季多于冬季,③地冬季降水较多,地表水冬季多于夏季  (3)墨累河盆地农事安排上全年均忙碌,大自流盆地农事安排上基本半年忙、半年闲。与大自流盆地相比,墨累河盆地农民可更充分利用时间有效地安排农业活动,增加收入;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小麦和牧羊的规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农业发展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SSCE教学模型构建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开展以典型业务为载体、业务场景感知强、学习工作成果可评可测的项目化教学,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会计职业工作问题的思考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SSCE模型;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场景化教学

近年来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各领域应用成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就会计领域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使会计工作由以“事后”为主的传统会计核算,向以“事前”为主的管理决策会计转型。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以财会〔2014〕27号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快管理会计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求。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企业面对新形势新环境顺利发展的要求。就会计专业建设来说,如何做好管理会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成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命题之一。

1 问题的提出

“管理会计”一词顾名思义来源于企业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的名词,是从传统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不同,其重点主要关注企业最优化决策、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会计从业人员需要针对企业经营状况,科学合理编制计划、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对照管理会计岗位职能要求,结合会计专业学生认知规律及既有教学组织经验来看,开发和组织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学习者缺乏行业认知,学习动机不能有效激发

专业选择时,大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要求或者随大流的心态下选择了会计专业,因此入学前,这部分学生从未自主调研过会计专业所处的行业背景。对专业背景不够了解,加上非自己的爱好兴趣所在,学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如何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机,成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难题。

1.2 学习者主体认同不足,学习行为不能有效形成

建构主义教学认为学习是一个协同、交互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应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起到的更多是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其参与甚至掌控学习过程,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学习行为。

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的時间占据了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导致其学习主体意识不足,学习行为不能有效形成。此外,与财务会计业务内容不同,管理会计业务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认同感降低,不利于有效学习行为的形成。

1.3 学习评价反馈不及时,学习转化不能有效内化

管理会计课程与财务会计课程不一样,受准则、制度的约束少,课程含有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主要表现为管理会计各种方法的具体运用。隐性知识多和规范化程度低,给管理课程学习成效评价设置了重重障碍。传统以讲授为主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往往对学生的学习反馈不够及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转化效果。

2 教学设计思路

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的专业性与学生认知结构单一的矛盾、管理会计课程业务处理的不确定性与学生学习主体认同不足的矛盾、管理会计应用成效的内隐性与学习成果反馈不及时的矛盾,都给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基于以上矛盾问题,课程教学一方面必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强化学生对工作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的训练与养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包含丰富学与教活动、以典型业务为载体,业务资源约束条件清晰、业务场景可感知、学习工作成果可评可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坚持实施“做学一体”的教学,让学生不仅通过“做”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更强调通过“做”发展学生具有综合性质的职业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运营资源完成操作任务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工作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相关职业素养。

2.1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型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应围绕管理会计课程内容,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型。该教学模型设计时,需要充分依托各种教学资源,如ARE虚拟仿真企业运营平台、蓝墨云班课程平台、KAHOOT游戏平台等,设计较多能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模块,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真正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2 以任务为中心,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每一个教学项目都应分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维度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每一个维度又可以通过分解成具体任务,并将这些具体任务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任务活动实施流程。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扮演“引导员”的角色,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及活动,最终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2.3 以问题为中心,构建以典型问题为主线的场景化教学

如前所述,管理会计课程相对财务会计课程而言,课程内容内隐知识比较多,受法规、准则制约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在课程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学习自信心差、方法运用刻板导致单一化、实践经验缺乏导致场景代入感差。因此,教师应该事先充分预计学生在任务实施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细化教学场景,在场景中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才能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3 SSCE项目化教学模型设计

项目化教学组织的难点不在于“做”,而在于“学”,“做”了一定要“学”。项目教学过程中促使学习行为发生的重要前提是学与教活动的设计,按照项目教学实施步骤来说,在项目的引入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总结阶段,必须在“完成任务”这一基础操作性学习活动基础上,着重在“展示”、“组织”、“评价”等教学活动环节,突出学生“理解”、“观察”、“应用”的深度认知学习活动的展开。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选取的SSCE模型,较好的把项目实施过程与学习过程主动结合起来,实现了“老师操作流程、学生建构内容”的基本原则。

3.1 SSCE模型介绍

SSCE模型,又称学生训练模式,这个模型主要针对能力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中包含大量技能操作,因此适用于这一模型。

SSCE模型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S—Setting,设置。即教师提出某个问题、要求、案例。

第二步:S—Study,学习。学生绕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案例、要求进行自主讨论学习和交流。教师在旁起到辅助引导作用。

第三步:C—Construct,建构。这是學生建构内容环节。建构可以学生对案例的见解、对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展示技能练习成果等多种方式体现。

第四步:E—Evauation,评估。这是对第三步学生构建内容所进行的考核与评估,是一个师生双向沟通并固化学习成果的过程。

3.2 课程SSCE模型应用

下面以全面预算编制项目为例来说明SSCE教学模型在管理会计课程中的应用,见图1。

全面预算的编制项目 SSCE模型应用时,以一个情境贯通项目教学前后课时,两大平台实现“做学一体”,并基于SSCE模式的五类活动合力推动学习进程。依托ARE虚拟仿真企业运营平台,创设启明星童车公司情境,从概念流程到具体预算编制,前后课时之间以同一情境贯通,保持学生思维连贯性。利用蓝墨云班课程平台,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加强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促进学生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自建管理会计题库系统平台,做学结合的同时有效反馈形成性评价结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侧重与进度。针对性运用问题讨论、技能演练、案例分析、成果展示及项目竞争五类学习活动组织方式,辅助以游戏环节,微课视频等,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SSCE(设置-学习-建构-评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4 课程实施结果及思考

4.1 课程实施效果

管理会计课程SSCE模型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管理会计课程SSCE模型运用实施前,每一个教学项目都基于学情分析,分设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素养目标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三类教学目标都能够依托信息化手段,进行量化评价,一定程度上直观反映了课程教学实施后的学生学习效果。

从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就任务场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理论知识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及深入的框架概念。从技能目标达成情况看:利用自建题库系统错误率统计及报红自主纠错功能,检测到学生学前与学后技能操作的各关键点错误率明显呈下降趋势。从素养目标达成情况看:通过课程实施前后词云图统计、Kahoot平台游戏结果统计等手段,发现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管理会计职业素养。

4.2 项目化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程平台上的活跃参与度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对于如E-chart基础上数据可视化的运用等选看视频,观看人数比例未达20%,还要思考新方法,鼓励更多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拓展,做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好地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段晔.学习设计与课程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农业发展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农业上的生产力度逐渐增强,畜牧业发展的较为明显,在农务活动中会有大量的污染物被排放到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现有的农村污染治理方式不科学,出现的问题较多,环境保护制度及技术相对落后,这给政府监管体系带来较大挑战。本文针对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实行方案,为今后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现状;措施

Key words:China’s agriculture;Rural pollution;Governance and regulatory system;Current situation;Measures

“環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在2018年11颁布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通知》中也明确说明要加快解决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增强广大农民的幸福感。由于中国农村环保工作起步较晚,根基较差,短板较为明显,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攻克难关。

1 中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现状分析

1.1 中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现状

1.1.1 现有的农村环境治理情况

从2007年至今,已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农村环境治理之中,单治理污水的装备就有将近40万套,采集生活垃圾的人员增加2倍,垃圾车、运转、处理设备等均较以往增长3~5倍,有85%以上修建有公用厕所,并且有专门处理粪便的机构。但是依然还有部分村庄环保设施不够完备,这给今后的治理和监管系统带来一定阻碍。

1.1.2 环境污染治理初步阶段

首先,农村农药使用负增长,种植的绿色食品覆盖面逐渐增大;其次,化肥的使用,开始测土配方,引进环保易吸收的农药,使得农业总氮、总磷源保持稳定;最后,原农村牲畜粪便随处堆积,产生空气污染和细菌污染。现阶段每户建设立体农业,牲畜粪便做成可供使用的肥料来源。

1.1.3 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

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民科学文化传播的力度,利用媒体和各种公众方式进行宣传。将环保科普知识以全新有趣的方式展现在农民眼前,村主任、村支书等带领农民实践行动。

1.2 中国农业农村污染监管体系现状

1.2.1 农村污染治理责任并不明确

工作协调机制不成型,各部门职责功能不清晰,相互配合不顺畅,对于上级下发的各种号令推迟实行。各部门职员及上级领导本身对于环保意识就较为模糊,不认真,基层管理部门并不具备管理和治理能力,监管人员积极性差。

1.2.2 对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缺少有效方式

污染治理主要是管理思路和管理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是对污染问题进行规划并制定方案的具体措施。但是由于技术人员的缺失和专业人员的流动,使得整个治理过程运行的较为困难。当前中国污染治理还是探索阶段,不能成形,更谈不上宣传。

1.2.3 没有因地制宜制定环境监测机制

首先,农村污染治理分散不集中,排污治污能力低下,污染面较广;其次,农村污染物没有制定标准,治理措施更加难以制定;最后,农民角色特殊,居住环境较为分散,给污染治理带来一定条件上的制约。

1.2.4 相关政策标准体系并不完善

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分散不完整、不清晰,管理经营的概念较为淡薄;规划较多但是广而不细,理论基本上大于实践,综合来讲可操作性不强;对于环保的标准不多,现有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空白。

2 中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举措

2.1 建立健全的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首先,建立农业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将其中有矛盾和冲突的条款进行修建,并且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法律制定;其次,对农村污染管理范围标准化,利用有限的资源设备及技术对细节参数规范化,指导污染面源监控;最后,从规划、检测、管理等各个方面,以层次化的环境标准体系建立农业面源管理研究机制,要一地一策。

2.2 建立态度严谨认真的监管组织

一是要政府对辖区农村环境质量进行负责,保证对农村环境资源政策的合理化,特别是资金的引入,更是要透明化;二是要对行业主管在污染物减排治理上加大力度,要将管理部门的编制规划提上日程,进行组织实施;三是要提升在法律层面上的环保意识,加强农民的法律责任感,自觉地进行高效、绿色农业种植养殖方式。

2.3 加强农村科学知识教授力度

首先,要对农民进行知识教育,配置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农业污染咨询处,开展技术扶贫;其次,建立村技术部,村中各个干部进行轮流宣传制度,从日常细节出发予村民以深刻教育;最后,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基地,可以借助互联网、微信等多种方式,形成智慧型环境污染教育体系。

2.4 建立因地制宜的环境监测机制

规划种植业和家禽养殖与工业污染管理并不相同,国家要适当地对农户进行补偿,要对农村污染物进行具体分化,不能含糊不清,要建立宜用、宜治、宜排的管理机制;根据村中村民的具体情况对村民教育,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制约农民在污染物排放时的不当行为;加强物流、公关、交通的共同协作能力,将科技技术手段带入到农村环境中,建立农村管理信息平臺,统一管理路径,建设污染物管理机制。

2.5 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便捷性

首先,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政府应派专员进行现场跟踪,并在档案中找到典型案例以辅助现场调查行动的实施;其次,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标准化,组织专业人员及相关专家进行操作手册编撰,予以推广;最后,政府要引进资金链,调动一切可实行的方案,进行深度推广。

3 结语

农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只能依靠政府机关进行监管,但是政府监管部门的态度较为懈怠,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部分监管岗位出现空缺的情况。本文针对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实行方案,为今后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贾小梅,陈颖,赵源坤,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困境与机制模式创新—基于河北、浙江、广西等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调研[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3):66-68.

[2]彭娇梅.乡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治理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7):107+114.

[3]本刊评论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加强资金监管[J].农村财务会计,2018(9):1.

[4]韩迎春,齐艳娟.环境公平视域下农民环境参与权实现路径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4):50-54.

收稿日期:2020-05-20

作者简介:史涛(1980-),男,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农业发展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明确要求在稳定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的同时,逐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进农业补贴办法,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遵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关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业补贴制度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财政部、农业部针对农业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征求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经国务院同意,近日财政部、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从2015年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

《指导意见》指出,根据当前化肥和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的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要从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中调整20%的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对象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既可以支持以土地有序流转形成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也可以支持土地股份合作和联合或土地托管方式、龙头企业与农民或合作社签订订单实现规模经营的方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业的生产服务实现区域规模经营等其他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2015年,财政部、农业部选择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个省,由省里选择一部分县市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其他地区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比照试点地区的政策和要求自主选择一部分县市开展试点,但试点范围要适当控制。2016年,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在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推开。

《指导意见》要求,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和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加强配合,扎实工作,确保完成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各项任务。

近日,财政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为什么要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完善?

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关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业补贴制度的精神,财政部、农业部针对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征求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经国务院同意,决定从2015年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

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种粮比较效益低,主要原因就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经营规模小。受制于小规模经营,无论是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金融服务的提供、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还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效益的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遇到很大困难。因此,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是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的迫切需要。在多数地方,农业“三项补贴”已经演变成为农民的收入补贴,一些农民即使不种粮或者不种地,也能得到补贴。而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却很难得到除自己承包耕地之外的补贴支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对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增强农业“三项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能,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

与此同时,调整完善现行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有利于我国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进一步通过“绿箱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记者: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这次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提高政策效能,在国家对农民的总体支持力度不降低的前提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是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必须坚守的底线,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是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二是强化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稳定提高粮食产能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关键,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增强农业“三项补贴”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既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方面稳定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力。

三是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主要依靠资源要素高投入实现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发展不可持续。调整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指向,保护耕地地力,有利于保护我国有限宝贵的耕地资源、水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保持补贴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农业补贴制度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和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必须积极稳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首先,农业“三项补贴”总量只增不减,补贴力度不降;其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除试点地区外,2015年继续实施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第三,选择部分省的部分县市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农业补贴改革稳步推进。

记者:这次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次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调整2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根据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的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中央财政安排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中调整20%的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对象为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二是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2015年,财政部、农业部选择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个省,由省里选择一部分县市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补贴资金要与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挂钩,并严格掌握补贴政策界限。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同时,要调动农民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主动保护地力,鼓励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这部分补贴资金仍然采取直接现金补贴到户的方式。

将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按照统一调整完善政策的要求集中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其他地区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比照试点地区的政策和要求自主选择一部分县市开展试点,但试点范围要适当控制。2016年,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在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推开。

记者: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多种形式,既有土地有序流转形成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也有通过股份合作、联合、订单农业和社会化服务提供等方式实现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因此,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简便易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支持方式,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指导意见》中对采取的支持方式也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

一是重点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农业信贷担保的方式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各地尤其是粮食主产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形成全国性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成覆盖粮食主产区及主要农业大县的农业信贷担保网络,强化银担合作机制,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今年,要把资金投入重点和工作重点放在支持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方面,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和农业大省在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方面要实现突破,初步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框架。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和省以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有效途径。

二是也可以采取贷款贴息、现金直补、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利息也可以给予适当补助(不超过贷款利息的50%)。也可以采取现金直补的方式,但要与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或技术推广服务面积挂钩,单户补贴要设置合理的补贴规模上限,防止“垒大户”。也可以采取“先服务后补助”、提供物化补助等方式,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供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

记者:财政部、农业部对做好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在具体组织实施方面有什么要求?

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和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局。《指导意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加强配合,扎实工作,确保完成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各项任务。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工作的重要保证。《指导意见》提出,这次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具体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密切部门合作,确保工作任务和具体责任落实到位,确保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相应的组织管理经费来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是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是做好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指导意见》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制定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研究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范围、支持方式,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明确政策实施的具体要求和组织保障措施。确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同意。为了加强对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和上下信息沟通,《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在研究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方式过程中要与财政部、农业部进行沟通,省级人民政府审定的实施方案要报财政部、农业部备案。

三是抓紧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措施,尽快将资金和政策落实到位。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制定具体方案,调整优化补贴方式,抓紧拨付8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和全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及时安全发放到农户,尽快兑付到农民手中。试点地区要抓紧研究制定试点方案,确保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尽快兑付到农民手中,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措施尽快落实到位。

四是切实加强农业“三项补贴”资金分配使用监管。明确部门管理职责,逐步建立管理责任体系。中央财政农业“三项补贴”资金按照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因素测算切块到各省,由各省确定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省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任务落实、资金拨付和监督考核等管理工作,督促市县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做好相关基础数据采集审核、补贴资金发放等工作。对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农业“三项补贴”资金的,或违规发放农业“三项补贴”资金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是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动态。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要密切跟踪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完善工作进展动态,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财政部、农业部将深入有关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同时,财政部、农业部将研究制定相关制度,适时对各地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以后年度农业补贴资金及补贴工作经费分配的重要因素。

农业发展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一、迪庆州基本情况介绍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辖中甸、德钦和维西三县,共有29个乡(镇)、184个行政村,境内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高低悬殊大,地形相对高差5237米,平均海拔3380米。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域占自治州总面积的53%,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内出现了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据2012年全州人口统计,全州户籍人口36.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2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83.87%。以藏族为主体的25种民族世代杂居于此,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宗教并存,是全国十藏区中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自治州。

二、迪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一)迪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可依托的资源优势

迪庆地区集雪山、冰川、峡谷、草原、大江、湖泊为一体的立体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是世界上地质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动物资源。迪庆境内已知的哺乳动物有97种,常见两栖类5中,爬行类18种,鸟类170种,鱼类75种,其中属国家级重点珍稀濒危保护动物有57种。依托多样的动物资源,迪庆在传统畜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家畜品种多而且独特,拥有牦牛、犏牛、中甸马、藏香猪、藏獒等多种地方牲畜品种,还有尼西鸡、东旺鸡、维西鸡等多种家禽品种,以及高原湖泊短须裂腹鱼、中甸重唇鱼、麦穗鱼、泥鳅等地方鱼类品种。

2.植物资源。迪庆境内高等植物达5000余种,主要有乔木类322种;药用植物867种,尤以冬虫夏草、贝母、黄连、天麻、雪山一枝蒿、茯苓、秦艽、重楼最为有名;野生维生素植物248种;香料植物150种;油料植物150种,其中适合农业家种的有核桃、漆树、蓖麻、油菜等11种;观赏植物1578种;野生食用菌136种,占全国食用菌种类的1/5。目前,全州粮食播种面积达46830公顷,粮食产量达146701吨。

3.森林资源。按照森林资源的不同作用,迪庆的森林资源可划分为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林、经济林、用材林四种类型,其中:全州防护林面积为342210公顷;4个自然保护区内木材蓄积量达2109.9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为47.5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达10616万立方米。

4.草场资源。迪庆州草场资源丰富,可分为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林间草甸、疏林草场、沼泽草场、山地灌木草丛草场6中类型。

5.其他资源。迪庆是“三江并流”水资源最富集的地方,全州水资源总量为119.7亿立方米,可利用量达95.7亿立方米;迪庆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铜、钨、钼等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20种,矿床和矿点达323处,2010年全州矿业总产值达66982万元;除此之外,迪庆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二)迪庆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状况

立足迪庆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是促进我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迪庆州委、州政府按照“产业强州”及“一产抓特色”的总体要求,出台《中共迪庆州委 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迪发〔2013〕4号)等文件,围绕抓基础重产业、保生态促民生、强措施保稳定的工作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2012年,全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有20家,实现产值13亿元,生物产业实现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州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7.5亿元增加到14.8亿元,年均增长5.4%,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1.种植业发展状况。近年来,迪庆州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加快青稞、药材、葡萄、烟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共建成青稞、葡萄、药材、核桃等特色农业基地140万亩,并围绕“一酒、两油、三品”建设,积极开发以香格里拉·藏秘、杰素·单珍青稞啤酒厂和藏香醇为主的一批中高档葡萄酒、青稞酒品牌系列产品,以及以核桃油、高原菜籽油精深加工为主的康邦美味、舒达等食用油系列产品,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青稞加工产业为例,目前全州青稞产品加工企业年消耗青稞原料6000吨左右,实现加工产值3亿元,随着境内青稞资源公司、杰素·单珍青稞啤酒厂、塔其酒厂和聚龙湖酒厂的改扩建,青稞产业的发展将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此外,迪庆州已累计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37个,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1个,特色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迪庆州高原特色种植业发展情况表

2.养殖业发展状况。迪庆州依托丰富的森林及草场资源,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目标,积极推进特色养殖业发展。目前,全州50头以上的规模牛养殖场有264个,2013年上半年,牛存栏数达28万头,出栏1.45万头,实现产值9000万元左右,其中:牦牛存栏7.27万头,出栏3582头,约实现产值2150万元。同时,迪庆州抓住国家对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扶持的机遇,大力发展生猪(藏香猪)规模化养殖,全州规模在200头以上的生猪(藏香猪)养殖场达225个,2013年上半年生猪存栏数达46.95万头,出栏13.99万头,约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藏香猪存栏数达8万头,出栏5000头,由于藏香猪养殖业起步晚、发展慢,出栏率和商品率不高,养殖科学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此外,迪庆州境内还有蜜蜂、藏系羊、尼西鸡、藏鸡等多种特色养殖种类,但组织化程度低,大多为散户养殖,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3.其他产业发展状况。2012年,迪庆州境内从事野生菌类加工的企业有8家,从业人员642人,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加工达到300吨,实现总产值24239万元,利润总额达3662万元。同时,为确保藏区粮食安全,2013年全州还建设优质米基地4.5万亩、马铃薯基地8万亩、优质玉米基地26万亩、优质油菜基地3.5万亩,切实提高了全州粮食生产水平。

(三)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状况

1.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情况。迪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州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以服务“三农”为导向,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截止2012年末,全州涉农贷款余额为922342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2.58%)较年初增加140924万元,同比增长18.03%,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99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58323.89万元,同比增长34.1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为499105.04万元,同比增长1.36%;农村企业贷款余额为639335.64万元,同比增长4.03%,农户贷款余额为151056.94万元,同比增长26.23%。

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为农户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信贷特色业务,扶持农户进行青稞、油菜、核桃、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以及牦牛、黑山羊、尼西土鸡、藏香猪等畜禽养殖,并通过发放惠农卡贷款,真正做到信贷资金的“随用随贷”,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以德钦县农村信用社为例:截止2013年6月末,共投放3620万元于葡萄及核桃种植,较去年同期增长120%;投放4662万元于生猪、牦牛及土鸡等特色养殖,较去年同期增长112%,生猪及牦牛养殖最大单户贷款分别达150万元和60万元,有效地为农户解决了短期内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同时,金融机构还积极与林业部门配合,选定信用记录较好的三个自然村进行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推行林权抵押小额循环贷款和农户联保林权抵押贷款,截止2012年末,全州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74笔,贷款余额为2.32亿元,较好地支持了农村林产业的发展,使977户农户和2家农业企业受益。

另一方面,为支持特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各金融机构还通过抵押贷款、保证贷款等方式扶持了香格里拉藏秘、香格里拉县九仙峰药材种植公司、香格里拉青稞资源开发公司等40户涉农企业发展壮大,共发放贷款38875.33万元,主要用于扶持滇重楼、玛咖、秦艽等中药材种植和野生菌类、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牦牛、藏香猪、藏系羊等养殖基地的建设。以金融支持香格里拉县九仙峰药材种植公司为例:截止2012年末,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发放贷款560万元和1170万元,支持九仙峰拇指坝“重楼种苗培育+藏系羊”种养殖配套基地建设,基地占地面积2549亩,目前正处于野生重楼驯化种苗培育阶段,且已建成可容纳5000头羊的羊舍,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12亿元。

另外,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不仅增强了全州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提升了农业企业的科技应用水平,扶持了一批以干酪素、冻干松茸和梅里冰酒为代表的农产品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2.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情况。依据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关于印发2012~2015年度农业保险(种植业、养殖业)项目2012年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云财金[2012]80号)的相关要求,人行迪庆中支积极鼓励和推动人保财险迪庆州分公司开展针对青稞、藏系羊及牦牛等特色农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服务工作,截止2012年末,共收取保费收入2341.33万元,其中:牦牛投保数量为6.76万头,保费收入1623.19万元;藏系羊投保22.63万只,保费收入543.1万元;青稞9.32万亩,保费收入212.53万元。全年赔付621.47万元,受益农牧户达6094户,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3.其他政策扶持情况。为加快迪庆州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2012年末,已安排财政扶持资金12931万元,支持了32户企业发展。同时,州科技局、林科所及农牧局等也积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扶持,例如:香格里拉县洛吉乡绿生合作社,共种植核桃6400亩,截至目前,已获得财政扶持120万元、林科所核桃种苗扶持、农科所连续四年的核桃种植配方肥料扶持,以及农科所和林科所共同提供的技术扶持,共举办5期技术培训班。

三、迪庆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金融需求方面,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自身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在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迪庆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连片可用耕地少等因素制约,农业产业“小而杂、散且弱”的情况依然突出,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滞后、产业链短,长期处于“单产不高、价格不好、效益不佳”的情况,抑制了农业产业发展壮大,也阻塞了金融扶持“三农”发展之路。

1.生态环境立体性阻碍了农业规模化发展。迪庆州境内山高谷深,突出的立体性气候使得人口居住分散,全州50户以上的自然村有219个,仅占自然村总数的11%,农业也相应的呈梯状分布,产业难以统一规划和规模化布局,且受地形地貌及交通条件限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和机械化程度低,加之生产与市场相距甚远,运输成本高,农牧业难以发挥聚合效应,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2.传统观念阻碍了农产品专业化发展。迪庆州境内多为山区,信息闭塞,农民“小而全”的小农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产品产业化、专业化生产模式缺乏认知,且“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扩大经营规模的自主意识,农业生产多采用传统的“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适应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下,阻碍了农产品专业化发展道路。

例如:香格里拉县洛吉乡绿生合作社采用“基地+农户”发展核桃种植产业,然而,农民对专业化发展认识不足和基地缺少辐射力,共同导致了洛吉乡核桃产业专业化生产发展道路崎岖波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农户对于专业化种植核桃仍持观望态度,在核桃树间继续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影响了核桃树木正常生长,造成农业生产“重点不明、特色不特、优势难优”的现象;另一方面,该基地采取种养殖结合,以短(野猪养殖)养长(核桃种植)的发展模式,但基地建设不成熟、不稳定,缺少特色,专业化程度低,且基地与农户未从根本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3.农村“三权三证”工作滞后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国家积极鼓励农村房屋、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等的确权工作,以及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流转,以加快农村地区产业化发展。然而迪庆州农村产权改革工作滞后,尚未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信息平台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且全州林权均山到户率较低,林农林权流转和交易意识淡薄,致使农村大量资源闲置无法盘活,也无法变现融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例如:人行迪庆中支在对绿生合作社和九仙峰中药材公司种植基地实地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目前,绿生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协议已规范,但林权证却尚未办妥,无法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另外,九仙峰中药材公司名下的拇指坝重楼种植基地,集体土地证也已办至公司名下,但由于缺乏土地流转平台,也无法当作抵押物获取贷款。可见,农村产权的不明晰和土地流转工作的滞后,极大地制约了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阻碍了全州农业产业化发展。

4.精深加工企业的缺乏阻碍了农业集约化发展。迪庆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龙头企业“散小弱”,生产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业产业链条短,缺乏精深加工,导致全州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难以实现集约化发展。一方面,州内药材、青稞等种植业和牦牛、藏香猪等养殖业均停留在低端环节,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高原优质、原生态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现实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呈现出大资源和小产业的强烈反差;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加工企业,未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大多以原材料的形式输出,农业发展陷入“税源外流——地方财政困难——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弱——农业加工企业发展难——精深加工企业缺乏——税源外流”的恶性循环中。

例如:德钦雁门茨中及阿东村以葡萄种植为主,但由于缺乏加工企业,当地农户基本选择“自发种植+小作坊酿酒”的生产模式,然而,小作坊生产的葡萄酒,大肠杆菌等细菌含量超标,且规模小又各自为阵,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产业集约化经营。

(二)金融供给方面,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瓶颈

1.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截止2012年末,迪庆州共有15个县级金融机构,73个银行业金融服务网点,其中县城服务网点数为35个,占比高达47.95%,金融机构网点布局重城镇、轻农村。全州共有银行业从业人员865人,保险业从业人员550人,人均金融服务人员为0.0039人,其中:人均银行业金融服务人员约为0.0024(即:每一名银行业从业人员,需要为大约417个人提供金融服务)。全州自助机具布放数为1356台,人均拥有量仅为0.0038台。可见,迪庆州境内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且仅有农村信用社在乡镇一级设立服务网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信用社独木难支,较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需求。

2.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成本高。一方面,迪庆州境内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条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对信贷业务知识了解不够,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贷款到期后需多次催收,增加了信用社信贷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农户信贷资金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金融机构为弥补较高的信贷管理成本,对农户放贷普遍利率偏高、金额偏小、期限偏短,这与农业产业扩大化经营的金融需求不相匹配,制约了农户的生产发展。

3.农业抗风险能力弱,金融机构存在放贷顾虑。一方面,迪庆州农业弱质性突出,农产品附加值低,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抵御风险能力弱,出于信贷资金安全性考虑,金融机构倾向于将信贷资金投向较为稳定的产业,如左图所示,全州电力、矿产、旅游及生物四大支柱产业中,包含农业生产在内的生物产业发展最慢,金融支持力度也最弱;另一方面,迪庆州农业缺乏稳定的产业链,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具备金融部门发放贷款所需的担保、抵押条件,致使金融机构普遍对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的观念不强,信心不足,存在“惜”贷、“怕”贷顾虑。

4.农村金融配套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农业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迪庆州中小企业服务担保体系建设尚处于成长阶段,已成立的担保机构少、担保基金小、担保能力弱,且担保公司门槛高,农业企业大多达不到担保条件,极大地增加了农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缺乏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农业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迪庆州辖内保险机构又未对其提供贷款保险业务,使金融机构在对农业企业的贷款发放上必须慎之又慎,放贷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支农资金的投放。

5.农村金融创新不足,金融资源与农村现有资源错位。一方面,县域金融机构真正贴近市场,最了解“三农”信贷需求,但受权限制约,没有能力因地制宜开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农村金融市场原创性不足;另一方面,农村产业化发展使得对农业信贷资金的需求逐步扩大,超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范围,但迪庆辖内农村“三权三证”工作滞后,金融机构相应地也缺乏围绕农村“三权三证”的多渠道抵押融资机制,造成农村资源大量闲置而金融资源普遍外流的现状。

6.特色农业保险成本高,农业保险难以大范围推广。农业的弱质性及农民的弱势性,注定农户难以利用集体力量进行风险管理,随着信贷支持“三农”力度加大,农村金融风险开始向银行业金融机构集聚,这就需要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然而,一方面,由于迪庆藏区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迟缓,收支差距较大,造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州、县一级财政补贴较难落实;另一方面,藏区农户收入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加之农民保险意识薄弱,大多不愿支付自担部分的保险费用,据了解,2012年全州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户应缴保费为299.15万元,但仅收讫68.93万元,农户保费缴纳率仅为23.04%。财政扶持力度弱,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成本高、风险大、盈利能力弱,各家保险公司开展特色农业保险的激励不足,政策性农业保险难以大范围推广。

四、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服务特色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是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覆盖全州各乡镇的农村惠农支付体系。为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边缘化现状,增强金融支农力度,需加强迪庆州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一创两建”工作,在农村地区加强银行卡等新型金融服务工具的宣传,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及自助机具布放数,推广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搭建了一条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

二是促进金融支农体系多元化发展,彻底改变农村信用社独木支三农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进一步健全迪庆州境内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服务功能,使其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流转枢纽,在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开发、农业机械化普及等商业性金融服务薄弱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农业银行运行机制,将农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商业银行,授予其县级分支机构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同时,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限制,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积极培育发展竞争性、多样性和有效率的农村金融组织,以此促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降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成本

一是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结合“一创两建”工作中“信用乡镇”、“信用村”评定工作,通过广泛的征信知识宣传教育,加大对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户的信用培育力度,强化农户还贷意识,提高其信用意识和信用状况,降低农户信贷资金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农户信贷管理成本。

二是建立特色农业产业信用体系。完善金融机构现有的信用评级制度,并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间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逐步探索建立适合迪庆藏区特色产业企业特点的分类评级制度,统一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以便客观地评价企业的信贷风险,合理确定信用等级,减少企业评估环节,降低金融机构发放农业企业信贷资金的运作成本,实现金融机构与特色农业企业双赢。

(三)培育和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支农信心

一是建议政府积极落实藏区优惠政策,优先引进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搭建工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平台,从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大做优农业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消除金融机构“怕”贷顾虑,防止税源外流,实现企业、财政、农户、金融机构多方共赢。

二是夯实特色农业种养殖基地建设,吸引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实体经济。按照特色优势种养殖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加强农业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强化特色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基地管理水平,在增强基地辐射力的基础上,引导基地与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协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民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自主性融资需求,并切实提高农民偿贷能力,降低农户信贷资金风险。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配套机制,为金融支农搭建稳固平台

尽快建立健全社会融资担保体系。建议通过财税优惠政策扶持现有担保公司发展,通过给予财政补贴适当调低融资担保公司担保条件,降低农业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可建立特色农业经济融资担保基金,基金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发起,吸收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入股,入股企业可享受数倍于入股额度的信用贷款,或者采取多户联保的方式共同承担贷款联保责任,切实解决特色产业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为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搭建稳固平台。

(五)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拓宽金融支农渠道

一是建议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林权、房屋确权工作,搭建农村土地、林权流转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使其能够变现融资,降低农村资源与金融资源的错配率,吸引金融资源投向三农,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健全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适当扩大贷款抵押担保品范围。针对农户缺乏合格的贷款抵押担保品等现实问题,围绕农民的切实需求,探索研发结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及农产品抵押等围绕农村“三权三证”的新型抵押方式,有步骤地将产权清晰、风险可控的动产和不动产试点用于贷款抵押担保,为农民提供更加实际、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

(六)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建立地方保险公司承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一是建议适当提高中央和省一级的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降低州县补贴及农民自担部分;二是建议对商业性保险公司办理的农业保险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险提供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险规模;三是建议迪庆州政府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由财政出资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偿专项基金,充分发挥保险和财政的经济补偿作用;四是建议通过积极宣传特色农业保险服务,让农业保险服务走近老百姓,让老百姓知晓,提高老百姓自愿参保的主观能动性。

课题组组长:李昆云

课题组成员:蒲丽敏 李永红 郭怀亮 木晓琳 张江龙

金娇娇

执 笔:郭怀亮 木晓琳

农业发展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绿色GDP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加上环保收益后的GDP。主要探讨了绿色GDP的核算内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恶化成本及环保收益的基本核算方法。

关键词:绿色GDP;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恶化成本;环保收益

一、绿色GDP的含义

绿色GDP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加上环保收益后的GDP。资源环境成本包括:(1)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该成本是指各种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消耗的价值,可称之为自然资源的折耗成本,它不同于资源的市场价格。目前中国自然资源的价格构成不完整,主要由开发成本、税收和利润构成,而完整的自然资源定价还应考虑其环境成本和资源耗减成本。由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必然会导致其储量和原有社会财富积累的减少,其减少的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2)环境保护成本。该成本是在人类为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过程中发生的现实成本,它不同于虚拟治理成本,是在已发生的环境保护活动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3)环境恶化成本。该成本是由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引起的各种损失,包括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环境污染损失是指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系统的干预超过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而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失,表现为人类活动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虚拟污染治理成本;生态破坏成本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种类减少等生态环境退化、生态破坏现象而造成的损失。

在考虑环境成本代价的同时,还应考虑保护环境产生的环境改善和生态效益,即绿色GDP的核算既有减法也应该有加法。环保收益是指人们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和治理污染而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如企业有效处理“三废”取得的收益、开展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增加的收入、治理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后农业、渔业增产的收入、城市环境改善后增加旅游收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并促进就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

二、绿色GDP的核算方法

核算绿色GDP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计算确定各项资源和环境成本及环保收益,在此基础对传统GDP进行修正和调整。用公式表示如下:

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成本+环保收益 (1)

其中:资源环境成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恶化成本 (2)

其中:环境恶化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 (3)

(一)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

1.可再生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可再生资源耗减成本分两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情况是经济活动中合理使用资源,未超出资源自我修复和繁殖的能力,此情况下无须计算耗减成本,因为资源总量和质量并不会受到影响,是可持续的使用;第二种情况是不合理使用资源,如滥伐林木、过度捕捞等,超出自然资源自我修复和繁殖的能力,但尚未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和破坏的严重后果。如滥伐林木的范围较小、程度较轻、时间较短,可能引起的生态后果还没有体现出来,这时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可采用重置成本法。在此可以将重置成本理解为将自然资源恢复到原有状态、原有功能所需要的费用,重置成本包括初始恢复成本和后续管护费用两部分。初始恢复成本是指补栽树木、补种草地和补充鱼苗等花费的材料费和人工费用等,后续管护费用是将这些自然资源管护到可使用状态所需的必要费用。

2.非再生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非再生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具有一次消耗性质,随着经济活动对资源的开发使用,其储量会越来越少,直至耗竭,因此非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比可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要大,且计量难度也相对较大。要对非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进行计量,必须取得其耗减实物量和单位价值量指标数据,但目前我们只能获得非再生资源的市场价格,而对资源本身真正的价值我们却无从选择,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法或替代成本法进行核算。

为了保护非再生资源,不使其尽快耗竭,可采用替代资源或能源,并用这些替代资源或能源的生产成本作为非再生资源的耗减成本。例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需求的急剧增加,中国提出了“氢化石油”、“煤变油”、“生物质液化”等替代方案,为解决能源危机,国家大力发展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技术,这都为解决非再生资源的枯竭危机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机会成本法或替代成本法下,要想不消耗非再生资源,就必须使用替代资源,并用替代资源或能源的开发生产成本作为非再生资源耗减成本。

(二)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

按照投资主体不同,环境保护成本可分为国家政府投入、企业自筹资金投入、环保民间组织和个人投入。无论是从资金量、投资范围和效果来看,三者直接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应当分别核算。

1.国家政府环保成本的核算。2006年财政部正式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预算支出科目,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环保投融资体制。政府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的三项约束性指标。要实现“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目标,各级政府进一步增加了环保投入。“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正在以每年18%的增长速度投入到环境保护中,预计环保总投入将达到14000亿元。为正确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经济发展的环境投入和环境代价,必须将各级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实际投资总额纳入GDP的核算范围。

2.企业环保成本的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环保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成本;2)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及处置成本;3)绿色采购成本;4)环境管理成本;5)环境保护的社会活动成本。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发生的环保成本应当分别采用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核算方法。假如环境成本的发生达到了以下效果,应当将其资本化:1)提高企业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或改进其安全状况或提高其效率;2)减少或防止可能由今后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3)保护环境。例如企业因为环境原因购置的厂房和设备,能使企业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获得经济利益,就应该将其资本化,并在利益实现时通过折旧等方式计入当期损益。而许多环境成本并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只能使发生的当期受益,如环保设备的日常运营费用、与当期经营活动有关的废物清理成本等,对这些环境成本应进行费用化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无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环保成本都纳入了日常会计核算,并在GDP核算中得以反映,所以就企业投入和发生的环保成本而言,无须再对GDP作进一步调整和修正。

3.民间组织和个人环保成本的核算。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各界民间环保组织蓬勃兴起、快速发展,已成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并不断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2008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共有环保民间组织3 539家,74.7%的环保民间组织有年度工作报告,其中,向主管单位提交报告的占47.6%,向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提交报告的占45.5%,向社会公众公开报告的占47.6%。

对于民间组织和个人环保成本的核算,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统计估计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如上所述,74.7%的环保民间组织有年度工作报告,我们可以从年度报告中获得环保支出情况,对于其他未提供报告的,可以采用统计估计等方法,例如将公布报告的组织的平均环保成本,作为计算其他未提供报告的组织的环保成本的依据。

(三)环境恶化成本的核算

1.环境污染损失的核算。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如果超过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将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和损失,导致各种直接经济损失,并需要当代人乃至后代为治理污染付出沉重代价。

(1)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的核算。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的核算可采用以下方法:1)生产率变动法(changes in productivity approach)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环境质量看做一个生产要素。环境质量的变化会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而后两者是可以观察到的并可以测量的。例如,化工厂的污水排放对厂周围的农业生产率有不利影响,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业收入降低的损失。不排放污水情况下,由于科技进步农业产量会逐年提高,而在排污情况下,随着污染累计效应的增加,产量会逐年下降,这种生产率的变化是可以测量的。农业生产减产的损失可以用农产品的减产量乘以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来计算。2)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因劳动者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加而给生产直接造成的损失(可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测算),而且还表现为因环境质量恶化而导致的医疗费开支的增加,以及因为人们过早得病或死亡而造成的收入损失等。

疾病成本法计算由疾病引起的医疗成本,例如门诊费、住院费、药费、看护费等医疗费用,相当于因环境质量变化而增加的病人人数与每个病人的平均治疗费的乘积,具体计算时可按不同病症分别计算,如尘肺病、放射性疾病、皮肤病、眼病等。

人力资本法计算由疾病引起的收入损失,包括过早死亡的损失、劳动能力降低和丧失的损失等几种情况。根据边际劳动生产力理论,人失去寿命或工作时间的价值等于这段时间中个人劳动的价值。一个人的劳动价值是考虑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因素情况下,每个人的未来收入经贴现折算成的现值。根据国外研究者Mishan的研究,一个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活动t年、由于污染而于T年过早死亡的人所损失的劳动力的价值可以描述为:

Lr= ■∑ YtPtT(1+r)-(t-T) (4)

式中:Yt为预期个人在t年内所得到的总收入扣除他所拥有的非人力资本收入;PtT为个人在第T年活到第t年的概率,r为预计到第t年的社会贴现率。

如果不是过早死亡,而是劳动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则需要对公式(4)进行调整,主要是按照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对第t年的总收入Yt 进行适当的调整。

(2)环境污染虚拟治理成本的核算。虚拟治理成本是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虚拟治理成本是相对于实际治理成本而言的,实际治理成本即前面提到的由政府、企业或环保组织投入的环保成本。如果实际环保成本的发生未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那么剩余污染物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而要完全治理和清除污染,需要进一步发生治理成本,在未实际投入之前,称之为虚拟治理成本,一旦各环保主体实际投资,就成为实际治理成本。虚拟治理成本可采用治理成本法计算获得,公式如下:

虚拟治理成本=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的单位治理成本治理成本法主要难点是测算单位污染物治理成本,可用一段时期内的实际环保总支出除以实际处理量测算得出,例如用“三废”的环保支出分别除以“三废”处理量,得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单位处理成本,具体计算时可以考虑将五年作为计算周期(也可根据实际投资情况确定),因为每年治理污染的投资力度和效果不一定是均衡的,当年发生的投资效果可能在第二年及以后年度才得以体现,如为了净化空气而种植树木。

2.生态破坏损失的核算。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可分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资源恢复费用。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生态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价值的损失。生态资源大多是生产所需的材料、原料或燃料,根据这些要素的市场价值,可以计算出生态破坏造成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生态资源的非要素价值丧失所隐含的经济损失,这一损失不能或暂时不能由市场决定。如森林资源的水土保持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生态资源的破坏给后代人利用资源所造成的损失等。生态资源恢复费用是指治理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投入。生态资源遭破坏后所引发的一些间接经济损失会年复一年地累加下去,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对被破坏生态资源进行治理,由此发生的费用也是生态破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的一部分。生态破坏损失的核算可采用以下方法:(1)收益还原法。该法主要适用于直接经济损失的核算,是将丧失的自然资源可创造的收益按市场价格进行计算。如生态破坏造成森林、草地、耕地、湿地面积减少,从而降低其创造的收益,用减少的面积和数量乘以当期该项资源的单位平均收益,即可计算出损失的直接收益。(2)恢复费用法。将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到受损害以前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用。如生态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恢复,需要种植草皮或树木等方法来恢复。恢复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补偿费等。恢复费用一般采用重置成本进行计算,以准确反映现实价格水平下的恢复成本。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再生资源耗减成本的重置成本法原理相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破坏都能得以恢复,或者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能恢复的采用恢复费用法,不能恢复的,采用影子工程法。(3)影子项目法(工程成本法)。影子项目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某一项目的建设会使生态环境质量遭到破坏,而且在技术上无法恢复或恢复费用太高时,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生态环境功能,用建造该工程的费用来估计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某个旅游海湾被污染了,则另建造一个海湾公园代替它,以满足人们的旅游要求;某片森林被破坏了,要达到与原来同样的涵养水土的目的,就需要兴建水土保持工程,工程的投资成本就可以作为生态破坏损失的一个最低标准。

(四)环保收益的核算

人们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积极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必定会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尽管这些收益可能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可能是未来的而非现在的,可能是隐含的而非显性的。例如,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减免税款的收益以及为履行环保责任取得低息或无息贷款而节约的利息支出都属于的隐含收益。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后外商投资增加,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就属于间接收益。

对于各种环保收益,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可以按照传统方法纳入GDP核算,无须单独计算调整。如处理废弃物取得的收入、企业环境形象改善后增加的销售收入都将直接增加企业利润;土壤污染减少后农产品产量增加使农业收入增加;外商投资增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将增加。

参考文献:

[1]王磊.中国绿色GDP的核算方法与应用[J].现代经济探讨,2007,(5).

[2]张惠茹.绿色GDP与环境污染成本核算[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10).

[3]汪水兵,殷福才,等.安徽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7).

[4]陈会晓.江苏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及应用[J].价值工程,2007,(12).

上一篇:李白杜甫诗风差别论文范文下一篇:朝鲜半岛形势政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