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总结范文

2024-03-26

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近年来,我国电气火灾多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2011年至2016年,我国共发生电气火灾52.4万起,造成3261人死亡、20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2亿余元,均占全国火灾总量及伤亡损失的30%以上;其中重特大电气火灾17起,占重特大火灾总数的70%。这些事故暴露出电器产品生产质量、流通销售,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电器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有效遏制电气火灾高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整治电器产品生产质量、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电器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行为,排查整治社会单位电气使用维护违章违规行为,力争通过三年综合治理,实现电器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质量明显提升,社会单位电气使用维护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全国电气火灾事故显著减少。

二、治理内容及工作措施

(一)全面开展电器产品生产质量综合治理。

1.全面开展电器生产领域治理。严格落实电器产品生产企业资质审批、认证管理,加大对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无证非法生产行为。严查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生产企业在绝缘材料、阻燃原料、线芯材质、线径等方面不按标准或降低标准生产的违法行为;严查套牌、贴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及时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和不合格电器产品名单,进一步完善电器产品质量源头监管机制,提高管理能力,规范生产秩序。

2.全面开展电器产品流通领域治理。加大对电器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储存仓库以及销售门店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厉打击销售无证或伪造、冒用认证证书、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加强对以网络、直销等方式销售电器产品的监管,把好“线上、线下”电器产品销售质量关。进一步完善电器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全面开展建设工程领域电气综合治理。

3.加强建设工程电气设计质量管理。规范建设工程电气设计,落实电气工程设计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查设计单位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的行为,依法追究因电气设计不符合标准规范而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设计单位责任。

4.加强电气施工质量管理。落实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责任制,严格电器产品及其线路施工进场检查验收。严查施工单位不按设计图纸施工、偷工减料、使用劣质电线及质量不合格电器产品等问题和隐患;严查监理单位不履行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严查质量不合格电器产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严查施工不规范造成电线绝缘层损坏、电缆井(沟)封堵不严密等隐患问题。依法追究因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火灾事故的施工、监理单位的责任。

5.落实建设单位电气质量管理责任。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标准,降低电气设计和施工质量。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有关电气及配套产品的,建设单位应当保证电气及配套产品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三)全面开展电器产品使用管理领域综合治理。

6.强化社会单位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查社会单位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实问题;严查社会单位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用电负荷超额、电源插座数量不足以及未设短路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严查社会单位未配备专业电工、未按规定定期检测电气线路和设备问题;推动落实电气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及检测,提高社会单位发现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能力。

7.推动城乡社区、村镇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元,排查城乡社区、乡镇电气线路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电表箱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规范,线路连接是否符合标准;核查用电负荷是否超过初装容量;检查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使用“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督促落实安全用电管理制度,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定期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加强安全用电常识宣传。对整治难度大的区域性电气安全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并可结合政府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解决。

8.加强电气相关从业人员监管。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使用和维护等相关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健全规范电气相关资格证书的发放、考核机制,切实提高电气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大对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持证上岗检查力度,做到持证上岗。

三、治理时间和步骤 2017年5月开始至2020年4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5月底前)。各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各级各单位、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要组织对有关部门、社会单位责任人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明确治理标准、排查重点和整治方法、要求等相关内容。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组织发动电器产品及其线路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自行组织检查,排查电器产品及其线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建章立制阶段(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各地区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电气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健全用电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建筑电气防火性能、电气系统维护保养及电气检测等方面要求。按规定将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器产品和开展电气设计施工的企业单位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定期公布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单位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有关技术标准,全面推进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巩固加强综合治理成效。

(四)集中整治阶段(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各地区按照综合治理工作要求,组成检查组依法开展排查整治,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分阶段集中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行为,集中销毁假冒伪劣电器产品,集中处理违法责任人,集中督促整改重大电气安全隐患。

四、责任分工

在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下,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单位负责、综合治理的原则,各地区由省级政府统一组织,市、县级政府具体实施,各有关行业部门按职责抓落实。 (一)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成立由教育、公安、工业和信息化、民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卫生计生、工商、质检、安全监管、电力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协调小组,了解掌握并定期通报各地区进展情况,组织开展督查检查,研究协调综合治理有关工作。公安部消防局承担协调小组日常工作。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将纳入2017至2019国务院对省级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和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巡查以及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检查内容。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各有关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因地制宜细化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方案,定期分析研判、督导检查、通报情况、集中调度、联合执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政府具体实施本行政区综合治理,制定操作性强的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排查治理。

(四)各有关负有消防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职能分工,开展监督检查,督促落实综合治理工作。

质量监督部门依法负责生产领域电器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对电器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电器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无证非法生产行为;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违法行为,严把电器产品质量源头关。

工商部门依法负责流通领域电器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对电器产品批发市场以及销售门店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发布警示信息,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和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商品违法行为。

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工业和信息化、电力等负有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部门,依法负责督促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电气设计和施工,对发现的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电力部门依法负责对电力行业各企业的监管,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督促电网企业开展输配电线路和受(送)电设施安全检查,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宣传。

公安部门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协作配合,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做好综合治理相关工作,依法严厉查处因电气原因引发火灾的违法行为。

教育、公安、工业和信息化、民政、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卫生计生、安全监管、旅游、文物、宗教、民航、邮政等各有关部门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规定做好电器产品使用管理领域综合治理相关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整治目标和整治措施,确定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务求治理实效。要严格落实电气防火安全责任制,严密责任链条,织密责任网络,稳步推进综合治理。

(二)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联合组织检查、督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查处、案件移送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及时通报违法违规行为,移送违法违规案件,加强全链条监管和跨区域打击力度,切实形成执法合力。 (三)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各地区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安全用电的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用电常识。要积极利用各类媒介,宣传电气火灾事故教训,曝光无证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的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加强舆论监督,推动电器产品质量提高。鼓励社会单位应用电气火灾监控技术,提升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鼓励群众举报电气安全隐患,形成全民关注参与电气火灾防治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考核,确保成效。各地区对电气火灾治理实行分阶段考核考评,并将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消防考核、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等有关安全考核评比内容,全面推进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单位电气防火安全管理水平。

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学校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学校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督促各部门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提高电气火灾防范水平;推动技防措施落实,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广泛普及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师生电气火灾防范意识。

二、整治重点

(一)电气管理、使用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二)校园电气线路选型、敷设、保护措施。

(三)校园电器产品选型、安装、使用。

(四)校园电气保护及防雷防静电措施。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的选用、更换符合设计要求、产品质量标准,保护功能完好有效;建筑场所防雷防静电装置设置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防雷防静电措施及接地电阻值符合标准。

(五)学校安全用气管理。用气管道、储存设备、灶具符合标准及安装要求。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5月18日前)。制定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7年5月19日至2018年2月上旬)。结合夏季消防检查和冬春季防火工作,集中排查整治校园电气防火问题。

(三)总结阶段(2018年2月中旬至2下旬)。对校园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研究建立校园电气火灾防范长效管理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防范水平。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校园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校园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确保取得实效。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加强校园电气火灾防范的方法措施,规范日常管理,提高防范水平。

(二)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做到零容忍。利用“互助互查·对标治理”活动,严格对照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将校园电气安全作为日常防火巡查、检查的重要内容,采取自查与互查形式,及时排查整改电气安全隐患。定期不定期开展校园电气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实行全方位、零容忍,除患务尽。

(三)明确职责,加强督查。要深刻认识此次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的现实作用,结合学校实际,明确职责任务,推动落实职责。建立完善定期抽查制度,加强对校园相关工种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核查电气相关资格证书的合法性、有效性,检查人员岗位电气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广泛宣传校园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对师生用电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普及安全防火常识。

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这些公共聚集场所普遍存在的特点是:具有人员密集、流动量大、人员层次复杂、可燃装修和装饰材料多、用电设备多、功率大以及电气线路复杂等等。一旦起火,会对消防疏散、火灾初期的扑救造成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对公众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防控措施。

1 常见电气火灾隐患

(1)温度过热,可能滋生火源,造成严重火灾隐患。

(2)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导致电气设备故障。

(3)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加大火灾危险性。。

(4)电气线路及设备施工不同程度存在火灾隐患,最突出的问题是应急照明灯电源线穿过吊顶处以及穿过可燃装饰夹层未采取保护措施。

2 公共聚集场所电气火灾隐患的防控措施

2.1防火设计方面

充分按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建筑设计,防患于未然。公共聚集场所装修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好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之间的矛盾,在满足规范对选材要求的基础上,在考虑美观装饰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倡导公共娱乐场所的装修大量采用无烟、不延燃的新型装修装饰材料。

2.2 安全管理方面

如何加强公共聚集场所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好源头关、严格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

(2)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

(3)加强宣传 教育 ,实行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

(4)加强消防监督,强化依法管理。

3 结语

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对于建筑电气火灾而言,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在分析建筑电气火灾特点的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扑救控制措施,希望通过观点的提出,能够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减少建筑电气火灾的发生,保证人们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特点;灭火扑救;措施

在当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电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在国防、工业、交通还是生产与建筑等方面早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同时随着电能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各种各样的电能设施和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在各种建筑中进行电能的引用和设备安装后,往往会可能由于使用、管理或者设备质量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强化建筑电气火灾的预警系统建设,注意对建筑电气安全的管理和火灾发生后及时进行灭火补救的措施研究具有相当程度地现实意义。

一、建筑电气内涵

传统的建筑电气而言,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电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照明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当前的建筑电器来说,它主要分为强电和弱电两种形式,对于强电来说,强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的是非常快速的,能够作为我国建筑电气发展的强大基础,同时也是建筑实现安全良好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它能够对设备以及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了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因此在对于此建筑电气灭火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其次弱电系统对于建筑电气弱电系统来说,它不仅需要重视弱电系统的安装问题,同时在实施安装标准化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灭火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弱电工程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提高灭火水平。

二、建筑电气火灾的特点分析

(一)火势迅猛

一般由电气设备造成的火灾扩散的速度较快并且范围很大,因为電力本身的因素,火灾中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面积的热源从而造成火势的增强。此外,火灾中电缆等设备进行燃烧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烟雾、气体等。甚至部分电气设备还会在火灾中发生爆炸,加剧火灾的状况。

(二)带电起火,扑灭困难

火灾发生的时候一般电气设备是处于带电的状态下的,这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展开无疑是一个大问题。首先,由于设备带电,救援人员在靠近灾情现场的时候容易触电。其次,若在灾情现场使用水枪进行灭火时应该十分注意,因为其极易导电的性质很容易造成对现场人员的二次伤害(致其触电)。

(三)电气火灾破坏程度严重,修复难度大

电气火灾对很对电气设备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来说体型比较巨大,内部或者运行结构比较复杂的大型电气设备,受灾后难以修复并且性能和安全性大幅下降。另外电力火灾往往还会波及相关的电路和周围的电气设备,甚至影响整栋楼的电力系统,对系统和周围的电气设备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一些电力智能控制的建筑内,其智能控制中心受到影响对整栋楼的电力使用都会有影响,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四)电气火灾原因多样、不易察觉及控制

在所有的电力火灾中,由于设备的老化或者小故障(如电线接触不良等)造成的事故占比最大,由于接触不良而产生火花,形成火源,或者老线路造成的短路、设备老旧承载的电能限额降低等都是火灾产生的主要因素。而这类火灾往往是起源于设备或者线路的内部,没有烟雾或者火花产生的话很难被发现,所以导致灾情控制不及时,火灾扩大严重。

三、建筑电气火灾扑救的方法

(一)带电情况下的灭火方法

在火灾的现场如果没有及时断电的条件,或者进行断电操作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情况下,仍然进行断电操作的话往往会导致错过最佳的火灾扑救时机,扩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带电情况下的火灾扑救措施,带电灭火极其危险,进行救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只选用以下几种灭火器材: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1211以及干粉灭火器。但是这几种灭火器材无法进行较远距离的灭火工作,因为其射程十分有限。在运用以上器材进行灭火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带电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灭火过程中也要保证救火人员自身的安全,同时在进行灭火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不慎踏入触电区或者身体、灭火设备与带电物体接触,从而造成触电。在火灾现场发现有电线等带电物体掉落在地面或悬在半空中好,需要及时在该位置设置警醒标记和标记出警戒区域。

(二)正确选用灭火器扑灭不同火灾类型

针对不同的电气设备导致的火灾应该科学性地选用不同的灭火器材,灭火时尽量选用二氧化碳和蒸汽式灭火器,而干粉灭火器相对来说不是很适合进行电气火灾的扑救工作。对于变压器等位置固定的电气设备造成的火灾来说,应该选用二氧化碳和干式灭火器比较适合灾情扑救。此外,在建筑的电气设施和系统进行设置时应该注意对水雾喷淋或排油灭火装置的设计和安置,以保证在火灾一发生就可以实行及时扑救。

(三)严格遵循正确的火灾扑救要求

发生电气火灾时要根据火灾的特点进行处理,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以避免灾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和工作人员难以施以扑救工作。救援人员到场后要迅速了解建筑的结构和电气设备的布置情况,以便及时了解灾情和火灾最严重的部位,并根据设备起火的因素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式。在救援时要做到顾全大局,不仅要及时采取灭火措施,更要做好人员疏散和建筑保护措施,为了防止火灾的扩散还要及时清理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

(四)灭火时,注意自身安全,保证安全距离

灭火人员要有足够的救援技术和安全保护意识,在进入火场前先向电气人员了解现场的状况,熟悉电气设备的结构以做好灭火准备,保护好火灾现场,同时进行灭火行动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跟电气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做好必要的自身保护措施。

(五)熟悉现场情况,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电气设备导致的火灾往往容易出现串烧的现象,火势蔓延的速度极快,灾情扩大的可能性极大,现场的设备和其他力灾情较近的设备和人员都容易受到损害。另外,火灾现场还容易出现燃烧导致的物体高空坠落等其他威胁人身安全、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所以在救火之前先了解现场的电路结构和建筑结构,可以避免额外的损失并做好人员保护和火灾救援。

四、结语

对建筑内电气火灾的原因进行案例分析,了解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建筑和建筑内电气布置情况,选用合适的器材和措施进行救火。目前国内对电气火灾的预防体系和灭火机制并不是很完善,可以向国外等较为成熟的体系学习,建立国内自主、高效地灭火救灾体系。确保电气防火系统的进步和稳定运行,促进电气防火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作者身份证号:150403198908103916)

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低压线路电气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造成损失极严重的火灾类型,分析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和认定方法,对预防火灾的发生,降低火灾发生损失,提高救灾时的针对性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压线路;火灾;预防

1.引言

低压电气线路火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火灾原因类型,随着近年来电能消耗量的不断增长,电气火灾,特别是工频50Hz,电压380V/220V的交流线路低压电气火灾的发生概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低压线路火灾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分析低压线路常见电气火灾发生原因,研究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对提高人们对低压线路电气火灾问题的认识,降低火灾损失和发生概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常见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及规律分析

2.1 常见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分析

统计资料显示,常见低压线路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线路短路、线路接触不良、线路漏电、线路过载等,通过对上述几种引起线路火灾原因的分析,提高电气火灾认知能力和预防水平。

一、线路短路是目前最为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电气火灾类型,电气线路短路一般是指电网中或电气设备之间不同电位的导体部分直接通过导体或小阻抗设备连接而造成短路回路电流突然剧增,产生高温或电弧的现象。线路短路产生的高温或电弧会引燃线路绝缘层或短路故障处的可燃物而迅速造成线路故障,形成短路火灾。造成线路短路故障的原因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绝缘防护部分受外界环境影响以及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绝缘层损坏或老化或是在线路安装过程中受挤压碰撞或是为穿管造成磨损,导致绝缘效果丧失;其次是裸线安装不合理,零线与火线间间距太小,造成导体跨电位连接;第三是雷击或供电电源过电压,使导线绝缘薄弱处或正常绝缘被击穿;最后 线路过载或连接处接触不良造成线路过热导致绝缘损坏。

二、线路接触不良引起火灾是一种较容易被忽略且很难防止的火灾诱发类型。该类型的火灾主要是由于导线与导线、配用电设备之间连接时,因接触不良造成接触电阻过大,在通电回路电流作用下,致使接触处局部产生高温、电弧,引起电气线路的绝缘层、附近的可燃物质及积落的可燃粉尘着火造成的火灾。造成线路接触不良的原因主要有线路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点不牢,接点由于热作用或长期振动,导致接头处出现松动;线路连接处有杂质,如氧化层、泥土等;铜铝接头的接触点处理不当,电解腐蚀作用造成接触电阻过大。

三、在低压线路中,线路漏电是一种较为危险且危害严重的安全隐患,线路由于接头不规范或是长时间老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当线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就会通过泄露点传导到建筑物或是其附属设施上,在漏电路径中产生高温、电弧、电火花引起周围可燃物燃烧造成漏电火灾。最为常见的漏电火灾时电气系统外接地导体漏电造成火灾。线路漏电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线路使用时间长,或是长期在潮湿、高温、多尘、腐蚀性等恶劣环境中使用,造成绝缘老化失效;其次是低压线路中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线路长期发热,导致绝缘失效;第三是线路接头处绝缘处理不当;最后是在外力作用下导致线路绝缘受机械性损伤而导致漏电发生。

四、线路过载火灾主要是因为在电气线路中通过了超过安全载流量的电流,造成线路产生高温,引起线路本体及周围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线路过载不仅会直接导致火灾,同时由于线路过载导致线路短路、漏电、线路使用寿命降低等也会间接导致低压线路火灾的发生。低压线路线路过载火灾发生的原因有线路的设计不合理,导线截面小;线路中运行电气设备负荷过大;线路中存在漏电等问题导致线路过负荷;线路的包裹和覆盖较严密,影响线路的散热。

2.2 低压线路电气火灾规律分析

通过对全国多年来电气火灾汇总资料分析可知,我国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发生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对规律的分析,可以指导消防部门、城市应急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低压线路电气火灾的预防工作。统计资料显示,首先我国电气火灾的发生地域的不平衡,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发生的频率更高,广东、浙江、山东三省是我國电气火灾发生最多的地区;其次发生的季节不均衡。我国的冬季、夏季是电气火灾发生频率较高的季节;第三是电气火灾发生具有行业性。商贸、集市、娱乐、宾馆等第三产业发生电气火灾的概率较高;最后电气火灾发生具有时段性,一般每天的0-3时,10-13时,18-21时是电气火灾发生的高发时段。

3.低压线路电气火灾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3.1 电气设备及线路选择安装要求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线路的安装市低压线路电气火灾预防的首要环节,只有科学的计算线路的荷载,选择合理的电气设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线缆,采用科学的安装方式,才能保证整个低压线路的安全。从防火的角度出发,除认真考虑建筑物及装修材料的不燃化外,电气设备、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各类电缆、电线、母线槽更需要采取阻燃化、难燃化和不燃化的措施。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电气设备使用的材料多数为有机化合物,通常以电气绝缘材料的方式使用,非凡是塑料多数为易燃、可燃性的物质,设计和使用时必须充分注重,应严格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设计、选型及安装敷设。

线路的敷设上,同一管内只能敷设同回路、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和直流电线,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闷顶内有可燃物体时,其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敷设,封闭式母线、电缆托盘等在穿过楼板和防火分区时,应采用防火隔板或防火堵料隔离。

3.2提高电气线路的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

配电线路设计时要有长远观念,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结合建筑本身特点合理规划设计配电线路。在配电线路规划设计时要做到“立足现状,考虑长远,合理规划,保证安全”。特别是线路容量的选择上,要对未来的用电需求以及增加电气设备的数量、功率等做科学合理的预计,在满足现有配电线路容量的基础上还需留有额外配电线路容量,导线截面要尽可能放大,线路布置要合理

3.3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电气防火检测

电气安全防火检测一项能够有效降低火灾发生概率的技术手段。由于低压线路工程大多为隐蔽性工程,所以需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电气系统防火安全检查,传统的靠以眼看、手摸、鼻子闻为主要检测方式的手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隐蔽性电气线路检测的要求,需要采用激光、红外、超声等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再结合传统的检查方法的综合检测技术,提高电气设备火灾检测的总体水平。

4.低压线路火灾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除采用技术措施,在线路的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有效提高低压线路的防火灾能力外,还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首先,需要制定电气防火安全法规,使得电气设计、安装、验收等环节的防火有规定可循,为提高低压线路电气防火提供全面、系统、统一的专门规范;其次,提高低压线路电气防火的管理水平,建立电气火灾安全法规、制度的制订、监督实施、责任追究管理体系,加强对电气设计部门、安装部门、工程检查验收部门、产品生产和流通部门电气火灾安全管理,提高公安消防部门对电气防火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同时,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检查、考核机制和措施;最后,要普及低压线路电气火灾的教育和培训,对设计、安装、维护以及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对电气火灾的认知和预防的水平,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全民预防电气火灾法规和常识的宣传普及教育。

4.结论

低压线路电气火灾时一种常见的火灾类型,其产生的原因与低压线路的设计、安装、维护、管理密不可分,本文在分析低压线路电气不同类型火灾产生类型基础上,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其结果对指导低压线路电气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学楷.浅谈接地在电气防火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电工技术.1998,3.

[2] 杨在塘. 电气防火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 100-119.[3] GB16840.1-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4] 杨在塘. 电气防火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

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电气火灾低压配电配电线路 火灾防控

一、我国电气火灾发生率常年居高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近些年各类火灾统计的数据分析, 电气故障导致的火灾占据了总火灾发生比例的30% 左右,是各类引发火灾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这个比例,要远远高出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因电气故障造成的火灾事故所占火灾成因的百分比。这样的数据出现并不是巧合的,数据的下面也隐藏着其发生的必然原因,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我们得出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电器的用电最大值远超过了配电线路设计负荷能力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人们仍然居住着上个世纪中期建设的老旧房子。这些老房子的配电负荷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水平包括当时的用电水平所设计建造的。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用电设备也必然随之增多,进而增加了用电的数量,这就使得用电的负荷远远超过了老房子当时所设计的设计用电负荷,过重的电负荷必然会引起电线路的过热工作,加速了其老化的速度,加速了火灾的产生。

2、用电设备和电线电缆的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达到了快速发展阶段,在电线、电缆及各类配电设备和零件需求要求明显提高,面对着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有些不法商家开始生产不合格产品以谋取暴利,这也为日后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 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显著增加,但是,符合从业资格的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资格的专业人员严重匮乏,这就给大量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从业资格的人员留下了空子,他们成了施工主体,因水平不能达到相关要求,也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为火灾发生埋下了隐患。

4、电气检测制度不完善

暗地敷设的配电线路是属于隐蔽工程范畴.如果发生了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的一些关于施工质量问题,一旦完工后就很难被发现。目前在我国,只有占据很小比例的城市在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前提出了电气检测的要求,而且也只局限在针对公共建筑的范围,绝大部分城市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而且,我国的居住建筑物大部分属于“清水房”,即居民自主装修,自主选用电线、开关、插座和各类建筑装饰材料、施工等都没有明确的约束规定,这必然就为日后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配电线路故障引发电气火灾的成因分析

根据对配电线路故障引发电气火灾原因的认真分析和数据统计,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最主要的原因是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电线线路老化放电、漏电等几个主要方面。以上所述的电气故障一旦发生之后都会引发线路局部温度升高,并引燃周围的可燃物,最终导致火灾的发生。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配电线路在接头部位发生故障占总线路故障比例的90%左右。

三、配电线路故障特征和电气火灾的预防控制

1、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特征和电气火灾的预防控制

特征:在配电线路中发生短路的表现为线路内部产生的电流急剧变大,使电线温度短期内急剧升高,进而引燃电线的外皮,最终引发火灾。由于发生线路短路故障的时候,线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温度突然发生变化这就足以引燃导线外皮和周围的可燃物质。因此,对待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预防控制必须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防控:目前,针对配电线路短路故障所引发的电气火灾预防控制的有效手段主要有2种:

(1)采用限流式电气防火保护器(即“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

(2) 采用电流探测与快速切断装置的组合。

2、配电线路过负荷故障特征和电气火灾预防控制

特征:配电线路中发生过负荷的表象特征跟线路中发生短路故障的特征极为相似.同样表现为线路内电流增大,导致电线温度升高,引燃电线的外皮,从而引发火灾。他们的差异表现在,因为过负荷程度不同,使得线路内电流增大速度和温度上升速度就会有很大不同。这就使得我们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防控与处理。

防控:目前,我国对配电线路过负荷故障引发的电气火灾预防控制的有效手段主要有四种:

(1)上面阐述的对短路故障引发的电气火灾的预防控制的2种手段均可适用

(2) 采用接头测温与切断装置的组合:

(3)采用传统的热继电保护装置。

3、配电线路中的接触不良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

特征:在配电线路中一般发生接触不良的部位多为接头处,表象特征主要有:发生故障的电弧和局部温度的升高。

防控:根据线路接触不良的表象特征可以采用两种有效手段:

(1)采用故障电弧探测装置与切断装置的组合方式:

(2)采用接头测温与切断装置的组合方式。

4、在配电线路中接触电阻增大的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

特征:配电线路中一般发生接触电阻增大的部位都是在接头处,表象特征就是局部温度的升高。

防控:采用接头测温与切断装置的组合方式。

5、配电线路中线路老化放电的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

特征:配电线路中线路老化放电的故障特征和配电线路发生接触不良表现的特征具有共同之处.都是会发生故障电弧,引燃导线外皮或周围可燃物质。

防控:采用故障电弧探测装置与切断装置的组合方式。

在传统的测量配电线路老化手段中都应用了测试配电线路绝缘电阻的方式。但是在干燥、没有外力使导线破损的情况下,线路的绝缘电阻并不能下降。只要有外力,如振动、建筑产生位移等情况发生,都会使导线发生形变时.导致导线外皮破损,发生放电现象。

6、配电线路中线路漏电的故障特征与电气火灾预防控制

特征:配电线路中线路漏电的故障一般分为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线路及线路中的用电设备有自然泄漏电流的情况发生,这种自然泄漏电流只要没有集中在某一点处,一般并不能引发火灾;第二种情况,泄漏电流在集中到某一点处,并且电流超过300mA时,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防控:我们一般可以在一级配电柜或二级配电柜的出线处安装剩余电流式电

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一旦一级配电柜或二级配电柜出线端所测出的自然泄漏电流大于500 mA,我们就要考虑把剩下的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安装在下一级配电柜出线端口。

四、低压配电系统电气火灾防控的总体方案

根据配电系统在电线的接头处发生电气故障概率占9O% 的统计数据和对电气故障成因的特征及防控手段分析,我认为,在对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火灾防控应主要集中在电器配电柜,可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案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在第一级或第二级配电柜出线端安装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2)在配电柜接线端子处安装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3)在末端配电箱出线端安装故障电弧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4)在负荷不确定或短路与过负荷危险较大的场所,比如:集贸市场、临时建筑等场所的配电箱出线端口安装式电气防火保护器,或者设置电流探测与快速切断装置的组合。

五、结束语

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只是分析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火灾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方案。由电气故障所引发的火灾还包括了用电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高中压供电系统故障引发的火灾、电线电缆引发和传播火灾等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全部采取相应措施后,整个电气火灾防控系统才算最终完备,也才能真正起到有效控制电器火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编.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全文范文下一篇:电脑自动关机怎么解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