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自动化论文范文

2023-03-26

电气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选修

作者简介:刘顺新(1978-),男,河南新乡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黄文力(1974-),男,河南孟州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0B470010)的研究成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把原专业目录中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气技术四个专业合并组成的,新专业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各高校受限于自己的历史沿袭与办学条件,所属电气专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有的学校侧重于强电,有的学校侧重于弱电;有的学校偏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有的学校偏于电机与电气。因此,如何基于本校的实际条件,构建系统性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合格电气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迄今仍无标准方案。另外,针对不同特色的课程体系,如何理解各课程的特色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选修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选择利于取得最优化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也是大学生关心与思考的问题。本文较深入地解析了符合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且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大学生如何选修专业课程进行释疑解惑。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1.课程体系的构建

遵循先基础后专业、由简入深的认识规律,符合国家标准GBT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适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由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拓展为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转变,把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限选课、跨二级学科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几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强电特色,结合电力发展前景与现有师资条件,设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气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2)强化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保持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相关教学4年不断线;(3)强化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保持实践教学环节不断线;(4)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就业需要,注重课程安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2.课程内容的优化

依据“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突出“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软硬件、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依据“模块化”的原则,区分课程性质,设置两个二级学科限选课模块,及强电、弱电、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技写作等5个跨二级学科选修课模块,考虑强电与弱电模块课程之间的课程数量、课程内容、课时数与学分值的平衡。

适度把握“泛”与“精”的标准,基于同一专业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完全打通,专业主干课程也基本相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只体现在专业课程中的非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上的原则,设置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气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1]既满足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突出不同的专业方向特色。使得所培养的学生既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又有系统的专业知识。

尝试取消专业英语教学,增开双语课程,保持英语教学的4年不断线;在今后实践的基础上,计划试行工程数学教学的融合,开设“工程数学”课程,强调本专业工程领域实用的数学知识,减少工程数学的课时量;强化计算机技术与弱电控制技术在本专业领域内的运用,把原来的选修课“信号分析与处理”改为学科基础课,并且增加了“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与“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两门课,保持计算机技术教学内容的不断线;“专业技术讲座”对于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专业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为学科基础课,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科技论文写作”为新开课程,初步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素养;新开“机械制图CAD”课程,把原“机械制图”与AutoCAD软件制图结合起来,既传授制图的基本原理,又让学生学会工程实用的制图软件;新开“楼宇自动化系统”课程,结合了房地产业的繁荣,达到开拓学生楼宇电气化与现代化的基本知识、扩大其就业面的目标。

3. 课时的调整

合理安排与调整各课程的学习时间。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反馈,把“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教学课时由56学时调整到48学时;“电机学”减少两个理论教学学时,同时增加两个实验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由原来的40个学时增加到48个学时,增加到8个实验学时;“自动控制原理”由原来的48学时增加到56学时;“电气与PLC技术”由原来的64学时减少至40个学时;“供配电技术”由原来的40个学时调整到32个学时。经过课时的科学调整,更加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学生对核心内容的掌握。

科学分配各学期的课时量。第一、二学年,学生的社会活动相对较少,新环境、新课程与崭新的大学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好,可以适当增大学习量;第三学年,学生的社会活动量逐渐增加,学生的生活重心向就业倾斜,此时的课程安排要强调实用性,应突出专业课教学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第四学年,可以突出计算机教学环节,因为属于强实用性的课程,能够平抑学生即将毕业的浮躁心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习效果。在坚持以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整体的课程学习时间前移,解决在第六、七学期,学生因社会实践、找工作、准备各种考试等原因导致的学习效果下降的问题。

二、专业课的选修

1.课程体系解析

电气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限选课、跨二级学科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几部分组成,构成了本专业大学生的由基础到专业、由点到面、由共性到个性的知识体系。

公共基础课属于基础性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阶段的被动式学习向大学阶段自主式学习的转变,为即将涉足专业知识奠定理论与精神基础。一级学科基础课属于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构成其下属5个二级学科方向的通识性内容,为电气工程学科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共有的专业知识体系,既形成某一专业方向的基础,又形成不同专业方向转换的桥梁。二级学科限选课属于专业课内容,构成某一专业领域内系统的知识体系,呈现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气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体现了本专业的专业特色,提高本专业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层次。限于时间学生只能选择学习其中任一模块课程的内容。跨二级学科选修课按照“拓宽”与“加深”的原则设置,形成5个不同性质的课程模块,着眼于对专业知识的拓展,丰富与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初步培养其科学研究及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跨专业选修课侧重于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完美的人格魅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最终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的“来之即用”的要求,加强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2.自主的选课方式

依据“模块化设置,非模块化选择”的总原则,按照课程性质,优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内容,包括二级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模块化与跨二级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的模块化。二级学科选修课按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与电机电气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设置;跨二级学科选修课按照强电、弱电、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模块设置。

改变过去模块化课程体系下,学生在选择一个课程模块的前提下,另一模块课程不能选修或者只能修习其中一门课程的选课方式,选修了其中某一个专业模块课程的学生,其余的课程,包括跨二级学科选修课与另一个二级学科选修课模块中所有课程,都可以做为该专业方向学生的选修课。由此,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学生的课内学习时间由约2600学时减少至约2450学时,在满足基本学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其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足够的空间。

除了必修课外,所有的选修课都允许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进程。按照个人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也可以提前完成课程的学习。允许和提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与社会活动,鼓励其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并制定自己的大学学业计划与职业规划。

3.选课导师制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都配备有学业导师。大学一年级的每个行政班都有班主任兼学业导师,其它年级有年级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由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在每个学期的期末学生选课开始前,由学业导师进行具体的选课指导。[2]

大学一年级,新生偏于对基础课的学习,无可选择的课程,但是要让新生了解专业课程的组成体系,各部分课程的性质及相互联系,提醒学生及早制定大学的学习计划,引导他们完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大学二年级,学生开始接触专业知识,学业导师必须为学生深入讲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专业特色,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工程应用与发展前景,介绍专业课模块化设置的原则及意义,掌握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学习方法,培养专业兴趣。第三学年,突出实践教学,在学生初步具备了专业知识,掌握了专业背景的前提下,指导他们对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在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实践的应用,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就业意向,给出具体的专业选修课学习的方案:熟知电力系统的同学可以选修电力课程模块,对自动控制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弱电课程模块,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偏于计算机课程模块,等等。第四学年,进入毕业设计与找工作阶段,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的具体方案,允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毕业设计的性质与需要,自主确定选修本专业课程或其它院系的专业课程。为学生介绍导师的就业见解与指导意见,对每个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查漏补缺,使其尽快完成生活转换,融入社会。

三、结束语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生命力的根本保障,如何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原则,构建务实、有效、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相应的学习效果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还有待加深理解与改进。基于完善的课程体系,如何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明显专业特色人才的关键,是把握好学生与专业课程的对象性,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和兴趣爱好的、最优化学习效果的课程内容与学习路径。

参考文献:

[1]丁坚勇,向铁元,张承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之管见[J].中国电力教育,2000,(1):34-37.

[2]刘会家,黄景光,胡汉梅. 学分制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5,(S1):83-84.

(责任编辑:沈清)

电气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在很多领域当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主要说的是在计算机技术过程当中加入人工智能,使计算机在运行的时候更加智能化和智慧化,该技术的运用是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在电气工程系统当中使用该技术,推动了整个系统的运转,并且也促进了其自身的进步和成熟。本篇文章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的配合运用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机械设备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不同领域的快速发展。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设备取得了进步。自动化技术是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一项技术,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的新产物,在各行各业当中都充分的发挥出来其自身强大的作用,尤其是对电气工程的进步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电气工程机械设备领域当中,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仍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应用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并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更加成熟,将自动化技术科学合理的运用到电气工程当中,对于机械设备不断优化具有显著的作用。

1.1自动化控制

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远程控制,能够进行无人操作,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电气控制工程的整体效率,对于电气工程的顺利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趋向成熟,在很多领域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充分的展现出了该技术的优势,这也给电气自动化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优化机械设备设计

电气设备在设计的时候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结合很多不同学课的专业知识,比如磁力学课、电气学课、电路学课等,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不同专业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并科学合理的运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当中,对机械设备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指标,确保运行状态良好,并且进一步增强机械设备的稳定性,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1.3快速的诊断故障

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不同的故障,为了确保设备能够顺利的运行,很多领域当中都会使用可以预测风险和故障的技术。在电气工程当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就可以有效的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计算机可以诊断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和发生原因,这样有利于技术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处理故障,避免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在电气控制当中会使用到变压器,并且变压器对于电气控制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准确的锁定变压器发生故障的范围,这样在诊断的时候就可以最大程度的缩小范围,精确的分析故障,从而及时的解决故障,提高工作质量。不仅如此,还能够避免因为故障没有及时处理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实践

2.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在数控机床设备中使用不断广泛化,其中电机驱动系统使用比较普遍。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上升,数控机床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电机容量也因此不断提升,交流电牵引电机的应用数量越来越多,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需要不断提高,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机械设备的性能比以往更加稳定,日常维护和修理的次数减少了,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投入的成本。

在数控机床当中,要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优化设备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诊断设备的传感器情况,设备会更加精准,从而就会大大的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在数控机床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机床的性能指标,优化传输系统,从而使得数控机床达到多样化发展的目的。液压支架是数控机床设备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2.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运输设备中的应用

运输行业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市场上可以发现,运输设备的种类有很多并且数量不断增多,因此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很多大型运输机械设备随着技术水平的上升不断完善,运输数量不断减少,周转时间被大大缩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将运输机械设备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相结合,能够保证设备的性能稳定。通过远程控制,机械设备的数字技术和监控技术相结合有利于机械设备工艺的自动化发展,设备的性能指标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运输成本从而降低。

2.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刀具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在生产刀具的时候,对工艺的要求比较严格,整个生产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生产工序比较多,每一种工序之间都会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要是某一个环节发生状况,后续的生产就可能会因此中断。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刀具质量,给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刀具进行监测的时候,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就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对每一个阶段的生产进行掌握,及时发现生产当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尽快制定解决对策将问题处理掉。不仅如此,可以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手段,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在作业的过程当中客户要求对工艺进行调整,那么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及时地进行控制。选择合理的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刀具质量,降低人工检测出现的失误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4機械电气自动化采掘技术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当中,电牵引技术在机械挖掘当中被广泛使用,该技术不仅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不断减少。通过牵引技术,在多组不同电机的支持下就能够实现设备的驱动。交流牵引技术的抗污染能力比较高,十分可靠,所以在很多企业当中使用十分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技术是在工况监测技术和不同故障诊断的情况下进行应用的,有着十分显著的大功率设备优势。从当前发展的情况来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发展,企业当中的集成化高产模式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产模式。

2.5电气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得到物质满足以后,人们对数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对电量的需求。人们在生活工作当中会用到很多电子产品,这些产品都离开对电的使用。在电网调度的时候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数据的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次数,从而降低因故障发生导致产生的经济损失。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当中的时候,是将软件即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硬件系统即中心服务器、显示器等设备相结合形成的。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支持下,可以进行更好的业务监控,改善工作模式,在区域电力系统当中进一步实现自动化调度。

3、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不断成熟,并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自动化技术手段,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从而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园锦.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7(17):121-122.

[2]王善彪,朱晶晶,曾龙.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143-143.

[3]习强.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No.134(12):142.

电气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3篇

1.1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行业的运用

在电力行业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过后, 电力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所下降, 同时还能够监控好电力生产与传输过程, 这样有助于避免电力事故的出现, 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找寻出电力系统中的问题, 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来加以处理, 以此来确保供电更加稳定、可靠。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火力发电的能源在我国电力能源中占据着较高的成分, 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 当设备结果以及材料有所不同时, 热能回收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这样可能会导致热能的回收率无法达到需求。研究表明, 重热系数在4%~8%范围内算比较正常, 重热系数越大, 热能回收则越好。[2]

1.2 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电气自动化也已经运用于建筑构造过程中, 从而创建出智能化建筑。现如今, 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向。由于建筑行业想要减少人力资源的运用, 并确保设备能够具有更大的效率, 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2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发展趋势

2.1 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方向

现阶段, 在控制手段上, 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管控系统正在不断向最优化、智能化、区域化与适应化方面进行转变, 在该过程中, 非常有必要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微型电子技术, 这样将能够促使电力系统实现多样化发展, 同时对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处理的要求也变得愈加严格。此外,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 其能够根据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理论依据来创设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对于电力系统而言有着诸多优势, 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控制方式, 而且操作手段明显更加多变。

2.2 核心竞争力方向

电气自动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当前电力企业要想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下去, 那么就应该不断扩大电气自动化设计与研发方面的投入, 这样必然能够促使技术水平有所提升, 当技术取得一定进展后, 我国电力企业在电气自动化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就会缩小, 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发展也将得以完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然而然会增强许多, 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故应该给予重视。从当前情况来看, 电力系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两种走向, 分别是分布式与开放化, 分布式结构可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能构建出比较独立的功能性模块系统, 这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必然会下降, 系统在稳定性上的表现明显会变得更好。

2.3 以电气自动化来带动电气智能化的发展

最近几年以来, 我国在专用集成电路、CIMS、自动控制机器人产品等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果, 各相关公司均针对电气自动化提出了各种设计方式与理念, 从而引导电气自动化不断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转变。比如基于微机环境的集成化CAPP]应用框架与开发平台开发了综合智能化CAPP]开发平台与应用框架。[4]该平台同时也制作出了金叶CAPP、同方CAPP。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将会变得愈加明显,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技术, 从而实现电气智能化的发展目标。

结束语

现如今, 在我国电力行业当中, 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向。在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中, 电气自动化技术往往能够展现出其良好的功用, 其不仅能够促使系统运行变得愈加精准、高效, 而且有助于电力系统的维护管理, 故应该注重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发展, 并将其合理运用于电力系统中, 促使电力行业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目标, 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电气自动化的运用, 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我国电气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向。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 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正在不断突显出来, 同时电气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这明显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对电力行业相关系统的运转具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将详尽阐述电气自动化的具体运用情况, 并结合实际状况来探析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运用,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巧立.浅谈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05) :21-27.

[2] 张娉.试论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5 (07) :136-139.

[3] 翟少峰.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化煤矿中的应用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 (11) :57-58.

电气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电气工程中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优势以及设计模式

(一) 电气工程中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优势

与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 在提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过程中, 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应用能够更加便捷和简单的控制。传统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在电气与自动化融合系统中能够更加简洁的操作, 并且其还具备更加精准的控制效果。在电气工程中, 将电气与自动化融合应用, 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控制模型设计中的客观因素所无法预测的实际问题, 因此这种技术对于提升系统控制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1]。而近年来, 随着电气与自动化融合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 以及当前大量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 使得电气工程原本面临的安全问题都可以从源头解决, 充分确保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另外, 提升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在电气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能够极大的实现电气系统的控制。从当前实际情况分析, 电气与自动化融合应用系统实现了系统响应的提速, 进而充分确保了电力系统调节的灵活性, 有效的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 随着当前智能科学技术的引入, 使得电气与自动化融合应用技术在自动调节方面的智能水平不断提升, 极大的提高了控制有效性。

(二) 电气工程中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设计模式

1. 远程控制

远程监控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终端设备对生产流程以及生产工程进行合理的调控。但是, 由于当前人力资源基数有限, 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对生产过程进行综合性的全过程了解, 缺少相应的灵活性[2]。而远程监控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其优势部分, 进而实现灵活的管理, 达到智能操控的目的。即便是远程监控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信号问题和通讯量问题, 但是在一些小型的电气工程中的远程监控就会发挥出其充分的作用。

2. 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同一个监控系统对整个项目中的不同分支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管控。在当下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期, 电气工程施工中对于集中管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远程监控系统来说, 集中管理不仅能够在内容以及成本方面展现出优势, 而且还能够整体提升工程施工的稳定性, 同时还能降低成本以及人力消耗。

二、电气工程中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应用

(一) 电网调度

电网调度是电气与自动化进行融合应用的显著运用形式。在电网调度中, 电气与自动化融合能够对于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性了解, 同时还能够对数据进行同步跟进, 进而全面掌握工程的实际状况[3]。而通过实际工作模式进行分析, 自动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设备的结合使用, 电网调度能够充分的将电气与自动化融合技术应用, 将发电、变电以及调度三项工作进行充分结合, 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一旦某个电气设备中出现问题, 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从而保障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从而加快电气工程生产自动化的推进。

(二) 继电保护装置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是针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以及电力系统异常情况, 通过报警的形式对故障进行排除和解决, 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设备损坏而带来的供电问题以及经济亏损问题[4]。例如:当电力系统中线路出现短路的时, 传统的电力系统保护设备在自动化程度上有着一定的缺陷, 甚至会出现拒绝自动化的现象。但是, 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使得电气系统运行时处于合理的参数范围内, 还能够对特定的范围设备进行管理, 以便于应对突发异常现象。

(三) 分散控制

分散测控能够充分的实现系统的信息传递以及信息控制, 就是通过指令从控制的单元进行相应的输出, 同时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进行传递, 从而使得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得到信息数据, 最大程度的提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效率。分散测控的主体就是工作站, 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站中进行远程操控, 同时通过工作站进行信息接收, 从而高度实现相互配合的工作功能。

三、结论

通过本文论述可知, 随着电力与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其不但提升了电力工程的工作质量, 而且为电气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尤其是在电网调度、继电保护装置应用以及分散控制方面的应用更是提高了我国电气工程的建设。但是, 就当前我国电气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 其在未来发展和应用中还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故而, 我国应当对于电气工程中的电气与自动化给予高度重视, 并且着力解决各个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从而提升我国电气工程建筑质量。往此次研究能够被当代学者所关注,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创新, 进而为我国电气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电气工程在当今社会生产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将电气和自动化进行融合应用, 不但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质量, 同时还能够极大的推动电气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 文章对电气工程中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应用之路进行详细探究。首先, 文章对电气工程中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优势以及设计模式进行简要概述, 而后详细分析了电气工程中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应用。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提升我国电气与自动化的融合应用, 以此为我国电气工程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与自动化,融合应用

参考文献

[1] 温兴栋.浅谈电气和自动化设计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J].智能城市, 2017 (5) :115.

[2] 章卫强.电气工程中电气和自动化的融合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6 (33) :107.

[3] 陈虹宇.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探究[J].工业设计, 2016 (11) :186.

电气与自动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各类电气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还能够协助相关部门快速搭建环保高效的电气控制网络体系。在电气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内,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合理运用方法比较多,也能够呈现更加省时省力的信息化部署与应用态势,有效节省较多能源。本文将主要探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优势以及要点。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

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内,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控制装置能够呈现更加稳定和高效的運行状态,也能够创新结合多项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并能够与集成化的软件系统功能进行有效衔接。但是在很多分布式电气工程项目的部署和应用过程中,也需要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殊应用思路,及时开展信息化管控和调度工作,才能够显著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便于调控与运行管理

在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进行系统调控以及运行管理等相关工作,并能够根据实时数据指标全面整合各项设备和技术资源,普遍呈现动态化的监管模式[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便于调控以及运行管理,但是需要及时解决能耗量较高的缺陷和管理问题,避免影响到相关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在各类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调控操作和运行管理模式的合规性和正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在电力和电子行业领域内,通过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调控操作的精确度,还能够协助系统管理人员进行运行管理工作[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相对比较简单,能够根据目标系统的操作规程,重点筛选相关调控参数和运行监管参数。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与相关电气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并能够在正常的调控与运行管理模式中,精准采集相关电力电子数据信息,还能够根据具体操作功能模块儿中的业务流转形式,准确输出相关监测数据指标,并能够协助管理人员提升调控和运行管理效率。

1.2 无需单独构建控制功能模块

在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过程中,无需单独构建控制功能模块,也能够及时响应系统调控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功能的操作指令,还能够精准输出相关控制信号。尤其在PLC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可视化特征非常明显,也能够根据电气设备中的具体零部件运行状态,综合评估和判断分析控制指令的执行路径是否科学合理[3]。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路径,在无需单独构建控制功能模块的基础之上,能够精准把控相关数据信息的流转效率,还能够进一步凸显低能耗以及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在集成系统的控制平台中,能够充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综合评估管控一体化的控制指令是否正确,也能够有效约束和限制相关操作人员的误操作行为,并能够显著提升控制操作功能的精确度。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控制操作效率,但是需要建立在更加优化和完善的设计模式基础之上。

1.3 信息化程度较高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相关行业领域中,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高的现象非常普遍,也能够显著提升相关技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并且对系统操作人员的信息素养要求也比较高,因此能够直接影响到电气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质量[4]。在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各类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动态协调相关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模块,也能够及时采集和统计分析相关运行数据指标。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能够根据特定的编程设计方法和算法流程,定向调整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相关控制指令,还能够协助集成控制平台精准采集相关数据指标。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高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能够为电气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能够根据特定控制功能模块中的业务操作流程,及时检验各项管控指标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1.4 易于拓展和功能解耦

在集中部署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将拓展功能选项进行严格监管,才能够及时迎合工业发展需求,还能够将功能解耦模式与软件设计模式进行有效衔接。易于拓展和功能解耦,能够充分展现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并能够按照实际部署应用需求,量化统计分析相关硬件运行维护指标,也能够提升信息化建设质量和管控效率[5]。虽然电气自动化技术具备易于拓展以及功能解耦等显著应用优势,但是也需要及时结合集成化的平台系统软件,才能够精准管控各项运行参数指标,还能够显著提升网络化以及系统化的自动控制效率。尤其在电力以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内,易于拓展以及功能解耦的具体应用形式会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因此更需要精细化部署和应用相关电气设备和技术资源,并需要协同低碳高效的部署方式,重点提升电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发电厂的分布式控制应用

在电气工程建设项目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在发电厂的分布式控制应用模式中,也能够进一步提升相关电力电子技术资源的依赖性和协同性。在对发电厂的分布式控制应用模式进行全面部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电气系统的自动化调控管理模式,定向筛选发电厂中的相关控制指令,并协同科学合理的自动化控制方法,精准输出相关控制指标和统计数据。在对发电厂进行分布式控制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PLC系统元件,根据分布式控制功能模块中的相关操作参数,将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自适应调整。通过应用发电厂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和技术资源,应该能够显著提升电气工程的整体部署质量。不同建设规模的发电厂,需要配备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平台有所不同,也能够直接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在发电厂的分布式控制应用模块中,能够根据相关自适应模块参数,定向调整相关业务系统的控制操作模式,并及时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操作。

2.2 变电站智能运行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根据变电站等重要电力设施的智能运行管理模式,重点筛选运行管理参数,才能够精准适配相关控制指令的输入或者输出模式。在变电站的智能运行管理模式中,能够将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相关信息资源实现精准链接,还能够进一步凸显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功能的操作目标。在处理变电站的智能运行操作需求过程中,就要根据电气工程中的相关操作模式,按照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相关方法的应用流程,重点部署和应用相关功能模块,也能够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化设计效果。根据变电站等相关装置的具体运行参数,全面整合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凸显调控运行管理模式中不同层次数据信息指标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在变电站的智能运行应用模式中,能够将电气工程中的相关设备资源,与自动控制网络的部署形式进行有效衔接,并充分保障变电站内部相关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2.3 电网调度应用

在集成式的系统控制平台中,能够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在电网调度功能选项中,也能够根据该功能模块输入和输出数据指标的精确度,及时开展定向筛选和调整操作,也能够及时均衡不同电力网络之间的负载形式。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智能电网建设工程中,需要根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效果,及时优化和完善电网调度功能模块中的相关设计模式,也能够及时按照低碳,节能,高效等相关设计原则及时调整和优化调度操作参数。在组合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将电网调度功能模块中的相关操作指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衔接,才能够充分保障电子技术资源之间的依赖性和协同性不变。在集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将电网调度功能选项中的具体数据参数进行全局化处理,及时同步相关信息处理结果到集成控制平台之中,还需要在优化设计调度功能模块的基础之上,定期筛选功耗相对比较高的电气设备。

2.4 断电保护应用

在电气工程项目的部署和应用过程中,断电保护装置能够承载较多自动控制功能,因此也能够有效承接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应用形式,还能够充分满足电气工程中相关施工技术方案的应用需求。在执行差动保护以及断电保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电气设备的信息输出状态,及时定向调整断电保护参数,并充分提升相关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动操作效率。根据电气工程的具体部署需求,需要将断电保护装置的系统响应能力以及安全性能参数进行统一采集和数据处理,并在可视化监控平台中,重点排除相关安全隐患因素的干扰。在广泛应用差动断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具体配置条件,需要定期开展故障维修工作,才能够精准把控相关电力电气设备是否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2.5 电力在线监测应用

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特点,其能够协助电气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实现更加精准的电力在线监测应用功能。在统一部署和应用电力在线监测功能模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自动化控制装置和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在开展故障检修等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重点筛选在线监测数据参数的合理区间范围,也能够快速整合相关控制信息资源。在对电气电力系统进行统一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选用能耗相对比较高的在线检测装置,以免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技术资源的应用状态。根据电力系统的在线监测指标,也能够有效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还能够根据供配电网络中的各项运行参数,在集成式控制平台中定期更新相关在线监测数据信息。

结束语

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电气工程环节中,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电气工程智能化水平。随着我国电气工程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电气行业领域对我国电气工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只有推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进程,才能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电气工程项目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玉涛.浅谈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J].电子世界,2020(24):206-207.

[2]陈泉润.关于电气与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之中的融合运用探讨[J].电子世界,2020(24):69-70.

[3]郭呈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木工机床,2020(04):20-21+24.

[4]王俊清.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管窥[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189-191.

[5]马赫欣.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12):73-74.

陈婷翌、1993年6月、女、云南宣威、汉、电气工程、助教、本科

涂祖蕾、1978年9月、女、云南昭通、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讲师、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电气和自动化论文下一篇:信科专业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