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作文范文

2023-09-20

植树的作文范文第1篇

小学时候学校就在我家对面,吃一碗饭的时间就能到了,于是每年到植树节的时候老师就会让家近的人带着铁锹和水桶去参加植树活动,家近的缘故我每年3.12这天都要带着这两样东西去完成学校给的任务。

树年年种,但是都没有长大,小时候的大家都很淘气把树苗折断后可以做出一根根很漂亮的棍子,伙伴们在一起拿着棍子走在路上排着队很有大侠的威风感觉,现在的话说拉风或者COOL。

到我三年级的时候,终于可以种一个属于自己的树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只能帮我们扶住树苗)。我第一个到达学校找了个好位置挖坑,哈哈等我的同学到的时候我的坑已经达到了种树的标准了,成就感、自豪感……那些看我挖好坑的学弟学妹们都围着我要跟我一起种树,于是我们就一起找到了老师要了一棵很笔直的意杨树苗—并且是树苗里面比较高的一棵。

接下来就是他们扶着树,我来栽树、大家一起抬水灌溉树苗……

由于我的树苗比较直很多的同学都对我的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要“绊”(PS:我们老家的方言在这里指的是折断的意思)我的树,去做一根很酷的棍子,当然我也不能让他们得逞。我就想出了个办法在这棵树的周围栽了很多带刺的一种小树,这样我的这棵树活了下来。

随着我升到四年级的时候到了别的学校,我的这个第一个母校也被取消了,同样学校的校舍也被拆除也带走了很多小学的记忆:我的一年级老师很会教书,我的二年级老师一个人什么课都可以教,三年级我选的一个堂姐做三好生结果我选上……

树是保留下来了,过年回家的时候路过那看到了我种的那棵树还在不过现在已经很粗了……当然这个树也不属于我和村了,据说当年这里的所有学生种的树被一棵20卖掉了。

今天植树节想着点什么,说什么为环境保护做贡献,咱没那能耐也没什么危害自然的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也许20xx真的会出现,

套用个大师的话:我们一直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丰富的资源看来实在浪费,但是当我们观察大自然的运作,会知道任何一种资源不是无穷尽的,我们始终在等待,旁观看着每一种资源消耗殆尽,期待下一次会更好……植树节的作文600字 篇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20xx年3月12日,我们迎来了第36个植树节。这注定会是令人快乐且颇具收获的一天。

那天天朗气清、风和日丽,一扫往日的晦涩,同学们心情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在指定时间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迎着微风,携带着我们在家里制作的爱心植树卡,坐上了前往惠山区长安街道北惠路的汽车。坐在座位上同学们因为接下来的植树活动而迫不及待,巴不得汽车一秒钟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到达指定地点后,同学们被老师分为三人一组,同用一个铁锹。我与我班的其他两名同学分到一组。首先寻找我们三个人都看好的一块风水宝地,然后我们开始用铁锹挖坑,但是由于一开始选择土地时没有考虑泥土的干湿问题,所以挖起来十分费劲,经历5分钟后,看着我们三个人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所挖的那个老鼠洞,我么毅然决定寻找一块相对来说比较湿润的土地。终于我们挖出了一个像样的坑,紧接这我把树苗放在坑里扶正了,另外两个小组成员用铁锨培土。我两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小树苗,他们不停地挖土,把挖的土放到树坑里。他们干得更卖力,我非常佩服。当我们终于把树种好要挂爱心植树卡的时候,突然发现种错了树,三个人都有点泄气,但是我抬头环视了同学们一眼,这才发现,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都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各自不停的工作着。看着同学们的这股干劲,我们三个人又重燃激情,开始种植另外的树,最终,我们完美地种好了两棵树并且挂上了自己制作的爱心植树卡。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小树,心中感慨万千。微风吹起,摇头晃脑的小树们好像在对我们说:“小主人们,我口渴了,再给我点水喝吧!”我们又把水倒在了培好的土上,小树咕咚咕咚地喝起来。

小树栽好了,我们会心地笑了。这时,我们要走了。我们仿佛听到小树在对我们说:“再见了!”……植树节的作文600字 篇3

树木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很坚强,只要人类种下它,它就顽强地生存下来,从不索取,却回报给人类无尽的好处。甚至有些树种只要自己的种子落入泥土,就会发芽生根,茁壮地成长起来。

夏天茂密的森林是天然空调,走在林里,夏日的燥热一扫而光,清凉的空气是多么惬意。

树木多的地方就是天然氧吧,人生活在这里就会远离疾病。

树木还可以储存水,防止水土流失。树木多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生命就可以存活。

好多树木站在一起就可以阻挡暴风的袭击,还可以吸收噪音。

树木还可以制造出生命需要的氧气,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毒气——二氧化碳。

树木还可以用来造家具,造纸等等。

树木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就算是死掉也会经过几个世纪后变成石油和煤,继续奉献它的一切。

所以树木是多么令人尊敬的植物啊。

可是我们人类为自己的私欲,不停地砍伐树木。马路边那么粗的树给砍掉,它有近百年吧,默默地为人类付出很多,却要被砍掉!

默默地看着躺在路边的树,它已经被切割的不像样子,我不知道,它是否在哭泣,它是否感到委屈,是否感到不解。空气的污染,川流不息的车的噪音和尾气,它都默默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着,报答人类把它种下的恩情。从没想过人类把它放到这个不适合它的地方,就再也没管过它,它经历过飓风,暴雨和干旱的摧残,可是它顽强地一天天长的这么粗粗,只因为不美观,就被伐。

人类啊,愚蠢的人类,怎么可以这样粗鲁地对待自己的朋友呢!

人类的随意砍伐树木,造成多少水土流失,多少村庄的灭亡,让多少鸟类和小动物失去自己的家,而流离失所,从而濒临灭绝。

植物,动物,鸟类和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家,它们也有权利生存。人类呀,不要随意砍伐,破坏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人类也必将会灭亡。

植树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六)快乐的植树节

迟到的植树节作文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在3月12日植树节到来之际,人们纷纷走向田野山岗,行动起来去植树,为共创一片美好的蓝天做一点贡献。于是植树节前一天清晨7点钟,我就来到了建工大厦乘坐65路公交车,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到达西营的下甘降村,徒步40分钟到达我们植树的目的地——梯子山。

一百二十多人的队伍开始登山了,领队给我们的分工很细,有刨土组、提水组、浇水组,植树组和质量监督组等好几个小组,我和小朋友们都被分到了植树组。我们拿着锹,扛着镐、锄,提着桶,开始种树了。男人提水及刨坑,女人和孩子浇水和植树。我们对植树的质量非常讲究,树坑要挖30公分长、40公分宽、40公分深。我先把树坑挖好,再栽种小树。我在挖树坑过程中挖到一块大石头,我就拿手使劲把大石头挖出来,并把坑里的小石头一个个捡出来,再把小树苗放进去,用手把无杂质的好土放在小树的周围,再用我的小拳头把土砸实了,接着再用刚捡出来的小石头在小树的周围垒成一个小围堰,便于保存水土,然后浇上满满一花生油桶水,这样我的小树种完了。再把提前做好的写着我的名字及希望语的小牌子挂在我的小树上。

植树的作文范文第3篇

植树节的意义50字

1.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二:植树节的意义50字:提供生活原料和用品

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尺机,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比如,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结构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开采1000吨煤,需要22立方米的坑木。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使用的大量农具也离不开木材。

三:植树节的意义50字: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我国许多地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黄河流域,由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雨水冲刷,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致使河水变浑,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多植树,就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因为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树根吸收畜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主要武器是风和沙”(竺可桢语),大量植树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护林,减少风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风沙的作用。

四:植树节的意义50字:保护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植树的作文范文第4篇

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精读中间叙述部分,圈点勾画关键句,学习塑造牧羊人形象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愚公是咱们济源标志性的人物,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今天,我们穿越时空来认识一位法国的愚公,他就是著名作家让·乔诺笔下的植树的牧羊人。

二、测预习 知储备

光秃秃的山上,没有一棵树。废弃的村庄里,一dòng dòng(

)房屋成了废墟,钟楼早已坍塌。泉眼干涸(

),狂风呼啸,一点儿生气也没有。

一位沉默寡言、让人无法琢(

)磨的牧羊人,以自己的微薄(

)之力,每天挑jiǎn(

)橡子,在山上种植。

三、读课文 品人物

1、默读课文,概括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 人物 事件 结果)

2、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能直接或者间接表现牧羊人品质的语句。

句式:我从文中——看出他是一个——的人。认识牧羊人的方法 (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老师教给大家三个角度1.从环境变化2.从人物言行3.从作者评价) A看环境

知变化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植树前后高原景色变化的词句。 (三十多年来高原前后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牧羊人种树的时间之长,做出的贡献之大,成就之大)

B观言行

品人物

(通过大家刚才的圈画批注,我们触摸到了牧羊人的灵魂,一个血肉丰满、平凡而又伟大的牧羊人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在作者眼里,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C赏评价

懂人物

找出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听听作者眼中的牧羊人。

(作者对牧羊人给予了高度评价,直接歌颂了牧羊人,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使得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小结:作者多角度、多侧面的塑造了牧羊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塑造牧羊人的形象的?

1. 典型环境衬托人 2. 生动描写刻画人 3. 作者评价了解人

四、小拓展

学以用

植树的作文范文第5篇

活动安全保卫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

2013年4月11日至2013年4月14日将在 体育馆(小堡)外场举办的 “2013百车汇春季大型车展”活动,是由明山区政府与 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根据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为加强对活动现场的安全管理,维护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确保该场活动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地顺利进行,特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活动的安全。

二、任务和目标:

按照“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的总目标,认真落实审批活动的内容和安全保卫方案,积极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落实保安、防火等工作,做到活动期间不发生爆炸、枪击、纵火等暴力恐怖案件;不发生火灾、拥挤踏伤等灾害事故;不发生危害观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件,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三、组织机构及其工作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负责人: 联系电话: 7 应急指挥中心在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和明山区交警大队监督管理下,组织各职能组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掌握活动现场动态情况、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研究应对突发性事件安全方案,下达指挥命令,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应急指挥部地点设在主席台左侧。 (二)协调保障组:

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职 责:一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各部门要按照方案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切实履行职责;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要主动对接,加强协调配合,密切掌握䷥作动态,特别要随时掌握调整变化的情况,及时汇报、通报;三要提高服务质量,各单位部门要主动介入、主动服务、遇事不推诿,进一步增弪责任意识,确保安全保卫工作安全有序万无一失。 (三)安全检查疏导组

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职 责:负责对现场实施不间断的安全检查,保障活动场所、疏散通道等符合安全规定,发现隐患及擶予以纠正。对妨碍活动安全的行为及时

䷥出场秩序和安全,遇突发性事件引导群众有秩序地疏散。

四、安保人员安排

广播电视台 现场工作人员10人 另聘请保安2人

五、安全措施

(一)活动告示牌

在活动入口区域及周边设置活动告示牌,内容涉及活动区域分布图、洺

动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安全疏导。

(二)联络措施

相关工作人员均佩戴胸卡,所有工作人员保持电话畅通,以便联系。

六、应急处置预䷥:

对活动现场发生的突发意外情况,应坚持“迅速、及时、妥善”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势,平息事态,减少危害。

(一)若现场发现有邪教不法分子破坏捣乱进行反动宣传时,除及时向属地公安机关悥告外,工作人员配合保安员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将嫌疑人强行带离现场,收缴审传品,并交有关部门审查处理。若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二)若现场发生爆炸事件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现场总指挥部报告,同时报告120急救中心到现场组织救护或送往就近医院抢救治疗。安全检查疏导组的工作人员应引导观众迅速撤离现场,控制旁观者进入事故现场和事故危险区域。在进行救援工作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现场的破坏。

(三)若现场内出现哄闹、滋事等治安事件时,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妥善处置,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对个别带头起哄、投掷物品、又不听劝阻的怂恿闹事者要及时报告现场指挥部,并配合保安员将其强行带离现场。对在场外发生的闹事,要及时予以制止。

(四)若工作人员和观众冲突预案:

当工佌人员在执勤中与观众发生争执时,安全协调组要按其工作职责, 3

耐心冷静规劝观众,妥善处置,避免冲突,扩大事态。对个别不听劝阻的,出现哄闹、䷥事等治安事件要强行带离现场,交公安机关审查处理,以保证活动顺利安全。

(五)若场地人员超出核定容量预案:

若场地人员超出核定容量,出现人员拥挤,现场混乱,应立即停止活动,服从现场民警或安保人员的指挥,按疏散标志对现场群众进行有序引导、疏散。

4

本溪市明山区人民政府 本溪广播电视台

植树的作文范文第6篇

1. 理解并积累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 2. 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3. 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导入新课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资料助读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植树的男人》是他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作出了贡献。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2. 整体感知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二、深入文章梳理思路

1.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荒凉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得知牧羊人除橡树外还种了山毛榉、白桦树,“我看到了溪水。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充满生气,变得富饶。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⑴叙事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字里行间含蓄着作者的深情;结构严谨,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⑵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文,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3.赏析下列句子。

⑴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 -个坑。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

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埋”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含蓄着“我”对“牧羊人”的敬佩。

“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棵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埋”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三、课堂小结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上一篇:感念师恩作文范文下一篇:智能家居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