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范文

2023-09-23

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 规模化养殖技术

随着动物医学、动物营养学、遗传育种学等技术的发展, 使规模化养殖成为可能。从规模上讲, 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对养殖规模的划分规定, 猪的饲养量低于50头则为散养, 超过50头为规模化养殖, 但是细分为50~99、100~499、500~999、1 000~2 999、3 000~4 999、5 000~9 999、>10 000这7种规模。

规模化养殖技术涵盖了猪场硬件建设、生猪杂交和人工授精技术、科学饲养技术、猪场防疫与疫病的监测技术, 以及猪场的环境保护技术 (主要是粪便处理) 5个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前4种直接与猪养殖相关的技术及应用。

1.1 猪场硬件建设

良好的猪场硬件设施设计和建设对提高生猪的饲养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猪的疫病有效保障。猪场需要建立标准化猪舍、温度调节设施和通风设施、防疫消毒设施、饲料加工区域及设备、饲喂设施、饮水系统、排污及环保处理设施等, 这些设施可以保证猪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以标准化猪舍为例, 标准化猪舍需要采用砖混结构, 屋顶为圆木结构, 采用保温隔热材料, 使之有效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考虑到实际需要, 母猪舍的跨度建议为10~11 m, 保育舍与育肥舍跨度建议为9~10 m, 长度在60 m以上, 猪舍墙体高度以3.2 m左右为宜[1]。

1.2 生猪杂交和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利用优良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提高生猪的质量。人工授精技术不仅可以避免生猪自然杂交的疾病传播等缺点, 还可以提高受胎率。此外, 人工授精可以将多头种公猪的精液混合后输入二元母猪, 所产的猪的健康情况好、产仔量提高。在精液输入方面, 采用母猪深部输精法利于节省精液。

1.3 科学饲养技术

猪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不同的营养、温度等, 因此, 根据猪的不同大小、不同阶段、不同体质综合考虑, 对猪实行分区饲养。通过分区饲养, 可以对不同区的猪投加不同的饲料, 保证猪在不同阶段、体质条件下均能健康发育, 保证猪生猪的整齐度, 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率。

母猪分为空怀和后备、怀孕、分娩哺乳3个阶段, 而在这3个阶段可以分为弱、中和强三类。针对这3个阶段要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对于处于空怀和后备时期的母猪, 应当以保证发情和排卵为目标进行饲养。对于孕期的母猪, 要保证受精卵在子宫中不同位置着床、发育、形成胎盘, 在此期间, 要让母猪处于安静状态, 避免受到高温影响, 不用有刺激性的饲料饲养。在分娩前1个月左右, 母猪体质量剧增, 需要加大饲喂量, 保证营养供应。在分娩前1周左右, 应减少饲养量, 对于体质较差的母猪, 可以在分娩前10 d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在分娩后逐渐加大饲养量, 以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 保证幼崽的哺乳需要。

1.4 猪场防疫与疫病的监测技术

猪场的生猪密度大, 容易爆发各种疫病。因此, 对猪场定期消毒、对猪定期进行预防免疫和加强免疫。同时, 要实时观察猪的健康情况, 并定期检测, 发现已经患病或者患病可能性较大的猪只, 应当注意治疗或者预防。

2 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养猪生产中重要意义

2.1 保障猪肉质量安全

规模化养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标准化生产。钟永新认为, 标准化的生猪养殖是由猪的引进、饲料供应、药物使用、防疫措施和饲养人员等环节组成, 这些环节利于政府管理。因此, 猪的规模化养殖利于为社会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猪肉。同时, 为问题猪肉的追踪溯源提供了可能[2]。

2.2 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资源消耗

规模化养殖具有集约性特征。因此, 规模化养殖是将养猪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集合在一起使用, 如员工、场地等, 这样能够提高对这些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同时, 提高了生产效率, 自然也就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在规模化的猪场, 有良好的配套设施, 有成熟的技术、有经验丰富的饲养人员和动物医疗人员, 以上要素的配合, 可有效保障猪的健康成长, 减少疫病的发生,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同时, 提高了猪场对各种风险的抵抗能力[3]。

2.3 抵御“猪周期”

经过学者的研究, 我国的猪周期为3~4 a, 导致猪周期产生的原因有5点:一是生猪的出栏量不稳定;二是我国的规模化养殖程度偏低;三是疫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四是猪的生长周期较长;五是价格的波动导致养殖户亏本而减少养猪量甚至不养。整体而言, 我国的规模化养殖程度偏低, 这导致了生猪的出栏量不稳定、疫病不易控制。规模化养殖程度越高, 生猪的出栏量就越稳定、疫病就越少, 反映到市场上, 生猪的价格就比较稳定, 从而有效抵御了猪周期, 延长猪周期。

2.4 利于环境保护

传统的散户养殖, 通常兼顾了自用和出售两个目的, 这也导致养殖户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进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同时, 散户养殖大多是农户在村里养, 这导致村里有恶臭, 降低了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4]。规模化的养猪场离居住地较远, 同时需要配套专门的环境保护设施用于处理以粪便为主的废水。这有利于环境保护, 减少了猪场的污染源, 利于猪的养殖和防疫工作。

3 结语

我国在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养猪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客观上推动了养猪业的发展。但我国的规模化养殖程度还不高。政府可以引导农户的散户养殖向小规模养殖发展, 小规模养殖向大规模养殖发展。此外, 给予一定的猪场硬件设施的修建给予一定的补助进行引导。猪周期的出现, 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信息的缺失导致, 因此, 设立养猪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参与, 使养殖户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壁垒得以消除, 从而利于养殖户调整自己的养殖规模。

摘要:自野猪被驯化以来, 养猪就成了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动物医学和养殖业相关技术的发展, 使规模化养猪成为可能。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推动了养猪水平的提升, 且对农民增收有巨大帮助。主要介绍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养猪中的应用及应当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养殖技术,规模化养殖,养猪生产

参考文献

[1] 濮存全.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 2016 (9) :24-30.

[2] 钟永新.环保型畜牧产业开发与示范优化技术探析[J].广西农学报, 2013, 28 (6) :48-51.

[3] 范春国, 董国忠, 肖驰, 等.PIC配套系种猪引进、规模化养殖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研究报告[J].养猪, 2003 (5) :16-17.

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与管理标准

为了加快奶牛养殖方式改变,提高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

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一、选址与布局

(一)养殖小区(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

(二)养殖小区(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交通方便,有稳定水、电供应,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三)养殖小区(场)附近应有条件获得足够的青粗饲料供应。

(四)养殖小区(场)的整个功能区布局合理,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三大部分,管理区和生产区应处在上风向,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应处于下风向。

二、设施与设备

(一)奶牛养殖小区(场)应有车辆消毒池、更衣消毒室、兽医室、隔离区、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兽医防疫设施。

(二)奶牛养殖小区(场)应有挤奶厅、饲料加工或贮存间、档案资料室、青贮窖等生产及管理配套设施。

(三)养殖小区(场)应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内部净道和污道要严格分开,净道主要用于奶牛周转、饲养员行走和运料等,污道主要用于粪污等废弃物出场。

(四)圈舍朝向、规格、及各栋圈舍距离合乎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充足的运动场区。

(五)奶牛养殖小区(场)应有挤奶设备、牛奶贮存及运输设备、青粗饲料加工调制设备、兽医诊疗器械等必要的设备。

三、管理及防疫

(一)奶牛养殖小区(场)有集中统一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规范。

(二)奶牛养殖小区(场)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奶牛配种、系谱、分娩、牛只变动、饲料、兽医防疫及用药、产奶量、牛奶质量等。

(三)养殖小区(场)内有足够数量的管理及技术服务人员,所有人员应符合从业健康及技能要求。

(四)奶牛养殖小区(场)有符合本小区(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消毒防疫措施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并做好防疫记录。

(五)挤奶厅配有相应挤奶能力的挤奶设备及牛奶储存设备,牛只消洁、挤奶设备清洗消毒、挤奶过程管理、牛奶冷却与储存程序应科学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六)奶牛养殖小区(场)应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饲草料供应方案,饲草饲料来源清楚、质量可靠,添加剂使用符合有关标准,每年每头成母牛应有不少于7立方米青贮饲料,可采用集中青贮或分户青贮的方式自行设计和安排。

四、环保要求

(一)奶牛养殖小区(场)周边、场内道路两旁应有绿化措施。

(二)奶牛养殖小区(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益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处理后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养殖人员简历自我评价二

护理大专毕业。有护士资格证已注册。在学校也接触过实验用小白鼠,很喜欢的,本人也很喜欢小动物。本人吃苦耐劳,适应环境快。

养殖人员简历自我评价三

本人兽医,先后干过;钳工。电工。电焊。会计和供销工作。2000年后。从事三黄肉鸡南孵北养工作。曾先后在临汾市龙腾达养殖公司孵化场和种鸡场任主管经理。近三年来一直从事白羽肉鸡饲养工作。有c1驾照。

养殖人员简历自我评价四

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一)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5、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6、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7、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8、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9、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11、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二)用药制度

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医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2、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3、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畜禽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5、不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

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7、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采购和保管记录。

(三)检疫申报制度

1、本场饲养的畜禽水产在地区出售或迁移,提前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本场饲养的畜禽水产迁移出市外,应将畜禽水产运至指定地点,向永康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换证处申报,并取得《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3、自宰自食生猪,在屠宰前向永康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食用。

4、引进种用公、母猪,在引进之前,须向永康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并办理审批手续,经依法批准后方可引入。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5、跨省引进商品型饲养生猪,在引进前须向永康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四)疫情报告制度

1、义务报告人:驻场兽医当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站报告。

2、临时性措施:

(1)将可疑传染病病畜隔离,派人专管和看护。 (2)对病畜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 (3)病畜死亡时,应将其尸体完整地保存下来。

(4)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到来之前,不得随意急宰,病畜的皮、肉、内脏未经兽医检查不许食用。

(5)发生可疑需要封锁的传染病时,禁止畜禽进出养殖场。 (6)限制人员流动。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3、报告内容:

(1)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2)发病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4、报告方式:书面报告或电话报告、紧急情况时应电话报告。

(五)消毒制度

1、养殖场大门和圈舍门前必须设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液;场内还应设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2、养殖场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扫、冲洗、光照和使用化学药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消毒。

3、选择高效低毒、人畜无害的消毒药品,消毒药应根据消毒目的、对象选择贮备,对环境、生态及动物有危害的药不得选择。

4、圈舍每天清扫1至2次,周围环境每周清扫一次,及时清理污物、粪便、剩余饲料等物品,保持圈舍、场地、用具及圈舍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对清理的污物、粪便、垫草及饲料残留物应通过生物发酵、焚烧、深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工作,一般圈舍和用具一周消毒一次,周围环境一月消毒一次。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6、场内工作人员进出场要更换衣服和鞋,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场内使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同时定期进行消毒。

7、所有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须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并对手、鞋消毒。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8、产房消毒:进入产房前,地面和设备应冲洗干净并严格消毒,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并消毒后进入产房,分娩前必须严格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消毒药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及时清洗产房。

9、养殖场实行“干稀分离、雨污分流”排放,干粪实行发酵处理利用,尿----------------------------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污进入沼气池沼化处理利用,防止粪尿污染环境。

(六)无害化处理制度

1、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2、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处理化尸池。

3、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的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传染病时,一律不允许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5、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生猪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

6、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7、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七)畜禽标识

1、新出生生猪,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2、猪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从外地引进的生猪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在右耳中部加施。

3、生猪的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4、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

5、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八)养殖档案

(一)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1、生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生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生猪养殖代码;

(二)养殖场应当依法向市畜牧食品局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三)饲养种猪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生猪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实现“三通”(通电、通车、通讯);远离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区;设置垃圾废物收集桶,定时清理;养殖场内不得养禽畜污染池塘。

二、池塘

通风向阳,池形整齐,规格为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塘面积10亩,池塘环沟呈“口”字形,平均水深1-2米。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用加厚簿膜制作,埋入土中20厘米-30厘米,高出埂面50厘米,每隔50厘米用竹桩支撑,拐弯处呈圆弧状,内留出1米-2米的堤埂。

三、水质

1、符合符合农业部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每年收获后排干池水,彻底清除过多的淤泥、充分曝晒,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等常规清塘药物消毒,清除过多的杂食性鱼类和有害生物,生石灰用量为100千克/亩,漂白粉用量为20克/米。

2、人工移栽种植水草。品种以芦苇、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为主。在放苗前一个月进行清塘消毒,再进行水草移植。水草移栽距池边3-4米,水草间行株距1-2米,刚栽下水草时水位控制在50厘米以下,及时用复合肥1-2千克/亩,促使水草快速成活生长,6-7月控制水草覆盖面积占水体总面积的60%以上。

3、投放鲜活螺蛳。每年清明前后在池中投放鲜活螺蛳,每亩投放量为150~200千克,全池均匀抛放,可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质,同时提供鲜活饵料。

四、苗种

选择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繁育场,选择长江水系中华绒螯幼蟹作蟹种,选优质、体质健康、附肢齐全、规格整齐的幼蟹。蟹种放养时间在10下旬至11月底和第二年的3月初至4月中旬,放养水温4-10℃,应避开冰冻严寒期。放养密度为每亩一龄蟹种400只-700只,蟹种规格每公斤100只-120只。

五、饲料

池塘中培育有螺蛳、水草等天然饵料,可解决河蟹部分饲料来源。投饲原则“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在饲养前期(4-6月),以投喂配合饲料和鲜鱼块、螺蚬为主,同时摄食池塘中自然生长的水草。在饲养中期(7-8月),减少动物性饲料投喂数量,增加水草、小麦、麸皮、玉米等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防止大闸蟹过早性成熟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在饲养后期(8月下旬-11月),以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为主,满足河蟹后期生长和育肥所需,适当搭配少量植物性饲料。颗粒饲料应按照河蟹生长的营养需要,符合农业部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

六、药物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药物。使用的水产养殖用药应保证“四证”齐全(国家兽药GMP认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号),并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科学使用,遵守休药期。

七、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抓好清塘和苗种消毒关,再种植水草、移栽螺蛳,保证河蟹生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高温季节前做好杀虫和水环境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不用高毒高残留药物,确保生产的水产品无公害、环保。发现病蟹或死蟹要及时捞起,经技术员检测确定病因或死因后消毒并深埋泥土中。

八、生产记录

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录养殖种类、苗种来源及生长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记录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用量等内容。生产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九、起捕运输

核对休药期,确保上市食用河蟹的药物残留限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的要求;起捕前15天内,不得使用化学药物;起捕前1-2天,停止投料。河蟹运输要求清洁无污染,运输密度合理,尽量在适当低温下运输。

十、养殖废水

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滕州市畜牧兽医局: 在2013年里,我场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关怀、支持和帮助下,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条件的建设与完善,严格执行了各项防疫制度,因此获得了预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出栏商品猪近3000头,现存栏能繁母猪152头,育成猪1450头,由于重视疫病防控措施落实,一年来,生产平稳,没有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成活率达98%,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免疫情况

我场高度重视生猪疫病防疫工作,严格执行《生猪防疫制度》,在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定了符合本场条件的免疫计划及程序,严格依照免疫程序落实生猪免疫工作,并建立了免疫记录。在重大动物疫病方面,按照市畜牧兽医局春秋两季防疫要求,我场主要进行了猪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猪瘟应免数3085头,实际免疫数3085头;猪口蹄疫应免数3076头,实际免疫数3076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应免数3052头,实际免疫数3052头。应免猪免疫率达100%。

二、抗体抽样检测情况及疫情发生情况

2013年春秋两季,分别检测生猪免疫抗体效价检测30头份,猪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效价检测结

果均达到上级要求(未开展检测的按实际情况写)。今年本场除发生常见普通病外,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因此没有做出任何疫情报告,但我场时刻警觉,高度重视。

三、场内环境及设施变化情况

本场原有设施设备情况:办公室1间,车辆消毒池1个,消毒室1间,高压消毒机1台,车辆消毒机1台,兽医室1间,沼气池50m³,氧化塘2.5亩,化尸池1个(30m³),储粪池1个(40m³),干捡粪手推车1台。

变化情况﹙无变化不写﹚:今年本场地址、环境和设施设备没有大的变化,只新购进高压消毒机1台,新建化尸池1个(30m³)。

四、人员变化情况

我场法定代表人为×××,场长(负责人)为×××,防疫人员为×××,没有变化。

五、日常消毒情况

2013年,本场严格按照《卫生消毒制度》执行消毒措施,进出人员、车辆严格消毒措施,场内栏舍做到专人负责5天消毒一次,并定期更换消毒药品,主要使用消毒液为×××××。

六、兽药使用情况

我场严格按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要求,建立防疫档案、养殖档案,严格按照生产实际填写死淘、投入品使用、诊疗、免疫等情况,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各项制度。

七、无害化处理情况

2013年,我场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对正常死亡生猪采取化尸池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全年死亡生猪70头(如有申报无害化补贴的按上报数填写),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八、检疫申报情况

2013年本场出栏生猪近3000头,申报产地检疫1200头(按实际填写),产地检疫申报率为40%,漏检情况较严重,今后我场将严格要求相关人员在生猪出栏前,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申报检疫,严格落实《产地检疫申报制度》。

以上是我场2013年的动物防疫条件及动物防疫制度执行情况报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及时改正。今后,我场将根据《动物防疫法》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场的动物防疫条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深化管理,有效防控生猪疫病,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合法生产经营,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良心猪放心肉。

特此报告

上一篇:支部第一次党员大会范文下一篇:邮政局职工先进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