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范文

2023-09-23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和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46-02

如何正确分析和把握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并研究在新时期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与方法,加强和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构建新时期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们党虽然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还在其教育、引导方面也增加了许多内容,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认识程度上、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观念、行为等理解上还存在着很多的看法,群众的思想、观念及某些想法和党的意图有时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也正是因为党群、干群之间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观念问题,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出现了部分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群众也“不知道干部在做些什么,干部感叹“现在的群众越来越不听话了”,群众道怨“现在的干部越来越不像话了”等现象。

在新形势下,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的。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并发展好其根本利益,是新时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所面临的新问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因素的存在绝不是因为我党的基本路线、纲领、理论有问题,也不是因为政策方针出了问题,而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不到位、工作作风不严格、生活作风不严谨等,忘记了我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血肉相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沟通、疏通不及时,利益照顾不周全等。分析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感情逐渐疏远,思想存在隔阂。一是群众的思想观念和党的意图、领导干部的工作指导思想之间还很难达到有机统一;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之间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分歧和差距。二是领导干部在政治资源、社会交往和经济收入上与普通群众距离拉开了,普通百姓与领导干部缺乏感情上的沟通和认同,因此,干群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地疏远了。

其次,对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是造成新时期党群、干群之间矛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根据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变化,及时地转变党领导群众的方式以及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方法和考评机制都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等,这都影响了干群关系。

第三,基层组织无所作为或难以作为。新时期,党群、干群矛盾大多都集中在基层。其主要原因是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去落实、实施,很多政策在落实、实施过程中多少都会产生一些矛盾。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层组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管理职能也在逐步淡化,而服务群众的职能却日益增多,这种“有职无权”的状况,不仅降低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也使他们时而感到“有心无力”,造成缺位、失位,再加上少数领导干部不体贴,关心民情民生宗旨意识淡化,不关心群众的疾苦等不作为行为,造成有些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产生了危机感。

第四,社会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虽然党群、干群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干部,但作为矛盾的另一方人民群众,长期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部分人民群众素质较低,整体利益、大局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作风、自私自利观念严重等。这也是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和矛盾增多的重要原因。

第五,不畅通的群众诉求渠道。不力的解决诉求的机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工作机制的缺乏,随意性的解决问题等。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或是依靠权威新闻媒体曝光才能得以解决,或要经过领导的层层批示才能得以解决等等。所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都反映了我们的不畅通的群众诉求渠道。

我国社会现实中客观地存在着一对就是干群关系。干群这对基本关系的和谐与否,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尤为重要。新的历史时期在处理干群关系、解决干群矛盾时,决不能忽视几个原则。这些原则既是历史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新时期解决干群矛盾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同群众之间发生了矛盾,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盾的主要责任也在于领导。”在新时期干群矛盾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原因也很复杂,但矛盾的焦点在具体的干部身上。既然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主要方面在于领导。因此,我们的着力点就应该放在加大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力度上。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领导干部自身的问题引起的干群利益矛盾比较突出,有的干部认为手中的权力就是为追求个人利益服务的,忘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服务宗旨;有的干部不深入群众,不切实际,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弄虚作假,大大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其应有理解和信任;有的干部提携亲信,假公济私,贪污腐败,拉帮结伙,导致群众不满;有的干部科学管理能力不强,工作方式简单生硬、粗暴无理,法治观念淡薄,在日常实际工作中群众的感情常常受到伤害。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七一”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一再强调,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拜人民为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一个“拜”字,一个“真”字,为改善干群关系指明了方向。浏览各地方的党建网,不难发现无论哪里其实都很重视干群关系,也有很多的政策或制度去为改善干群关系而努力,那为什么还是收效甚微呢?关键还是这个“真”字,往往有些干部只把慰问群众、走访群众当成是工作,要么逢年过节送点慰问品,要么有什么活动了就去看看走走过场,一年里能走进群众家里,听听群众心声的干部少之又少。如果每名干部都能把群众当亲人,付出一颗真心、付出一片真情,不怕麻烦、不怕辛苦,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那又何来干群关系紧张之说呢?可喜的是我们的领导人,我们的政府一直对群众工作非常重视,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要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今年,各地也纷纷成立了群众工作部,不仅体现了群众工作在党委工作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也为群众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职能保障。群众工作宜疏不宜堵,群众工作部的成立不仅有利于为群众解决难题,疏导群众情绪,更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有效解决当前干群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新时期和谐密切的干群关系,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树立民本思想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前提条件。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我们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让我们坐在台上。”所以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时刻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群众来开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强化公仆意识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基本要求。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然而有的领导干部主仆意识错位,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被人民服务”,甚至演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导致权力的扩张和腐败的滋生。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要站起来当伞,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第三,深入体察民情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大多数在岗的干部基本上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险恶的环境和生与死的考验,很难体会到军民相濡以沫、血肉相连的真切感受。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到能吃群众饭、会说群众话、善办群众事,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第四,维护群众利益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核心问题。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都是将解决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无论形势和情况怎么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观念不能变。只有时时处处关注民生,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取信于民,才会使群众自发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第五,加强教育引导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有力途径。由于群众的意见往往是有差异、分散的,对我们的主张不理解,甚至抵触和反对。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群众的思想实际,采取走访座谈、个别沟通、来信来访、慰问帮扶、谈话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使广大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改革、作出贡献。第六,畅通信访渠道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群众话有地方说、意见有地方表达、利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维护,因此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范文第2篇

一、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

在我国, 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 群众离不开党。共产党有助于群众参与政治生活, 有助于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另一方面, 党离不开群众。群众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是力量源泉, 是其生死存亡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 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有着一种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共产党和群众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早在共产党解放人民、夺取政权时期, 毛泽东就曾强调: “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 共产党是鱼, 老百姓是水; 水里可以没有鱼, 鱼永远也离不开水! ”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 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救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 共产党是民心所向, 人民群众更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 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中国共产党。

人民群众和共产党更是一种主人和公仆的关系。1944年底, 毛泽东在《解放日报》发表的《1945 年的任务》一文中明确指出: “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 不论职位高低, 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人民服务的。”1982 年9月,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 是人民的公仆。”自此, 我党开始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党群之间的这一关系。如果说“鱼”和“水”、“血”与“肉”的关系说明了共产党离不开人民群众, 那么“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就说明了共产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同时还要为人民服务, 这一关系进一步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增强党群关系的意义

不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成功, 无一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的。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 加强党群关系尤为重要, 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 一) 增强党群关系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执政能力是强是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是不是能够对人民群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共产党要想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并发展, 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人民群众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如果丧失了人民群众, 就丧失了政权, 人民群众就会到水深火热中去。因此, 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密切联系群众, 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血脉相成; 就必须始终关注民生, 体察民情, 反映民意, 代表民利, 集中民智, 凝聚民心。只有这样, 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 二) 增强党群关系有助于完善自身建设

党的自身建设与其跟群众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党的自身建设状况良好, 社会就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 党自身建设的好坏就是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评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政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党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 其行为直接影响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社会公平和正义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党如果不讲诚信, 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能忠实地履行人民委托给它的职责, 人们就有理由表达对党的不信任, 甚至不支持, 党也就不能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一个自身建设好的党才能树立良好的党形象, 才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才能和人民群众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因此, 增强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从而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 三) 增强党群关系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而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 是党依靠的重要力量。同时, 党群关系既是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因, 又是体现社会是否和谐的结果。因此, 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人民群众,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党群关系的路径选择

党群工作一直是执政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能否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解决好群众利益问题是共产党能否执好政的关键。加强党群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单有一方面的主观愿望和热情是不行的。在这个双向互动过程中, 执政党应居于主动地位, 坚持走群众路线,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政务公开, 加大反腐力度, 从而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心。

( 一) 继续践行群众路线,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2013 年下半年开始, 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 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 “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只有相信人民的人, 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 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全党同志积极参与, 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取得群众较为满意的成效。在下一阶段, 全党要继续践行群众路线, 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坚持开门搞活动, 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听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反映。同时也要改进听取意见的方式, 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 深入联系点, 加强调查研究, 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可以设置意见箱、开通专线电话以及设立网上邮箱等, 拓宽听取意见渠道。要原汁原味梳理意见和建议, 及时向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反馈。

( 二)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作用, 推进党务政务公开

增强党群关系的重点就是要对权力进行制约, 具体做法就是要公开党务政务。党群关系的亲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群沟通渠道是否畅通。党群沟通畅通了, 人们才能自由地、顺畅的向党表达自己利益和要求、意见和建议, 人民群众与党之间的联系才能加强, 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才能增强。因此, 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是党联系群众, 保持与群众血肉关系的重中之重。首先, 要加强党内及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公开。在程序上规范政治权力的运作, 加大干部工作、尤其是机关财务预决算、政府采购、基建工程等信息的公开力度, 加强权力运行监控, 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其次, 要推进基层的便民服务, 坚持把方便基层群众办事作为政务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政部门要开通一站式服务, 并及时将业务信息公示, 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医疗等公开规范办理, 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三) 加强党内作风建设反腐败, 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腐败问题人民群众嗤之以鼻的, 这种行为大大影响了群众对执政党政绩的认同。权力的违规运作违背或排斥权力运行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导致群众对党、政权体系丧失信心和信任。因此, 要想加强与群众的联系, 就要先从党自身做起, 改正自身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 党内只有自身加强作风建设, 切实解决好党内存在的问题, 才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才能感召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 群众才会更加信任党, 愿意跟党走。2012 年12 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身体力行的方式, 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八项规定”不仅是一项政策, 更是一个庄严承诺, 它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 反映出中国未来施政纲领。但是, 一项政策的出台, 就要在社会上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 权利受到侵犯的个人或亲属, 可以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上访、申诉; 媒体记者也要对此进行跟踪报道, 对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的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及时的曝光披露。最重要的, 要狠抓落实, 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 违者必究, 不让制度流于形式, 真正将反腐工作做到位、做到实处, 从行动上打击腐败, 才能使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更加伟大, 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更加牢固。

摘要:党群关系是政党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关系着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群众是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依靠力量, 正确处理好党群关系, 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共产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出发, 分析了增强党群关系的重要意义, 从而提出了加强党群关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党群关系,群众路线,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六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范文第3篇

一、新媒体对党群关系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CNNIC) 于2016 年2 月发布的第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12 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 88 亿 ( 其中手机网民达5.57 亿) , 手机端成为个人上网主要设备。不断增加的网民数量, 意味着新媒体辐射和影响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 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 一) 新媒体为党群关系建立了新的沟通平台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性传播所不同, 新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以数字化方式实现信息即时传递与互动, 为党和群众之间建立起一个更为便利的沟通平台。一方面, 可以发挥新媒体优势, 采取全天候、多维度、全覆盖的信息传播方式, 提升群众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 另一方面,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普通群众的政治表达, 群众可以利用新媒体反馈民意、表达诉求, 促成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而密切党群关系。

( 二) 新媒体为党教育引导群众开辟了新的途径

与过去手段单一的说教不同, 新媒体使党在思想教育方面可以采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微博、论坛等形式, 实现了即时了解、同步互动, 由于新媒体具有匿名性和多媒体性, 新媒体参与者能在第一时间实现信息交互,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 三) 新媒体为党群关系形成了新的监督渠道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 不仅使信息公开化、政务透明化, 使党员干部言行公开透明地暴露于媒体和全社会的集体监督之下。近年来, 网络反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举报者通过上网发帖、官方举报网站等形式进行网络举报, 引起媒体报道和网民关注, 形成舆论压力, 最后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惩治贪腐。

二、新媒体对党群关系带来的新挑战

在构建和谐党群关系过程中,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对党群关系带来了新挑战。

( 一) 新媒体为党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冲击

在传统媒体时代, 意识形态工作通常采取集中、单向的传播机制, 相对固化、安全地树立主流意识形态。新媒体具有多维性、开放性等特点西方敌对势力和部分网民可以炒作网络事件来操纵舆论、挟持民意。这对党的意识形态建构方式带来了冲击, 增加了党和政府维护意识形态的成本和难度。

( 二) 新媒体为党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

新媒体时代, 人们通过多元化渠道获取信息, 新媒体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 每个个体既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加上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恶意攻击、误导网络舆论, 蓄意捏造事件、夸大矛盾, 对党的话语权形成了巨大挑战, 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都受到很大的挑战, 给党群关系造成了严重损害。

( 三) 新媒体为党员干部相关能力提出了考验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部分党员干部不能适应新变化, 缺乏应对新媒体的举措, 在面对突发网络事件时处置不力, 采取惯有的简单粗暴方式, 容易激化矛盾、损害百姓利益, 对党群关系造成不良影响。构建新形势下党群关系,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具备运用好新媒体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三、新媒体时代构建党群关系的对策思考

在新媒体时代, 我们必须把握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着力做好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媒体能力和健全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工作。

( 一) 提高党员干部对新媒体的认识

在新媒体时代, 应该充分认识并有效利用新兴媒体, 转变思想意识, 提高对新媒体认识。

1. 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指导方针

在新媒体环境中, 依然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必须以新媒体为载体, 更好地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 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对新媒体特点、作用的认识

新媒体不是毒蛇猛兽, 也不是万能良药。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的特点, 是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的特点与价值, 做到“知网”、“用网”。

3. 要积极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可以实现党和政府与群众进行良性互动, 党员干部要敢于直面质疑与监督,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让真实信息走在谣言前面, 掌握舆论主导权, 压缩不良信息空间, 引导舆论健康传播。

4. 引导新媒体健康发展

运用好新媒体,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之义。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 建立健全互联网法制法规, 提升新媒体管理水平, 有效规范和引导网络舆论, 确保新媒体有序健康发展。

( 二) 提高党员干部新媒体能力

广大党员干部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重要力量, 必须灵活运用新媒体, 提升执政能力。

1. 提高通过新媒体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

由于新媒体具有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 群众可以更好地参与媒体互动, 民意能相对真实地传递到决策层, 成为制定政策的有效依据。党员干部要善于搭建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 为群众敢讲话、愿讲话、讲真话提供机会, 搜集网民意见, 查找存在问题, 及时改进工作。

2. 提高通过新媒体教育群众的能力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分, 也是党群关系的必要环节。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净化新媒体环境, 以包容心态对待多元文化, 采取微信公众号推送、微视频播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向群众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正面宣传工作教育群众。

3. 提高通过新媒体引导网络群体事件的能力

网络世界并不是完全虚拟的, 而是由一个个现实的个体组成。网络事件具有隐匿性、突发性等特点, 需要党员干部正视问题、积极应对, 准备把握舆情, 传播社会主流价值, 通过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开, 提升政府公信力, 合理解决群体事件。

4. 重视新媒体舆情监测

新媒体上汇聚的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组成部分。应该通过对媒体、意见领袖和网民这三大舆论场域的关注, 对舆情基本情况和动态进行监测和分析, 有效收集舆情信息, 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 三) 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在新媒体时代, 科学规范、协调有序的机制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重要前提。

1. 健全信息传播机制

党和政府应该主动拥抱新媒体, 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借助微博、微信等传播形式, 以灵活多样的内容、强大的互动性和较高的趣味性来宣传和弘扬主旋律, 牢牢把握受众关注度, 掌握新媒体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

2. 健全新媒体规范管理机制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应该通过健全管理机制, 依法规范新媒体行为, 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 发挥新媒体的正功能, 使之成为传播主旋律的阵地, 更好发挥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作用。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通过教育培训、梯队建设, 制定激励措施, 造就一支具备群众工作能力和新媒体能力的人才队伍, 不断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

摘要:新媒体成为密切党群关系新的桥梁和纽带, 使党的执政环境更为复杂, 给党群关系带来新的影响。新媒体在构建和谐党群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必须依托新媒体, 着力从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媒体能力和健全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构建党群关系。

关键词:新媒体,党群关系,对策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 苏青场.新媒体与党的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 2012.

[3] 刘兆汉.新媒体环境下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选择[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4) .

上一篇: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范文下一篇:学生网上评教须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