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范文

2023-12-26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用原则

地基处理方法很多, 如强夯法、排水固结法、机托换技术、械压实法、换土垫层法、挤密法等, 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不同, 应视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地基处理方案的选用应考虑如下原则:

(1) 处理方法应与工程的规模、特点和地基土的类别相适应;

(2) 处理后土的加固深度;

(3) 上部结构的影响;

(4) 能提供的处理材料;

(5) 能选用的机械设备, 并掌握加固原理与技术;

(6) 周围环境因素和邻近建筑的安全;

(7) 对施工工期的要求;

(8) 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素质;

(9) 施工技术条件与经济技术比较, 尽量节省材料与资金。

总之, 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与适用条件

2.1 机械压实法

当软弱土位于要处理的地基表层时, 如上部荷载不大或厚度较小时, 通过压实机械对一定深度范围表层土进行加固, 便可减小其孔隙比提高密实度, 土的压缩性降低强度得到提升。这种采用一般机具 (碾压机、振动机、重锤等) 进行影响深度有限的土层压实加固处理方法, 统称为机械压实法。根据不同的施工机械和工艺, 机械压实法一般包括机械碾压、振动击实、重锤夯实等。机械压实法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耗用量, 施工简便、成本低、工期短, 技术与经济效果好。但必须预先探明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合理制定施工方案, 以防出现工程事故。

2.2 强夯法

强夯法是用大吨位的起重机, 从落距为6~40m高处把一般为10~40t的重锤自由下落, 以冲击力反复施给地基, 在地基土中产生很大的冲击波和动应力, 巨大的冲击能量引起地基土的压缩和振密, 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还可改善地基土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同时还能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 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本方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粘性土、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人工填土及杂填土等地基, 关于饱和粘性土和淤泥等地基, 需经试验证明施工有效时方可采用。

2.3 换土垫层法

将地基影响范围内的软弱天然土层清除, 分层回填压缩性较低的素土、砂石、工业废料、灰土等无腐蚀性且强度较高的材料, 夯、压实后作为新的地基持力层, 称为换土垫层法亦称换填法或开挖置换法。根据使用的回填料不同分为灰土垫层、碎石垫层、砂垫层和素土垫层等。不同的材料其力学性质不同, 但其作用和计算原理相同。

2.4 预压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在建筑物建造以前, 对建筑场地施加预压, 使土中孔隙水排出, 孔隙体积逐渐减小, 地基逐渐固结沉降, 强度逐渐提高, 达到解决建筑物地基稳定和变形问题的地基处理方法。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是一种比较成熟、应用广泛的方法, 可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消除或减少建筑基底沉降。该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淤泥、淤泥质土及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砂井堆载法适用于存在连续薄砂层的地基, 对有机质土则不适宜。真空预压法适用于能在加固区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法、真空预压法和电渗法由于不增加剪应力, 地基不会产生剪切破坏, 故适用于很软弱的粘土地基。

2.5 挤密法与振冲法

挤密砂桩常用来加固松砂地基、松散的杂填土地基及粘粒含量不多的粘性土地基。而挤密土桩及灰土桩常用来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对于饱和软粘土地基, 由于其灵敏度较大、渗透性小、抗剪强度低, 施工沉管时在地基中产生超静水压力, 无明显挤密效果, 土的天然结构被破坏且抗剪强度降低, 因此, 在实际工程中必须慎重对待。

振冲挤密法适用于粉细砂到砾粗砂, 不加填料时仅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超过10%的粗砂、中砂地基, 若细颗粒含量大于20%时, 则挤密效果明显降低。振冲置换法适用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 Pa的粘性土、粉土、黄土和人工填土等, 有时还可以用来处理粉煤灰。由于桩身为散体材料, 其抗压强度与周围压力有关, 故过软的土层不宜使用。

3 结论

选定了地基处理方案后, 地基加固处理应尽量提早进行, 地基加固后强度的提高往往需要有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施工时应调整施工速度, 确保地基的稳定和安全。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 以防止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未能取得预期的处理效果。在施工中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要严格掌握, 施工结束后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

经地基处理的建筑应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要对被加固的软弱地基进行现场勘探, 以便以及了解地基加固效果、修正加固设计、调整施工速度;在进行地基处理时, 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结构物选取最恰当的方法, 而且要选取最合适的基础设计方案。

摘要:研究不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选择工艺合理、工期合适及工程造价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案。地基处理对已有建筑物有影响甚至产生破坏作用, 因此其属于前期工程, 宜在整体建设前将地基处理工作全部完成。地基处理方法较多, 通过各处理方案在地基变形、地基处理时间、质量控制及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因素分析, 结合本工程地基现状构造分布、场地类型及工期要求, 分别采用强夯法、强夯置换法和堆载预压法既经济又合理。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

[1] 钟顺福.浅析地基与地基工程的重要性[J].建设科技, 2017 (01) :94-95.

[2] 苏德利, 徐秀香等.地基与基础[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1 振密、挤密法

振密、挤密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手段,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 强度提高, 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1.1 表层压实法

采用人工 (或机械) 夯实、机械碾压 (或振动) 对填土、湿陷性黄土、松散无粘性土等软弱或原来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采用分层回填方法压实加固。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浅层疏松枯性土、松散砂性土等。

1.2 重锤夯实法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击实浅层土, 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此法适用于无粘性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1.3 强夯法

利用强大的夯击能, 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 使土体密实, 用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此法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1.4 振冲挤密法

振冲挤密法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强力振动使饱和砂层发生液化, 颗粒重新排列, 孔隙比减小;另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 形成垂直孔洞, 在其中加入回填料, 使砂层挤压密实。此法适用于砂性土和粒径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低于10%的粘性土。

2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的基本原理是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 逐渐排出孔隙水, 使孔隙比减小, 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 土的有效应力增加, 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

2.1 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 (构) 筑物以前, 通过临时堆填土石等方法对地基加裁预压, 预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地基沉降, 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裁力, 然后撤除荷载, 再建造建 (构) 筑物。临时的预压堆载一般等于建 (构) 筑物的荷载, 但为了减小由于次固结而产生的沉降, 预压荷载也可大于建 (构) 筑物荷载, 这称为超载预压。此法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2.2 砂井法 (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

在软粘土地基中, 设置一系列砂并, 在砂井之上铺设砂垫层或砂沟, 人为地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 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载固结, 并加速强度增长。砂井法通常辅以堆载预压, 称为砂井堆载预压法。此法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

2.3 电渗排水法

在土中插人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由于直流电场作用, 土中的水从阳极流向阴极, 然后将水从阴极排出, 且不让水在阳极附近补充, 借助电渗作用可逐渐排除土中水。在工程上常利用它来降低粘性土中的含水量或降低地下水位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边坡的稳定性。此法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基。

3 置换法

置换法的基本原理是以砂、碎石等材料置换钦土, 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 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

3.1 振冲置换法 (碎石桩法)

碎石桩法是利用一种单向或双向振动的振冲器, 在粘性土中边喷高压水流边下沉成孔, 然后边填入碎石边振实, 形成碎石桩。桩体和原来的粘性土构成复合地基, 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的目的。此法适用于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大于20k Pa的淤泥、淤泥质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对不排水强度小于20k Pa的软粘土地基, 采用碎石桩时必须慎重。

3.2 石灰桩法

在软弱地基中利用机械或人工成孔, 填入作为固化剂的生石灰 (或生石灰与其他活性掺合科粉煤灰、煤渣等) 井压实形成桩体, 利用生石灰的吸水、膨胀、放热作用以及土与石灰的物理化学作用, 改善桩体周围土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由于石灰与活性掺合料的化学反应导致桩体强度提高, 桩体与土形成复合地基, 从而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此法适用于软弱粘性土地基。

3.3 强夯置换法

对厚度小于7m的软弱土层, 边强夯边填碎石, 形成深度3m~7m、直径为2m左右的碎石墩体, 碎石墩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此法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3.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CFG桩法)

将碎石、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和, 用振动沉管桩机或其他成桩机具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在桩顶铺设褥垫层, 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此法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等地基。

4 胶结法

胶结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软层地基中部分土体内掺入水泥、水泥砂浆以及石灰等固化物, 形成加固体, 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 以提向地基承载力和成小沉降。

4.1 灌浆法

此法是用压力泵把水泥或其他化学浆液灌入土体, 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裁力、减小沉陷、防渗、堵漏等目的。此法适用于处理岩基、砂土、粉土、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

4.2 高压喷射注浆法

此法是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 通过钻孔置入要处理土层的预定深度, 然后将水泥浆液以高压冲切土体, 在喷射浆液的同时, 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提升, 形成水泥土圆柱体, 若喷嘴提升而不旋转, 则形成墙状固结体。该法可以提高地基承裁力, 减少沉陷, 防止砂土液化、管涌和基坑隆起。此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等地基。

4.3 水泥土搅拌法

此法是利用水泥、石灰或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 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 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 (水泥或石灰的浆液或粉体) 强制搅拌, 形成坚硬的拌和柱体, 与原地基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此法适用于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素填土、粘性土等地基。

5 结语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之外, 还有许多种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我们应根据具体的土体性质和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用途, 并且综合考虑施工造价和处理的效果, 来选取合适的方法, 充分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性。

摘要:若对软土地基不加处理, 直接在上面建造建筑物, 会对建筑的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 必须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房屋建筑的软土地基加固措施。

关键词:建筑,软土地基,加固

参考文献

[1] 李军志, 李秋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初探[J].山西建筑, 2005, 31 (19) .

[2] 龚晓南.地基处理新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1 水泥搅拌桩施工

1.1 工艺原理

搅拌桩施工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水泥搅拌桩采用“四搅, 四喷”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喷浆提升速度不大于0.8m/min。水泥搅拌桩在成桩后7天内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极身加固土样, 观察搅拌均匀程度和判断桩身强度, 触探点位置在桩径方向1/4处, 要求触探击数不少于10击, 检验桩的数量应不少于已完成桩数的2%。

1.2 施工要点

施桩时应将施工场地予以平整, 必须清除地上、地下障碍物。遇有明浜、池塘及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 回填粘性土并予以压实, 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 数量不得少于2根。设计桩径φ500mm, 桩间间距150cm;钻进喷浆搅拌至设计桩底标高, 应原地喷浆搅拌30s;使用搅拌机制浆时, 每次投料后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0min, 制备好的水泥浆停置时间不得超过2 (hour) ;施工时应保证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固化剂、外掺剂浆液严格按预定配比拌制, 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

施工时应确保质量, 压浆时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 严格控制喷浆、搅拌喷浆和提升速度, 机头提升速度<0.5m/分, 控制重复搅拌的下沉和提升速度。喷浆和提升速度, 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规定, 并设专人记录。搅拌桩成桩以后, 将由质检部门、监理、施工单位等对桩的质量进行开挖检测。

1.3 施工技术措施

测量要求:根据桩位轴线控制点, 准确测放桩位误差值≤30mm。

桩机对中:施工时钻头严格对准桩位 (误差20mm) , 调整桩机, 保证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 (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 , 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浆液配制:严格按0.45~0.5的水灰比配制浆液, 掺入适量的外掺剂水泥掺入比为10%~12%, 纯粘土粉掺入比为5%。按每支桩一池浆的要求, 一次性配制及使用。

钻头检查:每班开工前检查一次钻头, 当钻头直径≤490mm时应及时更换或补焊。

每桩应连续搅拌二次, 即喷浆过程中按钻进、提升、再钻进、再提升的顺序进行, 钻进及提升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2.1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搅拌桩机就位→预搅下钻→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钻→重复搅拌提升至孔口→关闭搅拌机械→桩机移位。

2.2 施工具体工艺

水泥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 使中心管中心对准设计桩位;搅拌头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 启动搅拌机电机, 放松起重机钢丝绳, 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 下沉的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检测表控制, 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如果下沉太慢, 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待水泥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 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 待压装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水泥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 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 并且边喷浆、边旋转搅拌钻头, 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水泥搅拌机。待水泥搅拌机提升到设计加固范围的顶面标高时, 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 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 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的清水, 开启灰浆泵, 清洗全部管路中残余的水泥浆, 直到基本干净, 并将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除干净。将水泥搅拌机移位, 重复以上步骤, 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2.3 搅拌桩桩基检测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 并对每根根进行质量评定。对于不合格的桩应根据其位置和数量等具体情况, 分别采取补桩或加强邻极等措施。搅拌桩应在成桩后7d内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加固土样, 观察搅拌均匀程度, 同时根据轻便触探击数用对比法判断拉身强度。检验桩数量应不少于已完成桩数的2%。

3 水泥搅拌桩质量

配制浆液时, 搅拌时间不小于10min, 不大于2h, 保证制备好的浆液不离析。泵送时应连续, 拌制浆液的罐数及泵送浆液的时间等由专人记录。浆量及浓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因此, 搅拌池须有容量标志, 以保证椎体的水泥浆掺入量, 在钻进喷浆过程发现浆池、浆量不减少时, 即时进行通浆处理, 并进行重搅。施工中密切注意电流变化, 准确判断软土层与下优硬层分界面, 保证桩端进入设计层位。搅拌机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遇到较硬上层下沉太慢用电负荷超过额定时, 方可适量冲水。当施工中因故断桩接桩时, 桩深应伸入断桩处下断面下≥1m严禁清水沉桩。

施工中, 由专人负责记录搅拌机每米下钻或提升的时间, 深度记录误差不应大于50mm, 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s。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钻头断“叶片”、断浆或下沉 (提升) 速度过快时必须进行重搅处理。所有原始记录, 须经技术人员检查验收, 签字认可,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压装阶段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 输浆管不能发生堵塞。灰浆泵及输浆管路送水泥前, 管路应保持畅通, 以利输浆。水泥浆内不得有硬结块, 防止吸入泵内损坏缸体, 每日完工后, 需彻底清洗一次, 在喷浆搅拌施工过程中, 如果发生故障停机超过半小时宜先拆卸管路, 排除灰浆妥为清洗。

保证垂直度:为使搅拌桩基本垂直于地面, 要特别注意水泥搅拌机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 应控制机械的垂直度偏斜不超过1%;保证桩位准确度:布桩位置与设计误差不得大于2cm, 而成桩桩位偏差不应超过5cm。

严格按设计确定的参数控制水泥浆的喷出量和搅拌提升速度。水泥的供应量必须连续;一旦因故中断, 发布将搅拌头下没到停装面以下0.5m处, 等恢复供装后再搅拌提升, 以防断桩。

搅拌机械预搅下沉时应使主体充分搅碎。对遇到硬立、搅拌机下沉速度过漫时, 对于喷浆搅拌可采用冲水下沉, 但在喷浆提升前必须将输浆管中的存水排冷。应控制重复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 以保证加固深度范围内每一深度均得到充分搅拌。

4 结语

软基处理是组织施工的“第一战役”, 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要求高, 是能否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严格施工顺序, 保证材料质量, 专业队伍施工, 质量措施有力”, 保证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摘要:本文根据施工实践, 探讨丽景大厦工程软土地基采取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方法及技术措施。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策

0 引言

北京市通州区广渠路东延(怡乐西路~东六环路)是广渠路的一部分,起点接怡乐西路高架桥、终点与东六环相交,全长约7.6 km,该道路分为地面道路及地下道路两系统,地面道路结合景观设计为景观大道,地下道路为交通隧道与综合管廊共构的地下隧道。不管是在市政道路工程还是在一般的建筑工程中,地基都是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同时地基施工的质量也会对整个建设项目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当遇到这种地基时,如果不能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严重时还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基问题,相关技术人员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软基的承载力、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可靠地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效果。

1 软土地基的特点与危害

1.1 沉降量偏大

软土中天然水分较多,渗透性较低。前人研究指出,软土地基中天然水含量为50%~70%,华北部分地区甚至高达200%。随着土层含水量的增加,其柔软度也会增加,还会表现出软土的流变性和不均匀性等病害,会降低地基的承载力。在工程实际应用阶段,在结构或构件内力、变形外力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壓力会变大,工程甚至会面临沉降甚至坍塌的风险。如果沉降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方面会增加后续施工作业的难度,另一方面路基会逐渐出现不规则沉降。

1.2 土壤质量分布不均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使得软土地基的结构非常复杂,会出现各种成分的混合土。不同成分的土壤排列深度不同,使得不同土层的密度不同,各土层的性能和承载力数据大不相同,对地基的影响也不同。如果软土地基在施工前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必然会导致工程基础环节强度不足,进而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后地面部分不均匀沉降。

1.3 强度较低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对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有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地基通常含水量较高,同时存在结构软弱、土体强度不足的现象。如果软土地基在施工阶段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可能刚施工完没有明显的病害现象,但在后续使用中,随着地基上的压力不断增大,可能会造成工程结构变形、开裂或坍塌,抗震能力较弱,不仅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还严重威胁来往居民的生命安全。

2 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面对复杂的软土地基条件,有必要阐明和掌握软土地基处理的原则。(1)在施工设计中,应准确计算基础荷载,特别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应根据其上部结构的设计形式确定基础荷载的具体值,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桩基,以适当提高软土地基处理的期望值,使其地基承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而且,地质分析是软土地基处理的前提,关系到桩基的应用效果;(2)要重视环境因素的分析。软土地基处理需要系统的措施作为支撑,不同的处理技术,如置换、灌浆和搅拌桩,或多或少与环境因素有关。软土地基处理前要积极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后续路基的有序施工;(3)对土层进行监测,为有效掌握地基土层情况,应采取监测措施,加强软土地基的施工管理,使地基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4)重视机械设备管理,软土地基处理需要专业的机械设备。软土地基施工和处理单位应有完善的机械化应用机制,保证软土地基处理所需的力学性能。

3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3.1 粉喷桩技术

这种技术常用于处理软土地基,尤其是处理稳定性有偏差的地基。具体做法是用机械设备钻孔,然后在一定压力下将固化剂压入地基。固化剂与水相互作用,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种接触方式降低了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起到了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水泥和石灰是施工阶段常用的固化剂,但水泥作为主要原材料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开工前,需认真勘察工程地质条件,记录现场高程数据和土工试验相关资料等,并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DJM桩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参数配比,其对应的标准是桩的强度,结合工程实际合理调整参数配比,有利于提高桩的稳定性。为了保证DJM桩的强流动性,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可以掺入一些石膏或硫酸钠等材料,这也有助于提高养护效果。隐形DJM桩形成后,将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铺设粘性土和砂垫层,地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能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准确控制钻机的钻孔深度和喷粉标高,使桩长达标。一般建议采用间接搅拌法复合DJM桩,并及时检测水与水泥粉的结合程度,以保证该处理技术应用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3.2 换填处理法

换填法是用高密度、高硬度、符合承载力标准的土来代替原有的路基土,从而有效地改善土的性质和结构,增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因软土结构不稳定而引发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但这种换填方法只适用于部分市政道路工程的浅层软土地基,即软土地基深度为2~3 m时可采用,如果软土地基超过这个深度,就不适合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太深的软土地基无法高效拆除,还会导致施工进度严重放缓。因此,在使用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技术设备因素、基础结构尺寸等,使该方法得到有效利用,达到改进路基结构的目的。

3.3 强夯法施工

这种施工处理方法是基于软土地基的软土层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软土层土质松软,抗压能力差,很难采用强度压力法。针对上述情况,为提高该类地基的抗压能力,可采用高强压实法将软土地基中的大量水分挤出。当含水量降低时,软土地基的坚固性和抗压能力将得到提高。目前大多数施工人员会使用20 t左右的重锤,在距离地面15 m左右的位置对软土层施加冲击力。在短时间内,土层会在大能量的冲击下发生物理变形,挤掉土中的水分,进而对土体进行固结,增强其抗压强度。具体施工过程如下:(1)清理场地,主要是平整施工场地;(2)确定第一次压实的位置,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准确测量场地标高;(3)安装起重机,将夯锤对准夯点;(4)正式压实作业前,派专人检测锤击标高;(5)抬起夯锤,然后放下,测量锤顶标高值。如果通过测量发现锤子歪斜,应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果是坑底不平造成的,应填平坑底。重复操作上述施工程序,可顺利完成第一次压实任务,配合使用推土设备将夯坑压平,测量场地标高;然后继续反复夯实,用40 t振动压路机碾压路面。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捣固机容易出现异常情况,可能会延误工期或降低捣固质量,严重时会对现场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捣固开始前,应仔细检查机器,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4 排水处理法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排水工作,以保持软土地基自身的抗压承载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垂直排水井进行排水,可在天然土层中增设垂直排水管,采用排水处理方法进行排水。一般的排水处理方法包括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和排水板处理法等。在实施排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先对含水量较多的软土进行处理,并在软土地基附近的适当位置设置沟槽,逐步排除软土中的水分,从而减小软土的内部孔隙间隙,促进软土地基的固结变形,从而提高软土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承载力,减少沉降。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主要是根据地基条件合理布置排水盲沟,在地基上端连接塑料排水袋或设置砂垫,形成排水通道,有效排出积水。然后对基础进行超載预压,并通过重力锤或碾压进行加压,以增强基础的承载力。排水板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塑料排水板,安装在基础排水体内,形成横向排水通道,达到排水效果。

3.5 碎石桩加固技术

在素填土以及软弱黏土的区域,通常采用碎石桩加固作为核心支撑,这就需要施工单位从多样化的角度确定要选择的孔位,然后使用相应的振动设备完成冲击工作。水压钻进时,需要严格操作,确保孔底结构不被破坏,否则要及时停止施工。清孔时,需要反复降低泥浆中的含砂量,然后用砂石填充,开始振动。基于此,可以有效减少砂石之间的空隙,将碎石挤压到周围的粘土中,从而提高孔的密实度和碎石桩的强度,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和抗沉降性能。采用碎石桩加固技术时,掺入粉煤灰和水泥可大大改善其性能。

3.6 化学固结法

这种处理方法的成本高于排水固结法,但可以获得更有效的处理效果。在实际工程中,当常规的经济的软基处理方法不适用于现场时,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处理材料正在进入市场,新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具体施工方法包括深层搅拌法、高压喷浆法、注浆法等。深层搅拌法是在软土地基中掺入固化剂凝结软土地基,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高压喷浆法的原理与注浆法相似,混凝土浆液分别通过高压气流、气压和水压填充裂缝,有效增强了软土地基的综合性能,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是最常见但也是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它将直接影响到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和作业队伍要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视,深刻认识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危害,结合实际施工环境,科学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全面提高软土地基的综合性能,让我们的市政道路工程更安全、更长久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振国.软弱地基处理中道路桥梁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21(7):292-293.

[2]管学其.市政道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8):289-290.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软弱地基的种类很多,按成因一般可分为人工填土类地基;海相、河流相和湖相沉积而成的含淤质粘土类地基;各种山前冲积、洪积相所形成的夹卵石、漂石的粘土类地基。复杂的成因造成了它们在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复杂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目前对厚度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各类钢筋混凝土桩进行处理,对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砂桩、石灰桩,化学灌浆或堆载预压等方法处理。各种处理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是否安全和节约。在实际工程中,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较少提及,笔者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短木桩处理某些软弱地基不仅施工较为便捷,而且费用也较为经济合理。 二. 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实例

在实际工程中软弱地基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层数较低、荷载较轻的建筑物地基或遇局部暗塘的情况,大多是采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下面就110KV鹿山变电所主控楼的地基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1) 工程的地质概况

该工程位于鹿山附近,建筑面积650m2,两层全框架结构。地质剖面自上而下由杂填土、淤质粘土、含淤质砾砂卵石、粉质粘土及粘土构成。

淤质粘土呈软塑状,下部的含淤质砾砂卵石呈中密状,是较为理想的持力层。持力层的实际埋深约4米。当时曾考虑用砼短桩或换土垫层法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松木桩的处理方案。 (2) 松木桩的设计计算

在设计中短木桩用作挤密桩时可按下式设计: S=0.95d√(1+ e0)/( e0- e1)

n=A/AP S――桩的间距(m) d――桩径(m)

e0――挤密前土的天然孔隙比

e1――挤密后作要求达到的孔隙比,可按地基所需的承载力设计值再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五附表5-3或5-4确定 n――每m2桩的根数

A――每m2地基所需挤密桩面积,A=( e0- e1)/(1+ e0) AP――单桩横截面积(m2)

在设计中,当桩端有硬壳层存在时,可作为端承桩,按下式计算: Pa=Ψα[σ]A -----------------(a) Pa――单桩承载力

Ψ―――纵向弯曲系数,与桩间土质有关,一般可取1 α―――桩材料的应力折减系数,木桩取0.5 [σ]――桩材料的容许压力,kPa

本实例中柱下独立基础附加应力及自重总值为950KN。选③层为桩端持力层,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经综合分析后取值130kPa,基础埋深1.5米,经计算基础尺寸为2.6*2.9m2。持力层埋藏较浅,因而采用端承桩设计。根据(a)式,当以松木为材料,桩直径为15cm时,[σ]为2773.4kPa

Pa=1*0.5*2773.4*(0.15/2)2*π=24.5KN/根 每平方米所需桩数为

n=950/(2.6*2.9*24.5)=5.14根/m2 实取5根/m2 该工程的桩基底面积为210m2,所需桩数: 210*5=1050根

桩的布置按梅花形: 全部打桩完毕后,在桩顶面铺设20cm厚片石灌石子,加以夯实,然后再做基础。 (3) 经济效果分析

软弱地基的松木桩处理技术

根据建筑预算定额,φ15cm的松木桩2.5m长每根桩工料费为15元/根,总费用1050*15=1.575万元。若用12cm*12cm混凝土预制短桩约需5.1万元;若用换土垫层则需2.4万元,并且因地下水位较高,换土施工难度很大。显然用松木桩方案为首选。该工程1999年5月竣工两年多来,通过使用和观测证明,结构稳定安全。

三. 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适应条件

根据笔者在软土地基上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软土地基的设计之前必须认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土工试验。只有查清土层和土质的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和施工;再者,必须从场地的土层和土质的特点出发,对地基与基础的结构、施工及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方案比较、合理地选择地基处理方案。一般软土厚度小于5m时较为适宜用松木桩处理,为了便于打桩,桩长不宜超过4m。作端承桩时,为了保证桩尖能进入持力层,上部可先开挖至基础的埋深后再打桩。桩的材料必须用松木,因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这些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价格也较为便宜。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以下工作,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地下水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不宜使用松木桩。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为软土地基处理的实际服务,进一步推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引言

软土地基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其处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尤其在公路施工中,经常遇到很多特殊地基,最典型、最常见的当属技术软土地基了软土地基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公路使用过程中的通车安全,也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但是每种处理方法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和缺点,只有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处理白时支术,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缺点和不足,完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为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1.公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的存在会直接降低公路工程的质量,最大程度上影响了公路的通车安全,一定要重视软土地基的危害,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的危害,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的交通安全。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排水固结法

由于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就是软,它是由很多粘土、粘浆构成的,所以,在软土地基处理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针对这一特点最直接的改善办法采用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地基的沉降量,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使之前不利于建设公路或者不能建设公路的地基变得适合施工建设。但是由于软土地基处理会延长公路施工建设的时间,为了争取时间,保证工程进度,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强夯法

除了排水固结法外,软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夯法。与上述的排水固结法相比,强夯法是在一种更直接的方法,所用时间也更短,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工期比较紧的公路施工中使用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适合应用于所有的软土地基中,也有其使用的限制。总而言之,具体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处理一定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的,另外还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考虑,综合种种因素,经过仔细地分析和比较,选择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处理方案,既能保证处理效果,又要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软土地基处理的双赢。

强夯法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变土性,使其能承载公路施工的承载力强夯法增加了土地的密度,使软土地基的软弱性得到改善,具体的施工方法技术在软土地基上把很重的锤子敲进去,这样地基就变得坚硬了。但是,软土地基由于其自身软弱的特点,所以,要求重锤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数量太少很难起到作用。

(3)换填法

换填法工程量较大,成本也较高。但是,换填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软土地基的性质,效果也是最明显的。所以说,换填法由于具有彻底性的优点,也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只要条件允许,建议尽量采用换填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换填法的施工工艺技术首先将软土地基的所有软土清除,换填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的土质。当其他方法都取得效果时,换填法就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对于范围比较大的软土地基,换填法的工程量会很大,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和施工设备,所以,在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慎用,避免对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的耽误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清除出来的软土要合理的放置和处理,如果不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法是使用钻孔机进行施工,操作方便,施工简单,处理成本较低,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实际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经常被采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软土地基的不利方面。但是,高压喷射注浆法也不是对每种软土地基都适用,有些比较特殊的软土地基使用这种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正确选择,才能提高处理效果,改善软土地基。

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方法的施工就是采用钻机钻入地基的底层,软土地基的浆液从注浆管道喷出来,这样不断地重复,使得软土地基的土体得到了改变,进而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土体重新排列组合。高压喷射注浆适宜在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因为采用的是钻机施工,湿度和含水量太低,钻机没法钻入地基的底层,也就无法喷浆。

(5)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能够对软土地基的底层进行处理,也是要靠机械施工的,它具有施工简单、操作方便、不会占用过多的人力资源,所以,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深层搅拌法通过利用搅拌机对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和固化剂进行搅拌,使软土在固化剂的作用下逐渐的硬结。这样就能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深层搅拌法处理中一定要保证搅拌时间,进行充分白`1}觉拌,如果搅拌不充分或者搅拌不到位,不仅无法使软土地基实现硬结。还会影响原有软土的性质,给再次处理增加了难度和提高处理成本。

深层搅拌法也有其适用的范围,为了更好地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也为了使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更加理想,一定要在在合适的软土中采用,既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也提高了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降低软弱地基处理的成本。

2.不同施工阶段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

公路工程的各个阶段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都不一样,为了节约处理的成本,提高处理的效率,要针对公路工程各阶段的特点分别采取处理措施公路工程各个阶段的处理措施简要的介绍如下。

(1)投资决策阶段中软土地基的处理

投资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非常重要,一定要正确的估算处理成本,衡量工程利益的前提下做出最好的投资决策,有效地规避风险,正确做出投资行为,明确地掌握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所有费用和支出。

(2)项目设计阶段中软土地基的处理

项目设计阶段首先要重视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做好设计阶段的相关工作对公路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阶段的措施包括全面分析软土地基的原因,设计出可行的处理方案,保证软土地基不会对公路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3)项目实施阶段中软土地基的处理

软土地基方案中最为关键和主要的阶段就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阶段,只有拥有一个合理化的处理方案,才能针对性地解决好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公路施工中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阶段,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管理和编制,要求对公路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有效地控制,对施工中的变更进行有效地控制,也要求对公路施工的过程也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而且要将索赔的费用妥善地处理好,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好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实施的工作。

3.结语

软土地基处理的对策多种多样,但是每种处理措施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选择最合适、最经济的处理方法是公路工程施工中要考虑的问题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前提就是认真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全面地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特征,弄清软土地基形成白`1}良本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最直接、最有效的处理措施,也是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基础。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定能够更加成熟,处理水平也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張瑜.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4(02)

[2]张小次; 赵雪丽.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及方式[J].技术与市场.2015(01)

[3] 王益斌.试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1)

上一篇:让小学生乐于写作文范文下一篇:人事行政部年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