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接地与保护论文范文

2024-03-17

电气设备接地与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1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保护基本原理不同

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 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 一旦超过这一安全范围断路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 当设备在绝缘破坏后外壳形成短路时, 配线上的断路保护系统因为瞬间短路电流形成断路。

1.2 适用范围的区别

根据电力负荷密度、负荷性质和负荷分布等有关因素, 目前我们国家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 通常采用的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或TN-C系统, 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 即三相四线制供电配线方式, 同时对动力系统负载和照明电路负载供电。

1.3 线路的设计结构不同

接地保护系统中如果只有动力线和中性线, 三相动力设备中的中性线可以不进行配线, 但必须保证使用设备的接地线路导通, 设备中的中性线保证电源中性点接地, 不能再进行接地保护导通;在接零保护系统中, 保护中性线必须进行配线, 此外在实际的操作使用过程中还能对接零保护线与保护中性线独立进行配线, 而且必须保证使用的设备系统的保护中性线能进行多处重复接地导通。

2 要根据进口设备使用方所在的供电系统, 正确选择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方式

如果进口设备使用方所在的公用配电网络是TT系统, 设备使用方则需全部采取接地保护;如果设备使用方所处的公用配电网络是TN-C系统, 则需全部使用接零保护。TT系统和TN-C系统由于不同的特点, 虽然两个系统都可以为设备使用方提供单相、三相混合动力电源, 但彼此间不能互为补充, 对于保护措施的需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如果有是在一个配电系统中, 假设两种保护系统同时使用, 使用接地保护的机电设备一旦发生动力线触碰金属外壳导致的设备故障, 零线的对地电压将会迅速升高, 这时接零保护系统上的所有设备便会等电位, 促使设备外壳的金属部件出现较高的对地电压, 从而危及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 在同一个配电系统中只能采取同一种保护系统, 不能同时混用两种不同的保护系统。

3 要依据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设置要求, 规范设计、施工工艺标准

规范进口设备使用方配电线路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和要求, 通过对新建或改造的进口机电设备设备使用场地的室内配电部分, 实施以局部单相三线制或三相五线制代替TT或TN-C系统中的三相四线制或单相配电模式, 能够有效实现进口设备使用端的保护接地。所谓“局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就是在低压线路接入进口设备后, 进口机电设备使用方要改变原来的传统配线模式, 在原来的三相四线制和单相二线制配线的基础上, 分别各添加一根保护线接入到进口设备使用方每一个需要实施接地保护电器插座的接地线端子上。为了便于维护和管理, 这条保护线的室内引出和室外引入端的交汇处应装设在电源引入的配电盘上, 然后再根据进口设备使用方所在的配电系统, 分别设置保护线的接入方法。

TT系统在国外被广泛应用, 在国内仅限于局部对接地要求比较高的电子设备使用场合, 最后再介绍低压配电TN系统中的TN—C系统、TN—S系统。

3.1 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 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3.1.1 T N—C系统

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同时使用。 (1) 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 (零线) 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 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 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 由于短路电流大, 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 (2) 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 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 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 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 从而中性线N带电, 且极有可能高于50V, 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 对人身造成不安全, 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 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 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 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此可知, 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 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 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 零线对地出现较高电压。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 触及零线可能出现电击。 (2) 工作零线接入漏电保护开关后不再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 这是由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 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机电设备, 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 禁止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导通, 也禁止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 在配线中经常会出现误配线。 (4) 重复接地系统的连接线, 禁止与通过漏电开关的工作零线连接。

3.1.2 T 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独立的。

(1) 当电气设备动力线触碰金属外壳, 直接形成设备短路, 过流保护装置可以迅速切断电源; (2) 当中线断开时, 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 中性点电位升高, 但设备外壳无电位, 接地线也无电位; (3) TN—S系统PE线首末端应做重复接地, 以减少PE线断线造成的危险。 (4) TN—S系统经常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等。

摘要:本文介绍了进口机电设备保护接地的两种方法, 探讨了配电线路保护接地应该注意的问题, 并对可能出现的保护接地故障提出了整改方案。

关键词:机电设备,保护接地,故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2] 徐永根.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5.

[3] 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则[S].

[4] 田有文.企业供配电[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电气设备接地与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1 对于电子设备的防护措施

1.1 雷击的方式

当前根据防雷理论, 可以把雷击分为两种, 一种是感应雷击, 一种是直接雷击。在弱电设备中所发生的雷击一般都是感应雷击的事故, 其破坏程度主要表现在: (1) 在雷电流所形成电磁场的变化, 在通过电磁感应导致周围的导体会产生过压, 所以感应电压就会沿导线进行传输, 也就损坏了相连接的电子设备。 (2) 由于雷电所引发的电荷分布不均, 在通过静电感应从而产生局部过压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 (3) 由于雷击会致使电子设备的电位不均, 从而导致高电位的反击, 这样也会破坏电子设备。

所谓直接雷击指的是雷电直接击在了物体上, 从而产生了热效应和电效应以及造成机械力破坏的雷击反应。这也是一般最常见的雷击方式。在直接雷击的防护问题上, 当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给建筑物装置避雷针和避雷带等, 还可以通过在强电系统中安装高低压避雷器装置等。

1.2 对于电子设备的防范

防止电子设备不会受到雷击, 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设备所处建筑物要有完善保障的避雷设施, 可以保证电力系统防范避雷措施的完善。 (2) 由于电子设备工作的电压较低, 所以抗过压的能力会较弱, 因此必须要重点考虑防止受到感应雷击。当前, 在感应雷击防护方面主要应用是感应雷击防护器, 或者是可能会受到感应雷击的导线做以屏蔽。在雷击一般侵入的途径就是能过信号线或者是电源线的入侵, 所以雷击防护主要就是在雷电进入端把其泻放在大地, 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可以感应到雷击, 在仪器设备的电源线以及信号线和避雷装置引下线的相距太近, 并且平行而且在通过电磁感应时会引发雷击, 在受到这种雷击时, 在避免方式上可以通过合理布线加以解决, 也就是在有关的仪器仪表布线时, 要按照标准合理的进行综合布线。在电子设备感应雷击的防护上, 如果设备所处的环境会存有雷击的可能性, 就应采取全面的保护, 否则会存在漏保的现象。在除重视电源线的防护以外, 而且还不能忽视对信号线的防雷工作。在装有户外的线路或者是电子设备, 必须进行对相关线路采用两端保护或者是多点保护的方式。在针对重要线路上, 要尽量应用穿金属管埋地方式的敷设, 把线路进行屏蔽, 以降低感应雷击的发生。

2 关于电子设备接地的防护

在对配电回路或者是分支回路中, 所有回路与设备都需要通过导电连接进行互相连通, 主要是减少两者之间的电位差, 把电位差的范围限制在最小值内。其接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电气的安全系数。也对于电击的防护以及为接地故障电流可以提供返回电源通路的接地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是把一个接地棒打入地内同大地相连接。通常在一个建筑物的配电系统中, 可以在靠近电源进线的位置打一个接地棒进行接地即可。

(1) 需要把防雷装置接入大地, 如果在电气装置的附近出现雷击时, 会以千安计的雷电流在电气装置中感应出很大的电位差。可以把建筑与设备金属的部分同低阻抗的相互连接, 这样可以降低电位所引发的问题。

(2) 在大多数的应用当中, 被接地处至接地处可以保证一低直流电阻的通路。但是如果仍然会存有噪音干扰的现象, 就需要采用更新的设备以及技术解决此问题。但是如果不正确的接地装置施工设计以及维护, 在工程中会存有过高的接地阻抗。把噪音过滤器放置在不正常的信息系统里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对于接地阻抗偏较高的系统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 在设备安全方面, 接地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对电路故障的防护, 还可为静电电荷的泄放提供通路。静电电荷的泄放电路意指能安全释放积蓄电荷的电路。接地线的长度和尺寸是最影响接地阻抗的因素。因长度增加后阻抗随之增加, 尺寸加大阻抗就减小。

(4) 一种耦合的形式中, 一个回路内的电压、电流可以在另一回路内产生出电压或电流。这种耦合不是有意识的, 它常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我们称它为共有阻抗, 因为它通常是接地系统的阻抗, 而上述耦合则正是因跨接于其上而发生的。此接地系统为一回路的一部分, 同时也为其他回路所共有。接地线或信号参考面的电位并非是零电位。接地系统阻抗越低, 干扰电位就越低。

3 结语

总之, 在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进步发展, 对于电子设备防雷与接地的安全是一门技术应用比较复杂且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问题。在设计时必须要遵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执行, 并且参考有关对于防雷技术的要求标准, 以及了解行业最新的参考标准。需要应用安全高质量的专用产品以及施工设计施工, 做到安全保护划分的等级, 可以防雷击和防电磁干扰等要求, 只有综合地考虑到对各种接地不同的要求, 才可以在电子设备的防雷工作中把雷电作用对电子设备的损坏降低到最小, 达到预期防护的目的。

摘要:通过受到雷击的实际灾害表明, 在现代智能化的发展当中, 传统的避雷方式已不足已适应安全防雷的需要了。经相关部门的统计, 在当前的几年中, 因受到雷击从而造成电子设备损失的都在巨额以上, 然而造成损失的程度还处于迅速上升的趋势中。目前, 造成电子设备损失的事故多有发生, 但这些事故一般都在有传统避雷针或者是建筑接地完良好的情况下发发生的。因此, 为了可以保证电子设备正常的运转, 所以对于电子设备的防雷安全保护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电子设备,防雷,接地

参考文献

[1] 邢红霞, 王炳.电子设备防雷与接地的实际问题[J].铁道通信信号, 2008 (8) .

[2] 蒋尧, 饶雪, 张文杰.电子设备的防雷[J].山西建筑, 2009 (20) .

[3] 鼓秋平, 周彩玲.电子设备的防雷及接地[J].广西气象, 2006 (2) .

电气设备接地与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1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分析

低压配电系统分为TN、TT、IT三种形式。

1.1 TN系统

系统电源中性点接地并引出N线, 属三相四线制系统。用电设备外壳通过保护线与接地点直接连接, 称保护接零。按照中中性线与保护线的不同组合, 又分为三种形式。

(1)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合一。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或只有单相设备用电时, PEN线上流过正常负荷电流, 还要通过三次谐波电流, 用电设备外壳对地呈现电压, 正常工作时低于安全电压50V。但当发生PEN断线或相对地短路故障时, PEN线对地电压大于安全电压, 使触电危险加大。同时, 同一系统内故障电压会沿PEN线传至其它未发生故障处。另外由于该系统全部用PEN线作设备接地, 不能保证检修安全。目前这种配电接线方式已很少采用。 (2) 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它的优点是PE线正常不通过电流, 只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才带电位。N线断线也不影响PE线, 防止了间接触电。但它不能解决对地故障电压蔓延和相对地短路引起中性点电位升高等问题。 (3) TN—C—S系统: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先合一后分开。PEN分为PE线和N线后, 不能再与PE线合并或互换, 否则它们是TN—C系统。这种系统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 电源线路结构简单, 又保证一定安全水平, 常用于配电末端环境条件较差或有数据处理等设备的场所。

1.2 TT系统

TT系统电源端有一直接接地点, 引出N线, 属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用电设备外壳与地作直接电气连接, 称作保护接地。该系统所有设备外壳经各自PE线分别接地, 各自PE线间无电磁联系, 这样就杜绝了危险故障电压沿PE线蔓延。但当系统中设备绝缘损坏或发生相对地短路故障时, 将使设备外壳带电。此时人体若触及设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不足以使线路保护动作跳闸。如要把触电电压控制在50V以下, 则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2Ω, 一般比较困难, 多通过选用漏电保护装置不降低对接地电阻的要求。

1.3 IT系统

IT系统电源的中性点不接地, 通常也不引出N线, 为三相三线制系统。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外壳与地作直接的电气连接。用电设备外壳经各自的PE线直接接地, PE线间无电磁联系。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所有三相用电设备仍可暂时继续运行, 另两相对地电压将由相电压升高到线电压。IT系统需装绝缘监察装置。

2 低压供配电系统中的漏电保护器配置

2.1 漏电保护器配置技术

(1) 一般环境选择动作电流不超过30m A, 动作时间不超过0.1s, 这两个参数保证了人体如果触电时, 不会使触电者产生病理性生理危险效应。在浴室、游泳池等场所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宜超过10m A。在触电后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场合, 应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6m A的漏电保护器。

(2) 为了保证可靠运行,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躲过低压电网正常漏电电流。

(3) 对于多级保护要注意选择性, 下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上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各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有级差112~215倍。其中:第一级漏电保护器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处。该级保护的线路长, 漏电电流较大,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无完善的多级保护时, 最大不得超过100m A;具有完善多级保护时, 漏电电流较小的电网, 非阴雨季节为75m A, 阴雨季节为200m A, 漏电电流较大的电网, 非阴雨季节为100m A, 阴雨季节为300m A。第二级漏电保护器安装于分支线路出口处, 被保护线路较短, 用电量不大, 漏电电流较小。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介于上、下级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之间一般取30m A~75m A。第三级漏电保护器用于保护单个或多个用电设备, 是直接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设备。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用电量小, 漏电电流小, 一般不超过10m A, 宜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30m A, 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2.2 漏电保护装置在不同接地形式下的安装使用

漏电保护器能否正常工作, 与接地方式及安装有很大关系。

(1) 对TN系统中装漏电保护装置时, 应使设备的外壳与保护中性线 (即PEN线) 的连接必须在漏电保护装置的电源侧, 若保护线PE接在漏电保护的负载侧, 则因漏电故障电流的整个回路均穿过漏电保护装置而检测不出来, 漏电保护装置不动作, 同时漏电保护装置的负载侧不能设置重复接地, 如有重复接地, 会使在无故障情况下发生误动作。TN—C系统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前, 必须将N线与PE线分开, 即接成TN—C—S系统。TN—C—S系统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时, 必须将相线和N线一同穿过漏电保护装置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应选用2极 (一相一地) 或4极漏电保护装置。

(2) 对TT系统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时, 要认真检查线路上重复接地设施。在漏电保护装置的负载侧不能设置重复接地。在分级保护方案中尤应注意这一问题。

(3) 对IT系统, 因系统对地是绝缘的, 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其外壳对地电压很小, 达不到危险电压, 故不必装漏电保护装置。

(4) 具体安装使用中还应注意: (1) 标有电源侧和负荷侧的漏电保护器不得接反。 (2) 安装漏电保护器不得拆除或放弃原有的安全防护措施, 漏电保护器只能作为电气安全防护系统中的附加保护措施。 (3) 安装漏电保护器时, 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线。使用三极四线式和四极四线式漏电保护器时, 中性线应接入漏电保护器。经过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不得作为保护线。 (4) 采用漏电保护器的支路, 其工作零线只能作为本回路的零线, 禁止与其他回路工作零线相连, 其他线路或设备也不能借用已采用漏电保护器后的线路或设备的工作零线。

3 结语

(1) 低压配电的TN—C—S或TN—S、TT系统可与漏电保护器配合使用。不同的接地方式应选用不同的接地保护器。 (2) 为了达到保护人身安全, 又不要扩大停电范围, 要正确选择RCD的分级保护。 (3) 安装RCD保护, 要防止接地方式混乱, 及接地、接零混用。

摘要:阐述了低压配电系统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 剖析了不同配电系统接地方式下漏电保护装置正确装配的技术要点。

电气设备接地与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完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电力系统的建设,在这其中只有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而影响电力系统稳定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接地技术是否合理,在构建接地系统过程中是否与电力设备的实际情况相符。本文就先对电气接地装置进行具体了解,然后说明在电力系统中的接地方式,了解接地装置所需要的技术要求,最后说明如果想要让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能够稳定运行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为电气系统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关键词】电力设备;装置;接地技术;研究

引言

在电力设备中,通过接地系统就能够很好的保护电力设备,让电力设备能够稳定运行。而近些年来说,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电力设备也越来越复杂,只有真正重视电气设备中的接地技术,才能够确保电力设备不出现问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1.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内容

(1)保护接地。在电气设备正式投入到使用后,相应的检修人员和用户在检查电气设备过程中,保护接地技术就能够保证人们的安全,确保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不会影响到人们的安全。通过保护接地技术就能够防止电气设备出现漏电的问题,还能够避免用户和检修人员在检查电气设备时发生触电。通过保护接地技术就能够更好的提升电气设备自身的安全系数,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控制电气设备中的电压,将电压限制在规定范围内,更好的保证人们的安全。

(2)工作接地。工作接地主要是为了确保电气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都是在电气设备中的某个位置对其进行接地,比如中性点接地、屏蔽接地、防雷接地等等,这些接地技术都属于工作接地。在这其中的防雷接地主要是为了能够确保电气设备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比如,常见的避雷针就属于防雷接地装置。而工作接地中的重复接地通常出现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这种接地技术主要是防止因为故障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安全。屏蔽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受到电磁干扰,让电气设备能够稳定运行所设计的一种接地技术。而在低压电气接地中,主要有TN-C、TN-S、TN-C-S,这三种形式,在这其中第一种农村使用较多,第二种城市使用较多,地上那种工地使用较多。

2.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技术

(1)直接接地和不接地。如果在电气设备中使用直接接地的方法,其安全性较低,因为在发生问题时直接接地会让接地点和中性点出现回路,进而产生较大的电流,无法确保人们的安全。而不接地就不会出现以上这种情况,但是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的电压上升,因此使用不接地方法对于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较高。当前我国直接接地通常都是英语在110kv以上的电气系统中,而不接地技术都是应用于35kv以下的电气系统中。

(2)电力系统中性点。对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来说,其实就是发电机的中性点。我国在建设电力系统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三种中性点运行方法,分别是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直接接地。前两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被成为小接地电力系统,而最后一种直接接地方法则是被称之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不同中性点的运行方法对于电力系统的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3)优点。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技术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任何其它多余设备,这样就能够减少成本投资,而且在维修和日常检修过程中,也能够很好的减少工作强度,让检修更加简单。在出现单性接地时,因为中性点电位不会出现升高情况,所以其绝缘标准就可以以相应的电压为基础,更好的减少其建设成本。通过直接接地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在接地位置所出现的高电压问题。而对于中性点不接地而言,其优点主要是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出现接地故障时,电源线电压依然处于稳定状态,能够稳定运行,更好的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

3.接地装置的技术要求

因为受到直流电流的影响,所以容易对接地装置造成腐蚀,进而增加电阻值。所以,在直流电流上安装接地装置过程中,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直流设备进行接地过程中,不能够利用自然接地体,也不能够重复使用接地线,不能够将两者进行连接,而且所使用的人工接地体其厚度需要大于5mm,还要定期检查其实际情况,确保人工接地体的完整。

4.接地装置运行注意事项

在接地装置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检查接地装置的接触点是否稳定,如果出现损伤、腐蚀等问题,必须要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环境恶劣的地方,比如含有一些化学成分的土壤,就需要检查土壤50cm以下部分的土壤污染情况。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雨季土壤的电阻率最高,所以就应该在这过程中对其电阻数值进行检测和比较。在对电气设备检修完成后,应该再次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点是否稳定,检查电气设备和接地线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如果發现接地装置自身的电阻值已经不符合相应要求,就需要适当的增加接地体的总长度。

5.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措施

(1)严格按照相应要求。在电气设备的接地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要求来对其进行操作。因此,在接地过程中,就要保证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来进行接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接地的稳定。正常情况下,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过程中,首先会选择合适的接地体,然后对接地体进行铺设,通常情况下接地体的规格在直径不能够超过12mm,厚度需要大于4mm。对于接地体的材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确认,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圆钢,因为这种材料的稳定性更好。在对接地体进行埋设过程中,需要确保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大于60cm,保证接地体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安装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过程中,只有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符合要求,才能够让电气设备更好的运行。因此,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过程中,工作人员就必须要按照相应的规定来进行操作。因为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不同问题对于电气设备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所以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针对实际内容来进行具体维护,并且还应该根据相关要求来对其电气设备进行监督。相应部门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要求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让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够及时的采取解决方法,让电气系统更加安全的运行。

(3)加大电气设备维护力度。想要让接地系统稳定运行,就需要加大维护力度,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各种电气设备的相关数据需要及时记录,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电气设备数据出现偏差。还应该适当的加大资金投入,及时的更新一些已经被淘汰的设备,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所出现的接地问题,更好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

6.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设备的接地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并且确保接地装置和技术的正常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重视,针对电气设备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接地技术,并且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宗.关于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9,35(22):75-77.

[2]倪冬琴.电子电气设备的接地分析与处理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8(33):20-21.

[3]田路阳,张竞言.对电力设备中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11):229-230.

[4]陈驰.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3):162-163.

[5]汤芯珮.电力系统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J].自动化应用,2018(02):123-124.

[6]戴晶晶.浅析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144-145.

作者简介:王春华(1977.1--),男,汉族,江苏泰兴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设备检维修。

电气设备接地与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电子通信设备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出现漏电现象,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使用故障与安全事故。保障在电子通信设备中可以被良好的运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技术本身的使用方法,更能推动接地技术和电子通信设备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概述以及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问题;解决对策

时代不断发展,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特性决定了各行业的运作都离不开电子通信设备。而随着电子通信设备的建设规模增長,其技术运用更需受到广泛关注,需对各技术运用进行优化与规范。接地技术就是电子通信设备中关键技术之一,需要对其运用展开进一步的探究,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保障设备运转过程的安全性。

1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概述

1.1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的内涵

接地技术会在大地与电子通信设备间连接一条接地线,进而形成一个回路,这样可以有效的释放出电子通信设备上的静电电流、漏电电流和雷电电流,防止使用者在与电子通信设备发生接触时发生安全事故。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保护电子通信设备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是电子通信设备技术应用的最终目标。为了在电子通信设备中更好地应用接地技术,我们要全面掌握和了解接地方法和接地方式的类型。

1.2 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方法

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方法主要分为直流地悬浮方法和直流地接大地方法两种。其中直流地悬浮方法有一个独立的基准点,它不与大地连接,防止交流地与直流地连接出现干扰的情况[1]。直流地接大地法是将大地与电子通信设备有效连接在一起,将直流与电子通信设备的外壳分开,防止受到高频的干扰和产生一定的静电,促进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的类型

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的类型主要包括分散接地和并联接地两种。分散接地类型将电子通信设备的各个部分接地在接地系统中,但是这样会大大增加接地系统的数量,出现干扰电子通信设备运行的情况。并联接地设备并没有在接地中形成回路,不会干扰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被广泛应用到电子通信设备运行中。

2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的措施

2.1 对接地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对接地方式进行合理选择是优化接地技术运用的必要内容。接地方式的选择需要按照设备的具体参数,应对不同的工作条件进行对应的设计,进而保证电子通信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转。在合理选择接线方式时,大致可从两方面工作入手,即电阻与电感,需要对地线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本身具备的阻抗进行降低,更适用于电子通信设备。关于电阻方面,在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电阻会对某些低频类型设备产生一定的干扰,要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式,同时提高设备的维护频率,及时消除电阻产生的消极干扰。对于电感,则可通过选用合理的接地方式对电感量进行有效控制,如引入多点接地方式,可令该参数减弱。通过合理接地方式与技术的运用,可在很大程度上维护设备的各个属性正常。

此外,在施工阶段,也要根据外界环境进行不同方式的选用。如外界温度、湿度变化较频繁、条件较恶劣都可能引起接地线路的老化加快,设备也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使用防潮性能与保温隔温性能较好的接地方式与材料,并配合线路监测系统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其正常运作。

2.2 防止地线公共阻抗干扰

在电子通信设备的电路构成中,地线属于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系统的运行质量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当地线出现电位差问题时,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状态。为了进一步将电路正常运行期间所受到的地线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优化现有的电路设计,进一步提升设计成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2)积极将地线阻抗降低处理技术应用于接地施工中,例如,在进行多级电路施工中,应该充分将电子通信设备运行的小信号电路以及低电平设计加以综合考量,使其所受到的电路干扰降至最低,从而恢复电路的正常功能。(3)在电路设计时和接地施工中,应该进一步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条件,精准定位接地点,同时需在放大设备的区域开展相应的接地施工作业。

2.3 防止系统中多地环路的干扰

电子通信设备高频电路系统主要使用多点接地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线阻抗对于电子通信设备运行的影响,但是同样存在一定的使用弊端,最主要的弊端就是容易产生多地环路,加上元器件与接地平面中间有大量的电容,从而形成接地回路,在这样的环境下,地线电力本身就会在外界的影响下形成回流电压,不同环路本身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一旦交变电磁场的数值上升,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中的基本内容,如果电磁场自身强度数值不变,那么感应电压与回路面积之间是正比关系,从而十分容易出现电磁兼容的问题。对此,就必须要采取措施降低回路中的电磁干扰。减少多地环路对于电子通信设备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使用共模扼流圈和光电耦合器来抑制并切断多地环路。(2)借助低频电路来达到平衡的目的。(3)设计中加强对接地地点的选择和布置,隔离信号源以及地面之间的连接,转变两点接地的方式,实现一点接地,从而降低地线环路出现的概率以及电流本身对于通信设备工作的影响。

2.4 对接地干扰进行有效排除

在设备接地技术的运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接地过程的干扰项目进行有效排除。其中地环路连接中的干扰排除工作具有较为突出的代表性。地环路中出现的干扰主要是设备之间由于距离原因采用电缆连接而具备一定程度的电位差,进一步产生了地环路电流,但是线路内缺乏一定的平衡性,则会使设备受到很大的干扰。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式即可引入耦合器将环路进行割断处理,使线路稳定,进而排除各项干扰。

2.5 明确接地规范

为了保障接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接地技术施工制度,并且在具体的施工中真正贯彻和落实。同时要加强接地技术规范,及时发现接地施工中存在着问题,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解决不足之处,提升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充分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升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建立完善的接地规范制度有利于提升接地施工各个环节监督和管理的水平,提升接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要详细考察和了解施工环境、接地施工目标和接地的类型,并且以实际的情况为基础和前提制定一套明确的施工方案。同时要系统的管理施工现场的各种设备,详细的登记设备的使用地点、设备的类型等等,在使用不同设备类型时要制定和调整施工方案。当接地施工完成以后,施工人员要全面的、详细的检查施工现场的各个部分,检查总电源和接地线是否受损或者出现问题,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安装接地线等。同时要重视和强化完工后的验收工作,定期检验接地效果,定期排查故障,保证电子通信技术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接地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提升通信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抗干扰性等综合性能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也是极为必要。为了能更好的应用接地技术,我们有必要详细且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的接地技术,合理做出选择,最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奇,伍子祺,游先仁.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与问题剖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07):191-192.

[2]张鑫斌.电子通信设备中接地问题的探讨[J].数码世界,2018(11):34.

[3]赵晓君.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与问题剖析[J].信息通信,2018(09):197-198.

电气设备接地与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为了保证煤矿企业生产过程具备极高的安全性,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作为不可缺少的方面,只有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顺利推进煤矿生产工作进行的同时,也是防止过程中重大安全事故出现的保证。文章基于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保护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概述

煤矿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对其生产过程有着较高的要求,希望生产工作高效率进行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个过程具有极高的安全性。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作为煤矿生产中极为关键的部分,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那么对企业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同时,也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基于具有特殊性的煤矿企业,也突出了供电系统具有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为了确保煤矿安全进行生产工作,对于其中的供电系统来说,实现全天性稳定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确保供电系统使用双回路电源;第二,一旦供电系统出现安全隐患,那么不仅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而且还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造成影响。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量,企业要想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保证企业投入较少的资金,那么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现状调整供电时间的同时,保证供电质量能够不断提高,为煤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煤矿企业,主要应用的是一般的电气设备与防爆型的电气设备。对于一般的电气设备来说,虽然体现出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辅助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但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大型的安全问题,那么其防护性能便无法有效发挥,因此,在一些较低浓度的瓦斯矿井当中,此种类型的电气设备最常见。所谓的防爆电气设备,应用价值就在于保护设备,面对严重瓦斯爆炸问题时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如果煤矿企业有着极高的安全生产要求,那么此时可以应用防爆电气设备。表1为电气设备对供电电压的要求参数。

2.煤矿井下常见电气设备的保护类型

通过上述文章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常见的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主要包括,第一是没有防爆功能的一般电气设备,在一些不存在瓦斯以及煤尘爆炸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第二是具有良好防爆功能的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经常应用在瓦斯等可能出现爆炸的生产环境下。除此之外,如果按照运行时的电压高低,那么可以将电气设备划分为低压与高压两方面[1],对于煤矿企业井下作业时所应用的电气设备,通常情况下隶属于一类以及二类负荷,运行过程表现出了较强的电流与电压量。当前在煤矿井下作为所常见的电气设备保护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漏电保护。

针对电网当中的绝缘电阻值,如果比行业要求的范围要小,那么在人接触后,不仅可能导致触电事故,而且伴随着漏电现象的出现,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基于短路问题出现的同时,严重情况下更会引发煤尘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针对该种现状,煤矿企业就必须将漏电保护装置,根据实际生产环境,合理的安装在供电系统当中,一方面避免漏电问题出现的基础上,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带来极大的保障。从漏电保护性能方面出发,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无选择性以及可选择性的漏电保护。 第一,对于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在实际应用当中,主要就是借助零序电流保护内容下,针对其中零序电流互感器作用,如果不存在漏电问题,那么此时一次侧三相电流呈现对称状态,所以电流相量的和为0,二次侧没有电流的输出。相反情况下,如果存在漏电隐患,那么条件恰好与上述内容相反。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能够结合分路开关,保证两者有效融合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帮助工作人员检查出现故障的线路,最为关键的是,在整个操作环节中,不需要企业单独对漏电区域进行停电,受到了行业人士的高度青睐。第二,对于借助附加直流电源的无选择性漏电保护,主要就是将附加直流电源添加在地绝缘电阻的检测回路当中,全程对直流电流实施有效监督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对绝缘电阻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工作人员应该无选择性保护装置过程中,因为必须先将漏电区域内进行停电操作[2],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其应用价值,准确判断出出现漏电的线路,那么工作人员必须配合低压自动馈电总开关一同应用,虽然无选择性保护装置有着较大的不足,但是却因为有着较为简单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较强的可靠性,目前很多煤矿企业也正在应用。

(2)过流保护。

因为短路以及过载问题所引发的过电流现象,往往会导致电火灾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讲,避免过流问题就是杜绝电火灾事故出现的重要举措。第一,过载保护。所谓的过载保护,简单来说,就是正在应用当中的电动机,其产生的电流比额定电流大时,一般就是在额定电流1.5倍没有太大的范围。针对电动机或者电气设备过载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断增加的负载,断相运行以及持续较少的电网电压等方面。在电动机日常应用过程中,如果该设备长时间处于过载运行条件下,电气设备的温度就会不断升高,在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就会损坏绝缘,甚至出现老化现象,缩短使用寿命。在处理这种问题时,为了能够控制好过载保护的动作时间,那么就必须对过载电流大小情况进行严格把控,其动作值设定小于短路保护的动作值。如果出现动作延时的情况,那么伴随着程度不断加大,此时延时就会明显减少;相反,如果过载程度越来越小,那么延时就会加长,这也就是行业人士所说的反时限特性。主要涵盖继电器的延时过程,过载操作过程中,电流继电器动作,其触点接通时间继电器线圈,经延时后时间继电器触点动作,使执行机构动作,切断主回路电源,同时发出过载信号。要想实现有效的过载保护,那么工作人员可以从电磁式继电器或者是电子式继电器等部分出发。第二,短路保护。短路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像线路受到破坏,或者是出现错误接线情况下都会引发短路问题。基于短路条件下,其短时间的电流能够超出行业规定的数值,导致电气设备过流问题时,形成电动力损坏,严重情况下更是火灾事故出现的根源。在短路保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设置较大的动作值,第一时间关闭电源。电磁式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均可实现短路保护[3]。

(3)接地保护。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对于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部分来说,本身不带电,但是如果因为外界等多种因素,损坏了设备的绝缘,那么就会导致外壳等部分带电。基于此种情况下,如果人与电气设备进行接触,必然会引导触电危险。在当前我国制定的触电安全范围而言,其交流电流值主要在30mA,那么工作人员可以从接地保护视角下出发,将人体的通过电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总之,处于保护接地操作来说,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希望有效降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当其处于规范范围内的基础上,如果人与其接触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3.煤矿保护装置

(1)现场信号输入装置。

对于现场信号输入装置来说,工作人员必须实施有效的潜质操作,为了避免多种信号的干扰,可以通过光电隔离技术来实现。同时,为了便于对信号的处理,针对之前较低信号,可以将电平转化为电路,使形成较强的信号有序推进处理操作[4]。

(2)逻辑判断装置。

所谓的逻辑判断装置,主要就是对被检测结构性能以及逻辑状态等实施有效测量的装置。基于严格的逻辑程序以及运算形式,当断路器出现跳闸时,工作人员通过其中给出的信号,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像“与”“或”“非”等都是逻辑判断装置最突出的性能。

(3)执行装置。

基于上述逻辑判断所给出的信号,执行装置能够在最短时间对装置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执行装置而言,主要的就是对现场的设备进行有效的隔离以及保护等,尤其是在现场设备状态信息的返回,为继电器保护装置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基于跳闸现象下,此时面对不合理的运行环境,就会有信号发出,如果处于正常条件下,此时不动作[5]。

4.结论

简而言之,为了保证我国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煤矿企业作为关键的部分,只有加强对电气设备以及供电系统的保护力度,才能够维持安全井下生产环境,确保煤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文章针对当前煤矿井下常见电气设备的保护类型以及煤矿保护装置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更能够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摘要:在我国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煤矿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而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作为煤矿企业日常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之前,两者通常借助继电保护装置。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有很多煤矿企业应用的是智能保护系统,更是借助强大的处理系统,不仅有着较低的功耗,而且能够确保整体系统处于极高的稳定性状态下,为煤矿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煤矿电气设备,供电系统,保护类型,保护装置

参考文献

[1] 宋洪庆.简析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191-191.

[2] 蔡祥信,陈海亮,梁卫勇,等.浅谈高压自动跟踪补偿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J].创新科技,2018(14):90-90.

[3] 陈景振,齐同强.无功功率补偿技术在孔庄煤矿高压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9(4):438-438.

[4] 梁栋.浅议无功补偿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24-25.

上一篇:美国社会科课程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