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案范文

2024-04-01

主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起点YCK33+313.5~YCK33+760.305为石碁站配线段,设计有四联,桥面宽度为9.3~13.3m 的现浇连续梁,跨度别为2×30+29m、4×30m、4×30m、3×30+27.76m,总长446.805m。

其中DZ1~DZ3为9.3m宽单箱单室箱型梁,DZ3~DZ

4、DZ15~DZ16为9.3m渐变至13.3m过渡段,DZ4~DZ15为13.3m单箱双室箱型梁。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们区间3标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成立项目副经理周来印为组长的高支模安全领导小组,并在今后的施工生产中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具体的组织分工如下: 组

长:周来印

施工作业队长:何勇 支架搭设、拆 除:黄发席

现场安全负责:张思亮

1.施工特点、重点

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期紧

本标段包括75个桥墩的下部结构、4联现浇预应力连续梁及165孔桥梁整孔架设,工程量大,加之前期征地拆迁及施工大电等因素影响,工程开工较晚,要求兑现合同工期,施工压力相当大。

2、安全控制的重点

由于现浇梁施工,均为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的重点。

3.支架的施工方法

现浇段墩高7~8.5米,在承台回填及地基处理完成后,实际净空高度为5.7~6米,故现浇段采用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 1)、支架地基处理

一般地段地基处理,首先对支架布设范围内的表土、杂物及淤泥进行清除,然后填筑40~50cm厚,宽度为对应部位梁宽的片石后用18吨压路

1 机进行碾压。鱼塘地段抛石挤淤,填筑砂石后进行碾压。

2005年7月26~7月29日项目部委托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于对现浇段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了原基及换填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三个点位分别为YDK33+388.0(位于DZ3与DZ4之间),YDK33+477.0(位于DZ6与DZ7之间),YDK33+687.5(位于DZ13与DZ14之间)。三个试验点的试验成果汇总见附表(工程质量检测报告,NOL0601)。

试验结果表明:该地段试验点的土层在用片石回填处理后均能达到的最大试验荷载为300Kpa且在承载力特征值150Kpa时对应的压板沉降量与压板直径的比(S/b)小于0.015,判定三个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均为150Kpa。在地基土层达到要求后,在地基表面铺设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并在四周设排水沟以便支架地基表面排水。 2)、支架搭设及拆除

1、支架搭设:

⑴、我标段拟采用碗扣式多功能满堂脚手架支架,碗扣式脚手架支架全部为定作加工的全新支架,确保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搭设作业时,先在处理合格的地基上沿桥轴线方向布设纵向地梁(30cm×16cm枕木)。支架底部承托均座在沿桥轴线方向布设纵向木地梁上,支架顶部设置顶纵梁(10cm×12cm)和横梁(10cm×12cm),其上铺设梁体模板。立杆间距布置为60cm×60cm,步距为120cm。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剪力撑横向布置间距为3m,纵向布置间距为5m。顶部设单向风缆(靠墩方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上端与墩身间用方木塞紧。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高支架从其中的一下角落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

2、支架拆除:

高支模拆除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

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附件后结构件的顺序,一件一件的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拆除脚手板、杆件、门架及其它较长、较重、有两端联结的部件时,

2 必须要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并加强指挥、相互询问和协调作业步聚,严禁不按程序进行的任意拆卸。禁止单人进行拆除作业,防止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发生事故。拆除水平杆件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杆时,在把稳上端后,再松开下端联结取下。

因拆除上部或一侧的附墙拉结而使架子不稳时,应加设临进撑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动影响作业安全。

拆卸现场设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拆卸作业区内。

严禁将卸下的杆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

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原材料检测试验措施

⑴、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进行验查,并登记记录。 ⑵、对有合格证的材料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材料方准使用。 ⑶、各种原材料的检查项目及试验方法根据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 ⑷、复检不合格材料,做出标记隔离堆放,并停止使用,限期清出施工现场。

2、雷电期间作业安全措施:

⑴、施工场地的支架及所有临时设施场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

⑵、雷电来临时,立即停止现场施工,将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将雷电来临和雷电已过的信号通知施工人员。

3、支架搭设及拆卸作业安全措施:

⑴、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城河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高支架两侧采用安全立网完全封闭。

⑵、大雾、大雨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支架上的高处作业。雨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⑶、在架上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为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架,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 3 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m。位于立杆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⑷、架上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和杆件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⑸、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

⑹、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⑺、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基本结构杆件,因作业的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件时,必须取得施工主管和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架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⑻、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措施,未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补设或改善后,才能上架进行作业。

⑼、高支模拆除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附件后结构件的顺序,一件一件的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5、 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什差,危险因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达40%,这种事情对外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全建筑行业的问题抓紧工作。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⑴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际,对于恐怕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 4 工,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①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耍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②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③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④不得攀爬脚手架。

⑤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⑥卸料平台外侧边,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

⑦所有操作层均张挂一道安全平网。 ⑵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柑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③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扳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④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立用夹扳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应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头等,在无材料

5 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⑤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似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问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l分钟。

⑥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种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⑴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①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存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②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期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③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④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⑤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⑥吊运一切物抖部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

6 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⑦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⑧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向下丢弃。

⑵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世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左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同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随着建设规摸的扩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机械伤害事故的增加。机械伤害、起重吊装伤害已排在“四大伤害”之中。应引起安全、设备营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机械伤害事故原因虽比段复杂,但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按机械的特点和工程特点提出危险环节和重点部位,多方把关。

4、高支模坍塌事故的急救援预案 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王民洲

付组长:王小华、周来印

组员:徐伟权、党寅、许道存、何勇 人员:100人

配备机械:吊车2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 救治中心:番禺市人民医院

①坍塌事故由组长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救援,并立即通知救治中心医务人员到现场待命,随时准备救治。

7 ②坍塌区应立即设置安全线,以免伤害的进一步发生。

③施工作业队就立即对施工人员进行清点,核实人数,以确定救援方案。

④有组织的清理塌体,吊车等机械配合作业,首先寻找受伤者。

⑤发现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⑥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同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送往医院治疗。

⑦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扳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⑧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立用夹扳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应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在地铁总质安室及石铁院监理的指导下,依据穗铁建总体[2005]693号文关于印发《广州市轨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及四号线区间3标的实际施工情况,编写了本标段的高支模安全施工方案,敬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指导审查。

主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起点YCK33+313.5~YCK33+760.305为石碁站配线段,设计有四联,桥面宽度为9.3~13.3m 的现浇连续梁,跨度别为2×30+29m、4×30m、4×30m、3×30+27.76m,总长446.805m。

其中DZ1~DZ3为9.3m宽单箱单室箱型梁,DZ3~DZ

4、DZ15~DZ16为9.3m渐变至13.3m过渡段,DZ4~DZ15为13.3m单箱双室箱型梁。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们区间3标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成立项目副经理周来印为组长的高支模安全领导小组,并在今后的施工生产中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具体的组织分工如下: 组

长:周来印

施工作业队长:何勇 支架搭设、拆 除:黄发席

现场安全负责:张思亮

1.施工特点、重点

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期紧

本标段包括75个桥墩的下部结构、4联现浇预应力连续梁及165孔桥梁整孔架设,工程量大,加之前期征地拆迁及施工大电等因素影响,工程开工较晚,要求兑现合同工期,施工压力相当大。

2、安全控制的重点

由于现浇梁施工,均为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的重点。

3.支架的施工方法

现浇段墩高7~8.5米,在承台回填及地基处理完成后,实际净空高度为5.7~6米,故现浇段采用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 1)、支架地基处理

一般地段地基处理,首先对支架布设范围内的表土、杂物及淤泥进行清除,然后填筑40~50cm厚,宽度为对应部位梁宽的片石后用18吨压路

1 机进行碾压。鱼塘地段抛石挤淤,填筑砂石后进行碾压。

2005年7月26~7月29日项目部委托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于对现浇段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了原基及换填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三个点位分别为YDK33+388.0(位于DZ3与DZ4之间),YDK33+477.0(位于DZ6与DZ7之间),YDK33+687.5(位于DZ13与DZ14之间)。三个试验点的试验成果汇总见附表(工程质量检测报告,NOL0601)。

试验结果表明:该地段试验点的土层在用片石回填处理后均能达到的最大试验荷载为300Kpa且在承载力特征值150Kpa时对应的压板沉降量与压板直径的比(S/b)小于0.015,判定三个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均为150Kpa。在地基土层达到要求后,在地基表面铺设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并在四周设排水沟以便支架地基表面排水。 2)、支架搭设及拆除

1、支架搭设:

⑴、我标段拟采用碗扣式多功能满堂脚手架支架,碗扣式脚手架支架全部为定作加工的全新支架,确保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搭设作业时,先在处理合格的地基上沿桥轴线方向布设纵向地梁(30cm×16cm枕木)。支架底部承托均座在沿桥轴线方向布设纵向木地梁上,支架顶部设置顶纵梁(10cm×12cm)和横梁(10cm×12cm),其上铺设梁体模板。立杆间距布置为60cm×60cm,步距为120cm。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剪力撑横向布置间距为3m,纵向布置间距为5m。顶部设单向风缆(靠墩方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上端与墩身间用方木塞紧。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高支架从其中的一下角落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

2、支架拆除:

高支模拆除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

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附件后结构件的顺序,一件一件的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拆除脚手板、杆件、门架及其它较长、较重、有两端联结的部件时,

2 必须要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并加强指挥、相互询问和协调作业步聚,严禁不按程序进行的任意拆卸。禁止单人进行拆除作业,防止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发生事故。拆除水平杆件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杆时,在把稳上端后,再松开下端联结取下。

因拆除上部或一侧的附墙拉结而使架子不稳时,应加设临进撑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动影响作业安全。

拆卸现场设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拆卸作业区内。

严禁将卸下的杆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

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原材料检测试验措施

⑴、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进行验查,并登记记录。 ⑵、对有合格证的材料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材料方准使用。 ⑶、各种原材料的检查项目及试验方法根据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 ⑷、复检不合格材料,做出标记隔离堆放,并停止使用,限期清出施工现场。

2、雷电期间作业安全措施:

⑴、施工场地的支架及所有临时设施场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

⑵、雷电来临时,立即停止现场施工,将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将雷电来临和雷电已过的信号通知施工人员。

3、支架搭设及拆卸作业安全措施:

⑴、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城河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高支架两侧采用安全立网完全封闭。

⑵、大雾、大雨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支架上的高处作业。雨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⑶、在架上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为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架,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 3 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m。位于立杆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⑷、架上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和杆件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⑸、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

⑹、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⑺、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基本结构杆件,因作业的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件时,必须取得施工主管和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架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⑻、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措施,未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补设或改善后,才能上架进行作业。

⑼、高支模拆除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附件后结构件的顺序,一件一件的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5、 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什差,危险因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达40%,这种事情对外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全建筑行业的问题抓紧工作。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⑴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际,对于恐怕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 4 工,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①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耍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②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③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④不得攀爬脚手架。

⑤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⑥卸料平台外侧边,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

⑦所有操作层均张挂一道安全平网。 ⑵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柑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③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扳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④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立用夹扳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应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头等,在无材料

5 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⑤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似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问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l分钟。

⑥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种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⑴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①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存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②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期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③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④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⑤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⑥吊运一切物抖部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

6 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⑦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⑧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向下丢弃。

⑵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世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左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同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随着建设规摸的扩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机械伤害事故的增加。机械伤害、起重吊装伤害已排在“四大伤害”之中。应引起安全、设备营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机械伤害事故原因虽比段复杂,但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按机械的特点和工程特点提出危险环节和重点部位,多方把关。

4、高支模坍塌事故的急救援预案 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王民洲

付组长:王小华、周来印

组员:徐伟权、党寅、许道存、何勇 人员:100人

配备机械:吊车2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 救治中心:番禺市人民医院

①坍塌事故由组长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救援,并立即通知救治中心医务人员到现场待命,随时准备救治。

7 ②坍塌区应立即设置安全线,以免伤害的进一步发生。

③施工作业队就立即对施工人员进行清点,核实人数,以确定救援方案。

④有组织的清理塌体,吊车等机械配合作业,首先寻找受伤者。

⑤发现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⑥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同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送往医院治疗。

⑦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扳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⑧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立用夹扳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应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在地铁总质安室及石铁院监理的指导下,依据穗铁建总体[2005]693号文关于印发《广州市轨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及四号线区间3标的实际施工情况,编写了本标段的高支模安全施工方案,敬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指导审查。

主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写依据 ...................................................... 1

三、脚手架选型 .................................................... 1

1、材料要求 ...................................................... 1

2、脚手架选型 .................................................... 2

四、脚手架与模板的搭设布署 ........................................ 2

1、搭设顺序 ...................................................... 2

2、满堂架安装 .................................................... 2

3、模板安装 ...................................................... 4

五、搭设与拆除方法 ................................................ 6

六、 检查与验收 .................................................. 10

七、安全管理与维护 ............................................... 1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商业部分因甲方将商业楼梯由混凝土楼梯改为钢梯,此楼梯部分支模高度变为8.7m属于高支模体系,对模板方案补充完善。

二、编写依据

1.1《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

1.2《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1.3《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三、脚手架选型

1、材料要求

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 -0.025mm。 上碗扣、可调油托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立杆连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内径不大于50 mm, 外套管长 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

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1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2 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

第 1 页 共 41页

粘砂应清除干净。

3 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 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5 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6 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2、脚手架选型

结合本工程建筑平面布置与结构特点,满堂碗扣高脚手架方案作如下选定:满堂脚手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架。立杆主要采用2.4m、1.8m、1.5m几种,立杆接长错开布置,横杆采用1.2m、0.9m两种组成,顶底托采用可调托撑。支架下垫边长200mm,厚50mm木板,立杆底设可调底托支于木板上,立杆上设可调顶托,顶托上方铺设100×100mm横向方木(松木)。步距1.2米,立杆纵距1.2-0.9米,立杆横距01.2-0.9米,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专用斜杆。

四、脚手架与模板的搭设布署

1、搭设顺序

做好搭设前的准备工作(材料准备、场地清理、安全技术交底等)→根据 施工大样图放出架体位置线→铺设垫板→立两端立杆→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根据立杆间距逐根补绑立杆→放置纵向扫地杆→安装横向扫地杆→调整立杆垂直度→安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安装第

三、四步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立立杆→加设斜杆→安装顶托→

2、满堂架安装

使用满堂碗扣式钢管为主支承预应力梁板模板,经对传递到钢管支顶立杆和横杆上荷载的计算,按碗扣式钢管支顶立杆的容许承载力,确定钢管支顶立杆排距,在安装钢管支顶时,应在该层楼面上弹出墨线定向,要注意钢管支顶立杆的垂直度,并调节好立杆的标高和立杆的平面布置,使梁位置在两条立杆之间,

第 2 页 共 41页

梁两边立杆间距控制在L=1.2 m 之内。支顶平面布置时原则上尽可能形成满堂一体,对于轴跨尺寸无法与立杆间距形成整模数或平面几何形状不规整、非正交时需要采用多个单体搭设时,各单体间必须采用扣件钢管水平杆相互连接,连接杆按2个单体的碗扣水平杆标高竖向间距@900布置。

支架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布置位置安装,碗扣支架为定型支架,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底层组架时分别用拉线方法、直角尺、水平尺、控制水平框架纵向直线度,直角度及水平度。并根据地面标高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安装预制块,利用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四个角标立杆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它底托,后安装立杆。

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2.4m和1.8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2.4m、1.8m的立杆,至顶层再用1.5m长度的顶杆找平。脚手架拼装到2层高时,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30m以下架子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脚手架的垂直度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整体稳定性。(后附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碗扣式脚手架整体搭设完毕,经过自检后,再由工地项目经理组织验收,然后经有关部门共同验收签证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为确保支顶纵横2个方向的稳定,有如下措施:

1)立杆之间布置多道双向水平横杆(连杆),垂直间距1.2 m,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满堂脚手架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专用斜杆。斜杆拟采用似48×3.5mm脚手钢管,通过旋转扣件与碗扣管立杆连接。

3)楼面周边梁面预插短钢筋,通过短管、扣件锁死连接杆件。主梁下的纵向水平杆两端必须全部顶至柱侧面。

4)以四周的柱为支点,各层柱向内伸出水平或斜向钢管,与满堂脚手架周边相拉结。

第 3 页 共 41页

5)大梁增加的扣件钢管立杆与纵楞的连接必须采用双扣件增加抗滑力。

3、模板安装

以托板顶面为依据,设在托板上的100 mm×100 mm木枋,边通线、边安装钢管支撑、边铺设,钢管支撑横向架设根据需要设置一排或多排,每排纵向间距不大于300mm,铺设在钢管支顶面,木枋的间距不大于300mm,平整度偏差小于5mm。板按要求在跨中起拱。

楼板模板采用15 mm厚夹板,模板垫楞用50 mm×100mm木枋,底楞用100×100mm木枋。底楞直接支承在可调托撑上。垫楞的间距为200 mm,搁置在底楞上。

楼板铺设要密贴、平整,不得松动,楼面模板安装后,必须将楼面清理干净。

可调横托撑可用作侧向支撑,应与横杆相对,并两侧对称设置。如下图:

顶架要设置水平剪刀撑,增加水平方向的约束,同时还要利用已有建筑物的梁、柱对支撑结构顶紧和拉紧,水平剪刀撑搭设时,其周边与中间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约4.8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使用4m脚手架管与立杆拉接)。

顶架四角应抱角斜撑,斜撑对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性能起到增强的作用,斜撑均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

第 4 页 共 41页

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 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脚手架搭设前,对所有脚手架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

高支模施工时,除参照本专项方案执行外,还应参考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并遵守其相关规定。

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a)楼面梁板拆模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且达到规范规定强度的100% ,并报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批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模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顶,并保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

b)模板工种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由同一作业班组执行。

c)YKL1(2)梁跨度达34.63 m,拆除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对称拆除。

混凝土输送及浇注方法针对性安全措施:

a)混凝土用泵送方法运输浇筑,泵管不能直接放置在模板上,必须在模板上放置铁架作为管道支撑并支固,才能作业。另垂直管道转弯处必须用螺栓固定。

b)楼面混凝土输送管敷设应尽量减少弯管的用量及缩短管线的长度并且每层用铁架固定在柱侧。楼面用软弹性的材料如车胎等做管的支垫。同时为解决混凝土输送泵水平力对模板支顶系统稳定的影响,在支顶各楼层周边梁边加水平杆顶在周边梁侧。

现场检查及监控针对性交底:

a)碗扣采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碗扣被子限位锁卡紧不能转动为合格。班组和区段组织的自检数量按100%检查;项目部组织的随机抽查数量不少于50% ,且每个楼层范围均要抽检。

b)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查方法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c)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

第 5 页 共 41页

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d)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e)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五、搭设与拆除方法

5.1施工准备

5.1.1 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保证其技术可靠和使用安全。经技术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5.1.2 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1.3 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

5.1.4 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脚手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 5.2 地基与基础处理

5.2.1观众看台高低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

5.2.2 脚手架基础搭设在结构底板上,满足脚手架基础承载力,搭设时应按施工设计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放线定位。

5.2.3 使用原设计基础底板上4个集水坑作为现场临时积水,排水设施。 5.3 脚手架搭设

5.3.1 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

5.3.2 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

第 6 页 共 41页

5.3.3 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 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5.3.4 脚手架的搭设应与剧场周边结构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设高度必须高于 即将施工楼层1.5 m。

5.3.5 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 5.3.6 脚手架内外侧加挑梁时,挑梁范围内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 5.3.7 连墙件必须随架子高度上升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 5.3.8 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护身栏杆;

2 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

3脚手板必须按脚手架宽度铺满、铺稳,脚手板与墙面的间隙不应大于 200mm,作业层脚手板的下方必须设置防护层。

5.3.9 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连墙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的有关规定。

5.3.10 脚手架由刚开始搭设直至到顶过程中,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分阶段、整体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5.4 脚手架拆除

5.4.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按技术管理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

5.4.2 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5.4.3 脚手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在搭设、拆除脚手架时,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并派专人看护。 5.4.4 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5.4.5 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先搭设的后拆除,后搭设的先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第 7 页 共 41页

5.4.6 连墙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

5.4.7 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5.4.8 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 5.4.9 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5.5 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

5.5.1 模板支撑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托撑调整底模标高。

5.5.2 按施工方案弹线定位,放置可调底座后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搭设顺序进行。

5.5.3 模板支撑架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规定。 5.6安全网技术要求:

5.6.1 安全网可采用锦纶、维纶、涤纶或其他的耐候性不低于上述品种(耐候性)的材料制成。

5.6.2 同一张安全网上的同种构件的材料、规格和制作方法须一致。外观应乎整。

5.6.3 平网规格为1.5×6m、3×6m,密目式安全立网规格为1.8×6m、3×6m。产品规格偏差:允许在±2%以下。每张安全网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kg。 5.6.4 菱形或方形网目的安全网,其网目边长不大于8cm。

5.6.5 边绳、筋绳与网体连接必须牢固,平网边绳断裂强力不得小于7000N;立网边绳断裂强力不得小于3000N。

5.6.6 系绳沿网边均匀分布,相邻两系绳间距应符合表1规定。长度不小于0.8m。当筋绳、系绳合一使用时,系绳部分必须加长,且与边绳系紧后,再折回边绳系紧,至少形成双根。

5.6.7高处作业部位的下方必须张挂安全网;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m时,必须

第 8 页 共 41页

设置一道随墙体逐渐上升的安全网,以后每隔4m再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在外架、桥式架,上、下对孔处都必须设置安全网。

5.6.8安全网的架设应里低外高,支出部分的高低差一般在5Ocm左右;支撑杆件无断裂、弯曲;网内缘与墙面间隙要小于15cm;网最低点与下方物体表面距离要大于3m。

5.6.9使用前应检查安全网是否有腐蚀及损坏情况。

5.6.10施工中要保证安全网完整有效、支撑合理,受力均匀,网内不得有杂物。搭接要严密牢靠,不得有缝隙,搭设的安全网,不得在施工期间拆移、损坏,必须到无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5.6.11安全网架设所用的支撑,木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cm,竹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cm,撑杆间距不得大于4m。

5.6.12因施工需要暂拆除已架设的安全网时,施工单位必须通知、征求搭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拆除。施工结束必须立即按规定要求由施工单位恢复,并经搭设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6.13要经常清理网内的杂物;在网的上方实施焊接作业时,应采取防止焊接火花落在网上的有效措施;网的周围不要长时间的有严重的酸碱烟雾。 5.6.14安全网在使用时必须经常地检查,并有跟踪使用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安全网应及时处理。

5.6.15立网和平网必须严格地区分开,立网绝不允许当平网使用;架设立网时,底边的系绳必须系结牢固。

5.6.16安全网在不使用时,必须妥善的存放、保管,防止受潮发霉。 5.6.17新网在使用前必须查看产品的铭牌:①是平网还是立网;②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③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旧网在使用前应做试验,并有试验报告书,试验合格的旧网才可以使用。

安全网的动负荷试验,以12Okg重物两块,相距1.5m,同时由4-5m高度自由降

第 9 页 共 41页

落冲击,安全网完好无损为合格。

六、 检查与验收

6.1 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

1 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 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6.2 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

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6.3 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

1 首段以高度为4.3米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

2 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

3 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

4 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 6.4 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 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

2 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

3 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

4 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 6.6 脚手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2 高度超过20 m的脚手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3 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

4 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第 10 页 共 41页

6.7 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撑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与脚手架相同。

七、安全管理与维护

7.1搭设脚手架之前必须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搭设过程中必须带安全帽,携带安全带,悬挂安全网。

7.2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

7.3 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及塔架拉结缆风绳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 7.4 大模板不得直接墩放在脚手架上。

7.5 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7.6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技术主管同意,确定补救措施后放可实施。

7.7 使用后的脚手架构配件应清除表面粘结的灰渣,校正杆件变形,表面作防锈处理后待用。

第 11 页 共 41页

附件

一、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7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2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100mm,间距300mm,

木方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第 12 页 共 41页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3.6。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100×1.200+0.300×1.200=3.37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500)×1.200=5.4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64.80cm3;

截面惯性矩 I = 58.32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3.372+1.40×5.400)×0.300×0.300=0.10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04×1000×

第 13 页 共 41页

1000/64800=1.612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372×3004/(100×6000×583200)=0.05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100×0.300=0.753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300=0.09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2.000)×0.300=1.350kN/m 静荷载 q1 = 1.20×0.753+1.20×0.090=1.012kN/m 活荷载 q2 = 1.40×1.350=1.89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890+1.012)×1.200=3.482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3.482/1.200=2.902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2.90×1.20×1.20=0.418kN.m 最大剪力 Q=0.6×1.200×2.902=2.089kN 最大支座力 N=1.1×1.200×2.902=3.830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83.33cm3;

第 14 页 共 41页

截面惯性矩 I = 416.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418×106/83333.3=5.01N/mm

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843kN/m 最大变形 v =0.677×0.843×1200.04/(100×9000.00×4166666.8)=0.316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 3.830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96kN/m。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0.10kN/mA120012001200B

托梁计算简图

1.910

1.598

托梁弯矩图(kN.m) 6.136.112.282.257.727.703.873.840.019.319.295.465.441.611.580.013.843.877.707.722.252.286.116.13

1.581.615.445.469.299.31

第 15 页 共 41页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0.10kN/mA120012001200B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0.050

0.740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1.909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7.027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740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166.67cm3;

截面惯性矩 I = 833.33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909×106/166666.7=11.45N/mm

2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9309/(2×100×100)=1.39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第 16 页 共 41页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740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205×8.700=1.786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1.200×1.200=0.432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100×1.200×1.200=3.614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5.833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00+2.000)×1.200×1.200=6.48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6.07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5.060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260cm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第 17 页 共 41页

a=0.55m;

h —— 最大步距,h=1.20m;

l0 —— 计算长度,取1.200+2×0.550=2.300m;

—— 由长细比,为2300/16=145;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333;

经计算得到=16071/(0.333×506)=95.506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300×1.200×0.240=0.086kN/m2 h —— 立杆的步距,1.2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2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1.2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086×1.200×2.300/16=0.104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086×1.200×2.300×2.300/8-0.104×2.300/4=0.036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5.833+0.9×1.4×6.480+0.9×1.4×0.036/1.200=15.202kN 经计算得到=15202/(0.333×506)+36000/5260=96.497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第 18 页 共 41页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主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待C15混凝土垫层浇好后,随即弹好底板线,由桩基施工单位予以复核,然 后据此进行桩位自检验收,做好自检记录,画好竣工图,组织设计、监理、业主、 质检站等部门对桩基分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的施工。

一、模板的选用及要求

1、模板的选用

本工程除地梁外侧用砖胎模外,剪力墙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现浇楼板采取 (脚手架支撑+木龙骨+竹胶合板)的支模方案;外墙脚手架采用落地式脚手架; 门窗套模板采用木模整支散拆方案;楼梯踏步采用敞开式整体一次成型木模板。

模板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作步骤如下: 进行中心线和位臵的放线,首先由控制线引测建筑物的柱或墙轴线并以 该轴线为起点引测建筑物的边线以及模板控制线;

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 引测到模板安装位臵;

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支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臵正确防止 模板底部漏浆,即沿模板边线用1: 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宽度为5mm;

所用模板要涂刷脱模剂。

外墙用9 12@500止水对拉螺栓控制墙板模板的固定。

2、模板要求 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混凝土的重量 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几何尺寸和相互位臵的正确。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二、地下室墙模板支设

地下室墙板施工结合框架柱、顶板模板,首先按柱断面尺寸弹边线及控制线, 按800X800间距搭设9 48X3.5钢管排架支撑体系,设相应的扫地杆一道,离地 200高,模板采用定型自制木框胶合模板。 剪力墙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板沿长度方向竖向放臵,50mmX 100mm木 方作为竖向背榜,间距250mm;设9 14对拉螺栓加固,纵横向间距450mm,钢 管箍间距与对拉螺栓间距一致,第一道对拉螺栓距地不大于200mm,以防墙根部 涨模。墙模内侧支撑与满堂架拉牢,形成一整体,外侧支撑与基坑周围连接牢固。

为控制剪力墙的钢筋保护层符合规范要求,除要求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设臵塑 胶保护层垫块外,在墙钢筋网片上下、左右每隔1m焊接d10等墙厚的短钢筋头 顶住模板,防止剪力墙的钢筋网片偏移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

内墙对拉螺栓加工方法同上,只是没有止水钢板。

墙模板安装前先将外侧模板固定,放好预埋件、螺栓和预留洞。止水螺栓的 止水环必须经专人逐根验收,严防螺栓因止水环焊缝质量差导致渗漏。然后安装 内侧模板,校正后用钢管支撑将两侧模顶平定位。 模板拆除后,地下室外墙对拉螺栓孔部位按以下方法处理:首先将对拉螺栓 孔两端的木垫片剔除干净,然后用气焊将对拉螺栓齐根割掉;将孔内清理干净后 用掺硅质防水剂的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压实抹平。

三、梁、板模板支设

支设梁模板前,应按尺寸先将梁底、梁侧模板加工好,并将底模钉上木方; 支模板时先按梁的轴线位臵搭设两排脚手架(带可调头),钢管头高度比梁底低 40〜60cm,先架主龙骨50mmX 100mm木方,再安放带次龙骨的梁底模,梁底模 进行循环使用时,必须将梁底模两侧清理干净,以便梁底模、侧模紧密接触,侧 模和底模下衬的木方要钉牢,尽量减少漏浆,使浇筑出的梁边角整齐,减小修补 的工作量。高度为1000mm的大梁底模满备木方,施工时与梁顶标高相同的板与 梁同时浇筑。梁侧小立杆间距为600mm,立杆间距600mm。 梁、板模板同时支设,先支设梁底与梁一侧模板,等梁钢筋绑扎完毕再支设 梁另一侧模与板模。

梁高度超过750mm,应加设9 14对拉螺栓;跨度大于4m梁起拱2/1000。 梁、板模板接头细部处理是模板工程的关键所在,处理不当易产生颈缩漏浆 等质量通病。拼缝处用海绵条、嵌缝腻子刮缝或者粘胶带,并用次龙骨顶紧,防 止接缝处振捣混凝土时漏浆,底模与侧模拼接缝要错开,避免同一横向水平面有 两道接槎。竖向背楞拼接处加设800mm竖向背楞,梁底背楞间距100mm。

梁模的支设采用9 48X3.5规格的钢管,利用扣件连接组成支承架。立柱在高度方向应设臵纵横水平拉杆和斜拉杆。水平拉杆一般距离地面300mm处设一道, 以上每小于1200-1400mm设一道。梁外侧立杆距离梁边缘120mm,立杆间距根 据层高、荷载情况确定,一般不大于1000mm。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侧可用支 承架立杆做挡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做斜撑;当梁高大于750mm时增加对拉 螺栓固定。 利用9 48X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搭设好后,根据板底标高, 铺设水平龙骨搁栅,采用50mmX 100mm木方,间距250mm,然后铺放板模,且 竹胶合板模板接缝处应垫木方,以防止胀模和漏浆。为了便于拆模,在板墙以及 板、梁交接处必须设臵50mmX 100mm木方一道。

作为板底模板,为了使装拆快捷,板面光滑、硬度好、拼缝少、现浇质量好、 周转次数多,应设早拆体系,采用立杆带有可调式伸缩头的钢管脚手架,顶托 50mm X 100mm 木方。

四、地下室门洞口模板

剪力墙中的门洞口模板由四片模板和四个角部连接件组成,为保证洞口模板 不扭曲变形,洞口内应设臵三角支撑,并且洞口侧面、顶面的横向支撑和竖向支 撑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

固定洞口模板时,应在洞口两侧的钢筋笼上焊钢筋头,撑住模板,保证其轴 线位臵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支设洞口模板时,必须在模板接触处贴好海绵条,防 止由此缝隙漏浆。

另外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压力过大使得门框变形,从而导致门框无法安装, 门洞的侧模板和顶模板部位应加设型钢支撑,保证其刚度。 墙体拆模后,要将洞口模板拆成单片取出,并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以便周 转使用。

五、后浇带处理

由于梁、板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在后浇带浇筑前为悬挑结构,并将承受上部 施工荷载,主次梁模板及支撑不能拆除,直至最后一层浇筑完毕后,达到规定的 100%强度时,方可拆除。为防止后浇带浇筑前楼层内施工时其他荷载对此部位悬 挑结构造成损坏,在模板拆除后应在后浇带两侧分别搭设双排脚手架且垫木方予 以支撑。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缝处用木模封堵,在木板上留出钢筋孔洞,不吻合处

用1: 2水泥砂浆抹实,以防混凝土漏浆。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在其上铺满木板,以保护后浇带及钢筋不被损 坏。地上部分的后浇带两侧应砌筑一皮60mm宽烧结页岩砖,并在外侧抹灰,防 止楼层内施工用水流入地下室。

浇筑混凝土时,后浇带侧面采用密目钢丝网进行封堵,密目钢丝网的宽度应 比混凝土墙、板、梁等构件截面宽200mm以上,以保证钢丝网能与钢筋绑扎固 定牢靠,防止振捣时挤开钢丝网。

六、模板拆除

及时拆除模板,有利于模板的周转和加快工程进度,但拆模过早将影响混凝 土结构的质量,严重时将发生结构质量事故,因此,拆模要掌握时机,应使混凝 土达到必要的强度,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 时拆除。

承重的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的强度时进行拆模及承受部分荷 载,应经过计算,符合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由现场技术人员确定。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 计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集中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时, 必须经过核算架设临时支撑。

地下室外墙模板必须在确保模板拆除不致扰动对拉螺栓的情况下方可拆 除,以防对拉螺栓处将成为可能的渗漏点,其时间不少于一周。 拆除模板时必须经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方可。 除满足上述模板拆除规定外,还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拆下的材料应及时运走、整理。

拆模程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 承重部分;重大复杂模板拆除,须按事先应制定拆模方案拆模。 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多层楼板支柱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 下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不的拆除,在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 4米及4米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一定的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米。

本建筑的梁和楼板模板,其底模及支柱的拆除时间,应对所用混凝土的强 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及梁能安全承载。 1. 定型模板,应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或用绳索吊下,不得抛掷,拆下 后立即清理干净,板面涂油。

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有质量、安全等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 理方可继续拆模。

脚手架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搭设前对进场的脚手架杆件配件进行严格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 格的杆件、配件。

2、劳动力准备,对进行操作的脚手架工人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肺肝有病患者不得参加操作,同时对参加的操作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3、场地与地基准备

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质量情况 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进行。

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场地,做好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 应对各材料、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二、脚手架搭设顺序

安放垫板一安放底座一竖立杆并同时安扫地杆一搭设水平杆一设置抛撑一继

续向上搭设一设置剪刀撑、斜杆和连墙件一铺竹笆片一设置挡脚板、栏杆,挂安 全网

三、搭设作业要求

1、直径不同的钢管不应混合使用,钢管与竹、木材料不得混合使用。

2、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

3、按施工方案放线,标定立杆位置,立杆间距应均匀一致。

4、脚手架的搭设待基础土方按规范要求分层夯填到位后,在脚手架搭设范围

内浇筑C20素砼垫层,在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与垫块,木垫块长度不宜小于 2跨,厚度不宜小于50mm。

5、周边脚手架从一个角部开始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同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

周交圈设置。

6、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件,随塔升的架子同步设置。

7、开始搭设立杆时,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适量设置抛撑或采取其他可行 性拉接措施予以弥补,以确保脚手架和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8、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100-200mm处一律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 连接牢固。

9、纵向水平杆长度不小于3跨,且不小于6m,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头应

交错布置。

10、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大于6m。

11、本工程拟采用竹笆片脚手板,纵向水平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 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即在铺设竹笆片步架内沿脚手架 宽度方向设置四根纵向水平杆。

12、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向架子内侧,螺栓向中避免滑落。

扣件拧紧力矩在45-55N*M范围内,不得低于40N*M或高于65N*M。

13、单立杆和双立杆的连接方式采用双杆相接的方式。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 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

四、脚手架使用要求

1、作业层架面上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重量)不得超过2KN/m, 不

2许超过二层作业,在脚手架明显位置挂设限载标志。

2、架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的人员通行。

3、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

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4、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 和连墙件。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 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5、工人在架上作业中,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对他人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碰 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6、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现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 解决后方许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 检查,解决后方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立即通知所有架上 人员撤离。

7、在每步架和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将架上剩余撤离、物品移至室内,每日收 工前清理架面,将架面上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清运出去,在作业期间,及 时清理落入安全网内的材料和物品。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 物品和倾倒垃圾。

五、脚手架拆除

1、为保证脚手架拆除中的稳定性,拆除脚手架必须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 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 2. 拆除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操作班长进行及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均应 在交底书上签字。

3. 全面检查脚手架,重点检查扣件、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

求。

4. 根据拆除现场的情况,设置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专人指挥, 严禁外人进入。

5. 清除脚手架留有的材料、电线等杂物。

2、拆除顺序

拆除原则是由下而上,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后搭设的部件先拆,先搭设的部 件后拆,具体拆除顺序为:

安全网一护身栏一挡脚板(或侧挡板)一竹色片一大横杆一小横杆一立杆一 连墙件、扫地杆、斜拉钢丝绳一水平悬挑梁。

3、脚手架的拆除

参与拆除的人员注意动作的配合和协调,在拆除过程中不宜中途换人, 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作业。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 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度不得大于2步,如果高差大于2步应进行加固处理。

当拆除到最后一节立杆时,应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拆连墙件和支 撑件。

拆剪刀撑和纵向水平杆时,应先拆中间扣件,后拆两端扣件,拆扣件时, 应有防止杆件突然坠落的措施。

在拆除过程中,凡松开连接的杆、配件以安全的方式运出或吊下,严禁 向下抛掷。

脚手架拆除选用塔吊吊运钢管,严禁空中抛掷至地面。

主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写依据 ...................................................... 1

三、脚手架选型 .................................................... 1

1、材料要求 ...................................................... 1

2、脚手架选型 .................................................... 2

四、脚手架与模板的搭设布署 ........................................ 2

1、搭设顺序 ...................................................... 2

2、满堂架安装 .................................................... 2

3、模板安装 ...................................................... 4

五、搭设与拆除方法 ................................................ 6

六、 检查与验收 .................................................. 10

七、安全管理与维护 ............................................... 1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商业部分因甲方将商业楼梯由混凝土楼梯改为钢梯,此楼梯部分支模高度变为8.7m属于高支模体系,对模板方案补充完善。

二、编写依据

1.1《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

1.2《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1.3《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三、脚手架选型

1、材料要求

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 -0.025mm。 上碗扣、可调油托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立杆连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内径不大于50 mm, 外套管长 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

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1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2 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

第 1 页 共 41页

粘砂应清除干净。

3 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 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5 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6 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2、脚手架选型

结合本工程建筑平面布置与结构特点,满堂碗扣高脚手架方案作如下选定:满堂脚手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架。立杆主要采用2.4m、1.8m、1.5m几种,立杆接长错开布置,横杆采用1.2m、0.9m两种组成,顶底托采用可调托撑。支架下垫边长200mm,厚50mm木板,立杆底设可调底托支于木板上,立杆上设可调顶托,顶托上方铺设100×100mm横向方木(松木)。步距1.2米,立杆纵距1.2-0.9米,立杆横距01.2-0.9米,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专用斜杆。

四、脚手架与模板的搭设布署

1、搭设顺序

做好搭设前的准备工作(材料准备、场地清理、安全技术交底等)→根据 施工大样图放出架体位置线→铺设垫板→立两端立杆→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根据立杆间距逐根补绑立杆→放置纵向扫地杆→安装横向扫地杆→调整立杆垂直度→安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安装第

三、四步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立立杆→加设斜杆→安装顶托→

2、满堂架安装

使用满堂碗扣式钢管为主支承预应力梁板模板,经对传递到钢管支顶立杆和横杆上荷载的计算,按碗扣式钢管支顶立杆的容许承载力,确定钢管支顶立杆排距,在安装钢管支顶时,应在该层楼面上弹出墨线定向,要注意钢管支顶立杆的垂直度,并调节好立杆的标高和立杆的平面布置,使梁位置在两条立杆之间,

第 2 页 共 41页

梁两边立杆间距控制在L=1.2 m 之内。支顶平面布置时原则上尽可能形成满堂一体,对于轴跨尺寸无法与立杆间距形成整模数或平面几何形状不规整、非正交时需要采用多个单体搭设时,各单体间必须采用扣件钢管水平杆相互连接,连接杆按2个单体的碗扣水平杆标高竖向间距@900布置。

支架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布置位置安装,碗扣支架为定型支架,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底层组架时分别用拉线方法、直角尺、水平尺、控制水平框架纵向直线度,直角度及水平度。并根据地面标高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安装预制块,利用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四个角标立杆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它底托,后安装立杆。

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2.4m和1.8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2.4m、1.8m的立杆,至顶层再用1.5m长度的顶杆找平。脚手架拼装到2层高时,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30m以下架子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脚手架的垂直度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整体稳定性。(后附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碗扣式脚手架整体搭设完毕,经过自检后,再由工地项目经理组织验收,然后经有关部门共同验收签证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为确保支顶纵横2个方向的稳定,有如下措施:

1)立杆之间布置多道双向水平横杆(连杆),垂直间距1.2 m,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满堂脚手架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专用斜杆。斜杆拟采用似48×3.5mm脚手钢管,通过旋转扣件与碗扣管立杆连接。

3)楼面周边梁面预插短钢筋,通过短管、扣件锁死连接杆件。主梁下的纵向水平杆两端必须全部顶至柱侧面。

4)以四周的柱为支点,各层柱向内伸出水平或斜向钢管,与满堂脚手架周边相拉结。

第 3 页 共 41页

5)大梁增加的扣件钢管立杆与纵楞的连接必须采用双扣件增加抗滑力。

3、模板安装

以托板顶面为依据,设在托板上的100 mm×100 mm木枋,边通线、边安装钢管支撑、边铺设,钢管支撑横向架设根据需要设置一排或多排,每排纵向间距不大于300mm,铺设在钢管支顶面,木枋的间距不大于300mm,平整度偏差小于5mm。板按要求在跨中起拱。

楼板模板采用15 mm厚夹板,模板垫楞用50 mm×100mm木枋,底楞用100×100mm木枋。底楞直接支承在可调托撑上。垫楞的间距为200 mm,搁置在底楞上。

楼板铺设要密贴、平整,不得松动,楼面模板安装后,必须将楼面清理干净。

可调横托撑可用作侧向支撑,应与横杆相对,并两侧对称设置。如下图:

顶架要设置水平剪刀撑,增加水平方向的约束,同时还要利用已有建筑物的梁、柱对支撑结构顶紧和拉紧,水平剪刀撑搭设时,其周边与中间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约4.8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使用4m脚手架管与立杆拉接)。

顶架四角应抱角斜撑,斜撑对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性能起到增强的作用,斜撑均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

第 4 页 共 41页

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 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脚手架搭设前,对所有脚手架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

高支模施工时,除参照本专项方案执行外,还应参考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并遵守其相关规定。

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a)楼面梁板拆模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且达到规范规定强度的100% ,并报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批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模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顶,并保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

b)模板工种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由同一作业班组执行。

c)YKL1(2)梁跨度达34.63 m,拆除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对称拆除。

混凝土输送及浇注方法针对性安全措施:

a)混凝土用泵送方法运输浇筑,泵管不能直接放置在模板上,必须在模板上放置铁架作为管道支撑并支固,才能作业。另垂直管道转弯处必须用螺栓固定。

b)楼面混凝土输送管敷设应尽量减少弯管的用量及缩短管线的长度并且每层用铁架固定在柱侧。楼面用软弹性的材料如车胎等做管的支垫。同时为解决混凝土输送泵水平力对模板支顶系统稳定的影响,在支顶各楼层周边梁边加水平杆顶在周边梁侧。

现场检查及监控针对性交底:

a)碗扣采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碗扣被子限位锁卡紧不能转动为合格。班组和区段组织的自检数量按100%检查;项目部组织的随机抽查数量不少于50% ,且每个楼层范围均要抽检。

b)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查方法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c)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

第 5 页 共 41页

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d)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e)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五、搭设与拆除方法

5.1施工准备

5.1.1 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保证其技术可靠和使用安全。经技术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5.1.2 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1.3 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

5.1.4 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脚手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 5.2 地基与基础处理

5.2.1观众看台高低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

5.2.2 脚手架基础搭设在结构底板上,满足脚手架基础承载力,搭设时应按施工设计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放线定位。

5.2.3 使用原设计基础底板上4个集水坑作为现场临时积水,排水设施。 5.3 脚手架搭设

5.3.1 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

5.3.2 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

第 6 页 共 41页

5.3.3 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 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5.3.4 脚手架的搭设应与剧场周边结构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设高度必须高于 即将施工楼层1.5 m。

5.3.5 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 5.3.6 脚手架内外侧加挑梁时,挑梁范围内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 5.3.7 连墙件必须随架子高度上升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 5.3.8 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护身栏杆;

2 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

3脚手板必须按脚手架宽度铺满、铺稳,脚手板与墙面的间隙不应大于 200mm,作业层脚手板的下方必须设置防护层。

5.3.9 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连墙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的有关规定。

5.3.10 脚手架由刚开始搭设直至到顶过程中,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分阶段、整体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5.4 脚手架拆除

5.4.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按技术管理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

5.4.2 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5.4.3 脚手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在搭设、拆除脚手架时,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并派专人看护。 5.4.4 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5.4.5 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先搭设的后拆除,后搭设的先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第 7 页 共 41页

5.4.6 连墙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

5.4.7 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5.4.8 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 5.4.9 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5.5 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

5.5.1 模板支撑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托撑调整底模标高。

5.5.2 按施工方案弹线定位,放置可调底座后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搭设顺序进行。

5.5.3 模板支撑架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规定。 5.6安全网技术要求:

5.6.1 安全网可采用锦纶、维纶、涤纶或其他的耐候性不低于上述品种(耐候性)的材料制成。

5.6.2 同一张安全网上的同种构件的材料、规格和制作方法须一致。外观应乎整。

5.6.3 平网规格为1.5×6m、3×6m,密目式安全立网规格为1.8×6m、3×6m。产品规格偏差:允许在±2%以下。每张安全网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kg。 5.6.4 菱形或方形网目的安全网,其网目边长不大于8cm。

5.6.5 边绳、筋绳与网体连接必须牢固,平网边绳断裂强力不得小于7000N;立网边绳断裂强力不得小于3000N。

5.6.6 系绳沿网边均匀分布,相邻两系绳间距应符合表1规定。长度不小于0.8m。当筋绳、系绳合一使用时,系绳部分必须加长,且与边绳系紧后,再折回边绳系紧,至少形成双根。

5.6.7高处作业部位的下方必须张挂安全网;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m时,必须

第 8 页 共 41页

设置一道随墙体逐渐上升的安全网,以后每隔4m再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在外架、桥式架,上、下对孔处都必须设置安全网。

5.6.8安全网的架设应里低外高,支出部分的高低差一般在5Ocm左右;支撑杆件无断裂、弯曲;网内缘与墙面间隙要小于15cm;网最低点与下方物体表面距离要大于3m。

5.6.9使用前应检查安全网是否有腐蚀及损坏情况。

5.6.10施工中要保证安全网完整有效、支撑合理,受力均匀,网内不得有杂物。搭接要严密牢靠,不得有缝隙,搭设的安全网,不得在施工期间拆移、损坏,必须到无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5.6.11安全网架设所用的支撑,木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cm,竹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cm,撑杆间距不得大于4m。

5.6.12因施工需要暂拆除已架设的安全网时,施工单位必须通知、征求搭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拆除。施工结束必须立即按规定要求由施工单位恢复,并经搭设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6.13要经常清理网内的杂物;在网的上方实施焊接作业时,应采取防止焊接火花落在网上的有效措施;网的周围不要长时间的有严重的酸碱烟雾。 5.6.14安全网在使用时必须经常地检查,并有跟踪使用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安全网应及时处理。

5.6.15立网和平网必须严格地区分开,立网绝不允许当平网使用;架设立网时,底边的系绳必须系结牢固。

5.6.16安全网在不使用时,必须妥善的存放、保管,防止受潮发霉。 5.6.17新网在使用前必须查看产品的铭牌:①是平网还是立网;②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③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旧网在使用前应做试验,并有试验报告书,试验合格的旧网才可以使用。

安全网的动负荷试验,以12Okg重物两块,相距1.5m,同时由4-5m高度自由降

第 9 页 共 41页

落冲击,安全网完好无损为合格。

六、 检查与验收

6.1 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

1 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 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6.2 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

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6.3 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

1 首段以高度为4.3米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

2 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

3 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

4 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 6.4 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 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

2 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

3 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

4 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 6.6 脚手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2 高度超过20 m的脚手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3 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

4 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第 10 页 共 41页

6.7 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撑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与脚手架相同。

七、安全管理与维护

7.1搭设脚手架之前必须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搭设过程中必须带安全帽,携带安全带,悬挂安全网。

7.2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

7.3 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及塔架拉结缆风绳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 7.4 大模板不得直接墩放在脚手架上。

7.5 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7.6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技术主管同意,确定补救措施后放可实施。

7.7 使用后的脚手架构配件应清除表面粘结的灰渣,校正杆件变形,表面作防锈处理后待用。

第 11 页 共 41页

附件

一、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7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2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100mm,间距300mm,

木方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第 12 页 共 41页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3.6。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100×1.200+0.300×1.200=3.37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500)×1.200=5.4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64.80cm3;

截面惯性矩 I = 58.32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3.372+1.40×5.400)×0.300×0.300=0.10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04×1000×

第 13 页 共 41页

1000/64800=1.612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372×3004/(100×6000×583200)=0.05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100×0.300=0.753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300=0.09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2.000)×0.300=1.350kN/m 静荷载 q1 = 1.20×0.753+1.20×0.090=1.012kN/m 活荷载 q2 = 1.40×1.350=1.89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890+1.012)×1.200=3.482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3.482/1.200=2.902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2.90×1.20×1.20=0.418kN.m 最大剪力 Q=0.6×1.200×2.902=2.089kN 最大支座力 N=1.1×1.200×2.902=3.830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83.33cm3;

第 14 页 共 41页

截面惯性矩 I = 416.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418×106/83333.3=5.01N/mm

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843kN/m 最大变形 v =0.677×0.843×1200.04/(100×9000.00×4166666.8)=0.316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 3.830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96kN/m。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0.10kN/mA120012001200B

托梁计算简图

1.910

1.598

托梁弯矩图(kN.m) 6.136.112.282.257.727.703.873.840.019.319.295.465.441.611.580.013.843.877.707.722.252.286.116.13

1.581.615.445.469.299.31

第 15 页 共 41页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0.10kN/mA120012001200B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0.050

0.740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1.909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7.027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740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166.67cm3;

截面惯性矩 I = 833.33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909×106/166666.7=11.45N/mm

2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9309/(2×100×100)=1.39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第 16 页 共 41页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740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205×8.700=1.786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1.200×1.200=0.432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100×1.200×1.200=3.614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5.833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00+2.000)×1.200×1.200=6.48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6.07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5.060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260cm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第 17 页 共 41页

a=0.55m;

h —— 最大步距,h=1.20m;

l0 —— 计算长度,取1.200+2×0.550=2.300m;

—— 由长细比,为2300/16=145;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333;

经计算得到=16071/(0.333×506)=95.506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300×1.200×0.240=0.086kN/m2 h —— 立杆的步距,1.2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2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1.2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086×1.200×2.300/16=0.104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086×1.200×2.300×2.300/8-0.104×2.300/4=0.036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5.833+0.9×1.4×6.480+0.9×1.4×0.036/1.200=15.202kN 经计算得到=15202/(0.333×506)+36000/5260=96.497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第 18 页 共 41页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主厂房高支模施工方案范文第6篇

1、工程概况:

昊翔电能运动厂房二期工程;框架结构;地上4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22.10m;标准层层高:4.50m ;总建筑面积:13852.00平方米;总工期:270天;施工单位: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设计,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地质勘察,昆山世泰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高银根担任项目经理,章潮均担任技术负责人。

2、高支模结构概况:

本次高支模只涉及到本工程2号厂房中的A轴~B轴,14轴~16轴, 2号厂房其他部位和3号厂房均为标准层4.5米。

本次高支模高度为9.3米,其中A轴~B轴为9米,14轴~16轴为18米,其中14轴~15轴为9米,15轴~16轴也是9米。14轴框架梁VKL4(3B)断面300×750,15轴框架梁断面VKL2(3B)300×750,16轴梁断面VKL1(3B)250×800;A轴HKL4a梁断面250×800 ,B轴HKL3a 梁断面300×750。其A轴~B轴和14轴~16轴的中间均有3米×3米的井字梁,梁断面尺寸为250×500。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编制是以国家的有关法令政策、施工图纸、总施工组织设计为前提,结合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及公司建立的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安全管理方针、目标。

2、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2、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

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2、4《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1995

2、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2、6《高处作业分级》

GB3608-83

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2、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2、9《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2、10《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 DGTJ08-016-2004 2.

11、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2.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2.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

14、《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2.

15、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三、模板工程具体施工:

1、材料的选择和验收

1.1、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柱、楼板底模等全部采用九夹板,楼板模搁栅和墙板、模筋用50×100mm方木料,模板的支承系统和墙板围楞用Φ48mm钢管、扣件连接。

1.2、钢管、扣件的进场验收:

(1)、钢管应有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

(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3)、钢管使用前应对其壁厚进行抽检,抽检 比例不低于30%,对于壁厚减少量超过10%的应予以报废,不合格比例大于30%的,应扩大抽检比例。

(4)、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

(5)、扣件必须有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

(6)、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7)、扣件使用前应进行防锈处理。

2、现浇构件模板方案 2.1、柱模板:

柱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模板楞木采用50*100方木侧立竖向排列,间距控制在不大于300mm,边上方木应遮盖住柱模板竖门拼缝。独立柱柱箍,采用每边单根螺杆加固,底道柱箍离地面200mm,中间柱箍竖向间距500mm,上道柱箍离梁底200mm。

2.2、梁模板:

2.2.1、梁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梁底模板背面楞木采用50*100方木侧立与梁轴线平行设置,底模板宽度与梁截面高度相同,梁底模板边方木遮盖住梁侧模板与底模板的拼缝,梁底方木排列间距不大于300mm,梁底模板背面楞木搁置于钢管承重支撑架体的上部水平小横杆上。

2.2.2、梁侧模板内楞采用50*100mm方木与梁轴线平行侧立设置,梁侧模板上、下道内楞分别与模板上下边齐平,梁侧模板中间应设置1道16对拉螺杆,水平间距不大于400mm,梁侧模板竖向外楞采用短钢管配合扣件设置:外楞钢管下端紧靠内楞并与梁底承重支撑架上部水平小横杆用双扣件紧固,上端与现浇板底钢管承重支撑架水平钢管用双扣件紧固,形成一个稳固的梁模板支撑系统。

2.2.3、现浇板模板:

现浇板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底面搁栅采用60×80mm方木侧立,中心间距300mm。现浇板模板与墙或梁侧模的交接,应使板模板搁置在墙或梁侧模板之上。

2.2.4、梁、板模板承重支撑:

1)梁、板模板承重支撑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排架。

2)现浇板模板排架:轴线内的现浇板支撑排架立杆,周边距柱或边轴线300mm,中间按纵横间距不大于800mm均匀排列。水平杆按设置步距纵横向布置,交叉处用扣件与立杆连接固定。梁板承重排架水平杆设置多道,底道水平杆上皮离地200mm(称扫地杆);水平杆步距为1500mm,即第二道水平杆离地1700mm,梁下或板下一道水平杆应加密处理,即最上道水平杆上皮离现浇板底900mm(梁

底150mm)。

3)梁模板支撑架:梁支撑架两侧立杆间宽度不大于600mm,两侧立杆沿梁方向纵向间距不大于800mm,主框梁底(即350×700或250×800的梁)中间还布置一根立杆,其间距也为800mm,具体各梁两边立杆、梁底立杆布置详见附图。

4)构造要求: A、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刚度。 B、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 本工程设置一道水平面整体性加强层(见剖面图位置); b. 水平加强层设置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 C、剪刀撑的设计:

a.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设垂直向剪刀撑; b. 中部根据需要并依框架的大小设置; D、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大于200mm; b.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 E、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立杆连接方式为对接,严禁搭接。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因长期使用已经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本次高支模部位为该厂房设备安装部位,且基础已经做好,为:C30,1.4米厚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因此本次高支模的地基基础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符合要求。立杆下垫块为5mm厚方板。 F、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的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采用

从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结构砼浇捣施工采用二次进行,第一次先完成柱,且浇到梁底,待砼达到一定强度;第二次再完成梁板砼,排架的水平杆要与已完成的周边的砼柱连接,以加强其整体稳定。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钢管等材料不能在支架堆放。 c.浇筑过程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3、具体施工要求

3.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标准和《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 3.

2、在支模时严格按设计要求起拱。 3.3、严禁在楼板上任意堆载。

3.4、本工程是局部超高,因此此部分超高部位支撑系统应其它不超高体进行有机的连接,且柱子先进行了浇捣。

4、模板搭拆支撑架安全施工事项

4.1模板制作

A、模板在制作前,应检查模板所用材料的规格、质量是否符合模板专项技术方案的规定要求,对质量、规格不符合要求材料的不能使用。

B、作业前应检查所有机械及电源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手持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应试机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C、木工机械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该机械性能,熟悉操作技术,严禁机械无人负责或随便拆改安全防护装置。

D、使用的工具不得乱放,使用完毕应随时放入工具箱。

E、使用手锯时,锯条必须调紧适度,下班时要放松,以防再使用时锯条突然暴断伤人。

F、成品、半成品、木材应对方整齐,不得任意乱放,木材码放高度不超过1.2m为宜,木工机械周围的安全操作空间内禁止堆放材料。

G、木工车间、木库、木料堆放严禁吸烟或动用明火,废料应及时清理归堆,做好落手清,以免发生意外。 4.2模板安装

A、作业前应检查现场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施工要求,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开始作业。

B、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C、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D、安装2m以上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有安全防护措施。

E、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F、二人抬运模板时要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挎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高处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及监护。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G、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H、支撑、牵扛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通路中间的斜撑、牵扛等应设在1.8m高以上。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得间歇,柱头、搭头、立杆顶撑、牵扛等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

I、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模板的同时将洞口防护好。

J、向基坑内运送模板构件时,严禁抛掷。使用溜槽或起重机械运送,下方操作人员必须远离危险区域。

K、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L、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4.3 模板拆除

A、模板承重支架拆除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标准值的100%后方可进行,且需有工程负责人、监理单位的的批准手续(拆模令)。

B、拆模的方法应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撑;在拆除顶板模板时,要注意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已拆活动的模板,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方可停歇,严禁留下不安全隐患。

C、拆除较大跨度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多层楼板支柱时,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柱。

D、当水平支撑超过二道以上时,应先拆除二道以上水平支撑,最下一道大横杆与立杆应同时拆除。

E、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应用槽滑下或用绳系下。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F、拆模作业时,必须设警戒区,严禁下方有人进入。拆模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平稳牢固可靠的地方,保持自身平衡,不得猛撬,以防失稳坠落。

G、严禁用吊机直接调除没有撬松动的模板,吊运模板时必须栓结牢固。 H、拆除大型孔洞模板时,下层必须支搭安全网等可靠防坠落措施。 I、拆模板时禁止使用50mm x 100mm木材作脚手板。

J、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K、拆模必须一次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混凝土楼板上的预留孔,应有防护措施,以免操作人员从空中陋落。

5、安全应急预案

5.1、目的:

本项目框架结构工程较高、工期短、时间紧,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难免有意外之事发生,为以防万一,项目部为保证施工过程中遇到紧急和意外事件的发生,能够沉着冷静,统一指挥调度,成立应急小组和防火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

5.2、领导小组:

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由安全员、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技术员、仓库保管员等所有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组成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现场工作。

5.3、职责:

5.3.1、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指挥,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工作。 5.3.

2、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处理相关事宜

5.3.3、安全员、技术负责人等负责现场抢救伤员,及时通知当事人的家属,

派人做好接待,善后处理工作。

5.3.4、施工员、质量员等负责现场保护,维护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负责联络调查,受现场指挥小组命令,立即通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局,并现场自查自纠,清除隐患,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5.3.5、各管理人员和各班组长配合实施。 5.

4、施工现场应急处理 1)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急救

在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遇到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引起的严重创伤出血伤员时才瞄现场现实条件及时正确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清洁包括固定和运送等措施。

a、出血:采用压迫血法: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和弹性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暂时性救治,同时应及时附送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b、包扎、固定: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即可以预防感,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已搬运: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送医院抢险救。

2)施工现场的发生火警火灾急救

a、现场发生火灾火警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等基本情况,有报警人员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b、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火场情况,激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器具。

c、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指挥调度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d、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情况,防止中毒、坍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在灭火后,应保护现场,以便事后调查起火原因。

3)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a、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防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b、及时向医院联系,并说明是初步的中毒原因,中毒食物。

c、如发现中毒人员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时间的不长,则应把中毒人员移动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口对鼻)呼吸法和体处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5.3现场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 1)报救:

a、应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b、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c、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或传呼机或传呼电话以便救护车辆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通过电话通讯联系;

d、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辆,同时把救护车辆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物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2)设施

配备急救箱、氧气袋、担架、必要药品等 3)应急电话:

项目

经理:高银根

手机:15900932863 项目副经理:何震明

手机:13501728639 安

员:阮张桥

手机:13671584811 技术负责人:章潮均

手机:13761447953 a、了解气候情况拨打电话“121”或“221” b、工伤事故现场重病人抢救应拨打“120” c、发生火警火灾事故应拨打“119” d、发生偷盗、斗殴等情况应拨打“110”。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梁段:L1。

300*700混凝土梁梁下支撑横杆300第一道水平杆第一道水平杆扫地杆单立杆扫地杆600mm800mm梁断面图梁侧面图一根承重立杆,支撑钢管垂直于梁截面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30; 梁截面高度 D(m):0.75 混凝土板厚度(mm):110.00;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8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脚手架步距(m):1.5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9.30; 梁两侧立柱间距(m):0.60;

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钢管支撑垂直梁截面;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8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35; 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柏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

钢材弹性模量E(N/mm2):210000.0;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 面板厚度(mm):18.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500; 次楞间距(mm):300;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穿梁螺栓竖向间距(mm):300;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主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60mm,高度80mm;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40mm,高度60mm; 次楞合并根数: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44.343 kN/m

2、18.000 kN/m2,取较小值18.00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

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验算

其中, σ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00×1.8×1.8/6=27.00cm3;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0×18.00×0.90=9.72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4×0.50×2.00×0.90=1.26kN/m;

q = q1+q2 = 9.720+1.260 = 10.980 kN/m;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300.00mm;

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1×10.98×300.002 = 9.88×104N.mm;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9.88×104 / 2.70×104=3.66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000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3.660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9.00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30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 18.00×0.50 =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950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00×1.80×1.80×1.80/12=24.30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9.00×300.004/(100×9500.00×2.43×105) = 0.214 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 = l/250 =300.000/250 = 1.2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214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1.200mm,满足要求!

四、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1.内楞计算

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龙骨采用木楞,截面宽度40mm,截面高度6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60×60/6 = 24.00cm3; I = 40×60×60×60/12 = 72.00cm4;

内楞计算简图

(1).内楞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σ -- 内楞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内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内楞跨中弯矩:

×0.300/2=3.29kN/m;

其中,作用在内楞的荷载,q = (1.2×18.000×0.90+1.4×2.000×0.90)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 500mm;

内楞的最大弯距: M=0.1×3.29×500.002= 8.24×104N.mm;

经计算得到,内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8.24×104/2.40×104 = 3.431 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000N/mm2;

内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3.431 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小于 [f]=17.000N/mm2,满足要求!

(2).内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 E -- 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1000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18.00×0.30/2= 2.70 N/mm;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 = 500.00mm;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E = 7.20×105N/mm2;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2.70×500.004/(100×10000.00×7.20×105) = 0.159 mm;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 = 2.000mm;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159mm 小于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2.000mm,满足要求!

2.外楞计算

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木楞,截面宽度60mm,截面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80×80/6 = 64.00cm3;

I = 60×80×80×80/12 = 256.00cm4;

外楞计算简图

(1).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 外楞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最大弯矩M按下式计算:

0.50×0.30/2=1.65kN;

其中,作用在外楞的荷载: P = (1.2×18.00×0.90+1.4×2.00×0.90)× 外楞计算跨度(对拉螺栓竖向间距): l = 300mm;

外楞的最大弯距:M = 0.175×1647.000×300.000 = 8.65×104N.mm

经计算得到,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8.65×104/6.40×104 = 1.351 N/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000N/mm2;

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1.351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000N/mm2,满足要求!

(2).外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 E -- 外楞的弹性模量,其值为 10000.00N/mm2;

p--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p =18.00×0.50×

0.30/2= 1.35 KN;

l--计算跨度(拉螺栓间距):l = 300.00mm;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 2.56×106mm4;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1.146×1.35×103×300.003/(100×10000.00×2.56×106) = 0.016mm;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 = 1.200mm;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016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1.200mm,满足要求!

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000 N/mm2; 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径: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76 mm2;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000×0.500×0.300×2 =5.400 kN。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000×76/1000 = 12.920 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5.400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2.920kN,满足要求!

六、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800.00×18.00×18.00/6 = 4.32×104mm3;

I = 800.00×18.00×18.00×18.00/12 = 3.89×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0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1.2×(24.00+1.50)×0.80×0.75×0.90=16.52kN/m;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1.2×0.35×0.80×0.90=0.30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 1.4×2.00×0.80×0.90=2.02kN/m;

q = q1 + q2 + q3=16.52+0.30+2.02=18.84kN/m;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 0.10×18.842×0.1002=0.019kN.m; σ =0.019×106/4.32×104=0.436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σ =0.436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4.0+1.50)×0.750+0.35)×0.80= 15.58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0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0N/mm2;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100.00/250 = 0.4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15.580×100.04/(100×9500.0×3.89×105)=0.00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003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 100.0 / 250 = 0.400mm,满足要求!

七、梁底支撑的计算

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钢管。

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4.000+1.500)×0.750×0.100=1.913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100×(2×0.750+0.300)/ 0.300=0.210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2.500+2.000)×0.100=0.450 kN/m;

2.钢管的支撑力验算

静荷载设计值 q = 1.2×1.913+1.2×0.210=2.547 kN/m; 活荷载设计值 P = 1.4×0.450=0.630 kN/m;

钢管计算简图

钢管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钢管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49cm3 I=10.78cm4

钢管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线荷载设计值 q = 2.547+0.630=3.177 kN/m;

最大弯距 M =0.1ql2= 0.1×2.547×0.800×0.800= 0.163 kN.m; 最大应力 σ= M / W = 0.163×106/4490.0 = 36.305 N/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

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6.305 N/mm2 小于 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钢管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547×0.800 = 1.223 kN; 钢管的截面面积矩查表得 A = 424.000 mm2;

钢管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2×1222.560/424.000 = 5.767 N/mm2;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20.000 N/mm2;

钢管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5.767 N/mm2 小于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 120.000 N/mm2,满足要求!

钢管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q = 1.913 + 0.210 = 2.123 kN/m;

钢管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677×2.123×800.0004 /(100×20600.000×10.780×104)=2.650mm;

钢管的最大允许挠度 [ω]=0.800×1000/250=3.200 mm;

钢管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2.650 mm 小于 钢管的最大允许挠度 [ω]=3.200 mm,满足要求!

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如下 荷载计算公式如下: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

q1 = (24.000+1.500)×0.750= 19.125 kN/m2; (2)模板的自重(kN/m2): q2 = 0.350 kN/m2;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2): q3= (2.500+2.000)=4.500 kN/m2;

q = 1.2×(19.125 + 0.350 )+ 1.4×4.500 = 29.670 kN/m2; 梁底支撑根数为 n,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为a, 梁宽为b,梁高为h,梁底支撑传递给钢管的集中力为P,梁侧模板传给钢管的集中力为N 。

当n=2时:

当n>2时:

计算简图(kN)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 RA = RB=0.543 kN,中间支座最大反力Rmax=6.539; 最大弯矩 Mmax=0.172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 Vmax=0.022 mm;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 σ=0.172×106/4490.0=38.216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f]=205.0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8.216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0 N/mm2,满足要求!

八、梁底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

九、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6.539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十、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0.543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9.300=1.441 kN;

楼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2×(0.80/2+(0.60-0.30)/2)×0.80×0.35=0.185 kN;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N4=1.2×(0.80/2+(0.60-0.30)/2)×0.80×0.110×(1.50+24.00)=1.481 kN;

N =0.543+1.441+0.185+1.481=3.650 kN;

υ--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 (1)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00;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700×1.500 = 2.945 m; Lo/i = 2945.250 / 15.900 = 185.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υ= 0.209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3649.627/(0.209×424.000) = 41.185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41.185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00 N/mm2,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

lo = k1k2(h+2a) (2)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18 ;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167×1.018×(1.500+0.100×2) = 2.020 m;

Lo/i = 2019.610 / 15.900 = 127.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υ= 0.412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3649.627/(0.412×424.000) = 20.892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20.892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

值 [f] = 205.00 N/mm2,满足要求!

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梁底支撑最大支座反力: N1 =6.539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9.300-0.750)=1.441 kN; N =6.539+1.441=7.863 kN;

υ--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 (1)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67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00;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67×1.700×1.500 = 2.976 m; Lo/i = 2975.850 / 15.900 = 187.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υ= 0.205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7863.305/(0.205×424.000) = 90.466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90.466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00 N/mm2,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

lo = k1k2(h+2a) (2)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18 ;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167×1.018×(1.500+0.100×2) = 2.020 m;

Lo/i = 2019.610 / 15.900 = 127.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υ= 0.412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7863.305/(0.412×424.000) = 45.013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45.013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00 N/mm2,满足要求!

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0.8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9.30; 采用的钢管(mm):Φ48×3.0 ;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楼板浇筑厚度(mm):110.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500;

3.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00×8.000×8.000/6 = 64.00 cm3;

I=6.000×8.000×8.000×8.000/12 = 256.00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25.000×0.250×0.110 = 0.688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0.350×0.250 = 0.088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 = (2.500+2.000)×0.800×0.250 = 0.900 kN;

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0.688 + 0.088) = 0.930 kN/m; 集中荷载 p = 1.4×0.900=1.260 kN;

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1.260×0.800 /4 + 0.930×0.8002/8 = 0.326 kN.m;

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260/2 + 0.930×0.800/2 = 1.002 kN ;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 σ= M / w = 0.326×106/64.000×103 = 5.100 N/mm2;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5.100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0 N/mm2,满足要求!

3.方木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V = 0.800×0.930/2+1.260/2 = 1.002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 ×1002.000/(2 ×60.000 ×80.000) = 0.313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400 N/mm2;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为 0.313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00 N/mm2,满足要求!

4.方木挠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

如下:

集中荷载 p = 0.900 kN;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0.688+0.088=0.775 kN/m;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V= 5×0.775×800.0004 /(384×9500.000×2560000.00) +900.000×800.0003 /( 48×9500.000×2560000.00) = 0.565 mm;

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 [V]= 800.000/250=3.200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565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3.200 mm,满足要求!

三、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0.930×0.800 + 1.260 = 2.004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539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1.040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7.111 kN ;

钢管最大应力 σ= 0.539×106/4490.000=120.037 N/mm2 ;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 ;

支撑钢管的计算最大应力计算值 120.037 N/mm2 小于 钢管的抗压强度设

计值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7.111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38×9.300 = 1.287 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800×0.800 = 0.224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110×0.800×0.800 = 1.760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271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00+2.000 ) ×0.800×0.800 = 2.880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 = 1.2NG + 1.4NQ = 7.957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7.957 kN;

υ----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σ--------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000 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按下式计算

l0 = h+2a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0 m;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 = h+2a = 1.500+0.100×2 = 1.700 m; L0/i = 1700.000 / 15.900 = 107.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υ= 0.537 ;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7957.344/(0.537×424.000) = 34.948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34.948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 l0 = k1k2(h+2a)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24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18 ;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243×1.018×(1.500+0.100×2) = 2.151 m;

Lo/i = 2151.136 / 15.900 = 135.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υ= 0.371 ;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7957.344/(0.371×424.000) = 50.586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50.586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七、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上一篇:驻村工作人员演讲材料范文下一篇:中班下学期月主题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