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范文

2023-09-22

国民经济范文第1篇

一、能源消耗计量的现状

一是能源计量工作逐步受到重视。二是能源消耗计量制度及网络已基本建立。三是重点能耗单位已被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四是能源计量指标体系基本形成。目前,能源计量的月、年报制度是以规模以上工业为主要计量对象,以年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的单位为监测重点,以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为计量内容的能源报表制度。能源计量的具体内容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能源加工转换,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量能耗计量月、季报,以及工业水消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交通运输企业主要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主要物资、能源消费,能源平衡附表等年报。

二、能源消耗计量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能源问题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能源计量工作有所加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社会各界对能源消耗计量资料的需求和能源消耗的发展趋势来看,能源计量工作与中央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强能源的监控与管理不相适应,与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的现状不相称,满足不了管理部门对能源消耗指标考核的需求,现有的能源计量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重视程度不一,上紧下松。二是计量调查体系不健全。三是能源计量缺乏系统性,可供分析的资料少。能源计量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经营等领域能耗占全社会的比重逐步提升,能源消费增大。现行的能源消耗计量较为重视生产领域的能源消耗和利用效率,而且仅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计量,对最终社会和个人消耗不够重视,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全社会能源消耗的水平、结构、变化以及趋势。能源计量指标设置少,缺乏系统性,既没有全社会消费情况,也没有分行业的消费情况,或是某一能源的消费情况,缺乏全面系统的能源分布结构和使用结构,造成的可供使用和开发的资料不足,制约了能源消耗计量资料的开发利用。四是计量报表缺乏时效性,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五是能源计量人员匮乏,素质有待加强。一直以来,能源只是为国家宏观政策服务,对于基层政府没有约束力,因此也不会形成如“招商引资”、“工业速度”、“投资规模”、“税收”这样的重视程度,能源在基层大都是企业的“自家事”,政府没有主导的措施,所以能源消耗计量人员严重缺乏,企业部门设置简单,基本上没有专职计量,且兼职过多,流动性大,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在现有能源消耗计量人员中,大都为“半路出家”,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极需加强。计量力量比较薄弱。市县(市、区)综合计量部门基本上也是负责工业计量的同志兼搞,绝大多数县(市、区)是半个人在从事能源计量工作。六是基层单位工作量大,资料精度不高。能源消耗计量的基础在企业,企业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不能专心从事某一项工作,对于各种报表也是疲于应付,加之对能源计量的重视程度不高,缺少专门的能源计量核算机构,能源消耗资料采集困难,计量数据填写随意性大,精度不高,不能及时地反映出基层能耗的真实情况,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是计量范围不全,能源数据计量困难。

三、对能源计量工作的改革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特别是能源消费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能源计量明显滞后能源消耗,针对目前能源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改革和完善能源计量工作的一点想法和建议。

一是坚持依发计量、确保数据质量。必须严格依照《计量法》的有关规定,落实能源消耗计量监测制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各种节能形式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宣传节能降耗先进典型,曝光能源浪费行为,不断提高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切实提高各单位对能源消耗计量监测的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同时加大计量执法力度,检查、监督能源消耗计量工作,严肃查处瞒报、漏报、虚报、拒报等计量违法行为,努力提高能源消耗计量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二是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加强能源计量队伍建设。社会各个方面对能源消耗数据资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做好能源消耗计量工作首先必须强化队伍建设。能源计量涉及社会经济各个层面,能源计量任务重,环节多,资料搜集困难,迫切地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节约能源的宣传力度,积极组建专业化的能源消耗计量机构和网络;健全部门能源计量制度,疏通能源计量渠道,发改、交通、建设、电力、石油、计量等部门要同心同德,密切配合,配备业务精湛的专职计量工作人员,各尽其职切实做好能源生产、消费、流转、销售等多环节的计量工作;基层能耗单位是能源数据的源头,是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各能耗单位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能源计量工作,为圆满完成能源计量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能源计量业务培训,提高能源计量人A的业务水平。能源计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能源计量工作的人员,既要有专业的计量知识,也要有能源消耗与计量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注重人员的实践经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交流,提高基层计量人员对能源计量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制定能源消耗计量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办法,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日是建立考核和通报制度,全面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建立考核和通报制度。一是建立对各级节能降耗工作的考核制度。根据“十一五”期间各级节能降耗目标要求,对所属的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进行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二是建立对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住宿业的能源消耗的计量监测、通报制度。按月通报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电耗情况,按季通报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住宿业的能耗情况。三是建立对全社会能源消耗情况的计量监测和评估、通报制度。每年对全社会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和通报。四是建立重点能耗大户节能降耗工作的跟踪监测监督制度,按季分户通报重点能耗大户的能耗情况,促使其落实节能降耗措施。

结束语:能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和完善能源计量,为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准确的能源数据,为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和各级政府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提供优质服务所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刘海萍,1965年生,河南人,青海省计量检定测试所工程师。研究方向:计量测试)

国民经济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前的发展需要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来提供动力,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该文就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所使用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无法满足当前环境需求的,因为是在粗放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当经济模式出现了变化,制度也应该随之改变,以适应其需求,这就是要求创新。可是因为我国长期使用传统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惯性,那么要想对其进行创新,必然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关键词:新经济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 理念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进行转变,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粗放经营模式,变成了集约式生产,以降低成本提升质量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将中国变成民主、科学、和谐、进步的世界大国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在新的阶段,我们应该要用创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来为其提供条件。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所使用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无法满足当前环境需求的,因为是在粗放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当经济模式出现了变化,制度也应该随之改变,以适应其需求,这就是要求创新。

国民经济制度是当前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是因为我国长期的使用传统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惯性,那么要想对其进行创新,必然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从我国现阶段来看,新的国民经济制度没有得到完善,我们要依照传统国民经济作为新的起点。如果理念还没有确定,那么创新也是举步维艰。

1 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职能理念创新。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让微观主体为我们创造财富,让宏观层面的物质财富供求关系平衡。该平衡体现在劳动力、消费资料、生产资料、进出口等诸多地方,对这些平衡进行宏观调控。通过社会物质财富供给其需求的国民经济管理会有一定的管理缺位,现代社会物质需求仅仅是社会需求的一个方面而已,因为生产力和信息的发展,人们对于经济需求从物质需求已经提升到了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一点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可以清楚的看见。国民经济管理要合格,就应该摒弃传统的只关注物质需求的理念,将物质供给和精神供给都进行平衡,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围绕人全面需求进行展开,开发和引导人民的精神需求。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2 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于资金的运作、物资的调动,劳动力也是这些运作和调动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国民经济内容单纯以物质和资金流动来当做主线。因为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人们对于物资的需求比较高,占的比重也比较多,而如今有了变化,因此需要对内容理念进行创新。

3 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1)政府组织的变革。政企分开以及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由民营企业进入其中,参与竞争,给民众创业提供条件,给经济创新提供基础,清除创新路上的阻碍,提供便利。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领导,应该要打破行政垄断,让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如果政府在经济领域过度的活跃,乃至于与民众争夺利益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够让经济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从民众可以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对民众组织进行扶植,建立社会公共经济组织,促使民众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第三部门来对法治经济秩序责任进行承担,能够帮助政府缓解负担,同时提升了经济的民主性,对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国民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实现的目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必须存在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除了注重上下级关系之外,微观主体活力也是其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够将微观和宏观主体聚合能量给无限放大。

(4)权利平衡和分割的组织结构。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是利用其行政身份,而当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之后,其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利应该划分得更清楚,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现象,避免责任无法追究的情况发生。

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国民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平衡原则 国民大核算体系 社会劳动价值论

钱伯海

钱伯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他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50多年,出版专著和全国统编教材3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累计在1200万字以上,其中若干主要成果汇集在五卷本鸿篇钜制《钱伯海文集》①中。先生在经济学和统计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创新发展,而且有助于中国经济统计核算制度和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创立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消除理论与方法上的误解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20世纪以来经济学领域乃至人类社会最伟大成就之一。迄今,全世界有6位学者因在国民经济核算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有3位学者因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经济问题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②。没有它,经济学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繁荣;没有它,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就无从谈起。历史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推荐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国民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它建立在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上,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服务。二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Material Product System, MPS),它为计划经济国家经济管理服务。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经济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尤其是前苏联解体和经互会(The Council of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 CMEA)的解散,MPS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逐步走向消亡。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走向单一——国民账户体系(SNA)。当今世界,不论大国还是小国,富国还是穷国,无不重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制度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开始改革和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既要按照MPS进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与分析,又要逐步引进SNA的理论、方法与指标。由于MPS和SNA两大体系在核算范围、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加之我国经济和统计理论与实际部门长期对SNA持批评的态度,人们对SNA了解甚少,许多人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差错与误解。例如,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将“积累性支出”当作“积累基金”,将“消费性支出”当作“消费基金”,将生产成本看做C+V;还有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提出了国民收入“超分配”的观点。这些差错与误解产生的原因在于学者和政府官员在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时,在“生产方”采用MPS体系的理论与方法,在“使用方”运用SNA体系的理论与方法。这些差错与误解既影响我国经济理论的研究,又影响人才培养,更是误导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其后遗症既重大又深远。面对这种状况,钱伯海先生出于学者的责任感,系统而又严密地研究宏观经济指标核算问题,得出创新性成果,认为从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环节——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方面核算国民经济活动总量指标,口径必须一致、计算结果必须相等,并提出了著名的“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就算到哪里,中间消耗与最终使用也就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③这个原则的中心思想就是,在任何经济统计与核算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口径统一、项目对等,即经济核算过程必须遵守“有收有支,收支相等;项目对等,不重不漏”的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不仅对理解和把握MPS和SNA两大核算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在同一核算体系下科学地进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与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澄清我国经济和统计理论与实践中违反平衡原则的诸多差错和误解,先生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重要论文《正确认识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④,深入阐述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使之更好地在经济、统计的理论研究和经济管理、统计工作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其作用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在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中,引入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在“生产范围”条款中指明:“尽管新体系与原体系的生产范围不同,但二者始终严格遵循生产范围划到哪里,生产成果就算到哪里,中间投入和最终使用也就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也就在哪里分界的整体原则。”⑤

20世纪90年代后期,针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向SNA体系转轨,过去存在的理论误解逐步得到解决,先生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作了进一步抽象化的处理,作了方法性的拓展和补充,使之适应新的形势。新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表述为:“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经济活动也必须守恒。但要做到守恒,在数量上保持平衡,就必须使形成经济活动的各方,包括收和支、产与销、产与分、产与用、买与卖、投入与产出等等,保持相同的口径范围和相同的计量单位。如果用价值计量,就必须采用相同的价格标准。”⑥显然,通过这样的拓展,它适用于一切经济核算,包括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和微观的企业经济核算。而原来的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在同一核算制度内同样适用。例如,工业总产值计算采用“工厂法”,工业生产中的中间消耗,只限于从本厂外购入的工业品,自产部分不予计算;农业总产值计算采用“产品法”,农业生产的中间消耗,不论是外购农产品和自产农产品,都要作为中间消耗计算。再如家庭自我服务属于非社会劳动,自饮食品、自制衣服等不作为社会生产成果统计,因而在消费这些产品时,就不能列入使用,否则,就违背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创立30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该原则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在经济和统计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称之为“钱氏定理”。

创立社会劳动价值论,支撑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

价值是经济核算的基础,没有价值也就不能计算产值。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使用的MPS体系基于物质生产部门才能创造价值的理论,将服务业排斥在核算范围之外。因此,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的关键在于扩大生产范围,既要核算物质生产,也要核算服务生产。国务院于1984年成立专门的国民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负责和领导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工作。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试点总结工作,国务院于1992年正式批准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并且确定1995年实现全面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转轨。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的出台,经济理论界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认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陷入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泥潭,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报刊上发表批评性论点。先生出于自己的工作责任,不仅当理论“卫士”,而且当理论“斗士”,主动迎战,从理论基础上证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重大改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致力于宣传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先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理论成果——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该理论论证了“从宏观从全社会看的活劳动创造价值,恒等于从微观从企业看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也就是,从企业看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等于从社会看的活劳动创造价值”,⑦从而严密证明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社会劳动价值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理解与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认识与理解社会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具备“一个出发点,两个基本素质”。“一个出发点”是指我们在认识与理解社会劳动价值理论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如果关起门来,脱离实际地从书本上找答案,那么可能把握不住该理论的实质,甚至误解它、排斥它。⑧“两个基本素质”是指我们在认识与理解社会劳动价值理论时必须具备宏观思维和统计核算知识。所谓宏观思维,就是不能静态地和微观地认识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而要坚持动态的、联系的和辩证的观点,从整个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流通、使用的运行和三次产业运行过程,全面系统地认识与理解。所谓统计核算知识,主要包括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理念,以及主要指标的计算。如果人们具备了“一个出发点,两个基本素质”,那么不仅会接受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而且能应用这个理论分析解决经济社会的实际问题。

社会劳动价值理论不仅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理论基础,而且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的要素供给、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不断积累的技术能力,从而逐渐确立了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全球性金融危机、高涨的能源价格、严峻的环境问题,使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形态面临着愈来愈多的制约,而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使新一轮工业革命具备了现实基础。能源生产与使用、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流程、组织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将重塑比较优势,改变全球产业分工与贸易格局,解构产业关系,革新经济地理,使全球利益分配重新洗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将对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提出严峻挑战,中国经济不仅可能面临既有比较优势丧失之忧,而且因产业竞争力弱而难以占据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问题会进一步恶化。中国必须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主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力求在某些产业领域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从传统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包围中脱颖而出。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且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顶峰时才加入。中国一些城市看起来很现代,但实际上仍在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略有涉及。如果我们不能认识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不能从理论上、政策上、实践上全面认识和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精髓,不能取得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那么就难以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就会失去机遇,中国经济会在新一轮的产业分工与财富版图切割中被边缘化。

提出国民大核算构想,确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战略

纵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发展观决定一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及其运行模式,发展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随着发展观的演进和统计核算技术的创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了4个版本的SNA,即SNA—1953、SNA—1968、SNA—1993和SNA—2008。

今天的SNA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中心框架。它是“由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宏观经济账户和资产负债表组成的”,在这一套账户和核算表的背后,是“一套完整的概念定义、分类和核算规则”,二者合起来,构成“一套按照基于经济学原理的严格核算规则进行经济活动测度的国际公认标准”。借助于该框架,“各种反映经济运行状况信息的经济数据得以按照经济分析和管理决策的要求以一定程式被编制和表述出来”。⑨SNA—2008将该中心框架的特性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性,包含了一个经济体的所有活动及其运行结果;二是一致性,支持按照统一的核算规则对各项活动进行不同角度的测度;三是完整性,各项经济活动的所有结果可以通过不同账户得到全面的记录⑩。第二,卫星账户。中心框架虽然系统严谨、范围全面,但它毕竟是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出发设置的,因此,不可能解决社会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所有层面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卫星账户应运而生。从另一个方面看,卫星账户的存在与发展也是SNA灵活性的体现。由于每个国家的发展基础与发展重点不同,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很难保证不同国家的特殊需要,因此,自SNA—1993起采纳了卫星账户的概念。卫星账户既保证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特殊需要,体现了灵活性原则,又不影响中心框架的国际可比性。第三,扩展。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ISWGNA)在2012年的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43届会议上提交的报告指出:“有一些研究问题虽然无论从实施的角度看,还是从迫切性的角度看,都与实施国民经济核算核心框架无关,但仍应在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和国民经济核算专家组(AEG)的工作方案中占有一定的优先地位。”目前列入国民核算工作组视线的研究主要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测度与经济和金融工作组的工作。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先生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就率先提出研究国民大核算体系的设想。先生在1992年出版的《国民经济核算通论》著作中,基于国民大系统思想,从全局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国民大核算战略思想,并且认为国民大核算是SNA发展的战略目标。他的国民大核算思想是指不仅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社会核算、科技核算、人口核算、经济核算,而且要以经济核算为中心,实现几种核算的协调与综合,即经济与资源环境、社会、科技、人口的一体化核算。国民大核算体系,是相对于超越国民经济核算而使用的一个通俗称谓,其所指实际上与国家统计体系整体化、一体化没有质的差别。或者说,它也就是国民统计整体核算、国家综合系统核算。

整个经济社会宏观核算活动,千头万绪,包罗万象,有着不同目的、不同层次的需要,要在各种统计活动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社会的经济的统计资料系统化,使得各项资料都在社会宏观信息网上各得其所,工作极为浩繁。更何况范围扩大与内容丰富之后,对核算方法和技术以及处理变量联系的手段,也要提出相应的改变和更高的要求。不管怎样,把国民大核算看成宏观统计技术方法上的一次大跨越,不为过分。国民大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终极,是最高层次、最广泛的核算,它的价值与SNA相比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制订统一的分类标准、规范核算的基本单位,采用一致的概念和定义体系,使得从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搜集来的统计资料有了相互交换、相互补充、结合使用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就能建立统计数据库及其网络,充分施展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巨大功能,促进国民统计核算的现代化进程。现实中,从各个专项统计活动中单独搜集的统计资料,由于没有形成体系和联系,造成指标的含义、口径、范围有差异,给统计资料的综合开发利用带来诸多不便,而大核算体系为实现全社会统计资料信息共享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SNA之所以要不断修订,是因为作为其核算对象的现实经济社会情况在不断变化;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不断发展;作为其方法基础的数据搜集方法以及相关的统计估算技术在不断更新,如近年来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所以,国民大核算在方法上有保障,在数据上有支撑。认识活动,就是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反映,经济、社会、人口、科技、环境等日益密切的关系,表明国民大核算体系客观上存在现实的可能性。从SNA版本的升级发展轨迹来看,它在逐步迈向大核算体系。

在随后的岁月里,先生组织科研力量研究国民大核算体系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国民大核算体系论”、“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国民核算新模式——关于国民大核算体系的理论思想”、《国民大核算及其功能系统的研究》。

整合MPS与SNA,推进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革

在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历史上,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也曾经试图将MPS和SNA整合在一起,但因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实现。例如,1989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讨论MPS当时发展和SNA与MPS联系的工作时,匈牙利代表提出:“统计委员会既不要解释两大体系的差异,也不要构建两大体系之间的短期或长期联系,而应制定明确的方法用以综合两大体系。”这一思想得到了委员会所有参与者的一致赞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报告指出:“SNA/MPS之间联系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现在,主要目标是在SNA和MPS趋同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终目标是整合两大体系。”在这次会上,委员会赞同召开SNA/MPS综合的专家组会议。该会议于1989年12月在莫斯科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来自东西方,范围很广泛。会议认为综合两大体系是一项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任务。如果经互会国家(CMEA)的政治形势保持不变,那么开展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可是,由于在1989年和1990年间,政治形势发生根本性改变和基本制度的重建,所以,原先SNA和MPS整合计划破产。

1984年,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国家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先生接受任命,担任总体规划组组长,领导和参与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织设计、试点总结和制度建立等各项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改革方案,并确定1995年全国国民经济核算转入新的核算体系。《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真正实现了MPS与SNA协调整合。它从当时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实际出发,科学认真地对待MPS和SNA两大体系。既不保守原有的MPS,也不完全照搬SNA,而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个体系采用了SNA中的国际通用的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同时保留了原有MPS的核算口径和内容,并且在有关核算表中采取积木式、板块式的结构,可以方便地进行不同核算体系的数据转换,既可以进行国际比较,也可以进行本国的历史比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从市场经济的视角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有不足之处,但从辩证的观点看,它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与熟悉SNA,而且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后来的改革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当初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就不可能有今天与SNA接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是对世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大贡献,必然要载入国民经济核算的史册。

凝练两门统计学,优化统计学科体系

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所有国际一流大学都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抢占学科的制高点。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统计学科体系照搬前苏联的模式,分行业设立统计学,造成经济统计学科体系庞杂、逻辑性差、内容重复、方法落后。学生学到的知识基本上是国家经济统计制度,致使统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缺乏能力,后劲不足。

早在1972年,我国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需要加强对国外的研究,先生带领团队接受原国家计委的委托,研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问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先生写成专著《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自1974年起,《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用于厦门大学统计专业的教学。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统计专业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学》课程受到全国统计和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许多高校纷纷派出统计学专业骨干教师前往厦门大学进修这门课程,或直接引进先生撰著的教材开设相应课程。这本著作于1982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被《世界新学科总览》等辞书作为新学科的代表作重点推介。该著作在1987年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选中荣获国家级奖励。鉴于“综合平衡”是国民经济理论与管理追求的目标,此后,这门课程逐步借鉴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的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统计学》或《国民经济核算原理》。1991年,经国家教委和国家统计局召集主要高校专家讨论,《国民经济统计学》被确定为统计专业的五门主干课程之一,并成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经济统计基础课。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先生主持并邀请国内高校知名教授共同编写了该学科的多种全国统编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些教材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先生倡导中国经济统计学教学体系的全面深化改革,力主将名目繁多的部门经济统计学课程凝练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两门主干课程。先生的观点得到了统计学界的普遍赞同,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统计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其意义重大,其成就喜人,其影响深远。

时至今日,《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课程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由于经济统计学课程凝练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两门主干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节省了学时,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

创立经济新学科,发展经济学理论

创立两门经济学,完善经济学科。经济理论是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统计的基础,经济统计学家必须具备宽厚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家必须具备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先生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早在1972年,先生接受原国家计委的委托,研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统计问题过程中,就萌发撰著《国民经济学》的想法,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未能如愿。改革开放为撰著这本书创造了条件,于是从1983年起,先生开始设计与撰著《国民经济学》,于1986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第一版《国民经济学》上册和下册,1992年出版第二版,2000年出版《国民经济学》(新增订版)。2002年《国民经济学》出版成为《钱伯海文集》(第四卷),以庆祝先生从教五十周年。

先生提出:“社会主义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原理,迫切需要建立一门以国民经济为整体,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既研究国民经济运动质的规律性,又研究其量的规定性的综合性学科,这就是国民经济学。”先生认为,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是这个整体的细胞,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研究企业运行规律。

《国民经济学》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阐明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管理与调控国民经济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宋涛、谷书堂和李成瑞分别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经济学家》和《中国经济问题》上发表书评,高度评价这部著作。

1995年前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研究生专业目录修订,大力压缩原来偏多的专业设置。先生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的成员提交了一份书面材料,提出建设性建议:针对原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管理学已经独立成为与经济学科平行的大门类学科,要把原目录中的“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和“投资经济学”等合并为“国民经济学”。这个建议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采纳,“国民经济学”被确定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从而实现了对经济学科的优化重组,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先生提出的关于创立《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的观点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英明论断:“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

构建供需平衡经济学,丰富宏观经济调控理论。1997年,先生将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研究成果——《社会总供需平衡及其调控机制的系统研究》出版,成为新学科著作——《供需平衡经济学》。这部著作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提供理论支撑。在这部新著中,先生确立了供需平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论证了它与有关经济、统计诸学科的关系。先生认为,物质不灭,能源守恒,这是大自然法则,人们只能服从,按照规律办事。生产部门从事生产,制造产品,绝不是创造产品,只是组织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改变物质的内在成分和外观形态,形成新的产品和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变是对原物质的否定,对原物质的消耗,因而生产过程本身就是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过程。生产产生供给,消耗形成需求,要求供给与需求取得平衡。因此,从供需平衡的基本要求来看,是要人们尊重大自然法则,树立资源有限性的观点,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注重资源平衡、生态平衡,源远流长,保证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诸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价值和使用价值相伴随、相转化,投入产出,或买或卖,形成无以计数的供给和需求,使得供需平衡的内容极大地复杂化。因此,对供需平衡的内容进行考察,必须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从不同再生产环节加以研究和探索。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总量平衡主要是总供需的平衡,经济结构优化主要是资源配置的优化。优化资源配置与供需平衡密切关联,相互制约,只有讲究供需平衡,包括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才能使人力、物力、财力最有效地利用,不积压,不脱销,购销两旺,货畅其流。只有做好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使供需平衡建立在最大效益的基础上。相反,在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供需保持暂时的平衡,但不牢靠不巩固,无法持久,国民经济平衡最终将无法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一定要把供需平衡放在突出的地位。

著名经济学家宋涛、卫兴华、蒋学模和胡代光等认为该书是一本高水平的新学科著作。著作中的许多创新性观点与建议对于当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稳中求进、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建立经济学体系新论,推进政治经济学发展。为了消除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些“历史的误会和误会的发展”,改革与完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先生倾注多年心血,于1999年出版著作《经济学新论》。这部著作既不同于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又不同于侧重于研究资源配置的传统西方经济学,而是两者有机的整合与创新。其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市场经济”、“企业经济”、“国民经济”和“国际经济”等五大部分组成,从而充分体现了先生的学术思想——“经济学是研究发展生产、满足需要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这部著作无论是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具有系统而又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关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共有48条,其中有的旨在创新与发展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与内容。《经济学新论》犹如春风吹拂经济学理论界和教育界,温暖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绘制经济学发展蓝图。2003年10月,先生在病中撰著论文《发展生产,满足需求:从人的本性本能谈起》,构建了经济学新框架。在这篇论文中,先生基于《三字经》的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认为,作为人的本能要求,应该是求生存,维持人类生命生活的延续。这种延续是通过其父母的抚养来体现的。但作为人类的这种本性和本能,则有其普遍存在的共性,它永存于人间,甚至是一切生命体的普遍规律。当然,人们不仅求生存,而且求发展,渴望生存的条件越来越好,发展的环境越来越优越,这就体现人类的欲望。这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动力。欲望无止境,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本能和本性。

欲望不是凭空满足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和精神生活欲望,都是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来实现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主要源泉。只有通过分工协作,发展生产,提供各种物质文化生活成果,才能满足人的欲望。因此,“发展生产,满足需求”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经济学的宗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揭示其经济规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人们不仅要利其器,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努力创造利其器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而更好地实现“发展生产,满足需求”这个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先生借用《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把人类的本性本能及其发展的实践过程凝练为:“人之初,性存己,要为己,必为人;我为人,人为我,共存荣,私与公;物要产,贵在器,勤劳动,立本义;阶段论,不可越,明道理,功可期。”这四方面构成了彼此独立的社会经济内容,确立了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绘制了经济学研究的蓝图。这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先生的学术思想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他的许多理论预见与党和政府的最新决定、政策相吻合。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决定,就体现了“社会劳动价值理论”;关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和“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决定,就体现了国民大核算思想。

“勤,敬劳动,崇尚‘物化’,富民强国之本也,别无他途!清谈误国,忧患兴邦,唯物辩证之道也,永志不忘。”——先生的话语振聋发聩。先生的道德文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建设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先生这样忧国忧民、脚踏实地、呕心沥血、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4ZDA013)

注释

钱伯海:《钱伯海文集》(第一~五卷),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002年。

Frits Bos. "The National Accounts as A Tool for Analysis and Policy: In View of History," Economic Theory and Data Compilation Issues.VDM Verlag, 2009.

钱伯海:《论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钱伯海:《正确认识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经济研究》,1983年第5期。

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北京:国家统计局,1992年。

钱伯海:《再论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第6期。

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

王莉霞等:《确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才能使我们坚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

联合国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

高敏雪:《SNA-08的新面貌以及延伸讨论》,《统计研究》,2013年第5期。

蒋萍:《SNA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心框架、卫星账户和扩展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第3期。

钱伯海:《国民经济核算通论》,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

朱启贵:《国民大核算体系论》,《财经研究》,1997年第8期。

戴亦一:《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国民核算新模式——关于国民大核算体系的理论思想》,《统计研究》,2000年第7期。

钱争鸣:《国民大核算及其功能系统的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朱启贵:《世纪之交:国民经济核算的回顾与前瞻》,《统计研究》,2000年第11期。

钱伯海:《钱伯海文集——国民经济学》第四卷,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钱伯海:《国民经济学(上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

刘国光:《创建社会主义经济学新体系的尝试》,《人民日报》,1986年12月1日。

宋涛:《评钱伯海主编的〈国民经济学〉》,《经济研究》,1986年第11期。

谷书堂、刘迎秋:《一本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力著—评钱伯海主编的〈国民经济学〉》,《经济学家》,1993年第3期。

李成瑞:《社会主义经济学科建设的新成果——钱伯海教授主编的〈国民经济学〉增订本评价》,《中国经济问题》,1993年第6期。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

钱伯海:《供需平衡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

戴亦一、孙秋碧:《钱伯海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探索》,《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

钱伯海:《发展生产,满足需求:从人的本性本能谈起》,打印稿,2003年10月。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责 编/杨昀贇

朱启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国民经济理论与政策、可持续发展、公共经济。主要著作有《可持续发展评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The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System: Foundation and Change—Analyzing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of Professor Qian BohaiZhu Qigui

国民经济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振兴东北地区的有利条件,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深化国企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加快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进程、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减少企业历史性负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国有企业 深化改革

自从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之后,已引起海内外的强烈反响,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在建国初期国家的156项重大建设项目中,辽宁占24项,吉林占12项,黑龙江占22项,加起来差不多占全国重大项目的40%,这些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前期的基础,并为恢复新中国的经济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长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却逐步下降了。据报道,改革开放之前辽宁的GDP大约是广东的一倍,2004年广东的GDP大约是辽宁的一倍。从建国到1978年,东北三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3大直辖市,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在全国人均GDP排位分别从第1、7和4位下降至第8、14和10位。可见,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不但下降了,而且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力量。

一、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现状

(一)体制性障碍严重

东北地区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比较严重的地区,它既体现了计划经济的辉煌,也集中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所有弊端,体制性障碍严重。

(二)国有经济比例过大,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国有经济活力不足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各省份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凡是国有经济比例较大、非国有经济比例较小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慢,反之,凡是国有经济比例较小,非国有经济比例较大的地区,企业活力普遍较足,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比较大,企业制度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例过大,削弱了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国有经济的过大比例使东北地区逐渐陷入了困境,大批国有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亏损面越来越大,亏损额居高不下,众多职工下岗失业,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被人们称为“东北现象”。

(三)资金短缺,投资不足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主要瓶颈是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彻底调整所需的巨额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由于老工业基地占支配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自身资金积累能力较弱,缺少正常的资金补偿机制,只能通过向银行借款满足需要,导致其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经营条件日趋恶化。另一方面是老工业基地金融业和金融市场长期的滞后,银行没有真正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提供者,而股票融资与“债转股”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的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较低的问题。因此,形成了长期以来依靠政府向“旧体制下的老基地”输血的局面,耗费和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从而使老工业基地改造所需资金来

源和数量成为一大难点。

(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设备严重老化,市场竞争能力减弱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大多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下,企业无权也无力进行系统改造,8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的改革又没有跟上全国的步伐,使国有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系统改造速度缓慢,导致国有企业普遍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哈尔滨市国有工业企业的设备役龄在20年以上的约占23.8%,30年以上的占9.2%,全市还有1/4以上的企业仍然沿用20世纪60年代的陈旧落后设备。工业技术落后,装备陈旧,这对装备制造业形成竞争优势及吸引国际制造业转移构成了威胁。

(五)资源枯竭,后续替代产业缺乏

东北地区是以钢铁、能源、机械、造船、汽车等为主导产业群的工业基地,资源型工业占有很大的比重,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东北地区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了相对雄厚的国有工业体系,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自然资源开采的加强和延伸,资源日益走向枯竭,开采成本也越来越高,企业经济效益也越发下滑。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这些企业的后续产业的接替工作又没能及时跟上,使东北地区既失去了自然资源优势,又失去了经济优势。以黑龙江为例,国有大型企业的大庆油田,曾是我国石油工业的脊梁,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现在油田的可采储量只有30%,预计到2020年的产量只能维持2000万吨左右,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产压力,到目前为止,后续替代产业的工作仍没有大的进展。许多煤炭国有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黑龙江的鹤岗、鸡西、双鸭山,辽宁的抚顺等国有煤炭生产基地都面临着资源已经枯竭或即将枯竭,但仍没有找到适宜的后续接替产业的困境。

(六)历史负担沉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使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东北地区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都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以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是当时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造成了企业机构臃肿,冗员较多,离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各种非生产性支出巨大,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历史负担,自身发展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无法与一身轻的非国有企业平等竞争,使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二、振兴东北地区的有利条件

(一)工业基础雄厚,体系健全

东北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且已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制造、石油化工、化纤、煤炭等行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资源开采工业体系以及医药、计算机、光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并集中了大庆油田、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沈阳飞机

制造厂、大连造船厂、哈尔滨制药厂等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强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型国有企业。据统计,东北地区虽然企业户数不足当地国有企业总数的10%,但资产总额却占到半壁江山。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全球性调整和发达国家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东北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也将是世界跨国公司青睐的地区。

(二)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东北地区有全国最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自然条件好,生态容量大。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国家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大量投资,奠定了东北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东北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东北地区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的产业工人大军,这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和利用外资提供了重要条件。根据国际贸易学分析,一国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优势、技术基础、市场潜力、资源趋向和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等。东北工业化水平较高,产业工人聚集,造就了一支政治思想觉悟高、技术素质过硬、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产业大军,具有一批技术等级高、经验丰富、革新能力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较我国西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有更为突出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无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储备。

(三)重要的战略位势和交通优势

除上述因素外,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圈中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也是促使其成为外商未来一个时期投资热点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东北三省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与朝鲜、俄罗斯、韩国、蒙古等接壤,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极易与上述国家发展共同经济合作。尤其是对韩国企业来说,200多万朝鲜族人口,没有语言障碍,将极大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东北三省交通四通八达,这里是全国铁路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公路干线密布,有空港5个,大小港口15个;因此,从发展对外开放经济的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半个多世纪形成的工业基础构成了其吸收外资的强大“引力”和基础,而丰厚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和重要的战略位势则为其吸收外资的提供强大的支撑。

三、深化国企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国有企业在东北地区的地位充分说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重视国企深化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东北地区工业的全面振兴。东北地区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除体制性障碍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必须从消除体制性的障碍做起。消除体制性障碍的根本方法就是进行体制创新。而体制创新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由于东北地区曾经充分体现过计划经济优越性,故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比其他地区难得多。需要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及与我国选择市场经济的必然性,真正实现计划经济思想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将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集中的直接管理和控制职能转变为间接调控和服务职能,使国有企业根本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从事

生产经营活动,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

众所周知,国有经济普遍缺乏活力,民营经济普遍充满生机。东北地区是国有资本比较集中的地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以民营经济为重要依托的新的所有制结构。民营经济形式灵活、产权明晰、政府干预较少、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一支发展潜力大、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生力军。同时,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可以培育市场力量,为制度创新创造条件,并为国有经济在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有序退出提供现实可能性。

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必须走国有经济民营化的道路,应取消对民营经济的种种限制,允许民营经济对绝大数领域里的国有企业实行兼并、收购和股份制改造,减少国有经济的比例,实现产权多元化。

(三)加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是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东北老工业基础发展缓慢的关键所在。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雄风,必须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但从我国目前的财力来看,国家不可能拿出巨额资金进行技术引进,因此,东北地区应立足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技术创新。应积极进行科技资源的整合工作,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引导科技力量向东北地区流动,通过搭建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平台,集成国内外科技优势,为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打造特色产业群,提高区域竞争力。

(四)加大国有企业的债务处理力度,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使国有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造成这些债务负担的原因,既有企业经营上的问题,也有国有企业体制和国家对国有企业政策上的问题。可以说,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一个普遍性和历史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就很难轻装上阵,参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

(五)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难免会增加失业人数,也难免把一些历史形成的包袱甩向社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在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改革。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国有企业后顾之忧,使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迈克尔 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陈永杰.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3.

[3]孙东生.振兴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C].新东北战略高层论坛文集,2003.

国民经济范文第5篇

2017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扎实抓好稳增长工作,积极应对经济转型压力,聚力脱贫攻坚,加快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忘初心、务实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201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56亿元,增长9.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比1-3季度升高了0.6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2.23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7.02亿元,增长15.5%,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4.76亿元,增长18.1%,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2.26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2.31亿元,增长8.1%。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44%、3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4、4.0、2.9个百分点。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2.73亿元,增长5.7%,其中:农业增加值实现11.52亿元,增长3.5%;林业增加值实现0.81亿元,增长16.7%;畜牧业增加值实现9.51亿元,增长7.7%;渔业增加值实现0.39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实现0.5亿元,增长5.1%。全年粮食产量26.11万吨,增长0.4%。畜牧业中:牛存栏8.13万头,同比增长0.3%;期未生猪存栏58.93万头,同比增长0.4%;出栏肉用猪87.58万头,同比增长2%;肉类总产量预计8.49万吨,同比增长3%。

(三)工业生产增速回落。2017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4.76亿元,同比增长18.1%,并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5.6%,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亿元,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21.5%;轻工业实现增加值0.2亿元,同比增长24.3%。从主要产品产量看:水泥84.5万吨,下降13.4%,发电量144523万千瓦时,增长26.6%,铅精矿592吨,增长121.7%,锌精矿9069吨,增长109.4%,生丝202吨,下降1.5%,商品混泥土12.4万立方米,下降9.4%。

(四)固定资产投资低速增长。2017年,县属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亿元,增长3.8%。从房地产看:房地产投资完成22672万元,比上年同期翻了1.8番。全县共有500万元以上项目142个(不含房地产),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93个。

(五)城乡消费市场中位运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升高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完成2.95亿元,增长12.4%,限额以下完成13.85亿元,增长12.1%。消费市场呈现平稳增长迹象,全县批发业销售额0.66亿元,增长5.8%;零售业销售额21.57亿元,增长14.5%;住宿业营业额0.31亿元,增长20.1%;餐饮业营业额3.29亿元,增长15.5%。

(六)财政持续较快增收。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69亿元,增长23.6%,比上年同期升高7.9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亿元,增长10.2%。从税收和非税收入看:税收收入完成3.31亿元,增长43.2%,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7%,非税收入完成0.49亿元,同比下降56.8%。从支出看: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15亿元,同比下降14.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亿元,同比增长23.1%,教育支出8.29亿元,同比增长14.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6.47亿元,增长7%%,农林水支出3.76亿元,同比下降26.1%。

(七)金融行业运行平稳。截止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9.8亿元,比年初增长4.5%,其中:住户存款56.1亿元,比年初增长16.4%。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5.4亿元,比年初增长21.2%,其中:住户贷款23.2亿元,比年初增长1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2.2亿元,比年初增长23.6%。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质效不高。农业产业规模小、层次低,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少、效益差,非电工业项目少,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新业态培育缓慢。

(二)投资持续增长后劲不足。一是亿元以上项目减少,大项目储备力量不足。2017年1-12月在库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有34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2个,现在库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仅有12个,剩余投资只有13.2亿元。二是500万元至5000万元以下的入库项目大部分竣工,已无资金投入,若再没有新增项目入库特别是亿元以上大项目入库的情况下难以实现2018年的投资持续增长。

(三)第三产业发展不优。一是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由于全县没有限额以上的批发业和餐饮业,又缺乏规模较大零售业、住宿业,导致限额以上单位数量少、规模小、所占比重不高。限上单位引领作用较弱,拉动消费市场增长力度有限。二是金融业活力不强。三是三产增长过分依赖非营利性服务业(根据财政八项支出增速进行核算)。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立足资源优势,优化结构、科学布局,以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马铃薯、花椒、肉牛、生猪四大产业,巩固提升蚕桑、烤烟、核桃、甘蔗、蔬菜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热区特色水果产业。二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落实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积极培育扶持、引导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实现第二产业快速增长。三是积极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做好巧家小碗红糖“三品一标”认证及地理商标保护,做精做特红糖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二)抓实投资,强化经济新支撑。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增强经济稳定增长支撑。一是实行固定资产奖惩制,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同单位年终考核相挂钩,改变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被动局面,充分调动全县各部门的积极性,确保全县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二是各部门共同努力,简化项目申报程序,确保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保证我县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形成有效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是充分发挥项目稽查的作用,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进,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各乡镇、各部门反馈,层层压实责任。加快格巧高速建设进度,积极支持都香、沿金沙江二级公路建设,抓实第三水厂、第四中学、红乐水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移民安置工程、小海子、洗羊塘、老深沟、小空山等水库建设。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积极推进旅游发展,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巩固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盘点全县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现状,积极动员、指导企業完成升限工作,力争在年内实现1户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完成升限工作,动员部分个体户纳入大个体统计。对达不到限额企业标准的及时清理退库,并制定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年终考核奖励措施,切实做到精准发力促进经济稳增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渗透性,推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企业上网、全民触网,提高网络营销普及率。结合移民安置、城镇、旅游发展规划,探索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引导商贸物流、餐饮住宿、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业态。(作者单位为巧家县地方统计调查队 )

国民经济范文第6篇

摘 要: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并行的结构。在所体现的功能作用上,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应该建立一种互补关系,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有机体系。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描述收入分配使用的全过程,其指标设置应该比资金流量表中实物交易部分的相关指标设置更加详细。同时可以通过设置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的子账户,扩展对实物社会转移和住户、政府部门实际最终消费指标的核算。

关键词: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国民经济核算;实物社会转移

文献标识码:A

上一篇:项目投资风险评估范文下一篇:普洱茶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