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产工业节能论文范文

2024-03-16

绿色生产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1篇

1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合理开发

根据当前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开发情况来看, 其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1 绿色化学原料的合理运用

在化学生产工艺和相关流程中, 化学生产原料的合理选用, 在降低化学生产污染程度和减少资源浪费量上发挥着很总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化学工程中的原料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如果大量使用, 不但会加剧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 还会大大提高污染物的排放量, 从而加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因此, 绿色化学原料的合理运用, 是绿色化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使用自然物质、绿色化学物质、可再生化学原料等, 如苞米杆、芦苇、纤维植物, 可以有效生产出各种化学产品。与此同时,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绿色化学原料产生的气体一般是氢气, 不会给环境、人体带来伤害, 在保证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上有着极大作用。

1.2 化学反应选择性的有效增强

在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的过程中, 化学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门, 通常情况下, 化学原料的转化都必须经过化学反应才能完成。因此, 在化学工程总, 注重化学反应选择性的有效增强, 有利于提高化学工程的生产效率、质量等。在实践过程中, 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有时间、环境、原料等, 如在氧化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热能, 致使化学原料发生变质情况, 从而影响化学品的生产质量。所以, 在注重新型反应形式的合理应用, 是绿色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不但能提高催化物的催化能力, 还能大大增加物质的反应时间, 从而获得更好的产生效果。

1.3 无毒无害催化原料的利用

在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化学反应在化学生产中的合理应用, 对于促进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在化学反应的整个过程中, 催化剂是重要的催化物质, 需要注重无毒无害催化原料的合理利用, 才能更好的改善催化物的效用, 从而达到提高化学反应效率、节能和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的目的。

2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

2.1 清洁生产技术的合理应用

目前, 清洁生产技术的价值非常高, 在对化工原料进行无毒、无害和无废处理以后, 原料的有效利用率可以得到大大提高, 从而达到提高化学工程生产质量的目的。目前, 最常用的清洁生产技术是脱硝技术和脱硫技术, 在对生活垃圾、具有严重污染的化学物质等进行绿色处理之后, 生活垃圾很多都会被转化为沼气。与此同时, 自然发电技术的合理应用, 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 特别是生物工程中各种清洁生产技术的不断推广, 在提高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和实现资源与能源的最有效利用上有着重要作用。

2.2 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化工生产中, 比较常用的生物技术是生物化工、化学仿生学两个部分, 如生物酶的合理应用, 与绿色化工工程与工艺相结合, 可以是再生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并生产出绿色化学品。目前,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中, 工业酶、自然界中的酶等是非常重要的催化剂, 有着无污染反应条件好、产物性质好等多种有点, 在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发展上有着重要影响。

2.3 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合理生产

通过生产各种环境友好型产品, 可以起到很好的环保作用, 如磷洗衣粉、清洁汽油等, 是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不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因此, 在人们生活、工作的过程中, 各种绿色产品的使用和推广, 是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结语

综上所述, 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提高能源与资源有效利用率的过程中,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 不但能减少染污物的排放量, 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 加大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投入力度, 对于实现化学工业节能、促进化学工业更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在以往化学生产过程中, 各种有害、有毒物质的处理存在严重滞后性, 致使化学工业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因此,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合理应用, 在降低化学工业成本、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合理开发进行探讨, 提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 以有效改善化工环境的污染程度, 从而达到各种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化学工业节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森, 罗泽鹏, 都颖, 刘思乐.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对化学工程节能的促进作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02:75.

[2] 郭璐, 张浩.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17:107.

绿色生产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镇丹高速公路以“绿色镇丹、文化之旅”为建设主题,将“绿色低碳、节能减排、人文环保”的理念贯穿工程全过程,以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为核心,充分运用“互联网+施工”、“智能管控”、“绿色建设”等技术,集成应用47项节能减排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全力打造“绿色镇丹”,为品质工程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关键词:镇丹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绿色公路;品质工程

1 项目背景与意义

2013年,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江苏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省份,要求加快推进宁宣、镇丹高速等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1]。江苏率先开展了宁宣、镇丹、沪宁3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循环低碳高速公路建设,其中,镇丹是唯一的新建高速公路。

镇丹高速公路建设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集约、节约、可循环、可持续发展要求,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模式,严格施工环境保护,严控施工污染。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在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中采用绿色循环低碳环保措施,结合本项目丘陵地区地貌和文化景观,将镇丹高速公路建成一条“绿色镇丹、文化之旅”的现代化高速公路。

本项目围绕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运营与管理全过程,在路基桥梁工程、路面工程、交安设施、房建工程、环境保护与主题氛围设计,以及运营管理、能耗监测、用户服务、养护策略等方面,集成应用了47项节能减排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开展绿色循环低碳高速公路建设。

2 绿色公路内涵及创新点

绿色公路是指按照系统论和周期成本思想,以工程质量、安全、耐久、服务为根本,坚持“两个统筹”(统筹公路资源利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态影响、运行效率、功能服务之间关系;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把握“四大要素”(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以理念提升、创新引领、示范带动、制度完善为途径,推进江苏公路转型发展,以最少的资源占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环境影响为要求,实现外部刚性约束与公路内在供给之间均衡协调,推进公路建设发展的转型升级。

在镇丹高速项目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绿色公路内涵和目标要求,以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建设为核心,强化创新驱动与引领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施工”、“智能管控”、“绿色建设”等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为绿色公路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2.1 “互联网+”信息化实现新突破

(1)人员、机械二维码管理。积极开展施工人员、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录入生成二维码,并张贴在机械设备和人员安全帽上,建立起实时可查、内外业统一的人机动态监管网络。在项目“三场”和项目部驻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信号实现网络传输,安全管理人员可在办公室内对施工实施24小时远程监控,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建立起全方位、全天候的施工现场监控网络,解决了远程动态管理难、出现安全隐患认定责任取证难的问题。

(2)“互联网+路基桥梁施工”管理系统。针对路基、桥梁施工,自主开发运用工程质量管理“ECIM系统”,实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做到网上与手机APP同步实施、同步管理、智能监控,从路基灰土报验、桥梁钢筋报验、模板报验等现场工序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图片实时上传,确保了质量信息反馈的真实性、及时性。

(3)“互联网+水稳基层施工”智能管控。引入“水稳拌合楼智能管控系统”,通过在水稳拌合楼布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对生产过程中的计量数据、时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实时传输至后台数据中心,前场施工人员和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和PC客户端对混合料生产情况进行实时查询,确保了水稳施工质量受控。

(4)“互联网+沥青路面施工”智能管控。通过软硬件对拌合楼热料仓、矿粉、沥青用量、温度等关键指标实时采集上传;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摊铺、碾压环节通过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精准计算速度和遍数信息,并通过进口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对摊铺、碾压温度实时采集,实现了对施工关键环节信息的采集。通过各环节数据采集和实时传输分析,對施工各重要环节做到实时掌控[2]。对每日或一定时间内拌合、摊铺、碾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给出指导意见;针对争议问题通过信息化路面施工专家库进行分析解答,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5)“互联网+沥青试验检测”新模式。路面标、总监办、中心试验室三家工地试验室均配备了具有网络接口的智能型三大指标测定仪,通过联网,实现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江苏省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数据中心,确保检测数据的及时性和真实性[3];路面标试验室配备了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每批次沥青进行红外光谱试验,并与省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数据中心备案的标准图谱进行比对,确保了每批沥青组分的一致性。

(6)“互联网+安全”管理软件。开发运用“平安工程”安全管理软件,按“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对建设、监理、施工三家单位的要求,分权限、分模块开发软件,突出人机管理、检查评价等模块内容,增强信息平台动态监控功能,各级检查人员将现场检查情况适时上传,可及时了解人员在位、隐患处置等情况,并可通过手机在信息平台发布工作要求,跟踪督查隐患治理情况,提升了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7)构建微信交流群,实现“扁平化”管理。创建了各类工作交流群,如“镇丹综合群”、“镇丹路面群”、“镇丹绿化交安群”、“镇丹房建群”、“镇丹机电群”等,依托网络平台,汇集管理资源,第一时间通报、处理发现的问题,及时分享工程进展、质量控制方法和安全管理手段,形成了强大管理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低能耗房建工程取得新成就

镇丹高速公路房建工程采用了太阳能光伏电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室内节能照明系统、光导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同时,水晶山服务区采用了LNG加气站与加油站同步建设方案。建工程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房屋建筑、场区布设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体现了“绿色镇丹、文化之旅”的主题[4]。

(1)光伏发电。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5]。水晶山服务区累计采用280Wp太阳能电池板1408块。年节能量达414.59tce,减排二氧化碳1148t。

(2)地源热泵系统。采用浅层地热资源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分布广、储量大、清洁环保、经济实惠、安全性强和可用性强等特点。水晶山服务区东区、西区各设置1套地源热泵系统,代替空调并提供生活热水。较之于水冷式冷水机组加燃油锅炉或者直燃式冷热水机组,具有初期投资少,年经营费用低,环保效果好,安全性好的优点。

(3)室内光导照明系统。通过采光罩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管传输后由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地照射到屋内需要光线的地方。水晶山服务区二楼走廊和卫生间共计采用光导照明系统42套。使用过程中不需消耗电能,节能减排效益良好。

(4)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镇江新区南收费站、丹阳北收费站、丹阳新区收费站,共计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68套。全年可节电109.3万kW·h,折算标准煤361.67tce,减排二氧化碳1001.46t。

(5)建筑节能技术措施。通过泡沫玻璃、硬质岩棉板、Low-E玻璃窗等有效手段来减少室内与室外热量的对流,可显著减少室内空调的负荷。在服务区、收费站应用总建筑面积为21693.55m2。共计节约标准煤1547.091tce,减排二氧化碳4283.895t。

(6)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将生活污水经A级生物处理池,O级生物处理池,消毒水池等多道工序消毒处理,再通过自控系统的控制水泵、回流泵、风机地运行,实现对污水的回收利用。水晶山服务区中水处理系统全年可处理中水22338吨,按回用率80%计算,全年可节约一次用水17870吨。

2.3 “四新”技术得到新推广

(1)积极探索“工艺”创新。通过“工艺微改进”、“设备微改造”,不断提升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研制专业路基边沟开沟设备,确保边沟线性顺畅;采用环切工艺,提高桥梁桩头接桩质量;采用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消除人为操作的隐患;采用定位胎架,保证钢筋加工定位准确顺直;采用可调节钢模,保证支座垫石施工四角高差符合要求;水稳运输车辆采用自动覆盖装置,避免混合料表面含水量损失;胶轮压路机配置自动喷油设备,提高了现场安全性。

(2)防护工程构件集中预制。全线防护排水边沟板、六角块均由ZD-1标统一集中预制,采用流水线生产、喷淋养护方式,托盘打包运输,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3)生态防护草毯工艺。本项目途经沃柯里村山区丘陵地带,经土石方开挖后形成较大范围的风化石质路堑边坡,为缓解雨水对坡面表土的冲刷,稳定边坡,采用生态防护草毯工艺,既达到了边坡固土防冲刷的效果,又环保美观。

(4)抗裂性水稳基层。采用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结构类型,在保證强度要求下,通过选用优质石料并提高粗集料比例、降低细集料含量、降低含水量及水泥剂量方式,提高水稳基层抗裂性能,成效显著。

(5)温拌泡沫沥青施工工艺。部分路段下面层选用SUP-25温拌泡沫沥青路面结构,相对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降低了约30℃,有效改善了现场的施工条件,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并且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有效减少了沥青老化状况,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6)成品湿法橡胶沥青施工工艺。部分路段采用SUP-20橡胶沥青中面层和SMA-13橡胶沥青上面层路面结构,抗车辙能力及抗水损害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有效利用了废旧轮胎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

(7)薄层沥青桥面铺装体系。景四路支线上跨桥及景区大道支线上跨桥桥面铺装,采用冷铺水性环氧代替热喷SBS改性沥青+碎石,采用5cm改性沥青SMA-13代替6cm SUP-20下面层+4cm SMA-13S上面层,有效节约了铺装层材料。

(8)沥青拌合楼“油改气”工艺。沥青拌合楼集料加热采用“油改气”工艺,相对传统燃烧重油的方式,一是天然气燃烧充分,热值含量高,节约了燃料;二是集料不易粘有未充分燃烧的重油,加热温度更加可控,整体受热更加均匀;三是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降低燃烧装置的故障率,节约了设备维修费用;四是燃烧后变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避免了硫化物类废气对环境的污染[6]。

(9)预镀锌镁铝护栏新材料。选择3km路段波形梁护栏采用“预镀锌铝镁合金”新材料,该新型材料将符合质量要求的带钢通过密闭式连续热浸镀生产工艺,使其表面涂覆一层锌镁铝合金镀层,相比传统的镀锌板,具有耐蚀性、自修复、易加工、成本低、环保等五个方面的优点。

2.4 工程管理采取新举措

(1)沥青材料管控采用新模式。沥青材料质量控制首次采用“沥青驻厂检测+路面技术服务”一体化模式,改变过去分别设置驻厂检测与技术服务的模式,技术服务单位驻厂监控沥青生产过程,配置移动沥青检测车进行沥青检测,技术服务单位全过程参与沥青的生产和使用,同时开展施工现场技术指导,确保了沥青材料质量可靠稳定。

(2)施工全过程实施环境监测。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单位对现场环境空气、水体及噪声等相关指标开展监测,及时提交监测报告,对现场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整改。

2.5 能耗排放监测研究进行新尝试

结合镇丹高速绿色公路建设,在调研国内外能耗监测及能效等级评价研究基础上,开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期能耗排放监测研究及系统开发课题研究。沥青路面施工机械设备安装了能耗监测装置,在数据监测与分析技术研究基础上,研究开发公路施工期能耗排放统计监测平台,为今后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能耗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3 绿色公路理念推广建议

(1)加大新形势下绿色公路的政策扶植

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一批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的建设目标;并从“统筹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约”、“加强生态保护,注重自然和谐”、“着眼周期成本,强化建养并重”、“实现创新驱动,实现科学高效”、“完善标准规范,推动示范引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绿色公路建设主要任务[7]。

由于主题性示范项目建设涉及单位多、内容多、要求高、工序繁琐等因素,导致绿色公路建设推进的难度较大。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绿色公路建设体系、管理体系及监督体系,并且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帮助与支持,引导行业健康的发展,从而推进公路建设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强化实施主体节能减排意识,完善自我考核机制

绿色公路考核目标、指标及标准的制定不仅是主题性项目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项目自身进行考核和评估的重要抓手。镇丹高速建设绿色公路主题性示范项目开展过程中,提出了一些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对实施单位的节能减排意识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相比以往工程,已初现节能减排效益。但在主题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中只提出了简单的考核指标和标准,远远不能满足绿色公路建设需求。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绿色公路建设目标,应重视强化实施单位节能减排意识,完善自我考核机制。

(3)建立、健全绿色公路建设管理体系

虽然本主题性示范项目在管理体系及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编制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文件,但从整个绿色公路建设情况来看,仍不能满足其建设管理需求,因此,亟需建立、健全绿色公路建设管理体系,既充分发挥政府和相关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又能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无形大手实现绿色公路建设和运营目标最大化,推动绿色公路的健康、长久地发展。

(4)加大推广宣传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力度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这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后第一个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在该规划中再次将“绿色交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等关键词纳入到纲领性文件;此外,交通运输部也于前期印发《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绿色公路的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推动公路建设发展转型升级。因此,随着新时期绿色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的提出,主题性示范项目在实践绿色低碳理念及技术方面应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建设过程中年,要对“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理念进行推广宣传,从而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体系建设。

(5)深入融合智慧公路与绿色公路理念

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公路部门提出了“1346”建设纲要,以“云、大、物、移”(云管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路行业的深度融合为核心,遵循“管理更高效、服务更精准、决策更智能”的发展方向,拟夯实“智慧公路”基础。但总体来说,智慧公路目前的研究较晚,尚处于初步阶段,示范程度低,经验和基础性的工作仍不足,一些系统自动控制等仍需进一步研究、推广。因此,随着“智慧公路”理念的不断深入,在项目前期策划中,应将“智慧公路”与“绿色公路”理念有机融合,合理规划布局,将绿色、智慧理念融入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整个全生命周期过程中。

(6)优化绿色公路建设运营中能源消费结构

不断优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公路建设运营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公路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建议推广土方综合利用、老旧路面再生综合利用、桥梁预制标准化等技术的应用,其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8]。此外,拌合楼“油改气”,天然气施工机械应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在运营成本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其低排放、低污染的环保优势也日益凸显。目前亟需统筹解决的是该类技术或设备,存在初投资过大、回收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制约、燃料价格联动机制等现实问题。

(7)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与持续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进绿色公路、智慧公路发展的根本动力,应鼓励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公路建设运营中的综合应用,如BIM技术、路面智能施工技术、城市快速海绵道路、路面健康监测与管理系统、高耐久彩色树脂抗滑路面、无人机航拍技术等。

4 结论

本文以镇丹高速中呈现的绿色公路理念出发,依据《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节能减排量或投资额审核技术技术细则》、《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区域性、主题性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对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等创新点及其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以镇丹高速为绿色循环低碳高速公路建设试点,证明绿色公路理念可以指导实际工程,实施方案中各项节能措施在项目落实运营过程中,对镇丹高速绿色循环低碳工程实现了一定的节能减排效益及社会效益,具备一定实用价值。

(2)运用“互联网+施工”、“智能管控”、“绿色建设”等技术可以有效节能减排,并方便施工过程管控。47项重点支撑项目实现节能量60097.433tce,替代燃油量6117.93toe,减排CO2共计163171.647t。

(3)绿色公路理念的推广使用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技术的持续创新为绿色公路注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兰旭,马超. 绿色公路理念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 公路,2020,(07):237-241.

[2]石振武,李兆林,华树新.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公路评价体系研究[J]. 山西建筑,2019,45(08):109-111.

[3]王虹霁. 江苏省绿色公路评价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9.

[4]杨文廣. 公路品质工程绿色环保施工体系化建设实践[J]. 中国公路,2018,(16):106-107.

[5]姚嘉林,简丽,厉明玉. 新时期绿色公路的内涵特征与建设理念[J]. 交通世界,2018,(17):3-6.

[6]张李明. 高速网络数据捕获的研究及监控系统设计[D].南京大学,2018.

[7]盘钦卿. 基于价值管理的绿色公路目标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8]秦晓春,沈毅,邵社刚,等. 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探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6(10):308-310+322.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南京 210000

绿色生产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节能; 技术

1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而建筑能耗已经同交通能耗、工业能耗并列成为了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巨头。当前我国农村居住面积占全国总居住面积的60%,发展农村建筑而产生的建筑能耗占据全国总建筑能耗的37%,远远超出了预算值。因此,在我国新农村的规划及建设过程中,进行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的设计,依靠科学技术大幅降低建筑能耗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1 当前新农村建筑节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1 新农村的规划及建筑设计中节能意识薄弱

在当前新农村的规划及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建筑的大体布局而忽视了对日照及通风等气相条件的考虑。例如当前普遍存在的沿道路布置门面房,这种布局往往为东西朝向,极易产生夏季西晒问题,当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必然长期使用空调,造成能源的浪费。

1. 2 缺乏完善的建筑节能相关规范及标准

现有的建筑节能规范为《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而实际上多数农村住宅的节能设计并未达到规范中要求的最低水平。此外,专门针对农村的建筑节能规范及标准尚未颁布,造成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无章可循。

1.3建筑设计缺少保温措施

农村的建筑设计,包括墙体、屋顶及门窗等结构均未增设保温措施。普遍来讲,墙体是厚度为240 mm的普通粘土砖墙,屋顶是由檩条、旺砖及机制平瓦组成的坡顶屋,而窗户则为单层玻璃的推拉铝合金窗。建筑整体结构可以说是既无夏季隔热功能,也无冬季保温措施。

1. 4 建筑施工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

农村住宅建筑设计多追求面积大、楼层高,而往往忽视节能方面的要求,所设计的建筑方案本就缺乏专业性,再加之建筑施工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施工过程中多凭借自身经验,因而造成建筑质量问题,如构造不合理、通风散热性能查、气密性查等。

2 新农村建筑绿色节能技术设计

2. 1 规划设计

农村集中居民点的规划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选址及具体的规划设计。选址方面,应当考虑到包括建筑传统构造特点、当地气候特征、周遭自然及人文环境、常用建筑材料、历史文化以及村民的经济水平及生活习惯在内的多项因素,此外,还需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气候特点,进行节能技术的选择,其原则是做到节能、节地、节约及健康四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具体规划设计方面,包含建筑朝向、路网、间距及绿化四个因素,合理布置建筑物及树木植被并将高层建筑布置在居民点北边,总体原则是夏季有树木可为建筑群遮蔽阳光,有植被可消除地面辐射热以及疏导通风气流;冬季有高层建筑为建筑群遮挡寒风,同时保证充足的日照及阳光辐射。只有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才能建成既富含地域特色又具备节能功能的建筑。

2. 2 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墙体、门窗、屋面以及楼面地面。围护结构的具体节能设计如下:

2.2.1 墙体节能

外围护结构的用材、构造以及隔热保温性能能够对建筑室内热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农村建筑墙体多采用厚度为240 mm的普通粘土砖墙,从节能角度讲建议将其替换为单一节能墙体。所谓单一节能墙体,是指通过采用空洞率高的多孔砖、空心砌块或者加气混凝土墙材等方式,改善主体结构材料自身的热工性能,进而实现墙体节能的目的。对于东西山墙,当采用承重多孔砖墙体或者加气混凝土墙材时,墙体的节能性能将有大幅提升。此外,还可在东西墙面上种植一些攀爬类的植物,在达到立体绿化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利用植物为建筑物遮阳。建筑物体形系数也影响其节能效果,凹凸墙面的节能效果较差,建筑时应当避免。

2.2.2 门窗节能

门窗作为建筑物热源冷风渗透的主要通道,其隔热保温性能的高低与房屋的居住舒适度及节能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门窗设计时,应当采用气密性更强的平开门窗,并适当控制窗墙比例,通过合理安排门窗相对位置及开窗方式,保证房屋通风效果。窗户节能一般可从三方面进行,即降低太阳辐射量、减少传热量、降低渗透量。实践证明最行之有效的遮阳设施为外遮阳,其能够遮挡80%的太阳辐射热。对于西向、南向的窗户可加装遮阳设施,使其能够实现夏季充分遮阳、冬季不影响采光及日照的效果,最终实现降低空调负荷、节约能源的目的。

2.2.3 屋面节能

农村建筑屋面部分的节能效果在建筑整体节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合理的屋面构造不仅能在夏季避免过量吸收热辐射而造成房间温度过高,还能在冬天达到适当的保温效果。具体设计方法包括:设置倒置式屋面;在平屋面加强隔热层、设架内含热反射材料的空气通风层;在平屋顶铺设贮水性高、隔热性能好且质量轻的材料来代替土壤,如碎麦秸秆,或者种植经济类的植物等。

2.2.4楼面及地面保温

楼面及地面保温也能提升房屋的保温节能效果及居住舒适度。可通过选用一定厚度的防水挤塑聚苯板实现保温及隔热的效果。

2. 3 建筑设备的选型与设计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照明设计方面,采用四明设计,使用高效照明光源及灯具,并充分利用自然光;空调选择及安装方面,应选择高节能型,且安装位置应避免太阳直射。

2. 4 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农村住宅的设计中,还应充分利用诸如太阳能、沼气、风能等的再生能源。

3 结 语

随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及发展,提升农村建筑的节能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当前新农村建筑节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适当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尽管本文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的设计方法,为新农村建筑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但真正实现农村建筑的全面节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的不断关注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饶小军,袁磊,胡鸣.南北差异: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的评价方法[J].南方建筑,2010(05)22-27.

[2]符长青.智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分析[J].智能建筑,2010(06)17-20.

[3]赵苏峰.建筑门窗幕墙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J].门窗,2014(12)20+24.

[4]赵珉.住宅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20.

[5]王倩.绿色建筑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体现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257.

[6]任海滨.刍议现代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2013(02)201-202.

绿色生产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大力发展绿色住宅建筑,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缓解资源能源供需紧张矛盾、降低社会总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群众生活方式向舒适型、健康型发展。

【关键词】住宅;节能设计;绿色建筑

1、实现节能建筑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各项资源需求非常大,一些资源面临枯竭的窘境。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各项能源的消耗转变到天然能源的使用之中。虽然天然能源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由于其属于可再生资源,更能够为人们提供长久的服务。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建筑物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越来越高,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城市建筑正在每年以20亿m2的速度不断增多,很多建筑物的能耗都非常高,无疑给国家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因此建筑物的建设必须采取节能设计,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来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缓解资源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与生态环形和谐统一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全面贯彻国家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2、住宅区建筑节能设计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面有所进展,但是在我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建筑节能的设计手段落后单一,很多情况下,对于住宅区建筑节能设计只涉及到对房屋外围护机构进行保温设计。对于住宅房屋的热工参数,单独依靠供货产家提供的说明,缺乏可靠性。住宅区的建筑节能设计重视保温和采光材料的选购,但是忽视建筑施工的造价。虽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但是房屋建筑施工的成本过高也不符合节能住宅的要求。我国还处在住宅建筑节能发展的初期,政府和相关企业认为建筑物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并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所以住宅区的建筑节能技术得不到支持,难以推进。但是,住宅区建筑节能的设计可以为建筑节能的长远发展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并且有着很大的市场前景。随着住宅区建筑节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建筑行业中抢占先机,就要大力推进住宅建筑产业的发展,完善相关的节能法规和方法,促进国家对建筑节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3、住宅区建筑节能设计的改进

3.1优化建筑屋面设计

屋顶是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中发挥室内外温差传热的重要部分。只有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才能提高抵抗夏季室外的外热作用的能力。建筑节能屋面主要包括:倒置式屋面、屋面绿化、蓄水屋面和色坡屋面。其中,倒置式屋面是将传统屋面构造中的保温层和防水层颠倒,保温层放在隔水层的上面。屋面绿化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建筑物的能量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蓄水层面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特点,消耗水层中的热量,从而降低屋面的传热量和屋面温度。色坡屋面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屋面。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建筑物都采用平屋顶,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太阳光线对于坡面是斜射的,但是在平屋顶上是直射的,采用非金属淡色坡面反射太阳光达到了65%,这样可以节约25%的能源消耗。

3.2優化护围结构墙体设计

高层建筑的外围护墙体耗能量较大,占整个建筑物的25%,建筑物的体型变化和耗能成正比,体型越大,耗能越多。因此在国外,一般圆塔形的建筑物比较多,比如美国洛杉矶的好运饭店,法国戴高乐机场的候机楼。因为在面积同样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这样就减少了建筑物外露的面积。因此,高层建筑物的体型变化应该简单。首先,外墙是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围护结构采用的是填充材料。其次,为了减轻建筑物的压力,提高保温效能和隔热效果,采用轻质高效的保温材料。最后,围护结构的材料分别放在内侧和外侧,因此在气温比较低的地区,应该把保温层设置在外侧,可以减少墙体内产生的冷凝水[3]。3.3优化门窗节能设计

外门窗是住宅区散热性能最差的部位,其耗能占到总耗能的70%,在其中传热损失为30%,冷风渗透为30%。所以在保证室内通风,温暖和美观的前提下,应该减少住宅区的外门窗洞口的面积,保证外门窗的封闭性,有效防止冷风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外门窗的保温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外门窗的传热量:(1)把住宅的窗墙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住宅的窗墙比是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

(2)保证住宅区外窗的封闭性,减少冷空气的渗透。可以使用泡沫塑料密封条进行密封,也可以采用质量较好、密封性能很好的门窗材料。在门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间,采用弹性的松软型材料、弹性密封的材料,比如密封膏。在门框和窗扇之间的密封,可以采用橡胶和泡沫密封条,回风槽等。采用各种弹性的压条完成扇和玻璃之间的密封。

(3)提高住宅区门窗的保温性能。在户门和阳台门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到防火和防盗的要求,在门里填充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岩棉板等绝热性能比较好的材料,最好选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这样可以避免金属窗产生的冷桥,也可以采用双玻璃和三玻璃。中空玻璃、镀膜玻璃、低辐射的玻璃都可以有效提高门窗的封闭性。

3.4住宅建筑室内外照明系统节能

应采用绿色照明技术。首先,综合考虑自然采光与照明系统、室内与室外照明系统的有机结合,对能利用自然光部分的灯具或可变照度的照明采用成组分的自动控制开停方式,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其次,应采用高效、环保的绿色节能光源。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首选节能LED灯直管细管径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等节能灯具;再次,根据照明使用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积极采用各种节能型开关、可调光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可采用程序控制或光电、声控开关,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地下车库积极应用光导照明系统。

3.5优化太阳能与建筑物一体化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花园住宅成了居民共同的追求,为了应对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需要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而太阳能就是最好的清洁能源,促进太阳能产品在城市花园住宅区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也可以促进未来住宅全部太阳能化。随着太阳能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消费者不仅要求太阳能的节能性,还要求建筑物的美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就是将太阳能设施和建筑物结合起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突破传统的屋顶覆盖层的屋顶保温层,不仅可以达到屋顶建筑的简单美观,还可以减低建筑施工的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主要关键就在于建筑规划,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设计的观念和看法也在不断地提高。坚持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发展,让节能建筑在绿色建筑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让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白珊.城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品牌(下半月),2015,06:183.

[2]战永林,孙建丽.我国节能与绿色建筑政策及执行情况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5,07:23-24.

[3]张垚.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与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9:99.

绿色生产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人们使用建筑时健康、舒适,达到文明、环保、人与自然和谐,使绿色建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

目前,我国提倡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绿色建筑开始启动。绿色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建筑物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资源循环利用,室内环境舒适,人们不再过分重视艺术形式,改变传统的建造方式,达到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及其特点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體系。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资源,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人类建筑经历了掩蔽、舒适、健康三个阶段后,正逐步走向绿色建筑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大量利用可再生资源,强调能源节约和建材的循环使用,尽量减少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贯穿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建筑注重与资源的和谐,包括日光利用、空气流通、景观环境、水体引入等的综合考虑,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并对周边环境形成积极影响。绿色建筑将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重点在建筑节能。

为了达到节能与环保的目标,绿色建筑在建筑选址、建筑造型、环保建材、绿化保水、环境控制、综合节能、智能化系统、二氧化碳排放、水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潮防霉、降噪减震等方面采用大量新型实用技术。

2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2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2.3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当,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3 城市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部分,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有关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减少建筑物及用能系统的能耗。目前城市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建筑节能意识。由于从政府部门到开发商、投资商和大多数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人员以至广大人民群众均缺乏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和意識,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3.2 缺乏行政监管机制。政府及主管部门未将建筑节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既缺乏由多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建筑节能工作协调机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不健全,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在建筑节能的项目管理上,设计与验收相互脱节,生产和使用相互脱节。同时,我国现行的建筑验收标准并没有把建筑节能纳入进去。

3.3 缺乏政策法规标准。建筑节能不可能只由市场自发地去开展,必须通过政府出台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去规范约束甚至强制执行。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但力度远远不够。

4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及其方向

4.1 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机构。推行建筑节能工作涉及面广,建议成立专项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协调小组。主要负责督促贯彻有关建筑节能工作的法规、方针和政策;统一协调解决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地方性的有关政策措施,督促检查建筑节能工作执行情况,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建筑节能的具体管理工作,从发展方向和整体规划上加以把握项目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节能执行力问题。

4.2 推行安居房建筑节能示范标准工作。政府主导,才能使建筑节能工作向良性发展。建筑节能的推广不可能由市场自发地去开展,必须通过政府的引导 、约束甚至强制执行。

4.3 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为加快节能建设,使建筑节能得以有序发展,应编制建筑规划和实施计划。在新建建筑物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等有关规定。

4.4 找准建筑节能发展方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而造成景观破坏、存在安全隐患、邻里纠纷等现象,太阳能热水器已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安装和验收,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建筑的一个构配件,所有上下水管全部走管道井,既美观又便于日后维护,尤其是解决了居民用水的实际问题。

4.5 增加绿色建筑节能资金投入。一是政府带头示范,对新建建筑工程,特别是公共建筑要加以严格管理,在预算时增加用于绿色建筑节能的投资;对既有建筑的改造,需同步考虑用于节能的费用。二是利用各种合作交流机会,争取民间资金的支持还可通过建筑节能研究开发项目培养、扶持若干企业,并使新产品开发与示范工程相结合,鼓励节能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绿色建筑虽然要求高,难度大,但对于建设生态城市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国家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相继完善,绿色建筑开始在现代城市发展起来。文明、环保、人与自然和谐会被人类重视起来,这给人类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绿色建筑”倍受关注。

作者简介:

张关军,身份证号码:410527197101155497

绿色生产工业节能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资源会日益消耗,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节能技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鼓励应用节能技术,可以大大地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能源与资金,符合目前的环保理念。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节能技术,建筑的工程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因此,节能技术应该值的被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节能技术;绿色建筑工程;有效运用

1导言

由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变得日益丰富,建筑行业随之步入蓬勃发展阶段,尽管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较大的污染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各个高耗能领域都需要加大对于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要加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提高建设标准,响应国家对于低碳理念和节能技术的号召,同时促进建筑领域更好更持续发展。

2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的有效运用

2.1水循环利用技术

在具体的绿色节能的建筑施工运行中,水资源的节约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应用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目前社会发展中资源紧张、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在具体施工中要落实水在循环方面的相应技术,做到节能、降耗同时,在水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将污水以及废水进行分析处理和高效净化,让一部分水资源得到再次运用;将有毒、有害的水资源进行统一处理,在节约资源、人力、财力的前提下践行绿色思想。

2.2绿色照明技术

通常建筑项目施工地点占地面积较大,需要耗费巨量的电能,所以在开展绿色建筑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节能灯的应用。而节能灯的合理应用,不仅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也能够极大的减少能量的消耗,实现绿色环保。建筑施工地点的线路必须要得到合理的设计和准确的计算,要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所需要用到的电力设备,以便在产生用电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迅速切断电源,防止配电网得到损坏。选择具备良好性能的节能灯和电线,例如,近些年来绿色建筑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太阳能光线照明技术,该技术在白天可以有效地存储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在夜晚时为其他设备提供充足的电力。该类照明具有许多优点,如使用寿命长、光线柔和、节能作用显著等特点,在保证各类人群对光照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电能的损耗。

2.3墙体屋面节能施工技术的使用

墙体和屋面节能设施的使用,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大的能源节约项目。墙体节能一般分为墙体内保温和墙体外保温两种。墙体的内保温主要是对墙体内部进行保温设计,主要的优势:墙体内保温主要在室内进行施工,这对于处在高空作业的人群来说安全系数更高,没有安全隐患;使用墙体内保温可以节省一部分资金,因为目前内保温材料价格普遍偏低,但是使用墙体内保温会挤压房子内部的空间;房子外保温,将保温材料覆盖在墙体外部,使得承重墙不会受到太阳光线的直射,这对于延长承重墙的寿命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隔热保温作用在冬季保温,在夏季保凉,因此会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在外墙增加防护层可以避免雨水对墙体的冲刷,使雨水难以进入室内,起到了防潮的效果。由于保温层的存在,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会相对稳定,不会让墙体因为这些问题而出现开裂现象,如果使用比较时尚的材料覆盖在外墙,会增加房屋的观赏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覆盖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承重墙的最大负重,切莫因为覆盖材料给建筑增加安全隐患。

2.4门窗绿色节能施工技术

在传统的房屋建筑中,大约有40%的能量是通过门窗和床的路径消耗的,因此,门窗的低碳设计工作就变得非常必要。而且传统的门窗框架是使用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材料铸造的,具有导热快、密闭性隔热性能低和易变型老化的特点,不利于房间内的空气流通,会给人们带来较为闷热的感觉。而门窗绿色节能施工技术,采用的是硬质聚氯乙烯门窗材料,既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密闭性能,还不易变形老化,是一项非常理想的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同时,在施工时,也要充分考虑建筑空间朝向和采光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进行门窗设计,确保房间具备较为良好的空气循环、通风和保温降温等作用,这样,居民在入住后就能够降低空调等高耗能电器的使用,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由当前的绿色建筑领域来看,有很多建筑都采用两层玻璃设计,中间设计有空气夹层,能够保证高层建筑得到较好的通风条件。门窗等部位的安装多需要采用聚硫橡胶类弹性密封材料,这样既能够使门窗具有耐久性,还能够提高其密封性。

2.5太阳能技术的运用

太阳能技术的使用是最节能的方式之一,在建筑建设时,一般对太阳能的利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利用相关设施对太阳能进行收集,进而使用在热水器、电视等方面,实现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第二,改变建筑物的方位,使得建筑物本身直接利用太阳能,或者在墙体上使用聚热材料,达到房屋保暖的效果。第一种方法比较普及,一般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板来收集太阳能,通过光板将电能输送到储电设备中,进而被使用。但是太阳能在被使用的同时还有许多缺点的存在,过度的依赖天气状况,当晴天时,产生的电能尚能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遇到大雨天气,则很难产生电力,这对全部依靠太阳能家庭来说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因此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技术亟待提升。

3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策略

3.1深化节能理念

想要从根本上推动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节能技术的应用问题,即加强绿色环保节能理念的宣传,深化节能技术应用理念。确保施工企业在绿色建筑施工期间,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贯穿整个工期,不断深化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首先,最初的建筑设计图要充分体现节能理念,确保所有节能技术的应用可行无误。其次,在施工期间,要不断向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强调绿色节能意识,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和能量消耗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外,政府部门也要与施工企业进行合作,积极配合,共同制定多项节能技术优惠政策,并进行大力倡导,刺激节能技術的应用和推广。

3.2建立绿色节能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在绿色节能的技术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绿色节能技术信息平台,成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将网站的最新技术时时发布,供人学习浏览。同时组建绿色节能技术攻关团队对于一些新技术制作成影片及时上传。政府作为主导部门应该作为维持网站运行的主力,同时在运营网络的基础上可以和相关的公司进行合作,号召公司把自己最核心的节能技术投放在网站上供大家学习,在网站也可以发送一些公益广告,在推送技术的同时推送节能意识广告,将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浏览的人心里。

3.3重视施工材料选择和管理

落实绿色节能施工技术不仅要关注技术的改进和开发,同时还要重视材料选择问题,如幕墙节能技术和建筑物顶面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对于施工材料的要求都相对较高,需要施工企业在进行材料选择时严格把控,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和安排。尤其需要注意的,很多节能技术所应用的材料较为特殊,需要进行特殊分类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而损耗材料性能。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工程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须响应时代号召,深入分析节能技术,并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将节能技术应用于工程施工中,从而达到提高建筑节能环保的目的,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蕾.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有效运用[J].四川水泥,2015(11):164.

[2]吴一鸣.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0):113-114.

[3]黄波.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节能,2020,39(09):10-11.

[4]陈军第.关于绿色建筑中环保节能施工技术的运用[J].低碳世界,2021,11(01):126-127.

上一篇:工业企业融资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中的知识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