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

2023-09-24

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在动画制作早期, 就是采用二维手绘动画进行制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码技术开始出现, 数字动画就挤占了动画制作的大部分市场。数字动画的制作效率高, 而且表现力更加突出, 诸多优点使数字动画被广泛应用。但是二维手绘动画在动画制作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必须探究二维手绘动画在中国新的发展方向, 为其生存和发展探究新的出路。

二、二维手绘动画的发展现状

二维动画主要是手工绘制人物及场景画面的动画表现形式。在二维手绘动画的绘制过程中,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所绘制物体的长宽比例及其协调性。在绘制完成制作动画效果时, 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某些机器设备高速放映二维手绘图纸, 并且通过扫描仪将图传输到屏幕上。在某些动画场景中, 背景画面是固定不变的, 只是人物的形态发生变化, 这样只需绘制不同的人物形态,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将二维手绘图纸进行一系列处理, 将二维手绘图纸变成连续播放的动画, 从而达到观众的视觉效果。

二维动画早在1906年开始出现在人类视野中, 在百年的发展中, 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相对来说, 比较著名的有《天上掉下个猪八戒》、《西游记》、《铁臂阿童木》、《千与千寻》等等。其中, 我国二维手绘动画也比较繁荣, 二维手绘动画的创作高潮是在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 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二维手绘动画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会依靠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占有市场资源。

三、二维手绘动画的优势

第一, 二维手绘动画的制作成本比较低。二维手绘动画制作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进行手工绘制, 制作过程中比较耗费的就是纸张、画笔等材料, 其制作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第二, 二维手绘动画制作出的动画质量较高。二维手绘动画的制作都是手工完成的, 工作人员经过长时间的手工制作, 动画绘制的各部分都比较精细, 动画的总体质量相对较高。第三, 相对三维立体动画更有艺术感。三维立体动画的动画效果非常逼真, 这对于三维立体动画来说是利也是弊, 弊是指其不能达到相对梦幻的场景。而二维手绘动画能够绘制出现实生活没出现过的场景, 使动画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气息。

四、二维手绘动画与三维立体动画的比较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维立体动画技术愈来愈成熟, 制作而成的动画效果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二维手绘动画为平面动画, 三维动画为立体动画。二维手绘动画与三维立体动画之间的比较, 可以归根为数字技术与传统手艺之间的比较。三维动画也被称为3D动画, 是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制作的动画效果, 在利用三维动画制作动画效果时, 需要借助计算机的绘制软件, 绘制动画的效率相对较高, 但灵活度和精度不如二维手绘动画。三维立体动画从1986年产生之初就获得了较广的关注度, 由于三维立体动画的人物、场景等动画效果更加逼真, 带给观众的观看效果更加震撼, 因此三维立体动画挤占了二维手绘动画的大部分市场。

三维立体动画有诸多优点, 并且三维立体动画是在二维手绘动画的基础上发展的, 二者也有相通之处。二维手绘动画应用于动画产生之初, 是许多二维动画手绘师的心血。并且二维手绘动画是动画制作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也是我们对童年动画最美好的回忆。二维手绘动画相对三维立体动画能够更加方便的应用于电子商务中, 例如绘制企业的图标, 比较广为人知的有海尔兄弟等等。不管是二维手绘动画, 还是三维立体动画, 其中必然有相通之处, 可以通过某个点将两者衔接。同时二维手绘动画的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 我们需找到适合二维手绘动画长期发展的制作模式, 探究其在中国新的发展方向。

五、二维手绘动画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二维手绘动画与三维立体动画各有其优点和所欠缺的部分, 因此现在动画制作时会采用二维手绘动画和三维立体动画共同使用、共同生存的模式, 从而制作出绚丽夺目、动画效果震撼人心的动画作品。二维手绘动画与三维立体动画的合作模式为动画制作业打开了新的大门, 为动画制作增添新的活力, 例如日本宫崎骏的作品。

在中国, 二维动画又一次大展身手是在2016年放映的一部动画《大鱼海棠》, 《大鱼海棠》的创意来自庄子的《逍遥游》, 这部动画有着浓厚的中国色彩, 而且其中的人物、动画场景及台词都能在中国古典作品中找到出处, 并且动画中的人物都衣着颜色大部分都是中国红。《大鱼海棠》动画中取景极具中国田园色彩, 与中国的山川河流相呼应, 而且动画色调为暖色调, 动画整体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大鱼海棠》这部动画制作精良, 为我国二维手绘动画制作史上书写了华丽的篇章。

二维手绘动画在中国的发展可以首先针对儿童制作动画作品, 儿童所处在年龄段较小, 还对非常刺激的三维立体动画不是很感兴趣, 他们所需要的是色彩绚丽、感情丰富的教育类动画作品, 来满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二维动画在儿童群体中发展, 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利润, 而且还比较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二维手绘动画还可以在青少年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今青少年比较追求文艺、手绘风等类型的作品, 二维手绘动画可以很好的响应青少年的需要。与此同时, 青少年比较追求震撼效果的动画作品, 因此二维动画需要应对挑战, 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其所要发展的方向是制作拥有更强视觉效果的作品, 为二维手绘动画赢得更多的市场资源。

二维手绘动画在今后的发展中, 可以适当的加入中国元素。比如中国的山川河流、传统节日、各地的传统民俗、传统美食等等都可以加入到二维手绘动画的创作中。与此同时, 二维手绘动画也可以以传统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为背景进行创作, 可以达到对儿童的启迪作用, 同时也会很好的传播中华文化。被赋予中国韵味的二维手绘动画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就会大不相同, 会被更加珍视和更好地保护。对二维手绘动画的坚持创作和保护, 在未来必然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六、结束语

二维手绘动画具有制作精良、动画质量较高等诸多优点, 而且二维手绘动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二维手绘动画与三维立体动画相比在色彩和情感表达上更有优势, 在绘制过程中也会因为绘制手法不同、色彩运用不同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看效果。二维手绘动画在未来的发展中, 也需要和数字技术、三维动画相结合, 并且经过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会给二维手绘动画增添新的活力, 也会使二维手绘动画在中国获得更加长久的发展。

摘要:在动画制作过程中, 二维手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维立体动画的出现对二维手绘动画的发展甚至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二维手绘动画需要重新定位其在动画制作中的位置, 突出二维手绘动画的优势, 在动画制作中占有一席之位。因此本文将对二维手绘动画的特点及优势进行剖析探究, 并探讨二维手绘动画在中国新的发展方向, 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手绘,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红.二维手绘动画在中国新的发展方向[J].工业设计, 2017 (7) :92-93.

[2] 祁岩崟.二维动画制作中数字绘画技术的重要意义[J].西部广播电视, 2017 (15) :199.

[3] 郑哲琼.二维水墨动画创作的艺术探究——以毕业设计《宜之韵》水墨动画为例[J].大众文艺, 2018 (23) :163.

[4] 孙悦.定格动画实践课程结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 (下旬) , 2017 (12) :99-101.

[5] 胡巧红.数字化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 2018, 10 (22) :106-107+153.

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健康而高速发展,大众对文化艺术认识的加深,文化艺术产业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例和地位。而管理统筹的优秀理念适应于各行各业,艺术工程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热门学科就这样应运而生,被应用于诸多艺术领域,并且在影视动画的制作中尤为明显。

关键词:艺术工程管理;影视动画制作

艺术工程管理是一个紧密与艺术和管理相联系,受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到多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管理活动。艺术工程管理的实现手段是理性而具体的,它的创意和实现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技术理论的支持,还需材料研究、电脑应用、数据整理以及产品销售等具体操作环节,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提高。艺术工程管理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营销学、企业形象策划等学科进行交叉,并在艺术组织和机构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一、艺术工程管理的意义、特点及作用

(一)艺术工程管理的意义

现今社会,大型的艺术设计工程项目成为了艺术项目的主流梯队,像影视美术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企业形象工程等等都需要设计、施工、营销等各个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社会对全流程控制、分工专业的策划设计工程制作公司的需求逐渐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对于艺术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和意识油然而生。管理学中的资源整合、合理分工、流程管理等概念,与艺术工程管理结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在艺术工程分工合作过程中,设计师不再独立存在,而是依照管理的要求,成为艺术工程整体链上的组成部分。这种改变,使艺术工程管理上升成为一种优化管理、使组织高效运作的管理手段。加强艺术工程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专业的公司通过设置适合自己的专职设计部门、策划部门或管理部门,使企业科优化流程,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艺术工程管理既具有对艺术的创新要求,又具有行政管理上的目标、计划、组织、控制等作用,多板块的协调对企业内部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十分必要。

(二)艺术工程管理的特点

艺术工程管理在数字化潮流下具有现代化的意识和观念。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与更新使得管理水平提高,作用强化;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艺术工程管理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艺术工程管理具有信息的优势,可起到宏观的战略制定和指导作用。另外,艺术工程管理更是对“创新”的管理,设计领先把握流行趋势和市场走向。

(三)艺术工程管理的作用

艺术工程管理的目标是为普通大众所服务,它的社会存在价值在于把艺术作品宣传、营销出去。艺术工程管理的关键是,管理者如何把一个很好的艺术品给观众。艺术工程管理要求管理者对艺术行业的人、财、物进行规划、组织、协调,通过管理者的营销、公关及法律知识等来为艺术作品寻找一个好的销售渠道,使艺术家付出的精神和物质代价得到及时或更大的回报。

二、艺术工程管理在影视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影视动画工程制作行业是一个广泛的行业范围,涉及影视动画工程制作的详细行业分工繁多。当今,影视动画工程制作已经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各项工作流程的实施环节较多,是一个需要密切配合的团体活动。

影视动画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前期制作也称为创作期,这个阶段的工作决定整个动画的风格和内容;中期制作主要是真正意义上开始制作动画;后期制作主要是使用先进的设备对中期的成果进行相关的合成,剪辑和加入特效等的处理。艺术工程管理通过组织、控制、协调、管理团队合作,完成在影视动画设计项目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一)前期制作

前期制作分为:剧本、美术设计、镜头脚本设计几个部分。

首先是策划。要有一个整体的初步规划,集合所有主创人员进行创作磨合并制定周密的制作计划,这决定影片的整体框架,是影片的制作基础;剧本主要体现创意,作为影片最初的蓝图,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影片最终效果及质量,一个好的剧本不能单纯靠个人的力量来实现,需要剧组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协调沟通产生。在制作过程中,导演、编剧、执行导演、绘制人员、作曲等主创人员的互动非常重要,如果沟通顺畅的话,将会避免后续环节中可能会发生种种的问题。创作方向不光表现在剧本结构与细节的处理方面,剧本的画面安排、美术风格定位、市场定位都是由整个团队集体创作出来的。因此这就需要运用艺术工程管理组织、协调的作用。

美术设计又可以分为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两类,造型设计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要完成各个角色的标准设计造型,包括主要角色和各个辅助角色的转面造型、背面构图、比例图、服饰道具分解图、形体特征图等等。而场景设计根据剧本内容和导演构思而创作的动画片场景设计稿。一部好作品除了有好的剧本和创意,具有魅力的人物造型是使作品更吸引人的重要因素。镜头脚本设计是动画片制作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根据文字分镜头剧本,设计出全片每个镜头连续性的各个画面,其画面内容包括角色运动,背景变化,景别大小,镜头调度,光影效果等视觉形象。

在制作过程中,每个环节制作都需要制作者之间及时沟通并确定创作思路,形象设计师在动画制作上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来设计每一部动画要求的造型;色彩设计师必须配合整篇作品的背景及作品个性来设计颜色。每位制作者不能光凭自己的想象来设计完成制作过程,而必须在理解导演设计思路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这个过程是导演对整个动画片画面的规划过程进行艺术工程管理的过程。

(二)中期制作

中期制作是动画片制作中极其关键的,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多的环节,也是对绘画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大多数动画从业者或者对绘画极其爱好的人进入动画领域往往从中期制作开始。中期制作包括设计稿、原画、修型、动画。设计稿相当于放大的分镜,根据台本的指示将动作、场景、镜头移动、人物表情和运动方式等等进行更加具体的指示。它对原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同时它又要完整表达导演的意图。原画实际上就是动画关键帧,它负责关键动作帧的绘制。原画必须具备优秀的手绘能力、准确地时间把握、空间概念,以及关于运动规律的严谨的物理知识和经验。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当中,动画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原画设计人员完成动画片中一切需要活动起来的形象的绘制工作,了解动作的目的性及角色的思想感情、动作特征、运动规律之后把两张原画之间连贯变化的过程。中期工作量巨大,环节复杂,人员众多。各个环节的监督与协调,严格与前期的导演和其他主创人员以及后期制作人员就成本的控制与艺术、技术等问题达成一致而有效的协议。确保整部动画片的制作周期和成本核算。这个过程实际也是艺术工程管理在影视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三)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动画片的最终播放效果。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素材管理制度与人员制作规范,以保障后期制作的工作顺利进行。后期工作开展之前需要针对工作量合理分配任务,导演与总监必须协商制作要求,尤其是素材的分配上做到前后期工作任务的有机贯穿。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如何协调每个环节有序进行,顺利完成创作,这就需要艺术工程管理中有效的分工及协调管理团队合作的作用。

动画作品的推出需要包装、宣传和推销才能和大众见面。这就要求管理者通过营销、公关及法律知识等来为艺术作品寻找一个好的销售渠道,它涉及到艺术工程管理中的广告学、营销学、经济学与法律学等的交叉应用。

三、结语

影视动画制作是一种繁琐的、多技术含量的劳动,是一个集体的创作,具有着复杂的

操作流程和众多繁复的创作环节。无论是前期的剧本创作、美术设计、镜头设计还是中期的设计稿、原画、动画或是后期的剪辑、配音等,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复杂整体。艺术工程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所以实现这个创作整体,不仅需要一个集体的智慧和努力,更需艺术工程管理组织、协调、控制。

【参考文献】

[1]黄春雷.电视动画片的创作与策划[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

[2]王美霞,姚培华.浅析影视动画片制作流程的实施[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

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镜头运动心理影响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是电影摄影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让观众了解大体的故事气氛。大远景则更适宜展现更加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渺苍茫的自然景色,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或心胸开阔、意气风发;或苍茫悲凉、孤独无助的心理感触。人物出现在这种大远景中一般只见黑点,除了巨物的移动,其他都看不清楚。

全景镜头是电影摄影机摄取角色全身的一种画面镜头。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其周围部分环境。它在视觉上给观众造成的印象,同在剧场里观看舞台框内的演员演出十分相似。这种景别,视野较为广阔,但又有一定的范围,能展示出比较完整的场景。

中景镜头是电影摄影机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画面镜头。这种画面可显示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它能给人物表演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又不会因此与周围气氛、动作地点脱节。它是在电影镜头中所占数量较多的一种景别。中景的视距,比近景又要远一些,活动空间大一些,便于观众看清表情,而且有利于显示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中景的应用非常广泛。一部影片的大部分故事情节都是通过中景镜头进行描述的。如果把动画片比作舞台剧的话,远景和全景主要描述的是背景,那么中景所要展示的是角色与角色之间所发生的故事——“戏”。在中景镜头中,原画师充分地去表现角色形象的夸张动作和表情,使其成为整部动画片中,最体现动画形象性格特点之处。如果从动画制作的分工来说,远景、全景突出在于背景绘制者的作用,那么中景的重头戏则在于动画家和原画师。这是由于:在中景镜头中,角色大部分的肢体语言得到表达。

近景镜头是电影摄影机摄取人物的上半身或人体某一部分形象的一种画面镜头。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一般称为中近景。近景和特写的作用既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视距近,视觉效果比较鲜明、强烈。不同的是近景的背景对角色还有一定的影响;特写只是反映身体的某一部分,几乎没有背景的影响。近景在动画片中,背景处于更为次要的地位,人物的动态表达更加细致。观众的注意力会不知不觉地为银幕上的影像所吸引而放慢呼吸。

特写镜头是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一个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通称为“特写”。特写是视距最近的镜头,它的取景范围,一般是人的两肩以上部分,或极端地把所要突出、强调的物件、景物,占满银幕。视距再近,取景还更小的叫大特写或细部特写。特写的表现力是极为丰富的。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可以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突出和强调的效果。由于特写镜头视距非常近,这样对于角色的描述也就更加具体。在刻画人物方面,表现力不同于以上几种镜头形式。它对角色进行放大描写,有助于使观者注意到角色的心理活动。我们在做动画片的时候,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心理。特写镜头能够拉近观众与主角之间的心理距离,能使银幕或荧屏的影像更加引人入胜。从艺术效果上来看:由于特写镜头或是运动缓慢或是静止,它与有节奏运动的镜头连接在一起,有助于表达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增强了动画片的娱乐性、可观赏性,同时也加强了镜头连接和角色动作的节奏感。尤其是大特写镜头,由于其拍摄内容、镜头长短及呈现方式的不同,往往会对观众的视觉心理产生强烈的感染和冲击,或无限的喜悦温馨,或极度的震惊和恐怖,甚至失声惊叫、毛骨悚然。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的配合产生了镜头节奏,通过剧情的需要,用不同的镜头语言来表现,更能完美地体现导演所需要的情节,体现导演所要表现的重点所在,有疏有密、有起有落、相得益彰,使观众更能从心理上得到满足。

镜头运动的技巧把握

镜头运动是电影的灵魂。镜头的运动与电影审美学和心理学密不可分。运动镜头所带来的视觉刺激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人眼对于环境中运动的物体最为敏感,相对运动的画面和内容能够吸引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画面多变,内容丰富的电影,能够更加引起观众的兴趣。反之,则会使观看者感到乏味无聊,最终失去观看的兴趣,无法融入电影的故事当中。

我们所谈论的电影,本身就是由一个个运动的画面组成。这里所讲的运动也不单单是片面的运动镜头,是指整部影片或片段的运动感、时间感、流畅感,使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产生连续的想象,构成一个完整情节并加强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事件。

而在处理镜头的时候,运动的画面也往往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增强影片的吸引力。然而,往往有些人在拍摄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运动的物体拍不出运动的激烈效果,这是缺乏对镜头的分析和必要镜头技术的运用。

增强画面运动感的镜头处理技巧:

当在同时拍摄多组对象的时候,如果想造成整段影像的运动感觉,可以在物体高速运动的时候,摄像机相对静止;在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让摄像机运动起来。这样整组镜头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在整体上给人的都会是强烈的运动感。

镜头拍摄或剪接方向的选择,在拍摄两组按同一顺序运动的影像时,可以分开拍摄。在常规状态下,人们可能会按照正常的物体运动的同一顺序分开拍摄。但是,如果将两者的顺序改成相对的拍摄,会在视觉上造成非常强的冲击力,也会因为运动顺序的对比而产生一定的节奏感,最终会使观众感受到画面更加强烈的运动效果。在美国故事片《关山飞渡》几十米距离的追逐场面中,就尝试将朝同一方向运动的两组对象处理成相对方向的运动,从而形成强烈的视觉节奏,突破了传统镜头运动的禁忌,但它也能让观众接受,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

通过运动中各种镜头合理的连续组合搭配,可以获得比较强的动感效果。举个例子,在黄土地中腰鼓表演的一段影像中,将中景、全景、大全景、特写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通过不同视角的拍摄、前景和后景的运动对比,镜头的平行移动甚至是无序的晃动,局部动态特写拍摄来进一步加强影片的运动感。

在拍摄一个有复杂运动的对象时,不见得要按照常规的方法直接以某一固定景别去表现。我们可以尝试对运动的物体进行跟踪的拍摄,哪怕是运动的镜头无法把整个运动的对象在每一帧都能完全包括在内,但运动的画面加上运动的影像,再辅以适时的推拉变换景别已经能将整个动态阐述得非常清晰,而且影像会更加体现出饱含激情、富有情感的运动效果,在视频教程拍摄奥运会中运动员运动的影片的例子里,这一原理得到了充分体现。

镜头组接的时间长度也会对影片的运动感产生影响。一般来讲,远景、中景等镜头大的画面包含的内容较多,观众需要看清楚这些画面上的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长些,而对于近景、特写等镜头小的画面,所包含的内容较少,观众只需要短时间即可看清,所以画面停留时间可短些。另外,一幅或者一组画面中的其他因素,也对画面长短起到制约作用。如同一个画面亮度大的部分比亮度暗的部分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如果该幅画面要表现亮的部分时,长度应该短些,如果要表现暗的部分的时候,长度则应该长一些。在同一幅画面中,动的部分比静的部分先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因此如果要重点表现运动的部分时,画面要短些;相对的表现静的部分时,则画面持续长度应该稍微长一些。

合理地运用心理补偿,灵活地组接镜头,也可以产生运动的流畅、连贯效果。所谓的心理补偿,是指一种视幻觉,观众从屏幕上看到或感知到了屏幕上并没有出现的东西或者动作。比如第一个镜头是汽车里颠簸的场景,第二个镜头是汽车从远处开来,由小变大,在近景处拐弯。给观众的感觉其实是这辆汽车已经出画。再如魔术师在变出要变的东西的时候,往往手一扬,给观众的感觉好像是扔出了什么,再加上后面观众看到了变出的动物,使观众真正相信是魔术师扔出了东西。这也是利用人们心理补偿的很好例子。银幕上无法完成的影像或动作,在心理补偿的潜意识作用下,观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心理上将其完成了,观众实际上已经跟电影产生了互动并且融入到电影当中。

运动,无论是电影或是动画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应该努力把握好这一元素和相关的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影片的制作当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李罡,河北经贸大学;王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婷,河北师范大学)

编校:施 宇

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动画艺术诞生至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期间曾经历了许多次技术革新。时至今日,无论是手绘动画、电脑动画还是定格动画,都或多或少受到NPR技术带来的影响,并体现在制作流程、画面效果、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这一技术不仅为动画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艺术家的探索尝试,会使其对动画创作有更加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非真实感绘制 艺术风格 动画

一、绪论

在还没有发明文字的时代,人类就已学会用图画传递信息,二十世纪以来,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使人们在制图时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手绘这一古老方法。最先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是真实感绘制技术(photorealistic rendering)。然而,真实感图像却往往无法满足人们实际的审美与工作需要。在工业、医学等很多领域,人们更衷于使用简洁明了的手绘图像。这一现象在艺术领域更加严重,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人们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而真实感图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模拟这些效果的需要。因此,非真实感绘制技术(Non-photorealistic rendering,NPR)应运而生。非真实感绘制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不具有照片般真实感,而具有手绘风格图形的技术。NPR技术很快被人们应用到了动画制作当中,它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手绘效果,创造出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性的奇幻世界。

二、将NPR技术应用于动画的不同途径

第一种NPR技术是基于对图像及视频的渲染。科研人员开发出的软件使人们可以把实拍图像及视频转换成预先设定的风格。目前将这一技术应用最为成功并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无疑是《半梦半醒的人生》及《黑暗扫描仪》。理查德?林克莱特于1999年制作了电影《半梦半醒的人生》,他先是用数码摄像机进行实景拍摄,再用软件将拍摄到的画面渲染为卡通风格,甚至还由专业动画师把其中的许多部分做了艺术性夸张。五年之后,他又用相似的手法拍摄了另一部电影《黑暗扫描仪》。此片以八百万美金成本最终赢得了一亿八千万票房,大获成功。

另一种常见的NPR技术是对三维模型的渲染,即用三维软件建模之后,对模型进行风格化渲染。很早以前就有游戏公司开发出了卡通风格的渲染技术,用以对三维游戏的风格化设定。后来又不断出现了水墨效果、剪纸效果等许多种不同的渲染风格,并且在动画中应用十分广泛。早期由于三维技术本身发展所限,这种类型的风格化渲染并未能够大展身手,在动画中更多是处于配角的角色。随着现在三维制作技术的整体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三维建模再加以艺术化渲染的优秀动画作品。

三、NPR技术应用于动画中的不同风格类型

在应用NPR技术的动画片中,卡通风格是最为常见的。如基于三维模型的卡通渲染即要求贴图由一些简单的、变化不明显的色块组成并具有经过强调的轮廓线,以模拟出一种有别于真实世界的二维手绘卡通风格。游戏公司smilebit于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开发出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卡通渲染引擎,随着技术的成熟,现在越来越多的游戏及动画开始采用卡通风格的渲染技术。此外,还有基于真人实拍图像渲染的影片,是通过特殊的算法把通过摄像机实拍的真实图像转化成卡通风格的画面。如前文所述的《半梦半醒的人生》及《黑暗扫描仪》即属于卡通风格。

对水墨、剪纸等动画风格模拟的NPR技术应用也十分广泛。水墨动画打破了手绘动画长期以来的制作方法,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以中国画的韵味及意境创造出独特的动画风格。此外还有彩色剪纸片,它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使各种类型的剪纸角色在银幕上栩栩如生。但是,由于水墨、剪纸动画的制作工序极为复杂繁琐,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再看到这种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艺术形式于一身的优秀作品。随着NPR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水墨、剪纸动画正在重新焕发出生机。

四、将NPR技术应用于动画的优势及缺陷

将NPR技术应用于动画具有许多优势。第一,可以提高动画制作效率、节省成本。传统手绘动画是由动画师在纸上画出影片的每一帧画面,工作量极为庞大。而制作定格、剪纸、水墨等动画还需要更加繁琐复杂的工序。在达到相似效果的前提下,NPR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尤其在大型商业项目当中,这种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如电影《黑暗扫描仪》,其制作成本仅约800万美元, NPR技术对此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第二,可以创造出传统动画无法达到的效果。传统手绘动画虽然在艺术形式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其本身也存在不利于表现的方面。如摄影机运动就是传统二维动画技术的一大软肋,非但不易实现,且费时费力。利用NPR技术制作影片,因为可以使用三维模型或真实摄影机拍摄,所以当涉及到摄影机的运动,尤其是纵深运动时可以更加自由。第三,可以提升三维动画的艺术表现力。自从1995年《玩具总动员》大获成功之后,三维电脑动画的潮流几乎席卷了整个商业动画领域。早期的三维动画一般都着重于模仿现实,把角色与场景塑造的栩栩如生,但是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风格独特的动画作品开始受到大家的欢迎,卡通、水墨、剪纸、泥偶等传统动画形式都可以通过NPR技术模拟出来,从而大大扩展了三维动画的艺术表现力。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NPR技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也存在许多缺陷。第一,NPR技术模拟出的画面效果与手绘画面仍有差距。NPR技术是由计算机通过特殊的算法来生成图像,其只是对于手绘风格的模拟,却跟手绘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手绘动画的每一帧画面都倾注了艺术家的设计与灵感,心血与汗水,其中包含着的巨大非逻辑性信息是计算机程序永远难以企及的领域。此外,即便是模拟,NPR技术生成的画面也远远无法达到手绘的质量,如对水墨风格的模拟就只是模拟水墨画的形式特征,若把模拟出来的作品与《山水情》等经典水墨动画相比较,就能很容易看出两者的巨大差别来。第二,NPR技术仅能模仿手绘风格画面,但无法模仿手绘风格的动作。NPR技术对于手绘动画的模拟仅存在于画面风格层面,但对动作风格却无能为力。第三,NPR技术使许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放弃效果更好的制作方式。由于使用NPR技术可以模拟出各种效果而又高效快捷,许多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逐放弃了效果更好的传统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影片往往缺乏艺术特色、“千片一面”。

五、结语

动画艺术诞生至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期间曾经历了许多次技术革新。时至今日,无论是手绘动画、电脑动画还是定格动画,都或多或少受到NPR技术带来的影响,并体现在制作流程、画面效果、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这一技术不仅为动画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艺术家的探索尝试,会使其对动画创作有更加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余为政,《动画电影探索》,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年版

[2]. 弗兰?克托马斯 奥利?约翰斯顿,《生命的幻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

[3]. 施特洛托特,《非真实感图形学:造型绘制与动画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

邴寅,男,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冯雪宁,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现如今,随着数字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人们进入到5G信息的新时代,动画影像艺术也得以迅速传播。动画影像作为新媒体艺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不仅拓展了动画艺术的创作范围,而且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使得动画影像拓展出新的领域。动画影像艺术具有视觉传播媒介的优势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新媒体艺术的媒介多样性,通过研究动画影像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延伸与扩展,带给新媒体艺术和动画艺术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 动画影像;新媒体艺术;延伸扩展;多维性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4.025

一、新媒体艺术与动画

(一)新媒体艺术概述

当下,人们的生活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密切相关。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产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影像记录的普及,伴随着新的艺术思潮席卷而来,此时的艺术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方式的表达,不断寻求着新的艺术创作出路。受著名音乐大师约翰·凯奇的影响,美国的韩裔艺术家白南准(NamJune Paik)拿起手中的DV开始进行所谓的录像艺术的创作。当时的白南准深入纽约第五大道,他便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教皇一行人的场景。区别于新闻类的拍摄模式,白南准的記录形式更具有艺术性和实验性。这一举动同时也代表着录像艺术的诞生。前卫艺术家白南准的作品很多都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其观念性和在场性很快感染了众多艺术家和观众。伴随着电视机和摄像机的大众普及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放下手中的画笔投身于录像艺术的创作中去,录像艺术其实就是新媒体艺术的最早的雏形。1964年,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拍摄了一部长达8小时5分钟的默片《帝国大厦》,这部影片的情景拍摄镜头只有一个,就是纽约帝国大厦,记录了其在这8个小时内的变化。这部影片对于普通观众来讲是乏味的、无趣的,但是安迪·沃霍尔却解释为这才是真实的时间记录。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也有一批传统艺术家拿起了摄像机开始录像艺术的创作,比如张培力在1988年创作了《30×30》,这也是一部乏味无趣的记录行为的影片,全长180分钟里展现张培力手带医用橡胶手套,把一块镜子摔碎了再粘起来不断重复的行为动作过程。张培力的作品受到了西方录像艺术的启发,同时他的作品也启发了中国年轻一批的观念艺术家。

时至今日,随着技术设备的更新和观念性的思维导入,录像艺术也逐渐发展成如今的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是用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技术与艺术观念相结合而创作产生艺术作品。艺术家不断尝试用新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实践,更具有突破性和挑战性。艺术的新方式新形态不断地产生,其内涵精神也在不断地变化,新媒体艺术具有包容性、科技性、观念性等特点。其中对于新媒体艺术家的定位不再局限于艺术工作者,可以延伸到科学家、编程人员、生物研究人员等各行各业的人。新媒体艺术因为媒介技术的不断变化其本质与传统艺术也有所区别,媒介运用导致了新媒体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有所转变,他们的思维路径更加依托于媒介的重塑等方式。

(二)动画艺术概述

动画作为一种综合类的视听语言艺术,同时也是新媒体艺术创作形式的主要方式。动画艺术具有虚拟性、重构性、符号性等特点,与电影艺术相比更具有想象力。新媒体艺术中经常运用影像来进行艺术创作,影像艺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动画。从21世纪以来,动画影像的创作媒介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3D投影艺术等除此之外,艺术家门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把动画和其他专业门类进行融合,并且重新进行实验和创新,把动画艺术空间的想象与乐趣展现出来。其表现形式例如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互动艺术,游戏艺术,虚拟现实等。立足于当代艺术,动画影像艺术的创作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为技术性、互动性、观念性和游戏性等。因此,动画影像艺术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性。

二、动画影像的多维性探索

20世纪的艺术实践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其原因是基于太空连接的电子速度快速的提升。新的媒介不断地涌入艺术创作中去,使得艺术的舞台更加的多元化,艺术派别也不断延伸,互动形式也有所增加,艺术更加具有多维性的表现。动画影像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也是如此,多维性的探索在动画影像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动画影像的方向性

动画影像的方向性具体可大致划分为本体性和功能性。动画影像的本体性即动画作品本身,也是回归于动画艺术创作本身。动画影像艺术创作的首要特点就是原创性和独特性。艺术家孙逊从动画本体性出发,其作品采用黑白艺术语言效果进行创作,借助视觉画面边叙述边隐喻,其作品是对历史性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未来的幻想。例如他用废旧报纸手绘动画作品《休克时光》,这是一部单屏动画影像,表现其历史的社会性思考。动画影像的功能性主要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延伸,其表现形式类似于可出售的动画艺术的衍生品。

(二)动画影像的时空性

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构成了动画影像的时空性。人们在认知方面从来不缺少机会,总是不停地去探索和发现新的讯息。在了解时空的特征方面,基于新媒体艺术的新的体验。新媒体艺术家总是徘徊于时空的交替性以及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本真认识。在动画空间中的延展,可以是二维空间也可以是三维空间,甚至可以突破维度,创造新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通常指的是虚拟的空间以及真实存在的空间。在动画影像艺术创作中,空间与时间的表现方法通常有挪用、置换、放大、重叠、组合等。

新媒体艺术家陆扬的作品《移动光背》展览于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移动光背》作品是运用影像装置的有机结合,呈现出了宗教神学的庄严感,但是又与现代社会文明相碰撞。在其影像装置空间中,空间是作品观念的延伸,通过构建装置环境本身来达到构筑完整作品的创建。

2006年,艺术家邱黯雄在作品《新山海经》中向观众展示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动画艺术风格。这部作品是一部三屏黑白动画影像,长度为29分34秒。其作品颇具诗意与忧郁的语调表达,用水墨的手法在原始与现代构建出古老神话与未来科幻的跨时空结合,这种手法通常解构再重组,很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新山海经》中不仅出现了现存的一些动物,比如犰狳、鹿等,另外还出现了工业文明进程中的原始社会景观,在其作品中时间性被延伸变换,从而改变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思考方式。时间的流逝与水墨动画交相呼应,使这种独特的叙事转换手法得到细腻的表现。科技与远古两个元素的跨时空碰撞出新的宇宙观与视界观,混沌的世界中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力。

(三)动画影像的意识性

动画影像的意识性表达在艺术家们的作品创作中尤为体现。意识性的表达的形态是多元的,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感知体验与实践方法。

艺术家用理性把技术和思维融入在一起,再用感兴去表达创作,从而进行作品中的意识流露。观念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2002年艺术家冯梦波创作的《Q4U》作品是一部以自我为真实原型,通过网络编程技术把自身照片嵌入到虚拟游戏之中,从而参与互联网游戏中的激烈战斗。其独特之处在于作品的切入点揭示了大众文化和视觉艺术的转换方式的不同,折射出真实意识与虚拟世界具有错位与联结。

2004年,艺术家唐茂宏创作了自己的首部三屏装置动画影像《兰花指》。在作品《兰花指》中,每一个图像与图像之前都存在着隐喻的关系,很多图像来源于网络,艺术家进行的动画形式的改编。这个时代的图像如此泛滥,唐茂宏对网络图像进行二次创作恰恰体现了艺术家的意识性的突破与幻想。此外,艺术家吴俊勇在2006年创作的单频影像作品《剧场》中编织了一个荒诞的意识世界。影像中处处进行了隐喻与符号表达,把现实世界的百态浓缩在一部短暂的作品当中呈现给观众欣赏。

三、动画影像的形式语言

在新媒体艺术中,动画影像有多种形式语言,如动画影像叙述、动画影像装置、交互动画影像等。这种形式的多样性取决于动画的本质,即动画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媒介艺术形式,动画影像可以跟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这给动画影像艺术带来了更多地探索和可能,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多地惊喜,在这每一次地探索之中,实现了艺术家们天马行空地想象力,同时也增强了技术地创新力。

(一)动画影像叙述

动画影像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用影像视觉语言进行作品叙述。其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但是这种方式的表达更具有实验性和视觉观看性。无论是线性叙事动画还是非线性叙事动画,他们对于用动画的形式去表达当代艺术显得更为纯粹,使其回归到了动画的本质,即动画也是一种媒介。对于新媒体艺术当代性的思考,用纯粹的动画手法去表现还具有一定的观念性。这种观念性让艺术动画区别于商业动画,其创作目的也是不同的,因为艺术动画不具有盈利性。例如艺术家吴俊勇的作品《等咱有钱了》,利用幻想空间去实现贫穷对于金钱的呐喊。此外,周啸虎的作品《新闻联播》,孙逊的作品《主義之外》也都是运用动画影像语言直接的表达叙事。

(二)动画影像装置

装置艺术是集聚“场”概念地艺术形式,其艺术形态也是超脱领域的。装置艺术是探讨时空与物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同时也涵盖了诸多概念化的学科,如美学、哲学等。装置艺术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拓展其创作领域,不断地探索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并逐步完善和构建自身艺术体系。

数字化这种技术手段为艺术家从事创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数字化对于艺术家的开阔的思维方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于他们来讲数字技术不仅仅是媒介表现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新媒介的艺术探索。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推动下,动画艺术融入当代艺术形式表现中去。动画影像装置艺术也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通过参与空间的结合而达到艺术作品的最终效果。这种形式相比较动画影像的单一叙述,其形式感更加突出,综合性和空间性带给作品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动画影像装置的形式通常是与外部空间相结合,或者与屏幕、现成品、雕塑重组,形成新的视觉表现语言。2010年,美国当代艺术家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的作品《超级流行》和《眼睛》在北京林冠画廊展出。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运用多种媒介材料和影像相结合,超真实的视觉感和现场观感的不确定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新的实验方式也重塑了影像的语言。

其实录像艺术的早期形式大多是装置艺术与录像艺术相结合并逐步发展成录像装置艺术,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影像装置艺术,其中以动画为创作媒介的影像装置艺术在此归纳为动画影像装置。动画影像装置其本质是对于展览空间的延伸。艺术家陆扬《陆扬妄想曼陀罗》《子宫战士》《癌宝宝》等作品在对于动画影像空间的扩展进行着不断的尝试,也不断地发掘出艺术地新方向。

(三)交互动画影像

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作品的状态可以归结为跨媒体、交叉学科、多元表达等,通常表现为利用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来达到作品与观者合二为一的效果,这既是一种互动模式,也把观众变成了其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动画影像艺术的交互功能相较于传统艺术形式更具有优越性,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这种交互动画影像表现方式通过作品互动情节设置,充分调动参观者的融入度,让观众通过深入地参与到作品其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表达。艺术作品的完整度需要观众的互动参與来完成,从而其作品更具有实验意义。

交互动画影像是包容的,同时也是前沿的。因为不同的技术手段所展现出来的声音或者影像的传递也是有差异的。交互动画影像的场景、色彩、光影、空间以及画面感的融合度更加丰富,其展现方式的是具有沉浸式的体验观感性,这种将整个舞台的立体空间制作成背景动态特效影像,再配以镜像生成,完美呈现出了虚拟的沉浸意境。从视、听、嗅、触等多感官角度让观者沉浸在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氛围中,对于作品本身来讲起着一定的强化作用。

(四)虚拟性动画影像

新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虚拟性。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数字世界,真实的社会生产也愈发的离不开虚拟世界。虚拟的世界可以让人们暂时忘却真实的世界,從而投身到拥有斑斓幻想的数字世界中去。数字技术功能的强大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但是也带来了新的艺术创作的新挑战。电脑工程师可以利用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再造真实景观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这里所说的虚拟化主要是指新媒体艺术媒介的虚拟化和内容主体表现的虚拟化。

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入大大增强了新媒体艺术的综合性,利用虚拟现实增强技术,集聚光线追踪、概念空间、AR前景以及背影景象等通过抽象化全裹式场景包装呈现出虚拟之城。例如日本的艺术家组合TeamLab科技小组的作品多以数字化为核心的虚拟交互动画影像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有效处理,把多维的感官功能一一激发,观众在展场犹如梦幻仙境一般,与此同时还可以与作品进行实时互动,甚至观众自定义的手绘作品还能出现在teamLab科技小组的屏幕场景中。

四、结语

讨论到此时,不得不说艺术发展到当今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创作媒介的不断变化,新的媒介创作方式为艺术的发展增添了实验性和多样性。不论是电子时代还是数字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多元化的运用普及,动画影像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延伸与扩展是多维度和具有变换性的,同时也是具有多元性的。动画影像艺术和录像艺术、装置影像艺术一样都是一种媒介来进行创作方式,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其运用在新媒体艺术中,使得可以逐渐技术化、观念化、语言化,这不仅丰富了新媒体艺术的多样性,还让艺术家的创作更为自由和放松。

动画影像艺术在当代艺术中拥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运用科技化的语言方式进行创作。在国际上比较大的展览也越来越倾向于动画影像,声势和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新的技术和媒介不断推动这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前行,但在这之中,动画影像这一媒介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融合更为突出,形式感更为丰富,传播力度也更为广泛,彰显出动画影像在新媒体艺术中会有更好地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斯维杰尔斯基.空间与时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2]朱其.20世纪后期以来的新媒介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3]王春辰,张小涛,何金芳主编.心灵世界:作为虚拟艺术工程——首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文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4]朱朱.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美)迈克尔·拉什.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6]陈媛媛.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

杜娟,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河南城建学院,硕士学位,新媒体艺术专业,研究方向:影像装置艺术。

宋伟,男,汉族,河南襄城人,河南城建学院,硕士学位,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中国古典绘画是我国的国粹,不仅能表现我国文化精髓,更能让我们认识与了解古代风俗、历史、政治等。在现今跨界的视阈之下,通过对文化观念的整合与输出,用动画的方式将古典绘画艺术重新演绎,或将其与工业、商业等跨界融合,创作艺术衍生品是一种潮流。以中国古典绘画的转译与衍生为切入点,探讨传统之于当代的价值与意义。古典绘画艺术所蕴含的多元价值如何被整合与发掘,如何通过动画与艺术衍生品等方式再次被输出,使受众以此为契机与古典绘画艺术直接互动与对话值得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典绘画;动画;艺术衍生品;转译;再生

中国古典绘画是我国的国粹,不仅能表现我国文化精髓,更能让我们认识与了解古代风俗、历史、政治等。在跨界的视阈之下,通过对文化观念的整合与输出,用动画的方式将古典绘画艺术重新演绎,或将其与工业、商业等跨界融合,创作艺术衍生品是一种潮流。古典艺术平民化、生活化的发展理念渗入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用动画、艺术衍生品等方式将中国古典绘画重新演绎,就是用现代人的视角来欣赏与了解中国古典艺术,从而体验传统文化与人文内涵。

一、文化观念的整合

(一)人文内容

中国古典绘画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在对古典绘画的研读中可以了解古人以相融性、和谐性处理审美范畴,善于表达清澈柔美、平和祥宁的审美意境,将宇宙生命的精神意蕴融化在所表现的物象之上,具有感悟人生、净化心灵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相对于西方绘画注重客观还原眼睛所见的事物,中国古人则用主观的观照方式去创作其内心所理解的具有主观意象的绘画作品。中国古典绘画注重体现民族心理特征,体现历史、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国古典美学观注重天人合一与气韵生动,观念与精神表达相互融合,认为美在精神上能超越并最终获取自由,所以创作者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于所绘物象之中,以求情感上的升华。

(二)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绘画的表现语言主要是线条、颜色、经营位置等,习惯把形体、结构、空间转化为线条,着重于线条的变化,同时通过具象或抽象的符号表达情感。随着古典艺术的内涵被发掘及社会文化功能的被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或符号元素日益成为现代风尚与设计研究的热门题材。而中国古典绘画视觉元素的基础是凝结着中华民族傳统文化精神,并体现着民族特色的符号、风俗或文化内核。

二、文化观念的输出

(一)转译

近年来,出现了对中国古典绘画改编的动画。作为传统文化艺术转译的一种方式,动画除了继承了绘画本身的艺术语言外,所传达的已不仅是原本的艺术神韵,还有民族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典绘画的动画创作遵循时代审美变迁的规律,反映着当下社会的主流观念。它以丰富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三维形式诠释二维的平面艺术,对情景进行虚拟性的还原或动态的延伸,让观者对古代的物品、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有更真切的体会,使其更有代入感与丰富的联想空间。因此对古典绘画作品的动画改编不局限于动画短片或电影,在广告、教育等领域也广为应用。

中国古典绘画不仅仅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还是以象表意,融意为境,注重情感与意境的抒发,从而用动画的形式转译中国古典绘画时,容易出现误读。因此进行动画创作前必须注意对原作的充分解读,辨析出绘画作品中的意蕴所在。动画与绘画各自都有其特色与艺术的渊源,动画运用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如音乐、镜头、光线、动态来传达故事与情趣,营造氛围。但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动画转译中,要正确演绎原作所表现的历史、人文与风俗,不能盲目使用动画效果而使原作面目全非。动画是观众在观赏古典绘画时潜意识的幻想与意境的还原。除此之外,优秀的动画改编作品在充分烘托原作所营造的意境时还在转译中有意识地强调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内涵,使得动画作品更有文化性与生命力。

2010年,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原型而制作的动画作品——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尖端投影技术,将原作放大30倍,用12台高清投影机投射在长128米、高6.5米的曲线形屏幕上。同时展区采用仿宋建筑风格,与动画相辅相成展现出宋代社会的农业、运输、商贸、科技、建筑、文化、民风民俗等一系列信息,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成功转译了生动形象的历史文化景象,围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崇德向善、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是典型的中国故事的转译。

2012年艺术家杨春耗时三年,以《芙蓉锦鸡图》、《红蓼水禽图》、《杨柳乳雀图》、《果熟来禽图》、《碧桃图》(扇面)等多幅宋朝经典院画为原型,一共绘制了10093幅工笔画之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制作出一部动画短片——《美丽的森林》。这部动画短片虽然不到7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古乐和工笔画,但画面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瞬间变得生机盎然。在短片最后一幕,枪声响过,画面出现黑洞,几片羽毛飘落,鸟的毁灭也是画的毁灭,一种遗憾和惆怅生起,这是对当下生态的反思和人文的叩问。《美丽的森林》动画短片不仅让古画里的鸟儿飞出了千百年前文人的笔墨,还飞出了国门,成功通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初选。

以现代视角来说,动画转译可以将古典绘画中隐喻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加以诠释与拓展,可以将其中所蕴含的意韵与文化内核发掘并演绎出来,并将其中的传统思想与现代理念结合,达到古今文化的融合与再生。

(二)衍生

创意商品、定制商品、博物馆商品等在博物馆系统零售的艺术商品通称为艺术衍生品[1]。艺术衍生品是指通过提取并直接运用艺术作品的独特象征性符号,然后结合创意理念与工业加工,在体现艺术作品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同时,使艺术与产品有机结合,转化为可供大众消费收藏的艺术商品。中国古典艺术的衍生品是当代社会大众感知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传承的现实方式。

区别于简单的复制品,艺术衍生品必须将趣味性与创意性寄寓其中,在衍生过程中产生新的灵魂。这要求设计师需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语言重新解读,对其中的文化内核进行分解、归纳、提炼,并在保留和传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新的载体表达传统,因此艺术衍生品是一种注入现代灵魂和创意的衍生品。

近年来极具创意的文化艺术衍生品层出不穷,以故宫博物院的传统文化艺术衍生品为例——“朝珠式耳机”、“故宫淘气猫”、“容嬷嬷针线盒”、“故宫×毛戈平”系列彩妆等,焕发出浓厚的文化底蕴,且极具生命力。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艺术效果,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凸显了藏品的故事性、传承性,更好地满足了当今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及文化传播与教育的需求。为此,故宫博物院文创系列创作人员积极探索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再生性,最终推动艺术衍生品活力、传播力的提升,实现物质文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发行一款“朕知道了”的胶带纸,该胶带纸上印着康熙皇帝批改奏折时的字体“朕知道了”,以黄、白、红三色为主,既彰显了霸气,也给使用者营造了一种趣味性、鲜活性的体验,不仅有使用价值,同时可以让人们追思历史。博物馆根据各自的馆藏作品进行再创造,如生产和销售相关的艺术衍生品,能够更好地将藏品和藏品背后的故事活化,并直观诠释给欣赏者,从而加强古典艺术与观者之间的互动性。艺术衍生品其实就是博物馆,乃至国家形象的一张立体而生动的名片,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延伸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转译与衍生的当代价值

(一)艺术性与功能性结合

将原本独立存在的古典绘画艺术作品与动画媒介、工业产品相结合,能催生出艺术衍生品。而艺术衍生品作为艺术形象的转译与再传播的载体,需要具备观赏性的同时,最终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以实现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基础之上,对古典艺术的艺术性有所保留。而艺术衍生品同时具备艺术性与功能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能够帮助人们提升生活品质。

(二)传统文化价值的延伸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轨迹,而古典艺术作品作为凝聚在物质实体的一种文化象征,能够折射古人的情感与经验。古典艺术作品通过跨界转译发展成为创新的艺术衍生品,其原本的艺术文化价值得到了保留,是艺术文化形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与传统文化没有连接的艺术衍生品是不存在的,寄寓于物质上的文化内涵外化成喜闻乐见的物质形式,才能调动人的情感,激发人内心的共鸣。如果艺术衍生品能成为重新认识传统的媒介,那么这样的衍生品便具有灵魂,其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广义的空间和时间上也都将更具有活力,并不断延伸与持续。

四、结语

在当今多元领域相互交融的时代,媒介映射了文化风向,所以跨界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无论是作为一种商业手段,还是作为協助古典艺术转译与衍生的实现方法与途径,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古典艺术从小众走向大众,从而使大众能够以普通的消费方式感知原本具有一定距离感的古典艺术。

当然,在对中国古典绘画的转译与衍生中,要注意古典绘画意象的表现与民族文化及精神的传达,这既是对古典美学精神内涵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是对动画转译与艺术衍生表现形式的一种新探索。对中国古典绘画进行转译与衍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展示。这种现代化演绎并不是对古典艺术做单纯技术上的转换,而是传统精神与现代语境的融会贯通,不仅包括表现技巧与形式,其中还渗透了现代意识,最终实现现代精神倡导统一于传统文化精神,传统文化精神又呼应现代理念。

参考文献:

[1]西沐.全球格局中我国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6):63-67.

上一篇:草莓管理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课堂美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