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2023-11-11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例,指出目前福建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适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人才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关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契合度之间的矛盾。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进行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层面应转变管理方式,分类指导,统筹高职专业集群,对接产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层面应精准办学定位,建立专业动态调控和自律机制,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从而实现高职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布局结构 专业建设 人力资源供给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供给主体,肩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其技能技术型人才供给的规模、结构、区域配比等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侧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与其专业建设的布点、专业规模的控制、专业结构的布局等因素内在相关。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查找影响高职院校社会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原因,并提出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这对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分析

(一)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适应度之间的矛盾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经过产业调整,逐步形成了“二三一”比重顺序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二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居三大产业之首,2014年以前其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2015年以后有明显回落。相应地,第二产业在2013年以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2014年以后其从业人数首次被第三产业所赶超。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提高,重要性逐渐凸显。相较之下,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从业人员也不断减少(见23页表1)。这种变化表明,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有力促进了福建省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升级迈进。

从福建省高职院校目前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2015年福建省范围内高职专业布点数为1815个,比2014年增加了7.70%,涵盖《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18个专业大类,涉及69个二级类别的338种专业,专业平均人数 163 人。目前,专业建设的发展结构与产业结构格局大致相当,也是以服务第二产业为主的专业布点为最多,形成“二三一”的比重发展格局,但在比例分配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培养规模上也存在部分错位(见表2)。

随着福建省在“十二五”期间对第一产业的改造提升,特别是向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调整转型,与第一产业相联系的专业设置比重锐减,其专业布点数仅有42个,占比2.31%;培养规模3359人,占比1.47%。其比例较第一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平均占比8.68%)与社会就业构成比例情况(平均占比25.40%)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类专业的布点数和招生规模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数有895个,占比49.31%;培养规模96974人,占比42.35%。其比例与第二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平均占比51.48%)以及社会劳动力构成比例情况(平均占比38.10%)大致相当,但也存在部分专业在整体专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偏小的问题。例如,与第二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生物与化工类、新能源发电工程类、非金属材料类的专业培养规模共计83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0.36% 。而该产业领域在2015年增加地區生产总值方面有突出表现,增加值为2618.8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1%。由此可见,服务该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模明显不足。与第二产业的海洋经济产业领域相关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海洋化工技术类专业的培养规模共计39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0.17%。而该产业领域2015年的经济增加值为68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5%,人才培养规模显然不能满足该产业领域的发展需求。

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在“十二五”期间大量增加,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有878个,占比48.37%;培养规模128642人,占比56.18%。其比例远远超过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平均占比39.84%)以及社会从业人员构成比例情况(平均占比36.50%),特别是培养规模超过了地方所能容纳的就业需求量的20%。例如,服务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职学生规模(含财经商贸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行文船舶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共计 11692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1.07%,而该产业领域在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仅为25.50%,培养规模明显过剩。可见,专业调整的速度和规模与产业转型中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矛盾,其适应度还有待提升。

(二)专业人才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关联度之间的矛盾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供给的效率,可以用以下三个指标来体现:一是在校生数反映高职人才培养的短期储备存量。截至2015年,福建省共有高职院校53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数228975人,占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40%。二是毕业生人数反映高职人才当下的供给规模。福建省2015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数为 67949人。比较2015年福建省人才市场对高职类型的岗位人才需求量(332318人)与供给量(335126人)可知,目前从培养规模总量上看,基本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三是就业情况反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据统计,福建省2015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6.91%。从就业技术支持和服务绩效来看,2015届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为99.00%,比全国高19%,获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82.21%,比全国高15.84%。从就业相关度来看,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专业就业相关度为69.31%,比2014年高2.6%,比2013年高4.91%。

但是,从专业人才供给的结构上看,又存在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结构的失衡问题。部分行业的人才缺口较大,不仅现有的人才供给量不足,而且专业布点少,招生规模小,人才储备也非常短缺,直接影响了专业人才的供给效率。将福建省高职高专分专业在校生数与福建分行业对高等技职人才需求量比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2015年福建省高职院校分专业大类培养规模中,人数最多的前5类分别是财经大类、土建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以及电子信息,属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居多,其中财经大类的培养规模尤为突出。人数最少的5类分别是法律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水利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另外,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人才缺口最严重,也最悬殊,建筑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人才缺口也名列前茅。人才缺口最少的前5类职业分别是国际组织、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采掘业。比较两组数据,除人才规模较大的土建大类专业与社会行业人才缺口较大的建筑业、人才规模较小的水利大类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量较小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匹配度外,其他专业类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行业缺口的匹配度都较低。

据社会劳动部门统计,2015年社会需求大于求职的前10类职业为裁剪缝纫、电子器件装配、推销展销、机械制造加工、纺织针织印染、鞋帽制作、生产搬运、餐厅服务、电子器件制造、饭店服务,全年平均求人倍率分别为1.80、1.78、1.65、1.61、1.57、1.53、1.4、1.36、1.35、1.35。社会需求小于求职的前10类职业(职业小类)为计算机技术、秘书、行政办公、仓管、机动车驾驶、物业管理、财会、治安保卫、收银、商品销售,全年平均求人倍率依次为0.38、0.48、0.49、0.49、0.50、0.52、0.53、0.54、0.54、0.61。据教育部门统计,高职专业布点数前10位的专业为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商务英语、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最后三个专业为并列第10位)。高职人才培养规模前10位的专业为会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护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审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规模后10位的专业为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印刷设备应用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餐饮管理、家具艺术设计、音乐剧表演、舞蹈教育、民族传统体育。

比较上述数据可知,高职人才的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存在矛盾。第一,社会紧缺急需专业在校生人数偏少,社会岗位紧缺人才与高职相关专业学生培养规模存在较大错位。高职人才培养只有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与市场缺口较大的推销展销、生产搬运等岗位相关,其余皆存在供给规模不足的问题。其中,社会岗位缺口较大的餐厅服务、饭店服务,只能找到与之相关的餐饮管理专业,而该专业又名列高职人才培养规模最少的专业之一,人才供给缺口较为严重。第二,社会人才富余的岗位又拥有大量的高职专业布点以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存量。社会供大于求的岗位中有财会、收银、计算机技术等岗位,与高职专业分类中的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这些专业拥有大量的布点,并且会计、审计以及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人才又有较多的人才存量,这些人才势必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不占优势。

(三)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契合度之间的矛盾

从专业区域布点结构上看,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等地,分别为18所、10所、12所,占比超过全省高职总数的75.47 %。比较省内各设区市人才需求情况与高职院校布点情况(见表3)可以发现,漳州市、南平市、宁德市的求人倍率较高,而高职院校布点数与之不能成正比。虽然“一个地级市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国家政策设计早已实现,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面向仍较为宽泛,在办学数量和办学定位上未能聚焦本地,不能很好地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据统计,2015 年福建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本地市就业比例仅为 48%,由此可以看出,该省高职院校没有很好地实现服务地方发展的设计初衷。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南平市、宁德市的综合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比例较低,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技术技能型人才待遇不高、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等因素有关。

另外,高职专业分布与区域产业集群分布存在一定的错位。根据福建省产业集群布局,东南沿海有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带的需要,而泉州市、莆田市等地的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布点和规模不够集中;沿海地区有发展海洋经济产业的需要,而宁德市、莆田市、漳州市等地的高职院校对高端临海产业、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的专业布点未形成集群优势;闽西北地区有发展畜禽产品加工等绿色农业的需要,而三明市、龙岩市等地的高职院校发展第一产业的专业布局并不突出;湄洲湾、古雷一带有建设石化基地的产业群发展需要,而莆田市、漳州市等地的高职院校石油化工相关专业布点和规模的优势并不明显;江阴一带有化工新材料专区的产业建设需要,而该地区新材料、新能源的专业布点相对稀少。

二、影响高职院校社会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原因

(一) 以院校为本位的专业设置观影响专业布点的科学性

以院校为本位的专业设置观体现在:第一,设置专业以吸引生源为目的,热衷于设置热门专业、新兴专业或更名现有专业来迎合招生工作的需要;第二,设置专业以办学效益为出发点,开设办学投入成本相对较低、通用性较强、毕业生就业面向较为宽泛的专业。以院校利益和发展为专业建设的考量依据本无可厚非,但仅以院校为本位,注重专业建设的短期效益,脱离高职院校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势必造成专业布点的片面性,影响科学性,最终产生以下后果:第一,热门专业扎堆开设,不同院校间专业设置趋同,同质化办学现象严重,不利于高职院校突显自身办学特色,不利于高职院校长远、健康发展,不利于区域内高职院校间的良性竞争,不利于有限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培养规模的合理供给。第二,追逐热门专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导致部分院校忽视专业内涵的提升,造成专业名不副实,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第三,人才培养的规格、结构、规模等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脫节,社会紧缺专业人才存量不足,而热门专业人才又显得过剩。这就需要当地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宏观、合理、长远的统筹规划。

(二)专业建设机制的复杂性影响专业调整的灵活性

高职院校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模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优化,因此需要适时调整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但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机制的复杂性对其调整、变动的灵活性造成影响,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高职学科专业结构有其自身独立的发展演变规律。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学科建设具有稳定性的特点,高职学科专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并不是同步的,前者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二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退出机制尚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高职院校目前尚未形成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专业管理机制。三是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衔接机制,二者信息交流具有不对称性,加之市场调节劳动力供求具有迟滞性,导致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不能根据产业结构升级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四是自上而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机制受到复杂的行政流程规约,其本身就存在对人才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足的弊端。此外,随着社会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的加速,职业领域的变迁速度加快,有的职业名称没有变化,内涵已大有不同,高职院校有限的资源配置难以在短期内进行相应的专业办学能力支撑。上述专业建设机制的种种复杂性,影响了专业调整灵活性的发挥。

(三)结构性失衡影响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匹配性

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匹配性不足,导致社会紧缺行业存在大量人才缺口,而部分高职专业又出现人才培养过剩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专业建设与产业经济间的结构性失衡所致。造成结构性失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职人才供应的相对数量尚可而绝对数量不足,使得社会对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满足。例如,2015年社会岗位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劳动力的求人倍率为1.91,同比上升0.18%,环比上升0.04%,人才需求始终处于高位。虽然目前高职人才总体培养规模基本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当,但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高职人才培养规模在不断缩水。2015 年福建省全日制高职招生计划数为 113205人,比 2013 年减少7.7%,比 2014年减少0.74%。主要原因是目前适龄生源逐渐减少,部分本科院校扩张,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学籍管理的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吸引力比较有限等。其次,虽然社会经济进入提速增效时期,但人才供给质量还处于中低端,整个人力资源供给市场学历相对较低,特别是高职教育于专科层次后出现了学历的断档,高职人才缺少进入更高教育层次进修学业的桥梁。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缺少具有技术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剩余劳动力,而对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得不到满足。最后,高职院校办学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专业与社会相关行业并不完全匹配,导致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面向的差异,市场新兴行业或相对艰苦行业的职业岗位并不能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有所体现。

(四)办学实力及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影响人才面向的区域服务性

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结构的差异不但是生源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且对毕业人才的服务区域流向有一定影响。就办学性质而言,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中,公办院校有31所,民办院校有22所。从公办高职院校的举办者看,14所为省直有关厅局举办,17所为设区市举办。高职院校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民办院校举办者中获取的条件和资源是不平衡的,各校生均拨款水平有较大差异,从而造成不同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存在较大差距。民办高职院校往往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而由省直有关厅局举办的院校,办学实力较强,且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市区,毕业生扎堆就业的倾向较为明显,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就由此而导致不同。

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也对高职人才的区域服务面向产生影响。东南沿海地区较中部、北部、西部山区更具经济发展实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以收入水平高、人居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就业机会更多、职业发展环境良好等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而在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高职院校为扩大招生,其专业设置的社会面向更为宽泛化,因并非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特色而进行专业设置,往往导致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概率较低,人力资本区域间存量的差异由此而形成。

三、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一)强化政府职能,统筹高职专业集群,对接产业发展规划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整体专业结构体系离不开政府部门宏观层面上的统筹规划。一方面,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尽可能地在同一个区域内发展同类或相近产业,以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促成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效应,并以产业链的配套完善带动人力资源的集聚。例如,闽北地区发展果蔬加工产业集群,闽东南地区发展沿海水产品加工产业带,闽西北地区发展畜禽产品加工集群。通过不断拉长产业链的方式,延伸和拓展现有产业项目的上下游相关附属产业及配套产业,跟进研发、管理、品牌、营销等产销环节,使产业链的层次和水平得以提升,达到优化区域产业规划的目的。另一方面,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结构特征,协调和优化高职教育整体性的规模、比例、结构,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双向对接。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均衡过程,可以通过建设专业集群的方式,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群对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所谓专业集群,是指以一个或多个核心专业或优势专业为基础,衍生、发展或开发多个基础相关或相近专业的集合,以共享优势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专业间的关联度,进而实现专业群的整体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既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效益乃至整体办学实力,又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在短时间内灵活调整专业,在兼顾专业针对性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增強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供应能力。

(二)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分类指导,统筹规划高职专业建设

科学规划高职专业建设,需要政府转变管理方式,发挥政府在教育公共服务中的政策引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根据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要求与适龄人口变动情况,以加强不同学历类型的年度招生计划调控为手段,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学籍管理等政策制度,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稳定现有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第二,改革和完善政府财政拨款政策,建立健全省、市政府高职教育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制定分类财政支持政策,统筹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策略。第三,加强对不同类型举办者的高职院校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对于公办类型的高职院校,引导省属重点高职院校深化产学融合,推进协同创新,满足区域行业与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市属高职院校优先办好行业特色专业;地方高职院校突出地域性特点,办好特设专业。对民办类型的高职院校,采取购买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缩小校际办学差距。第四,协调高职院校整体区域空间的均衡分布,统筹区域内不同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院校间的良性竞争,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五,协同社会劳动与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提前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为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高职专业设置的短视,避免培养规模的盲目扩张。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不断涌现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情况下,应引导高职专业灵活、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甚至可以适当开设超前性专业,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匹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发展。

(三)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控和自律机制,增强人才供给能力

由于区域内行业企业对人才数量与质量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要适时满足产业分工、技术升级的人才需要,提高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实效性,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重要途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将专业分类、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分类、职业标准互相联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中对不同职业的科学定位与能力结构,并结合区域产业人才规格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密切衔接。高职院校应以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为契机,结合专业内涵建设,以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跟进一系列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改革,提升专业质量,树立专业品牌。

建立专业设置的自律机制,是有效提高高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和适应度的有效途径。组织招生前新设专业办学情况专项抽查,加强质量监控,在其招生一年后,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合格评估;在其首届学生进入毕业学年时,应再次组织实施专业评估。在院校自评以及同行专家权威性评价的基础上,还可采取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的方式,或引入麦可思等国内权威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专业建设质量评价,将评估结果作为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控制的重要依据,切实保证专业办学基本条件达到规定要求。例如,参考2016年麦可思研究成果,福建省高职院校可进一步增设铁道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视觉传达等专业布点,扩大相关急需紧缺人才的招生规模。

深化和创新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是增强人才供给能力的关键。通过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或职业教育联盟的形式,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区域化职教平台,充分参与并融入区域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例如,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实习就业基地等。同时,应重视与本地中小微企业的合作,以技术研究项目等载体与本地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切实帮助其解决发展过程中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等难题,实现协同创新。

(四)高职院校精准办学定位,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

精准办学定位是高职院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提升其人才供给能力具有先导意义。高职院校应以适应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为目标,以行业、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为依据,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精准办学定位,以达到有效聚焦社会服务面向的目的。专业设置应考虑将区域特色与行业统筹相结合,院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集中资源着力建设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或具有行业优势的专业。

目前,福建省基本形成了以先进制造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专业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体系,还应根据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柱产业以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相应地从重点培育、稳定发展、优化调整三个层面对不同类型的专业群进行区分,重点培育面向“十三五”时期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例如,对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等专业类重点支持,稳定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与主导产业相关工科的专业,并根据新技术、新业态的形势,着力推动主导产业专业群的集聚化;优化调整服务地方特色產业的特设专业,实施服务区域产业特设专业群建设工程,并重视调控专业空间布局结构,使专业布点、专业数量、专业规模对接产业集群布局,形成地区性“亲产业”专业群。

总之,从长远供给目标来看,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从而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高职人才供给不仅要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要满足未来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提升高职教育人才供给能力,不仅要求专业的分布、结构、规模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更要求高职人力资源培养质量的匹配,从根本上实现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侧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

[2]庄西真.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时代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3]周鸣阳.产业调整视域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4]任君庆.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破解之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9).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肇庆市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应该在园林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区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建设环境可以分别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包括教学素材准备、案例借鉴、验证实验、探索实验、研究实验用于各实践课程。乡村地区的资源环境主要用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创新课题、设计竞赛的选题来源。

[关键词]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园林实践教学

肇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而园林专业则主要是培养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包括园林环境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风景名胜保护与开发、旅游休闲景区开发等。依托肇庆丰富的城乡建设资源与环境,肇庆众多院校都开设了园林、风景园林专业,这些院校包括肇庆学院、广东理工学院、肇庆工程技术学校,园林、风景园林总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

作为地方性院校,其學生培养应该立足于本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便利性、安全性、经济性,还能为学生毕业就地就业做好前期准备,增强学生对学校所在城市的了解和认同。

那么,肇庆市有哪些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可以用于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呢?该如何利用?为此,本论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肇庆市的自然环境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建设资源、乡村建设资源,并研究了它们在教学素材准备、借鉴案例、验证实验、探索实验、研究实验、竞赛项目、创新项目中的运用方式。

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校外园林企事业单位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大城市园林实习,如苏杭园林实习,对于地方园林相关的资源环境利用和研究甚少[1-6]。因此,必须重视此类相关研究。

一、肇庆自然环境资源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肇庆市是山水城市,形成“山湖城江”景观格局,其中鼎湖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星岩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相继建成了北岭山、羚山、龟顶山森林公园,以及利用山水资源环境建成了九龙湖、砚州岛、紫云谷旅游风景区。另外,在城区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河道、湖塘、鱼塘、山岗[7]。它们各具特色,有的是纯自然环境,有的则与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这些资源可以用于不同的实践课程,具体列表如下。

二、历史文化资源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肇庆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种类多、分布广,部分资源价值高,对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包括肇庆古城、梅庵、阅江楼、崇禧塔、七星岩历史建筑与摩崖石刻、鼎湖山历史建筑与摩崖石刻。

三、肇庆城市建设资源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肇庆市城市建设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公园、道路、居住区、广场,其中的公园包括牌坊公园、波海公园、城东公园、东湖公园、白沙公园、芙蓉公园、宝月公园、伴月湖公园,根据肇庆市城市规划,未来将进一步建设滨江公园、漫滩公园,将羚山涌、广利涌、长利涌沿岸地区以及岗头、蕉园岗等山头用于绿地建设的公园绿地;围绕砚阳湖规划市民公园、砚阳湖公园;沿西江、长利涌、横槎涌规划滨水带状公园,沿三茂铁路规划科普休闲公园。道路绿地包括肇庆大道、滨江路、信安路、星湖大道、砚都大道、大冲交通枢纽,还有一部分道路广场绿地还未建成,包括广场有东门广场、牌坊广场、北门广场。另外,居住区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市区内有各种房地产100多个,其中的景观风格包括一般游园式、欧式、新中式、自然式、生态式、美式、英式等。这些资源环境对设计、工程类实践课程作用较大。

四、肇庆乡村建设资源环境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肇庆乡村地区有众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一是保存较多的历史文化建筑、传统村落,二是有较多的旅游资源。肇庆乡村地区的主要的水资源包括西江、贺江、南江、新兴江、绥江,这些江流域范围包含众多风景资源;山有黑石顶、龙山、贞山等。近几年,其利用山水资源环境开发了各种旅游景区,这些资源环境可以作为风景区规划、旅游规划的见习对象,也可以作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创新课题、设计竞赛的选题来源。

肇庆乡村地区历史建筑包括德庆学宫、悦城龙母祖庙等国家级文物单位,也包括文明塔、端石老坑洞遗址、广宁县农民协会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周其鉴故居、怀集文昌书院、文昌阁、黄岩洞遗址、泰新桥、大梁宫大殿、封川县古城墙、三元塔、龙山宫、江头乡农会旧址、丽谯楼基座、彭泽民故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肇庆有9个“中国传统村落”,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26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它们可以作为园林建筑实验、见习的对象,也可以作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创新课题、设计竞赛的选题来源。

五、肇庆学院运用效果分析

肇庆学院自1995年开办园林专业以来,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实践教学中摸索出几个层次的教学模式,即肇庆市内实验课程学习、珠三角城市的中期实习、苏沪杭专业综合实习、省内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其中肇庆市内实验课程的学习时间跨度最长,对肇庆市的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利用范围非常广,以2016级园林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为例,其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1.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如园林植物、美术写生、设计初步等,主要利用了校园及周边的环境,包括北岭山森林公园、七星岩风景区。

2.植物应用或生态类专业实验课,如树木学、花卉学、植物造景、园林生态、园林植物病虫害、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管理,主要利用肇庆各自然风景区,如七星岩、鼎湖山、北岭山、九龙湖、羚羊山,以及各已经建成的公园、苗圃等,如今逐渐延伸到一些乡村地带。

3.设计类实验课程,如园林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环境设计等,利用了肇庆各个公园、其他绿地空间、各居住区、鼎湖山、七星岩、阅江楼、梅庵,以及其他城市待建场所。

4.工程材料类实验课,如园林工程、园林材料、园林工程预算一般选择在已经建成的公园、景区和绿地作为教学案例。

另外,笔者对该校近三年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来源统计后发现,选题有这几类:城市公园(改造或新建)、风景区、商业街休闲空间、城市广场、滨水景观、校园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绿地。近几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题的选题越来越多,涉及乡村规划、乡村景观设计等内容。在进一步了解选题地点后笔者发现,90%的选题地点都在肇庆市。可见,利用本地城市建设资源環境开展的毕业设计选题占据了大部分。

再对近几年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学科竞赛选题来源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选题地点深入到了肇庆市内一些特殊环境,如生态修复空间、历史文化保护空间、美丽乡村建设空间、康体养生空间、旅游发展空间等。

利用肇庆城乡建设资源环境条件,肇庆学院的园林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课程学习能够与实践相结合,效果显著提升;学生在国家、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和省挑战杯竞赛,以及园冶杯等大学生园林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将开设风景园林专业,这对肇庆市城乡建设资源环境的利用广度和深度将大幅度增强。

六、结论

肇庆市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应该在园林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区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建设环境可以分别用于各门课程的教学素材准备、借鉴案例、验证实验、探索实验、研究实验。乡村地区的资源环境主要用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创新课题、设计竞赛的选题来源。

[ 参 考 文 献 ]

[1] 郑树景,赵梦蕾,毛志远,姚正阳.园林专业综合教学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绿色科技,2017(17):213-215.

[2] 任吉君,黄基传,吕慧,王艳,周荣.地方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33-35.

[3] 魏绪英,刘川,蔡建华,蔡军火.《植物造景设计》教学实习改革——以苏、杭、沪综合实习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7(1):109-112.

[4] 陈丽.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6):51-54+58.

[5] 贾德华.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33):70-72.

[6] 晏丽,廖博儒,吴吉林.园林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11):207-208.

[7] 钟国庆,陈学年.基于尊重自然和历史的肇庆市城市水系与水景观规划研究——从肇庆的古河道到“蓝宝石项链”[J].中国园林,2011(2):44-49.

[责任编辑:陈 明]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高校通过多种形式推行了通识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角度,汲取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对于推动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以生为本;台湾;通识教育;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开展通识教育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不断探索发掘、调整改革,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出发对通识课程体系规划与建立、通识课程质量提升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台湾地区推行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为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深化提供重要借鉴。

一 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1 萌芽时期(1984年以前)。1970年,台湾“清华大学”在留美学者沈君山等人的呼吁下,大力推动通识教育课程,并编成《人文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等书。1981-1984年,虞兆中教授担任台湾大学校长期间,致力于推动通才(通识)教育,成立了“推行通才教育工作小组”,拟订了《推行通才教育计划书》。虞兆中推动台湾大学的通才教育为台湾埋下了通识教育的种子,并由此推动了通识教育在整个台湾的起步。

2 起步时期(1984年-199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于1984年4月公布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毕业前修满4~6学分的通识科目,要点出台后,台湾开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制度。但由于各大学缺乏对通识教育的深刻理解,开设通识课程准备不足,成为五花八门的大杂烩,质量整体低下。[1]

3 探索时期(1995年-2006年)。1995年新大学法颁布,大学获得了更大的课程规划空间,通识教育课程随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为了唤醒社会各界对通识教育的重视,推动高校通识教育的全面革新,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两项通识教育改善计划:《个别型通识教育改进计划》和《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对于通识教育的改进以及深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发展时期(2007年至今)。2007年至今,推动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改革举措都是基于《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进行的。《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包括“以通识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划”“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遴选及奖励计划”“大学通识教育评鉴计划第三期”“优质通识教育课程计划”等八项计划。《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的实施强化了学校、教师和学生改善通识教育的动机,将通识教育的目标由只是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的体现及启示

1 构建“课程地图”,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我国台湾地区推行的《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之“以通识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划”中指出,“课程地图是使学生大学四年之清晰修课学习地图,[2]其目的为协助学生选课前后能够规划、组织、整合所修之课程乃至于学程。课程地图所涉之课程内容与目标应互有融贯链接,并具系统性与层次感,而非仅单一課程综合。同时,应开设具备完整性与系统性之课(学)程,以作为全校课程地图之映照,发挥全校课程地图指导课程开设之目标。”[3]目前,台湾地区的高校基本都建设有课程地图网站,课程地图主要由教育目标、核心能力、课程规划架构图和毕业后升学、就业路径图等部分组成,其中教育目标不仅包括学校教育目标,还包括学院教育目标,甚至细化到专业、系教育目标;课程规划架构图以直观动态的方式展现学生四年修习课程的总体安排、前后顺序及关系;毕业后升学、就业路径图明确列出可升学的单位、可就业的方向和需要准备的证照,并与各自需要修习的课程形成对应关系。课程地图简洁明确,一目了然,学生看到后会十分清楚各自努力的方向和可能达成的效果。

课程地图并不是简单的课程关系图,它能够让每一名学习者根据个人需要制定符合自身期望的课程修读和个人发展路径,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意愿,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课程地图的框架呈现方式,能让教师在制作课程地图时,着重考虑课程的系统性,从全面的角度调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而大陆地区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各专业学生千篇一律一个模板,对于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动态展示,虽然有相关文字表述几乎相同的内容,但是给学生的印象不够直观、清晰。多数学校仅规定在毕业前修完要求的学分,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合理规划课程学习,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适当的路径,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仍是雾里看花、不明所以。

2 改革考核方式,以自我反思促进学生发展

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高校以学生学习档案来评量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成就,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变化成长历程,强调“以生为本”,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反思,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态度、学习缺点,从而实现自我改进,提升学习效果。

在我国大陆地区,得益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拥有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让学生、教师能够得到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数据,进行教与学的反思,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中也可以通过自评、同伴互评作业的方式,增进学生对自我的了解、自我改进。但是在线开放课程涉及的课程还是少数,大部分课程仍然采用结果性评价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没有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反思,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差,未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体验与动机

行动导向课程指的是以行动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的通识课程,例如服务型课程,使学生于探讨解决生活、小区、学校、社会等各层面问题时,获得知识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行动抉择能力。[4]尽管我国大陆地区的某些高校设立了公益服务型等实践体验类课程,强调“从做中学”,但是大多数高校的通识课程仍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没有实践体验的教学环节,不利于提高学生在通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和体验度。

问题解决导向课程,是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问题导向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潜能。虽然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也鼓励教师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但多数教师还是采用“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实施通识教育评鉴,监控教育质量

基于《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2003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实施通识教育评鉴。评鉴计划的第一阶段从2003年到2004年对台湾大学、交通大学等7所研究型大学进行评鉴;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5年对台湾师范学院等9所师范院校进行评鉴;第三阶段纳入《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的一项子计划,分为A类计划和B类计划两类,A类计划是指对第一期所评鉴的7所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再评鉴,B类计划是指对未参加第一阶段评鉴的4所大学进行评鉴,包括中兴大学、长庚大学、政治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评鉴项目包括目标与愿景、组织与制度、教学与行政资源、课程规划、课程质量、师资、自我评鉴运作与整体观感[5]七项,指标详尽全面,同时公开通识教育评鉴结果,有利于社会公众加深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更进一步促进高校改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评鉴的意义不仅止于检查各校通识教育的开展状况,更重要的使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明确了通识教育的目标,形成了自身的通识教育特色,在院校内部构建起了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改进机制。

而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质量评估方式单一、简化,评估数据多是来自于学生评教数据、督导或专家同行听课数据,没有细致、科学、较为全面的评量指标,虽然许多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开设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课程质量的监控以及如何评判通识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对于学生生命的启发、对于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没有形成评价标准。对于后续如何通过质量评价去影响院校、专业做出改进通识教育的努力,这方面的思考与举措就更为欠缺。

5 通识教育激励措施多樣化,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通过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优质通识课程评选、通识教育研习营、通识教育会议等措施提升优秀教师从事通识教育的意愿,增进通识教育质量。目前大陆地区的高校也开始有设立杰出通识教育奖等激励举措,例如清华大学设立了“王步高通识教育奖”,但是仍亟待制定更多的激励措施,以促进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

总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于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与改革方方面面。大陆地区的高校“要加快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给予学生明确的课程和个人发展规划,因材施教,改进考核方式,以多样过程性评价取代单一结果性评价,改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开展体验式教学,以增进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释放学习潜能;要设立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凝聚从事通识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教师从事通识教育;加强通识教育评估,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摒弃以学生评价数据为单一来源的做法,以多渠道、多方式完善通识教育评价,监控通识教育质量,并且及时反馈和在适当范围内公开评价结果,以促进通识教育发展;最终通过各方面的合力推动通识教育深化改革,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季诚钧,张亚莉.高校课程地图的理念、要素与特征:基于台湾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

[3]肖福赟.“课程地图”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EB/OL].http://ex.cssn.cn/zx/bwyc/201704/t20170420_3492061.shtml,2017-04-20.

[4]林从一.台湾通识教育发展历程[J].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14(7).

[5]马星,董垌希.“以学为本”:新一轮台湾通识教育评鉴探析[J].高教探索,2016(10).

(责任编辑:张宏玉)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通识教育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精准对接

医学院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坚持立德树人, 旨在培养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的青年骨干人才, 着力解决中医院校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逐步为党的主力和后备军注入新的力量, 以学生为本, 遵循育人科学规律, 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作为培养医学院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而言, 通识教育培养更是尤为重要, 将通识教育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精准对接起来可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 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实现通识教育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精准对接的体现为:

第一, 有理想青年的人格和社会使命认知教育。高等教育所实施的是高知人才的再生产, 高知人才既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 也要具有相应的思想修养水平, 而通识教育作为中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方式, 就是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健全人格和社会使命的出发点。竺可桢先生早在本个世纪前就指出:“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 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考、不肯盲从的习惯。”

第二, 有本领青年的人文情怀涵养与学识成才教育。通识教育所要达成的是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而人文素养的构成包括人文知识与技能、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价值观。可见, 通识教育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一致性, 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自觉, 成为社会服务奉献有本领、有爱心、有能量的中医药人才。

第三, 有担当青年的知识内敛和知识创新教育。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爆炸式发展的新时代,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高校通识教育为学生内敛人类已经取得的经验性知识,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教育为学生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奠定创新创造的长远发展基础, 二者契合弥补应试教育造成的人才的知识结构缺陷和能力缺陷, 中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的目标也是培养扎实学识, 专业基础牢固的专业人才和综合性人才, 通识教育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拓宽了格局, 拓展了眼界和见识。

足见, 通识教育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都奠基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通识教育对中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归宿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内容的有益补充, 承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底蕴, 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的。

二、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

其一医学院校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知与认同情况。医学院校青年学生总体上看, 政治信仰情况良好, 但青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认知结构上还存在不平衡、认同不同步、后续教育跟不上等问题, 尤其在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校方投入和学生反响的比较看, 还不足以收获预期效果, 投入高产出少的“乏效能”问题存在, 主要原因是施教方法和学生的理论诉求不协调。

其二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挑战不断。当今时代的信息传播渠道广泛, 新媒体、微文化都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发生着冲击作用, 就医学院校对于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说来, 从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应对上还不够有力, 负面影响在消蚀学校的教育效果。

其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全面发展的考核衡量标准不完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一项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系统工程。建立集选拔、培训、组织管理、推介、激励等机制为一体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和科学体系, 是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1]从目前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看还不够健全没对其全面发展的考核衡量标准不够完善, 鞭策激励作用不足, 在专业知识、思想考核、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综合素质与能力等五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体系建设急需构建。

三、中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通识教育培养方式

(一) 在通识教思想育教学中养成人生信仰

一是在通识教育中邀请名师名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成立青马精英班, 发挥其引领与示范作用, 大力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实地观摩考察的形式进行理性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 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抱负, 如组织学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参观, 到井冈山干部学院、东北抗联干部学院进行培训等。

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组办“名家讲堂”。以名家报告进校园来生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向大学生赠送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等书籍, 为大学生推荐养德修身的阅读数目。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阵地和宣传形式, 在校园浓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氛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主渠道的教化功能, 形成学校政治理论输出与学生政治理论内化的互动效应。

三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组办“名医大讲堂”“国学大讲堂”。以名医和国学的双向影响力培育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邀请道德模范和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为青马学员和大学生面对面的恳谈和交流道德理想和价值观, 利用榜样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形成感动和践行的正能量。

(二) 在通识志愿服务实践中养成责任担当

开展五个篇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即:爱国主义实践、太极进社区、中医文化进社区、义诊进社区、农村留守儿童支教、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志愿服务活动, 结合中医院校实际开展养生广场舞、“暖于心、践于行”大型公益活动, 在社会志愿服务实践中培育价值判断力, 锻炼责任担当意识。安排学生到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实习锻炼, 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激励学生支教和创新创业, 则通过艰苦的环境和奋发有为的社会经历来增强其可扛重任、可创新业的担当能力

(三) 打造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通识教育培养模式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全员教育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目标达成与标准考核相结合;工作机制包括“健全选拔机制、完善培训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保障机制”等;具体路径则分别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拓展骨干培训项目、构建实践教育体系、扶持学生红色社团、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并没有系统的中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完整模式。

(四) 打造微文化喜闻乐见的新媒体通识教育平台

“微文化是"微时代"所独具的一种时代文化, 它具有追求快速、便捷, 关注个体、细节和信息交互的特征。”[2]打造“指尖上的马原理”, 搭建读字、读图、影像于一体的立体网络课堂, 建立校园新闻网站和“青马工程”网页、QQ群、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 利用网络微视频、网络互动社区和“朋友圈”“好友圈”促进互动交流。开展青马导师网上“精彩一课”评选和“我最喜爱的青马导师”网络寻访活动,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通识教育通过新媒体融合成为“随时随地分享、自由自在交流”的交流平台。

四、结语

中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实现“双向互动”的培养模式, 打造通识教育理论体系、学术研究提升和社会实践的有效互动平台, 有利于改变现存问题, 更好地实现引导青年完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认同-养成-坚守的过程, 提高医学院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质量。

摘要:本文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切入点, 将通识教育作为对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方式, 针对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问题及特征, 以通识教育为手段和创新方式, 以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青年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效性之间的契合, 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性, 以医学院校青年成为为目标, 分层次、系统的对中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通识教育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 以期为中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式借鉴。

关键词: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通识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庆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长效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27 (2) :57-59.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自主学习研究已经为各层次的教师和学生所关注, 其内在机制也在国内外得到很好的研究和开发, 而对其评价的开展更有利于为教师和学生清晰分辨出自主学习的整体和个人现状。目前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是以一般的综合性大学为研究对象, 较少涉及农林院校, 而大多数农林院校在生源结构、学习环境、专业设置等方面具有共性, 且与其它学校相区别。对农林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调查可以为进一步指导和加强农林院校的教学和学习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应用大学生自主学习评价问卷, 对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以获取两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情况。

问卷的设计参考了王先亮 (2006) [1]和王大勇 (2005) [2]的学习自主性量表。问卷主要是对学生现有自主学习水平进行调查, 由36个项目组成, 采用Likert量表的五级记分制, 自主学习得分从36~180之间, 得分越高, 学习自主性越强。其中学习动机分量表共12项, 分值在12~60之间;学习设置分量表共13项, 分值在13~65之间;自我调节分量表共11项, 分值在11~55之间。问卷由研究者本人利用课间时间随机发放, 并告知调查目的和填写准则。这种调查方式即保证了回收问卷的有效性, 也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时间。

本次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178份, 排除了一题多选、问卷未做完、所有题项答案一致等无效问卷, 最后保留有效问卷159份, 有效率为79.5%。

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均是具有农业院校特点的综合性大学, 其学生特色融合了各类单科性院校的特点, 对其中不同生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不仅能反映出两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同时对一般农林院校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

2.1 分析方法

本项目的研究,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SPSS对测评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平均值方差检验。首先, 从问卷得分平均值以及平均得分率两个方面考察农林院校大学生总体学习自主性状况。其次, 从生源、年级和性别三个方面分别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设置、自我调节以及自主学习 (总的维度) 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其中的差异性。

2.2 分析结果

2.2.1 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均水平

通过调查得知, 两校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学习动机、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三个分量表以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3.58、46.62、40.58、120.79, 自主学习的平均得分比率也67%, 其中学习动机得分比率最低, 只有56%, 其余两个分量均在70%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总体上, 本校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水平较高, 在学习动机、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反映出的自主性差别较大, 但学习动机比较弱, 自我调节的水平和能力相对较高。

2.2.2 大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源上的差异比较

农林院校大学生的生源结构与一般综合性大学有所差异, 来自农村的生源较多。为了清楚地了解不同生源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比较。

根据表1, 可以看出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在自主学习各维度的平均数存在明显的差别。为了验证和考察其中的差别所在, 对原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2显示出各维度上的P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也就是说不同生源的大学生之间的学习自主性存在显著差异。

2.2.3 大学生自主学习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为了清楚地了解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自主学习的变化情况,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四个年级的学习自主性差异比较。

根据表3, 可以看出自主学习各维度在四个年级中的平均数存在明显的差别。为了验证和考察其中的差别所在, 对原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如表6ㄢ

表4显示出自主学习各维度上的P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也就是说各年级间的学习自主性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的自主学习性水平最高, 四年级次之, 三年级最低。

2.2.4 大学生自主学习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从经验判断, 女生一般比男生学习更认真, 学习成绩也较好, 在自主学习方面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值得分析。为明确农林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也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异进行比较。

根据表5, 可以初步发现在自主学习的四个维度上, 男女性别在平均数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需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加以确定。

表6显示在本校男女生在自主学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自主学习四个维度上, P值均小于0.05, 说明男女生在学习自主性上存在显著差别, 且女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四个维度上均高于男生。

3 调查结论

3.1 农林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总体情况

两校大学生总体的自主学习水平较高, 平均值达到67%, 而国内已有学者对一类本科院校本科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做过类似研究, 其总体自主学习水平高达70%以上, 因此, 在总体水平上与一类本科院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两校大学生在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自主性, 其中自我调节能力最高, 达到了73%。但学习动机方面却得分较低, 仅为56%, 这也是与一类本科院校差异最大的一个因素。这说明两校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仍习惯由他人安排任务, 并且对自我能力的信任程度较低, 不确定可以通过自我努力达到预期结果, 因此, 两校大学生对课堂教学、教师讲授的依赖性还很大。

3.2 农林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源上的特点

从表1、表2的结果来看, 两校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生源上有显著差异, 在总体的自主学习水平上农村学生低于城市学生, 但在学习动机维度, 农村学生的自主性高于城市学生, 而城市学生则在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两个维度高于农村学生。这一结果较为符合两校大学生的特点。农村学生的生活压力及今后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 他们通常将父母期望、自我发展等目的与学习活动紧密相联, 认为努力学习并取得好的结果能提高自己今后的谋生能力、能对得起父母的投资, 因此, 从主观上他们会努力投入学习并积极寻求好的学习效果。城市学生在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两方面的优势则得益于在城市执行较好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推行让城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视野更开阔, 情商较高。这些特点使城市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计划的安排、学习方法的应用、情绪的调节等方面更具主动性, 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之后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自我强化。农林院校中农村学生的比例相对其它院校更高, 因此, 在农林院校中不同生源学生在自主性上的差异相对其它院校更为显著。

3.3 农林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在年级上的特点

表3、表4显示, 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四个年级中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至四年级的自主学习平均值分别为129.26、120.11、110.54和126.09, 从数据上看,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高, 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持续下降, 但到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显著回升。这一分析结果与大学生在四年中的学习情况较为符合。一年级时学生刚进入新的环境对大学的学习方式, 学习环境有极大的兴趣, 各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 大学生们在高中阶段通过高强度学习养成的学习习惯使得一年级的学生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经过一学年的适应, 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对学习环境已相当熟悉, 最初的新鲜感已消失殆尽, 并且随着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日渐增加, 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随之下降。到四年级后, 就业压力逐渐显现, 大学生意识到要为今后就业进行知识储备, 还有些大学生希望继续深造, 因此, 大部分学生重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并且在实际知识需求的引导下自主的学习, 形成自主学习水平的回升。

3.4 农林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在性别上的特点

表5、表6显示, 两校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表7的统计描述来看, 男女生的自主学习平均值分别为115.88和126.58, 女生的学习自主性明显高于男生, 在学习动机、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三个维度上女生的得分也高于男生。这一现象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解释。从主观来看, 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在细致思维能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均高于男性;在性格上大多数女生好静、内敛;此外, 女大学作为女性中的佼佼者, 比一般女性有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她们力图通过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干的充分发挥来服务社会, 把学习视为一种责任和义务, 因此, 大多数女生更适合学习, 其学习自主性要高于男生。从客观来看, 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在进入社会的初期女性面临的生存压力要大于男性。在校女生可以明显意识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比男生更多的困难, 作为补偿大多数女生会更加努力的学习, 以提高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摘要:大多数农林院校在生源结构、学习环境、专业设置等方面具有共性, 且与其它学校相区别。通过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存在以下特点:自主学习总体水平较高, 但相比一类本科院校有差距;学习自主性在生源、年级、性别上有显著差异, 农村生源的学习自主性低于城市生源, 一、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于二、三年级学生, 女生的学习自主性高于男生。

关键词:农林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先亮.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 2006.

[2] 王大勇.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5.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 普通化学教学现状

普通农林院校的普通化学教学仍未摆脱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在以计

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缺陷, 以不能满足现代教学。

2 普通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普通农林院校中, 普通化学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时间严重不足

由于普通化学课程仅仅作为农林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 因此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出现课时

不充足的现象。同时, 由于该课程讲授的知识内容较多较全, 否则会阻碍后期课程的学习。因此, 出现内丰富, 时间紧迫的矛盾。

2.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该课程是后期学习课程的基础, 但又不是专业课程, 因此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

不全面, 学习上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出现蒙混过关的现象。加之, 大一第一学期就进行基础课程教学, 学生学习方法不怕当, 造成课程学习效果欠佳, 基础薄弱的严重后果。

2.3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普通化学涉及的内容包括无极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内容, 因此, 长

期使用相同教材。但是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 现代化学内容无法在课程中得以体现, 因此不免出现内容过于陈旧、新颖性不够, 新引力不强, 不以利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4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为了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情况, 现仍然普遍采用考试的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定。

目前评定标准大多采用期末卷面+平时+期中的6+2+2 标准进行综合评定。但是综合考评的方式试题内容、类型长期不变, 其实质扔未摆脱以记忆为基础的知识的重现性考核, 以学生记忆力为基础的考核, 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

3 普通化学教学改革措施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用实践检验理论, 巩固理论学习成果;用理论解释实践,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根据我校农业类专业的特点和需要, 对普通化学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和调整, 聚集了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意见, 编撰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实际需要的普通化学理论和实验教材。理论教材内容包括:物质宏观状态 (以和农业相关性较强的液体为主) 、化学动力学 (以高中未接触过的定量计算和原理解释为主) 、化学热力学 (将反应方向判断、反应热效应和反应限度揉为一个整体, 而四大化学平衡作为延伸和应用) 、微观结构 (原子与分子以引导性自学为主) 。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密切配合, 内容包括:硫酸铜的制备、胶体溶液和乳浊液、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配位化合物的生成与性质、氧化还原反应8部分内容。基本构成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在开课时间上, 一般实验课在理论课进行3周后开课, 使得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实验, 让他们能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课上的知识, 也能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形成理论与实践一对一相互应证模式。例如:理论课程中学习了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与性质, 在实验中学生就能亲自制备胶体, 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验证。同样, 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 根据范特霍夫规则, 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提高2 到4倍。在理论课上, 教师就可以据此为例,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找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经验规律。

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既可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 也能提高其科研能力, 培养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2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 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目前化学知识更新较快, 信息量较大, 而受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限制, 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想要出色的完成基础理论教学, 使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是存在一定困难的。相反, 学生却拥有着大量的课余时间, 此时存在着课堂时间不足而课外时间较充足的现实矛盾。如何利用这一矛盾解决问题成了我们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契机。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便是桥梁, 将部分知识以网络的形式共享,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 以课程网站辅助教学[1]。据此我校已初步建立了普通化学课程网站, 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文件、课后习题解答、复习自测题库、考研资料等内容上传, 以供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所用。现正在丰富和健全该网站的内容, 准备加入:以留言形式网络答疑、化学课外阅读资料清单、化学史和学科前沿动态、化学在农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小常识、教学交流等板块。希望能通过课程网站不仅让学生有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空间, 还能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营造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 不仅提高教学效率, 还能让教师间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3.3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 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针对性

心智技能, 也叫智力技能, 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2]。在普通化学课程讲授中, 教师应适当把握教学难度, 应与学生当前心智技能相匹配。过难, 以学生当前的技能不能理解所学内容,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惑与迷茫。过易, 又容易使学生陷入一种松懈状态, 不能更好地掌握相应知识, 达不到提高心智技能的目的。因此, 教学必学与心理学相结合, 才能完成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目的。

同时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简单知识学习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依据记忆规律, 促进知识的保持。复杂知识学习的关键是理解, 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新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能有效地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发现新知识内部联系的方法和技术, 有效促进复杂知识的学习与保持[2]。普通化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旧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同时又更具有高度性、复杂性和综合性。例如: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 (吕.查德里原理) 概述了所有可逆反应平衡移动的规律, 即如果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之一 (如:浓度、压力或温度) , 平衡就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在高中化学中提及了该原理, 但并未对移动原理的原因做出深入分析。普通化学利用, 通过反应商与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从而解释了浓度和压力的改变为什么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同时该原理也可用于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等所有化学平衡问题。可见普通化学并未完全脱离学生旧有知识,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上来深入学习和掌握更新更复杂的知识, 需要每位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3.4互动教学与单渠道传授知识相结合, 打破传统教学方法,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维持教学氛围, 拓宽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之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信息传输的载体3个基本要素。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于“教师的教”, 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渠道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大学教学信息的传递应该逐渐由教师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 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 学生学的成分逐渐增多以适应大学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普通化学教学中可以减少讲授法的成分, 增加讨论法的成分。例如:酸碱平衡的讲解是在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平衡之后的, 因此酸碱平衡移动的教学中可采用师生互动教学,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当堂自学, 教师将相关知识整理成问题, 以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成果, 并加入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讨论。如此师生之间形成交流, 营造出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

3.5前沿知识与基础知识相结合, 培养学习兴趣, 拓宽视野

普通化学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 但实际教学内容普遍都是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 往往落后于现代科学的发展, 缺乏现代化学前沿知识和探究意义, 课堂内容显得较为滞后和片面[3], 因此造成普通化学课缺乏趣味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为了增加普通化学课的趣味性, 深刻挖掘学生的探究精神,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应增加适当的现代前沿知识,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多引入先进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索精神, 激发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化学反应速率时, 涉及到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可适当引入现代催化剂的研究动向, 如目前研究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介孔材料等,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这些材料的性能及制备等。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合理而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是学好一门科学的正确途径

大学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方法的不同。大学在教授学生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部分新生对于大学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改变暂时不能适应, 因而容易出现“不善学, 虽勤而功半”的情况。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多交流与沟通, 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除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形式外的其他教学形式, 部分课后习题和思考题可由学生讲授, 在讲授的过程中既能看出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与错误, 同时也可让学生之间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 学生之间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更适合于学生的学习方法。

针对普通化学公式多、易混淆的特点, 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记忆方法的介绍, 如比较与分类、科学推理、类比等。其中类比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异同, 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其本质[4]。例如: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 可以通过类比化学反应中标准摩尔焓变的方法来学习。一元弱碱、多元弱酸碱酸度的计算可以和一元弱酸的酸度计算加入类比, 从而减少学习难度, 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上述改革, 不仅能有效地实现普通化学的教学目的, 还有助于高等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目标。

摘要:普通化学是普通农林院校针对农科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 系统地讲授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并为后续课程和理论、实验技术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论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互动教学与单渠道传授知识相结合、前沿知识与基础知识相结合等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普通化学,教学改革,农科类专业

参考文献

[1] 曹梅.网络学习中学习评价的要求及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 2002 (1) .

[2] 姚先本.高等教育心理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8.

[3] 吴昆明, 王春娜, 赵建庄等.注重化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 22 (2) :111-112.

上一篇:特殊学校教师特殊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外国高校体育特殊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