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

2024-03-25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1篇

石山中心小学

一、总目标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期8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2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师与学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课堂管理理念,改变教师控制与学生服从的状况,谋划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关于中学数学课堂管理的策略,与读者共切磋。

一、建立纪律协商制度,形成“异曲同工”规则,保障课堂管理

纪律协商就是教师在制定课堂纪律时要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讨论,甚至让学生自己制定出某些规则。如在数学试卷讲评课上,我发现同学们喜欢对答案、算分数而不认真听课。于是我就停顿下来,和同学们说:“你们认为讲评试卷时自己最想干什么?”同学们想了想,说:“和同学对答案、改答案、算分数,看成绩有没有算错。”我接着问:“你们做这些事情时有没有分散自己听课的注意力?”同学们说:“分散了。”“那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呢?”有些同学说:“不能看别人试卷对答案。”“对自己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认真听讲”……我等大家讲完,说:“你们看这样好不好?今后的试卷讲评课我们定这样一条规矩:‘抬头听老师讲解,低头看自己试卷’。”同学们都说好。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我的个人意志上升为全班的共同意志。

所谓“异曲同工”的课堂规则,就是对某一条规则不用习惯的、生硬的语言或指令,而是独辟蹊径,用形象生动或对仗工整的语言来表述,往往会令同学们耳目一新,津津乐道,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针对课堂练习时我制定的“静下嘴来书写,潜下脑来思考”的规则,同学们觉得很有意思,默念几遍就理解了其中的深意。这样的规则比“不要讲话”、“要勤于思考”等指令要见效得多。

二、通过角色反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柔”化课堂管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课堂管理的关键因素,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才会有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观,才会愿意接受指导和自我控制。学生总有“向师性”,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营造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通过师生角色反串,即让学生当老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神圣感,同时也体会到老师课堂管理的艰难。当学生从讲台上回到自己座位以后,他就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并有意无意地劝导同伴一起来维护课堂纪律。从这种意义上说,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不仅是实施有效课堂管理的必要条件,而且本身就是最有力的管理。

我上课不仅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而且大胆尝试,让学生当老师。有时是整节课让学生去备课,然后上课;有时是某一个概念让学生讲解,某一个例题让学生示范,某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组织。例如,初二《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节,由于初一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班掌握得比较好,我就让全班同学利用周末的时间备这节课,下周一早上交备课笔记,备得最好的同学下午上这节课。我将我自己前一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备课笔记印出来,每人一份,同时在教室的电脑桌面上放上一个本节课的PPT课件,供同学参考。在同学们上交的备课笔记中,我发现有几位同学准备得比较好,就让口才中等的—位同学上课,然后让口才更好的一位同学加以补充和修改。最后我再做点评,同时纠正了几个错误。如今,当我提问时,有些同学会主动提出到黑板前给同学讲解的要求。

三、巧用奖励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淡化课堂管理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奖励比惩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往往会将批评挂在嘴上,将惩罚用在手脚上,或者想用奖励的方式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笔者常用的一种奖励手段是评选“课堂星”,可以细分为“课堂思考星”、“课堂练习星”、“课堂问答星”和“课堂守纪星”,每个星期每颗星各评一次,一个月小结并给予奖励。此“四星”的评比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将课堂刚性管理无声无息地淡化掉,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善用教学机智,增强教学艺术,“幽”化课堂管理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敏锐地觉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捕捉到学生思维的火花,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曲径通幽的情境,使教师的知识传授生动有色,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如在上仨视图》一节时,经常会碰到让学生画由若干个相同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我边讲解边画三视图,忽然听到一个微小的声音:“你看那些三视图多像俄罗斯方块啊!”于是,我趁机接上话茬:“对啊,这些三视图多像俄罗斯方块啊!”并让一个同学上黑板将俄罗斯方块的所有形状都画出来。然后我总结说:“由相同正方体堆积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基本上都是各种形状的俄罗斯方块。”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这个知识点轻而易举地被掌握了。

教学机智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常常是教师教学中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新课程强调学生不再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化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这必将呼唤教学机智的介人和创造。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实验中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3篇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6.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子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 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主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主。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四、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二)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2.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写作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四)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4篇

摘要:后现代课程研究从课程的动词形式理解课程,关注学生者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借鉴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成果,语文课程目标应指向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内容应体现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应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语文课程的实施应成为师生主动参与、建构与创造意义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课程研究;后现代视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一、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概念重建”活动揭开了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序幕。在这之后的三十多年里,新的课程理论不断涌现,课程研究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中,对现代课程研究的批判与超越构成了后现代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转变了课程观念。现代课程研究从课程的名词形式(“跑道”)理解课程。因此,将课程看作是封闭的、确定的,是一些应当贯彻的课程计划,或者是一些必须遵循的教学指南。它忽视了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不利于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后现代课程研究则从课程的动词形式(“跑的过程”)理解课程。这一转变使课程焕发出了蓬勃生机,使课程研究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开放的、发展的过程。教师、学生被视为课程实践的主体,他们与所处的教育情境积极进行对话,并在对话的过程中建构、创造知识意义。

第二,从关注客體(社会)到关注主体(学习者)。现代课程研究的特点是“从外在着手”,关注外部控制,追求社会服务与社会效率,却无视学习者的存在状态。而后现代课程研究着眼于“从内部工作”,关注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强调课程研究既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也不能失去人的品性,倡导“将课程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全球等背景中来理解,通过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与此同时,后现代课程研究指出,学习不是由外到内的知识传递与接受,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自我意识的提升和个性的解放,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反思、批判、创造的精神与能力。

第三,弘扬整体观和联系观。现代课程研究以割裂、孤立的眼光看待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课程被精细地分门别类,教师、学生被视为教学过程中分离、对立的两极。而后现代课程研究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将课程放到更大的教育和社会的领域来研究,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寻求知识间更广泛的关联,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现代课程研究还指出,教师、学生是教学系统中彼此联系的对象,要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交互作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要重视课程的整体性和平衡性,促进学习者身体、智力、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课程研究:后现代的视角

后现代课程研究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有着自身的缺陷与内在的矛盾。但是,它对课程研究领域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借鉴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成果,必将对语文课程的研究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语文课程目标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程目标就是关于课程的价值定位。

现代语文课程的价值定位:语文是“应付生活”的工具,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实用”。上世纪60年代初,叶圣陶发表讲话指出,“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的”。在此之后,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在“应用”、“实用”的价值定位下,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自然就侧重于知识与能力。例如,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1978年到1992年,国家几次颁发、修订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强调语文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强调要通过科学有序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应用说”、“实用说”归根结底反映的是工具理性主义与社会功利主义的现代课程逻辑。这种逻辑将语文视为纯粹的应用工具,无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及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意义。后现代课程研究极力反对这种“社会控制”、“目中无人”的课程逻辑。依据后现代课程理论,语文不仅是“应付生活”的工具,更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需要;语文学习不仅有利于工作和生活,还将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价值引领、情感陶冶、精神提升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载体和内容。语言不单是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工具,还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海德格尔曾指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小原国芳认为,“语言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因此,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只是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也是言语实践中的生命存在与活动的过程。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阅历了多姿多彩的言语人生,体察了人间百态,在开阔知识视野、丰富生命体验的同时,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获得人生的启迪与教益。如《浅水洼里的小鱼》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生命的呐喊,唤醒了我们拯救生命的职责;《触摸春天》带领我们走进了盲童的心灵世界,使我们明白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_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人生哲理。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用全部身心拥抱语言文字,感受潜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生命脉动,从而引发了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并获得了审美的享受。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美丽图景,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揭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无情事实,使我们顿生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穿越了语言文字,与伟大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情感的震撼中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与崇高的人格,从而获得精神的提升与灵魂的净化,使生命获得了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例如,吟诵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感觉心胸豁然开朗,官场的卑躬屈膝、尔虞我诈何足挂齿,人活在世上就要胸襟开阔,坦荡洒脱;默念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被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染,个人的荣辱得失从此不再挂怀,留驻心间的是百姓的疾苦、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

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像语文这样,如此感性而深刻地将纯洁、美好、高尚的情感植入学生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绝不只是“应用”之学,语文教学也绝不能只

在言语技能训练上兜圈子,而应“促进学生在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意识统摄下的学识、智能、情意素养等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才是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语文能力”相比,“语文素养”的内涵要丰富得多,它既包括语文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文化品位、个性人格等;与“语文能力”相比,“语文素养”彰显了语文课程在“实用”之外的功能,反映了新时期对语文课程价值的准确定位。

2.语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法则、问题以及处理方式。后现代视阈下,语文课程内容研究应体现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别关注。

(1)增加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

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特定知识观的影响与制约。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性,是指知识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普遍性,是指知识是可证实的、绝对正确的和不容置疑的。这样的知识观决定了现代课程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确定性和规范性,并且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具有规定性、说明性和演绎性,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导致学生丧失了主体意识和批判能力,成为接受与储存知识的“容器”。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即主体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融入主体世界的知识。并且,所有的知识都是价值涉入的,同时是具有境域性的,因而不存在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真理。知识观的转型推动了课程内容的变革。派纳指出,课程提供的应该是学习者能亲身体验的文化经验,而不是事先预设的、统一的、普适性的结论。吉鲁克斯主张,课程要顾及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将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引入课程内容中,使学生在批判和反思中重构自己的价值准则与道德标准。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代表多尔进一步提出了课程内容的“4R”原则,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其中,丰富性是指课程内容应该具有适当的不确定性、多种可能性;严密性是指不要过早地以一种观点作为正确答案,而要努力寻找和探索多种可能和假设。

上述理论对于语文课程研究的重要启示:语文课程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因此,语文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以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深入进行探究。具体地说,不确定性是指可以选择一些模糊的、粗略的、未知答案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多元性是指课程中应当包含一些有差异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摆脱片面化的简单思维,全面、客观地理解各种文化现象。开放性即非封闭性和未完成性,是指课程内容应留有适当的空白和余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以上三个特性虽不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流特性,但是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将四篇写狼的文章组合在一个单元里:蒲松龄的《狼》写出了狼的凶残和狡诈;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写的是狼的聪明勇敢和爱子情深;《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了狼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狼和鹿》讲述了关于狼和鹿之间的生态平衡故事。然后,教材从社会学、生物学、生态学、语言学等角度提出了若干问题,引导学生“思索·质疑”,并展开“讨论·研究”,最后,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有关狼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这样的专题设计,不是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把多元化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进行选择、判断与价值建构,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造能力。

(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注重整体性和关联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现代语文课程是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的。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工具,教材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设计了系统的分解训练项目,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加以编排,对学生进行严格、有序的训练。实践证明,所谓的科学训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孤立的训练割裂了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联系,割裂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这一极富生机、情趣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孤立的训练割裂了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

后现代课程研究反对这种孤立的、割裂的态度与方法,主张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就语文课程而言,首先,要打破支离破碎、各自为政的训练体系,设计综合性的沟通听、说、读、写间联系的语文训练体系,发挥它们相互促进的整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次,还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例加,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这方面便做出了如下有益的尝试。一是以阅读为主线,整合听、说、写的训练。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每一单元的阅读部分都设有“研讨与练习”,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以课文内容为话题,开展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活动,包括复述、概括、讨论、辩论、片断写作等。这样的安排将说、写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精简训练内容,提高训练的整体效益。二是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以“探索月球奥秘”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和整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并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观察月球的运行情况,同时要召开一次有关月亮文化的专题交流会,组织一次月球知识擂台赛,并且要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样的设计,既有听说读写的训练,也有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语文课程实施

在现代课程研究中,课程实施不仅是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从确定课程目标到评价学习结果这一封闭的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种视角下,所谓课程实施就是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计划与方案,以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而后现代主义者彻底解构了这样的课程逻辑,在他们看来,课程并非可以完全预设,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地设计、控制、调整与改变中逐渐生成的。多尔就曾明确表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不是预先界定的”。它并不代表某种绝对真理,恰恰相反,它赋予了每个人理解、探究和创造的权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文本”概念引入新课程领域。文本,是当代文学解读与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传统读解理论认为,作品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客观性的意义存在,读者的任务就是把握作家的意图,探寻作品的原意。而当代读解理论认为,作家创作的文本是一个意义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文本才能由“可能的意义存在”成为“现实的意义存在”。因此,将新课程视为文本,也就意味着新课程不再是确定性的意义存在,而是等待阐释与创造的意义结构,教师与学生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必将共同参与到新课程意义的建构中来。

语文课程当然也不例外。“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新课程,就如同文学文本一样,以一种隐喻性的结构以及模糊而富有意味的汉民族语言召唤着师生的参与。可以说,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人与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与作为符号表征的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课程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充当“传声筒”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师生从课程的执行者和接受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的地位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师生通过平等对话,实现沟通、理解与接纳,共同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积极调动经验并投入情感与课程文本(尤其是教科书)进行深入对话,通过对话实现“视界融合”,通过对话而来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由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前的理解结构(经验阅历、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等)各异,而教育情境又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因而课程文本的意义建构必然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元性。于是,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成为了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的对话过程,语文新课程就成为了具有发展性和生成性的课程,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程。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5篇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以及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关键途径;阅读教学则是学生与老师与文本作者三者之间进行思想和心灵交流的重要过程。而教学老师不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其阅读创设有利条件,而且还要积极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和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除此之外教学老师还应从各个方面去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

關键词: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然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标志;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让学生在自身已经拥有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不断的学习以此来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并在运用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或者是智力因素的能力。而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要求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全面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高中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其对语文阅读的激情与兴趣,还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 当前高中生语文阅读现状

(一)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过少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较中小学学生来说在学习自主性方面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因此高中生普遍都在专心致志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甚至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只有少部分真正习惯阅读的学生才会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阅读。而且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阅读教学也并没有占据太多的时间;虽然部分教学老师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学生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下学生也不会主动的进行阅读,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成绩。

(二)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教学老师,但笔者告诉大家习惯同兴趣一样重要,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都会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阅读也是如此,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前提。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将要阅读的书籍目录列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这样看似学生是进行了阅读,但事实上这种阅读是被动的阅读,而学生们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阅读,根本没有激发起其阅读兴趣,更加谈不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了。

三、 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原则

(一)培养高中生语文综合素养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化的组成体系中语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且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拥有实践性、审美性、教育性以及情感性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老师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培养高中生语文综合素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培养其自主性阅读能力,二者之间有着一个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高中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他才能够在全面掌握信息收集以及处理技巧同时丰富自身的内在修养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因此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能够顺利地促进其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符合高中生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学要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老师应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才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而在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学老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学习兴趣选择阅读材料,这样在激发其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充分体现语文与生活的必然联系

无论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在小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其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而阅读又是启发学生心灵调动学生情感的一个过程,如果高中语文老师想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那么在日常开展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其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四、 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中积极倡导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自身教学方式,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并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合作互动关系。如果高中语文老师想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且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很好地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让笔者印象非常深刻,这句话的意思说存在于教学课堂中一切失败和困惑的根,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教师忘记了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劳动;而劳动的成功正是由师生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的;且有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越好则教学效果更佳,反之师生关系不好则教学效果越差。因此不论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生活中高中语文老师都应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要多多鼓励与激励学生,还要注重关心与关爱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持一个肯定的态度,对自己产生喜爱与尊敬之情,使其对学习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学习兴趣,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其自主性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学老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其能够敢于问问题,这样一来才能使其摆脱课文资料的束缚培养其创新思维,使其能够针对阅读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任何课程的学习只有有了兴趣的存在,才能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兴趣是基于个人的强烈愿望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引起和维持个人注意力的关键因素,使其能够对自己喜欢或者是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以一种积极向上、愉快的面貌和心态去探究和完成;因此如果高中语文老师想要很好地培養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那么就必须要培养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老师可以融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学老师也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使其能够从阅读中做到“知人论世”,并从文章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以及来源等了解到作者对于作品的情感等。与此同时教学老师还应充分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实际情况为其推荐一些适合的读物,据调查显示高中生的阅读兴趣一般都在于一些小说或者是散文等阅读文体上,所以当教学老师在推荐阅读内容时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如此一来既能有效激发其阅读兴趣,也能满足其内在需求拓展其知识视野。

(三)渗透自主阅读高效方法

培养高中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关键途径就是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使其在兴趣的指引下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除此之外教学老师还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只有在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学生们才能很好地感受到文章内容的精髓所在。例如在教学古代诗词或者是现代诗歌之后,教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可以开展朗诵比赛,通过诗朗诵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以及诗歌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深刻情怀;又或者可以开展诗歌点评,通过点评来使学生品味其中的意蕴,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学生对诵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与地坛(节选)》这一篇自读课文时,教学老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贝多芬交响曲《命运》,运用情境导入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之后教学老师在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也要为其提供一定的阅读思路,最后通过反复的阅读使其充分感受到作者那怀念母亲的情感;这个时候教学老师还有顺势引入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合欢树》,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学生们更加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并深有感触进而使其对文章有了全新的理解。

(四)注重鉴赏,阅读体现审美性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章作品中的形象以及情感进行设身处地地感知与把握,并注重文章作品中所表达内涵的多义性以及模糊性,而且教学老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本意进行富有创意的构建;除此之外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标准还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其情感世界,还能使其养成一种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学生自主性阅读过程中教学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站在自身的角度、以自身的情感以及眼光等去感受作品。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以及对作品的初始反应,包括对一个词或一句话的鉴赏。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节选)》这一课文的阅读中,剧本中写道“鲁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而在相关的电影版中却是用火烧掉了支票,通过两个版本的对比,学生们对于文章作品的内涵以及艺术表现力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见解,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撕”这一动作更有表现力量且还能更加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良好的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并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晓霞.浅析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9(1):49.

[2]向彬华.阅读悦读:略论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8(1):156.

[3]郝明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38):156.

[4]胡被群.核心素养下培养高中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J].数码设计.CGWORLD,2019,8(16):144.

[5]蔡利香.探讨高中生如何提高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J].神州印象,2018(3):242.

[6]武俊强.探析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8):58.

作者简介:

崔永乾,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三中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第6篇

1 重过程=轻知识

新课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 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 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 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 一些教师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 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教师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是蜻蜓点水, 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 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事实上, 知识是基础, 是依托, 是载体, 是学生发展的双翅, 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素养和具体的语文知识的同时, 才能形成语文学习的初步能力, 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完整的语文基础知识由三部分构成:课程标准、教科书、课堂教学。课标明确规定了每段一时期的知识目标, 这些知识要点是衡量、确定语文基础知识的统一标准;教科书依据课标, 具体设计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框架及其深度和广度;而课堂教学则是语文知识的最后落实。因此, 要真正实施语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不仅不能贬低基础知识的地位, 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所以, 重过程≠轻知识。

2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 任何“好课”在教学方法上理应体现这种精神和原则。不少教师把“合作学习”教条式地理解为“探究学习”。我们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但合作学习不是实施新课标的招牌。

在当前教学中,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几乎达到泛滥的程度。他们几乎不论什么课程都要让学生讨论一番。其流程大都如此:分组——看书——讨论——汇报——总结。这种形式本身并没有错, 问题出在讨论环节。表面上看, 课堂气氛活跃, 但实际上教学效果不佳。问题之一是讨论的时间不够, 多数情况是刚刚分好组, 学生还没说上几句话, 教师就安排了下一项任务, 合作学习显得匆匆忙忙;问题之二是学生参与讨论的面不广, 常常是好的学生忙个不停, 差的学生什么事也没有, 大胆活泼的学生滔滔不绝, 胆小沉默的学生则游离于外, 滥竽充数;问题之三是讨论的问题缺乏讨论的价值。教师应该认识到, 小组合作不等于讨论, 更不等于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上, 教师还需花较大的精力去设计好要讨论的问题, 加强指导和干预, 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点缀, 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3 讲授法=旧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探究式学习方式, 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的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这个课标精神, 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课堂上不能讲授, 讲授法=旧教法, 真的如此吗?

其实, 讲授是指教师以语言为载体, 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情感、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有不少教育工作者把讲授法当作是传统教学的标志, 是陈旧的教法, 落后的表现。这是一种误解。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等于死记硬背, 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能说教师讲解就一定导致机械学习。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言语讲授, 新课程教学不是不要讲授, 关键是讲什么, 怎么讲。讲什么?讲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 讲精华部分;怎么讲?科学地讲授、艺术地讲授、引导式地讲授。讲授必须重视对讲授内容的选择, 加工与重组;讲授内容要少而精, 不能把什么都“倒”给学生;要运用“绘声绘色”的形象语言唤起和构造学生的表象;要从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入手, 联系学生熟知的事例与经历;要打破那种“静听的教育”, 变“独白”为“对话”, 要言明而不言尽;要力求做到针对性、严密性、启迪性、趣味性和确切性。从上可知, 讲授法≠旧教法, 它仍是新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4 多媒体教学=现代化教育

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 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俱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采用。的确,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有利于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化抽象为直观, 化陌生为熟悉, 化枯燥为生动, 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等等好处。正因为这样, 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现在绝大多数学校普遍要求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多媒体, 并把多媒体使用的多少当作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使不少教师把多媒体的作用无限放大, 好像多媒体一用, 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多媒体教学=现代化教育=高效优质课”, 这种对多媒体作用的认识偏差, 导致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问题, 多媒体使用成了时髦的标志, 是评优课不可或缺的点缀, 是表现自己教学能力强的手段。他们不管有用没用每节课每个环节都要使用多媒体。在一些课堂上, 有些课件与课文内容并不相符, 对学生理解课文帮助也不大。这样的课件只是一种装饰, 起不了课件应有的作用。

所以, 我们认为, 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 恰当使用多媒体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的使用和制作必须符合教学客观实际。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服务于教学内容, 不流于形式, 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最优化, 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摘要:新课标教学知识目标如何落实?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讲授法就是旧教法吗?多媒体教学就是现代化教育吗?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 试分析部分语文教师对新课标认识所存在的偏差。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教学,新课标,认识,偏差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 鲁伟政.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后的怪现状[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2.

[3] 吴祖松.走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误区[J].广东教育, 2004, 10.

[4] 王四军.关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6.

上一篇:语文阅读理解之我见范文下一篇:优秀党务工作者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