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之我见范文

2024-03-25

语文阅读理解之我见范文第1篇

杨 翠 仙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到蒙自四小快一年半了,想想去年10月份的青年教师课赛,当时要求用主题阅读的方法赛讲,我摸不着头脑,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已深深爱上了——主题阅读。“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诵读;少一点提问,多一点阅读;”否则,整篇课文将被你讲得支离破碎,老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累,且没有效果。记得有位教师在讲《月光曲》时,大段大段的文字自己说出来,我佩服她的背功,相信她为此一定准备很长时间,我在想,为什么不让学生读啊?如果师生合作读,效果会更好。“读占鳌头”“一读解千愁”,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理解感悟,读中明写法,这岂不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法?以读代讲,少了老师的繁琐分析,孩子们直接与文本亲密接触,文本的美言美语比老师的教学语言强得多。

一、情感是诗意语文的显著特征.

“放弃了情与境的语文学习是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美’,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位,用情去解读文本,用自身的情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

【案例片段】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以“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这一问题贯穿全文。我认为教师的功夫应下在文本中,要紧紧抓住文本,把文本钻熟吃透,再进行设计,这样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在教学提炼镭这一环节,我通过对“终日”的深入挖掘,体会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著追求。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孩子们,谁来谈谈你对“终日”的理解?

1 生:终日就是从早到晚。

师:我继续追问,这样只是一天吗? 生:(不是)是三年又九个月。 师:折算成天数是多少天? 生:是1300多天。

师:在这1300多天里,他们都在做什么?

生:在烟熏火燎中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的工作。 此时,我在音乐中,深情的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读:

师:当晨曦微露时——生:玛丽已经在烟熏火燎中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师:当夕阳西下时——生:她还在烟熏火燎中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师:在烈日炎炎下——生:她依然在烟熏火燎中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的工作;师:在寒风凛冽时——玛丽仍热在烟熏火燎中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的工作;师: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她顾不上柔弱的双手上留下的点点烧痕,也顾不上外界的冷言冷语。生:她都在烟熏火燎中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的工作。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更好的去体会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而且,教师用情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此时产生的情感是最真实、最真切的。

二、语文课应包容思想的质疑、包容学习的错误、包容情感的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案例片段】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解疑,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包容并点化他们的疑问,既尊重学生的真实学情,又不忘教师的引导责任。

师:一幅可怜的画面!一幅可悲的画面!你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些人们拿着锋利的刀正在凶残地宰杀一些小动物。 生:我仿佛看到沙尘暴正在袭击着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条漂着垃圾、散发着臭气的河流。

师:(播放课件,出示有关资料)同学们,不光是这些啊,在我们美丽的地球母亲的身上━━(师生感情诵读)

2 女:每天,地球上有15亿人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为空气的污染而死亡;

男:每天,地球上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臭氧层;

一组:每天,地球上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净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二组:每天,地球上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三组:每天,地球上有1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不毛之地; 四组:每天,地球上有 55000公顷 的森林被大火和砍伐毁于一旦; 女:每天,地球上有800万吨水土在悄然流失——

师:同学们,这是贪婪的、无知的人们对地球母亲犯下的滔天罪行!想想这些,我们怎能不油然而生愤慨之情,怎能不为她大声疾呼━━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

比如,我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中,在学习总理一丝不苟审阅文件之后,我这样设计的:师: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今晚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学生接读);夜很静,人们早已进入甜蜜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总理依然在写字台前,只见他——(学生接读);东方发白,天将破晓,敬爱的总理揉揉疲倦的眼睛,继续审阅他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学生接读)

一遍遍地动情朗读,学生的情绪高涨,语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多次诵读,直接推动了周总理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最后的情感勃发积蓄了力量,产生了发自内心真正的感动。

四、有感情的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根。

语文课堂的生命同诗一样,需要教师像创作诗一样去推敲、锤炼。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的职责便是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

比如:我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中,海鸥对老人震撼的情,我是这样设计的: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生接读) 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生: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师:这时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生接读)师: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生:海鸥们向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师生在配乐中反复感情诵读,让学生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种震撼的情。

语文阅读理解之我见范文第2篇

教育心理学认为, 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已有旧知, 在一定阅读动机的驱使下, 依托阅读习惯, 通过阅读数学材料, 将文字语言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 并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

一、变换方式、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比如, 在低年级教学例题“小雪得了10朵小红花, 小磊得了6朵, 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小红花?”老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拿出学具摆一摆。 (用小圆片表示小雪的10朵, 三角形片表示小磊的6朵。) 接着, 老师引导学生用圆形和三角形表示花, 把它们画下来, 进而顺势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数学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需要由具体到抽象, 又由抽象回到具体, 多次往复。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思维活动充分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 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越准确、越清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借助各种手段, 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学生阅读文本信息时, 就能自然地想到画图、列数量关系式等, 思维的敏捷性得到了加强, 阅读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

二、以身作则, 引起关注

数学老师的示范阅读的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老师的示范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通过老师阅读的示范作用, 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老师如今的课堂, 多数老师习惯把题目一出示, 然后指名读题或者自己直接泛读一遍, 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开工”。老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 又怎么能期待老师的学生认真读题呢?老师不能因为自己已充分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如果老师在每次读题时能读两遍、三遍, 指导学生来阅读, 那么学生对阅读也会更加关注。

三、课内课外, 双剑合璧

老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课外也要让学生尽情地读。课内阅读以读图、读符号为主, 课外阅读应以游戏为主, 不带任何任务, 自由的阅读、自在的游戏。

在教学中, 凡是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读得出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读;教学中, 可以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 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 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 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掌握知识的程度,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并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变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总之,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拓宽阅读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讲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认真阅读数学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 才能使数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兴趣、创新、实践》.杜敏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语文阅读理解之我见范文第3篇

一、仔细观察,描摹逼真

亲自观察,身临其境,可以真实地获取素材,更能牵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促使他们广泛的联想,激发他们把看到的境、听到的事和想到的情急于写出来,既活跃了思维启迪了智慧,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境引情,以情入境,但有很多学生不会观察,在观察时只是走马观花,大体了解,提起笔来,脑子里空空如也,茫无头绪。那么如何观察呢?首先,要全面细致地观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可以先整体地看事物,后看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看仔细,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观察,观察时,也同样要注重观察事物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地观察,边观察边思考,并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所观察事物的特征。其次,在观察的基础上,要理清作文思路,描写时必须注意方位、顺序,可以先写整体,后写部分,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写,还可从最富有特征的地方写起,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主要部分写具体,但不论先写什么都要求思路清晰,有条理。再次,要写出自己和物品之间的联系,好文章常常把自己放进去,找出“我”和“物品”之间的某种关系,把物或人倾注到自己的感情中去,写出自己对事物的喜怒哀乐,表达出自己的爱憎。

总之,学写人或物一类的文章,可分两步走,开始可以通过观察,重点摹写物体的外形特点,要求摹写层次清楚,尽可能把描写对象写具体、细致;第二步要求高一些,可以借物抒情,托物寓意,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多想多写,人和物一类的文章就不难写好了。

二、勤于动笔,善于积累

不断丰富语言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涓涓溪流可汇成江河,平时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只要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如学校、班级展开的朗读比赛、歌咏比赛,家庭成员间的为人处事,孝敬老人等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教师引导得法,可把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素材的教材。这就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古今名著脍炙人口,向学生介绍一些儿童读物、诗歌、成语故事、寓言从中摘录好词佳句,记录名言谚语,熟背成诵,长期坚持把学到的经过的写下来,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自我修改,着眼提高

语文阅读理解之我见范文第4篇

1 指导阅读, 培养能力

政治课阅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 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的深刻认识和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

1.1 指导课内阅读, 用好教材

新课程改革指出, 教师要成为理解教材“平等中的首席”, 要用教材来“教”, 而不是教“教材”。课内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教材, 让学生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知识网络。主要的做法是, 借助现有教材, 指导学生精读理解。

1.1.1 教师示范, 精选阅读

教师精心选择符合学生现有认识能力的教材, 让学生来读明白, 深入理解。第一, 指导学生读好教材, 把教材中的片段认真读懂, 做到正确理解原文意思, 全面理解原文的思想;第二,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文章, 为学生阅读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 如网络文章和其他案例信息。

1.1.2 提出纲要, 释疑诱导

中职学生基础起点不高, 需要教师降低难点、突出重点, 让学生能参与对教材的阅读, 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学中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加以整理, 课前给学生一个重点阅读提示, 并设置学生能通过初步阅读理解的一般问题, 诱导学生深入阅读。也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并指导学生联系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要设置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 由简单问题逐步过渡到较深刻的问题的解决。

1.1.3 提炼要点, 培养思维

教材内容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范本。可能与现实的变化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需要补充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加以理解。比如,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国家的科学决策?验证改革开放的标准是什么?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阅读材料“见证改革开放成就的5组数据”, 帮助学生概括出改革开放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家庭收入的增长、经济、科技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更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握改革开放的成败。

1.2 指导课外阅读, 拓展视野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 也要与学习相联系。一是能有效防止学生漫无目的的滥读, 浪费时间;二是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学习的动力, 拓展知识视野, 开阔思维。

1.2.1 热点阅读, 关注社会

社会的热点问题, 与教材紧密联系, 既能创设现实情境, 也能通过具体事实理解教材, 形成哲学就在身边、政治就在身边的意识, 也容易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的阅读, 把学习知识的目标导向真实的生活,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以致用。

1.2.2 时事阅读, 了解细节

案例和教材细节阅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形成综合概括能力。《法律常识》教学时常利用新闻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 提供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 哲学阅读, 感悟价值

哲学阅读, 是对阅读价值的提升, 既有对哲学原理的阅读, 也有对生活哲学感悟式的阅读, 让哲学教学回归生活原点的阅读。政治课程思维的统筹性、哲学的方法指导性特征都很明显, 是知识中的知识, “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 更是思想政治课“态度价值观”维度的重要目标。

2.1 挖掘思想, 启发思维

为了让学生能读懂哲学, 我们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哲学的启蒙书籍, 如《苏菲的世界》《塞莱斯廷预言》等。从普通的生活事例入手发现学习哲学的乐趣。

2.2 联系实际, 阐述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一定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除了社会现实, 还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新课程强调学生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让学生通过漫画阅读“杀鸡取卵”的故事, 理解经济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警示。如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时, 让学生讲诚信故事、阅读诚信故事等, 懂得诚信思想存在于生活中,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2.3 古为今用, 化繁为简

名人名言, 精辟扼要, 往往渗透深刻的哲学原理, 教材中有很多引用古今名人的描述, 有助于对教材理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要好好利用。如:“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这些浅显易懂的短句、名句让学生深刻理解, 读思结合, 并能牢牢记住。

3 趣味阅读, 培养兴趣

3.1 趣事见闻, 联系教材

经济学基础、哲学基础教学中, 中职学生都感觉知识晦涩难懂, 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教学中必须把哲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说明哲学原理对生活的启发意义。

因此教师自身要有阅读的基础, 把生活事实与哲学原理结合起来。如人们常用“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来说明投资风险与收益机会之间的对立统一。

3.2 身边素材, 深入思考

将客观事实上升到哲学原理, 这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 我们必须从身边的素材来帮助思考:为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什么付出才有回报?学生就会联系生活中说的“不劳而获”“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有舍才有得”等典故来概括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一哲学原理。

3.3 引发讨论, 情理交融

探究式阅读方式更适合思维活跃的中职学生。选择与中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话题来展开讨论, 既能融合学生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也能激发学生的思辨性和创新性思维, 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激发了头脑中的潜在知识。比如根据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 以及在寻找理想职业与现实学业成就之间的矛盾关系来展开讨论“理想与现实”的主题, 既能让学生深入对自身条件的思考, 也能激发学生为未来理想职业作奋斗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讨论中彰显真实的价值。

语文阅读理解之我见范文第5篇

1 高举思想品德教育的旗帜

思想品德教育是新时期最需要加强的一种教育, 它的重要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需要渗透的一种教育。

现在的高中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长大, 在风平浪静中成长, 没有经历大的政治运动的熏陶和磨练, 且由于一段时期以来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对高中学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所放松甚至有所忽略。故现在的高中生爱国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文明法纪观念淡薄;独立意识、吃苦耐劳意识、公众意识比较弱;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识之士再三呼吁, 再三强调道德回归。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用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也未必不可, 且这一“失误”主要是指思想品德教育的失误。上个世纪挂在教授们嘴上的“一代不如一代”到现在差不多可以改成“一代又不如一代”。现在的高中生迟到、早退、旷课乃家常饭, 上课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就睡觉乃天经地义;偷扒抢劫、打架斗殴甚至杀人放火也不是个别;吸烟乃至吸毒也不是怪事;谈情说爱至打胎乃至卖淫嫖娼也有可能。这样的高中生走进大学校门就可能成为第二个第三个“马加爵”。怪不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也怪不得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一再高举思想品德的旗帜, 一再传道。以2002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为例, 全套试卷处处见“道”, 题题传“道”, 其中第一大题传了“精卫填海、机关作风、知识本位、反腐倡廉、终身教育制度的”的“道”;第二大题传了“生态环境”的“道”;第三大题传了“飞将军李广的高贵品质”之“道”;第四大题传了“眷恋故土、圣人好学”之“道”;第五大题传了“美的信息和努力人生”之“道”;第六大题传了“国际形势”之“道”;第七大题的“心灵的选择”的话题作文更是集中传了“道”的真谛。如此多的“道”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绝不是源于出题者的头脑发热, 而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道”了。没有这个“道”, 我们的经济发展就难以纵深, 社会就会倒退。

“文以载道”, 新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中语文教材都体现了这一点。如《大纲》的“教学目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 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大纲》的第三大点第一小点是: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大多数课文都是传“道”的典范。以新编高中语言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传了“爱国、报国”之“道”, 《采桑子·重阳》传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之“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传了“热爱母校”之“道”。穆旦的《赞美》传了“坚定的爱国信念”之“道”。舒婷的《致橡树》传达了一种与现代某些青年人相悖的“爱情观”。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传了“祝福每一个人, 唯独不祝福自己”之“道”。普希金的《致大海》传达了“自由之声”。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表达了一种“无私的爱情观”。整个第一单元几乎每篇课文都传了一种“道”, 其它单元也差不多。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在“授业解惑”之前。这个“师”一般指语文教师, 现在传“道”也首推语文教师。故新时期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要高举“道”的旗帜, 高举思想品德教育的旗帜。

要高举思想品德教育的旗帜, 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结合时代的主旋律、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 学生安身立命必要的品质把教材用活用好。教材是“死”的, 人是活的, 活的人可以使教材活起来。还是以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为例:如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可以结合“商品经济大潮”、“学生要安身立命就要做奋发有为的弄潮儿”来讲解“到中流激水, 浪遏飞舟”的诗句。

要高举思想品德教育的旗帜, 教师就要有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强行“灌输”和干巴巴的说教都行不通, 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造成负面影响。事实上, 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正确人生观的确立, 高尚品德的拥有, 良好习惯和严谨作风的养成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得法和学生自己的身体力行。故教师应尽可能用最佳方式引导学生,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教育学生。如要用“反论证”解除学生对共产党信仰危机可以这样做:假设让某些资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 结果会怎么样?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假设13亿多人口的中国没有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肯定是一盘散沙, 肯定会天下大乱。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愿不愿想和怎么想。

高举思想教育的旗帜, 教师就要言传身教。要讲爱国, 教师要先爱国;要讲吃苦, 教师要带头吃苦;要讲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 教师的习惯和作风就不能坏。教师最好是道德的化身, 正义的使者。教师还最好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 这样言传身教才更有效。当然, 这样的要求对过去的“臭老九”, 现在的“穷老十 (师) ”来说实在有点过高, 但没办法, 为了不垮掉一代青少年, 为了不垮掉一个伟大的民族, 伟大的国家, 我们教师就只好受点委屈了。

2 高举能力的旗帜

关于能力,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教学目的”是这样明确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在此大纲的要求下, 近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指挥棒”直指能力, 考查能力的题占了九成以上。

为什么“大纲”和高考会作如此的要求呢?这是因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伟大的民族复兴的需要,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学生安身立命的需要。君不见, “书箱书柜”式的未考上大学的高中生百无一用, 工不能工, 农不能农, 甚至连找口饭吃都成问题。因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大批的仅仅拿了个高中文凭而不敢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怪不得邓小平再三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也怪不得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也怪不得本人提出要“高举能力的旗帜”。

要高举能力的旗帜,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就要实行全面的改革, 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

要高举能力的旗帜,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就不能当“教书匠”, 就不能完全传统的“以本为本”, 把教材肢解了又肢解, 肢解得“体无完肤”还兴犹未尽。因为这样培养不出学生安身立命所需要的能力, 因为高考语文试题90%以上的材料来自教材以外。你就是把所有教材都吞下去又有什么用呢?

要高举能力的旗帜, 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以“博士”自居, 把学生看作知识的仓库、机器人, 施以“满堂灌”。讲了45分钟不够, 再讲15分钟, 还不够, 还想讲一分钟。讲得自己口沫飞溅、唇干舌燥、天花乱坠、天昏地暗还不肯罢休, 讲得好学生头昏脑胀、昏昏欲睡、“差”学生睡成一大片还不解恨。其实, 区区几百课时能穷尽浩如烟海的语文知识吗?

要高举能力的旗帜, 教师就要当“导师”, 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启发、点拨学生, 引导了再引导, 启发了再启发, 点拨了再点拨。把高中生当成大学生, 当成有一定学习基础、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活人, 授之以“渔”, 最多给之“渔饵”, “钓鱼”嘛, 是学生自己的事。譬如鉴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首先教学生鉴赏词的方法:抓住意象, 通过联想把握词人的“志”, 熟读背诵等等。然后引导:在这首词里, 毛泽东写了哪些意象?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意象写得那么美?当时中国的形势怎样?当时毛泽东的处境怎样?有些什么革命活动?有怎样的理想抱负等等。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把握这首词, 全面准确地理解词旨。

要高举能力的旗帜, 教师就当“师傅”, 只将教材做个示范分析给“徒弟”看。“师傅引进门, 修行在个人”。“师傅”教给“徒弟”走路的方法之后, 大可以甩手让“徒弟”自己走, 自己练, 只在非扶不可的时候才出一只手。至于“徒弟”能否拥有走路的能力, 就看他方法学得如何, 方法用得如何, 锻炼的量如何, 意志力的强度怎样等等, 一句话, 就看他的“造化”。

譬如鉴赏诗歌:教师只要重点分析一二首, 教给学生鉴赏方法, 学生在自我鉴赏了又鉴赏之后, 就能悟出“门道”, 就能自己提高鉴赏能力。当然, 作为“师傅”, 教师眼中既要有树木, 更要有森林;既要有教材, 更要有大千世界。因为真正的语文不仅在教本上, 更在广阔的生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包括课本在内的整个语文世界。

要高举能力的旗帜, 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少讲, 讲半个45分钟就行了。若讲得恰到好处, 讲得精, 10分钟也行。多留点时间想尽可能多的办法让学生多看看、多想想、多练练、多探究探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因为能力是锻炼出来的, 而不是讲出来的。譬如作文, 若教师在布置作文题前总是向学生讲文章要如何如何写, 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 中间如何过渡, 怎样审题立意, 怎样布局谋篇, 怎样起承转合, 注意什么样的语法规则语言才通顺, 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语言才生动形象或有气势, 文章怎样写才有韵味, 引用多少名言、谁的名言才有说服力等等, 而学生文章写得少 (一学期才那么三五篇) , 那他的作文水平怎么也提不得很高。且教师讲得多了, 学生头脑里的条条框框多了, 就更无从下笔了, 这也正是大多数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的真正原因。其实, 作文无它, 在懂得基本章法之后, 唯看多耳, 唯思深耳, 唯手熟耳!

3 高举自学的旗帜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教学目的”有这么一段: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段话说得太好了!它指出了学语文要学方法, 要自学。学到了方法才能自学, 学到了方法就能自学。自学能为莘莘学子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为自学能增强学习兴趣, 健康学习心理, 领悟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锻炼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给人以成就感, 使人能有更好的终身发展。自学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莘莘学子乃至全体国民的学习潜能, 掀起全民学习热潮, 大开终身学习制度之门。所以, 高中语文教学要高举自学的旗帜。

要高举自学的旗帜, 教师就要尽可能多的点拨学生自学的方法, 一首诗怎么自学, 一篇散文怎么鉴赏, 一篇小说、一篇戏剧怎么分析。这篇课文学什么、怎么学, 那篇课文学什么、怎么学。这种题目用什么方法思考, 那种题目用什么方法做。怎样细读、怎样浏览、怎样精读、怎样略读、怎样预习、怎样复习等等。教师都得指导、点拨, 且最好是分门别类指导点拨, 且最好是一节课都有所侧重地指导点拨一个方面, 且最好每一节课都以自学方法指导为主, 传授知识为辅。这样一来, 学生注重的是学习方法, 学生学到的是自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果都会提高。相应地, 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会增强。

要高举自学的旗帜, 教师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拓宽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可以是语文课上, 也可以是课余时间。语文课上的自学时间靠教师多给, 不要怕给, 舍不得给。当然给学生自学时间以前最好让学生明确自学目标或提出一些问题, 这样学生自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取得可能取得的效果。指导学生课余时间自学最好根据学生的爱好布置一些带研究性的专题, 并提出一些供学生参考选择的方法。空间可以在教室、寝室, 也可以家里;可以在交通工具上, 也可以在社会实践场地中;可以在天南, 也可以在地北, 只要教师有心, 任何地点都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学。

要高举自学的旗帜, 教师就要适时对学生的自学给予正确的评价、诱导。学生自学了一段时间或一定阶段后, 一定有或多或少、各种各样的收获, 这时若教师加以积极的评价和诱导的话, 学生就能从自学中明确得失, 看到自己的进步甚至尝到甜头、找到乐趣。这种成就感将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自学, 取得更大的成就。如自学《红楼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布置不同的自学目标:或把握《红楼梦》的主题;或赏析《红楼梦》中的诗词曲;或理清《红楼梦》的结构线索;或搜集整理曹雪芹的家谱等等。自学一段时间以后, 不同的学生会对《红楼梦》的不同方面产生自己的看法, 这时搞一个专题成果汇报, 比如“《红楼梦》诗词曲大会餐”, 学生肯定会饶有兴趣, 肯定会颇有收获。

要高举自学的旗帜, 就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不能因为生怕学生自学不好而把学生捆得像个小脚女人, 以至于学生离开学校、教室、老师就不能学习了。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普遍的弱点。教师不敢放手也不晓得怎样放手, 因为要放手的话, 课不好上, 老师不好当, 太难动脑筋了。学生也不想放手或不愿放手, 反正有老师包办代替, 何乐而不为呢?殊不知这样做掉进一个怪圈,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性。书呆子式的教师把生性活泼的学生教成了书呆子, 书呆子式的学生考上了大学, 当了教师, 又成了书呆子的教师, 书呆子式的教师再把学生教成书呆子。另一方面, 大批的不是书呆子式的学生成了“不合格”的学生。这种学生没有自学能力, 没有自学兴趣。这种学生走向社会以后, 如果无所事事的话就只好玩牌了, “十亿人民八亿赌”正是这种现象的形象反映。

事实上, 若教师把自己备课的所有参考书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学, 学生一样能学好课文, 如果加以适当诱导、点拨的话, 甚至能讲好课文。

一言以蔽之,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宜重品德磨砺, 重能力培养, 重学生自学。

若将这“三重”落到实处, 那我们语文界不尽如人意的面貌定能得到改观, 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定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文人能将, 甚至世界级的文豪, 甚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们应该这样拭目!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本文认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要高举三面旗帜, 即:思想品德教育的旗帜, 能力的旗帜, 自学的旗帜。

语文阅读理解之我见范文第6篇

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厌倦, 而太多变的教学又让学生琢磨不透, 不能形成规律, 无“法”可依, 所以教学就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 既需要象做饭一样要变换花样, 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习惯, 让学生觉得有规律可寻。例如每天的预习, 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 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生字、词语以及有关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初次阅读课文, 是必须掌握的。而有时也需要一些变化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 例如我在教学《变色龙》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自己朗读的最好的段落录下来, 让学生通过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2 教学主体要调动激活

要相信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有时我们总是为僵化的课堂气氛而很苦恼, 其实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不是一天可以培养的。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聪明指数绝对超过了我们小时候, 如果要是用我们来衡量他们是不行的, 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给学生一个施展自己的平台。例如:在学习《窗》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设想一下, 这个没有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 他会怎么样呢?同学们纷纷的去说。有的说, 他懊悔之极, 后来自杀了;有的说, 他也旧病复发, 痛苦而死;有的说, 他在一次次的噩梦中死去了;还有的说他后来遇到了一个好的医生来这个城市于是很巧的治好了他的病, 而他后来就用自己所有的钱, 买下了对面的土地, 把他建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超出老师的想象的。

3 教学重点要突出体现

语文课堂要突出重点, 体现亮点。其实新课本每单元基本有一个重点, 但是每课又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中, 主要是小说, 《孔乙己》、《范进中举》、《口技》、《变色龙》、《窗》只有一篇是文言文, 其余都是小说, 而四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但是对比的角度又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握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去学习。让学生既看到知识的整体特征, 又看到每一课的特点。既要给学生知识又要让学生感受到快乐, 营造快乐语文的氛围。例如《孔乙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孔乙己的境遇而编写课本剧, 并进行表演, 或者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已经制成光盘的课本剧来感受主人公的悲惨的命运。《口技》则可以让班上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在快乐的同时了解什么是口技。《变色龙》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分角色读, 然后自己选出最佳搭档来展示给同学们。

4 教学情感要交流酝酿

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 没有情感的课堂是痛苦的, 让学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课堂上能真情流露, 与主人公共命运, 与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与对话, 以情来陶冶学生以情来激励学生。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手段。比如, 在学习《背影》一文时, 我首先让学生听了《父亲》的歌曲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父亲, 想想父亲给自己的关爱。其实老师如果有能力, 最好自己给学生唱, 或者让有能力的学生唱, 这样学生更有深刻的体会。我在教学《白杨礼赞》的时候, 给学生唱《小白杨》, 尽管唱的没有歌星好, 可是学生还是觉得我们老师真行, 于是就更加强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学范围要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社会。如果就语文课本学习语文是永远无法学习好的, 我们精彩的课堂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很小的一部分, 只是能应付考试, 而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是无法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学生的语文最终是要在社会中去检验的, 所以必须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尤其是新教材, 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 不在要求统一答案, 所以这就是说老师一定要把思维的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提高。要让学生更多的去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去积累生活, 去品位生活。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积极的去学习语文。

语文作为母语原本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是现在却因为教学的课程而变得过分的单一, 使语文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活力。尤其是现在的语文, 由于文言文是固定的, 是必考的, 所以老师们在复习的时候有时会过多的把经历放在一个一个生字的记忆, 要求学生一个字不差的把文言文背写下来, 于是这些原本在新文化中已经没有了语言影响力的文章, 成了老师教学的重点, 也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苦不堪言。当然我们不否认古人的知识的广博, 也不否认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辉煌的文化遗产, 但是不应真正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我总是觉得应该是一种人文的积累, 而不是文字的积累。古人的东西再好, 还是应该去更多的发展现在的理念。由于有的文言文很长, 学生又没有学习的兴趣, 所以教师不得不为了考试而逼学生去背。尽管考试时就是那么10分左右的题, 可是面对一分也不能少的考试来说, 对于关系着学生命运的考试来说, 总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成了一项负担。对于优秀的学生还不是问题, 对于差一点的学生那简直是如登高峰。

不过, 教师也可以分层而论, 让学生体会古人语言的精炼, 可以让学生去积累和欣赏自己喜欢的一些诗歌和文章,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背诵课本上的几篇, 几首。

6 教学内容要开放灵活

努力建立开放的语文。语文是母语原本就是学习其他科的基础, 是学生将来生活的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

但是长久以来, 各科都是孤立进行教学, 学科本位的思想太严重了。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 忽视了学生知识的联系, 以及科目的交流和沟通, 把自己封闭起来, 然后说语文怎么也考不好, 怎么回事。当然我们不否认语文考试以往存在的弊端, 而导致的应试和素质的冲突。课程过度的强调统一, 东、南、西、北、中, 亿万学生同时学习统一的内容, 使课程变的凝固、僵化, 缺少了弹性。

可喜的是最近的考试出现了科目的交融, 尽管只是那么1、2分, 可就是为了这一点分数老师们会苦心的去经营, 会努力形成一个教育的整体。

有时我们生病时会因医院的科室分的太细, 以致有时生病了不知道要去哪个科室而苦恼。其实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是适当的有一点沟通, 不要因为自己不是英语老师而不敢说一句英语, 不要因为自己不是物理老师而为自己对物理知识的浅薄而做解释, 其实老师应该是一个多元的整体, 是一个一专多能的结合体。

当然不是说语文课都上得不伦不类, 但是也不是雷池不可跨越。语文课堂要打破壁垒, 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 综合实践相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快乐融融, 让语文不在是学生的负担。这是每一个老师和家长的心愿。

摘要: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峻问题, 也感到了自己在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于是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总结, 和大家共同交流。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下小结。

上一篇:语文教学巧用多媒体范文下一篇: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