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识字训练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31

语文识字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将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进行有机整合,是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基础进行课文缩写教学的实践,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并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围绕如何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整合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训练;整合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生活、阅读等方面的积累还不够充足,这也就影响了小学生在作文中的创作。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更多类型的文章,拓展自身阅读方面的广度,利用有效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素材,并在作文写作中灵活运用。通过广阔的阅读提升学生认知范围,丰富思想感情,为语文学科提升打好基础。由此可见,教师应将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有机整合起来,以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整合有何意义

(一)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进行有机整合,可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与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有机整合,能帮助小学生在閱读中积累丰富写作素材,并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提升教师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语文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充分。因此,教师在课堂语文教学中应及时有效地对小学生学习做出指导,以学生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提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以有效的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相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方式下感受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以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扩展学生语文思维

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有机整合起来,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往往被教师分离开来,小学生不能将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到的情感,在作文中及时、有效地表达出来,长此以往,会让学生逐渐忽视了阅读过程中所碰撞出的激烈情感,也不能有效地将这种情感在作文写作中抒发,学生在语文思维发散中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接受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后,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作文训练,提升小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阅读与作文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前,还应充分了解阅读与作文之间有怎样的关联,两者在教学目标、知识积累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一)两者在教学目标上相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促进学生能深刻理解文章,了解作者意图,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有效阅读教学,学生能学会分析文章、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应该如何表达。作文训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到文字、句子等语文知识,以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美的文章。

(二)阅读的积累即作文素材的积累

学生只有进行有效阅读,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同时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并获得语文思维的发散,丰富学生想象力。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并与作者在文章情感表达上产生共鸣,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中情感上的升华。学生将语文阅读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合理、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丰富作文素材内容,如名人名言、历史故事等。在作文创作中以阅读素材实现内容的丰富,帮助学生完善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能够在作文创作中流露真情实感,避免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假大空”的现象。

(三)两者在关系上密不可分

学生通过丰富阅读的过程,即是写作素材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丰富阅读中积累下的写作素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储备更多的写作材料,还能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作文写作手法与事件表达方式。当学生在进行模仿写作时,就可以根据写作要求运用适合的写作手法与技巧,完善写作内容。另外,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知识理解能力。学生在完成大量的阅读后,在情感上得到了熏陶,提升了思想层次,促进了语文阅读与写作的紧密联系。

(四)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帮助他们丰富了语文写作的素材,激发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文训练视为教学的一部分,将两者有机整合起来,且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学生能准确输出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能在写作过程中熟练运用。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真实情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获得语文思维能力的发散,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有机整合具有积极意义,阅读可以激发学生语文习作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有机整合策略

(一)以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模仿写作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模仿写作是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模仿写作的对象大部分来自课堂上已学习过的文章内容,一般模仿写作以模仿学习过文章的用词、语句连接以及思想表达等方式为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应引导其将这些独有的特色应用到自己的作文创作中,通过这样的写作形式可以丰富学生作文内容。同时,也使得学生的作文在层次上更加分明。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模仿写作不能说是完全的文本创作。任何人在写作积累中,模仿写作是必须要经历的。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此时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足,自主创作的能力也有待提升,而通过模仿课堂所学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可以帮助学生在作文创作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讲解《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于文章中描述人物精美语句的记忆,文章中有多处巧妙描述人物的语句,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写作的重要素材。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者描写人物的思路做出总结,以丰富并帮助学生厘清模仿写作的思路。

(二)以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将阅读获得的丰富素材灵活运用在写作中,能促使学生在写作中快速形成整篇文章的构架及写作思路,并在写作中加入积累的素材,促使学生在创作中更顺畅地表达文章中的情感,提升作文写作的纪实性。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时,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语言的输入,而作文训练是经过阅读后的语言输出。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或引导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素材,这对作文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有重要意义。通过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在作文训练中应用,为学生降低了作文创作的难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在一次地震中,父亲不顾艰难,不放弃挖掘,终于救出自己的儿子和他的同学的故事。这篇课文以父爱的伟大为主线,描述父亲在地震中经历各种艰难,救出儿子的场景。通过文章的阅读,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文章中父亲救子的情感,感受文章中所传达的父爱。只要心中有希望和爱,就能成功。教师可以在完成阅读教学后,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深层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并在领会文章中描写技巧和写作手法的基础上,将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在作文中表达出来。

(三)在阅读中激发情感,丰富写作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缺少了阅读教学中的兴趣,也对学生作文写作训练的积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学生也不能主动地进行语文阅读,只将作文训练当作一项学习任务来完成。这就逐渐使得学生对作文这项学习内容感到难以完成,甚至引发学生对作文训练的反感,从而无法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整合,提升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带来的乐趣,提升学生对作文训练的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扩散思维,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这也是学生写作水平、写作效果提升的关键。模仿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并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但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化为己用,在之后写作中也就不能真正地提升个人写作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内容教授时,教师可以在正式进行授课前,让学生先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将自己对母亲的真实情感用已有的写作手法表达出来,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分享自己的作文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他人是怎样描述母亲的,获得学习写作的机会。而后教师通过对《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的详细教授,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及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中能结合自己实际生活以及文章中所学来表达情感,丰富作文内容,从学生的有效阅读中激发情感,并在写作中丰富情感。

(四)重视阅读后读后感的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阅读成果体现是在阅读后写读后感,以写读后感的形式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感悟写出来,这样的作文训练方式能强化学生对已读文章的印象,并能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有效提升,在读后感写作中将自己对文章理解后的真实情感抒发出来。教师应重视读后感的写作训练,这也能帮助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阅读与作文训练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作文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将它们在教学中重视起来,并进行有效整合,让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晓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

[2]张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3]张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华夏教师,2019(29).

[4]高小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28).

[5]吴朝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9).

[6]黄海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路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0).

[7]宁玉仙,曹子君.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优课经典教学培训感悟[J].家长,2019(10).

[8]黃细缨.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整合模式的探究[J].课外语文,2019(33).

作者简介:李克新,1974年生,山东新泰人,专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作文教学。

语文识字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作文,是学习语文综合训练的主要手段。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从有效的途径在“学法”上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呢?我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收效还是不错的。

关键词:基本功;积累;真实;兴趣

一、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基本功,为命题作文打下基础

小学作文训练究竟应该从哪一个年级开始,多年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从三年级开始,理由是,低年级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不多,不能作文。我以为这样理解未免偏颇。固然,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主,但并不意味着三年级以前没有作文基本功训练。如果低年级语文课只抓识字阅读训练,到三年级命题作文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这分明告诉我们,小学作文训练应该从一年级抓起。

我以为,基本功的培养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一年级加强学生口语训练,指导学生看图说词,组句;第二步二年级侧重写话训练,引导学生认识并实际运用完整句子;第三步三年级步入片断训练。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平缓命题训练的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学生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首先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细心人,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甚至可以放宽范围,让学生写动画片或电视剧中的角色,描述他们感兴趣的游戏等。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并且及时地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來,写作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同时,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读能使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开展读书活动,在班内设立图书角,利用阅读课用于学生阅读,在阅读的时候,向学生指导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和心得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并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为作文积累了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三、转变观念,激活思维

此外,传统作文教学观认为,只有歌颂美好生活、赞扬伟大精神、表明远大理想之类的文章,中心才算是健康向上的,值得倡导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习作似乎成了样板戏、八股文。这种千篇一律的要求,不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与教师所期望的结果适得其反。

鉴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的形式真实地表现出来,不必刻意粉饰,哪怕是反映社会的阴暗面,或是对某种社会现象表示困惑、迷茫甚至是批判,真正做到“言论自由”。于是,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作文真真正正地成了他们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方式。

四、多作表扬和赏识,提高写作热情

写作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内容、训练技法非常重要,对待作文的积极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 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 然接受。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原则,因为它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

根据这一原理,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运用赏识,把它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作文有优劣之分,但学生渴望得到赞赏的心情和作文的劳动是共有的,在评改中用赞赏的目光去寻找优点,使用使用符号、批语和评分高亮,是一种极好的鼓励。评讲时进行提名或范读。组织班级作文竞赛,用奖励激发学生竞争心理。多多赞赏,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文训练与写句子不同,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不仅要注重素材的积淀,一个循序渐进的进步过程,也要在作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提供一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空间,解放其思维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写作天赋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附属小学 746010 )

语文识字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語文与生活联系密切,语文的学习、训练与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把大小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即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是进行语文基本训练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家庭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生活中度过的,对家庭生活最熟悉且感受最深。这些,这就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有利条件。让学生从生活中悟出生活的道理,学生具有善于模仿的特征,在生活中无意识地进行了听和说的训练,而听和说也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社会经验去感知、感悟语文,把课文放到生活中去,真正从生活中得到感悟和体验。语文学习内容与学校生活的有机交融,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乐趣。

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社会生活是个更广阔的领域,是语文交流运用更广阔的天地,要不断去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课本中许多文章都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正是从社会生活中体验出来的,语文的学习与社会生活也是紧密相连的。

二、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

语文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服务生活。在信息量急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电影、网络等给学生们带来了信息,带来了各种知识,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积累了他们写作的素材。这些对学生作文训练时有很大的帮助。语文离不开观察,在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要到生活中去实践、去学习观察、观察自然中的人物、景物,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审美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促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描绘祖国的秀丽山河,抒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同时训练学生在语文中所学的字、词、句的运用。

三、语文学习要立足生活大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各种技能训练。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教学进程的不同去进行设计,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有静有动,有机结合,形成真正富有艺术特色的大课堂。从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到学校大型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把语文课上得生机勃勃,使语文学习充满无穷的乐趣。我校申报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的课题,笔者参加了课题的研究,本人领导了“校园文化建设”子课题的研究。为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健康的个性,我的具体做法有:1.在听、看、想上做文章。学生把每天从家庭、社会听到、看到的新鲜事情记录下来。2.央视“早间新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办的有声有色,教师进行适当剪辑播放给学生看,给学生营造一个“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开放式学习氛围。3.吸收多元文化,引入名著及诗文选读。以人为本,把阅读的设计主动权交给学生。4.搞好文学社团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我校早就成立了“映山红”文学社,编辑印刷《映山红》社刊,给学生提供耕耘的园地。5.热点追踪,开展社会调查。以文学社成员为主,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深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在指导学生课外小组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我小组写出的调查报告《从山、海、路、城、区位优势,看大珠山的经济发展前景》,《从山、海、路、花、寺看大珠山的旅游经济开发》《从凿石、捞沙、森林防火看环保的重要性》等获得国家环保总局的表彰奖励。校本课程《走进大珠山》获黄岛区校本课程一等奖。

实践证明,回归生活的语文教学大课堂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更新了教育观念,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教室,迈出校园,融入社会,实现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链接,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彭德生,山东青岛市黄岛区滨海中学教师。

语文识字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识字的教学,因为小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对于汉字知识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而汉字教學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应重视多媒体的重要作用。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将识字教学形象化,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延伸对汉字的掌握。

一、前言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而低年级的学生因其年龄小,在学习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且对生动有趣的事情感兴趣。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降低识字教学的难度,同时应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导学生发言时,会因为自身的口音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发音。如果教师发音不规范,会对学生的识字学习造成消极影响。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识字教学汇总,对每个汉字拼音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学生能够根据标准的发音进行识字学习,从而快速掌握识字与拼音知识;另外,多媒体课件增强了语文知识教学的形象性及生动性,能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不能理解事物的抽象概念,只能认识具体的事物形象。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为学生创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多媒体在识字教学运用的途径及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知识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教学情境能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且自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以此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乏味、枯燥的刻板印象,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掌握识字知识。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加入适当的音乐或动画,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带给学生全新的识字课堂体验。音乐、动画及颜色等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迅速产生好奇心及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比如,在学习同一部首偏旁的字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小游戏吸引学生,教师利用多媒体与投影仪,将“摘苹果”游戏展示出来:每一棵苹果树上的字是同一个部首偏旁,而树上长满了苹果,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学习的汉字。之后,教师教导学生该生字的拼音及含义,学生正确读出这个汉字的读音,并了解汉字含义时,教师点击这个苹果,该苹果会落下;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时,教师点击该苹果会毫无反应。另外,教师也可以打地鼠、猜字谜等方法,为学生创设出轻松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2.形象化教学,强化学生识字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采用形象教学法。形象教学就是教师对汉字进行形象描述,使用形象化的记忆方式理解汉字含义。尤其是小学语文中大部分汉字为象形字,还有一部分为形声字。象形字的教学,低年级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学习这些汉字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解释象形字的特点及渊源,让学生学会联想记忆法,加强对汉字的了解。

针对形声字的教学,教师可形象化教学。小学语文所涉及的形声字较多,并且字体笔画也多。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需对这些形声字逐一讲解,让学生掌握它们的特点。有些汉字同音还同形,只凭借教师的口头描述,学生很难把握汉字的应用及写法。因此,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相关教学设施,将汉字的特点、结构等通过动画、影像等方式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给予学生形象的知识讲解,以此增强学生的识字效果。比如:载与栽这两个汉字,教师可搜索相应的动画,载的动画是一辆校车载满了学生,这是可重点强调“车”“载”人,并且在旁边注释拼音;而栽的动画是,栽花或者栽树的过程,花与树都属“木”,这就是“栽”与“载”的区别。这种教学方式既教会学生发音,同时也为学生解释出两个汉字的含义及用法。

3.细化结构展示,指导学生书写

汉字除拼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结构,有上下结构、包围结构,以及左右结构等。教师提前设计好多媒体课件,在识字教学中呈现出汉字的多种结构,通过田字格的展示,可以规范化汉字的书写结构。教师可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让其选择出一些汉字,教师将这些汉字的结构、偏旁、笔画顺序在田字格里示范出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为检查学生的练习效果,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做出这些汉字的教学课件,将每一个汉字结构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检查自身是否有书写错误,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为有效提升学生的书写积极性,教师可挑选部分学生,利用投影仪将他们的书写成果展示在大屏幕上,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展示汉字结构,提升了小学识字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将小学语文与现代化教学有效结合,能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结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并显著增强教学效果。

语文识字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21世纪初,互联网教育进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教育开始较全面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到“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云学习、翻转课堂,这些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彻底颠覆了傳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电子教材、电子书包悄然走进校园,赋予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新的内涵。天津市北辰区模范小学紧随时代脚步,将优学派借鉴到课堂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优学派支撑下的小学语文识字课教学模式研究,并初见成效。

【关键词】电子书包;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模式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中对低年级的识字量有明确要求:“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并对如何进行识字教学有明确的规定。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而作出的恰当的决定,也是为了实现“将识字写字和发展语言,与阅读写作巧妙结合起来”的目的而提出的现实的科学规定。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识字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开展了优学派支撑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的研究,先后组织开展了课例的展示,教学中的困惑讨论、反思,识字教学的经验交流等校本教研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认识上逐步达成共识。我们认为,识字教学要富有情趣,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地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老师要依据汉字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汉字的规律,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根据汉语拼音音阶读准字音、依据汉字造字特点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和在语境中理解字义的良好学习习惯。把优学派中的丰富资源运用于识字教学,给课堂教学面貌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利用优学派中的各种资源逐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形式更加丰富,也更有趣味性,随机评价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逐步形成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游戏结束后的数据统计,让教师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改变教师的教学内容,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经过数次的“实验——研讨——再实验——再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初步形成了小学低年级识字课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识记生字——汉字描红,指导书写——语境应用,拓展提升”。共分成十一个环节,如图1所示。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内容相整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创设出学生喜欢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内容,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再现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加快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以形成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声音、颜色、动作更感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教师在识字课的导入环节要努力创设有趣的识字情景,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诱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饱满热情。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操场上》时,教师播放本校学生大课间在操场上活动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将课堂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操场上的那份快乐也带到了课堂上。在这样的心情下开始快乐的识字教学习。《动物儿歌》一课,教师创设“羊村”运动会的卡通情境,将学生带入熟悉的动画情境之中,和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一起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心情不再因为课堂而疲乏和倦怠。《要下雨了》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于是就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感受下雨前的乌云滚滚的景象,引领学生顺势描述出自己的感觉,从而揭示“要下雨了”的课题。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教师留心学生日常生活内容和兴趣爱好,就不难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快乐的识字课堂。

新课标中提倡课堂要注重启发,注重探讨。而启发和探讨来源于思考和质疑。因此,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为学生初读课文做好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认真发现的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孩子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接着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优学派中的“诺亚”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跟读课文,既可以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也可以熟悉要学习的生字新词。然后让学生在平板上将本课要学习的生字词圈画出来,圈画功能为动态学习的呈现提供了最理想的平台,改变了当前单调的印刷教材,使得数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有效互动。这样学生通过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多种感官协同积极参与认知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并在语境中抽出生字后,利用优学派中“诺亚”资源中的“汉字学习”进行学习,该功能为学生呈现了本课需要会读、会写的生字,呈现的字卡中利用特殊符号对会写字和会读字做了区分,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借助“带读一遍”这个功能,学生一边看着生字卡片一边跟随朗读,可以读准字音。每个生字卡片点开后都有详细的讲解,例如“麦田识字”,以动画的形式让一些生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画面,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还有组词、笔顺等学习内容。这样,教材中每一个单调死板的生字,在平板上都成为一个个动态的生字,学生可以用耳听,动手写,动口读,用心记。教师不必再一一讲解每一个生字。由此,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课堂负担。学生在自学后可以利用“趣味屋”中的游戏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状况,通过游戏后的反馈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自学时不足的地方,从而再进行重点难点的学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

教师要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电子书包中的反馈、评价功能则派上了用场,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每完成一个游戏后,教师既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过程性评价,又可以以学定教,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利用电子书包中的“随机抽取”“抢答”功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随时准备被抽中,随时准备展现自己的学习效果。“小熊射手”“斗地鼠”两个游戏一个是检测学生的组词能力,一个是检测学生的识记生字的效果,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检测的方式,既让学生乐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后的数据统计又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游戏后的统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反馈在学生平板上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自己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水平;二是教师对学生做题进度、速度的了解;三是教师对全班同学完成质量的了解;四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了解。

四、生字描红,指导书写

教師借助“诺亚”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书写汉字。“麦田描红”功能,一方面让学生边读生字边描红——既强化了学生读准字音,又展示了正确的笔画书写顺序;另一方面,当学生出现错误笔顺或者不规则笔画时,平板上都会有所警示,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书写的错误。“汉字听写”功能优化了“白纸黑字”的听写活动,虽然教学活动实质就是听写生字,但是学生利用“汉字听写”功能,很好地利用动态的人机交互,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语境应用,拓展提升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一课时,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四个:呢、吗、呀、吧。这四个生字都表示语气词,于是教师在学习完四个生字后,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

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

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 )?

是要下雨了( )?

你快回家( )!

我们正忙着搬东西( )!

我正忙着捉虫子( )!

学生依照情景将合适词填到句子中并且试着读好句子表达的语气。这样在语言情境中,体会了语气词的作用,而且进行了朗读训练,从而体现了在语言情境中识字的原则。

语文识字训练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识字情景

教师应努力创设好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对生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要以各种活动和游戏为载体,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以玩激趣,以趣促学。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创设识字情景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汉字的要领。例如语文第一册中“日、月、火、山、木、土”等字,都是实物的形象。如:教“水”字时,我首先出示甲骨文的“水”字,请同学们猜:这个字像什么,学生很容易看出像一条小河,那么“水”字就很容易掌握了。又如出示“马”的古字,学生也很容易认出是一匹奔跑的“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初步领略了汉字的神韵,就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种学习是有趣、有效而记忆深刻的。

二、在游戏中体现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使用字谜识字法

字谜具有益智性,也是学生极感兴趣一种活动,运用字谜来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一点一横,叉子抵门——文”“日月同辉——明”“二人同行——从”“五木同在——森林”等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了字,长了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场,创新潜能得以彻底释放,教学活动中就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寻找识字的一些规律,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以上仅仅是本人教学实践中于此方面总结到的几点经验,现不揣冒昧提出,就教于各位同仁。

上一篇:电视文化理论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汽车工业设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