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2023-09-21

新中国的变化范文第1篇

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 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 发展前景广阔

现阶段,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 金融组织体系已经具备齐全的信托、保险、租赁等各项功能, 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 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行业内部角度来看, 我国都已经形成了较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外, 近几年我国金融经济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发展, 使得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于世界前列, 大量外国资本纷纷涌入国内市场。

(二) 金融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市场日趋成熟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国人民银行, 认知贯彻并执行每一项政策决策, 不仅为金融行业开辟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行为, 还进一步提高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活力, 以此更好地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建设, 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 金融监督管理不断加强, 实现深入改革

近年来,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基于此, 要想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质量, 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国家的相关部门应作出以下几项努力:其一, 创新金融监管手段, 引进先进的监管技术,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 提升金融监管水平。其二, 建立健全金融管理制度, 保障投资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实现金融产业的深入改革, 增强金融体系的管理效益。其三, 正视我国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遵循我国的城乡金融体系的发展特征, 并以此为依据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改进金融管理方案, 丰富金融服务功能, 加大对于金融产业的政策支持, 攻克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瓶颈, 增强整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提高我国的工业生产总值。

二、工业环境变化对于中国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探讨

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 还能进一步提升资本跟的生产效率。在我国, 有的学者认为, 金融系统之所以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是具备切实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也有学者认为,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 推动金融市场的更好发展。此外, 随着工业环境的不断变化, 势必会对中国金融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下文结合我国各个省份工业的发展状况, 对该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现阶段, 在不考虑金融环境的研究背景下, 我们发现在金融组织体系发展过程中,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集中的地区, 其发展速度反而更慢, 资金利用效率更低。通过实践探究与考察, 我们得出结果:由于该地区的金融机构更加看重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 主要的信贷资金都流向于大中型企业,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信贷资金, 只能通过支付高额的利息获得信贷资金, 常常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捉襟见肘, 承担着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向政府制度变迁靠拢, 但是由于受到法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 目前我国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偏向问题。

在以往的工业环境变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研究中, 我们着重检验金融变量对资金配置效率带来的影响, 而通过不断研究发展, 在全要素视角下, 生产率越高的行业金融环境越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规范的金融环境, 对金融产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也就是说提升投资项目的汇报, 能够使得行业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提高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

目前, 除了通过改善资本效率提升行业增长率的同时, 更应注重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对行业带来的影响, 如果在实际的研究中忽视了这一因素, 则极易出现研究偏差。本文在已有的论证基础上, 新加入了金融发展、金融生态环境等研究内容, 主要是想通过考察金融行业的发展是否能够对实体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助益效果, 而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 加入这些新的研究内容后, 金融发展各个因素与行业生产率之间的系数关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说明金融行业的发展既离不开资金合理配置, 又离不开社会资本积累, 二者相互作用, 相辅相成。现阶段, 还有许多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 并没有在我国现行的经济环境中得到有效验证, 但是外部融资有助于提高行业的增长速度却得到了实践验证。如今,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实体经济仍存在这较强的独特性, 通过讨论工业环境变化对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 正好能够更加合理地解释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金融行业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会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 更应加强金融生态结构的优化、丰富金融服务功能, 切实保证投资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结论:改善我国现有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优势作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增强社会生产效率, 进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健发展。

三、检验方法

最近几年来, 为了能够给有效提高金融企业的发展水平, 完善金融市场管理制度建设, 推动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金融企业的扶持力度, 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以谋求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2005年起, 我国实行了股权分置改革,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当前证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规范证券市场操作行为, 以达到“脱胎换骨”的目的。此外, 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法规政策与文化环境建设的关系, 均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也极有可能使得本文的研究结果出现偏差, 因此选择稳健有效的检验方法至关重要。通过整合历史研究报告, 收集不同时期的变量数据, 我们最终选用了印子分析法对工业增长、金融发展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验证。其中, 政府对于某地经济的主导得分越高, 说明该地的金融生态环境约为规范, 同时考虑到我国特有的分配制度对于市场控制的影响, 我们采用金融深化指标来反应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 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更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指标, 收集相关的工业生产数据, 分析工业环境变化对金融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探究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检验金融发展的演化成果, 提高金融行业的发展活力。此外, 由于我国各个省份的资金利用率相对较低, 金融生态出现发展不均衡现象, 比如说金融生态环境发展较好的地区, 相对应的金融产业增长速度就较快, 地方生产效率也就越高;金融生态环境发展较差的地区, 其金融产业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地方生产效率偏低。所以,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强化国民生活质量, 一方面应创设良好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 不断加大对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建设, 提高金融行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应提高相关机构及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以此更好地实现“粗放型”经济模式向“集约型”经济模式的转变, 推动现代化国家的健康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国内金融行业得到飞速发展。现阶段, 如何有效协调好工业环境变化与金融行业发展之间矛盾, 丰富金融行业的配置功能, 满足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需求,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首要课题, 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 本文主要就工业环境变化对中国金融行业产生的影响展开探讨, 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业环境,变化,金融行业,影响探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延凯, 韩廷春.金融生态演进作用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透过资本配置效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2) .

[2] 李宏彬, 李杏, 姚先国, 等.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09 (10)

[3] 杜勇, 张欢, 陈建英.金融化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2) .

[4] 刘小玄, 周晓艳.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之间配置关系的检验--兼沦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J].金融研究, 2011 (2) .

[5] 王林辉, 赵景.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工业企业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7 (3) .

新中国的变化范文第2篇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电影百年》的十个专题

专题一:尹鸿谈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 专题二:尹鸿谈中国电影的传统与伦理专题三:尹鸿谈谢晋电影专题四:冯小刚走红之谜专题五:冯小刚归来专题六:刺秦行动专题七:从《中国式离婚》看家变专题八:专题九:论《英雄》张颐武专题十:破解十面埋伏

戴锦华

戴锦华

戴锦华

张颐武

张颐武

张颐武

《可可西里》悲壮的独行者 《中国电影百年》专题九 论《英雄》

无剑·大仁

《英雄》是张艺谋于2002年倾力打造的作品。他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别样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这里,演绎着“人不离人,剑不离剑”的凄美爱情,阐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剑客友情,传达出“胸怀天下”的悲壮豪情。这是一部借中国古代的传统英雄之“义”,宣扬当代“和平”精神,用现代“英雄”眼光去重新审视历史人物,挖掘不一样的历史价值的影片。

《英雄》讲述战国末年六国征战,秦国最强,秦始皇也就成了各国的敌人,大侠残剑、飞雪、长空都要刺杀秦王,来自赵国的无名获得了离秦始皇只有十步之遥的机会。在与秦王对饮的时候,无名讲述了他是如何杀死三位大侠的,在他的描述下,三位大侠不过是一群自私的小人。但是秦王始终不相信,并道出三大刺客败于无名剑下的另一种版本。在秦王看来,这些侠客都具有非凡的气度,事实也正如秦王所料,是三位大侠帮助无名获得了刺杀秦王的良好时机。

无名的杀气吹动了自己面前的蜡烛从而泄露了他的动机。无名决定孤注一掷,但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无名告诉秦王,残剑曾劝说自己不要刺杀他。因为秦王是唯一能够拯救天下,拯救百姓的君主,而无名自己在与秦王的谈话中印证了这点。

残剑知道无名刺杀失败,觉得愧对妻子飞雪,只得以死谢罪,而飞雪最终殉情自尽 秦王有意放走无名,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法度,还是忍痛处死了他。

一、向经典致敬:多线索叙事

在叙事内容上,本片讲述了一个“英雄舍小义行大仁”的故事。无论是无名还是残剑,他们都放弃了“小我”,放弃了为家族报酬,而且目的就是酒黎民于水火。这本是中国传统武侠文化所旧有的精神内涵。不过,导演在这里又加入了“和平”的概念:列国分治,战火不断,造成了老百姓的流离失所,只有统一,实现和平,百姓的生存才能改变。

在叙事结构上,本片采用了一种多元叙述的叙事框架。无名和秦始皇都从各自的角度叙述“无名如何获得残剑和飞雪的宝剑”这件事,在他们各自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前后截然不同的残剑和飞雪。这也引起了他们寻求各自的兴趣;而这恰恰是这种叙事结构存在的意义,经典艺术电影《公民凯恩》、《罗生门》都采用了此类叙事结构,但是这样的叙事结构并不为主流商业电影所喜爱,因为它相对于强调引起观众的思考,而且是多元叙事特别是对同一件是的重复叙述,容易引起观众的疲劳,从而失去兴趣。

对比《公民凯恩》、《罗生门》等影片,《英雄》摒弃了多元叙事结构所固有的探索精神——导演最终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英雄》借无名,秦王之口讲叙无名如何击败长空、残剑、飞雪及其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辅之以残剑之口回忆往事,每一个叙述者的闪回也充满着个人经验,并且出于各自的目的而进行人为的改造,使之与客观事实似同似异。但最后却以一个权威性的故事讲叙整个事件,这样使影片跌宕起伏,却又明白清晰。

《英雄》的叙事模式是一种革新。一个单线索的故事被叙述得多头绪和复杂化,而且推理都有其合理性。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符码,强化人物的心态意蕴,建立新叙事框架,因而在影片中人物行为的顺序性已经放到了次要位置,强化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使故事变得扑朔迷离,脱离观众的期待视野,达到“陌生化”,可以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英雄》通过多元的民主式叙述方式体现一元的历史结局,从而达到解构历史的目的。

二、强烈的视觉盛宴:颜色参与叙事

看《英雄》除了体会刀光剑影之外,我们肯定会感受到“颜色营造角色”的绝妙创意。《英雄》中的人物,都淡化成了一个英雄的符号,在服装颜色的变化中写意英雄的风情韵致。“张曼玉、章子怡大战胡杨林”一场戏,让我们看到的绝对不是红色的喜庆,一片片漫天飘舞的红树叶,仿佛代表滴血的两颗心,张曼玉朱红的长衫显示她的冷艳和内心的成熟;章子怡的橙红代表着年轻的稚嫩。而宁静的湖绿色是以映衬出“心如止水”的人物内心世界,所以梁朝伟领会到“书剑”的深髓时,绿装素裹,一双忧郁的眼神永远停留在观众的记忆中。

张艺谋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原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上摄影课时,老师告诉我们,构成电影造型有四大要素:色彩,光线,构图,运动。我自已认为,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

毫无疑问,《英雄》是视觉的盛筵。在《英雄》中,张艺谋把色彩分成几大块,配合故事段落。所有色彩的设计都是为了叙事。《看电影》是这样评判《英雄》的色彩运用的:“色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象征最织热的生命,绿色象征最宁静的回忆,黑色象征最博大的胸怀。”

在细细观看过程中,我将其逐一分析了张艺谋选择用红,蓝,绿,白四段视觉的变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别讲述的原因。列为一下几点:

第一种色彩:红。红色的故事都是很强烈的,有点扭曲的情绪。这是无名给秦王编造的残剑飞雪的故事,因为这根本是编造的,红色的基调反映出无名心中的躁动;而红色的故事中又包含了忌妒、怒火、痛苦,这一段在飞雪将如月斩杀后满天黄叶变成红色达到极致。

第二种色彩:蓝。蓝色本身有客观,冷静的特征,蓝色部分的故事也是比较真实的部分,很写实的叙事。这是秦王发现了无名真实的意图时,心态依然能保持平稳,英雄惜英雄时所想象的完美的残剑飞雪的故事;蓝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平静、爱情、牺牲,在无名和残剑水上的激斗后残剑守护在飞雪身边时达到顶点。 第三种色彩:绿。这是残剑给无名讲述的故事,残剑心态已经返朴归真,柔和的绿色也为几乎真实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绿色的故事里包含了超脱、浪漫、博爱,这一段在残剑放弃刺杀秦王,秦宫无尽的绿纱缓缓落下时达到了绝美。

第四种色彩:白色。白色出现在无名真实的叙述中和残剑飞雪的结局上,仿佛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苍白的现实逐渐展现,最后残剑飞雪在沙漠中相拥而逝,在哀转忧伤的音乐中,让我们深深体会美丽宁静的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没有提到的黑色。《英雄》的整个基调是黑色的,黑色被导演认定为秦朝的颜色。黑色从影片的开始,秦宫的面对,无名长空的决战一直到无名的结局几乎贯穿影片。身穿黑色的无名代表了坚韧、刚毅、以及最博大的胸怀。

三、离不开的民族情怀:中国元素的表达

影片中的道具可谓五光十色:战马、秦士、黄沙、黄叶、山水、戈壁、大漠、宫殿、书馆„„这些都阐释了《英雄》生存环境。常规电影的环境造型,多是作为故事发生地的交代,至多增添几分气氛和意境的意味,少有直接作为电影语言参与剧作主体的构造。在《英雄》里,那环境场景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发生地的交代或一般地貌的介绍,而且是直接作为艺术形象出现,是广阔地展现英雄的丰富土壤。张艺谋为表现规定的情境,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琴棋书画、刀枪剑戟尽皆糅入影片的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当中,使影片从头至尾充盈着中国文化的氛围。这不仅宣扬了背景文化,而且直接叙说东方神秘,叙说英雄大义之境,叙说民族的大气,更上升到艺术境界、哲学境界和英雄境界。例如“剑”这个特殊道具,它在影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是侠士身份的标志物,而且不同的剑诠释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更是一种境界的象征:剑与书法同道,借秦王之口道出“士”的最高境界。剑还是主旨的一种象征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如多次弃剑,实际上说明了“英雄”放弃刺秦,从而喻示着对暴力的否定。

长空与无名的那一场伴着古琴的决战,拍得是何等绝妙。尽管此段落只是两位武林高手一展“绝技”之“武打”。可是,在张艺谋镜下,却秉承了中国画的传统技艺——大写意手法,忽然撇开具体的“十八般武艺”,决战于一种非凡的“意念”之中。此时,镜头由彩色转为黑白,人物由现实进入梦幻,动作由激烈瞬间凝固„„此刻,我的心不能不同样在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画面“单调”了,语言“停顿”了,一切似乎变得十二分的简单。然而,此时无色胜有色,此刻无声胜有声!便是中国画的留白而不白,中国文化的“化实为虚”而不虚,全部在此一镜之中得以神奇体现。那一种空灵那一种深邃那一种悠远„„其语言之复杂,其内涵之丰富,怎能不让人叫绝。 喜欢或者不喜欢《英雄》的人,在这一点上却惊人地统一:都不能不承认影片拍摄得美轮美奂,不能不承认其视听效果的蔚为壮观。大漠风烟、秦王军阵,九寨风光、平湖出侠,几重画面便有几重色彩,一种叙述又是一种气势。张艺谋通过这些画面色彩营造出一种极具风格化的豪情,这种豪情甚至体现在镜头中的每一滴水珠上。

新中国的变化范文第3篇

一、引言

当前,中国形象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中外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形象以及这种建构何以影响到他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①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机构的确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形象塑造者,有能力设置公共议程,选择公共话语的阐释框架,影响国际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然而,随着信息与传播技术的革新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然成为全球公众获取信息与知识、参与公共讨论、建构公共话语的新传播场域。人们不仅直接从新闻网站、社交媒体、手机客户端获取国际新闻,也更乐于通过社交媒体上的公共讨论参与到中国形象的建构过程中。

据此,在研究中国形象的呈现时,以传统媒体报道为基础的内容分析法已经难以适应传播场域变迁带来的新变化。要在当前的媒介生态中推进中国形象研究,就有必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尝试:其一,进入当前的主流传播场域——互联网,挖掘有关中国形象呈现的经验数据;其二,利用大数据方法简化和改进数据挖掘过程;其三,运用数字人文科学中的语义分析法考察多元行动者如何就中国形象的意义展开协商。为此,本文将首先对过往人文科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展开批判式回顾,然后分析数字人文科学和大数据方法为中国形象研究带来的启示,最后对未来的中国形象研究提出建议。

二、人文科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本文取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中的A&HCI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引擎,在该数据库中以china和image这两个关键词的组合进行搜索,得到133篇文献,剔出无实质关系以及无法获得摘要的文献,共得到39篇文献。

先来看学科分布。这些研究所属的学科范围涵盖历史学、文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与民俗学。其中,中国史学以33.3%的比例占据首位,世界史也占到7.7%的比例;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合共占比15.4%;新闻传播学以17.9%的比例位居其后;紧随其后的是占比15.4%的民俗学;份额最少的是艺术学,占据10.3%的比例。相较于社会科学领域而言,人文科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在学术旨趣上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人文科学更关心历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形象,而不像社会科学那样更关心中国形象的媒介呈现。因此,如果说社会科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主要围绕媒介文本来展开,那么人文科学则将目光放到更遥远的过去,关注基于历史文本的中国形象呈现。

在研究议题方面,比例最高的两类议题分别为占比48.7%的国家形象与占比35.9%的人民形象;城市形象也占据15.4%的比例。可见,大部分研究都是以“中国”或“中国人”的形象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些文献的材料来源方面,有59%的材料来源是中国,有20.5%的材料来自欧洲国家,有10.3%的文献材料来自北美,另有7.7%来自其他亚洲国家,来自澳洲的则为2.6%。这表明,人文科学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历史材料与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呈现,但同时也关注欧美国家媒体上的中国形象呈现,如《国际体育历史杂志》的一系列研究就考察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欧美国家媒体有关中国形象的报道,涵盖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

由于人文科学的特点,大部分研究的经验材料都是来自史料,占到43.6%的比例,社会科学常用的民调只占2.6%的比例。而在媒介文本方面,社会科学常用的报纸、杂志与电视文本总共占据20.6%的比例,人文科学常用的电影和文学则达到33.4%的比例。

按照研究路径将这些文献分为以下类别:

1.中国人的形象

具体又可分为:中国人整体形象、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弱势群体形象。在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方面,有研究分析了近代中国的驻华记者镜头下的中国人形象。在这些“他者”的摄影作品中,身处传统性与现代性冲突中的中国人被建构为一种负面、野蛮而暴力的形象。②

有关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也同样体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价值观在中国语境中的冲突与协商。例如,有研究发现,民国时代的新女性形象主要被建构为四种刻板印象:神秘的女性、疏远的妻子、妓女和害羞的女性。③而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传统价值观式微,现代价值观成为了中国女性形象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符号资源。有研究分析了小说《杜拉拉》如何建构了一种中国大都市女性的形象,这些女性受过良好教育,以西方的职场理念为行事标准,在消费方面追求西方时尚或品牌。④

除了中国女性形象以外,中国男性形象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有学者发现,李鸿章在其公开的个人照片中将自己打造成中国与中国人的代表,并着力塑造自身冷静而又阳光的公众形象,从而以这种形象促进外交关系,树立道德模范。⑤也有学者研究了当代中国的男性杂志,发现这些杂志致力于结合全球趋势与本土文化,打造一种“新男人”和“新少年”的中国男性形象。但这种形象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新富阶层中男人的幻想,体现出一种文化杂糅性的倾向,也就是既想超越本土性,又想融入现代性文明。⑥

另外,也有研究关注了中国弱势群体的形象,如酷儿群体。酷儿是指代非直态(Nonstraight)性向及其性表达的一个包含性词汇。这些研究多以酷儿电影为材料来源,表征了中国酷儿群体在全球化、现代性与中国情境的共同作用下有关自我身份认同的协商过程。⑦

2.中国国家形象

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以报纸、杂志、电视等海外新闻媒体的对华报道作为数据来源。有研究发现,意大利媒体对北京奥运的报道基调始终是政治化的,中国多数时候被框架化为“不透明的威权国家”,甚至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成功也被解读为伪造的或不公平的,因而这些成功的瞬间反而强化了意大利人對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⑧还有学者验证了美国民众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态度的确随着负面报道的增多而更加倾向负面。⑨

3.中国城市形象

中国城市的形象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同样主要围绕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来展开,体现出乡村与城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等二元对立。有学者认为,学校的视觉形象是形塑城市景观的重要基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学校从过去基于农村的、被边缘化的形象,发展为当下现代性和社会进步的核心,由此塑造了新的城市教育景观。⑩

在理论应用方面,51.3%的研究有理论支撑,48.7%的研究则没有涉及太多的理论。其中,框架理论、刻板印象理论与现代性理论各被运用五次。剩下的理论都只在单篇文献中出现,包括认同理论、生态批评理论、国家品牌理论与文化杂糅性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话语(文本)分析以51.3%的比例占据压倒性优势,历史分析以25.6%的比例紧随其后,新闻传播学擅长的内容分析占据10.3%的比例,个案分析占比5.1%,剩下的量化二次数据分析、访谈与质化量化相结合方法各占2.6%的比例。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人文科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的以下特点:

第一,人文科学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多数关心的是中国形象在文学、电影、新闻报道等文本与城市景观中的呈现,因此明显与社会科学的学术旨趣区分开来。故而,虽然人文科学更好地梳理了中国国家形象、人民形象与城市形象的呈现,但却始终无法与中国形象认知结合起来,在研究逻辑上缺乏完整性。

第二,上述研究在理论贡献上明显不足,只有51.3%的研究运用了理论支撑,所用理论也较为集中,如框架理论与刻板印象理论。而现代性理论的频频出现则印证了上述研究经常以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二元对立作为分析框架。然而,国家形象的最终建立立足于长期的社会条件与国际关系变迁,不是仅靠传播实践就得以改变的,更何况在当下这样一个多国博弈的时代,二元对立的思维也不再适用于新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关系。因此,上述理论虽然在传统媒体时代曾经提供过有益的理论启示,但在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中则亟需更新。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将研究目光对准了过去,多数运用了历史文本。然而对于中国形象建设来说,更重要的时间维度是现在和未来。现在指向当前的中国形象到底在他国政府、民众、组织层面体现为何种面貌,现行的中国形象发展战略与策略是否有效。未来指向中国形象建设应当如何适应新的时空语境,采用何种创新式策略,从而提升中国的全球地位。这些问题都是上述研究没有能够阐明的。为此,本文主张,应当顺应大数据时代人文科学在理论发展与研究方法的创新思路,重新规划中国形象研究的研究方向。具体而言,就是运用数字人文科学与大数据方法来研究中国形象。

三、数字人文科学与大数据方法对中国形象研究的启示

全球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诞生,人文科学也由此拓宽其研究思路,发展出新兴的数字人文科学(Digital Humanities)。所谓的数字人文科学是人文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地带,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捕捉、分析、理解、解释和预测人类的各种表达与记录的研究领域。11所谓的大数据是一种结合了文化、科技与学术的新现象,具体指向运用计算机数据来准确地获取、分析、连接和比较大规模的数据组合;在这些数据组合的基础上,辨识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法律等规律;同时,基于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我们得到的理论启示也将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12因此,大数据时代数字人文科学的主要变化在于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的革新。在研究方法上,大数据挖掘与自动化计算机语义分析替代了传统的文本分析,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也大大丰富了数据来源,历史文本的分析也有了更多便利的工具。在此基础上,数字人文科学的理论贡献也将变得更有说服力。

这对于中国形象研究来说又有何启示呢?首先,从本质上来说,国家形象的建构是一种权力关系的互动过程。13这一权力关系基于两种结构,一种是建立在实质性权力关系基础上的物质结构,包括各国围绕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等展开的角力,另一种则是建立在符号化权力关系博弈基础上的认知结构。14对于这种符号化互动过程的考察正是数字人文科学的专长。

其次,基于本文的文献梳理,过往的人文科学只是着眼于中国形象呈现方面的研究,而在数字人文科学的背景下,还应该着重研究各级行动者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垂直化模式,信息传播模式更加趋向扁平化发展,行动者一边在对中国形象进行呈现的同时,一边也在提供其关于中国形象的认知与态度。由此,通过挖掘互联网中有关中国形象的大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机语义分析、自动化文本分析与情感分析,可以同步解读中国形象的认知过程,从而更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

最后,中国政府对于国家形象建构的策略早已延伸到互联网领域,但是对于这些策略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很好的经验研究来加以考察,因此,结合了数字人文科学和大数据方法的中国形象研究也能够更好地检验这些策略的效果,从而为未来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提供参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全球信息传播格局可视化统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BTJ003)。

「注释」

①吴飞、陈艳:《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13年第1期。

②Eraser, S. E. The Face of China: Photography’s Role in Shaping Image, 1860-1920. Getty Research Journal, 2010, 2.

③Rosenmeier, C. Women Stereotypes in Shi Zhecun’s Short Stories. Modern China, 2011, 37(1).

④Chen, E. Fashioning the Cosmopolitan Girl: Sartorial Display and Technologies of Femininity in the Chinese Bestseller Du Lala. Fashion Theory-the Journal of Dress Body & Culture, 2013, 17(5).

⑤Wue, R. The Mandarin at Home And Abroad Picturing Li Hongzhang. Ars Orientalis, 2013, 43.

⑥Song, G., & Lee, T. K. \"New Man\" and \"New L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smopolitanism, Cultural Hybridity and Men’s Lifestyle Magazines in China. Asian Studies Review, 2012, 36(3).

⑦Zhou, Y. X. Chinese Queer Images on Screen: A Case Study of Cui Zi’en’s Films. Asian Studies Review, 2014, 38(1).

⑧Tarantino, M., & Carini, S. The Good, the Fake and the Cyborg: The Broadcast and Coverage of Beijing 2008 Olympics in Ita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010, 27(9-10).

⑨Syed, N. A. The Effect of Beijing 2008 on China’s Im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tudy of US Media and Pol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010, 27(16-18).

⑩Hsu, C. L. The city in the school and the school in the city: ideology, imagery, and institutions in Maoist and market socialist China. Visual Studies, 2008, 23(1).

11Schreibman, S., Siemens, R., & Unsworth, J.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8.

12Boyd, D., & Crawford, K. Critical questions for big data: Provocations for a cultural, technological, and scholarly phenomen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12, 15(5).

13吳飞、陈艳:《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13年第1期。

14Bourdieu, P.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新中国的变化范文第4篇

2008年11月5日, 中国政府颁布了首份《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 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实行“互利共赢”的战略。中国政府制定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 旨在进一步明确中国对该地区政策目标, 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中拉双方在各领域合作的指导原则, 推动中拉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全面发展。”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21世纪以来中国对拉美国家的援助实现了向援助政策透明化和法制化、援助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援助国别的广泛性的成功转变,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拉美国家援助新格局。

2014年7月17日, 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领导人会晤上, 习近平主席形象生动地将新形势下的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关系总结为“五位一体的新格局”: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整体合作中相互促进。 (1) 习近平还提出了中拉之间“1+3+6”的合作新框架:“1”就是一个规划———《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 (2015-2019) ;“3”就是贸易、投资、金融的三大引擎;“6”就是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的六大领域, 意指在一个规划的指导下, 利用三大发展引擎, 实现六大领域的全面合作与交流。 (2)

2015年1月8日,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拉共体首届部长级会议宣布上述的各项援助项目与合作计划正在得到积极的贯彻落实。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领导人首届会晤的成功举办为中拉双方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中拉关系“五位一体的新格局”提出总结与展现了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发展的显著成果;习近平主席提出的“1+3+6”合作新模式, 更加的清晰与具体地勾勒出未来中拉关系合作与发展的方向。

二、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2011年4月21日, 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成立后的首份对外援助的政策文件《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 (2011) 》, 中国对外援助事业进入更加崭新的发展阶段。继《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 (2011) 》颁布后, 2014年7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又发表了《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 (2014) 》, 文件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 ……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 “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和改善民生, 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及其“农业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至关重要”。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 拉美国家经常遭受飓风、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 中国政府及时地向受灾国提供人道主义救灾援助。从2007年开始, 中国快速扩大了向拉美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规模, 同时大幅度增加了现汇笔数和金额。2007年8月, 秘鲁发生了地震灾害, 中国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向秘鲁提供了35万美元救灾、赈灾的援助。2010年1月, 中国的未建交国海地发生了地震, 中国政府、红十字会及军方分别向海地提供了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100万美元的援助和260万美元现汇、价值13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2010年1月17—2月8日, 中国共向海地提供了三批次、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赈灾物资。2010年3月1日, 中国向智利提供了的110万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用于帮助智利的抗震救灾。

2004年, 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成立以后, 中拉关系发展不断加深。2007年, 第二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上, 中拉双方在发表的《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联合声明》中宣布中方承诺向加勒比国家提供40亿人民币的优惠贷款, 2000多个用于培训官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名额。此外, 双方在农业生产、教育、医疗等方面也达成了各项合作。2011年9月12日, 在第三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上, 中国政府宣布了与加勒比国家加强友好合作的六项政策举措, 涉及到了农业、教育、医疗卫生、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

2012年6月26日, 时任总理温家宝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上宣布中国向拉丁美洲国家提供5000万美元的农业专项贷款及互派专家和技术人员500人次等用于改善和发展拉美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和提高产量。 (3)

2015年1月8日,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拉共体首届部长级会议上高兴地宣布2014年7月中拉领导人会晤期间提出的一系列援助项目与合作计划正在得到积极落实。其中高达350亿美元、涉及到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优惠性质贷款和中拉合作基金都已经或即将开始实质运行, 中拉农业合作专项资金已开始向双方合作项目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此外, 中国倡议的中拉科技伙伴计划、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等相关计划也得到了积极的推进。

三、更加强调区域合作

针对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区域合作方面, 中国不仅与加勒比国家成立了“中国—加勒比国家经贸合作论坛”, 举行了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领导人会晤, 还与拉丁美洲共同体成立了“中国—拉共体论坛”, 逐步地加强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务实合作, 为中国的拉美援外事业提供了更为具体、坚实的合作平台。

(一) 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

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成立于2004年, 2007年的第二届论坛上双方发表了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2011年9月12日, 中国政府在第三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上宣布了与加勒比国家加强友好合作的六项政策举措, 涉及到了农业、教育、医疗卫生、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 包括签署了《农渔业合作共同倡议》、援建友好学校、提供奖学金名额、建设地震或海啸预警监测网等。《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 (2014) 》中指出:“中国积极落实2011年第三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宣布的援助举措。”

(二) 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领导人会晤

2014年7月17日, 在首届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领导人会晤上, 双方通过了《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联合声明》。习近平主席在《努力构建携手并进的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中指出:“志合者, 不以山海为远”, 形象地概况了远隔重洋却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拉关系。新形势下, 习近平将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总结为“五位一体的新格局”, 涉及到政治、经贸、人文、国际事务及整体合作, 并提出了中拉之间“1+3+6”的合作新框架, 形成了中拉之间崭新的外交关系发展蓝图。

(三) 中国—拉共体论坛

2011年12月,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11个国家的正式成立了拉共体。2013年以来, 在中拉领导共同努力下, 双方探讨整体合作的进程明显加快。2014年1月, 拉共体古巴峰会通过《关于支持建立中拉论坛的特别声明》。2014年7月, 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期间, 同拉美国家领导人成功地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 决定正式成立中拉论坛并尽早举行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国家最高领导人宣示推进整体合作的政治共识, 为真正实现中拉整体合作开辟了道路。2015年1月8—9日, 首届中国—拉共体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主席在《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的讲话中, 国同拉共体成员国围绕双方整体合作和中拉论坛建设进行深入的探讨, 并通过《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 (2015-2019) 》、《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3个重要的成果文件。

四、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合作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 中国对拉美国家援助主要体现在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议题和热点问题的国际合作。中国与拉美国家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可持续发展大会、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和20国集团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积极阐释自己的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

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 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中国、巴西、南非和印度都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2009年11月, 四个发展中国家走到一起组成了“基础四国”, 坚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并坚定气候变化谈判应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框架下进行。在2010年举行的坎昆气候变化会议中, 基础四国”力挺成立新的气候基金, 须执行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 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基础四国”的出现, 让发达国家看到了发展中国家“抱团反击”的中坚力量, 在气候变化问题的治理上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五、结语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拉美地区不再是美国的“后院”, 中国对拉美的援助也不再单纯的“授之以鱼”, 而是“授之以渔”。正如中国古语:“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发春满园”, 也就是目前中国“互惠共赢”的发展理念。因此, 新时期中国对拉美国家援助的变化在为自身扩展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 必定将更多更大的利益惠及拉美国家与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之中。

摘要:建国之初, 新中国对外援助事业就已拉开序幕。经历6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援助新格局。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外交关系起步比较晚, 但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 伴随着中拉外交关系深入与全面的发展, 中国对拉美国家的援助政策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仅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强区域合作, 还致力于将对拉美国家的援助政策纳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框架下进行, 力图以“授之以渔”、“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的政策而真正地实现“互惠共赢”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对外援助新格局,中拉外交关系,改善民生,区域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 周弘.对外援助6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1) .

新中国的变化范文第5篇

听爸爸说,我们的家乡以前特别穷,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泥泞不堪的几条小路,要到城外才能找到商店,经济萧条。

然而,现在我们的家乡已经发展的非常快,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家乡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接上的商店让你眼花缭乱;此外,我们家乡也修建了许多旅游区,如梁启超纪念馆,小鸟天堂,圭峰山等等。这一切,使家乡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随着三十年祖国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家乡在教学事业上也是大有发展的。在这方面,我也是深身体会到的。听学校的老师说,以前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只是一些小祠堂,那凳子都是自带的,还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不能上学(3COME文档频道)。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室等。在校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深入了解,还新建了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和葵博园等,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使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减轻家庭负担。

新中国的变化范文第6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蜡烛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现象,揭示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

第二,有根据地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巩固前面所学过的知识。

第三,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在观察、研究中,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进一步提高获取证据的意识,强化对两类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活动准备】

分组实验用的三角架、蜡块、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打火机、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蜡烛、干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大自然中物质是千变万化的,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都是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你还知道我们身边哪些物质的变化?指名学生举例说明。 师:同学们讲了许多生命的物质的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描述周围的一个常见物体的变化,你们知道这种物体是什么吗?生:蜡烛

今天我们就从蜡烛身上来研究我们周围物质的奇妙变化,好吗?(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二、认识蜡烛的物理变化

1、了解蜡烛的特点

师:蜡烛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蜡烛,仔细观察后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有什么特点?(通常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会用哪些方法呢?生:眼、手、口、鼻等)汇报蜡烛的特点。让我们来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观察的最仔细。(提示多感官的观察方法,总结出蜡烛的特点:颜色有红与白等,形状光滑、硬、容易断、易碎、有气味等)

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些从蜡烛上切下的蜡块,如果加热它,请你们预测一下,会发生什么变化?(生:熔化)

2、加热蜡烛

师:蜡烛加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唐代李商隐的“蜡烛成灰泪始干”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渐渐耗尽,是不是点燃的蜡烛到了最后就变成灰呢?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变化的研究,边说边演示,并提示: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

3.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能设计一下这个实验应怎么操作呢?

4.分组设计实验:下面就请各组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点燃酒精灯,对蒸发皿里的蜡烛进行加热,注意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各小组都已发现蜡烛受热后产生的变化了,接下来请各组用盖帽熄灭酒精灯,观察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及时记录。指导小组汇报观察加热蜡烛的现象:加热后蜡烛变成可以流动的蜡油,冷却后又变成固体蜡烛。

师小结:蜡烛加热、冷却的过程中由固体变成液体又变回到固体,只是形态的变化,而其它没有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课件)师:板书:

加热

固体——液体

冷却

液体——固体

三、认识蜡烛的化学变化

1、燃烧蜡烛

师:当我们把蜡烛点燃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根据你的经验猜想一下。生交流。师:蜡烛燃烧时,究竟会怎样变化?变化时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呢?“实践出真知。”还是让我们再来动动手,通过几个实验来看一看吧。

2、石灰水的变化:指名读明确要求,提醒学生注意烧杯的拿法,可让学生示范,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发扬小组间互助合作的精神,来分组完成这三个实验,最后再将你们小组内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好吗?在小组长的安排分工下,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注意观察产生的现象并及时记录)各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内壁为什么会出现雾气?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浑?皿底为什么会变黑?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蜡烛燃烧后所产生的新物质(水、二氧化碳、黑炭„„)

3.师:用小钢勺放在火焰上方,观察小勺底部。(生:冒黑烟)

4、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刚才我们把蜡烛受热熔化成液态的蜡油,冷却又凝成固体的蜡烛这种现象叫做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那现在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又叫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样给物质变化分类的。(课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能不能变回去了?

四、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一起来研究它们都是什么变化吧!(课件出示)火柴燃烧

枫叶颜色发生变化

面粉做成馒头

水的三态变化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五、拓展讨论,深化探究

刚刚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依据找的也非常准确,那你们想不想再亲自动手做一些有关变化的实验呢?

1、将白糖加热至熔化

2、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3、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

4.压扁饮料罐

六、畅谈收获,归纳总结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畅谈感受

3、讨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形态的变化?哪些现象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板书设计

蜡烛的变化

加热

固体——液体

冷却

液体——固体

发光、发热、气泡(颜色改变、性质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

上一篇: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文化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