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文字博物馆范文

2023-09-21

安阳文字博物馆范文第1篇

上一周,我有幸到安阳殷都区实验小学参观学习,零距离触摸之前曾一度令我困惑迷茫的五环教学模式。学习期间看得多,听得多,想得多,做得多,因此感想也颇多。经过初步地整理之后,我将自己此行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安静热烈的高效课堂

1、安静自学

在课前教师把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按学案的要求进行预习,会做的题自己做,不会的可以查找工具书,在工具书中找不到的,第二天到学校先两人交流学案,然后小组交流。学习课文后,学生还可以把原来学案中不明白的地方或做错的地方进行补充、订正。预习做得好小组老师针对“自主学习”这一块进行加分。

在课堂中,教师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课堂上留给学生安静的自学时间。

2、展示热烈

班级展示这一环节只展示“最精彩的”和“解决不了的”,学生的自信和兴趣的培养全放在小组当中了。在展示时,别的学生可以补充,也可以纠正说错的地方,教师在学生说不明白、说不到位的时候进行指导或补充。说正确的在“精彩表现”这一块进行加分。

3、习惯养成与高效课堂相结合。

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在课堂上,认真倾听、互相交流、独立学习是习惯,怎样发言、什么样的坐姿、学习用品的摆放等等,这些都是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在殷都实验小学,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氛围热烈;讨论中合作默契,展示大方,谈吐自然流利,口令响亮有力,学生们真正成为了主宰课堂的小主人。他们的口令是:“聚焦迅速,倾听认真!”“我展示,我倾听!”在评价时也有着个性特色(从声音、流利、感情)使得孩子们在评价中有据可依。

二、校园文化

进入殷都实验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我发现”为主题的大幅墙壁画,“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用我的大脑去思考,用我的双手去操作,用我的智慧去创造”,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围绕“我发现”这一主题开展的,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看见学生自制的“我发现”卡片。院墙外也有每个班的展示:班名、班级口号、班训等,就连厕所里也贴出了知识标语和优秀古诗文。营造这一氛围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活力,开拓思维,从而提高新课堂教学的实效。

殷城实验小学无论是教室,走廊,墙壁,厕所,还是一花一木,处处皆文化,可谓是世界百科,学生们时时都可以耳濡目染地知道许多海、陆、空的奥秘及其他科学知识。

三、精彩纷呈的课间活动

1、大课间活动

他们的活动主要包括:眼睛保健操、队列练习、小学生广播体操、花样跳绳、兔子舞。其特色主要是以花样跳绳为主,最后各班花样跳绳创新和展示:一分钟自己跳、二人跳三人以上**样跳;班主任小结这几个环节。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在不同旋律的音乐声中完成的,整个流程精确到秒。在同学们展示阶段,让我们参观学习的老师开了眼界,可谓是百花齐放,各种跳法让你眼花缭乱,耳目一新。

四、殷都区实验小学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1、善于学习,把别人的经验用到自己的课堂,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2、善于总结归纳,持之以恒,形成自己的特色。

3、要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多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合作学习,这一观点我非常赞同,但又不敢太放手,不相信学生用这一方式能学会,所以我的注意力仍然放在课堂的教上,而放弃或缺少学生的展示。其实老师的一遍说与学生讨论后的说的效果要差许多。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是无穷的。

短短的行程、深深的思考:怎样才能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将殷都区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拿过来为己所用,怎样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打造高效课堂……

安阳文字博物馆范文第2篇

安阳县地处豫北, 太行山东麓, 全县辖21个乡镇, 610个行政村, 107万亩耕地, 92.3万人。地形为浅山、丘陵、平原、低洼四种类型, 属海河流域漳卫河水系, 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多年平均降水量504毫米, 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年际变化大, 径流时空差异明显。全县水资源总量3.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350立方米, 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7, 是个典型的农业缺水大县。

1 农业灌溉状况

安阳县是个农业大县, 农业灌溉占全县用水量的80%, 主要灌溉设施有5个灌区 (幸福渠、万金渠、洹南渠、珠泉渠、跃进渠) 11000多眼机井和其它零星机、电灌站等小型水利工程。全县有效灌溉面积76万亩, 正常年份引用地表水约1.3亿立方米, 开采地下水1.6亿立方米。近20年来由于天气的持续干旱, 出现了沟河断流, 库塘干涸, 灌区引水能力急剧下降或无水可引, 灌溉面积衰减,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超采现象严重致使灌溉成本增加。据调查, 因地面引水量的减少, 增加了地下水的开采量, 全县年超采量约6000万立方米, 致使地下水位以年均1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我县东部出现了大面积的漏斗区。灌溉成本由过去的3~5元增加到10~15元, 灌溉成本增加了1~2倍。加大了群众生产成本,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所以走节水农业之路势在必行。

2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现状

针对出现的旱情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 安阳县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采取节水措施, 进行节水工程建设。改大水漫灌为窄畦、短畦灌溉, 改土渠道为硬化渠道灌溉,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水资源紧缺状况的不断加剧越发显示出采取节水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央、省、市提出了一系列的节水战略制定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水资源在我县国民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号召全县人民节约用水, 建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 走节水型社会之路采取多种型式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要求各乡镇每年建一个节水方, 建一个高科技节水灌溉区。

3 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水资源短缺,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 民众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 节水工程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4) 节水工程投入不足。 (5) 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 回补量小于超采量。 (6) 农业灌溉用水浪费现象仍然严重。 (7) 高科技节水灌溉成本大, 现有农业结构滞后。 (8) 水环境恶化, 污染现象严重。

4 农业节水今后需采取的对策

4.1 提高水资源的危机感和对节水农业的认识

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代替的战略资源,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无数事实证明, 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央提出要把节水工作当做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 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 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这都足以说明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就我县而言农业用水占全县用水量的80%, 要做好节约用水工作, 关键在于发展节水农业。

4.2 合理利用水资源, 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按照拦蓄天上水, 充分利用地表水, 合理开采地下水的原则, 大力兴建拦蓄工程西部要以筑水池、建水窑、打旱井, 挖鱼鳞坑、修库塘为主, 拦蓄雨水, 增加蓄水量, 用于人畜饮水, 抗旱点种, 回补地下水。东部要在有条件的排水沟河上大力兴建闸坝汛期拦蓄洪水, 回补地下水, 旱时抗旱, 增加抗旱水源。平原地区已基本达到50~60亩一眼机井, 应控制打井数量, 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控制漏斗区扩大蔓延, 要用节水措施来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

4.3 大力进行节水工程建设, 提高灌溉效益

在过去的10多年里, 安阳县的节水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而且也取得了适合县情的节水工程建设经验。下一步工作的关键主要是如何推进工程进展的力度和采取更先进的节水方式。目前的节水灌溉形式主要是以硬化砼U型渠道、地埋低压输水管道为主, 兼有喷灌微灌等形式, 其中优以硬化垄沟为最, 它的特点是节水效果显著, 易于管理, 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今后仍将是我县节水工程建设的最重要形式。目前全县的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0%, 节水工程长度550万米, 但亩均只有5米左右, 只是达到初级节水化标准。

4.4 对灌区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灌溉能力

我县境内有五大灌区, 在目前的干旱情况下, 依靠充足的水源来保证农田灌溉的保证率很低, 且引水系数仅有0.4左右, 有效水利用率很低, 只有通过对灌区进行技术改造, 扩大渠道硬化率, 提高渠水利用系数, 继续推广窄畦、短畦灌水, 才能扩大灌溉面积, 提高灌水效率。目前各灌区的渠道硬化率很低, 又都是老灌区, 配套设施老化, 跑、帽、滴、漏现象也十分严重。对灌区的干支渠进行技术改造, 渠系水利用系数可增加到0.6左右, 在现有水源的情况下, 灌溉面积可恢复到8万多亩。

4.5 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灌溉工程

喷灌、滴灌、微喷、涌泉灌等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灌溉工程, 具有节水、节地、节时、省工、调节小气候, 土壤不板结、增产、增收、灌水效益好等特点, 是较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目前全县建成30多个高科技灌溉示范区, 面积约3万亩, 但它的操作方式与渠道相比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点, 群众对它的接受程度较低, 但它的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灌溉用水量只有渠道的1/2~1/3。随着工农业的发展, 用水矛盾的日益突出, 水资源日趋紧缺, 走高科技节水农业之路势在必行。

4.6 改变群众灌溉习惯, 加强节水农业的灌溉管理

目前, 群众习惯采取的灌溉方式多习大水漫灌, 省力气, 耐旱时间长, 但这种灌溉方式亩次需水量为100~300立方米, 耗水多, 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这与时代的发展、水资源的严重匮乏是十分不适应的。因此, 必须改变这种陋习, 实行窄畦、短畦灌溉, 使小畦灌水亩次降低到60立方米左右, 既可以降低用水成本, 节约用水, 又能保障作物的生长。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面对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和不断提高的农业需求, 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是农业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安阳县农业现状的调研较全面的提出了节水农业对策。

安阳文字博物馆范文第3篇

一、高塘、阿湖水库库区移民基本情况

高塘、阿湖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总人口28613人,其中移民总人口6646人,总户数1441户。分布在阿湖、高塘两镇8个行政村,移民自然村分布分散,涉及面较大。土地总面积46.05km2,耕地面积3.21万亩。其中高塘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总面积36.7km2,耕地面积2.23万亩。包括袁湖、刘庄、丁集、高塘、钓台、叶庄六个行政村,总人口14265人,其中移民总人口5756人,总户数454户。阿湖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总面积5.6km2,耕地面积0.573万亩,包括阿湖村和芦湖村,总人口14348人,其中移民总人口890人,总户数200户,芦湖村为“淹地不淹房”人口。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移民村水利、交通、饮水、教育、医疗、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制约了移民村的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移民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目前规划区内移民基本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源贫乏,还有部分农户饮用水源得不到保证。农田水利设施为上世纪70年代前修建,由于长期运行,大部分老化、破损严重。部分河道、干支渠、排水沟道淤积严重。移民村组交通道路建设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但是村内缺乏规划,内部交通错综复杂,村内道路硬化程度低,田间生产路、村内公共环境、卫生及文教等基础设施也未经整体规划建设。

二、规划编制工作情况

4月中旬,徐州市移民办召开了规划编制会议,会后根据会议精神我市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组,抽调了8名技术骨干分别组成了高塘、阿湖规划编制小组。4月21日,规划编制工作组召开了编制工作会议,明确了规划编制任务和目标,经过多次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在充分听取移民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编制大纲确定了规划项目。确定规划项目时,我们在结合前期规划实施情况的同时,充分考虑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交通、卫生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求,进行合理资源配置和工程布置。积极与交通、卫生等部门协调勾通,提高规划项目实施的透明度。4月28日,省移民办再次明确了规划编制工作任务,会后按照会议精神对照编制大纲,与有关部 1

门就规划项目进行反复研究和磋商,在水利、交通、卫生等部门积极配合下,由新沂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统一编制,并于2011年6月下旬完成了《新沂市高塘、阿湖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报告》、《新沂市2011-2015年高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报告》、《新沂市2011-2015年阿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报告》(初审稿)。目前规划报告正在申报中。

三、规划编制成果

根据规划编制大纲要求,规划区通过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可以使规划区内农田95%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旱涝保收田;农村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可增加移民年收入,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

1、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

《新沂市高塘、阿湖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报告》规划实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饮水安全、农田水利、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库区生态环境以及移民技能培训等六大项目,工程规划总投资6278.70万元,其中高塘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总投资3756.21万元,阿湖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总投资2522.49万元。规划完成后,规划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高塘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新建和拆建涵闸桥98座,修建防渗渠道 8.45km,清淤渠道13.21km,开挖支渠道5.42km,新增灌溉面积 1.4万亩;开挖疏浚排水沟排12.81km,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新修村际道路11.9km,绿化面积135600m2。

阿湖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新建和拆建涵闸桥228座,修建防渗渠道24.55km,清淤渠道3.21km,开挖疏浚排水沟排26.5km,新增灌溉面积 1.23万亩;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新修砼道路11.1km,绿化面积89000m2。

2、高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新沂市2011-2015年高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报告》规划实施:新建和拆建涵闸桥59座,新修砼道路16.14km,砂石路17.05km,排水沟3.81km,垃圾池40座,自来水入户160户,低压电力线路2.4km,村民服务活动中心900m2,揭盖井5座,绿化面积7000 m2,清淤土方6.1万m3。高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总投资1746.56万元,其中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直补总量为654.9万元,项目扶持工程规划投资1091.66万元。

3、阿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新沂市2011-2015年阿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报告》规划实施:新建和拆建涵闸桥21座,新修砼道路2.1km,排水沟4.0km,砂石路1.5km,公共厕所6座,垃圾池15座。阿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总投资266.64万元,其中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直补总量为55.2万元,项目扶持工程规划投资211.44万元。

四、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由于大规划年度资金量不确定,给规划编制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年度项目投资量的确定暂时按40%增长率。

2、本次规划项目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尽可能成片、整村推进,年度资金分配不均匀。

3、由于规划项目工程类别多,项目杂,涉及水利、交通、卫生、文教及环境等行业,项目投资估算方法主要采用已建成的类似工程决算投资和单位投资指标进行估算,估算精确度低。

虽然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完成了规划初稿,但由于任务重,时间紧,规划报告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下一步将根据上级审核意见,进行完善补充。

安阳文字博物馆范文第4篇

近年来, 我市工业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工业产业结构在发展中调整。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06亿元, 三次产业中一产完成144亿元, 增长4.2%;二产完成686亿元, 增长13.7%;三产完成276亿元, 增长12.4%。通过调查全市多家骨干企业, 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对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1.1 企业产品设计信息化与制造信息化得到普遍发展

我市是从8 0年代开始, 在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中普及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 实现了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智能化, 缩短了产品的研究开发、试制周期, 提高了产品质量, 增加了产品品种, 取得了实效。如鑫盛机床公司是行业应用信息技术最早的企业之一, 公司初步建立包括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AE (计算机辅助工程) 等系统的数控机床设计研发平台, 在二维、三维、有限元分析等功能支持下更好地优化产品结构与性能, 提高工艺设计质量。经测算, 系统实施后, 产品工艺工作效率提高40%, 为工艺的编制与优化奠定了基础。

1.2 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得到普遍发展

生产过程的信息化, 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设备进行改造, 使生产技术装备智能化以及采用智能仪表和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处理、控制, 实现生产自动化。

安钢信息化一期工程于2007年7月正式启动, 四级ERP系统和三级MES系统先后于2008年8月和11月成功投入运行。为进一步扩展和提升MES系统的应用能力, 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生产数据的跟踪, 集团公司于2009年9月8日正式启动热处理MES项目, 并对现运行的一炼轧-二轧厂MES和二炼轧炉卷MES系统实施改造和升级。

2 我市工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建设意识和认识程度不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迅速崛起的大势下, 大多数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 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的实质性认识不足, 尚未意识到信息化已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尚未意识到信息化是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应变能力的必由之路。

2.2 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不够理想。总体应用水平不高

我市企业信息化基础应用日渐普及, 总体上尚处于单项独立和低层次应用为主要特点的初级水平, 我市多数企业在信息系统应用上, 除CAD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应用相对较好外, 整体效果不明显、不理想。

3 推进我市工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引导作用

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加强行业协会、综合部门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形成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跨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

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设立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 为企业提供贴息贷款的支持;把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管理范畴, 提供专项资金加大对“两化融合”项目的支持。

3.2 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在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增加设备、加大投入、逐步升级, 更重要的是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3.2.1 加强企业信息集成能力

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企业间信息系统集成, 如ERP与CRM和SCM及电子商务平台的集成。

实现企业内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 如PDM与ERP的集成、PDM与CAD的集成、AD与CAPP的集成、ERP与MES的集成、ERP与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ERP与OA的集成等。

3.2.2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强化企业研发机制

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力量, 多元筹资, 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

3.2.3 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

要以企业为龙头, 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 采用“一对多”的模式, 将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商通过Internet联为一体, 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系统, 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3.2.4 强化我市重点产业和新兴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结合安阳的工业产业特征, 组织推进一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示范效应明显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项目, 重点实施以下工程。

资源加工业信息化重点:在冶金、化工等为代表的流程型制造业, 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为主要目标, 重点推广模糊控制技术、集散控制技术 (DCS)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FCS) 等先进控制技术。

机械装备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在机械行业等为代表的离散型制造业中, 重点推广应用数控设备联网控制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车间装备层信息系统、柔性制造系统 (FMS) 等。

医药行业信息化重点:大力推动医药产品创新, 融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 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

电子产业信息化重点: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 推进电子产业优化升级, 形成工业化强大的产业支柱, 同时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重点: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营销和市场运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从营销系统入手, 逐步实现比较完善的财务、营销、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并发挥出企业网站的商务和服务功能, 不断拓宽和提高开展电子商务的范围和水平。

商贸流通和物流行业信息化重点:推进商贸流通业“物联网”工程, 推广普及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以及电子订货系统等的应用;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推进以RFID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物联网”发展。大力推进RFID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物流各个环节的融合渗透。建设RFID产业基地和研发基地, 提高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的服务水平。把握RFID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等相互融合带来的机遇,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 推进相关技术产业化。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针对安阳市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了我市工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姜奇平.以项目为中心的电子政务[J].互联网周刊, 2005.

[2] 吉林市科技局.吉林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与对策研究[J].吉林, 2007.

[3] 金喜成, 王明丽.信息技术在辽宁省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09.

[4] 徐生菊, 白英卿.青海省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调查分析[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 2009.

上一篇:法院党员总结范文下一篇:幕墙工程质量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