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种什么感觉范文

2024-02-29

爱情是一种什么感觉范文第1篇

爱情往往与诗歌难以分开,而提到诗歌就总是绕不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第一次相见她便成了诗人魂牵梦绕的对象。“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人们就像一架纺车,纺着疲惫却执着的歌。许多年过去了,纺车由新变旧,但它纺出的调子依然如故。余杰说过:“中国诗人写的最好的,往往不是男欢女爱、心满意得的现实,也不是充满幻想和希望的明天,而是已经消逝、不可能重现的昨日之爱。”面对爱情,总会有那么多未遂的心事和难偿的愿望:“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那隐隐的歌声,那沉沉的月色,都捣碎了,捣碎在洗衣砧上,掺着失意人难成的梦。为什么我们珍惜的总是那些不能复现的人和事?为什么我们咏叹的总是一段永不复返的错失?为什么我们拥有的总是不再复得的失去?为什么我们吟出的总是悲伤的调子?为什么我们写出的总是泪眼婆娑的文字?为什么我们梦里的面容总是挂满泪珠?谁都有过美好得梦,梦境里永远是团圆,永远是快乐;谁都曾憧憬过、向往过,追求过、得到过;谁都有过牵肠挂肚的对象,谁都有过寝食难安的因缘。然而不论我们怎样不舍与不甘,许多美好的图景却总会成为过往,每当此时,那种怀

疑噩梦成真的恐惧,那种像掏空了五脏六腑的痛苦,那种仿佛置身悬崖陡壁的绝望,那种迷茫和失落,是无法言说的。然而它们却真真切切地一步步将你逼近,一点点将你吞噬,一丝丝将你缠裹。曾经的,不管是那些令人手舞足蹈的幸福喜悦,还是那些不可告人的艰辛苦难,都已不重要,如秋叶一般从你的生活里凋落了。不禁要问:叶子为什么要离去?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因为树的不挽留?或许都是,又或许都不是,还可能根本就没有理由。它就是一个事实,一个结果,一种存在,不需要理由。我们什么事都想要一个理由,却不知道很多事是没有理由的。我们总想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设置一个场景,总想让人相信这个场景之中曾有过怎样一个人,曾发生过什么事情,然而事实上什么也没有。爱情就是这样,总有那么多解不开的谜团和心结,让当局者迷是了自己。正如传奇女子杜拉斯说的:“我以为在爱,但我从来也不曾爱过;我什么也没有做,不过是站在那紧闭的门前等待罢了。”爱情让人疯狂,疯狂者却不自知,依然过着如健康人般的生活;爱情教人逃避,失意者们宁肯生活在过去,他们觉得回忆比所经历的事实更美好,更令人陶醉。

因为有那么多的失意者,有那么多爱情的悲剧,人们便开始怀疑爱情,开始逃避现实中的爱情。我们常常沉醉于与爱情有关的书或影视剧,为主角或喜或忧。真的有很多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它们写出了每个人生来的孤独、每个人内心的梦想和每个人生命中的珍惜,打动人心的,还有那些徐徐渗入的细腻表达和从他人身上看到的也属于我们自己的内心隐秘情感。感人的故事,自有它们无法言说的共鸣和感

动,因为这些,我们伴着剧中人或喜或悲,剧中人的笑脸印进了我们的记忆,剧中人的眼泪也一滴滴流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总是盼望圆满的爱情故事,盼望这些故事在这个冷暖自知的尘世中为我们营造一刻慰藉。难道我们是想从那些故事中找到继续爱下去的理由?然而我却听说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理由的,那么那些理由就只不过是排解无奈、掩饰绝望的自我安慰?!人们常说真正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只因为爱是一种信仰,它不需要理由。

爱情却不是神话,它应当是现实的,它也会时时受到现实的侵扰和磨损。刘震云在《磨损与丧失》一文中说:“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面对现实的磨损,爱情会怎样呢?真的会丧失吗?真正的爱情当然不会。真正的爱情可以甜蜜,也应当执着,可以浪漫,也应当坚持,但却不能尽是甜言蜜语,不能是海市蜃楼,而应当是责任,应当是互相守望、扶持和帮助。绚烂的光景往往只有一瞬,我们漫长的一生不能仅仅为了这一瞬,这就像是烟花,一瞬过后就可能是黑暗和沉寂。我们宁愿做两颗相依的星星,闪着不耀眼却持久的光,相互照耀,彼此温暖。曾看过一张照片,是佛罗伦萨美术馆的一具石棺,石棺上结婚仪式的浮雕让我怦然心动„„

爱是一种信仰,爱是平和的,爱不需要张扬。“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

问一声:‘奥,原来你也在这里。’”

爱是一种信仰,信仰需要持久。“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爱情是一种什么感觉范文第2篇

与寂寞为伍,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假如你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不见任何人,听不见

任何人的声音,你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一下寂寞了。

其实,寂寞这个词好象有点孤独的含义,但事实

上并不是这样。寂寞仿佛是一个单人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人,只有你自己。自己可以干点想干的事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觉得自己好象进入梦境一样,没有了任何思想负担和劳累,非常自由!仿佛像被神仙施了一个奇怪的法术似的,变得异常的轻松与愉快。

可以听听音乐,让自己沉浸于音乐的海洋中,悠

闲自在地漫游。听听赞美祖国的歌曲,欣赏那雄壮的歌声,激起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听听少年的歌曲,激起自己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与怀念,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的样子,那时的你也许调皮,也许不可爱,但它绝对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听听最近的流行歌曲,放松一下你的大脑,感受新时候歌曲的旋律。

你也可以画画呀!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细

细描绘那美丽的风景名胜,描绘祖国的山河,描绘家乡的风光,或者画下那让全人类自豪的万里长城。当然,你也能让自己无拘无束地在画的世界里散步,自

己想怎样画就怎样画。在画的世界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画不到的。你随意几笔,便可成为一棵树、一个宫殿,总之是没有任何阻挠,仿佛没有边界,十分自由快乐。

如果你累了,可以舒服地躺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一

觉,做个美梦。也能想象一下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是一名出色的医生,是一位为人民服务的清洁工,一位富有的经理,一个军人,一名杰出的民警……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充满好奇的美好幻想,当然,如果真的想实现,还得靠自己聪明灵巧的大脑和勤奋学习的毅力。一番神奇而又现实的想象,真让人感到兴奋。

现在,你知道寂寞的现实的意义了吧?寂寞是可

以享受的,但要看你是怎样面对它。

享受寂寞,真好

爱情是一种什么感觉范文第3篇

因为今天表彰的我校教职工中的优秀青年,因为今天在座的大多数是30多岁的年轻教职工,今后工作的经历和生活的道路还很长,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幸福、都有追求幸福的良好愿望和正当权利,并且我们今天国家的发展已经使我们获得幸福成为可能,因此在今天这个场合,我特别想同大家尤其是青年朋友们谈谈我对幸福这个问题的理解。因为,四中一直倡导每位教职工要能成为幸福的四中人,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也应当是推动四中事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当然幸福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座的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职工可能都有过捡砖头、砌房子的生活经历,可能曾经长期居住在自己搭建的斗室之中。那时我们也是30出头的青年教职工,对幸福充满向往。而今天,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已经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基础性问题,尽管有些解决的还不算好,还不尽人意,但请大家相信,随着社会的繁荣,随着四中的发展,我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必定会不断改善。学校也会想尽一切办法,不断帮助教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是我们工作的非常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我要说,我们获得幸福的物质基础是有充分保障的。

但是我还要说,幸福还不仅仅是这些。归根到底,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作为具有灵性的生物,我们人类所满足的绝不仅仅是温饱所带来的快感,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后,精神上的满足就是更高级的对幸福的感受与追求。看看那些携款出逃的大小贪官们,尽管他们可以挥金如土,但犹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豪宅如同囹圄,亲朋不能往来,还有何幸福可言?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我们可以相信,获得幸福的人们会越来越多,但是,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不论物质如何充裕、不论生活如何便利,也总会有人感到不幸福、不快乐、不开心,我想,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一个人对生活的定位、态度和他所具有的价值观。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是生活幸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从工作中得到享受,生活就不可能幸福。所以我们提倡享受工作,要把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从中获得满足、获得愉悦、获得幸福。我经常与一些老师讨论教学问题。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师津津有味地谈论他们以往课堂上的得意之作。看到他们眉飞色舞的样子,我想他们的内心一定充满成功的体验,这就是幸福,是从工作中获得的幸福。工作的愉悦与成功是幸福的重要来源。

我今天要说的是,获得幸福或者说感受到幸福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思想境界。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仁者无忧”。“无忧” 毫无疑问是对幸福的一种描述。什么样的人才能无忧呢?是“仁者”,是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在中励志名言()名人名言华道统中,“仁”是道德的核心,“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家人的关系。夫妻之间的相处同样要遵循道德法则。一个不会相处的人不会幸福。我想这不是一个技巧或者方法的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问题,或者说是一个道德问题。与同事和睦相处,与家人和谐相处,是生活幸福的重要内容。只有那些具有宽厚待人,好善乐施,谦虚诚恳,善解人意等良好品性的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他才能真正体会到来自亲人的温暖、快乐与幸福。我在博克上转贴了一个故事,叫做“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说是两个僧人在纽约用彩色细沙制作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宗教图画作品,让许多人惊叹不已,观赏结束后,僧人十分从容坦然地将细纱撮起来,撒入河中,这一举动再一次令人惊叹不已。我觉得这个故事寓意十分深刻。(

)一个朋友打电话问我,你向大家推荐这个pps是什么用意?会不会让人误认为你信教了呀?我说,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精益求精,淡薄荣辱。我想,精益求精应当是我们做事的态度,淡薄荣辱应当是我们做人的态度。一个人有了精益求精的做事的态度,就可以沉浸于工作,享受生活,因为我始终认为,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有了淡薄荣辱的做人的态度,就会少一些郁郁忧忧、悲悲戚戚,多一些轻轻松松、坦坦荡荡,去认真享受生命与生活中的饱暖之欢、天伦之乐。如果每个人都有了精益求精的做事的态度和淡薄荣辱的做人的态度,人们就会多一些兢兢业业,少一些争争吵吵。这样,国家就会进步的更快,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这不是很好么?

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和选择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今天,我们的欲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要求我们有更加高超的甄别的能力、选择的能力,有更加清醒地头脑、更加健康的心态。我们要学会成熟。年轻的朋友都向往一种充满浪漫的生活,都希望自己不会被生活的琐事所困扰,总希望生活或浪漫多情、或波澜壮阔。但是,生活并不都是像电影大片。其实幸福在很多时候就是来自于生活的琐事。也许父母对你的唠叨使你心烦意乱,但突然有一天当再也听不到这些的时候,你的心中会充满忧伤;也许你的爱人向你提起柴米油盐的时候,你觉得他俗不可耐,其实正是这些琐事驱走了你内心的孤独。牵挂和被牵挂,才是生活真正的滋味,没有了生活的琐事,也就没有了生活的滋味。以前年轻的时候,我总幻想能过一种不为琐事所赘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有一天我忽然感觉到,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才像一个真正的家。每天陪一陪老人、逗一逗孩子,或抽时间做几道菜同家人一起品尝,或同家人逛逛市场、挑挑商品,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其实这丝毫不会降低你内心的高雅。这些话虽然很俗气,但却是我们从50多年的生活中得出的体验和感受。

最后,祝愿有更多的年轻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幸福。谢谢!

上一篇:安全教育月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安全科年度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