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格式范文

2023-09-22

选修课论文格式范文第1篇

摘要:针对职技高师院校电气技术教育专业现有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从强化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出发,以构建课程群为切入点,探讨了层次化支撑与紧密衔接的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对培养“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完善中职师资培养体系和推动教师培养专业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职技高师;电气技术教育专业;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民生改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2010年,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这项计划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中职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践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支撑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教师资为主要任务的职技高师院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新时期,在职教师资培养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下,启动电气技术教育专业(以下简称电气专业)重大专项教学改革试点,探索提升职技高师院校服务职业教育能力的新方式,对深刻理解职业教育教师发展需求变化,创新未来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引领国家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中职电气专业师资培养体系、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改革探索的具体实践进行介绍。

中职电气专业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气专业生源特点分析 职技高师院校生源构成多样,除有通过高考选拔的学生(俗称“高本”)之外,还有通过单独招生考试,从技校和中职院校选拔的优秀毕业生(俗称“技本”)。我校电气专业生源属于“技本”类型,学制五年。与“高本”生相比,“技本”生知识结构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1)没有经历过高中数理强化训练,理论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主要智能倾向仍为形象思维,整体上不擅长学习陈述性理论知识(尤其在入学初期),但在获取过程性知识方面拥有较大优势。(2)经历多年职业技术教育,养成了手脑并用、勤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容易被引导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具有成长为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良好潜质。(3)对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及校企合作办学和顶岗实习等职业教育模式有切身体验,容易理解职业教育理论,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具有成长为现代职教师资的良好潜质。(4)经历过职业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考核以及顶岗实习等环节,既强化了自身的职业技能,也加深了对企业、对职业岗位及工种的认识,能较快适应企业工程技术岗位,有利于成长为“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

电气专业原有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这里的培养是指造就新生力量,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成长为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思想品德高尚,具备一定教学能力,能基本胜任中职教学工作的新生师资力量。这里的体系指根据教学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对它们进行规划、设计,构建整合性课程,即根据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制定规范而完整的培养方案。教师专业化是职教师资培养的终极目标,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构成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本质特征。中职电气专业师资的培养体系建立必须充分体现上述要求,同时还要适应“技本”生源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电气专业原有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下:(1)课程设置与普通工科院校雷同。未充分体现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相统一的特征;课程之间的层次化支撑和衔接关系不够清晰;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教学任务和教学责任不够明确,知识衔接不够紧密。(2)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不适应中职师资专业化发展目标。中职教师的专业化有其特殊内涵,不仅包含学科知识,还包括对特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应当丰富自主选择职业(岗位)发展方向、技术岗位就业的实际需要,为未来职业(岗位)专业化打好基础。(3)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不到位。实践技术类课程内容更新缓慢,企业应用的新技术和新装备在实践课程中得不到及时反映,缺乏对岗位技能及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等实际问题和工作过程知识的训练。(4)提升教师人文综合素质的课程缺乏。教师人文综合素质不只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专业教学法几方面,还包括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熟练的教学基本功和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的情怀。

为培养未来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专业能力的中职师资,上述问题仅靠单门课程改革或教学计划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手,进行综合性改革,才能理顺各类课程之间关系,突出中职电气专业师资培养本质特征。

中职电气专业教师培养对策探讨

对相关课程重新规划,构建课程群 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群。它相对完整独立,结构体系开放,逻辑结构呈非线性,教学内容具有整合性和模块化特点。将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课程构建为课程群,对于解决课程体系诸多问题十分有效。针对电气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要课程,按照知识和技能支撑和衔接关系紧密程度,在相关课程整合调整的基础上,构建了教育类、电气基础、电气技术、计算机类和测控类五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既有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必修课程和专业技术选修课程,也包含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紧密结合),具有结构完整、内容相对独立、课程之间层次化支撑和衔接关系清晰、关联性强等特点。下面以“测控类”课程群为例具体说明课程群具体构成。“测控类”课程群由8门课程组成,《自动控制原理》奠定整个课程群的理论基础;5门必修课程(《测量与传感技术》、《电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从不同侧面传授测量与控制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技能;2门专业选修课程(《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和《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则为拓展和提升测量与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机会并指明了方向;《组态软件及应用》设置为该课程群中的“一体化课程”,旨在强化控制专业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和控制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建立新的电气专业教学体系框架 以划分的5个课程群为基础,建立新的电气专业教学体系框架,具体如下:(1)新教学体系有四个支撑层,依次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技术”和“专业综合”,符合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由低到高的层级关系。(2)职业技能训练和资格认证与学科教学体系保持“相对独立、相互促进”的关系。以中级工资格为起点(入校时已具备),通过持续不断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资格认证,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且在此过程中不断融合学科教学过程中获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五个课程群相对独立,内部形成层次化支撑和紧密衔接:“理论+实验”(学习基础理论,即获取“入门知识”)→“技术+实践”(学习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即获取“高级知识”)→“专项技术+实践”(学习选定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高级应用技术,即获取“专家知识”)。(4)分层次安排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以夯实所选专业方向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对于所选专业方向所对应的技术岗位,对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均有明确要求。(5)设置“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如《机械工程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学科技术岗位工作打好基础。(6)分层次安排“学科任选”课程,为学生扩充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供条件。(7)强化《专业概论》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发展方向上的特殊作用。(8)分两个层次安排“项目引领”或“项目驱动”的“专业综合设计”实践课程。《专业综合设计2-1》着重于多种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专业综合设计2-2》)注重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实现与毕业设计的无缝对接。(9)通过教育类课程群与学科知识的持续整合,获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培养教师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建立对教师专业的自尊自信,掌握教育心理知识和组织管理知识,初步具备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沟通和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课程开发能力。为避免学科知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教学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干扰,教育类课程群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仅限于“电气基础”、“电气技术”和“计算机类”课程群中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典型实践教学环节。

吸纳企业参与教学改革 应吸纳企业参与电气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提高培养体系开放程度;进一步完善发展电气专业实践技能“本科+技师”培养模式;聘请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成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电气专业学科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在新的教学体系框架内,我院电气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形成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利用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天津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天津海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建立的“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验中心”新型装备,承担电气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训练内容更贴近企业的技术实际。

完善大学生竞赛体系,培养竞赛能力,推动电气师资人才培养 加强大学生科技实践中心建设,建立“科技辅导员—专业导师—班级实践委员”三级学生第二课堂管理体制,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搭建平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优化了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学技术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运行机制及机构;建立了学生竞赛、学生科研立项机制,深入实践“教学改革—科技竞赛—科技创新”互动模式,培养高素质电类专门人才,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开展全国电气自动化本科生的ASE(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西门子认证等相关培训课程,提高课程体系开放度。

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本质特征。学术性是理论基础,职业性是实践要求,师范性是最终目标。我校电气专业教学改革从培养师资综合能力、提高师范性目标出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新体系突破了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教学体系束缚,以五个课程群建设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符合职技高师院校电气专业特点的层次化支撑、衔接紧密、关联密切的有机整体,使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三者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解决了电气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已经进行到编写教学大纲、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改善实验实训条件阶段。该培养体系改革和建设思路以及架构对其他专业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永芳.中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内涵及其衔接[J].职业技术教育,2009,(25):52-55.

[2]孟庆国,张燕,蓝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1,(1):57-61.

[3]卢胜利,李春华,蓝欣.面向TPCK的职技高师电气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5):45-48.

[4]李春华,崔世钢,王宣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电类本科专门人才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39-41.

[5]戴立益.师范生培养:内容、过程与保障[J].教师教育研究,2011,(5):1-5.

[6]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高校创业教育的重心转变——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1,(10):101-104.

[7]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创新型人才的涌现[J].教育研究,2011,(9):8-13.

作者简介:

林林(1974—),男,辽宁抚顺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职业能力和智能控制。

选修课论文格式范文第2篇

【摘 要】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了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管理机制以及运行成效。实践表明,建设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运行高效、实训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质量,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轨道交通;现代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成效

【作者简介】徐新玉,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轨道交通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专业教学。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培养面向市场、服务生产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培养训练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职业院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鼓励下,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加大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各地先后建成了一大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有效提升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质量,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训基地运作管理机制有待创新

目前职业院校基本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运作模式,考虑到实训设备使用、维护与管理等的方便,每个学校都建有一套自己的实训设备,这势必导致重复建设。加之院校与院校之间的壁垒没有被打破,实训设备共享困难。有些院校的实训设备要么仅仅是用来观摩,要么就是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现在的主流技术设备,设备的使用率较低,而且后期的实训设备维护及保养费用也是学校必须承担的一笔不小的费用。院校没有形成一种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模式,不仅造成资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还会陷入一种实训基地发展停滞的被动局面。

(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论文发表、课题研究、学术专著撰写等理论性探索与研究,在生产实践能力的提升方面会有一定影响。虽然院校也会安排有关企业的工程技术骨干承担实训教学指导任务,但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存在工作时间与教学时间的冲突,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必将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造成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與生产实际需求脱节。

(三)实训基地产教研创效能有待发挥

目前部分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是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的使用需求,使用率低,开放度和共享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基地建在职业院校内,其运营的人力物力资源主要由校方提供,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侧重挖掘和发展其教学功能,生产、研发、对外服务等功能相对偏弱。虽然有些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各自利益诉求不同,合作的层次较浅,合作一般浮于表面,没能达到理想的产教深度融合状态,基地生产服务功能发挥不突出,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一)政策背景——加强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是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文件的要求

加强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是贯彻国家、江苏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江苏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是职业院校轨道交通专业实训教学设施建设及实训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而《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则是指导全省职业学校加强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行动指南。

(二)专业背景——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现代化实训基地做保障

学校根据有关政策文件要求,遵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所包含的三个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为依托,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主动对接苏州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与轨道交通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领域标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为支撑、学校为主体”,围绕“四化方针”(设备标准化、环境职场化、管理企业化、实训项目化),积极推进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

三、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一)完善实训基地管理组织架构

我们在校、系(部)二级管理体制下,设立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基地负责人担任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轨道运输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多种社会职务,经常参加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相关活动,对行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非常熟悉。为能高效地做好基地常规管理、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保和简单维修,有序保障专业技能教学实施,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还配备了1名实训教学管理负责人、1名实训管理员,所有专业教师都承担实训室管理工作,具体管理组织架构见图1。

(二)创新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在管理机制上深度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充分渗透企业管理文化,初步建立了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参照企业作业规范与管理标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出台了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考核评价制度健全的一系列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如《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负责人岗位职责》《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管理员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等相关人员岗位职责与管理制度,《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室器具借还制度》《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设施设备与实训耗材物资管理制度,《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室清洁文明规范》等劳动保护与安全操作生产管理制度,《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技能教学研究管理办法》《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共享管理办法》《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制度》等产学研管理制度以及《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应急处置预案》等应急方案。

师生在每次使用实习实训室后必须填写“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室使用记录单”,详细记录实训室的教学设施设备是否有损坏情况,若出现问题以记录单为依据,层层倒推,严格执行责任倒查制度。学校安排专人对包括实习实训课在内的教学情况进行巡视,确保实习实训设备的完好率与实习实训课程的开出率。

(三)规范实训基地教学运行管理

我们对有关教学文件、实习实训项目及相关资源、教学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按专业统筹安排实训教学计划,专业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系部建立了实践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和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每日都要进行教学巡视,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学校依托实训基地,一方面积极开展评价模式改革,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建立了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能力要求为依据的评价标准,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改革原有的单纯依靠试卷考试的教学评价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达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校企、校际交流与合作,将企业课程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成熟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深化技能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与轨道交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有效衔接。

(四)优化实训基地生产运行管理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实训基地的首要任务,着力提升实训基地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功能。我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以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为突破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围绕轨道交通各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结合市场需求,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工艺要求、管理规范,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合作育人。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推行实践育人。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和技术变革、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学校轨道交通专业群依托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在2017年11月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签订的“企校合作城轨运营专业建设协议”基础上,进行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三四二八(三条主线、四个阶段、两项证书、八项评估)”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践。校企双方科学合理地建构了“三平台+三模块(三平台即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平台、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三模块即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现已建成与学校轨道交通专业群三大专业所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实训中心与城市轨道交通機电技术实训中心等三大实训中心,每个实训中心又由若干个实训室(实训区)构成。这些具有真实职业氛围、与实际生产相一致的实训中心,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训模式改革、科学搭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推动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可靠保证。

(五)强化实训基地科研运行管理

强化实训基地科研运行管理,着力提升实训基地科研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大力开展实训基地社会化培训和企业化生产,全面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依托基地我们积极开展了技能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广技能教学研究成果。2018—2019年,学校作为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轨道交通类研究组牵头单位,先后研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能教学标准》等多个教学文件,成功开发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轨道交通类技能考核平台,顺利组织完成了全省轨道交通类专业学生的学业水平技能考试。依托基地,学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与研究课题。如2018年11月围绕技能教学、基地管理方面主持申报的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轨道交通专业群职场化环境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与实效性研究”,现已开题研究并通过中期检查。

四、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运行成效

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有效推进轨道交通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综合实训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发挥“产学研创”效能,满足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储备需要,提高行业服务能力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三四二八”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创新了轨道交通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还培养了大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高技能人才,强化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实践与企业需求的融合度,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100%取得与专业相关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超过85%的毕业生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还有多人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奖项。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达98%,多人晋升至城市轨道交通值班站长、区域站长等管理岗位,部分学生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还有1名毕业生顺利考取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涌现出一大批就业与升学典型。

(二)打造了“双师”教学团队,教师专业水平显著提升

学校结合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开展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专业教师深度参与实训基地调研、论证等,熟练掌握实训基地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落实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打造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或阶段性任职。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组建混编教学团队,通过传帮带等措施,着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近年来,教学团队中有60%的成员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所有成员都参与专业技能教学、产学研、技术研发与推广等。大部分成员主持或参与技术服务、获得专利或市级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专业教学类竞赛中获奖,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创新、创业等大赛获奖,或指导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取得实效,教师的专业水平显著提升。

(三)发挥了产学研创效能,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一是依托基地开展省市级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参观交流活动。二是依托基地为区域内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参与解决生产、技术难关。如2018年为南京铁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主持完成了产学研、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城轨车辆制动系统仿真设计开发”的研究,该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建设中,有效促进了城轨车辆制动系统的实训教学与研究,减少了硬件设备的投入,得到了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三是依托实训基地承担各种培训工作。如2019年10月为全省轨道交通专业骨干教师与考评员开展培训,有效保障了全省轨道交通类专业学业水平考试的顺利进行。

选修课论文格式范文第3篇

[摘要]宽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专业选修课程形成了麻省理工学院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人才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经验,对我国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分析与启示;公共卫生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在土木与环境工程系里(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简称CEE),是获得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协会认证的专业。多年来,MIT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一直在全美国排名前十名,2014年被USNews排名全美本科环境健康专业第6[1],在全美乃至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无疑是MIT环境工程专业持续保持强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因为环境问题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已引发人们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对我国高校环境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借鉴国外知名大学在环境工程教学上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对MIT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分析,从中得到对我国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有益的经验。

一、MIT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概况

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发展能力,以应对现代社会挑战。使学生能将科学的力量融入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中。培养学生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专家,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界领导者和问题解决者, 富有终身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有能力就职于环境工程设计、教育、法律、医学和公共卫生等部门或行业,能够从事相关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工作。

学制:4年

学位:学士学位(Bachelor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总学分:384 units。说明:MIT几乎每门课都是12units,即每周12小时学时。学时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或设计或野外考察+学生课外准备三部分时间,无实验或设计或野外考察的为0。如Engineering Mechanics I(Units: 3-2-7),即工程力学I,周学时是12小时,其中3小时课堂教学、2小时实验和7小时课外自学(后文中只写总学时)。每学期每门课的1unit=14小时。2个6-unit的实验课程算1门课程。可以把MIT的学时等同于国内的学分。

教学日历:秋季(9月-12月);春季(5月-8月)

教学计划实施过程大体如下:

(1)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MIT要求的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一般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是每学期上1门。

(2)大学二年级,继续学习MIT要求的基础科学,同时学习专业基础课。

(3)大三、大四年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必修、限制性选修和任选)。第八学期主要学习毕业论文设计。

获取一个本科学士学位共需完成32~34门课程的学习。

毕业要求:修完MIT和CEE要求的课程,且每门课程成绩不低于3(5分制)。

二、MIT环境工程课程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即MIT的基本要求(General Institute Requirements,简称GIRs)和CEE的专业要求(Department Program) 。MIT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下[2]:

(一)基本要求(GIRs)

MIT的基本要求学17门课,共12×17=204学分

(1)6门自然科学

数学:从单变量微积分、单变量微积分及应用和微积分及理论I等3门中选1门;从多变量微积分I、多变量微积分II、多变量微积分Ⅲ、多变量微积分及应用和微积分及理论II等5门中选1门。

物理:从4门不同要求的经典力学课程中选1门;从2门不同要求的电力与磁力课程中选1门。

化学:从固态化学导论和2门不同要求的化学科学原理的课程中选1门。

生物学:从3门不同要求的生物学导论课程中选1门。

(2)人文、艺术、社科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简称HASS)

基础HASS课程:选3门不同类别的课程。

专业性HASS课程:选3~4门课程。

其他HASS选修课程:选2门或1门。

(3)科技限制性选修课

从生态学I: 地球系统、工程力学I和微分方程3门中选2门。

(4)设计实践课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概论I和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概论II。

(5)表达要求

4门写说表达课程。其中2门包含在人文社科类里,不再计算学分;另2门是与专业有关的课程,主修课中已有,也不再计学分。

(6)体育要求

一般要求第四学期结束前修成。要求通过游泳测试;上完4节体育课。

(二)、专业课程要求

(1)必修课程(Required Subjects)

必修课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共168学分。其中,与GIRs重复课程的学分为48。

核心课程:生态学I、地球系统、生态学II、持续发展工程、工程力学I、工程力学II、微分方程、土木与环境工程毕业设计、计算机与工程问题解决导论和工程中的不确定性,最后2门只需要选1门。

环境工程科学:环境传输过程、水文学导论、环境化学、环境健康工程与生物学、环境流体传输过程与水文学实验和环境化学与生物学实验。

经济与公共政策:从环境法律、政策和经济,污染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微观经济学原理3门课程中选1门。

设计实践: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导论I和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导论II。

(2)限制性选修课程(Restricted Elective)

从物理湖沼学、气候变化学、地下水水文学、空气污染、环境微生物学和热力学与动力学等6门课中选1门。

(3)非限制性选修课程(Unrestricted Electives)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要求选够48学分的课程,既可以从环境系系列课程中选,也可以从学院其他课程系列中选。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要求课程总学分为180。GIRs与DP要求课程不能重复选修计算学时。总学分为384(包括GIRs的204学分)。

三、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分析

可以看出,该课程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HASS类课程:要求必修8门课。与国内同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相比[3],MIT环境工程专业(MIT的其他专业也一样)对HASS类课程要求高,充分体现其教育理念,即能将科学的力量融入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培养高素养环境人才。

(2)自然科学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将生物学做为必修的自然科学课程有别于国内同类高校的课程设置。

(3)核心课程。工程力学(I, II)、计算机与工程问题解决导论和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等共8门课相当于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是解决实际环境工程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工具。而国内环境工程课程体系中常把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和电工学等看作专业基础课程,认定范围较宽。

(4)专业课程。包括环境工程科学、卫生经济与公共政策、环境工程设计和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以及非限制性选修课程。

环境工程科学课程侧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宿、效应和处理方法等内容。MIT仅设置了4门课以及相关实验,且侧重水环境工程科学。

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是土木与环境工程设计导论(I和II)。I任务是提出设计的问题和设计模型;II任务是拿出设计实物,并用实验方法验证。时间是一学期。与国内同类课程设计相比[4],设计学时长。

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则涉及多个学科,范围广,为满足学生对环境工程某个领域有更深入学习和研究而设置,是学生选择今后可能发展的专业方向。如物理湖沼学、气候变化学和地下水水文学等6门课程,只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门。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一般地讲是环境工程某领域或某个方向更深入的内容。当然学生可以选择与专业无关的课程。由于是任意选修课程,因此,教学计划没列出。但CEE课程体系中提供很多专业领域或方向的课程,如环境健康工程与生物学、危害废物贮存与污染修复技术和水与污水处理工程等等课程。

综上可以看出课程体系的几个特点:①HASS类课程设置不仅有广度,而且有深度。保证了高素质理工科人才的培养。②核心课程选择在解决实际环境工程问题中具有基础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突出了工程知识的实用性。③专业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或环境工程多个专业方向,有利于学生就业。④工程设计课程学时长,保证了设计能力的培养质量。三门专业设计课程总学时为1年,其中,毕业设计为半年。

四、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启示

启示一、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人文艺术社科教学内容和深度相对薄弱,加强历史学、人类学、文学和经济法律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启示二、强调工程实践的同时,应加强环境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是当今生物科学发展很快,生物科学又环境工程基础之一,可将生物科学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启示三、进一步扩大选修课的学科领域或专业方向,增加选修课程数量,使学生有更大地灵活性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Available: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engineering-doctorate-environmental-health.

[2]MIT Bulletin.2013-2014.

[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

[4]天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2011.

选修课论文格式范文第4篇

摘要:音乐鉴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阐述了大学音乐鉴赏课的功能,介绍了音乐鉴赏课的改革实践,提出了更新观念,优化内容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职 音乐鉴赏 改革实践 素质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音乐鉴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众所周知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是大相径庭的。非专业性音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音教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文艺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教育对象主要为选修学生和艺术特长生,选课学生的专业不同,音乐基础更是参差不齐。非专业性音教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音乐鉴赏课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目前,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音乐鉴赏课的功能

(一)音乐鉴赏课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欣赏具有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培养人的真、善、美等品质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大学音乐教学不能单纯理解为教学生唱歌,而是应当向学生们传授基本的乐理知识,让学生学会用音乐的语言去学习和欣赏音乐,并培养学生主动追求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音乐鉴赏具有益智的功能

法国大文豪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力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学,一把是音乐。”前者已经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实施。但音乐仍处在人们的逐步认识过程当中。作为选修课程的音乐鉴赏课其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欣赏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背景、思想情感和精神,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鉴别美丑的能力,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全面素质。欣赏的过程实质上是再创造的过程,它要求欣赏者通过大脑想象再创造,去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而这种再创造的过程由欣赏者主观控制。因此,在音乐的世界里,作曲家属于创造,演唱(奏)者演绎,欣赏者则是“再现”。欣赏者综合已有的知识对音乐进行重组并加工,从而在大脑中形成音乐形象。这一过程能明显促进左右半脑的均衡发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科学的发明创造,特别对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开启创新精神的钥匙。因此,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乐感,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大脑的功能全面发展。

(三)音乐鉴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最擅长展示人的心灵世界,表现人们内在的最丰富和细腻的情感。它通过人们的听觉直接述说人的情感和心灵,影响人的精神。当我们向学生展示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也是通过音乐这个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过程,使学生通过音乐艺术的熏陶,接受文化的洗礼,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他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们完善人格、完善自我,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四)音乐鉴赏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古今中外的音乐珍品汗牛充栋,灿若群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仅仅依靠演奏和演唱音乐作品,不可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音乐欣赏教学,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有选择地欣赏人类音乐艺术瑰宝。全面了解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其次,音乐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音乐艺术诞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与地理、历史、文学、戏剧、舞蹈、社会生活各方面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多元的文化背景与多维的视角,能通过音乐所表达的内涵识别不同文化的音乐之美,欣赏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态下的音乐特色,神游于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世界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全面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和课堂教学实践

(一)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迫切需求得不到满足

音乐天生就有一种亲和力,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音乐鉴赏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年龄层次的人们。笔者所在的学校从2013级的学生进校开始就实行学分制。虽然面向大一、大二的全部学生开设了音乐鉴赏选修课,但由于师资的短缺,使得很多学生想选择这门课程但却选不上。

2.大学生对音乐鉴赏课没有明确的认识

大多数学生对于音乐鉴赏没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他们注重的是音乐的娱乐功能。所以在选择音乐鉴赏上只对合乎自己口味的音乐有兴趣。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对古典、民族音乐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加之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较差,所以没有得到学生们思想上的广泛重视。

3.师资和教材欠缺

高职院校现任教师队伍本身就严重不足,而音乐课教师更多的是兼职教师担任,超负荷的工作使得教师难以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学科研当中去,更不用说师资素质的提升了。而教材情况更不容乐观,一般都没有专门固定的教材,授课内容也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擅长点或经验或者是个人喜好来自主安排,这使得音乐鉴赏的教学效果得不到体现,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课堂教学实践

笔者在申报学院“音乐鉴赏”这门选修课时,曾经担心学生对音乐鉴赏课不感兴趣, 有可能达不到学院规定的选修人数最低30人才能开班的规定。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共有120多名来自学校各专业的学生选修了这门课, 远远超出了笔者心中期盼的人数。更让人惊喜的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时常发现有一些因为人数限制未能选上的学生主动到教室旁听。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对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技能提高的渴望。极大提高了我上好这门课程的信心,促使我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有序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方面下功夫,主要做了以下的尝试。

1.了解学生需求,突出重点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开课前,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调查问卷,共发出了100份问卷,回收问卷95份,有效问卷90份。通过分析问卷,发现学生对音乐课程的需求大体集中在乐理知识、音乐品鉴,学习舞蹈和文艺活动组织等几个方面。这对于我了解学生需求,有目的地组织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由浅人深、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而不面面俱到, 起到了重要作用,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一环。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优化教学方法

音乐是塑造美好心灵的艺术,音乐教学的效果应当以心灵的感悟效果为主,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笔者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教学标准的确立上适当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掌握音乐作品的标准上有所差异,既要区别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要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比如,乐理课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重点,应当安排36学时的教学。但针对教学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选修课高职学生的现状,笔者大胆压缩了乐理课教学课时,只用4学时让学生了解概况,力图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而在歌曲演唱教学环节,则针对这些学生喜爱唱歌的特点,一是有针对性地选择合唱作品和独唱作品, 二是在讲解和欣赏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唱好这些作品,使他们在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又比如,针对学生们提出要欣赏时下流行的“街舞”并要求学习交谊舞的情况。笔者也采用了区别对待的策略,把街舞的重点放在介绍上,让学生观看播放舞蹈录像, 从旁讲解介绍,而把交谊舞的重点放在学习和实践上,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引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

三、改进高职音乐鉴赏课的意见及措施

(一)教学理念上—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近年来,开设音乐课程的高职院校逐年增加,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理念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形势,应当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式、一言堂的强制或僵化的教育,建立“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传承多元化”的理念,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发挥出来。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提倡内容的多元化

音乐是多元文化的,它本身就综合了其他很多学科的知识。音乐鉴赏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以世界各国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为主体,这对于学生们欣赏到多种风格的音乐,丰富自己的音乐感受力,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学校采用的音乐欣赏教材普遍存在着时代感不强、教学内容单一、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强等方面的不足。为此,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和更新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高职院校的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首要的是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来进行音乐欣赏,共享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此外,也要适度注重对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本土民歌以及一些优秀的采用本土民族音乐特征创作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熟悉和热爱本土民族音乐。同时,还应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体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加大对于民族音乐的欣赏力度,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指导学生们去欣赏和学习,真正将这些宝贵资源变为我们所特有的精神财富。

(三)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音乐教师应自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强调学生参与的教与学形式,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但改革也不能一味地否定传统,而是应当在适当保留并完善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扬弃实现由单一知识传授向多元立体化教学方法的转变,逐步达到融技能、鉴赏、现场展示为一体的多元立体教学。因此,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尝试研究性教学,为学生自主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创造条件。为此可以采取综合化的教学形式,优选教学内容。Jerome J Hausman在他的《Arts and the Schools 》中谈到:“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教学形式的综合,能调动学生的多种认知方式,发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各种音像、图画、文字等资源组合起来,也可以用布置小论文的形式指导学生到图书馆、internet 上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回到课堂上来讨论;或是利用校园网络中教师的网站为学生进行课后的知识巩固、延伸和拓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以及运用掌握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对高职院校当前的音乐教学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怎样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开展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功能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如何把握好时代脉搏,设计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傅征.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2]郭旭.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改革[J].飞天,2012,(10).

[3]徐皖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08,(02).

选修课论文格式范文第5篇

摘要: 汉语言文学课程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学生在汉语言文学课堂里得到知识的升华,拓展了视野,提高了文学素养。本文简单地分析了高职院校开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开课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

高职院校教学重点倾向于职业技术类的人才的培养,主要向社会输送专业的技术人才。然而过分注重技术的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受到了制约。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逐渐开设了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了过传统的选修课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探索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课程建设思路,促进了汉语言文学学科在高职院校的发展。

一、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重要性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要求

高职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对提出的“实施育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战略落实实施,目的为了提高我国的高等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核心内容的人文素质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全面具备文学素养的人才,满足学生的人文主义需求。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汉语言的掌握能力越强,更能加深对学科间的理解。

(二)打造高职院校的学科名片

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一张名片。在我国的名牌大学里,已经具备完善的选修课体系,这也成为学校的对比优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高职院校的选修课程的建设完善,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打造知名的名片,吸收更多的学子进入校园,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口碑。

(三)素质教育专业化的需求

选修课程逐渐多元化、专业化,汉语言文学类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选修学科,知识内容覆盖面广,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人文视野,获得心灵上的人文主义体验。学习汉语言文学还能促进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度的思辨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增添学生的文学气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智慧。同时,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呈现专业化,专业的优秀教师团队对选修课的建设有促进作用,汉语言文学老师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更高,直接关系着学生对学校的课程建设的整体评价。

二、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现状

(一)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课程性质认识不足

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才能明确课程的设置目标、课程发展途径、应用前景。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文学培养的性质,关系着选修课程的时间安排、课程的教学提纲的确定,教材的编写。部分高校对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文学类的选修课程存在感较低,这极大制约了汉语言文学科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目标定位不明确

汉语言文学的学科设置的目标认识不清晰,这是基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学科,开拓学生的视野,应站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然而,高职的选修课程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仅仅注重培养就业服务人才,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欠缺。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系统

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涵盖内容丰富,区别于理工科的课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观点丰富,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因此,这也是高职院校中学生获得学分绩点最容易的学科。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的开课仅仅为了满足学生的学分要求,教师忽视了教育本身的意义,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学生水平设置,仅仅为了开课而开课导致了课时不足、课程门槛不高、学习无效等现象。

三、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

高职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程开设并非全面,主要开设的课程分散而凌乱,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开设的课程构成的相互联系并不系统,缺乏对文学类课程的整体设计。基于此,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需要优化,重新构建文学课程的内容。首先需要对学生的文学学科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学生对文学学科的需求划分层次,结合高职教育大纲,设置整体的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综合。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汉语言课程主要有:演讲与口才,诗歌鉴赏,应用写作,现代汉语等。课程开设较为分散,因此需要统一规划,对课程内容分类设计。可以将课程分为三大类:语言、文学艺术、国学。分为这三大模块的主要依据是汉语言文学的由浅至深的层次性。具体而言,语言类的课程主要有应用写作,基本写作,文章创作,演讲与口才,实用口才艺术等;文学艺术类课程主要有近现代名作欣赏等;国学类的课程主要有论语、国学精粹等。按照类型进行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也突出了人文关怀,更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对课程的分类一目了然,根据自身的文学积累选择相应层次的学习,并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提高选课的有效性,避免出现随意选课造成错误选课的现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既要针对性又要全面性,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系统地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细节处理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强化对学生的选课指导

学生的选课系统要适当优化,部分高职院校的选课系统过于单一,仅仅给出课程名字,并未给出合适的课程说明以及课程前景应用,有的学生因为经验缺乏、自身知识结构受限,而未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因此,为了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强化教师对学生的选课指导。通过指导学生认知自身兴趣和特长,通过个性化的指导认识自身兴趣特长间的发展差距。可以编制相应的选课指南,对每一门学科开课的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在选课系统公布每门学科的任课教师的资历、以及研究方向,帮助学生加深对待选课程的理解以及教师的授课方式,使选课更具针对性。

(二)建立课程评价制度

课程评价机制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很重要的评价机制。明确评价的指标参数,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课程进行量化打分,并保证课程评价的公平性。同时,学生选修课程的学习成果的评价也要有针对性,减少学生知识点记忆方面的考核,侧重对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同时,课程有效性的评价不仅仅通过考试的方式,还可通过其他形式考评。如撰写课程调研发展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个人观点;还可以采用趣味性的形式,如主题演讲,诗歌朗诵等。学生在多重形式的考评里享受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考评中感知自己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同时,汉语言文学课程评价应是动态评价,对教学期间的进行考核跟踪,落实主体监督的作用,学生考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保持课程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張婷凯.浅析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建设[J].鸭绿江月刊,2015(3).

选修课论文格式范文第6篇

摘要:游泳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随着大家对运动的重视,游泳这种全身运动和有氧运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它不仅能够锻炼体魄还能让人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那么针对于青年和儿童的游泳教学活动,游泳教练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泳训练内容和方法的制定。本文主要是介绍青少年学习游泳进行系统练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并在游泳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让游泳教学在青少年学习中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游泳; 有效教学; 训练模式

游泳这一学科不断在社会上推广,市场也不断壮大。那么,对于游泳的教练和教师也十分需求。换句话说,游泳的教学和训练是现阶段大家非常重视的。游泳课程为什么如此受大家喜爱呢?这是因为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乐趣,还能够和同龄人进行交流沟通,寓教于乐的形式,备受青少年的喜爱。所以,已经有很多学生把游泳作为自己体育中的必修项目。我国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备受重视,不仅要具有学习能力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游泳这一学科,具有提升学生的行为,思维,情感等各个方面。对于青少年的游泳教学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呢?

一、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现状

游泳不像跑步,跳远等运动项目,它需要在水中进行锻炼和学习。和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要克服的困难就多的多,教学起来也要注意很多方面。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很多学生都很希望学习游泳,但是这些学生中,将近四分之三不会游泳。而且,我国各个学校体育课中的游泳课程并没有开设,学生也不没有去游泳机构进行学习,就导致我国青少年会游泳率低于世界水平。当然,造成我国青少年游泳水平不高的原因,还包括游泳课程认知不高,游泳教师资源缺乏,游泳馆数量少,学习游泳费用较高等等。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游泳训练面临着,教师团队综合能力较低,他们教学理念不先进,教学热情不高,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不透彻等等,让学生的游泳训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加强对于青少年游泳教学与训练的重要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青少年游泳教学与训练的重要性。游泳的好处有很多,例如集体游泳训练。可以提升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锻炼青少年身体;在學习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

(一)有助于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游泳对于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游泳训练过程中,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同学之间要相互信任和依靠,才能把游泳训练中教学目标完成,不仅提升学生之间的默契度,还能提升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总而言之,游泳教学的集体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心融合在一起,努力为比赛赢得好成绩,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信任和默契,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二)有利于青少年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我国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格外重视。现阶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要面对压力很多也很大,有来自家庭,自身学习,社会等等方面。一个正处于身心发育过程的学生,若是处于压力中生长,久而久之,就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引发心理疾病。这时,就要找到排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例如:体育锻炼。就好比游泳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水中自由畅游,通过全身心运动,排解心中的压力,在运动中释放压力,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心理。

(三)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我们一直都说:少年强则国强。那么,培养起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处于发育过程的青少年,为了增强他们的肺活力和身体耐力,就需要进行适量科学的体育锻炼。游泳这种有氧和全身运动,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1]。

三、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训练模式单一

首先就是教学训练模式单一。在我国游泳教学中,游泳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传统,模式单一,没有创新。例如:在学习一个新的游泳动作时。教师采用的方法就是枯燥说教,示范后,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学生掌握动作,对于学生游泳水平的评判,也是固定模式,陈旧,没新标准。这就会让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二)学生存在恐惧心理

第二个问题是来自于自身。学生在学习游泳时,往往会产生恐慌心理,这是因为水中和陆地运动存在很大的差异。还有很多新闻报道学生在游泳课上出现危险,让学生一生就出现了恐慌心理。自身的心理问题不能消除,那么对游泳课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例如:恐慌,焦虑,反感,没有信心,放弃等等。为了打消学生的这种心理,就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没有很好的效果。

(三)片面推崇竞赛体制

大家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也希望通过游泳运动取得好成绩。但是过分的推崇竞赛,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违背了游泳给大家带来的实际好处。现阶段,很多游泳教练都在追求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就会在课程安排上违背科学合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原则,为学生增大教学量,甚至会造成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

综上可以看出,影响青少年游泳训练的因素包括:校经费、基础设施建设、游泳训练管理机制、教练的综合素养等[2]。

四、提高青少年游泳教学和训练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在游泳教学活动中适当鼓励青少年,充分调动青少年的游泳积极性

首先,对于游泳存在恐惧和偏见心理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不断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走出心理的阴影,源源不断的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进行游泳教学训练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合理,温馨舒适的氛围进行学习。最后,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语言去表扬。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语言艺术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个游泳动作的要点,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加强了学生游泳的能力。

(二)合理优化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方式

第一,教学思想要创新。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年龄和身体,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以最有效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去学习。第二,加强青少年游泳教学的训练方法。以最直观,易懂便于操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游泳训练。第三,树立科学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进行游泳教学时,要因材施教,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特点,心理特点,掌握游泳技巧的能力等方面,树立起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帮助的教学观。

(三)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加深青少年对于技术动作的理解

在进行游泳教学时,对于游泳动作的训练,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要點,在实际操作中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例如:在学生进行游泳训练时,往往会出现错误,或者不规范的动作。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和辅导,并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模范榜样,让学生通过视觉和触觉,及时的调整游泳动作,提升自己的游泳技能。

(四)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模拟比赛进行游泳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质量和能力。例如:情景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后,就要反复进行训练,最后根据动作的标准程度来判断技能是否达标。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产生了厌恶心理和消极性。而在情景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例如:在情景模式教学中,设立一个模拟比赛。在模拟比赛中,不仅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技能性,还能很好的让学生心理有一定的磨炼。给学生树立起正确和积极的价值观,让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3]。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游泳教学模式单一,不先进,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一定要创新教学模式,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们能够全面的发展,身心的健康,相信在以后的游泳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利.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27):12+14.

[2]韩肖伯.大连市健身俱乐部游泳教学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 (25):212-213.

[3]冯旭辉.“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选修课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 (16):87-88.

上一篇:农业经济增长范文下一篇:去极端化剖析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