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3-10

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基于数字技术应用的绿色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模式设计与规划

3、电石渣循环利用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4、新时期绿色低碳城市测评研究

5、电石渣循环利用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6、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推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7、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与路径

8、农业低碳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路径探索

9、低碳经济视角下出版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10、生态文明试点有助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

11、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12、福建省碳金融发展的现状、模式与对策

13、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14、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 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

15、推进我国低碳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6、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约束及路径选择:文献研究视角

17、前海,正以绿色低碳集群模式推动中国发展方式深度变革

18、发达国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科技政策启示

19、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实现碳中和

20、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内容与途径

21、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22、从“双重错位锁定”到“双元解锁”

23、论循环经济发展与低碳农业构建

24、绿色低碳城市发展对城乡规划的影响

25、“双碳”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

26、低碳发展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冲击

27、“双碳”战略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28、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低碳发展战略

29、低碳铸就梦想 创新引领未来

30、行业大咖陆家嘴“论剑”绿色金融

31、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绿色饭店的建设

32、《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33、内河集装箱码头绿色循环低碳港口的建设及未来发展论述

34、论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

3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低碳发展战略的意义与路径研究

36、浅析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

37、“绿色化”助力循环经济

38、福建省碳金融发展的现状、模式与对策

39、几个经济发展前沿理念的辨识与比较

40、“双碳”目标背景下四川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探讨

41、中国绿色金融:现状、问题与建议

42、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绿色营销通道的构建

43、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低碳发展

44、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45、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46、有效治理视角:现代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47、中国区域绿色低碳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研究①

48、佛山禅城:低碳之路再出发

49、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创建的思考与建议

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工业企业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所以我国一直倡导企业要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化工技术作为当下新兴的技术,在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就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的应用展开研究,并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的相关概述等内容,希望给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促进我国工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精细化工;应用研究

一、绿色化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绿色化工技术就是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加工工艺,完成一系列的操作,在达成生产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基于此,在进行化工生产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生产工艺的创新研究工作,以现代科技为驱动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绿色化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利用。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经常会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而绿色化工技术通过进行精细化工能够减少化工生产中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利用。其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化工生产中会使用更多的资源,绿色化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生产中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同时还能够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健康生产与操作[1]。

二、精细化工中绿色化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一)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绿色化工技术是典型代表,纳米技术在精细化工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优势,能够提升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保障化工企业的绿色化生产。比如在纳米技术下的材料不管是在性能上还是质量上都会远超于同类型的材料,例如经过纳米技术处理的铜,其硬度要比普通的铜高五到六倍。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纳米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应用的也更加广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微化工技术

微化工技术是在传统化工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化工技术在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应用上,微化工技术通过利用微通道反应器来完成化学加工,具有传热能力高等优势。除此之外,微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应用中还有众多优势,比如提高产成率、提高选择率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微化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生物制药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

(三)绿色催化技术

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化学催化,催化也是化学生产的关键所在,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催化在化学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绿色生产有了更高的关注度,而绿色催化技术显然已经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科技的推动下,绿色化工催化技术也在精细化工中得到了进一步应用。在催化中人们将其分为化学催化与生物催化两种,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催化方式都可能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而绿色催化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催化中的不足,实现绿色生产[2]。

(四)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现代科技开始为精细化工助力,其中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是绿色化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就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有效的合成精细产品。具体来说,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就是对化学中的分子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在掌握其分子内部结构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规律,从而生产出更加实用的化学产品,促进了精细化工的发展。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在应用中不仅能够减少化学试验的时间,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化学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为实现化工生产的绿色施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精细化工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纵观全球发展形势,目前很多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出现饱和状态,而可利用的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所以各个国家开始倡导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人们开始加强对绿色化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比如,人们将绿色化工技术中的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微化工技术以及绿色催化技术等应用到精细化工中。未来的绿色化工技术在节能环保等方面不断的改进,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绿色化工技术是当前精细化工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化工技术会朝着更加健康、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并为人类精细化工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3]。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化工企业的生产来讲都带来了众多的好处,但是我国对于绿色化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时间较短,所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时伴随着精细化工的发展,我国在绿色化工技术应用与研究的人才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缺失,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绿色化工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丰富化工技术人才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研究和应用能力,推动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结语:精细化工是当前化工企业生产发展的趋势,精细化工的发展离不开绿色化工技术的支持与保障,但是当前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并不十分理想,所以技术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工作,通过对绿色化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丰富绿色化工技术,实现绿色化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推动未来化工行业发展做出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准备。相信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精细化工将会以绿色化工技术为依托,实现更大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许娟.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运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10):56+66.

[2]张在根,李朝兵,李君.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0,47(01):36-37.

[3]柴委.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化工,2017,44(11):27-28+32.

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单一的表现为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 更多的表现为以某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作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单位, 除了是一个经济联合体以外, 也是一个生态联合体。近年来, 我国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由于粗放式经济的发展, 随之而带来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瓶颈。

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环节。生态兴则文明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1]在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 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群建设的重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城市群要想发展经济首先必须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只有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发展, 才是真正的发展。

二、实现城市群内部各要素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美丽中国建设, 首先是各个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 而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革命”, 它不单单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化, 而且还涉及到城市群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是完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机结合。城市群的绿色健康发展就是以生态为纽带, 实现城市群内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联合, 从而实现城市群各个要素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一) 经济上, 要实现城市群经济生产生活的生态化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 为此我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也自然成为城市群所面临的问题。不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是难以永续的, 因此城市群必须深刻认识到“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战略重要性。

为此, 城市群应该在城市群内部形成一种绿色约束, 这种约束不是对经济的限制, 而是着眼于城市群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一直通过透支生态来获得经济效益的城市群来说, 首先应该通过扩大城市群绿化面积、引进先进的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等方式恢复之前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城市群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改进生产技术, 从而实现新型工业化。在资源的利用上, 城市群应该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不对后代的合理需要构成威胁, 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在资源的分布上, 无论是城市群内部, 还是城市群之间, 应该实现互通有无, 从而实现城市群资源禀赋的更合理使用。总之, 要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中, 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构建生态经济。

(二) 政治上, 加强我国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努力构建“生态民主”

“生态民主”的构建过程不简单是一个“行政重组扩权”或“环境经济制度与政策引入过程”, 其中包括执政党“绿化”建设、环境法治政府建设、环境行政监管制度、体制建设和“环境公民社会”建设。[4]随着城市群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使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本末倒置, 人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这与我国一直以来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在市场调节失控, 和平谈判无法起到作用的当下, 我们必须要依靠政治的强制力来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

政治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和手段, 在推动城市群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在构建“生态民主”时, 首先, 要加强政府的“绿化”建设, 净化城市群内部的政治环境, 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加强对权力机构的权力约束, 严格整肃城市群内部政治上的腐败, 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其次, 政府应该将生态问题纳入到城市群的政治发展轨道中, 主动构建更为明确的区域经济生态化远景规划和使污染整治与生态修复目标转化为虚拟的“环保元素市场”, 让少数创新型企业在革新性科技与环境友好社会的支撑下率先成为某些先导性议题政策领域的“主角”, 并依此重构地方性的环境污染治理体系与经济政策体系。[6]

(三) 在文化上, 城市群要积极构建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一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大转折, 它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种关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追求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5]生态文化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求人自觉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城市群作为当前我国新型的地域单位, 在推动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构建一种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对更好地物质生活的追求之外还包括对更好地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城市群要加强自身内部的生态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文化的指导与引领作用。首先, 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形成一种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让生态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使人民群众自觉加入到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使生态文化建设成为城市群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自觉行动, 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结语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城市群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互动联合的。经济是基础, 城市群内部生态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生态政治和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充足的物质条件;而生态政治是生态经济的反映和体现, 对于生态经济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并且对生态文化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生态文化则反作用于生态政治和生态经济, 为二者的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从而推动其更好地发展。只有城市群内部各要素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才能真正推动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城市群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型地域单位, 其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生态文明链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群的”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 将“绿色”发展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群的建设当中, 是当前我们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各城市群必须加强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努力实现自身内部的生态现代化, 走绿色发展道路, 完成城市群内部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革新, 为城市群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城市群,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全喜.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涵体系、理论创新与现实践履[J].河海大学学报, 2015, 17 (3) :9-13+89.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0.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0.

[4] 郇庆治, 徐越.三维视野下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7 (3) :54-63.

[5] 孙越.生态政治的实践要件及路径解析[J].生态经济, 2015, 31 (1) :39-43.

[6] 郇庆治, 徐越.三维视野下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7 (3) :54-63.

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全球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石化产品国际贸易增速下降,我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石化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滞后,安全环保约束日趋强化,行业面临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力转换艰难的复杂局面,给行业绿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把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行业绿色发展、循环利用和低碳减排取得了显著进步。

一是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我们行业率先建立了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响应,实施三年来对引导行业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重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逐年降低,部分产品单位能耗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以烟煤(包括褐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为例,2015年能效领跑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为1136千克标煤/吨,比2011年第一次能效领跑者发布的1554千克标煤/吨下降了26.9%。2011-2015年,全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1%,重点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目标全部完成。在全行业的努力下,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持续下降,2014年COD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5%,氨氮排放量自2005年以来已累积下降60%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7%以上。特别是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加强管理、加大投资以及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节省了大量能源资源,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大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改善大气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推广成果显著。围绕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三废”排放,全行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在全行业广泛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等一批先进煤气化技术的成功研发与推广,解决了传统固定床煤气化技术装置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等难题,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硫铁钛联产法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取得重大突破,对钛白粉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不仅实现了多种产品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而且还提高了钛资源、制酸热能和废渣的利用水平;涂料行业通过大力推广水性涂料和环境友好型涂料生产技术,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幅削减,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显著降低,行业清洁化水平大幅提升。此外,氮肥、氯碱、农药等领域也突破了一大批节能减排技术瓶颈,有力地提升了行业节能环保水平。

三是解决重大环保难题取得重要突破。针对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一批重大环保难题,全行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我们以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为目标,积极推进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建筑石膏粉、石膏砌块、磷石膏标砖等适用技术的推广和产能建设,2015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针对铬渣污染难题,开发出铬铁碱溶氧化制铬酸钠、气动流化塔式连续液相氧化等清洁生产技术,截至2015年底,已有80%的铬盐产能应用了清洁生产工艺,所有铬盐企业全部完成了历史遗留铬渣的治理;低汞触媒技术推广也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氯碱行业低汞触媒应用率达到50%以上,从源头上减少了汞的需求,汞使用量大幅削减,汞排放量大大降低。

四是绿色环保产品占行业比重不断提高。我们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端化、差异化和绿色化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显著加快,2015年已经全面执行国Ⅳ柴油标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提前实施了国Ⅴ标准,2016年实施国Ⅴ标准的地区又扩大到东部11个省市。高浓度化肥比例进一步提高,高浓度氮肥产量占比达到69.7%,高浓度磷复肥占比达到92.5%,分别比2010年提高4.3和10.2个百分点;农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五年来杀虫剂在农药中的比重由31.9%下降到13.7%,除草剂比重则由45%上升至70%,除个别品种外,高毒农药已基本实现了低毒化替代,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7%;水性涂料、绿色助剂、胶粘剂所占比例也不断提升;子午线轮胎在轮胎总产量中的占比由87.2%提高到91.2%,离子膜法烧碱产能占比也由84.3%提高到99%。

五是责任关怀工作跃上新台阶。我们成立了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及相关工作组,制定并发布了责任关怀行业标准,围绕社区认知、应急响应、储运安全、污染防治、工艺安全、职业健康安全和危化品管理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行业责任关怀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以及上海、宁波、南京、天津等地的大型化工园区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实施责任关怀,截至目前,共有400多家企业、化工园区、专业协会签署了《责任关怀全球宪章》,为提升行业的安全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十二五”时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全面推广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模式逐步确立的五年;是广大企业绿色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成就显著提升的五年;是环保治理成效明显,得到国际同行积极评价和广泛认可的五年。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石化联合会,向一直以来给予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关心和大力支持的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安监总局等政府部门和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化工企业、科研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进一步提升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全面进入发展的“新常态”,资源承载能力逼近极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以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生产方式已完全不适应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提升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循环经济水平,已成为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是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巨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015年,全行业能源消费总量5.5亿吨标煤,位居工业部门第二。同时,资源利用率依然较低,合成氨、甲醇、乙烯等重点产品平均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普遍存在10%~30%的差距。原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硫磺、钾肥等长期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长。2015年,原油净进口3.4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0%;天然气净进口59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2.7%。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分别增至65%和40%以上,对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三废”排放量居高难下,治理难度显著增加。2015年,全行业排放废水40.4亿吨、废气6万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3.2亿吨,均位居工业部门前列。尤其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等行业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高浓度含盐废水、挥发性有机废气、恶臭治理、危废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减少排放和无害化处置技术要求很高,污染治理长期达不到效果,治理难度加大,成为行业发展必须要下大气力攻克的难题之一。

三是安全事故频发,“谈化色变”心理加剧。近年来,石油和化工行业相继发生了多起危化品泄露、燃烧、爆炸等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有的化工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偷排、超排废水、废气、废渣,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人为制造了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再加上社会上流行的一些错误说法,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误解,社会上“谈化色变”心理严重,有的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不但对石化产业造成较大冲击,而且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加强危化品监管,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已经成为“十三五”行业必须要彻底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投入亟待提高。技术创新是解决行业绿色发展和环保难题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时期,我们行业虽然突破了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但仍然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增长的需要。由于技术研发和污染防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许多企业出于成本考虑,不愿投入或投入不足,环保领域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大量能耗高、排放多、效率低的工艺装备仍在使用。据统计,目前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左右,其中用于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研发投入更少,严重制约了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石油和化工行业在面临资源环境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制定颁布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发布了“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等一系列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环保政策,从“三废”排放源头到资源化利用都作出了全方位的规定,逐步建立起更加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也将全面实施。作为碳排放位居前列的部门,石化和化工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要求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预计将涉及合成氨、甲醇、电石和乙烯等行业超过500家重点企业。“十三五”时期,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环保法律和制度约束,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生态环保压力。

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排放大户,同时也是污染防治的主力军,我们有技术优势和治理能力,能够为社会提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节能环保装备。当前,全球石化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相互交汇,绿色发展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节能减排技术和环保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制高点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节能环保市场需求巨大,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发展潜力很大,可以形成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推进绿色发展,必然会推动行业从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方式转变,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将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着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业蓬勃兴起,为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绿色保障。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保护的外在压力,完全可以转化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完全可以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发力点和突破点。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成为推动我国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必然选择。全行业一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有为地做好“十三五”绿色发展的各项工作,实现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十三五”绿色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把绿色发展提高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高度,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为了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我们组织制定了《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在“十三五”时期,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全面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绿色先进技术,实施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建立健全绿色标准体系,推进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直到回收再利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三废”排放,初步形成循环高效低碳的绿色生产方式,走出一条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新动力、以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保障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我国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跨越迈出坚实步伐。

“十三五”行业绿色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均比2015年降低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18%,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显著下降;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5%,重点行业排污强度下降30%以上,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量削减30%以上,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重点行业绿色产品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省级及以上化工园区完成绿色化改造达到50%以上;化工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十三五”时期,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技术改造,加快形成绿色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对传统产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优化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装置,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打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要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完成油品质量升级到国V标准,积极推进国VI标准,农药、化肥、染料、涂料、橡胶、胶粘剂等行业的高端绿色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培育一批专业环保设施营运、污染物高效处理、环保材料生产、废物再生利用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和“专、精、特、新”的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要进一步抓好汞污染防治、铬渣治理、磷石膏处置、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到2020年,实现低汞触媒全替代,无汞触媒研发与推广取得重要进展,铬渣处置率达到100%,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40%,环保再生胶的生产达到100%。

第二,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努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产业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机制,推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直到回收处置利用的全产业链绿色化。要以行业特征污染物源头减排为重点,积极推进产品绿色设计,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尽量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从源头上减少“三废”产生量。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广处理量大、运行稳定、经济可行的综合利用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要加强废弃物处理,促进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要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通过实施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一批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加快建立循环型全生命周期绿色产业链。

第三,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力。要围绕突出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组建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突破一批高效节能、安全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先进适用的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要大力开展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生物质能源、氢能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攻关,重点攻克油品及大宗化工原料绿色制备技术、“三废”排放与资源化技术、土壤修复技术、高效节能技术、CO2捕集封存利用技术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要积极推进烟气治理、污水固废处理及环境监测等环保装备基本实现系列化、集成化、品牌化,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应用,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还将分批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重点支撑技术,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征集、申报、评选、公示,在这次会上发布了含硫、含氨基含烃类废气治理等85项技术,供大家选用。

第四,全面实施责任关怀,着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广大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责任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把承诺实施责任关怀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推进、主动作为,认真执行责任关怀实施准则,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害职业安全、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强危险化学品仓储物流安全监管,不断提高应急响应、工艺安全、职业健康、产品安全监管、储运安全和污染防治的水平。化工园区、专业协会和地方协会也要在本区域、本行业积极推进责任关怀,加强教育培训,开展经验交流,组织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等活动,与社区、公众、媒介坦诚沟通,提升化工企业的社会形象。要把实施责任关怀与行业安全环保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及时公开安全环保信息,促进行业安全环保工作跃上新台阶。

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

3、基于系统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研究

4、树立德育工作新理念等

5、公众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如何法治化

6、法律算法化的可能与限度

7、政治权威与行为合规:推进党内法治的双重逻辑

8、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构建、演进历程与完善策略

9、正确处理收入分配改革中的十大关系

10、巧用“乡土材料”,优化区角活动

11、法官德性是法治之力量

12、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五四”英译诗对早期新诗语言的塑造

14、从刑事冤假错案的发生看法治人格构建

15、共识刑法观: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16、人本体制论:中国新阶段改革的理论思考

17、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

18、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政府推进策略探论

19、新小区建设三方会谈 物业纠纷背后的社区困局

20、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建设三题

21、政府公共服务的行政法规制研究

22、新闻学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笔谈)

23、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

24、价值共识与犯罪论体系的中国选择

25、中国体育大型运动会多了还是少了?

26、紧急状态应对机制中的民生至上理念

27、社会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深度追问

28、如何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

29、“信息污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0、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31、大国养老(长篇纪实连载)

32、我国网站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性考察

33、浅析新时代下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34、论作为发展权主体的个人

35、代表、委员纵论社会经济十大热点

36、2010年度(下半月)总目录

37、“5·12”:应变能力启示录

38、关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内涵解析

39、论竞技参赛的基本原则

40、重大疫情应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担当

41、论中小学校的应急能力

42、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理性探讨

43、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社会治理创新

44、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法律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45、刑罚目的的构建反思:正义与功利的共融

46、行政法学研究应如何回应服务型政府的实践

47、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的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创新

48、2013年中国教育十大热门话题盘点

49、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纲

上一篇:古代文学关于神话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ps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