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范文

2023-10-0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范文第1篇

一、学习体会 (一)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体现了以 XXX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必将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此次全会的重大意义,把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 XX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

- 2 -

实实转化为推动做好稳定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的坚实动力。

(二)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国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并且具体列举了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十三个方面的制度反映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成果,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这些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制度自信,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带头执行制度,把制度意识转化为治理能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都按制度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制度优势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通过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近期学习党

史、XXX 史,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

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XXX 成立 7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上,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做到为党分忧、为党尽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范文第2篇

通过开展干部职工大会、党员主题日、行政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学。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成就伟业的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四中全会集中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学习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增强了学习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广泛深入的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吸引更多的干部群众主动加入学习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队伍,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开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抓统筹安排部署,落实学习覆盖到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它统领和贯穿其它各个方面的制度。把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举措,认真开展。同时,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开展自学,并结合学习情况,撰写观后感和学习心得等,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认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范文第3篇

十九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86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从挫折中奋起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

探索永不止步,征途永无止境。回望百年党史,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从“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之路,到突破禁锢、“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奋进新征程,必须筑牢思想之基,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年,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深刻指出的:“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我们党以此创造历史,也必将以此赢得未来。在新征程上推进民族复兴事业,必须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牢牢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深情地说。

人民幸福,是复兴伟业最温暖的底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初心。一百年来,为了人民幸福,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不避千难万险、不辞千辛万苦,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把人民看得有多重,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能在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点燃亿万人民创业热情,形成“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壮阔景象;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智慧和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因为这一伟大事业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前进步伐。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如烈火,如激流,如惊雷,人民群众之中蕴藏的无穷伟力,是事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范文第4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12日召开会议,研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议指出,我们党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

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充实宪法的重大制度规定,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以全会形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既顺应了新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体现了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更好地发挥了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范文第5篇

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一、关于十九届一中全会以来的工作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于创新,扎实工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着力全面深化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力以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着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二、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意义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在我们党领导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点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积极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方面机构职能不断优化、逐步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四个必然要求”的意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1、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2、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既要立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针对突出矛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又要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重解决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问题,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3、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遵循的原则。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坚持优化协同高效。优化就是要科学合理、权责一致,协同就是要有统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要履职到位、流程通畅。四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三)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

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一是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二是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三是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四是统筹设置党政机构,五是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四)关于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二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三是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四是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五是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六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七是提高行政效率。

(五)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

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必然要求。要统筹设置相关机构和配置相近职能,理顺和优化党的部门、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的职责,完善党政机构布局,深化人大、政协和司法机构改革,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增强党的领导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激发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活力,增强人民军队战斗力,使各类机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一是完善党政机构布局。系统谋划和确定党政机构改革事项,统筹调配资源,减少多头管理,减少职责分散交叉,使党政机构职能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转协调。二是深化人大、政协和司法机构改革。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优化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三是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四是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五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六是深化跨军地改革。

(六)合理设置地方机构

治理好我们这样的大国,要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中央加强宏观事务管理,地方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区事务,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合理设置和配置各层级机构及其职能,增强地方治理能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主要遵循:一是确保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三是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四是规范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

(七)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

机构编制法定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完善党和国家机构法规制度,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规范和约束履职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八)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领导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依法依规保障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党政军群各方面机构改革配合,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

三、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党中央机构改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要着眼于健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化党的组织机构,推进职责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优化部门职责,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1、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将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职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2、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负责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司法部。

3、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审计署。

4、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4个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分别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5、组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教育部。

6、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将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作为党中央派出机构。不再保留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7、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的职责整合,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为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8、组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将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作为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

9、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归口中央组织部管理。

10、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将国家公务员局并入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对外保留国家公务员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公务员局。

11、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对外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牌子。

12、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电影工作。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电影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对外加挂国家电影局牌子。

13、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归口中央统战部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14、中央统战部统一管理宗教工作。将国家宗教事务局并入中央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对外保留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宗教事务局。

15、中央统战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并入中央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对外保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16、优化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将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调整为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的通信管理局管理体制、主要职责、人员编制维持不变。

17、不再设立中央维护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将维护海洋权益工作纳入中央外事工作全局中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不再设立中央维护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职责交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承担,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内设维护海洋权益工作办公室。

18、不再设立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不再设立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承担。

19、不再设立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不再设立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承担。

20、将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责划归中央政法委员会、公安部。

(二)全国人大机构改革

1、组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整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的相关职责,组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作为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2、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3、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三)国务院机构改革

按照国务院关于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1、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组建生态环境部。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3、组建农业农村部。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部。将农业部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不再保留农业部。

4、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5、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牵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职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6、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将民政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关职责整合,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7、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国地震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由应急管理部管理。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8、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改由科学技术部管理。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外国专家局。

9、重新组建司法部。将司法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司法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10、优化审计署职责。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11、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12、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13、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整合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归口中央宣传部领导。撤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

14、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5、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将商务部对外援助工作有关职责、外交部对外援助协调等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6、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7、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国家粮食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实施国家战略物资收储、轮换和管理,管理国家粮食、棉花和食糖储备等职责,以及民政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组织实施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不再保留国家粮食局。

18、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整合,建立健全签证管理协调机制,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加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牌子,由公安部管理。

19、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国家林业局的职责,农业部的草原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由自然资源部管理。不再保留国家林业局。

20、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商标管理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

21、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入水利部。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入水利部。不再保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22、调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隶属关系。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由国务院管理调整为由财政部管理,承担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主体责任,作为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不再明确行政级别。

23、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四)全国政协机构改革

1、组建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联系农业界和研究“三农”问题等职责调整到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2、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更名为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承担的联系文化艺术界等相关工作调整到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3、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更名为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五)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深化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大幅减少执法队伍种类,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一个部门设有多支执法队伍的,原则上整合为一支队伍。推动整合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设置。

1、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整合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物价、商标、专利等执法职责和队伍,组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药品经营销售等行为的执法,由市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统一承担。

2、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环境保护和国土、农业、水利、海洋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由生态环境部指导。

3、整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将旅游市场执法职责和队伍整合划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行政执法职责。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

4、整合组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整合交通运输系统内路政、运政等涉及交通运输的执法职责、队伍,实行统一执法。由交通运输部指导。

5、整合组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将农业系统内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产品质量等执法队伍整合,实行统一执法。由农业农村部指导。

(六)跨军地改革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决定,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原则,将列武警部队序列、国务院部门领导管理的现役力量全部退出武警,将国家海洋局领导管理的海警队伍转隶武警部队,将武警部队担负民事属性任务的黄金、森林、水电部队整体移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并改编为非现役专业队伍,同时撤收武警部队海关执勤兵力,彻底理顺武警部队领导管理和指挥使用关系。

1、公安边防部队改制。公安边防部队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公安边防部队转到地方后,成建制划归公安机关,并结合新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进行适当调整整合。现役编制全部转为人民, 警察编制。

2、公安消防部队改制。公安消防部队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公安消防部队转到地方后,现役编制全部转为行政编制,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

3、公安警卫部队改制。公安警卫部队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公安警卫部队转到地方后,承担规定的警卫任务,现役编制全部转为人民警察编制。

4、海警队伍转隶武警部队。按照先移交、后整编的方式,将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领导管理的海警队伍及相关职能全部划归武警部队。

5、武警部队不再领导管理武警黄金、森林、水电部队。按照先移交、后整编的方式,将武警黄金、森林、水电部队整体移交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官兵集体转业改编为非现役专业队伍。武警黄金部队转为非现役专业队伍后,并入自然资源部;武警森林部队转为非现役专业队伍后,现役编制转为行政编制,并入应急管理部;武警水电部队转为非现役专业队伍后,组建为国有企业,可继续使用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名称,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6、武警部队不再承担海关执勤任务。参与海关执勤的兵力一次性整体撤收,归建武警部队。

(七)群团组织改革

群团组织改革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强化问题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改革,着力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要聚焦突出问题,改革机关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适应基层和群众需要。

(八)地方机构改革

地方机构改革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省市县统筹、党政群统筹,根据各层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职责,合理调整和设置机构,理顺权责关系,改革方案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二要着力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省市县各级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

一、政令统

一、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要基本对应。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突出不同层级职责特点,允许地方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规定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统筹设置党政群机构,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市县要加大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力度。三要加强各级党政机构限额管理,地方各级党委机构限额与同级政府机构限额统一计算。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统一纳入地方党政机构限额管理。省级党政机构数额,由党中央批准和管理。市县两级党政机构数额,由省级党委实施严格管理。四要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坚持总量控制,严禁超编进人、超限额设置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结合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编制进行整合规范,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打破编制分配之后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模式,随职能变化相应调整编制。五要坚持蹄疾步稳、紧凑有序推进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要在2018年年底前落实到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范文第6篇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五大创新维度

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法治要义

4、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5、遵义市桐梓县老年大学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

6、在渝境外人士:十九届六中全会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

7、学思践悟汲力量 知行合一开新局

8、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努力学习推动工作实效

9、李炳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强化为企业服务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10、以十九届六中全会为背景

11、一个金融业从业人员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反思

12、浅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特点

1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协会组织职工收看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

14、接续奋斗,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15、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16、深刻把握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

17、“人大青年”与“延河少年”聚焦六中全会 共建思政课堂

18、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19、伟大成就鼓舞人心 扬帆奋进砥砺前行

20、广东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1、主流媒体时政报道的新媒体呈现

22、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学校长谈

2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24、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提任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等

25、清廉中国: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三重逻辑

26、国际社会热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

27、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推动新时代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28、传达到心里 落实到行动

29、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30、“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31、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32、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阳光照进思政课堂

33、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凝聚乡村教育新动力

34、凝聚力量 全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35、深刻把握六中全会实践要求 开创湖北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新局面

36、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37、立足新阶段 展现新作为 奋楫开创现代都市经济发展新高地

38、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

39、高职院校五全服务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40、坚定“两个确立”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新局面

41、运用时政资源上好小学思政课

42、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方案》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43、牢记职责使命 续写青春华章

44、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扎实推进六中全会精神落实落地见效

45、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会议报道的创新实践

46、广东教育学会秘书处临时党支部 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47、争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

48、十九届六中全会:回答历史之问和未来之问

49、图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

上一篇:单词记忆绝招背单词范文下一篇: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