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的写法范文

2023-09-18

游记的写法范文第1篇

1、使学生学会各种撇的写法,做到用笔正确。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教育学生做人谦虚礼让、宽容待人、团结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种撇的写法。

难点:斜撇和弧撇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书法欣赏作品、格言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欣赏一个学生的作品,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爱写字的兴趣。

2、 读《山行》这首诗,点出今天所要教的字:有

二、引导、点拨难点,突出重点。

1、撇的种类:弧撇、斜撇、竖撇、平撇

2、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写法。

斜撇: 起笔重,边行笔边抬笔,收笔呈尖状。

弧撇:起笔较重,行笔先竖后撇,撇出部分较长,弧度较大。行笔“宜缓不宜疾”并要力送到底。古人讲,“书撇如篦发”是说写撇像篦子书发一样,要慢,要力送到底。还有人把撇喻为象牙,形力俱佳。

竖撇:老师边写,边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提示写法基本相同,但行笔方向不同。让学生来说竖撇的写法。

(起笔稍重,行笔先竖后撇,撇出的部分较短。)

平撇:老师边写,边提示学生观察,请学生自己看会写法。

(起笔较重,行笔方向较平。)

3、把撇放到各种字中练习。

老师范写“径”并做讲解:双人旁的撇是斜撇,撇要把中间部分包住,我们的中国字讲究包容精神,做人也要宽以待人。字要写的方方正正,做人也要堂堂正正。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字的左右上下要对齐,这是讲究对称美,但中间这部分却很小,这是讲究错落美,所以说中国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4、老师范写“和”字,请你根据我们学过的写法和结构安排方法仔细观察这个字。说说“和”字和“做”字的不同点。

5、老师对于学生的说法给予肯定并小结。

6、老师范写“月”,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写法和特点。

7、老师范写:“有”字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写法的特点。

(“有”字的横长,像挑扁担一样,先低,后高,最后也低。前边顿笔,后边回笔。)

“有”字里有弧撇,“月”字的“撇”变成“垂露竖”,底端平齐。)

三、实践练习:

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书写,注意钢笔的正确使用。

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和坐姿。观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个别指导。

四、纠偏:

1、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指出普遍的错误。

(写撇时,提笔过快,会把撇尾写的过细过长,我们叫它“鼠尾”。

另外,不抬笔,没有笔锋,我们叫它“圆尾”。

结构要紧凑。

平撇不够平。)

五、再实践,再练习。

1、老师继续巡视指导。

2、纠正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3、针对个别现象进行纠偏指导。

4、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体会并掌握写法技巧。

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审美、观察和评议能力。

1、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2、选出一位同学的作品,有小组代表总结评议作品。

3、在全班的范围内,有各组的小讲解员评议本组的代表作品,其他同学可做补充说明。

4、老师对于学生的评议进行重点点拨和说明。

七、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写字技巧。

每人发一张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格言卡,请你写一条你最喜欢的格言,展示你漂亮的字,送给你的好朋友,传递友谊,以做共勉。

挑几张有特点的格言卡,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全班看。既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又教学生如何做人,同时巩固了写字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八、故事结尾,勉励学生。

游记的写法范文第2篇

教学内容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撇”、“捺”书写技巧简介。

重点难点

1、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撇捺”。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课教学目标

1、 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2、 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撇”、“捺”。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具准备

钢笔,练习本,书法用纸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欣赏几幅硬笔楷书作品。(多媒体展示)

2、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就好比房屋是由砖、瓦、木头等建成,要建成房屋就离不开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木头。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

板书课题:“撇”、“捺”的写法。

二、新授:“撇”的写法

(一)讲解“撇”书写要领。

1、 老师简介三种撇,板书各种撇及名称。

撇有斜撇、竖撇、平撇之分。

2、幻灯片出示三种撇,让学生依据各种撇的名称说说自己看到的各种“撇”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3、 汇报交流。

4、学习三种撇的写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并板书示范,学生在纸上模仿。教师巡视并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斜撇的写法是,向右侧45度顿笔,接着向左下行笔,由重到轻,直接出锋收笔。图示:

竖撇,向右侧45度顿笔,接着向下行笔,到中部慢慢向左下行笔,由重到轻,出锋收笔。图示:

平撇,写法同斜撇,只是角度水平,有时用于起笔位置笔画较短。图示:

(二)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

3、指名说笔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 、新授:“捺”的写法

(一)讲解“捺”书写要领。

1、 老师简介三种捺,板书各种捺及名称。

捺有斜捺、平捺、反捺三种。

2、幻灯片出示三种捺,让学生依据捺的名称说说自己看到的各种“捺”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每种捺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比较相同与不同,在讨论中对每种比划的书写方法理解更深刻,。

3、 汇报交流。

4、分别讲解三种捺。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总结,并示范、指导。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斜捺,可以逆锋起笔,然后顺势轻轻落笔,向右下约45度行笔,力度由轻到重。行笔到底部,稍微停顿,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力度由重变轻出锋收笔。图示:

平捺,写法同斜捺,逆锋起笔,向右下约20度行笔,力度由轻到重。行笔到尾部稍微停顿,向右略偏上出锋收笔。图示:

(二)学生练习书写捺,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有捺的字。

1、出示范字。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对写得差的个别指得好的表扬。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的学

导,写

课后作业

1、复习本课内容“撇捺的写法”;

2、练习“应用练习”内容。

《钢笔楷书基本笔画 ——撇、捺的写法》教案

大李佃子中学

李晓芳 2013.9

教学反思

优点:这节书法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比划的名称,探究每种比划的写法,并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来深入认识比划的书写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比普通的讲解式学习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易学。

在练写中,让学生充分利用临摹两种书写方法,在巡回指导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这两种比划看起来容易,其实写起来还是比较难的,所以表扬鼓励式评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游记的写法范文第3篇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基本笔画竖折的学习和填墨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中锋运笔这一基本笔法。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提按规律,并加深对汉字外形的整体认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办事踏实认真的良好品质,同时注意教育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汉字外形的分析。

教学难点:书写时,切实能够把握住汉字的整体外形。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实物投影、放大的范字及多种硬笔书写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照常规进行。

二、导入:上次对“竖提”的学习,大家掌握得都比较好,今天我们要学第八课竖折的写法。(教师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竖折的写法。(需安排投影示范)

1、学生根据笔画中的行笔路线图试说写法,教师小结。

2、落笔后向右下顿笔,随后调转中锋,均运用力下行成横,一般不宜垂直,而是让下方稍向左偏斜,使其上部有向右倾斜的感觉。

3、行至转折处,向提笔外阔,然后向右下方顿笔,并中锋右行,到收笔时,先顿笔,在提笔回锋作收,如写横画。

4、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书写方法。

(二)学生用毛笔书写基本笔画竖折四次,体会运笔方法。

(三)字形分析

1、出示范字“世、医、盲、泄”四字。

2、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字形特征。

3、教学总结。

四、布置作业

(一)用钢笔临写课本上的范字。

(二)廓钩填末练习册第八课“世、医、盲”三字两页。

五、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堂小结:

表扬爱护课本的同学,并将他们的课本及练习内同向大家展示,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从小养成好习惯。

七、课后反思:

游记的写法范文第4篇

归档时间: 2006年4月3日 22:52 立档作者: 左威 档案分类: 教学设计 关键 词: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写字》第四册

关联信息: 名称-普通档案 分值-1 级别---- 等第---- 内

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取中结构独体字的结构特点,并掌握书写要领。

2、认识偏斜结构独体字的结构特点,并掌握偏左结构上部右移的书写规律。

3、明确并掌握偏斜结构书写特点的目的是在斜中求稳,注意平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掌握取中结构和偏斜结构字的书写要领。

难点是向左偏斜的字,要掌握好撇的弯度及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范字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唱歌激趣

1、唱自己编的《写字歌》,边唱边做动作。

(歌词:小小铅笔,手中握,我们大家来写字,一笔一画要认真,端端正正才漂亮。啦啦啦,快乐写写,啦啦啦,勤学苦练,你写,我写,大家都来写,人人能写一手好字,人人能写一手好字。)

【设计意图】《写字歌》是根据学生熟悉的《祖国,祖国,我爱你》的旋律改编而成的,孩子们唱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使枯燥的写字课气氛活跃,另外一方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灌入了写字的基本知识,让孩子们在唱的过程中对写字的知识留下初步印象。

2、揭示课题:同学们唱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独体字。

(板书课题:独体字)

二、探究规律

(一)取中结构“中、羊、本”

1、玩猜字游戏

老师做动作,学生猜,看看老师做的这几个动作分别有点像哪几个字?

2、引出“中、羊、本”这三个取中结构的字,读一读,找规律并小结。

(CAI出示“中、羊、本”)上面猜的“中”以及这两个字,大家都认识,一起来读一读。提问,你发现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指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像“中、羊、本”这样中间都有一竖,左右两边基本对称的字,我们把它称为取中结构的字。

(板书:取中)

3、学生试写

教师注意行间指导。

4、展现作业

有针对性地选择班内两类不规范书这写案例:左右不相称、竖不直。教师适时小结强调竖在字的中间,左右两边笔画相称才美。

5、送儿歌,巩固知识

取中字儿要注意,小小竖儿中间站,左右对称要牢记,端端正正才好看。

6、教师范写,引导美 边写边讲要点。

7、学生再练

老师相信大 家会比 老师写得更好,你们来练一练,各写一行。

8、评价

老师收集一两张评一评,写得很好的画上“☆☆☆”,起到示范作用。然后自评,认为最好的“☆☆☆”,不错的“☆☆”,还需加油的“☆”。稍作统计,鼓励大家,提醒以后遇到这种类型的自也要这样写。

(二)偏斜结构“力、方”

1、提出疑问

课件出示两排字,请看这两排字,第一排是我们刚才学习的取中结构的自,第二排出现了哪两个字?难还是容易?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引出偏斜。

这种看似有点朝一边倾斜,实际上却非常稳当的字,我们把它称为偏斜结构的字。(板书:偏斜)

3、学生试写。

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试写,写完请学生评价,在评的过程中同时找出写这两个字的诀窍。

4、教小窍门

怎样来把这两个字写好呢?来势来教大家一些小窍门。(课件演示)

师小结:偏斜结构没竖线,心中却有无形线,“力”字撇的起笔、钩的出笔在同一直线上;“方”字点、撇的起笔、钩的出笔在同一直线上。

5、教师范写

有了小窍门,老师也来试一试。

6、学生练习(两名学生上台写)

7、同桌互评

请大家都来当当小老师,给同桌评一评,还是和上面一样,认为最好的“☆☆☆”,不错的“☆☆”,还需加油的“☆”。

(三)选择练习

1、辨一辨

今天我们学习了取中结构和偏斜结构的字,请你看这两竖排的字,(课件展示)左边的是什么结构的字?右边呢?

2、读一读

3、练一练

提出要求:写之前注意观察每一个范字,然后从每组选一个练一练,呆会我们会评出小组内写得最好的上台展示。

4、评一评

小组评,教师评。

三、总结拓展

游记的写法范文第5篇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实,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却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有的人愿意付出、努力向前,有的人经不起一点挫折、总是被困难屈服!只要你坚强,任何困难也打不败你!

1 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觉得: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因燃烧煤油或煤气,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很不方便。所以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发明了电灯。

屡见不鲜。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从小就十分喜欢数学,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几何题,并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正确答案。高斯跃跃欲试,从此夜以继日地钻研,每个星期天都到图书馆去,饿了就啃两个面包,图书馆没有不认识他的人。就这样,高斯查阅了大量资料,光演算草稿纸就堆满了大半间屋子,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他终于解开了这道数学题。被人们成为“数学王子”。

“有志者,事竟成”。每一位成功的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苦心人,天不负”,只要你曾经付出过努力那么以后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败你!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样一句话深入浅出的诠释了物尽其用,各有所长的观点。 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生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可以说得上玲琅满目。 下面这个例子相对比较直观:

如果让天空之王"鹰鹫"和速跑运动员"猎豹"比百米跑,恐怕他们会傻眼吧。 反过来,“猎豹”再爬树让它飞起来恐怕它自己也会吓个半死吧。

这样的事情在自然界很多很多,他们不同的特点优势也就造就了他们不同的风格以及优劣势。

所以不要紧盯着别人的长处或者短处,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真正的智者。

也许大家知道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只小羊和一只高大的骆驼相遇了,恰好骆驼肚子也饿了。于是,它就抬头吃起了树上的树叶,吃得很开心。小羊见了也十分眼红,它见那树太高,怎么跳都够不着。这时,小羊和骆驼同时发现了一个木栏中有许多又鲜又多的小草,骆驼十分为难,因为它的个子太高,无法钻进去吃草,可它舍不得这一片小草,这回,小羊笑着钻进木栏里吃了个饱,留下的骆驼在木栏外干瞪眼。

这个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也没有消失,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有自己的长处,每当遇见别人,我们就应该去发现并学习他的长处,而并不是发现他人的短处并去嘲笑、讽刺。

游记的写法范文第6篇

⑴对上: 对上: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或

①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

② 或②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本身: ⑵本身: 渲染…气氛 气氛; 突出表现了… 或①渲染 气氛;或②突出表现了

⑶对下: 对下: 引出下文…

或①引出下文 为下文…作铺垫 或埋下伏笔); 作铺垫(

或②为下文 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与下文…形成对照 或相呼应); 形成对照(

或③与下文 形成对照(或相呼应);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或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段落之中间段落的作用

一、(总括)过渡,承上启下。 、(总括)过渡,承上启下。 总括 、(具体 内容上、 具体)

二、(具体)内容上、结构上作答

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 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

或⑴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 上承(或照应) ,下启(或呼应) 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

或⑵总括上文,为下文 作铺垫 文章由……转为 转为……

或⑶文章由 转为 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 由写物转为写人; (如①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②由写物转为写人; 由历史转为现实; 由感性转为理性等) ③由历史转为现实;④由感性转为理性等)

上一篇:药士范文下一篇:网站艺术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