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范文

2023-09-18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范文第1篇

2、基于数字技术应用的绿色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模式设计与规划

3、电石渣循环利用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4、新时期绿色低碳城市测评研究

5、电石渣循环利用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6、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推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7、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与路径

8、农业低碳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路径探索

9、低碳经济视角下出版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10、生态文明试点有助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

11、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12、福建省碳金融发展的现状、模式与对策

13、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14、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 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

15、推进我国低碳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6、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约束及路径选择:文献研究视角

17、前海,正以绿色低碳集群模式推动中国发展方式深度变革

18、发达国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科技政策启示

19、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实现碳中和

20、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内容与途径

21、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22、从“双重错位锁定”到“双元解锁”

23、论循环经济发展与低碳农业构建

24、绿色低碳城市发展对城乡规划的影响

25、“双碳”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

26、低碳发展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冲击

27、“双碳”战略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28、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低碳发展战略

29、低碳铸就梦想 创新引领未来

30、行业大咖陆家嘴“论剑”绿色金融

31、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绿色饭店的建设

32、《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33、内河集装箱码头绿色循环低碳港口的建设及未来发展论述

34、论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

3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低碳发展战略的意义与路径研究

36、浅析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

37、“绿色化”助力循环经济

38、福建省碳金融发展的现状、模式与对策

39、几个经济发展前沿理念的辨识与比较

40、“双碳”目标背景下四川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探讨

41、中国绿色金融:现状、问题与建议

42、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绿色营销通道的构建

43、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低碳发展

44、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45、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46、有效治理视角:现代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47、中国区域绿色低碳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研究①

48、佛山禅城:低碳之路再出发

49、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创建的思考与建议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范文第2篇

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兼论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齐建国

主讲人简介:齐建国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导

各位学员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兼论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这也是针对我国2003年以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热点话题,最近我们又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结合这些问题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个动画,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着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目前依然是增长强劲,09年增长速度是8.7%,2010年各个机构预测不太一样,有的预测9.5%,有的预测9.7%,我个人认为可能增长11%,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每年大约为10%,我们经受住了外来的金融危机,虽然其对出口影响比较大,但对内需没有丝毫影响。从92年我国经济就进入了一个高增长,到98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有所降低,降低到了7.6%,到07年达到13%,08年由于奥运会和金融危机低谷,降到9.6%,去年是危机的最低点,降到了8.7%,从1978年到2009年这32年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这在人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比如所谓的“日本奇迹”平均25年也就是百分之八点几,“亚洲四小龙”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也就是二十多年,然后转入中低速增长,平均百分之七八,我们大陆10几亿人,三十多年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业绩。尤其是从2001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

经济增长带来的是人造财富的增加,从最初级的农业产品,到工业产品,到IT,航空航天,人均增加的同时我们人口增长,这样就得有大量的资源消耗,包括水、能源、矿产、土地,这里面很多是不可再生的,这可能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能源的枯竭,一个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比如我们近些年的煤矿事故,这就反映出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采的矛盾,煤矿加速开采可能导致对安全的忽视,导致出现这么多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个情况,今年铁矿石涨价可能达到100%,中国铁矿石需求占到世界的百分之七八十,这些供应商面对中国高速增长的需求因此大幅涨价。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增长这是一个好事情,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压力和问题。

公元1820年以,前也就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差不多是三分之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落后了,我们以农业经济对工业经济,外国是坚船利炮,我们是大刀

- 1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元,比上年下降14%,这个趋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去年贸易顺差1961亿,与前年相比少了一千亿左右,也就是外贸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会持续下降,这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但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有四大目标:第一是保持经济增长,第二是保持物价稳定,第三是保证充分就业,第四是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我们前三个基本都做到了,物价基本稳定,虽然大家对物价感到很不满意,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经济增长10%,物价上涨1%,前两年还是负增长,这是很难做到的,已经相当稳定了,当然房价没有进入到我们的物价统计中去。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而不是每年一千多亿的贸易顺差,大量的顺差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变成了美元,本来应该我们消费的钱没有消费,而是借给了美国人去消费,金融危机一来逼迫人民币升值,近年来升值了百分之二十多,我们的外汇储备两万亿,一下损失了四千多亿美元,大约两万八千多亿人民币,所以过度的外汇储备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应该拉动国内需求,而不是过多的依靠出口的增长。我们前面几位专家也提到我们的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从过度的依赖出口、工业转移到投资、消费、需求均衡拉动,长期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是不会持续的,这是第三大因素,其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是不利的。

第四大因素是就业,安居乐业是我们和谐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今年初一些媒体大肆炒作珠三角“民工荒”,这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也就是我们企业再想以过低的工资找工人不好找了,中西部这两年经济水平提高了,你再给他那么点钱他不去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深圳的工厂招工,管吃管住一个月四百到六百块钱,到了09年我们的GDP都涨到原来的8倍了,城镇居民收入都涨到原来的二十倍了,可我们的农民工工资只涨了一倍。但实质上我们需要就业的总劳动力仍然是过剩的,仍然是就业不充分的,中国现在依然有30%的劳动力在种地,美国10%的农民养活了全国的人口,我们地差一点15%也够了,另外15%可以转移出来,因此现在我们的就业是不饱满的,但是我们的工业、城市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就业。我国总人口到2035年前后会出现下降趋势,直到那时候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才会出现下降,目前的农民工短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从就业角度来说我们仍然需要中国经济维持10%左右的增长,经济每增长1%,能解决96万人的就业,也就是经济增长10%,新增劳动力需求是960万左右,但是我们每年新增就业劳动力是超过一千万的,也就是我们经济增长如果低于10%,到8%,我们的就业压力立马显现,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威胁。

第五,我们再来看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缩小城乡差距,但实际上我国的城乡差距是在扩大而不是缩小,市场经济的本身的特性就是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收入差距过大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地区收入上海最高,北京第二位,贵州最低,与

- 3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的35%在城市,75%在县级,到了07年我们经济的75%是在城市,25%在农村,虽然我们50%的人生活在农村。但05年以后我们发生了大逆转,由于我们大中城市开始注重环境保护了,把大量的资源密集型、环境污染型企业转向了县域经济,这实际上是污染转移,这就使得县域经济加快增长,与城市经济增长并驾齐驱,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第十是环保产业形成了一个新的巨大需求或是新的增长点,过去我们发展经济不搞环保,现在我们说中国环境已经到了奔溃的边缘,所以我们开始发展环保产业,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这就是要推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要双赢,不能光搞增长,把环保也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现在水处理处理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烟气的处理也是一个大产业。过去高炉煤气直接放散,现在完全回收发电,这些都是新型环保产业。固体废弃物如发电厂的粉煤灰,既破坏生态环境又成为强大的安全威胁,现在我们把它作为建筑材料来使用。对于固体废弃物的科学分类与再使用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现在我们这些新型产业大约容纳了五千万个就业岗位。所以现在生态建设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圈,这些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十大因素中只有出口不能老增长,其他九大因素要么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要么是要求经济快速增长,因此未来中国经济还将会持续快速增长相当长时间,至少要增长到2020年,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速度慢下来了,增长速度才有可能下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总量增长了十七倍,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使用强度很大,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差不多增长了十五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我们的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效率提高了,但是总量太高了,工业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提高了五倍,钢材消耗总量提高了十五倍,资源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约束条件,我们前面有九大因素拉动经济增长,但现在资源又制约着经济增长,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果按我们十六大所做的规划,中国从2000年到2020年经济再翻两番,从一个漂亮的经济发展到一个黑色经济,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大量的能源枯竭,有害污染物大量增加。如果我们沿用以前那种增长模式,就会达到那样一个结果。现在我们的二氧化硫大气容量大概是一千六百万吨,到05年是2500万吨,所以十一五规划要减少10%,减完之后依然大量超标。太湖过去是我们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但现在蓝藻是臭的,到现在无锡、常州的自来水烧出来都是臭的,很多人买水喝。流经城市的河段90%以上严重污染,四分之三以上的河流湖泊富营养化,氮磷都严重超标,三亿农村人的饮用水不合格,这就是我们增长带来的问题。五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污染正在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

- 5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从产业层次上来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要求延长企业和社会的技术链、产业链,实现产品技术上的横向扩展,过去的副产品要变成产品来利用。从经济活动的物质流看,循环经济就是从过去的单项流动转向循环流动,所以循环经济是一个形象的描述。这个过程怎么实现呢?能不能自然实现呢?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利用需要技术上的可行性,比如我们现在的干电池,量很大,污染也很严重,但技术上很难实现。那为什么还要制度创新呢?制度上可行,但经济上不可行, 比如废水经过三级处理就可以再利用,但处理后的水就变成一块五了,但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南水北调,南方引过来是十块钱一吨,所以这样还是很划算的,这样水就能循环利用,我这里有两个灯泡,一个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个创新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支撑,没有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循环经济可能不可实现,循环利用资源需要新的技术支撑,同时还有循环经济的文化建设,还要形成一种环境道德。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资源税,通过提高资源价格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有环境税,如果你排放污染,就对你实行重税,那你就想办法是排放呢?还是循环利用呢?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固体物填埋税的国家是丹麦,2003年丹麦每排放一吨无害化固体废弃物就要收67美元的税,这就要靠环境税制,把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所以中国的产品为什么出口到欧洲有竞争力啊?就是因为没有环境这一块的成本。那么循环经济应该怎么发展工业呢?我用48个字来概括:产业集聚、企业入园、专业分工、产业成链、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减料优先、技术创新、尊重自然、园区内外、集成循环。

下面我分别解释一下这四十八个字:第一个是产业集聚、企业入园,这是我们后发工业化国家应该推进的一种模式,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急于发展工业采取了一种乡镇企业为主导推动工业化的战略,造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情形,这在我们商品短缺的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八十年代我们首先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证明这种模式是不能持续的,不能形成产业链,污染物由于企业分散布局而难以处理。因此我们要求产业集聚、企业入园,以使废弃物达到规模化再生利用;第二个是专业分工、产业成链,处理废弃物需要专业化的技术、专业化的企业,要求产品按照产业链的形式去发展,比如山东海化,河北唐山钢铁园区等等,都是我们国家的试点单位。第三个是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生态设计也是九十年代国外新发展起来产业,过去我们设计产品的功能是两大原则,一个是产品质量和功能要符合用户的需求,一个是要成本低廉,我们遵循这样的原则,但这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一架照相机,里面有钢、铁、玻璃、塑料等等,当这架照相机废了的时候,你就要把它回收回来,进行人工拆卸,人工成本很高。那么生态设计就是要采取有利于产品回收,有利于产品使用过程中低消耗,省电声能、利用方便,回收起来尽可能不用有毒

- 7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业生产还是居民生活,都广泛存在着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再使用问题,在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没有环保部,但城市有一个三废利用办公室,在物资部下有一个体系,叫做资源的综合利用,这是一个低水平的循环;到了1998年我们的环保局初步建立。后来变成正部级单位,90年代以后随着增长速度的加快,污染压力日益增大,为了处理日益增加的废弃物,再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强调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再生利用,那就不仅仅是资源的综合利用了,而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要把所有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即使不能综合利用也要安全处置,这叫做末端治理阶段,发达国家走的都是这个道路,但实践证明末端治理成本极大、效果极差;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到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出于环境管理的目的开始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寄希望于通过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可以产生污水,但可以收集起来再生利用,不要往河里排放;到了第四个阶段我们发现循环经济不是一个环保局就能管得了的事情,当时黄河水8分钱一吨,再生水一块多的成本,这个问题环保局解决不了,因此04年9月国家决定把这个事情纳入发改委管理,下面有一个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司,这样就可以从资源开采,价格项目进行统筹管理,这时中国循环经济就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十一五规划中专门有一章是循环经济的,循环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次。

循环经济几种典型的模式我做了简单的总结,第一个是长流程钢铁循环经济园区,过去我们都是分立的,钢厂、铁厂、焦化厂、轧钢厂可能距离数十数百公里,现在都在一个园区,组成一个联合体,与城市污水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长流程钢铁循环经济体。铁矿石大量上涨,为什么中国的钢材价格没有大幅度上升呢?主要是靠这些技术进步消化了成本上升的因素,第二是高效矿山开采,煤矸石发电,煤炭地下汽化等实现绿色开采,生态开采;第三是水泥协同处理城市废弃物,我们城市有大量的危险废弃物如医疗垃圾,每个医院自己去烧成本很高,把它放到水泥炉里即利用了热量,烧出来的渣子又成为了水泥的有效成分,北京水泥厂已经做了这样的事情,大量的垃圾通过水泥协同处理这些废弃物,把它变成资源,这也是一个成功模式。还有原料多极利用的化工联产无废化循环经济模式,现在我们的山东海化,湖北化工,上海化工园区有一大批这样的企业,第五个农业复合循环经济模式,把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饲料工业、有机肥产业、太阳能工业、沼气成为一体,这都是非常成功的模式。类似这样的产业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来支持,把沼气沼渣最后作为高效液体肥,农业生产可以增长10%以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粮食增长10%那是什么概念?可以节约多少土地?第六个模式是工业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比如草浆造纸,我们以前认为是一大公害,现在我们工业一体化低碳绿色草浆造纸在山东居然能开发成功,草浆造纸的成本比木浆一吨要低800块钱,这样用的纸浆就可以降价了,环境污染得到

- 9北京大学马列学院“2010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老师讲稿 调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关系,一个是要减少含碳能源的利用,发展新能源;第二个是节约利用碳能源,提高碳能源的利用效率;第八是要协调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在农业领域发展有机农业,在工业领域清洁生产;第九是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长效机制,环境税、资源税要加紧研究;第十是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管理平台,现在管理比较乱,服务也相对比较薄弱;第十一是要继续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体系解决刚才所说的问题。

这就是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内容,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次讲稿由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王涛同学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主讲人审阅,特此致谢。)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范文第3篇

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项目东靠渤海湾,西连东营机场,北临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接广利港,交通便利,风景宜人。现代渔业示范区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区内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地热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现代渔业示范区的承载能力,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坚持突出“生态高效、综合开发、产业富民”的特色,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路后起介绍,现代渔业示范区内6万亩海参养殖区已放养海参,每亩水面可产海参150斤左右。如今,占地近3万亩的二期工程正在搞沟渠和池塘衬砌,不久将放苗投产,这样,整个海水养殖区开发规模将达到10万亩。养殖系统体现循环经济特色,海水坚持灌排分离,进区海水经过沉淀、净化后进入海参养殖池塘,卤度升高后养殖虾蟹、卤虫,养殖尾水提取溴素,制取原盐,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据介绍,现代渔业示范区走的是综合开发之路,他们充分发挥区位、地理、资源优势,在搞好水产养殖的同时,积极开发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在前期引进大唐风电项目的基础上,在示范区骨干道路附近预留出近4000亩土地用于支持风电项目的引进,目前正与多个风电企业进行接洽,商谈入区事宜。在计划投资8000万元新汇集团商务中心项目中,综合利用地热资源,开发温泉度假项目,初步形成了地上、地表、地下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各类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范文第4篇

1 建立循环经济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我们从公司内部有关部门抽调技术人员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循环经济工作的实施, 各分公司、车间由各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车间正副主任负责循环经济工作。分公司、车间均设有专职人员 (联络员) 。值班工长和操作人员具体负责有关循环经济指标的完成, 形成了公司—分公司—车间—班组四级管理网络。通过网络安排任务, 检查考核, 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实施, 实现企业的目标。

2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合成氨、尿素、碳酸氢铵、甲醇、甲醛、吗啉、余热发电及塑编等。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方面, 在企业内主要围绕合成氨及下游产品 (尿素、甲醇、吗啉等) 和热电结合“三废”情况, 形成循环链条;在企业外, 一条是回收废旧塑料、生产塑料编织袋用于尿素等产品包装, 还有一条是焚烧城市垃圾发电后, 进行联片供热。

3 投资新设备, 加大对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利用力度

公司以无烟块煤作为合成氨原料, 采用固定床间歇式气化工艺, 煤的消耗占合成氨成本的60%左右。公司每天需块煤2000吨, 经过筛后产生煤沫约200吨, 入炉后排出炉渣300吨, 除尘器等排烟道灰90吨。以前这些固体废弃物基本都是以廉价出售为主, 资源利用率低下。公司经过调研, 加大了技改力度, 投资建设了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等装置, 充分利用煤末、炉渣、烟道灰中的有效成分。造气炉排出的炉渣含碳在25%以上, 粉碎后和除尘器等排出的烟道灰送热电厂, 和烟煤混合后作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经锅炉充分燃烧产汽发电后, 所排出的锅炉渣送预制建材厂做成炉渣砖和空心砖。经过改造, 提高了全厂的能量利用水平, 减少了废物排放, 避免了灰尘的二次污染, 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

4 采用新工艺, 实现对废气的全部回收

公司造气炉排放吹风气约15万NM3/h, 该气体中含有大量的可燃物, 另外合成放空气和驰放气、脱碳闪蒸气的气量也较大, 有相当部分可利用的成分。对这些气体如不回收, 既造成资源浪费, 又污染大气环境。公司实施了吹风气余热回收节能改造, 投资了1000多万元新建了中低压串联余热锅炉、1.2MPa24T/h的吹风气热管余热锅炉和3.82MPa 60T/h热管余热发电锅炉, 将造气放空的吹风气、合成放空气及驰放气、脱碳闪蒸气全部回收后燃烧, 产生蒸汽 (其中3.82Mpa 60T/h余热锅炉所产蒸汽先用来发电) , 供造气、尿素等工序使用。吹风气余热回收尾气送往型煤车间, 提高了气体的利用效率。经过改造,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5 投巨资改造生产系统, 实施节能减排新项目

2009年, 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循环经济工作, 公司投入1.3亿元对造气、脱硫、压缩、脱C、变换、甲醇、合成、尿素、锅炉、热电等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理顺了装备流程, 使生产工序配套更加合理。实施节能减排项目有:对合成氨系统进行节能挖潜改造;对全公司的配电系统进行了改造;实施氮肥生产节能技术改造工程一期;实施合成弛放气变压吸附提氢装置改造项目;实施《淮河流域污染治理项目》项目。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 节能效果明显, 全年节能48000吨标准煤, 全年节水150万吨。减排废水量150万吨, 可减排COD200吨, 氨氮200吨。

总之, 公司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解决企业发展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 打造绿色化工, 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昊源化工集团将秉承“昊天行健、自强不息、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企业理念, 努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用丰硕的循环经济成果报答社会和国家。

摘要:本文探讨了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发展循环经济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 取得一定的成效, 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范文第5篇

一、将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进行完善

首先,制定指导意见。若想建立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重要作用,提升其存在价值,应以我国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据,并将总体目标、循环型企业标准、扶持范围等内容的职责与应尽义务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还应提高绿色金融的权利。其次,完善征信制度。在征信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应以《征信业管理条例》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参考目标,同时加快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征信资源进行整合,使用具有影响力的征信系统缓解借贷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如环保信息、工商社会信用信息等,借此实现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最后,建立考评机制。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受多样化因素的影响,容易滋生不同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考评机制,并从金融业务量所占比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数量等方面进行考评,对于考评合格的金融机构,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有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与有效性,为绿色金融发展奠定基础。

二、将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组织体系进行健全

首先,将政策银行的功效进行扩展。在扩展政策银行功效时,应事先了解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先行介入地位,然后将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视为主体,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提高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其次,增加金融供给主体。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政银企座谈会等不同方式,引导更多的商业性综合金融机构,并主动参与到绿色产业发展中,将各项环节相整合。除此之外,为增加金融供给主体,还要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要求,鼓励更多的私营借贷公司积极参与其中。最后,健全配套服务机构。针对当前绿色金融与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可建立如下服务机构,如非银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贷款保险公司及风险投资公司等。将不同的服务机构作为循环经济发展及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力,在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三、将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信贷管理进行创新

首先,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发展应与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从保护环境及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设立生态基金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金融产品,在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同时,还可解决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其次,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在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时,要遵循“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即提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授信额度,将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等与环境保护相关指标渗透到贷款审批明细中,将其视为各金融企业的纳入标准。如此一来,既落实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又能够推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进程。最后,提高绿色信贷质量。绿色信贷质量及有效性的提高,对绿色金融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信贷管理中,应坚持“扶优限劣”的原则,加强对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循环经济相关企业的重视程度,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和帮助。另外,对于存在低效能贷款的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针对性的手段促进其转型升级。

四、将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融资渠道进行拓展

首先,善于运用风险投资基金。在绿色金融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不同种类的风险投资基金进行引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市场前瞻性、战略性等优势,借此推动多种循环经济的开发与应用。其次,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大力推广PPP模式,即公私合伙制,将绿色金融组织体系的组成成分进行充实与拓展,促进工作效率与综合实力的提高。另外,借助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力量,发展互联网金融,建立多样化的融资基金。最后,整合扶持基金。将不同中种类的扶持、奖补资金相整合,在不变更资金用途及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创建行业发展担保基金等不同的保险产品,使资金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金融,壮大循环经济是提高我国经济效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应予以足够重视,在加大绿色金融与循环经济发展力度的同时,还要给予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发展目标,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要:近些年,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壮大循环经济的理念。但由于我国绿色金融处于发展初期,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受到重重阻碍,无法提高工作质量与有效性,再加上循环经济有着高风险、高投入以及投资周期性长等特点,给绿色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将多元化的体系与方法进行应用与实施。

关键词:绿色金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阳.发展绿色金融———壮大循环经济[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12(03):155-156.

[2] 杜朝运,郭永冰.绿色金融、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金融教育研究,2016,24(06):247-248.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范文第6篇

2011年第11期 ——生态建设

随着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寻找可持续发展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县紧盯世界新能源发展前沿,加快核电、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规范小水电开发,四大能源板块格局初步形成,为建设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促进县域经济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构建核电经济板块,力促“核电效应”不断延伸

湖北是华中地区能源消费大省,也是能源资源匮乏大省,能源自给率仅为25%左右。地处通山的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是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的三分之一,将有效缓解省内电力供求矛盾,优化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为我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截至目前,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大畈核电”已成为我县对外开放的一块金字招牌,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拉动着相关产业向通山聚集。大畈核电建设期间,每年可为当地直接增加5000万元左右的建安税;建成后,年发电量约380亿千瓦时,售电收入近200亿元,可实现税收30-40亿元。特别是随着“内陆首核”知名度的日益提升,给通山和咸宁带来了无限商机。在大畈核电项目的带动下,与之相配套的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始谋划,今年5月,国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组到我县实地查勘,初拟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120万千瓦,静态投资37.5亿元,目前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核电配套产业为重点的环保低碳经济产业园已完成8.6平方公里规划,投入资金近亿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核电旅游相配套的农业观光带、科普基地项目已纳入我县“十二五”规划,核电项目带来的综合效应日益显现,产业链不断延伸,板块规模逐步形成。

二、构建风电经济板块,力促风力发电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我国的风力发电场多建在新疆、内蒙古等草原地带和浙江沿海地带。山区建设风电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而且建设及运营维护成本较高。面对重重困难和巨大的风险压力,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坚决果断地承担起全省新能源示范项目、华中地区首座风电场——九宫山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任务,从土地、基础设施、税费等方面鼓励支持项目建设。九宫山风电一期工程于2004年5月动工建设,2007年全部投入商业运营,总装机1.36万千瓦,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元,缴纳税收100万元以上。与同容量的燃煤发电厂相比,风力发电每年可节约标煤0.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目前九宫山风电二期工程已启动,规划装机容量1.7万千瓦,总投资1.8亿元,今年计划完成二期风资源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等前期工作,于2012年10月建成投产。同时,富水湖风电场正在做规划设计。风电在我县形成产值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新兴产业很快将成为现实,不仅直接带来绿色税收,而且其探奥、科普游的潜力也日益显现。

三、构建小水电经济板块,力促水资源开发由无序向梯级转变

通山县境内河流密集,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为鄂东南地区之首。据专家测算,全县水电蕴藏量为11万千瓦,可开发装机7.45万千瓦。近年来我们紧抓被国家列为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机遇,坚持“四轮驱动”,做大做强小水电经济板块。一是深化认识,行政推动。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小水电经济板块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两型”产业来培植,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实行倾斜,从机制上保证小水电经济板块建设有序推进。二是科学开发,规划带动。从规划入手,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以厦铺河、宝石河梯级开发规划为重点的五大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和小水电产业发展规划,从源头上避免了盲目发展,掠夺性开发。三是政策激励,招商助动。始终坚持“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激励政策措施,利用政策、资产、资源等综合优势招商引资。四是优化环境,服务促动。组织水利、招商、发改等部门认真做好项目论证、规划评审等前期工作,做到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吸引客商投资;利用农网改造项目,超前做好规划电站的上网线路设施改造,做到线路架设到哪里,设施完善到哪里;抓好小水电项目跟踪服务,进行重点挂牌保护,为投资者保驾护航。目前,全县已建成水电站50座,总装机容量达到38180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1.4%;年发电量13000万千瓦时,占全县总用电量的34%,形成“以水发电、发电保林、以林蓄水”的良性循环。“十二五”期间,我们规划新建水电站17座,总装机36310千瓦,总投资23881万元,建成后年可新增发电量11281.7万千瓦时、新增发电收入2764万元。

四、构建农村新能源经济板块,力促农村废弃物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生产向生态循环型转变,推动了农村新能源在我县快速发展。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村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积极探索具有山区特点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大力发展“畜沼粮、畜沼果、畜沼菜、畜沼鱼”等灵活多样的循环模式,上促畜牧业,下联种植业,直接带动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优化,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新能源发展。2010年4月,引进现代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打造通山县万头奶牛牧场,按照国际先进的散栏式饲养方式、水幕式牛舍、全自动粪污处理系统进行建设,牧场所有的废水粪便进入有机肥工厂集中处理,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和有机肥原料回田,形成再生能源利用的循环经济。目前牧场已完成万头奶牛规模的场房建设,第

一、二批共计6000多头奶牛已经入场,2台500千瓦沼气发电机正在调试。万头奶牛全部入场、4台500千瓦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后,可日处理1000吨粪污、产沼气18900立方米,年发电1054.6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36万吨,成为我县实现从“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生态农业”转变的节点,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是把普及沼气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为发展农村新能源提供了内生动力。自2006年开始,我们在农村大力开展“清洁家园”创建活动,整合财政、能源、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实施奖补政策普及沼气池、发展秸秆气和太阳能,促进了农村新能源在农村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民在新能源经济板块中节能增收。目前,全县已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2座、2000户级秸秆气化站2座、户用沼气池2.7万口、户用太阳能2万户,年节省标煤3.13万吨,节支增收2000万元,相当于保护了8万亩天然林免遭砍伐;同时带动了新能源产品销售网点和服务网点建设,全县销售网点和服务网点已近300家,沼气服务车队一支,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覆盖农户面达80%。三是农民生活观念发生巨变,加速了农村新能源推广和应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民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发生显著变化,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逐步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截止目前,我县农村生活用能中可再生能源比重超过50%,80%以上农户的生活能源主要由清洁能源提供,70%畜禽养殖户建有沼气池,80%的中小型畜禽养殖场建设了沼气工程,初步形成农村新能源经济板块,加快了通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

上一篇:沥青路面裂缝修补范文下一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