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劳动教育范文

2023-09-18

沉浸式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一、VR虚拟现实技术

自计算机出现以来, 人们一直将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并且计算机处理数据信息是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进行处理。人们获取知识是通过感知和认知全方面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人们认识和了解问题是多维化, 由此可以看出, 人类认识问题的认知空间和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信息空间完全不相同, 使得人们不能将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环境和人们的认知空间进行统一协调, 也就造成人们难于理解计算机直接得出的处理结果, 两者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再受制于数字计算机单纯处理数字的局限性, 建立一个多维化的信息处理空间, 将图像和声音进行整合, 使人们获得从外部处理信息结果的同时, 能够将视觉、听觉等多种形式都可以加入到信息处理环境中, 这种信息处理环境被称为虚拟环境。虚拟环境是通过计算机生成, 用户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信息空间中全方面的认识和感知事物, 人类的感知能力和认识能力都可以在此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一) 沉浸感

沉浸感指的是一种真实程度, 用户可以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真实性。用户可以通过佩戴头盔和数据手套等系列交互设备, 用户便如同来到了真实环境中, 其实是在虚拟环境下, 用户和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进行相互作用, 产生的效用如同在当时所在的环境中, 使用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 交互性

交互性指的是永华在虚拟的环境当中对各种对象的操作性和从当时所处环境得到的反馈的自然程度。用户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及交互程度同在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近乎相同, 使用这可以通过的头盔和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 并且在虚拟环境中计算机可以通过使用者的各种行为运动对图像和声音进行调整, 使得用户在虚拟环境中就可以对各种对象进行操作和研究。

(三) 多感知性

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装有视觉、听觉、触觉、动觉这方面的传感和反应装置, 并通过人及交互, 使用户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用户的感知和认知完全同真实的环境近乎相同。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目的是为了使人类的认知和感知得到扩展, 从而实现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人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 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利于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人类客观认识世界的能力, 使人类可以看清客观世界的本质。

三、虚拟现实技术中沉浸感具备的三种基本技术要素

人们为了提高虚拟现实技术的中沉浸感, 从各个角度记性研究, 也在此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想要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 人类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存在主要来源与各种不同的途径, 并且可以这些途径使用户产生真实客观的感觉, 因此,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必须具备以下三种基本技术要素。

(一) 图像

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形式, 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视觉,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80%的人是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 因此, 在虚拟现实中如何产生沉浸感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图像的研究。图像媒介主要是利用人们的感知能力将人们组织和建构的感知进行相关的描述, 图像媒体在虚拟沉浸空间被认为是极端的异体。图像在人们感知和认知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呈现功能, 二是构造功能。在当今虚拟技术中我门对图像功能的处理要求更高, 其出现的图像的细节应当更真实, 虚拟客体三维结构的所提供的信息有双目视差和运动视差, 并且虚拟现实环境中中的图像要符合观察者的实际视点, 根据观察者的实现进行图像的变化等。

(二) 交互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出交互, 交互的程度在一定方向上决定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并且这种感受对沉浸感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使用者和对象双方在交互的行为中, 可以使用户产生主体感, 并能够控制在虚拟环境中的对象, 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产生的心理感觉和在实际环境中产生的心理感觉类似, 提高虚拟环境中的沉浸感。

(三) 行为

虚拟现实技术中沉浸感的行为不是用户在现实中的实际行为, 这种“行为”指的是用户在根据虚拟环境中的各个对象做出指令或交互的行为, 虚拟环境中的根据用户的指令或行为做出反映, 达到用户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的目的, 全程根据虚拟环境中的动态变化不至于使用户跳脱出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状态, 如当我们全身心的观看一部电影时, 如果这时画面突然停止, 人们的注意力不会跟随电影中制造的情节产生心理变化, 在我们观看电影时, 观众对应的是虚拟环境中用户, 电影中情节对应的是当时的心理环境, 由此看出, 在虚拟环境当中, 虚拟的客体需要根据用户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 并且这种调整应当符合自然规律, 才能够使用户全身心的投入到虚拟环境中, 从而减少观看的距离, 达到零距离体验效果。

四、虚拟现实对“沉浸美”效果的需要

(一) 能够典型反映现实世界的特征

根据虚拟现实中的表面含义可以看出, 虚拟现实就是通过虚拟的手段, 实现现实的真实效果。对沉浸美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现实的具体刻画, 甚至要比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根据具体。当人们佩戴特定的交互设备, 进入到虚拟环境中来, 人们通过设备看到的世界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世界相同, 甚至要比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更加的形象, 在这种时刻人们会容易进入信息心理沉浸感的阶段。

(二) 符合虚拟现实的审美特征

在虚拟环境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造出来, 它只是一件设计作品, 因此虚拟环境需要根据人们的审美特征进行创作。虚拟现实的审美特征是一切出发点以用户的心理需求为依据, 用户的情趣就是虚拟现实的审美特征, 对用户的心理需求进行充分的研究, 融入到虚拟现实中。

(三) 增加其他感受的传播信息比重和传播方法

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视觉, 但是在听觉和嗅觉在虚拟现实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虚拟环境中, 如果将视觉和听觉、嗅觉进行完美的融合, 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沉浸感, 并且心理沉浸感也会较大幅度的加强, 因此, 要增强其他感受的传播信息。

五、结语

虚拟技术作为新型的科学技术, 并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 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虚拟现实技术会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会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地便利。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艺术和设计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它独特的技术性、高效的连接性以及特殊的交互性是其他艺术手段无法达到的。艺术和设计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信息传达,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让这种信息传达更加专注和高效。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感,沉浸美感

参考文献

[1] 曹娟, 赵旭阳, 米文鹏, 洪成华.浅析虚拟现实技术[J].计算机与网络, 2011, 37 (10) :65-66.

[2] 杭云, 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7 (06) :21-24.

沉浸式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针对我校学生对作文教学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与畏惧的心理,而教师也视其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健康开展。为此,我们在充分比较、借鉴的基础上,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的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或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轻松愉快地书写自己的感受,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促使学生主体化人格的形成。通过这样的一种作文教学,改变学生无素材可写,害怕作文的现状,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旨在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以进行有益的探索,为本校的作文教学探索出一些高效的、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以改变当前我校堪忧的作文教学现状。让学生在积极的生活体验中学作文,充分利用活动体验,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写作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体验作文教学以观察情境为基础,激发情趣为核心;以教师创设的情境唤起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或使学生曾经的体验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写作中感受作文的快乐。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作文教学,并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水,泉水丰盛,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也就是说作文的本质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创设写作情境,唤醒学生写作热情 学生写作最大的障碍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教师就要有目的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创造写作氛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只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文章的。因此,要把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向万千世界,既能在一草一木、一物一事中感受灵魂的颤动,也能在纷繁复杂中学会平静客观理性地思考。古今中外,许多作者都善于把自己融入生活,移情入景,这才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这种观察既可以是直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的直接观察,如课堂游戏、参加课外活动、游览自然风光、进行各种社会调查等;也可以通过影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媒体进行的间接观察,了解国内外大事,开拓知识视野。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不只是旁观者,更要做参与者,目的是使学生对所要描绘的对象有一个更为真实、细致、客观和深刻地了解。如在写“春天”这个主题中,教师可找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让学生到公园、田野去观察新生的嫩叶、萌发的小草和绽放的迎春花,感受春天万物萌生的勃勃生机,让他们的心灵随着斑斓的风筝一起放飞。让心充实起来,这才能找到写作的源泉。

(二)扩大阅读积累,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是否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呢?不一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模仿和借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尽量把写作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但是只读课本中的文章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查阅相关的文章,仔细阅读,做好读书笔记,背诵一些精彩的句子和段落。结合“书香校园”的活动,每学期开展好读书节系列活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开展“师生共读经典书”、“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感悟。在与作家的心灵对话中,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在与作者的共鸣与碰撞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还要注意学习他们抒发情感、描绘事物的方法和视角。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确立写作的方向和重点,从而提高作文质量。

(三)优化体验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体验式作文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在体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参加到活动中去,充当活动的主角,积极的参与交流。

(四)课题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课题组成员相互深入课堂听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问题及时反馈交流。定期提交论文和心得。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作好资料积累和保存。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低段和中段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拟定本课题研究方案,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进行本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依据研究方案全面开展工作,注意积累好研究资料。我们将按照边研究、边总结的原则,召开课题研究交流总结会,评选优秀设计方案和优秀作文,并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调整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六、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马秀珍 课题组成员:

沉浸式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时代的今天,为了顺应发展,世界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在世界范围中,英语以其分布范围广等优势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中国走向国际舞台,需要有效的国际交流,所以,现阶段掌握英语对国人尤其是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阶段的英语课是十分重要的,英语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课程,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传统模式下的英语“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反而使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改变这种不良情况是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路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以及教育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态势,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开始兴起。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实际的就业情况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都要融入社会,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外企,部分合资企业甚至一些国内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英语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好英语不仅能够提升其个人的语言综合素质,还能帮助其顺利就业。然而,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国内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技能,而且还不利于其英语素质的有效培养,因此,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化

中国是一个悠悠古国,对中国教育来说,早在公元前3000余年的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到了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已经有了专门的学校,推行“学在官府”体制,这便是中国学校的雏形。虽然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课堂形态、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传统教育下,课堂中仍是学生只能听老师在前面讲,自己在下面机械地记,只有老师让读英语单词和提问的时候才能稍许打破英语课的“沉默”。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从单词开始读写,然后读课文、讲句型,再结合考试题(课后习题)进行训练,全程比较枯燥乏味,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磨灭了,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高职英语教育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误

经过了十二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方法,但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英语学习始终存在学习方法的错誤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这句话在十二年的学习过程中总被不同老师多次强调,但是老师始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仍然是记笔记:记老师讲的,黑板写的;刷习题:题海战术,多做题;死记硬背:背单词,背知识点,背句型,背错题甚至背作文。如此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的英语掌握能力不足,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人,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不利于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观念有偏差

近几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不忘初心,”然而,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初心”又是指什么呢?其实初心就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的培养,以此来满足我国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我国普通高校最明显的区别之处。然而,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国内高职院校中,很多学校没有做到“不忘初心”,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很多学校都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就业率的面子工程上,却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如果学校为了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而开展相应的工作,这样的方式不但不利于英语人才的养成,而且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不遵守客观规律的做法,更是对学生自身甚至对社会极为不负责的做法。

(四)现阶段高职院校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前行,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受到外界影响越来越明显,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就越来越少,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游戏产业发展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而处于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接触的又是比较前沿的信息,所以很多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这也造成师生间交流的疏远。师生交流的疏远也会间接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教学效率。

二、现阶段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路径

(一)高职院校积极转变办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国内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偏离本心。现阶段高职院校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生技能、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就业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学生掌握的技能相辅相成,二者都是确保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应使用长远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始终坚持自身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在开设的时候一定要精细地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二)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实际的教学中,高职院校一定要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实际中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确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有效令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活动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有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遇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与此同时,校企合作这样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用人企业的用人成本,从而培养合格的技术人员。在实际中还要不断地发展以及完善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合作项目,更有利于及时明确现代企业对英语教育人才的需求条件,从而有助于高职院校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最终达成高职院校和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既定目标,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为用人企业不断输入高级人才。

(三)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技术投入资金,打造新型校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不管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还是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都急切地需要和当下时代进行接轨。在实际中,高职院校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投资,对学校本身原来就有的教学社会以及应用系统及时展开更新、升级工作,引入更多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积极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如在实际当中高职英语教育的老师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老师教学方面就可以应用微课,45分钟一节的课程,老师可以用15分钟播放微课,在15分钟中,学生接受的知识都是“干货”,剩余的30分钟,老师可以为学生解答疑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实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四)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就实际而言,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者还是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整体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都是非常需要的,也就是说既要有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有英語技能的实践,所以,教师队伍建设一定从在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技能两个方面入手,进而提升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比如,在实际中,学校一定要利用好学生寒假以及暑假这段时间,组织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强化教学技能,可以看一些前沿的学术杂志,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英语教育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随着现阶段我国和世界交流的愈加频繁,英语教育学生自身的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教师一定要在展开教学实践活动中就把英语文化进行深入理解,为学生带来新英语的课外知识,并且积极为学生创建英语实践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很多人认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受众是义务教育阶段甚至高中阶段,其实这种理解是比较片面的,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我国整体教育中,高等教育也是其中重要的受众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教学不但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解单词以及句子,教师还应该把英语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点以及所埋藏的文化展示给学生,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把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当成基础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趣的学习体验,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国内和国外节日、风俗的特征,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同时掌握英语相关知识,具备英语相关技能。

总之,英语是我国高职院校中非常普遍的一个学科,其覆盖面非常广。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教师方面都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改良教学方式,使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其专业技能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芬.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创新与研究[J].速读(上旬),2018(11):150.

[2]吕琳.新时期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J].英语教师,2017(22):133-135.

[3]王艳平.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中英语教育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4):323-324.

◎编辑 冯永霞

沉浸式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从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经验出发,探索了诊所式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工作结合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针对高校法律诊所如何缓解案源稳定性问题、经费保障问题、诊所学生开展法律援助的法律保障问题、人员流动性给案件处理衔接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开拓案源、拓宽法律援助经费来源、完善诊所管理以确保援助工作有效衔接等建议。

关键词:诊所式教育;法律援助;路径完善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大学的法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新的法律教育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国自2000年9月开始引入诊所法律教育,目前,已有100多所高等政法院校加入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并开设了专门的法律诊所课程。至今,诊所式法律教育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法学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1]。从国内外高校诊所式法律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法律援助工作已经成为诊所式法律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经验出发,探索诊所式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工作结合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向。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结合的必要性

(一)诊所法律教育的公益性

美国自1830年起,律师在法学院的集中训练开始逐步取代了学徒模式,其后案例分析教学法正式确立,并成为美国法律学校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但自20世纪60年代起,法律现实主义运动学者对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质疑[2],而诊所教育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多变性,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另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促使教师和法学院学生意识到将法律规则运用于实践,通过提供法律服务来培养自身法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不完整、经验上的不足,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其他机构的帮助,在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以致不能能为当事人提供最有利的法律帮助。在这些矛盾凸显之后,美国的法学家开始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助法学院师生的力量。同时,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前身——判例教学法已随着法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人们开始怀念学徒制,诊所式法律教育在这种背景之下逐步形成[3]。

从上述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起源及发展可见,诊所式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工作密不可分,诊所教育目标本身即带有公益性。

(二)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需要

如前所述,尽管与早期的法学教育传统方法“讲义教学法”相比,案例分析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获得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它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忽略了法律实践中许多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会见当事人、事实调查、法律咨询、调解、谈判等,而且也忽略了在判断力、职业责任心以及理解法律和不同的法律职业人的社会角色等方面对学生们的培养。另一方面,即使是专门面向实践技能训练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其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也同样无法提供真实案件的效果。

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可以有效弥补这一欠缺。从会见当事人开始,咨询,到正式接受委托,事实调查,乃至参与谈判、代理诉讼,都由诊所学生担当主要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一个具体处理方案的失策乃至一个细节决定的失当,都可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后果,在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所加诸的压力下,学生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三)法律援助的庞大需求与资源匮乏的矛盾

法律援助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很大。据统计,2010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的平均工作人员只有3.75人,法律援助机构平均受理审批法律援助申请222件,按照最低审批所需工作日计算,仅这一项工作所牵涉的人力之大就无需多述[4]。以广东为例,广东是一个人口大省,常住人口达9194万人,同时也是全国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最多的省份,约2000多万,占全国的1/4。但政府能够投入的经费有限,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至2006年10年中,全省各级政府投入经费共1.985亿元[5]。按照这一数据,平均每万人的法律援助经费只有约2000元/年。上述数据充分显示,无论从投入的人力还是财力来看,法律援助工作仅依靠政府投入是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

因此,作为政府提供法律援助的有益补充,利用高校师生资源,诊所式法律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法律援助能够起到一定填补缺口、缓解矛盾的作用。

(四)诊所式法律教育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有利条件

一是诊所学生普遍珍惜实践机会,工作热情很高。从实践经验来看,诊所学生非常珍惜接触、代理真实个案的机会。学生还没有直接面对生活的经济压力,赤子之心使他们更能同情当事人的际遇,尽管没有经济收益,但他们投入法律援助工作的热情高涨。

二是诊所法律援助的机制相对灵活,能填补政府法律援助之不足。从法律援助的可获得性要求上来说,主要体现在经济困难标准和范围的规定上。但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对于经济困难证明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开具经济困难证明,不仅手续繁琐,经济成本(主要来回的交通费)和时间成本都较高。

三是诊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是一种保护下的独立,代理工作的风险大大降低。诊所学生毕竟涉世未深,欠缺实务经验,如果完全放手让其独自面对社会矛盾尖锐激化的局面——诉讼纠纷,很可能出师未捷即已折戟沉戈,搞不好还可能要承担代理失职的法律责任,这不仅可能会使遭受挫折的学生心理上产生阴影,也会给诊所法律援助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而诊所教师能够以其丰富的实务经验与社会经验,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支持,使诊所学生获得“保护下的独立”,降低风险。诊所学生在羽翼未丰之时,未具备独立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能力,诊所教师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

二、诊所式法律教育结合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案源稳定性问题

在我国诊所法律教育实践中,案源不稳定是很多法律诊所开设的法律援助中心面临的困境之一。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当事人的角度上,由于学生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执业经验上都有明显的欠缺,即使有教师的指导,部分当事人还是会对案件胜诉率的把握上心存忧虑,因此,他们不放心将案件交给学生代理。其次,从学生方面来说,现实中并不是所有案件都适合学生办理,对接收到的咨询个案必须要加以选择。最后,由于我国诊所法律教育总体上还在起步阶段,社会宣传力度还不够,很多人对学校诊所教育以及所提供的法律援助还不是很了解。如果一直缺乏真实案源,学生就无法通过真实的案件、真实的当事人真切地在办理过程中掌握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和了解司法制度体系,更别提法律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益心的培养,诊所教育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存在的意义。故此,案源不足是诊所式法律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纠纷类型的单一性问题

诊所式法律教育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普遍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受案类型的单一性。

一方面,由于法律援助资源不能冲击正常的法律服务市场,只能针对于特定人群与特定类型案件提供援助,而这些人一般面对的法律纠纷往往集中于劳动争议、人身损害赔偿、离婚、刑事案件等,案情一般也较为简单,而复杂的案件类型如房地产纠纷、公司有关的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则不会涉及到。这就使得诊所学生办理案件的类型偏向单一,无法获得全面的锻炼。另一方面,法律援助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刑事案件,但由于诊所学生并非执业律师,不能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使得他们的受案范围进一步收窄。

(三)经费保障问题

与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相比,高校开设的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更经常面对经费不足的问题。据中国诊所法律教育网站的资料显示,高校的法律诊所援助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从学校的行政开支中列支;二是来自校内师生的捐款;三是来自社会的捐助。例如,复旦大学的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初始的经费来源包括:中心成员捐献了自己的奖学金、生活费近1000元,复旦律师事务所捐赠500元及法律系一些开支的报销。但是都存在经费不足、不稳定的问题。经费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律诊所的发展。

(四)诊所学生开展法律援助的法律保障问题

法律诊所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主体是学生,但在校学生走出校门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会经常遭遇各种制约。一是调查取证权利受限。由于学生并不具有律师身份,到有关部门调查取证的权利就受到限制。这使得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出庭代理权利受限。由于社会上有部分不具有律师资格的人非法从事有偿法律服务,许多地区的法院、劳动仲裁委员会都订立了对公民代理的限制规则,例如,有的法院规定公民代理必须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有的劳动仲裁委员会要求公民代理要当庭提供免费代理的协议。三是学生代理人身份没有得到尊重。个别法院或者仲裁员不了解诊所学生法律援助的情况,对出庭代理的诊所学生不信任,对其代理人身份也不认可,在调解过程中绕开学生,容易使当事人对学生代理人产生误解或不信任,不利于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五)人员流动性问题

考虑到法律援助工作对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完备性的要求,学生参加法律诊所课程和参与法律援助一般已经是大三,而学生大四大多已要找工作、考研等,参与办案的时间很难得到保障,毕业后去向就更难确定。而许多案件,从一审到二审再到执行,起码是半年至一年,如果涉及发回重审则时间更长,走完全部程序可能会持续两年以上。随着参与办案的学生毕业离校,案件跟进可能会出现衔接上的问题。此外,很多法学院有关法律诊所的课程一般只安排一学期,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就会将精力重新投入到新的课程学习上,并从相关的实践工作中退出。这样,高校法律援助中心里工作人员的稳定性就很难得到保证,中心的主要精力就不得不用于培养新的学生上,那么法律援助中心的办案质量、成员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受到限制[6]。

三、我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法律援助环节的路径完善

法律援助工作环节是诊所式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中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诊所教育的效果。为此,需要有切实的方案解决或至少是缓解这些问题。

(一)建立多元化案源渠道

没有足够的案源,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实践的机会,诊所工作只有单纯的值班等待咨询,诊所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技能没有应用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无用武之地”的倦怠心理,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走出校门,多方面开拓案源是必要的。笔者所在高校的诊所学生自发组织,通过与社区办事处有效沟通,定期到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了有效吸引更多群众的关注,他们还与本地的社工组织联系,一同组织活动。通过与社区建立长期联系与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打开局面,是开拓案源的有效途径。另外,法律诊所还可以与当地司法局的法援处联系,定期组织诊所学生参与法援处的值班,在执业律师的指导下参与值班咨询。由于诊所的机制相对灵活,部分不符合法援处受理条件的案件可以转交诊所处理。

(二)开源节流,拓宽法律援助经费来源

法律援助既然是着眼于社会服务,就不能因为经费问题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法律援助经费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法学院可以合理配置现有教学资源,整合部分实践课程,适当调拨资源给法律诊所用于法律援助工作。另一方面,高校法律诊所应当积极争取各方面社会资源的支持。法学院应当借助其教师与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其所辐射的地域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形成较好的声誉并获得所在地域公众的认可。法律诊所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得到各项社会资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律诊所普遍未形成足够的社会影响,社会资助渠道并不畅通。故此,提高诊所自身专业服务能力,是获得社会资助的条件之一。

(三)各方面协调,保障诊所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诊所学生代理人身份问题需要诊所的法律援助中心与其他部门协调解决。以劳动争议为例,对于公民代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原则上只要求不能收费,但各地往往另有特别规定。例如,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公民代理资格要求就比较严格,其发布的《劳动仲裁委托代理人暂行规定》(以下称《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确定了可以作为代理人的范围;而根据第十条的规定,学生代理人一般也不属于有正当理由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所以,只能以“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的身份担任劳动仲裁案件的代理人。根据《暂行规定》和本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做法,笔者指导诊所学生担任代理人时一般按照以下规程:由政法学院与当事人签订免费代理的《委托代理合同》,政法学院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供上述合同,并出具关于指派学生担任代理人的信函。另一方面,学生代理人并非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受到很大的限制。解决的办法暂时只能是申请法院、劳动仲裁委员会调查取证,或者让当事人自行取证。如果上述方案都无法实现,案件处理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首先直接的影响是当事人可能会因此对学生代理人产生不信任感,觉得诊所无法有效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这一诉讼权利得到程序上的保障,学生代理人取证难的消极影响会减弱。

(四)完善诊所管理,确保援助工作有效衔接

如前所述,学生在校参与办案的时间已经很难得到保障,毕业后去向就更难确定,随着参与办案的学生毕业离校,审理时间长的案件的跟进可能会出现衔接上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其解决方法就是尽量将学生正常学习时间与法律援助活动时间错开,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两者的时间,将学生正常的其他学习课程与法律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同时鼓励学生选一学期的诊所课,但参加两个以上学期的活动。同时,应完善诊所管理制度,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将要毕业的学生与较低年级学生将在办案件及时衔接,确保援助工作有效推进。

诊所式法律教育结合法律援助工作是当前高校法律教育推行实践式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尽管在实践中遇到不少问题,但随着高校对于这一教育模式的重视与投入的加大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的改进,相信许多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

参考文献:

〔1〕甄贞.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李傲.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温璇.论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兼论诊所法律教育的本土化[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

〔4〕桑宁.法律发展中结构性矛盾和瓶颈问题研究[J].中国司法,2012(1):99-103.

〔5〕蒲皆祜.法律援助原则的广东实践[J].中国司法,2007(8):76-78.

〔6〕苗绘.法律援助式诊所初探[J].理论观察,2006(3):101-102.

(责任编辑 王文江)

沉浸式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一、研究背景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我国基础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质量,对我国学校总体艺术教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1-201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方针政策,以及相继实施的艺术教育特岗制、顶岗置换制、国培计划等重大工作举措,使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然而,由于我省特殊的地貌特征,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导致我省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中的一块“软肋”,确切说,部分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探究其原因,除了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管理上的相对薄弱,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未能脱离不切合实际的艺术教育的各种做法,如盲目沿用城市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与实践活动项目等;其二是未能因地制宜,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有利因素,如对我省农村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等加以整合与利用;其三是未能充分借鉴当代先进的艺术教育理论和思想,探索出适于我省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农村艺术教育体系等。

面对不容乐观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除了要依靠广大农村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与无私奉献精神,还要依托具有一定研究实力的艺术教育理论工作者,针对客观实际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研究。本课题即是以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为依据,以我省农村学校的实际状况为前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为我省农村艺术教育的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以期实现艺术教育劣势转化为教育的优势。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许多国家比较重视艺术教育。195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建议》,率先对艺术教育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1977年,美国发布的一份题为《回到我们的感觉:艺术对美国教育的意义》的国情报告,也对艺术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并将其与实现美国教育的基本目标统一在一起;1987年,法国在国民议会上通过的《艺术教育法》规定,在今后十年里,国家不仅要为艺术教育投资19亿法郎,而且要设立法国艺术教育高级委员会,并把每年5月18口至23口定为法国中小学艺术周;1988年和1994年,美国又相继出台了《走向文明:关于艺术教育的报告》和《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等文件,这些重要举动将标志着世界艺术教育的全面展开。

目前,世界艺术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其总体趋势是向综合性发展,向生态化靠拢。美国纽约市教育理事会正在实行一项“普通教育中的艺术救育”计划(即“AGE "的计划),其宗旨就是:不但要把所有不同的艺术综合在一起,还要把文化课和艺术课综合在一起,使其他学科的教学因为有艺术的参与,而变得鲜活起来。

沉浸式劳动教育范文第6篇

摘要: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过程,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高校养成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如是,高校养成教育应以素质养成为基本出发点,从教育理念、阶段特征、工作机制、育人平台等方面对高校养成教育重新定位并作出理性选择。

关键词:高校养成教育;价值意蕴;缺失原因;现实思考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 08-13

作者简介:刘潇(1963-),男,湖南临湘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与高教管理研究。

当今社会,“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领域,越来越多地走向开放,社会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伦理价值体系,而是多元共存的价值图景”[1]。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以及社会形态变迁,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發生了强烈的撞击,社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给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带来新的挑战。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养成教育的价值意蕴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即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经过反复的训练、教育、培养,使受教育者逐渐把合乎社会的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单纯的习惯教育,有的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把其看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或补充。杨雄认为,养成教育是人的能动建构过程,是个体醒悟、领悟与觉悟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2]。唐凯麟、刘铁芳认为,养成教育包含两个过程,即个体道德理性的启蒙教育和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1]。林德宏认为,养成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他认为教育本来具有生态性,可是近代以来的机械教育破坏了教育的生态性,而养成教育则有助于教育向生态性教育回归[3]。孙抱弘则把养成教育看作人的理性提升过程,他认为要同时注重知识技能的工具理性和注重伦理的工具理性,在信息社会尤其要注重人的价值理性[4]。尽管学界看法不一,但其共同点是: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全过程;养成教育把人的德行、心性、品质与习惯作为养成的重点,以渐进性提升为基本要求,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理性,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养成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认知功能、加工功能、凝聚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我国传统十分重视完善人格的诱导、教育和培养。古人将养成教育摆在基础性教育的重要位置,强调蒙养、养正、养心,注重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认为人自幼就应学会并养成礼仪谦让、明辨是非、诚信勿诳、端整洁净、端正守常、勤勉节欲的品性和行为习惯。

在西方许多教育家眼里,人的品性、德行养成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而道德品质、习惯的培养来源于生活实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卓越性(德性)不是身体的卓越性,而是灵魂的卓越性,而灵魂的卓越性(德性)又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灵魂德性”。理智德性有赖于人生阅历的丰富,伦理德性则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5]。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他认为“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上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6]。

现代教育中,将人的品性德行摆在突出位置,如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其主要手段还是通过素质养成来实现。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或者以素质教育取代养成教育,这其实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模式。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手段,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组件。养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觉醒、行为内化、实践强化等,既有正确行为的指导也有良好习惯的训练。两者的共同点是具有过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和长期性。从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来看,高校养成教育还具有规范、约束、矫治、内化以及价值澄清的特点。

二、养成教育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

高校要不要讲养成教育?回答是毋庸置疑的。杨叔子说,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在大学功利主义极其盛行的时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却坚持地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完人[7]。大学教育作为小学、中学教育的延伸,虽然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关联的。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来说,人的知识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人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等成型、成熟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反复实践、不断固化的过程,不通过“驯、育、培”,是难以达到养成教育之功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进入大学前,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中心,按成绩论英雄,素质教育让道于应试教育。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期,人才素质与素质养成不解决好,等到学生进入社会再进行素质养成就已来不及了。

对于高校来说,养成教育不是“补课”的问题,而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必然过程,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高校养成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有的强调良好习惯养成,有的强调职业能力养成,有的强调创新人格养成。笔者以为,高校养成教育包括三个维度,即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体现,即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专业学养,主要是从学识积累和实践技能操作层面上提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为学生走向职场的前期准备,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职场上的体现,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上述三个维度,从养成教育的角度表述,即品德修养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修炼,专业学养强调的是虚心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职业素养讲究的是敬业乐群、甘于奉献的品质。品德修养是成人成事的基础,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需要、建功立业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养成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适应形势的要求还是适应社会的期盼方面,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手段、投入已是今非昔比,但从实际运作来看,教育效果差强人意。造成德育工作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固然复杂纷繁,但其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是重要原因。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包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应有自身的特点。而一些高校恰恰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包揽、或淡化了养成教育,搞“一锅煮”,造成人才培养的“夹生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规范、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个人品质、心理素质等的综合养成。

二是高校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弱化。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部分高校倾向于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熱衷“短、平、快”项目,重表轻里。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使得一部分大学责任意识虚化、弱化,大学精神游离于大学之外,不太注重大学内涵建设,忽视了人才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校园文化滋养、人文精神濡养,有意无意地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把养成教育的责任推向了社会。

三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品德养成目标不适应。在人才培养方面,部分高校仍然未走出“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专业学习,轻行为习惯养成”的误区,高校校训、校风等沁润已久的非物质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忽视了学校规范和制度在学生品德养成中起的作用。

四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入、培训、考核和流动机制;一些学生管理人员方法过于简单,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管轻理,重管轻育,以管代育,一管了之。

四、高校养成教育的现实考量

毋庸讳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价值追求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如同道德教育一样,养成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8]。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高校素质教育,在多重价值汇集和多元变化整合的动态中探寻高校养成教育的坐标,从教育理念、阶段特征、工作机制、实践路径等方面加以思考并躬行。

第一,廓清思路,明确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则是一种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大学阶段就是求知、做人、修身的行为习惯与方式,包括具备良好的人品,技能专长,吃苦耐劳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较高的情商,高尚的情操等等。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是立德树人,这是育人的根本。我认为,这个“立”,是与“破”相对应的,即不破则不立。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破除不讲教育规律、不顾教育对象实际情况、急功近利的思想,摈弃一切救赎、规训、灌输的社会心理定式,在正确的道德认知上重构道德价值。立德先在养德,养德莫过于养心,养心就是理想信念的确立、性格习惯的养成,这里必然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去伪存真的过程;其次在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化性。人的心性品质在于历练与磨砺,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再次就是养能,即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优良学风养成、高尚品行养成、健康心理养成、规范生活养成、人文素质养成均是养之义,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品质锤炼都是养成的价值意蕴所在。说到底,养成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精神品格成型与社会化,即内化成一个人的心性品质、综合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素质。

第二,把握特征,遵循教育规律。高校养成教育,不仅仅包括思想品行、习惯行为的觉醒与认知,也包括良好学习习惯、人际交往、遵纪守法意识、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还有个人人格和综合素养的评价、选择与内化成型等等。大学养成教育不是“大包大揽”,应体现在专、精、特、实。即把握阶段特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使养成教育内容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确保教育效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重点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专业文化课程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契合,将思政教育与德育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科学把握“认知→实践→内化→养成”等环节,使之既具有青少年阶段养成教育传承迁延的特点,又有其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识水平、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第三,创新机制,探寻养成教育合理路径。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能,贵在养习。我们在审视大学生个人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大学生人生成长规律和学生个体特征,加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教育重点、教育方法、教育环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德育首位机制、素质提升机制、空间(网络)交互机制、社会实践机制、环境育人机制、评价督导机制,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一方面,唤醒学生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意识,通过教育目标和德育实践对接,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能力提升的一把利剑;另一方面,发挥养成教育的矫治、价值澄清、行为内化功能,对大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中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背离的成份进行调适与矫正。这样,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德育与心育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注重实践、内化、积累、升华,达到“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目的。

第四,利用育人平台,助推素质养成。“知行合一”是内化的前提,是养成教育的关键。一是搭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教育的本质是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个体身上的契合,实现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需要高校校园文化的沁润、熏陶、濡养。“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9]。二是借助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平台。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主线,以诚信、奉献、责任、感恩、自律意识为重点,以锻造“爱心+责任心”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平台,以勇于进取、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时代精神为主旋律,使大学生养成教育变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刘铁芳.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开放社会中的德性养成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3):1-5.

[2] 杨雄.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4(5):2-3.

[3] 林德宏.养成教育:生态性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9):1-4.

[4] 孙抱弘.人的理性提升与教育的责任——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意蕴[J].当代青年研究,2004(5):7-11.

[5] 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5.

[6]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03.

[7] 汪明义.大学要教育家来办[N].光明日报,2013-02-20.

[8] [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M].蒋一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

[9] 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1-5.

上一篇:我最敬佩的老师范文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