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技术煤矿安全论文范文

2023-12-16

识别技术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煤矿采掘工作属于井下作业,存在较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煤矿相关管理人员重视煤矿工作的安全,以便遏制煤矿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大量实践证明,煤矿爆破事故绝大多数均出现在采掘工作面,所以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安全技术已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文章首先分析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提出预防爆破事故的基本措施,最后探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的安全技术。

关键词: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事故;安全技术;井下作业 文献标识码:A

煤矿开采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而做好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工作是关键,尤其是爆破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当然,只有确保爆破工作的安全,才能使煤矿采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才能不断提高煤矿开采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际上,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问题也是矿井作业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有效地遏制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事故,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从整体上提高采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重点解析了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的安全技术,以便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随着我国煤矿产业的迅速发展,煤矿采掘比较频繁,但是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事故依然很频繁,这些现象与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紧密相关。具体地讲,在煤矿采掘工作中,绝大多数人员忽视了煤矿采掘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许多小型煤矿企业被经济效益冲昏了头脑,几乎没有意识到安全采掘的重要性,以至于安全事故接连不断,人员伤亡损失惨重。例如:很多采掘人员缺乏爆破知识,经常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爆破事故发生率;还有些人员不了解当地区的地质结构,没有真正掌握爆破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方法,直接给煤矿采掘工作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

1.2 爆破技术落后

尽管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现代企业中,但是很多煤矿企业的爆破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小煤矿),不但更新不及时,而且有的人还将爆破器当作简单的爆破工具,从来不考虑其安全性能。此外,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执行过程十分复杂,令人容易忘记,再加上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针对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没有及时地去制止和纠正。

1.3 其他安全因素

实际上,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过程中,影响爆破安全的其他因素很多,比如缺乏严格的管理,缺少正规的操作爆破人员,像有的爆破员不具备专业资格,也没有持证上岗。同时,在爆破管理工作中,同样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习惯性地违章;凭借经验进行施工;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安全技能不足等,这些都是引起爆破事故发生的根源。

2 预防爆破事故的基本措施

2.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预防爆破事故,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在安全教育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首先,需要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引导其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明白岗位职责。其次,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杜绝侥幸心理,此操作是一种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再次,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其真正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确保爆破工作的有效完成。最后,需要加强爆破现场的安全管理,严肃处理一切引发安全事故频发的人员和违规操作的

人员。

2.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要预防爆破事故,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具体地讲,在煤矿爆破工作中,企业必须将安全工作和个人利益进行相结合,充分调动爆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要将职工考核制度落实到位。此外,还要严格检查爆破材料是否合格或一次使用的雷管电阻是否匹配,以便保证煤矿爆破的质量。例如: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电雷管、短路的桥丝等,这些零件极易造成煤矿事故,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利用煤矿,同时要在没有伴生矿的情况下利用,由于伴生矿的回收率特别低,会影响矿产的综合利用率,一次使用的电雷管若电阻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残爆、拒爆等现象。

2.3 尽量采用压喳爆破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预防爆破事故,尽量采用压喳爆破。其实,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用压喳爆破,其爆破能的利用率高,能使其均匀,有利于改善爆破效果,在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具有优势。另外,在爆破之前,应当认真收集地质资料,分析爆破作业地点的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爆破,同时要严格控制炸药的使用量,不断改进爆破技术,从而增强煤矿采掘爆破的科学性。

3 爆破安全性技术探讨

3.1 升级爆破系统及其设备

进行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爆破工作,关键要升级爆破系统及其设备。一般来说,煤矿企业需要全面检查煤矿采掘工作面的整个爆破工作,一旦系统和设备存在问题,千万不要爆破;同时,在企业内部,需要不断地强化安全爆破意识,实现爆破的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升级爆破系统,完善爆破设备,从而确保煤矿业的安全生产。

3.2 做好爆破前的准备工作

关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性技术,应当做好爆破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好准备工作,爆破操作人员需具备专业爆破知识,严格按照安全方法进行操作,若露天爆破,需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将要遇到的天气状况,如果在雷雨天气中,爆破工作需要立即停止。其次,监督爆破现场,需要安排安全人员,并且明确分工爆破人员的岗位职责。最后,爆破员需要协调工作,加强对爆破材料的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增强爆破效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严格检查爆破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一切无误后,才能进行爆破。

3.3 主动检查危险性因素

关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性技术,还要主动地检查危险性因素。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全面检查爆破位置的所在区域,针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不良因素,必须坚持清除。与此同时,爆破人员还要认真检查周围的安全情况,并排除一切危险因素;一定要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坚决杜绝爆破事故的源头;还要不断提升爆破人员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做好预防爆破事故的工作,主动地检查危险性因素,严格照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规程进行,从而确保煤矿爆破工作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采掘工作中,需要加强爆破安全性技术的培养,认真教育实际生产中的爆破人员,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并且能够认真规范个人的业务行为。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完善煤矿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不断地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消灭一切安全隐患,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强化煤矿采掘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健全爆破安全制度,确保人员持证上岗,以便全方位地实施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爆破技术。

参考文献

[1] 田长有.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探究[J].河北企业,2013,(12).

[2] 曹强.煤矿采掘工作面发生爆破事故的原因与安全爆破技术[J].河南科技,2013,(3).

[3] 张茂生.煤矿采掘过程中工作面爆破安全技术分析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6).

作者简介:郭同俊(1983-),男,贵州优能(集团)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罗州煤矿矿长,助理工程师。

(责任编辑:蒋建华)

识别技术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煤矿安全管理是当今煤矿企业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达到高产、优质和安全的效果。认真学习并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学习;执行;方针

1.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95%的煤矿是地下作业,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导致开采条件更趋复杂,重大动力灾害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差的原因,除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装备不良、科技水平低等因素外,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监察方式不能从政府层面实施有效监管,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难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其下属的各省(自治区、直轄市)的煤矿安全监察局,各级监察局的人员编制属中央垂直管理。现有的监察、监督方式仍有许多方面的不足:

(1)在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下,要完成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任务,目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配置远远不够。

(2)目前的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动态系统监控

(3)现有的垂直安全监察体系导致大量煤矿事故被隐瞒不报

2.2煤矿开采生产技术落后,特别是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在煤炭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国有重点煤矿与世界煤炭开采技术差距不是很大,甚至一些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我们的综合技术是有差距的。尤其重要的是,在我国数量庞大的乡镇煤矿中,有1/3甚至更多的煤炭是依靠落后工艺方式生产出来的。这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加大从业人员劳动强度,造成更多的安全隐患。

在煤矿经营管理上,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个体、集体煤矿基本停留在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管理上,国有重点煤矿大部分还在延续上世纪八十年代总承包制,可以说层层承包是大部分煤矿的选择。

2.3煤矿生产过程缺乏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加剧了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率。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以上。同样,煤炭行业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现场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造成的。

我国国有煤矿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10-14小时之间,其它煤矿的从业人员工作时间还会更长。长期超时从事高强度的劳作,势必会降低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大了误操作的概率,增加了事故机率。

通过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开展(1)煤矿安全措施的人性化研究;(2)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可用性研究;(3)煤矿生产重大灾害的预防(警)管理支撑体系研究,开发相关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刻不容缓。

3.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建议

3.1应用信息技术,对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改变目前对危险源的单纯的人工监察方式

在煤矿开采现场,使用传感技术,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的动态数据采集,将数据结果通过INTERNET网络传输到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在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安装运行远程终端软件,可以对各煤炭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并实现自动预警。

3.2应用信息生物识别技术,建立煤矿入井人员安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改变目前的事故报告体制,事故隐瞒不报现象

在各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具有精度高、对使用者侵犯性小、适用人群广等特点,而且由于没有传统意义上隐私权的担心,虹膜识别技术更容易获得用户的接受和青睐。目前在国际上虹膜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以各种形式推广应用,也给使用者带来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种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这种趋势正在以较快速度递增。因此,通过建立煤矿入井人员检测生物识别技术系统,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入井人员上下井唯一的识别问题,并使煤矿事故监测可以做到无漏报无隐瞒,有利于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层次,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在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安装运行远程终端软件,便可构成如附图所示的国家级煤炭生产人员安全监测多级管理网络系统。

3.3 使煤矿安全检查方式从单纯的外部监察,转变为企业内在素质、观念和能力的提升,实现煤炭生产的本质安全

(1)实行煤炭行业各类从业人员准入制。

煤炭行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人,实行煤炭行业各类从业人员的准入制,重点对煤炭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安全观念、最长工作时间、最低薪酬等进行核准监察,是实现煤炭行业生产本质安全的根本措施。

(2)应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生产方式,实现人、机和环境协调。

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综采设备性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其可靠性大大提高,然而综采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却没有带来矿井产量、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同种型号设备的生产效率与国外相比相差较大,这主要是影响采矿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作业可靠性没有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改善工作面环境,提高人的作业可靠性对于提高整个综采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另外从设备角度应加强对机器设备的设计管理,显示装置的信号适合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减少因信息传递混乱而引起的人为失误;控制装置要操作简便、省力;显示器、控制器的布局要合理;安全防护装置、人体防护用品要安全可靠;有缺陷的工具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实现本质安全生产。

(3)引入新的健康和安全标识、指引体系,推广先进的PDCA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

通过贯彻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切实执行,将被动管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过程,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4)在煤炭行业引入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HSE是石油勘探开发论坛组织最早提出,将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建成一个动态管理体系。在煤炭行业引入HSE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制定全国统一的《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煤炭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实施程序编制指南》,在全行业加强HSE的理念和方法培训,逐步在各个煤矿企业推行HSE标准认证,建立HSE动态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企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能力,提高工人和管理人员应对安全问题和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促进煤炭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安全生产模式研究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识别技术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2、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探究和管理措施

3、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当前国内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状况研究

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6、减少和控制煤矿机电安全事故的措施探析

7、探讨安全培训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

8、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

9、关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相关思考

10、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11、浅议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

12、强化煤矿安全管理,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措施分析

13、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14、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研究

15、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

16、安全技术培训集成管理研究与运用

17、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反思与对策

18、煤炭企业重大事故的防控体系研究

19、煤矿生产企业机电安全管理的不足及对策

20、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机电事故发生

21、浅谈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

22、加强采掘区段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23、关于煤矿安全生产防护技术的研究

24、民爆企业发展模式探讨

25、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运用

26、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

27、浅谈如何建立科学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体系

28、煤矿机电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9、浅谈煤矿职工培训和职业教育

30、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1、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32、从事故案例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

33、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研究

34、探析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与对策

35、第三届全国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掠影

36、论煤矿安全生产与技术管理

37、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解析

38、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创新探讨

39、安全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0、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41、煤矿薪酬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探讨

42、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素质

43、强化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的策略

44、对当前煤矿机电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应对方法的浅谈

45、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

46、安全培训考核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47、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48、煤矿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探析

49、新局势下不断优化煤矿安全管理模式

识别技术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量器具管理;自动识别技术;RFID

现代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安全,医疗等各个行业。计量的准确度、精确度都有了质的提升,而计量部门计量器具管理的发展却没有跟上计量器具发展的脚步,绝大多数还是传统的手工登记模式或简单的电脑登记模式,建立一个以自动识别技术为基础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提升计量器具管理能力和效率的必经之路。

1、计量检定部门工作流程分析

计量技术机构业务管理部门一般通过收发室登记建立企业送检计量器具档案,来记录计量器具的检定情况。传统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模式要求操作人员对所有单据、证书、通知书进行手工填写,重复、枯燥的工作不但效率很低,而且容易出错。要提高其工作效率急需一款合适的自动识别技术,作为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来替代人工的信息重复登录、识别、查询和检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自动识别技术简介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数据自动采集和识读,并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十年来,科技的发展,技术成本的降低使得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涵盖条码识别技术、磁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射频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电、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根据识别对象的特征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数据采集技术和特征提取技术。这两大类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功能都是完成特色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

3、几种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3.1 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指把计算机所需的数据用一种条形码(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此类推)来表示,然后将条形码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自动阅读的数据。

3.2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 tion,OCR)技术,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是指对文本资料进行扫描,然后对图像文件进行分析处理,获取文字及版面信息的过程。近几年又出现了图像字符识别(ImageCharacter Recogniton,ICR)技术和智能字符识别(Image CharacterRecogniton,ICR)技术,这3种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

3.3 卡识别技术

常用的卡识别技术有两种,即磁条卡技术(磁存储器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电存储器技术)。

磁条卡技术应用了物理学和磁力学的基本原理。磁条就是一层薄薄的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也称为涂料),用树脂粘合在一起并粘在纸或者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材上。

IC又称集成电路卡,它是在大小和普通信用卡相同的塑料卡片上嵌置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构成的。IC卡成本比磁卡高,但安全性能更好,存储量更大,逐渐在各个领域替代了磁条卡。

3.4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FID)和IC卡系统紧密相关。和智能卡类似,数据被存储在一个电子数据承载设备——应答器(Transponder)中。但是和智能卡不同的是,数据承载设备和阅读器之间的电源供应和数据传输不是基本于接触的电源方式,而是基于磁场或电磁场的方式。基于这种非接触方式,RFID系统和其他识别系统相比有很多优点,因此,近年来RFID系统开始大规模地占领市场。RFID技术适用的领域包括物流、交通、仓储、工业生产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领域。由于RFID电子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因此该技术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和存储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

同其他识别技术相比较,RFI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因为具有非接触性特点,完成识别工作一般无需人工干预,基本上能够实现自动化。2)数据存储量很大,根据需要可传输除识别信息外的被识别物的身份信息、运行状态等。3)信息阅读、处理速度快,在某些应用场合甚至可以达到微秒级。4)可靠性、保密性高,未经允许几乎不能复制与修改数据。5)识别距离远,被识别物数据载体与阅读器之间的最远距离可以达到数十米。6)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而且抗干扰能力强,可在全天候下使用,几乎不受设备所处环境的影响,同时因为具有非接触性,还避免了机械磨损。7)系统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4、RFID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中使用RFID技术,将计量基本信息写入电子标签,粘贴到计量器具上,利用标签读写设备识别电子标签从而识别计量器具,进而获取该计量器具的信息,达到快速、动态管理计量器具的目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与传统的识别方式相比,RFID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的输入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此应用的开展将极大地提高计量检测和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很多计量部门采用条形码标签进行计量器具管理,给计量器具一个标签编号,即计量器具的唯一性编号,用激光扫描采集标签编号,并根据标签编号来获取管理系统中该计量器具的数据信息。这样做确实比手工查询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一些重复操作。但是,条形码信息容量低,数据信息一旦形成,无法更改。而RFID在计量器具管理中的应用将计量器具基本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高效性和信息量又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射频识别(RFID)的数据存储信息容量比条形码大很多,信息内容更加详细,计量器具电子标签的可以记录属性数据包括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购置日期、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制造单位、溯源结果、检测日期、送检单位、溯源有效性、使用部门、保管人、使用状态、以及历次检定记录信息等等。电子标签大存储量所包含的设备完整信息,使得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和管理中,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可靠。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中的运用,是一种突破性创新:首先它可以快速识别每一件计量器具,识别速率高,错误率低;其次它采用无线电射频的非接触方式,直接读取计量器具信息数据,操作简单方便;第三它可以随时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变化写入新的信息,快捷方便;最后其储存的信息量非常大,适合计量器具长期的管理和信息的记录。

5、结束语

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核心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具有着传统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能在计量系统推广使用对计量检定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识别技术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代科技推动着电力系统计量的自动化发展,从而提高了用电检查工作效率,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则为用电检查带来了全新的技术,不仅能识别用户的超负荷与超容量用电行为,也能动态警示非法窃电行为,维护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首先介绍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及用电检查工作的难点,最后重点探究了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检查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系统;用电检查;应用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功能优势,将其用在用电检查工作中,能够动态监测电力系统的工作模式,以及用户的用电状况,而且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对应提供相应的节能判断和需求侧管理,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远程抄表和数据分析,极大程度地提高用电检查工作效率,并精准地算得用户的电费。用检人员可以借助电能计量系统来识别用户的非法行为,从而为偷窃电行为和故障巡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故障巡查创造条件,提高用电检查工作效率。

1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与设计原则

1.1 计量自动化系统概念

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典型的智能化系统,是建立在自动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讯科技等之上的计量系统。伴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智能技术的逐步引入,最初的用电信息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等都得到了升级、优化与发展,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计量自动化主站系统、智能终端、计量用表、数据通讯系统。主站系统又包括:综合业务层、业务处理层、前置才基层、数据交换层等,其中综合业务层一般负责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营与业务管理,具体是指:线损分析、错峰管理等。业务处理层则涵盖了计量遥测、公用变压器计时等功能。通讯系统则由公共通讯网络、电力通讯网络两大系统构筑成通讯层,发挥对系统整体的信息传输与服务,同时,基于WIFI、以太网等来传输信息数据至供电企业,从而达到供电企业的智能化远距离通讯传输。计量用电表与智能终端属于整个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电能计量终端设备,可以凭借这些终端设备对用户的用电信息、数据等的采集、分析,要想确保计量自动化系统具备精准的计量功能,就需要提升计量用表、智能化终端等的质量水平。

1.2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1.2.1 数据集中原则

电能的计量应该将数据作为最基本的参照,其中数据采集至关重要,应确保数据统一、集中且完整,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也需要结合电能计量的特点、特征等创建标准化、通用化的数据平台,通过一个数据采集接口来实现对数据的集中化采集。

1.2.2 安全性与稳定性原则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能否达到安全、平稳、可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电能计量水平与计量精准度,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将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实际工作中面临多种风险,当风险出现时,则可能导致计量自动化系统内部重要数据的遗漏与丢失,在这种情况下则有必要配置专门的风险防范系统,从而达到风险防范的目标。

1.2.3 开放性原则

计量自动化系统由各类软件、硬件等构成,在一致遵守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来自于各个制造商的软硬件之间都能相互替换使用。所以,无论是软件系统平台、计算机设备等都采用了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2 用电检查工作的难点和问题

随着供电企业持续走向规范化,用电检查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也正朝着正规化、标准化的步伐迈进,对应的反窃电技术与相关措施正在得到逐步地升级、发展。然而,用电检查工作却依然无法满足现实发展需要,一些棘手复杂的问题难以在用电检查中妥善地被识别、处理与解决,具体包括以下问题。

2.1 超负荷用电问题

常规性的用电检查过程中时而出现客户用电超负荷或超容量现象,高负荷的用电不仅将对电力线路与其他电气设备等带来高强的电流冲击,也势必会影响计量设备的正常计量。因为用户现实用电负荷在持續波动、变化,这也为超负荷用电、超容量用电等行为的识别与捕捉带来难度,其中的隐患危机不言而喻,如果这些隐患、问题不得到及时地处理,难免将对企业和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2.2 非法窃电行为难以识别

现代高端科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为非法分子提供了非法窃电的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的窃电手段日益复杂化、多样化、智能化,从传统的私接线路到改造电表内部结构,到伪造封印,再到电压、电流二次回路的改接等,直到目前出现了远程控制窃电、高频电磁干扰窃电等方法,这些不断升级的窃电技术为窃电行为的识别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非法窃电行为很难被有效地识别,用电检查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2.3 窃电取证十分困难

由于非法分子所采用的窃电技术水平在持续升级,实际的窃电方式相对更加隐蔽、不容易被识别,个别的窃电行为只能在事后被发现,这样就无法及时地捕捉窃电行为,也难以取证,这样就不利于非法窃电排查工作的进行。此外,非法窃电行为取证的难度也是因为供电行业具有自身的特征,因为电能本身属于动态消耗能源,一旦被消耗掉难以留下任何痕迹,这样就为非法窃电行为的查找带来了更多的难度和挑战。

3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检查中的应用

3.1 同期线损监控、分析

线损统计、监控与分析是整个用电检查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对同期线损相关数据的深入剖析、归类等能让用电检查人员更加深入、细致地掌握线路、台区在不同时期的运行模式、工作状态,一般来说,同期线损数据能够灵活地被调节,从而有效地降低线损率。计量自动化设备可以利用计量设备行码来动态传输数据,以分区线损统计的方式来做好“同期线损率”等的数据统计与公布,并深入剖析一些警示信号,进而精准定位线损严重的线路与台区,并提供线损分析报告单,以此实现线损的精细化统计与分析。

3.2 违约用电监控与分析

在整个的用电检查工作中,客户的用电负荷、用电容量也是两大关键的检查项目,严格控制这两大因素对计量设备、线路等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维护其他用户的安全以及正常用电。旧式的用电检查,在客户用电负荷监测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达到对客户用电负荷信息、数据等动态监测,直至电能计量设备以及其他重要电气设备出现故障以后,才能意识到存在客户超负荷用电问题,传统的监控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将会对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等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会威胁到其他用户的安全用电。

然而,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则能妥善地解决问题,因为此系统为用电检查人员提供了动态巡查功能,能够动态、细致、清晰地检查出不同用户的用电负荷、用电量等数据,凭借动态监测、分析用户的用电负荷等数据,就能更加清晰、细致、精准地明确客户的用电状况,从中判断有无超负荷、超容量用电行为,而且能结合数据的变化来识别并约束用户的非法行为,最大程度上控制故障问题的出现。

3.3 计量故障与错接线退补电量分析

用电量数据是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沟通的唯一凭证,计量装置能否客观、精准地计量用电量影响到各自的利益,也关系到双方之间的未来合作。计量自动化系统则具备电能计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可以相对精准、客观地剖析数据,尤其是对故障退补电量的分析、计算与计量,此系统独有优势,一旦确认计量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存在错误接线问题,就能借助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负荷信息、数据等来动态地召集各岗位人员直奔事故现场来检查、维修,并参照系统的数据、系统与故障特征、接线类型等对应准确地计算出退补电量,从而为电费的准确计算提供依据。

3.4 非法窃电用户的预警与过滤

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地分析、整理各个用户的用电时长以及异常用电数据,进而从中分析异常问题的成因,进而动态地监控用户表计系统,预警非法窃电问题的出现,具体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3.4.1 非法窃电预警功能

通过利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用电检查人员有了强大的技术依靠,凭借监控、检查用户电表、电量等数据、信息,可以及时地识别用户的非法窃电行为,并及时地发出警示信号,抑制非法行为的萌芽,预警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监测设备,此设备能够动态监测用户的用电行为、用电方式以及用电数据等,能为巡检人员及时提供准确、客观的海量数据,出现问题后将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根据此信号能高效地识别非法窃电的部位以及具体的用户,以此来维护整体电力系统的安全。

3.4.2 用电异常警示功能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用电异常时间、方位与计量点信息,也具备数据整理、归纳等功能,能够对数据查询系统内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归纳、整理与分析,并形成非法窃电数据报告,从中总结非法用电的历史数据、历史信息等,为打击窃电行为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3.4.3 筛查异常用户

由于此系统具有数据统计与计算等功能,能准确地计算出用户的电力资金消耗,也能凭借参照不同用户的消费清单来对应分析出其电力电能的消费水平,当发现其消费情况异常浮动时,则要重点围绕此用户展开调查,从其用电量、用电状况等各个方面进行监测、分析,深入剖析有无非法窃电行为,再借助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等来深入分析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逐步筛查出异常用电客户以及非法行为,通过动态追踪、调查等方式来识别用户计量设备有无异常现象。

3.4.4 为解决故障提供科学的技术

用户电量正常运用中,常会出现运行中的线路失流、失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带来系统故障,影响正常的供用电,此时则可以借助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来深入分析用电系统中负荷信息,通过整理数据以及检测线路中电流、电压等数值来重点分析一些特殊用户,例如:部分用电电流值为0的用户,而且能迅速地分析异常现象的成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解除问题,从整体上维持用电系统的安全。

4 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高端现代科技被逐渐运用到电力电能计量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作为全新的系统,能够发挥低压集抄、远程监控、非法窃电行为识别等功能,从而高效地识别系统故障,提高故障接触效率,能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与故障排查带来全新的出路,维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鲁杨.电能计量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 朱进,徐金亮.用电检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 毛大澎,李贵臣.查处窃电法律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 陳泳蓉.供电公司用电检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6.

[5]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电能(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识别技术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4 安全技术措施

4.1 总论

(1)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安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安检人员。施工队、班组有兼职安检员负责施工中安全检查监督工作。

(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规程”以及“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坚决反对“三违”,做到“一工程一措施”,“无措施不能施工”的原则。

(3)建立安全调度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会,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施工队要坚持班前班后会,布置总结安全工作。

(4)必须建立井口安全制度,井上下信号工、把钩工、绞车司机都必须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及掌握操作规程,并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5)针对本项目的施工特点,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岗位培训。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业务保安,项目部领导干部、各专业人员、各业务部门、各工种工人都要建立安全责任制。

(7)人员乘吊桶或随吊桶升降时,在井筒内的悬吊设备上作业时,在翻矸台上工作时,都必须佩戴保险带。保险带必须拴在牢固构件上,保险带定期进行实验。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必须立即更换。人员乘吊桶时,乘罐人员和数量应符合“规程”要求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8)井口要建立入井人员检身制度,配备专人,严格检身。每个入井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保险带,严禁烟火带入井下。

4.2 凿井相关设备及设施操作、使用

(1)每天必须由专职人员对提升机、稳车、井口使用的各种设备,各种安全保护装置、钢丝绳、钩头、滑架及滑架滑套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好记

108

录,所有滑套之内表面磨损极限不得超过3mm,超过时必须更换。每月还必须由项目经理组织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检查和处理结果都应留有记录。

(2)每七天专职检查人员必须乘吊桶沿井筒检查吊盘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测量钢丝绳的直径并做好记录。

(3)吊盘提落前,必须停止井下一切无关工作,撤出工作面人员,派人看管悬吊管口及吊盘周边,如在提落时发现吊盘倾斜或有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提落吊盘,在调平吊盘或查明原因后再提落吊盘,以确保吊盘顺利的升降。

(4)吊盘到位后应进行调平校正,确保吊盘及中线顺利通过,吊盘周边稳盘装置不少于4组,且牢固可靠,使用方便;吊盘稳固后,各稳车必须切断电源,锁好开关。

(5)井口、井底和吊盘上的信号工必须严守岗位,每次发出信号后必须严格观察运作的钢丝绳,如发现异常时必须立即打点停止运行,查明原因后方准重新起动。对通过吊盘喇叭口、井口盖门的吊桶及其它悬吊物体必须目接目送。各种信号必须有专职信号工发出。

(6)所有参加施工人员除执行本措施外,必须同时执行各种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施工技术措施,以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4.3 凿岩安全措施

(1)采用钻爆法作业时,打眼方法、炮眼位置、空帮的距离、敲帮问顶制度、装药连线及放炮等必须在施工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2)井下放炮、瞎炮的处理以及装牌引线都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并在施工作业规程中明确。

(3)井筒施工所用炸药,雷管必须在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购置。建立健全炸药雷管运输、储存保管、领退制度。雷管必须进行导通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厂家、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雷管不能混合使用。

(4)放炮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不能领取爆破器材。

(5)运送雷管、炸药只能由放炮员一人随吊桶同行,雷管炸药必须分别运送井下。并事先通知绞车司机及把钩工、信号工,以慢速下行。

(6)放炮前,设备必须提到规定的安全高度,放炮员最后升井,开锁放炮前应发出警戒信号,确保无误后才可合闸放炮。

(7)放炮后,通风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待炮烟吹散后,由班长、放炮员首先下井检查吊盘上及设备浮矸,然后检查工作面有无瞎炮,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可下井工作。

(8)井筒内的各种电缆、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不符合要求的电缆设备必须更换,否则不准入井。

(9)伞钻使用注意事项

1)经常检查悬吊伞钻的钢丝绳套及有关机具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2)支撑臂、调高器一经固定,在打眼未全部结束时,严禁扳动其控制阀,支撑臂的高压软管严防回转压坏,以免伞钻倾斜造成事故。

3)伞钻固定支撑臂位置要避开升降吊桶的位置。

4)在吊桶升降部位钻孔时,要注意防止吊桶碰撞钻臂。

5)伞钻上下井转换挂钩时,必须关闭井盖门,在伞钻升降时,应采用慢速,各盘口应设监护人。

6)打眼时,推进汽缸下推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跑道顶尖碰坏;并注意防止推进丝杆旋转缠手伤人。

7)打眼过程中,驱动油泵风马达应关上,动臂动作时再打开;以防因滥流阀动作频繁而失灵及液压油发热。冬季施工则要采取保暖措施,防止液压油冻结。凿岩机的回转、冲击部分应尽量减少空转、空打等现象,以免转速过高和汽缸过热而损坏。

8)钻眼中,回转、冲击和推进的合理搭配,可有效地提高钻掘速度,延长部件寿命。当岩石中硬时,冲击、回转、推进手柄都应扳至最大位置;硬岩时,则加大冲击;遇断层和裂隙特殊地层时,则应全部采用全档。

4.4 装岩及出矸

(1)抓岩时,工作面要有足够的照明度,并要加强通风,以保证抓岩司机视力清晰,使其抓岩稳、准、快有安全。抓岩司机、信号工和把钩工行动要协调。工作面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2)抓岩司机上岗前要进行培训和实际操作训练,熟练后方可上岗。非司机不得操作。每次抓岩前后都要认真检查抓斗的各部连接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3)在抓岩过程中,工作面的工作人员要集中精力注意抓岩机的起落摆动。起落的高度要适当,确保抓岩机在指定的范围内运行。

(4)完矸石,抓岩机抓斗必须收拢到最小直径,并提升至吊盘以下,以防放炮崩坏。

(5)抓岩机在工作面操作时,不得与吊桶同时起动,以防两者相碰伤人。

(6)吊桶的装满系数不大于0.9.

(7)两个吊桶的使用要合理,首先要抓出放空吊桶的桶窝,使吊桶的高度降低。

(8)抓岩机使用注意事项

1)抓岩机、抓斗上下井时,封口盘、各层吊盘均应派人员监视,防止刮碰各盘口,在各绳子轮的绳子口边缘补焊斜垫铁,防止钢丝绳掉槽。

2)抓岩机悬吊位置必须找平调正,为防止万向接头断裂掉入工作面伤人,应采取防坠措施,吊盘必须用固定装置进行稳固,以防止吊盘偏重。

3)悬吊抓岩机的稳车在抓岩机抓岩时钢丝绳应受力,,以减轻吊盘荷重量,并提高吊盘的稳定性,悬吊稳车钢丝绳须用卸力钩头将抓斗上提至紧靠司机室的下室,并用绳套、卸扣与机架固定。

4)抓岩机司机上下抓岩时,应佩带安全带;离开机器时,必须将操作阀的搭钩挂在手柄上,防止误动作。

5)安装和检修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工具、零部件用绳头拴牢。

6)工作面应用足够的照明,吊盘以下的管路应尽量靠近井帮并悬挂整

齐。

7)司机室中通往风马达和抓斗的连接管应换成相应规格的钢管,以防“爆管”事故。

4.5 提升安全措施

(1)提升钢丝绳、提升容器及连接装置、悬吊钢丝绳、稳绳、天轮、钩头和过卷装置以及提升绞车的制动装置、传动装置、限速器、电动机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和闭锁装置等每天必须由各分工专职人员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2)每一提升系统,都必须设有单独信号装置,且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要求。

(3)凿井期间,井筒升降人员采用吊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应规定。

(4)立井运送钢管、钢轨等长料或设备时,要帮扎牢靠,其提吊工具必须经过计算可靠,并要事先通知绞车司机及井下作业人员,下井前应试提,进一步绑牢后,再慢速下放。

(5)小型设备及材料可用吊桶装运,当物件高出吊桶部分,必须用绳索将其上端绑牢在吊桶梁上或提升钢丝绳上。把钩工应通知绞车司机注意慢行。

(6)吊桶装满矸石后,提到适当的高度,把钩工必须停钩稳罐,其他人员离开吊桶的摆动范围,防止吊桶摆动伤人。

(7)每班必须设专人检查井盖门和翻矸溜槽上的钢丝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6 防坠安全措施

(1)凿井期间,必须建立健全井口各项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看管井口,经常清理封口盘上及井盖门上的杂物,保持井口周围卫生整洁,防止向井下坠物,保持井口周围生产秩序。

(2)封口盘必须保持严密,各吊挂管口必须有完好的折页盖,以免坠物

伤人。

(3)经常清扫吊盘上的浮矸杂物,对吊盘上的四周折页及管路口应用麻袋封严密。

(4)拆接风水管路时,所用工具必须用绳系在手腕上,管路口用麻袋封严,拆下的物件随时放入工具包,不得乱放。

(5)井盖门除提升和放炮时打开以外,其他时间均在关闭状态。并经常清扫井盖门上的浮矸。

(6)吊桶运送混凝土和矸石时,把钩工必须清除吊桶边缘和吊桶底面的矸石杂物。

(7)井盖门的两端必须设置栅栏,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井口棚内。

(8)立井施工中,必须制定有防止从井口、井壁、吊桶、吊盘等处坠落矸石、工具及其它物料的安全措施。

(9)井筒内的悬空作业人员,吊盘上及施工模板上的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随手携带的工具必须用绳子系在身上、预防坠落。

上一篇:5G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绿色环保建筑节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