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文

2023-11-06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文第1篇

近年来,在中央统一部署和各地积极探索下,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作物产出物供求结构失衡、农业各元素配置不合理、粮食产量与库存结构性矛盾升级、小生产与大市场等矛盾亟待破解,我国农业的矛盾已从生产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严重影响了扶贫任务的推进。基于此,在全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找出我市农业供给侧的改革瓶颈,提出解决之道,为农业大市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样板。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供求矛盾转变为供给的结构矛盾,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城市,信阳市的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左右,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对河南省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信阳市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如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农户个体经营较多、农产品生产资料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减慢了我市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本课题重点研究了信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所在,分析了农业发展现状和供给侧结构。通过对信阳市的调查,可以为加快我市农业的高质量增长提供实质性的对策和建议,对建设一个强大的农业城市和生态城市具有指导意义。

二、信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

(一)农业总体概况

信阳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历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料基地。农作物基本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复种指数高,大部分地区一年夏秋两季。夏季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等,秋季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大豆类等。信阳市也是全国蔬菜、水果重要产区,家畜猪、牛、羊、兔,家禽鸡、鸭、鹅和禽类蛋的生产、加工和贸易条件好,有些产业具备一定规模,进一步发展潜力巨大。

(二)农业地位现状

近些年来,信阳的经济总量稳步增长,GDP快速攀升。GDP从2009年的97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758.47元,增长约为183%,其中,其中,2019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497.71亿元,相比于2009年的236.93亿元增长约为110.1%;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407.5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08.89亿元,增长约为147.5%;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330.5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251.87亿元,增长约为278.7%,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14353元增长到2019年的42641.4元,增长约为197.1%。

(三)农业产业分布情况

信阳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优质的农产品产区,也是有名的“山水茶都”,到2019年底共有210多万亩的优质茶园,现有文新茶叶、卢氏茶叶等多个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其中红茶和绿茶两大品牌享誉省内外;截止到2019年年底信阳市全年的粮食产量突破100亿斤的大关,在全国粮食总产量约占1%,既是水稻、弱筋小麦的主要生产种植区域,还是油性农作物(比如油茶和油菜)的重要生产区域。截止到目前,信阳已有10家绿色食品企业,18个国家级农产品品牌,4家国家级农产品龙头企业、17个农业产业集群。

(四)农业生产条件现状

首先是信阳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呈递减趋势,据相关网站统计,2005年信阳市乡村人口为571.45万人,到了2019年该数据下降到329.79万人,下降率达到42.3%;其次是对于高附加值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信阳市2019年整年的粮食栽植面积达到822.87千公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约为1.9%。其中,水稻477.55千公顷,下降1.5%;小麦310.67千公顷,下降1.5%。蔬菜种植面积142.47千公顷,增长2.6%;最后是信阳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全省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三、信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信阳市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自身的农业产品等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依托“信阳毛尖”“信阳板栗”“信阳黑猪”等产品进行自身特色产品的培育,促进特色农业、养殖业等的“服务性”发展,从而推动了自身新农村的建设,不仅富了农民的腰包,也调动了整体农业发展的活力。但是由于以消费者需求带动供应的“萨伊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目前,信阳市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仍存在较高的农业种植成本、较差的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较低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产品品牌“有而无优”、市场专业化较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四、信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选择

(一)优化农业结构,补齐发展短板

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以“加、改、调、增、补”为抓手,完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政策支撑体系。信阳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市,农业人口数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4左右,其所占比例很大。应该围绕市场调结构,明确农业需要种什么的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继续扩大淮滨县优质弱筋小麦种植面积,根据信阳市消费者需求和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应当继续扩大优质水稻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的种植面积,指导农民调整种植和育种结构,以减少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种植面积;我市农业发展短板较多,需要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与预防并存,坚持采取多种措施,弥补农业发展的不足,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

一是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互联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和技术体系的一种形式,它强调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并着重于实现高产出目标。当前,必须利用互联网技术成果,促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体系建设,走高效,安全,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并积极迈向智慧农业时代。二是推行绿色农业,据统计,近些年,信阳市农业污染有所增加,表现在农业薄膜及农药使用量依赖性较强,推行绿色农业应该做到拒绝使用高剧毒农药,减少农业污染源,合理解决农村垃圾,对农村垃圾实行分类,持续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三是扩大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农家肥施肥面积,严格控制化肥使用数量,加快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使用。严禁秸秆露天焚烧,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废弃农膜回收循环利用力度,开展回收示范,试点开展可降地膜技术。四是推进无公害繁育基地的建设,建立清洁繁育模式,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

(三)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信阳市是人口大市,现有人口880万人,常住人口超过50%居住在农村。信阳市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城市。多年来,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一直稳定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然而农村发展的后劲不足。乡村振兴可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障。

(四)强化政策扶持

信阳市各级政府应深化农业供给侧的体制改革,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采取政策措施。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信阳市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政策,制定食品安全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并坚持“三农”战略。进行顶层设计,加强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如农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之间的协调,对财政进行创新,支持农业的投资机制。

结束语: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这一问题,各地区正在为实施做好准备。信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要从问题的根本出发,结合信阳市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坚持顶层设计,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五个现代化”道路,使“五个现代化”健康协同发展,就必须弥补农业现代化的不足。自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进行补充,河南省政府也多次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弥补农业不足的关键在于发展供给侧改革,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我市正在积极实践农业供给侧改革。信阳作为河南省的农业大市、鱼米之乡,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区域,需要我们对信阳市农业的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本文首先在梳理回顾了“供给侧改革”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内涵及相关理论,再分析农业供给侧的结构表征,接着以信阳市农业和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研究对象,剖析其现状,指出遇到的困境,并进行追因分析,通过与国内外农业发展较好的案例进行比对,提出针对信阳市农业供给侧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 郝华勇.特色小镇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机理与路径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19(04):42-48.

[2] 贺秀祥.制度创新破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农家参谋,2020(17):33.

[3] 和龙,葛新权,刘延平.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挑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07).

[4] 汪建华,王华,汤高平.安徽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7(03):61-6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文第2篇

一、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 在2015年底的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 以求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和效率, 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并强调推进改革刻不容缓, 2017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又再次强调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来抓, 不断深化改革, 走质量兴农之路。长期以来, 河南全省一年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约占到全国的10%, 其中小麦占比超过25%, 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 为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 近几年河南省农业发展却面临着农产品生产、进口和库存“三量齐增”困境, 农产品供给种类、质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农业供给效率不高。

针对当前严峻的农业发展形势, 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 采取抓重点补短板、抓改革促开放, 将推进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农业工作的重点, 着力加强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努力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笔者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以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从农业供给侧入手, 将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创新等要素与消费、投资和出口进行优化配置, 调整农业结构,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攻克农产品供求失衡难题, 不断提升农业供给效率, 增加供求匹配度。

二、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

自2015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 河南省积极调整农业供给结构,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 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业生产成本高昂

河南省农业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流转速度比较缓慢, 农产品难以大规模量产, 分散经营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随着河南省农村土地确权的大面积推广, 政府希望通过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流转, 形成新型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中化和规模化, 以实现规模效应。但是, 长久以来河南省农业生产多以农村居民家庭分散经营为主, 认为规模化生产难以做到精细使用, 导致地力下降, 宁愿荒置也不愿进行流转, 土地流转速度比较缓慢, 难以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高昂的人力成本。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投入过多, 导致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较高。人多地少的国情迫使农业生产只能通过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业总产量, 这种增产方式非常粗放, 成本很难降低。据农业部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 每亩化肥投放量为21.9公斤, 远高于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农药利用率达38.8%, 化肥37.8%, 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50%~60%的, 说明当前农药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过多, 有效利用率也不高, 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势必比较高。

(二) 农业科技创新迟缓

当前, 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速度比较缓慢, 严重阻碍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度。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不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省, 每百万农业人口的科技创新人才占比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也普遍不高, 很难满足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人才数量短缺、质量偏低造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迟缓的根本原因。二是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仍显不足。目前, 河南省农业科技经费来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财政, 仅有少部分来自国内个人、非营利企业, 国外金融机构及社会组织等。虽然,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科技研发经费占农业GDP的比例在稳步增长, 但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 不同于其他产业, 科技创新研究周期长, 成果难以快速取得回报, 很难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从国内外筹集资金, 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致使农业科技创新迟缓。

(三) 农业有效供给不足

随着河南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 对优质、高端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日趋增长。当前河南省却出现了劣质、低端的农产品供给过剩, 优质、高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现象, 无法满足城乡居民的市场需求。

致使河南省农业供给侧出现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不强。部分农业经营主体不具有全面把握市场供求形势的能力, 在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考察的前提下就盲目地进行种植, 忽视市场对农产品的特殊要求, 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比较劣质、低端, 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导致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二是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更倾向于购买绿色、有机、环保、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 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现阶段河南省农业供给的农产品质量却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三、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一)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目前, 河南省农产品总量一直保持在高位, 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高昂, 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对此,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加快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流转速度, 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针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 可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引导、激励新型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在追求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要兼顾精细化, 保持地力不下降, 打消农民的顾虑, 改善当前农业生产分散, 土地流转速度过慢的现状, 实现规模化生产, 达到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增产模式, 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 提高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利用率, 减少其投放量, 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投入。据农业部测算, 化肥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成本投入10亿元, 农药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成本投入约5.45亿元。可见, 通过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投入, 效果显著。

(二)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近年来, 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农业科技创新速度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直接影响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度。因此,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刻不容缓。首先, 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给予优厚待遇, 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从国内外引进大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借助农业科研院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自主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健全农业科技市场投融资机制。当前, 农业科技经费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 资金缺口仍然很大。政府可以通过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 健全农业科技市场投融资机制, 挖掘国内个人、非营利企业, 国外金融机构及社会组织的投资潜力, 扭转当前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确保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 增加农业有效供给

农产品供给质量不高, 有效供给不足是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调的突出表现, 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增加农业有效供给。首先, 坚持市场导向, 建立有效的市场供求机制, 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在河南省政府的主导下, 做好农产品市场调查, 及时向农业经营主体发布有效的市场供求信息, 逐步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市场供求机制, 指导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有效种植。其次, 转变农业粗放型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由河南省政府牵头并提供资金支持, 倡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 努力打造更多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态园区, 推出绿色有机的小麦、大米、蔬菜、水果等,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增加优质、有效供给, 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摘要:作为农业大省, 河南省为了加快实现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步伐, 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成效显著。但河南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时仍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成本高昂, 农业科技创新迟缓, 农业有效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河南省为例, 通过剖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1] 雷瑛.河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建议[J].决策探索 (下) , 2018 (02) :5-6.

[2] 钱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要点探究[J].经济纵横, 2017 (05) :14-19.

[3] 刘庆庆.梁园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2017.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文第3篇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以仡佬族、苗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之一。务川县具有生态安全、地貌多样、动植物多样性多、水源涵养等特点。截至2016年,务川县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产值为209682万元,占比35.31%;第二产业产值为125030万元,占比21.06%;第三产业产值为259107万元,占比43.63%。2016年,全国人均GDP为53980万元,而务川县仅为18464万元。因而务川县被列入首批国家级贫困县。

二、金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问题

(一)涉农银行机构设立速度较慢?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近年来,务川县农业科技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但是务川县农业科技发展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仍然不高,涉农服务体系完善速度也较慢。涉农金融服务跟进不足。在银行机构发展中,务川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64.92亿元的7家涉农银行机构,贷款余额不到遵义县的1/3,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保险深度、密度较低。

务川县保险业发展落后,农业保险主要由人保财险公司务川支公司承担,大型国有保险机构仅有人寿保险、财保和中国平安保险务川支公司三家。虽然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务川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有所增长,但其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依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其农业大县身份明显不匹配。以2016年为例,全国的农业保险深度为0.35%,务川县的农业保险深度只达到0.1%。

(三)农村融资渠道单一、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由于农业先天存在着风险大等特点,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农业产品开发积极性不高,金融产品供给较少。尤其是在农业规模化经营风险保障建设方面,农业保险供给市场主体偏少,导致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难以切实提升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融资业务的尚未完全展开只能被动接受金融机构确定的利率。

三、促进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一)发挥地方财政资金作用,培育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动力

增强龙头企业等新兴企业的带动能力,规范化指导,扩大农业产业链。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金融资本推动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加快特色旅游乡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结合当地实地条件,实现产业和村庄协调发展,建立现代化的流通网络和综合服务网络。

(二)实行正确的金融引领,加大农业保险深度、密度

通过农业保险平滑农户收入、降低农业经营者的风险损失,有利于降低农业风险促及破产概率。可以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分散,而且保单可以用于抵押,保单持有者可以获得相当于保险价值的一定比例的银行贷款。

(三)发展创新性金融产品,建立体系化的政策性资金融通扶植

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特色农业经济的形成目标,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等项目为政策性信贷支持重点。同时,增加资金投入,扩大对农业投入的资金聚集效应。

(四)大力推进“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

互联网+形式的农村经济既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村经济与金融新型主体服务发展,推进农村实现“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APP满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多种需求,也可以建立基于电商平台的链式金融模式,开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虽然当前涉农银行机构、农业保险,农村融资渠道的建设不足,但是可以通过发挥地方财政资金以及正确的金融引领作用,从而建立政策性资金融通扶植体系以实现“互联网+金融模式”,创造多方面的机会与平台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精准扶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金融先导作用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摘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也是我国农村总体发展的重大转折。目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供给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遵循金融、经济的相互作用规律,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培育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金融发展缓慢, 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区域。本文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 分析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 进而提出发展问题, 探讨解决对策, 本文旨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金融先导作用, 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供给领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少数民族地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参考文献

[1] 栾宏.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18, (05) .

[2] 丁娜.浅析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以河南为例[J].现代营销, 2016, (12)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文第4篇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本报记者 龚 雯 许志峰 王 珂

2016年01月04日03: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解读和阐释。

一问

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权威人士: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有各种解读。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比如,一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硬撑着给贷款、给补贴。

当然,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都在吸引我国的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国的外资多了!

二问

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四降一升”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2013年,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此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这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客观要求。我们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这一点,一定要认识到位。要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这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经的阶段。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比如,如果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一些产能又有所扩大,在国际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刺激国内需求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就相当于准备了两桌饭,就来了一桌客人,使劲吃也吃不完。这个问题不仅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也遇到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就是要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致力于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不得不采取的重大举措。

三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转变?

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创造性地干。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权威人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这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比如,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相反,有利于引导社会心理、化解产能过剩、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扶贫精准度等事情要使劲地干,创造性地干,拙劲加巧劲地干,努力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四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正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

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权威人士:前面说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五大政策支柱”的具体内容已经公布并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但如何更加准确地加以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旨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重点和力度有所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对企业实行减税,并用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办法弥补收支缺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体现在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而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按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而不是政府去确定具体项目,或选择把钱投向哪一家企业,具体的投资机会还要由企业家来摸索和把握。实践证明,市场的选择是最有效益的。现在成功的民营企业有哪一家是政府扶持的?都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来的。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把企业真正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放水养鱼”,让企业去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消费市场。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一项一项出台、一项一项督导,让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落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的落实。

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有充分准备,切实守住民生底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

做好“加减乘除”。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有“对冲”作用,必须全面推进,并把握好“度”。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

病根都是体制问题,都要依靠改革创新来化解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我们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我们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既需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确保2016年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做好“加减乘除”。“五大重点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当然,落实到一个地区,又会有所侧重,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的要求,要敢于和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性创新”。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全面深化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非常多,但病根都是体制问题。无论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升有效供给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的根本办法都得依靠改革创新。比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必须减少行政审批,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必须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才能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同时要看到,完成这些重点任务,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只有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效推动这次重大的结构性改革。

六问

有人担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冲击,社会能否承受?

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

只要处理得当,阵痛不会很大,可以承受。但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

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

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我国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能皆大欢喜,产业会此消彼长,企业会优胜劣汰,就业会转岗换岗。特别是眼下一些发愁的企业可能会更愁,甚至关门倒闭,引发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但这种阵痛是一朝分娩的阵痛,是新的生命诞生和充满希望的阵痛,是新陈代谢、是凤凰涅槃,这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正如老子所言:“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拿“僵尸企业”来说,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最后一起死,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显然,必须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阵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相比上世纪90年代,现在我国的实力相当雄厚,经济发展基本面好,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前景是光明的,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社会就业形势、财力规模、保障制度有了很大进步,抗风险能力强,只要处理得当,虽有阵痛,但不会很大,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我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效益是理解的、支持的,对我们改善发展质量、产品质量、空气质量是充满期待的,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同时,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推进的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比如,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比如,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会出现职工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实施配套措施,认真拿出因应之策。

需要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这项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必须加快步伐、加紧推进,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七问

如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目前对于新常态的认识有三种情况,大家都要照照镜子,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牢牢把握几个重大原则,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权威人士: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要避免投机取巧。我们只有深化认识、下定决心,硬碰硬地干下去,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目前情况看,对这个大逻辑的认识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这种情况在不断增加,这是好的。

第二种是认识还不到位,一知半解,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流于口号化。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

第三种是很不适应,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结果行动上自觉不自觉逆向而行。

大家都要照照镜子,往第一种靠拢,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提高认识后,还要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毅力来完成这个历史责任。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推进过程中,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结果延误了窗口期,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1998年我们也面临外需低迷、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当时顶住压力,纺织业实行大规模限产压锭,才有了后来经济的强劲增长,才有了今天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排除干扰,心无旁骛,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任何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言行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必须坚决反对。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研究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产力能否解放好、发展好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对于政府作用,强调“更好发挥”,不是“更多发挥”,要集中精力抓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三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家营造宽松环境,用透明的法治环境稳定预期,给他们吃定心丸。要为创新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对各级干部,要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既坚持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也要重视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那些呕心沥血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总之,我们要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文第5篇

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先进生产里全部投入到供给侧。在供给侧改革的四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几点当中, 唯劳动力是需要对生产者改革, 因为生产力的决定权在于劳动力。

2 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道路上的问题

2.1 农民生产的产品无法适应消费者需求

2.1.1 在农产品供给方面现有农产品层次不高。

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技术含量低、依靠施用化肥、农药, 各类添加剂在加工环节被大量使用, 已遭到各界曝光, 使消费者对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甚是担忧。当前社会大形势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品质在不断提升, 人们对产品的品质、安全、是否纯天然绿色有机等都倍加关注。现有农业人生产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 造成大量产品滞销, 阶段性供过于求。

2.1.2 制作农产品的农民群体的先进文化与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想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文化程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根据相关文件显示,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仍旧是个严峻的问题, 将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处于小学及小学一下文化程度。其次, 就职业培训情况来看, 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农业技术培训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即便在系统的经营模式下, 企业对农民的培训主要只在意前期技术的培训上面, 而后期的技术保障达不到效果, 企业不能使其达到需求标准。

2.2 农产品生产成本呈极速上升趋势

农业生产成本在急速的上升,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费用的支出, 年均增幅达到8%到9%, 以这样一种速度增长, 当然对农产品成本的上涨推动力很大。生产成本增加、消费者需求提高两重压力, 相当于天花板在往下坠, 地板在往上升, 于是中间的空间就越来越小, 这是我们现如今以及今后都面临的现实问题。

3 寻找真正具有农业工匠精神的农业人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一流的匠人, 人品比技术重要”, 在当前大环境下, 农业领域尤其需要工匠精神来树立信心。农产品品质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而农产品品质的保障是源自于农业人的品质, 提高农业人的品质需要政府层面上予以引导和支持。

3.1 政府通过与各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农业工匠精神的人才

现代农业要发展, 必然需要培养出真正拥有耐心并专注于农业事业的具有专业精神的农业人。农业想要发展将要面临的风险有很多, 自然界的风险、销售市场的风险等诸多风险。要想要解决这些风险就需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政府应通过与各高校联合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与时俱进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工作。

3.1.1 在高校增设农业人力资源定向专业。

在高校单独增设专门针对农业的人力资源专业, 积累农业人力资源资本。在课程设置中应主要学习一些在传统农业中所缺乏的更专业、更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的专业知识。

3.1.2在校学生学习期间政府大力支持为学生提供实操实习基地。

给在校学生提供真正的农田进行实习。让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将所学投入到生产中, 能提高效率并取得最好的产品品质。

3.2 坚定不移的打造农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业制造业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 它是一种对精致化生产的要求, 但它对农业生产也同样适用。对于农业生产来讲, 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保证食品的安全, 从种植开始, 种苗、化肥、土地等多方面都要保证安全, 还有就是它的品质和质量, 这里也需要工匠精神。我们更要坚定不移的人打造具有农业工匠精神的农业人, 不为别的, 是为了保证人民的食品安全, 满足人们需求。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是农民, 先解决好“农民”的问题, 使之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抓住了新型经营主体, 就牵住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牛鼻子”。在农业供给改革的主体条件达到一定标准后, 不断改革和升级供给, 将逐步把中国农业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

摘要:匠人匠心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优良品质。“工匠精神”一词是由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第一个提出的, 他认为“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 就可以过度到“中国精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和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提出, 要坚定改革信心, 突出问题导向, 注重精神施策, 发扬钉子精神和工匠精神。农业工匠培养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匠精神,供给侧,需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业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4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文第6篇

在当我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报告当中明确地指出过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等一系列的发展。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当中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这一个词,有效的强调了我们在进行扩大总需求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但是,只要一谈起共给侧改革,那么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国外的供给经济学,虽然这两者在名字上十分的相似,但是在理论以及实践的过程当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是简单地介绍了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以及使用,在联系到我国当前经济的新常态进行了探讨。

一、起源简析探讨

对于供给经济学而言,它最先的起源是来自于西方,在1970年的时候被人们所进行了解并且认知,并且在这一个时间段当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供给经济学它的理论以及相关政策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西方国家出现的滞涨问题。在1980年的时候,美国正在面临着百分之十四的通胀率以及-0.3%的经济增长率,因此相关的政府便提出了以供给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复兴计划,这一个计划它主要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当中减少财政方面的支出,减少财政赤字;第二、大规模地进行减税操作,基于当地的一些企业一些税收优惠的政策。第三、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的问题发生。这一系列方式都大力的帮助美国摆脱了现行的危机,并且使其连续几年当地的经济都得到了增长。但是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重的是,这一些方式它并不是加强政府的作用减少市场的力量,而是通过改善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供给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当前我国经济简析探讨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情况,成功的迈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国。但是在当前随着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并且国际经济形势也在进行不断地改变,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逐渐地降低,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的GDP增长率突破了7,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的经济正在迈入到新常态,这就意味着我国将会全方位地对经济进行优化和升级。

虽然我国在经历了长达3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GDP的总量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但是因为人口众多,导致人均GDP仍然低于了诸多的发达国家,这就使得我国虽然被称之为经济大国,但是并还没有达到经济大国的水平。因此在当前,有效的实施经济大国的目标便是需要我们更加地重视产业结构的改善以及经济质量的提升,但是并不是单单的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与供给侧改革的趋势特点是相同的,由原本较为粗放式的发展转化为集约式,产业结构由原本的中低端转变为中高端。

三、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以及路径分析

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当中,需要四个方面分别为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来进行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也正是这四个方面对应着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道路当中出现的阻碍。首先是劳动力方面,我国的经济过去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劳动力数量十分的庞大,并且劳动力的成本也十分的低。根据相关的一些研究数据可以了解到。在2012年当中,我国的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大约在9亿人左右,它与2011年进行对比的话,减少了大约一千万人,并且同时老年人口的比例在进行不断的攀升,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9490万人,占据着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比2011年提高了百分之一。

另外还需要注重资源方面的改变。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我国的快速发展过度的依赖投资以及外需,这便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能源以及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制约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根据相关的一些研究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淡水,一次性资源,水泥等资源的消耗强度远远的高于其他国家,是世界当中总值能耗最高的国家。因此在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需要要求国内的企业有效地降低原材料成本在内的生产成本,并通过淘汰楼后产能提升企业经济的能力。

在经济学的观点中,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需要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以及创新驱动这几个方面。而对于创新驱动而言,它与前两者进行比较的话可以发现,它是更为高级的发展阶段。那么想要进行创新就需要充分的了解创新。对于创新而言,它并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社会的概念,大体说来便是需要对体制,机制以及法治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那么在当前我国便需要完善其风险分担的机制,有效的保障知识产权,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效的解决创新的风险。另外,还需要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的解决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且还需要构建有利于创新的金融体系,使其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企业创新融资难的问题。

四、结束语

大体的说来在当前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供给侧改革而言,它的本质便是经济体制进行改变,但是从系统的方向来进行讨论的话,便是从技术-经济-社会互动的方向进行出发,供给侧改革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改变,从而使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创建出一种鼓励创新,支持创业,保护知识产业的社会以及政治文化环境的氛围,从而在最大的限度当中加强经济的发展。

摘要:大体的说来, 在当前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之后, 呈现出一种高速发展的状况, 逐渐朝着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前进, 但是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总需求经济政策的弊端便显露了出来。对于供给侧改革而言, 它主要指的是通过保护知识产品, 转变政府职能等一系列的方式来应对需求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是研究西方供给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实践, 结合当前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两者展开了对比, 从而有效的探析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以及思路, 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从事者一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供给经济学,经济哲学分析

参考文献

[1] 胡宇喆, 张嗣尧, 王君尧.基于建三江经验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03) :61-64.

上一篇:内容优惠活动发布规范范文下一篇:培训班开班仪式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