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民间文化艺术论文范文

2024-01-28

秦地民间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松江本身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应该进一步保护和发展这些民间文化艺术,并赋予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以新的内涵,丰富和充实“完好保存”的理念和措施,使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代代相传。

关键词: 松江民间文化艺术 现代设计 再创作

一、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

“上海之根”是历史赋予松江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松江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上海之根”亦是历史对于松江的馈赠,无论是从上海的发展历史还是松江的历史文化,抑或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来看,今天的松江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历史文化的遗存,同时优秀的文化传统仍然在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府城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书画艺术、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并仍然在上海和全国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和作用。

目前松江地区较为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代表主要有:松江顾绣、古乐《十锦细锣鼓》、松江剪纸、松江皮影戏、松江丝网版画等。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农耕文化,如搓绳、草编、竹编工艺等。这些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名声远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但随着城市化进程,这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在艺术传承方面已后继无人,濒临消失,更谈不上发展。

比如松江地区著名的皮影艺人有九亭陶鸿儒皮影戏班(已故,毛氏第四代徒),洞泾陆留其皮影戏班(毛氏第五代徒,现年83岁),泗泾余友三皮影戏班(毛氏第六代徒1921—2008,6),还有九亭毛耕渔的嫡孙朱国明(又名毛宝祥,1927—1993)。83岁高龄的陆留其老先生是上海地区健在的具有代表性的皮影传人之一。其他还有79岁的朱锦洪(后场和绘制皮影)、孙品同(79岁,乐队)、吴厚生(90岁,乐队)、唐洪官(69岁,副手)。这些皮影艺人们大多已步入高龄,有的已经去世,松江皮影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又比如松江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传统功能在不断减弱。一直以来,松江的民间剪纸艺人大多是凭个人的喜好,或者是家庭的影响在继续着剪纸手艺,手工艺者之间缺少交流和创新,只是艰难地维系着剪纸血脉,在传承和发展方面亟待突破和创新。

二、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不足及逐渐淡化的原因。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松江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和重视,自2000年起,在松江区文广局文化馆的积极倡导下,松江区每年举办松江迎春剪纸展,有很多民间艺人积极参与和支持。时至今日,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剪纸展。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在文化功能上仍然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一是地面文物、历史遗迹在传播历史文化、乡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有限。二是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缺乏标志性的和较为完备的文化设施,使文化魅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三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缺乏有力的支撑。四是整合融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缺乏传承、逐渐淡化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缺乏现实基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载体不复生存,如:修祠堂、修家谱、祭祖等习俗未见延续,使得文化基因难以传承。二是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缺乏重点倾斜扶持政策。各类描写相关文化的影视作品、书籍、展演活动等都极其稀少,或影响较小。三是人们普遍对此类文化价值缺乏认识,缺乏自觉发扬光大的传承责任意识。

三、科学系统地展开抢救、保护、研究、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让代表松江地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以现代的方式继续“活”在大众的生活中。

上海松江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对传承上海历史文脉、推动上海发展、全面展示上海悠久的历史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文化艺术研究所与地方政府、民间艺术团体应该联合,改革现有的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宣传、教育模式,以艺术与科技手段重塑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通过双向交流、培养兴趣、鼓励探索和促进动手动脑的展示和活动内容,使大学生、普通公众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自动自觉地关注和传承。

具体可以利用科学的产学研方法,系统地展开抢救、保护、研究、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让代表松江地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通过现代设计来进行再创作。

(一)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与保护

我们认为,应当立即着手对松江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以避免因为民间艺人数量的急剧减少而导致松江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消失。可以充分发挥松江大学园区学生群体优势对松江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收集、调研;将大学生“走出去”与民间艺人“引进来”相结合,推动民间艺术走进校园,与学生形成面对面的有效沟通。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学生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现状进行收集和调研,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2.通过采访民间艺人,以文字、录音、摄影、影像等方式记录和整理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工艺流程和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特征。

3.将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与其他地区相关艺术形式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在内容取材、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特点。

(二)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

松江正全力打造“上海之根”旅游休闲文化品牌,市场定位是以山水风光、老城古建、民间文化融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型旅游。到目前为止,松江旅游主要以古建筑、余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现代观光农业见长,缺少了松江地域长期积淀并能突出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的文化性内容。对于松江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抢救和保护,正是为了让公众真正关心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积淀及其内容的文化价值,让公众了解目前松江民间文化艺术濒临失传的现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使公众树立传承和发展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责任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组织大学生与松江民间艺人的交流活动,比如举行大学校园的人文素养讲座、松江民间艺术品鉴和交流活动、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类剧目欣赏活动等,引导大学生增强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感性认识。

2.组织学生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技艺进行临摹复制,提取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核心元素,进行再创作。

3.不定期在大学校园、居民社区等场所策划举办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系列展览活动。

4.组织学生以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元素进行校园创作活动,比如组织剪纸图案设计竞赛、松江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等。

(三)将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以新的艺术形式导入群众休闲娱乐生活

松江大学城的师生、松江地区不断膨胀的常住人口,具有接受和传承文化的数量基础,地铁9号线和发达的现代媒体是这一基础不断辐射扩大的有利条件。应整合具有推广和发展潜力的松江民间文化艺术,提炼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结合多元化的展示手段和体验式的活动组织,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地辐射松江地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具体措施如下。

1.搭建松江民间文化艺术体验平台。通过民间技艺与大学校园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怀疑探索和促进传承,体现科学的人文精神、方法和过程,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全面影响,发挥终身素质教育服务场所的重要作用,展现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独特的社会价值和精神魅力。

2.让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教育场所,借助年轻人之间更加直接有效的沟通链条,将丰富的调研体验与青少年分享,使松江“上海之根”的品牌建设与青少年的爱家教育相结合,同时也是伴随上海国际都市化进行的文物博物馆知识的科普宣传。

3.把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开发的系列成果,通过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运用社区文化交流、展览和体验等多途径手段的实际操作活跃群众文化(包括特色地方节庆活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形成深入学生和群众生活、丰富文化生活内涵、具有当代浓厚文化氛围的松江文化特色风貌区。

(四)发掘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经济功能,发展松江文化产业。

松江民间文化艺术除了急需保护的工作之外,亟待寻求一条适应现代审美需求的新型发展道路,只有在新开发的道路下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承。可以依托松江区文化馆的政府资源和松江大学城高校的专业设计资源,合力开发和推广创新型的松江民间艺术产品,把松江民间文化艺术充实到松江旅游休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利用现代宣传和营销手段,扩大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影响力,打造松江民间艺术文化品牌,为后期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市场化、产业化寻求可开拓的依据。具体措施如下。

1.通过调研,针对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背景、工艺流程、传承方式、表现手法等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合新的表现载体、创意设计、创新形式等手段,开发出多个有内涵传承、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原始元素和构成结构。研究开发代表性的文化产品、作品,包括影视、书籍、书法、礼品。

2.将广富林、唐经幢、方塔、云间第一楼、博物馆五个文物遗址(包括松江十八景、松江新十八景)等特色景观,通过提取松江民间文虎艺术的独特技艺并进行再设计,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开发一系列松江民间文化艺术的旅游休闲产品。

松江这方享誉“上海之根”的文化热土,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我们应该依托政府民间合作,大力保护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发展松江民间文化艺术,注重文化内涵,注重保护传承,确保文化有传人,特色能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军.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云间文博(第四卷),2010.

[2]程志强,沈伟,王春雷.上海之根:松江文化建设的战略品牌.云间文博(第五卷),2010.

[3]沈玉亮.松江皮影戏.

[4]吴志辉剪纸作品集.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硕士研究生)

秦地民间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新媒体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本文以青岛民间工艺作为研究内容,将数字化作为研究载体,探讨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何将传统资源保存、转换、再现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实现青岛民间工艺文化与数字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为青岛民间工藝的传播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民间工艺;传播策略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较强的文化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于互联网手段创新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大众娱乐生活中努力渗透,促进青岛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地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于多元化的互联网渠道进行传统文化工艺的传播,能最大化地实现资源的整合、保护和传承,在新的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一、新媒体传播的理解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准确具体的概念界定。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通俗地说就是在广播形式、报刊形式等传统媒体形式之后出现的新型媒体形态。概括其内涵主要指利用互联网新技术、网络新技术等新型技术手段和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这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又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强、传播即时性、海量信息性、资源共享性等特征。常见新媒体形式有数字广播、手机、数字电影、网络媒体、触屏媒体、3D电影、数字杂志等,形式多样,涵盖范围宽广。新媒体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更是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新媒体技术这种新型媒介形态,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的。它能实现更大程度的互动,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我们更易于获取自己最想得到的信息,并可对信息自由地重新诠释。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逐渐成熟,多领域发展过程中慢慢地走入民间工艺领域,这种新的探索,使得新媒体技术在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传播研究变得更有意义,它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通过循序渐进的保护和传承中的探索应用,逐渐建立起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保护模式的机制。

二、青岛民间工艺的发展传播现状

(一)青岛民间工艺类别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创新创造、扩大交流、深度融合,形成了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特色、资源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现形式角度区分,主要包含民间文学类、传统技艺类、节庆民俗类、表演艺术类。青岛民间工艺类具体细分包含胶州地区的剪纸、葫芦雕刻、宗家庄木版年画、平度的草编工艺、虎头鞋虎头帽等传统工艺。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品味高,形成了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娱乐性强、休闲功能完备、地域特色鲜明等特征。

(二)青岛民间工艺传播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如何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推进民间工艺的现代传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新形态下实现青岛民间工艺的传播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从传统文化发展角度而言,也就决定了文化发展的重点。从青岛民间工艺现代传播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传统工艺文化艺术内容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流失,传统工艺文化传播手段缺少创新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青岛民间工艺的有效传承。

1.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小

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而产生的自身的限制,使得现代传播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由于大多数的民间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且分布在各个地区,在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模式下,要想做到针对性传播比较难,现有的民间工艺品牌的传播范围较小,传播途径比较单一,都使得传播的意义和效果大为削弱。在新媒体时代下,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大众传播必然成为民间工艺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2.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不强

省内外民间工艺品展览、展览馆展出等现有的民间工艺宣传形式,宣传力度不够,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各个地域文化的差异、工艺复杂等因素制约,无法完全深入地展示其艺术和文化特质,片面的宣传使得宣传的有效性降低,传播的对象在认知上就存在片面,这样更容易引发传承危机。

3.市场产业化运作程度不高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现的灵魂。要想实现青岛民间艺术文化的动态传播,以此推动青岛民间艺术发展,就要促进城市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促进城市传统产业升级,民间工艺产品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改善产业化运作低的问题。民间艺术与市场的结合是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较快,更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实现创新性的发展。

三、新媒体视域下青岛民间工艺传播策略

(一)借助于互联网实现民间工艺文化资源整合

从民间回收传统工艺品,做好分类、记录,研究艺术品的特色价值,开设独具民间工艺特色的手工艺馆、美术工艺馆等。除了静态展示外,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民间工艺资源进行优化,将真实有效的文化资源拍成宣传片,动态展示更直观和有吸引力,或整理成电子书籍,相对于静态书籍来讲,它的受众更为广泛。多种新兴文化资源整合形式的运用,能够对民间工艺文化进行有效传播。

(二)搭建保护与传播平台

1.搭建专业的新媒体传播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化技术手段进行动态数字博物馆的建立,有效实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数字博物馆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带给受众更强的现场感,身临其境的消费心理得到发挥,参观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更为全面、便捷地了解民间艺术魅力。采取多种媒介方式宣传民间工艺,借助传播平台最有效地实现传播和推广。

2.构建青岛民间工艺网络互动平台

利用官方网站、打造专属APP等方式,从青岛工艺、制作工艺、民间工艺品赏析、工匠艺人、交互体验、教学视频、论坛与留言等方面构建网络互动平台,通过参与体验感的交互,全方位传播青岛民间工艺文化,最大化地促进民间工艺的有效传承。多媒体交互系统的建立和推行,有助于让受众随时随地了解青岛民间工艺的相关信息,交互体验的同时更及时地得到人们的反馈。

(三)青岛民间工艺品研究成果的数字化

新媒体视域下,在建立数字化信息库时,着重对民间工艺品信息的备注,民间艺术品网站的建设能实现民间艺术品与市场相结合,有利于民间艺术品的传播和市场化操作,也为民间艺术品的手工艺人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有利于激发民间手工艺人的创造创新意识,将更多的优秀工艺作品推向市场。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大范围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民间工艺品,在传播优秀文化理念的同时,推动青岛民间工艺的产业化发展。

(四)从民间招募民间工艺艺人,搭建手工艺人才培养平台

青岛民间工艺艺人之间的传承模式缺乏创新,造成工艺方法流失,口手相传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利于有效的传承。民间工艺多来自民间,年龄较大是这个行业的突出特点,如何改观这种老龄化现象,避免后继无人,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手工艺艺人的行列中来,是当前及未来要改观的难题。构建青岛民间艺术全局性动态网站,结合数字电视、音频播放等形式进行民间工艺的学习和培养,通过数字媒体的形式实现工艺的传递之路势在必行。

(五)将民间传统艺术融入现代设计

大力发展艺术与设计产业,延续城市文脉。民间艺术图案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得以实现。将民间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去,可以更好地体现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全面解读青岛民间工艺图案设计内涵,使民间文化真正地为“生活服务”。当今,许多包装中有剪纸元素,使得包装具有美感的同时,也起到了传承中国文化内涵的作用,剪纸装饰图形设计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食品、服装、陶瓷、书籍等各类产品包装设计中。深入研究青岛民间工艺中的美学和设计意蕴,使民间工艺造型和装饰图案等方面得到创新和提高。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几乎覆盖了全球的各个角落,为传统民间工艺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式,使其有了新的生存空间。新媒体为青岛民间工艺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多角度融合、多思维整合,全面、直观、真实、互动性更为清晰,实现现有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进行民间工艺品牌文化的塑造,提供民间工艺展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线下线上销售等功能。有利于塑造民间工艺品牌的知名度,借助平台,可实现民间工艺与消费者的无障碍、无距离沟通,加强品牌认知,传播品牌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

参考文献:

[1]王彬雪.大数据时代下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艺术科技,2015(4).

[2]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2).

[3]张增龙.民间艺術资源在云时代的管理[D].太原:太原大学学报,2014.

[4]陈峰.民间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与发展[J].大众艺,2014(16).

[5]孙丽国.论高密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科技信息,2014(5).

秦地民间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逐渐积累下来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是能够代表大众价值取向以及大众兴趣爱好的一种文化。群众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群众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化事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研究如何发展群众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行探索。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探索

在人们物质需求逐渐被满足的当今社会中,文化需求显得格外重要。在不同民族文化融合下,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这些群众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在学术上群众文化缺乏明确的概念,本文从社会功能以及文化价值两方面来阐释群众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共享性

群众文化发源于社会群众,能够代表着社会群众的最为根本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体现的直接方式是以群体形式呈现,娱乐性较强,并且在群体中实现文化共享。例如,在广场舞、城市博物馆等。该种形式的群众文化能够让人们在群体中感受到温暖,并且相之间进行沟通。群众文化的娱乐共享性,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有共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简单而直接的群体文化形式。在该群体活动中主要强调的是人们能够主动参与,并且主动参与环节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幸福感[1]。

(二)团结群众

群众文化通过群体的形式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将各个分散的个体聚集起来,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热情。群众文化中的群体活动,能够感染参与者。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团结。而团结恰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根源,人们在群众活动中能正确认识团结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全民马拉松活动,面向全体社会群体,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团体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健康以及社会文化氛围。再如,大连市每年都举行徒步大会,在徒步大会中,人们成群结队的徒步旅行,去接近与感受自然。这些社会现象,正是一种社会群众文化的体现[2]。

(三)社会遗产保护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物质遗产的保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思想意识逐渐提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所给予的关注更多。群众文化越来越精彩,能够在实际的活动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例如,陕北民歌作为我国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陕北民歌要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在思想上的重视,近几年来,政府部门接连出台了几项保护陕北音乐文化的措施,将陕北民歌的文化传播提升到一个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高度,地方政府重金打造的民歌音乐剧,例如《走进延安》,在音乐剧构思中发展了珍贵的文化艺术,在社会中受到了热烈的相应。在陕北各地举办的陕北民歌大赛对普及陕北民歌具有积极意义。

二、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群文文化下的文化产业价值提升

我国的文化建设并不在单一力量下形成的,而是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内建设下共同完成。这两个部分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不同,其中文化事业以社会公益为主,大部分的资源是在国家提供下,产生的事业以及社会价值;文化产业则与文化事业不同,文化产业与社会上其他产业相似,都是具有盈利目的的企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文化市场,例如报纸、传媒、杂质、广播等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这些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受众是支持。文化市场中文化艺术消费以及鉴赏能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境界逐渐提升,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接受能力也提升了很多。因此说在未来,文化产业的市场被扩大。群众文化提升后,文化产业的价值得以提升[3]。

(二)文化资源整合

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不同,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种类繁多,相对分散零散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直观的体现在于能够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实现整体文化汇聚的价值。从很多偏远区域单一的文化资源来看,不具备成为文化消费产品的资格。群众文化对文化边缘零散产业进行整合。例如,旅游文化的资源整合,能够实现较大的价值。在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旅游产业是资源整合中最重要的平台,在旅游产业中,文化观光、民族风情等,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实现水乳交融。

以云南为例,该地区实施了文化产业发展走出去的战略,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云南文化宣传活动,一方面实现不同区域的群众文化的融合,将云南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宣传给世界。另一方面还能够将云南丽江、大理以及香格里拉等地的民间工艺传承下来,走外向型发展道路[4]。这就是群众文化资源整合之后的文化价值体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社会发展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群众共同合作创造下来的大众文化。该种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首先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社会娱乐共享性,能够团结群众,对社会遗产进行保护。其次,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社会地位提升、实现文化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谢新松.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安晶.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价值的探索[J].学理论,2015,04:199-200.

[3]康灵燕.探究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东方企业文化,2012,24:161.

[4]杨波.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5,08:15-16.

秦地民间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保定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发展。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市场无论在艺术形式还是品种类别上,相互雷同,缺少特色,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事业和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游客需求极不协调。本文针对当前保定市旅游产品的现状,对旅游文化艺术品创新原则及路径进行了分析归纳,指出基于地域性材料,以传统工艺为依托,深度挖掘本地区特色民间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是目前旅游文化艺术品一条可选择的可持续的创新设计路径。

关键词:文化 创新 材料 工艺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发展。旅游文化艺术品不仅是旅游景区特色文化的重要媒介,而且是旅游产业的经济主脉。但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无论在产品种类或艺术形式上,相互雷同,缺少特色,单一、泛化性严重,与保定地区迅速发展的旅游事业和游客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产品需求极不协调。由此现象我们不难总结出,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市场创新出多样的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艺术形式,迫在眉睫。

1 创新的目的

旅游文化艺术品是我国旅游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艺术品创新的目的就是创造并生产出适应旅游商品市场需要、满足游客需求、有着旅游区特色的旅游文化艺术品,从而塑造良好的旅游区形象,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2 创新的原则

创新要在特定的目标市场下,一方面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遵循消费者的审美消费趋势,离开了以市场、消费者为指导的创新都是无意义的。只有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的旅游文化艺术品形式的创新,才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做到创新的有的放矢,从而在市场中获得效益,形成良性的持续性发展。

另外一方面,不断挖掘、提炼并汲取当地文化的特点和精髓,对当地地域的传统艺术产品形式、审美文化进行充分了解,以发展的眼光吸收外来信息与资源,发现并选择出容易被游客所接受,所喜欢的内容与形式,走出一条突破传统艺术形式的,具有文化内涵与风格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之路。

3 创新的路径

3.1 以地域性材料为基础,以地方手工艺为依托 地域性材料是指本地区容易获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材料。旅游文化艺术品作为物的存在,离不开材料的支撑,对地域性材料的适度开发与应用设计,不仅可以创造出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对地方经济、地域文化的促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地方手工艺,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积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人文、生活气息。保定市辖区22个县,其中白洋淀苇编工艺、易水砚、易州彩陶、曲阳石雕、徐水草编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品,而构成这些特色艺术形式的材料也都是取源于当地,当地的能工巧匠,根据材料的特性,制作出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彰显劳动人民质朴的思想感情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尽管各种工艺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在工业化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依旧有着自身的魅力,不但不能被遗弃,反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不可替代。

此外,在旅游文化艺术品创新设计中,手工生产它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切合当前推崇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第一,手工生产具有生产管理成本低,规模小,可分散,投入资本小等经济性优势,只要人勤手巧、口传身授,就可以广泛开展,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第二,手工生产讲求因材施艺、因地制宜的手工艺,其立足乡土的开展生产,高度切合地域文脉传统,可以充分发挥地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第三,手工生产其产业形态无论生产环境、工艺过程还是最终产品都各具特色、充满个性,也是一道可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活化的人文景观,散发旅游景区无穷的人文魅力。

在市场化、工业化生产的今天,很多文化艺术品被批量化的生产,进入了工业流水线,此制作方法虽然快速、便捷,但是所生产的产品千篇一律,缺少了人文的艺术气息,也是导致目前旅游文化艺术品单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在保定地区,白洋淀苇编、易水砚、易州彩陶、曲阳石雕、徐水草编、手工刺绣、顺平木雕等,各具特色,有着高度的艺术性和精巧的制作工艺。这些文化艺术品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的特征,是历史的遗产,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目前,保定地区发展比较好的是白洋淀苇编,苇编是白洋淀传统的手工艺品,取材于白洋淀的苇子,当地的手工艺人,通过编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如立帘、线帘、篱笆帘、鞋子、帽子、包等产品、或制作成色泽淡雅朴素,制作考究精美的芦苇画。在白洋淀,芦苇编织的产品,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再加之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别,增加了游客的选择范围,拓宽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受到了游客的极大青睐。

以自然、循环、易获取的地域性材料为基础,以地方手工艺为依托,以本土多元文化为源泉,创作出富有生活情趣、民族文化色彩的文化艺术品,向游客展示地区的生活哲学、审美态度,是特色旅游文化艺术品创新的一个新路径。

3.2 打造高内涵的旅游文化艺术品 旅游文化艺术品是旅游区文化的物质载体,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艺术品,他强调的不仅是旅游产品本身,更强调内在精神性的东西。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创新实质上也是对某种地域文化、审美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目前,保定旅游文化艺术品市场,大多数产品样式单一,缺乏地区文化特色,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挖掘与彰显本地区文化内涵上不够突出,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从文化角度关注旅游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问题。打造高内涵的旅游文化艺术品并不是说对原有艺术形式的模仿或者复制,而是要用现代的形式和观念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形式,经过现代设计方法,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整合、利用和再创造。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提炼重构出最具文化价值的元素,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创新。将地域文化的内容和特征通过新的艺术形式重新表现与诠释,从而提高旅游文化艺术品的价值。

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不仅能体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更是传达某地区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作为设计者应当深入挖掘、拓展地方传统文化,真正有效的利用地域文化的精髓,打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艺术品。

4 结语

旅游文化艺术品在我国旅游经济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开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受游客喜欢,并有着较高审美文化价值的旅游文化艺术品,对活跃旅游商品市场,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塑造各旅游区的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旅游产品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已是当务之急。如何创新?这中间文化是根本,设计是它的表现方法。挖掘地区特色民间文化,探索传统工艺,运用独到的现代创新视角,是目前旅游文化艺术品设计的一条可供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任建军.河南宁陵白蜡杆产品设计研究[J].装饰,2013(7):97-

98.

[2]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3]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01).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03264。

秦地民间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有领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

一、公有领域的起源和内涵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作为一个著作权法上的术语始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在此前,也有人将其追溯至远古的口头文化,或者罗马时期,或者1710年的《安妮法》。之后,这一术语被用于《伯尔尼公约》,并传播到英国和法国。1896年5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个知识产权判例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概念。此后,在汉德法官的倡导下,“公有领域”这一术语成了美国知识产权法上的重要概念。

公有领域在著作权法上的最初含义指的是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种状态。这不仅发生在法国,也发生在英美国家。但更多学者认为,公有领域的范围远远超过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些作品。本克勒的公有领域实际上就包括了三部分内容:1.著作权保护期满以及著作权不予保护的作品;2.著作权作品中不能获得保护的部分,如思想、方法、系统;3.对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特权使用,如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早期,公有领域的成员所界定的范围还不仅如此,有的学者认为著作权法上的公有领域,至少还包括:4.在著作权制度发展的早期,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曾要求一定的程序要件,如著作权声明,没有履行这一程序的作品便进入了公有领域。5.一部作品若要获得著作权的保护,还必须具备实质性要件,如独创性,因此没有独创性的作品就处于公有领域。

二、公有领域与著作权的辩证关系

笔者认为公有领域和著作权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规定了著作权这种排他性垄断权利,并不等于绝对地将作者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公有领域与著作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公有领域既是著作权的基础,又是著作权所要追求的目的所在。公有领域与著作权不可分割,如果将其对立,那么著作权也便失去了意义。因为著作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短暂的知识垄断来换取永久的信息自由、知识自由,促进人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最终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了丰富公有领域,法律赋予作者的著作权就需要有期限限制,作品保护期期限届满,则进入公有领域。这就好像自然界的生命一样,最初源于自然,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后,最终归于自然。作品的产生是源于公有领域的,创作必然是建立在先辈们的知识积累之上的,没有一部创作可以完全地、绝对地脱离现有的信息、思想而凭空产生出来,创新都建立在一定的现有知识基础之上,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某一领域的学习研究而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的过程。而新的创新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之后,又进入公有领域,成为了其他创新的基石。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合理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性质和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如下特点:1.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内容反映该民族地区的社会群体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并且世代传颂、不断变化、没有固定形式;3.创作完成时间无法确定。正是基于这些特点,一些发达国家不主张以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他们认为:1.著作权的保护主要针对具体的作者,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著作权适用于已经固定于物质载体上的作品,而民间文学艺术无固定形式;3.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期无法确定始点;4.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当成私有物品的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经过整理者提炼、加工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本有所不同,前者的著作权主体是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群体,不是特定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而后者的著作权主体是特定的人,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收集整理者,整理者可以取得其整理作品的著作权。

(二)现有国际框架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

《伯尔尼公约》第15第4款规定,各成员国在书面通知了伯尔尼联盟总干事的前提下,可以给不知作者的、未出版的而又确信其属于本公约成员国之作品的那一部分作品提供法律保护。197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突尼斯样板版权法》,其中专门规定了对“本国民间创作的作品”的保护条款。1982年又正式通过了《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条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范围。可见,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国际层面已经有很多条约对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保护,因为这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在已有的国际条约下,一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以依据国际条约获取保护,向使用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公司要求支付作品使用费。而对于国内立法之是否有必要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笔者持否认观点。因为既有的国际条约可以防止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流失,国内立法主要规制的就是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然而对于作者不明,又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作品,笔者认为应将其归入公有领域,供本国国民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商品交换,收取使用费,还不妨碍本国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充分做到了与著作权法的目的保持一致。

(三)经济学角度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意义

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就算制定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也很难将立法应用于实践。假如让该《条例》施行,那么一旦有人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他就需要向行政部门申请获得许可,而这意味着此前行政部门需要将所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收集和统计,建立完整而清晰的数据库,要完成这项工作,无疑将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样的花费产生的收益又归于谁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模糊,难以确定,若按照条例规定的主体,即“民族、族群或者社群”,那么这个许可使用费又将支付给谁呢?总而言之,施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将使每一项具体操作都将耗去大量的社会成本,而如果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公有领域,则可以省去这些社会成本。

灯塔常被作为必须由政府提供而不是由私人企业提供的物品的一个例子。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由于不可能向受益于灯塔的船只的所有者收取可靠的费用,任何私人或企业建造和维修灯塔就不可能赢利。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其管理和控制方面,难以由私人主体管控,最终只能由政府承担管控的成本,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管控所产生的收益却不可能像灯塔那样给普遍社会成员带来利益,反而与公有领域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一国之内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可以丰富我国的公有领域,促进文化的流通,这无疑对我国艺术的激发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收益。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公有领域与实现著作权法推动社会文化繁荣的最终目的相一致。

秦地民间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化不变化是没有进步的,传承是为了发展。我们理性地检视民族地区的多元音乐课程,可以发现其存在着偏狭的音乐课程目标、汉化的音乐课程内容、功利化的课程实施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树立多元音乐课程理念、复归课程民族文化品性、加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以及重视师资培训等。

关键词:音乐;课程;民族;多元;问题;对策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文化不变化是没有进步的,传承是为了发展。但是,“种子资源”一定要保护好,希望不要破坏它,但也不能就此说保护它就不要发展了。学校教育,对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对于民族地区实施的多元音乐课程,旨在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理念和跨文化的交往能力。这里,我们理性地检视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现状,即可发现它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需要做的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褊狭的音乐课程目标

在一些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由于缺乏多元音乐文化理念作支撑,存在着目标取向偏狭等现象。

1.文化熔炉的课程目标取向

文化熔炉的课程目标取向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本土文化,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汉族应当积极吸纳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使之融入到一个整合的文化之中。这种整合的文化,就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共同孕育的文化。

由此看出:文化熔炉论从理论上虽然也承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存在及其价值,但是仅仅把它作为了主流汉族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变量,否认了其存在的独立性和发展的必要性。而这种文化熔炉观点下的音乐课程目标,也旨在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到主流社会,接受和学习以汉族音乐文化为核心的整合音乐文化。为此,学校要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相同的音乐课程和共同的音乐教材,课程也要传输共同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核心的音乐文化观念。

这种文化熔炉观点下的音乐课程目标,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理想,但由于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境脉,而整合音乐文化无法具体体现每一个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性格,只能截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些片段或点滴,来融入到主流汉族音乐文化的模板之中,其实质——仍然是坚持“一元”下的音乐文化。

2.激进的多元音乐文化目标取向

当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遇到了种种阻碍和挫折,其前景不容乐观。一部分有识之士由此感到少数民族自身音乐文化有被淹没乃至于消亡的可能,因而极力主张在多元音乐课程中大力彰显本民族音乐文化。这种观点,对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开发的潮流中,封闭、孤立、倒退的激进民族多元音乐文化主义者,也随之而生。他们无视几千年来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历史,反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进行交往和沟通,要求多元音乐课程传承绝对未受任何汉化影响的、“原汁原味”的、甚至“孤僻”的本民族音乐文化。

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分析、概括我国民族和文化时曾指出: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特色的多元统一体”。由此观念出发,他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概念。可见,尽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自己的特色,但它同时又与汉族音乐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和联系。而正是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融合,消解了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壁垒,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吐故纳新,并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因此,多元音乐课程也必须要把民族音乐文化置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背景中,不能仅凸显“差异”而否定“一体”,要在二者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而民族地区实施的多元音乐课程,则必须坚持追求“多元一体”的目标。当然,“将教育中激进的多元文化论同提倡共存的多元文化论区别开来,却并非易事”。

问题二:汉化的音乐课程内容

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内容选择的汉化取向,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一些民族地区在实施多元音乐课程时,从汉族文化而不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视角来选择和确立音乐课程内容。这种以汉族文化为中心的课程选择观,没有充分考虑到各民族音乐文化多元的标准,仍以汉族音乐文化价值观为主导。充其量,只是在坚持汉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观、表现(表演)形式、立场观点的前提下,附加了一些描写和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内容(知识)。这种“简单”模式下的多元音乐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境脉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内容严重背离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现实生活,致使民族音乐文化在课程中长期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而这种汉化了的音乐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剥夺了少数民族学生在音乐文化选择上的机会和权利,影响了他们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觉得音乐课程失去了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以汉族音乐文化为背景”的、所谓的多元音乐课程,仅仅是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只是供学生学习的某种文化遗迹,实际上——是否定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其丧失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问题三:功利化的课程实施

1.“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因为担心音乐课程的开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校的升学率,于是干脆不开设多元音乐课程或仅仅将其列在课程计划上但不去落实和实施。此外,由于办学思想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以及把“应试”当作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背景下,在民族地区的部分学校,音乐课程因不符合“应试”需要而被长期放弃或闲置起来。

2.“短视”的教学观念

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在多元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目的,片面地理解为传递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和多元音乐文化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学生接受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现成的结论、知识、技能、技巧,而不是对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进行思考、诘问、批判和创生。教师在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创新,剥离了多元音乐文化学习与培养民族亲近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内在联系。这种“短视”的教学观念,是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中的“痼疾”。

问题四:不足的师资力量

然而,目前民族地区教师多元音乐教育的素养相当缺乏,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瓶颈”。具体表现在:1.民族地区教师普遍缺乏多元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

2.民族地区教师普遍缺乏对本民族的音乐历史、音乐文化、音乐语言以及与音乐有关的风俗的了解和认同。并且,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往往也是零碎、片面和感性的,缺乏理性的知识和有意识的研究、学习;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也缺乏正确的评价,甚至简单地把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孤立地对立起来。3.民族地区教师往往还缺乏系统的《民族心理学》和《民族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够,缺乏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措施。4.民族地区教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和素养相对较差,无法适应实施跨文化教育的现代技术需要。

二、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的改进策略

策略一:提升民族文化特色,树立多元音乐课程理念

笔者以为,民族地区实施的多元音乐课程,既要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育,又要进行民族团结和音乐文化多元理念的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植根于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音乐文化之中,必须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境脉发生关联。

我国著名的民俗学专家陈勤建认为:“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由此,民族地区实施的多元音乐课程,通过对民俗、民间音乐文化的挖掘,促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体验和感悟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引发他们积极的思考,进而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民族音乐文化素质。而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和音乐文化多元理念的教育,旨在通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的相互交叉、融合的历史事实,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进步,必须吸纳其它民族优秀的、先进的音乐文化成分来作为营养。如果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完全封闭,不去与其它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交流,就不可能产生丰硕的音乐文化成果,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命力也会随之萎缩、衰退。

策略二:复归课程民族文化品性,实现多元音乐课程内容上的更新

由于一些民族地区的多元音乐课程长期以来都是以汉族音乐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际处于课程文化的边缘。这种汉化了的音乐课程,造成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学生音乐文化选择权利实现的一些消极影响。这种状况,既不适应多元音乐文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有悖于我国“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还原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文化主体的地位,意味着民族地区的多元音乐课程可以根据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境脉、理想和追求,来对多元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内化,进而构建各民族特有的多元音乐课程内容。

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的实施,是一次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它不仅是课程形式的改换,更是课程内容的更新。而实施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认同国家主流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平等地对待和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使之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来拓宽视野,开阔胸襟,提高他们跨文化交往的能力。为此,多元音乐课程应该客观地介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以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融合的历史事实。2.注重民族性与国家性相结合。在多元音乐课程的实施中,应鼓励学生使用母语来表现音乐,允许各民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属于他们的音乐文化,呈现他们的民族音乐艺术特色。通过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促进学生对“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把对本民族的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3.强调多元性与同一性相结合。也就是说,在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满足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又要体现国家的根本利益。通过对多元音乐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既了解整个社会音乐文化多元的事实,又了解各民族必须共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既看到不同民族音乐文化间的差异,又能发现其中隐含的共同的人性、理想和追求。4.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应整体融入而不是零星地、破碎地附加在多元音乐课程中。多元音乐课程可以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的主题,也可以打破民族音乐文化界限,以社会音乐问题或历史上的音乐事件、音乐故事为线索,探讨汉族、本民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在音乐文化方面的新观点、新经验和新感受。

策略三:加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防止实施的功利化

其一,防止一些学校出于追求升学率,把多元音乐课程视为学科课程的“点缀”,或借口多元音乐课程对教师素质、实施条件等要求过高、目前条件不具备等理由,在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上设置障碍。要么视而不见,搁置一旁;要么迫于行政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需要得到政策、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都要把传承民族多元音乐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作为民族地区的办学指导思想之一,积极转变观念,使多元音乐课程尽快成为民族地区的品牌课程、特色课程。

其二,防止多元音乐课程实施中的“短视”行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固然是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也不应该忽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即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批判、重构和创生。在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要在学生深入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批判意识,赞赏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具有独特性的、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质疑和超越,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在学习和理解上的创新能力。

策略四:重视师资培训,增进教师对多元音乐课程的实施能力

教师,是民族地区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为了保障多元音乐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必须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教师:1.树立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对多元音乐课程具有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和理解。2.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修养。3.熟悉和掌握多元音乐课程实施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及现代信息技术。4.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多元音乐课程的教学,并心甘情愿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学会和学生一起分享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的智慧。与学生共同成长。

结语

21世纪,是全球多元音乐文化并存、发展的世纪。在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既要考虑到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又要考虑怎样保留本民族音乐文化独具的特色。在这样的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中,民族地区实施多元音乐课程,就应该在珍惜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用开放、豁达、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各种不同形态、不同层面和不同趣味的民族音乐,以丰富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让民族音乐文化与时代、与国际接轨,朝着更宽广的道路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农业公司农业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村金融农业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