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跳远教学中踏跳准确性问题

2022-09-14

1 问题的提出

在田径运动跳远教学中, 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助跑, 踏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 而忽视了跳远的踏跳准确性。所以, 在这个项目的考核和比赛中, 由于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 从而导致整个的技术动作变形, 影响了应有水平的发挥, 使跳远教学前功尽弃。进去, 我在跳远教学中也遇过此类的问题, 其教训是深刻的。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改进教学方法, 着重强调跳远踏跳准确性问题加强攻板意识, 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我在跳远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发表出来, 供同行们参考。

2 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

2.1 技术方式

2.1.1 起动方式

助跑起动有两种方式, 即走动式助跑和半蹲式助跑。走动式助跑的特点是加速自然, 助跑的节奏感较强, 且自我感觉放松。半蹲式助跑的特点是加速有力, 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快的速度, 且步长变化不大, 比较稳定, 踏板的准确高。所不足的是对初学者来说, 半蹲式起动时肌肉比较紧张, 容易造成助跑的技术动作变形, 从而影响踏跳的准确性。所以, 在一般的教学中, 多采用走动式起动的方法是较为合理的。

2.1.2 助跑加速的方法

助跑加速的方法有两种, 即全程加速和逐渐加速。采用全程加速跑, 其步频和步长的增长较为稳定, 最后几步以及攻板是靠惯性向前跑进的, 所以上板的准确性较高。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有较高的训练水平的运动员, 对一般学生来说, 采用逐渐加速的方法, 应控制好最后几步的稳定性。

2.1.3 助跑的距离

对初学者来说, 助跑的距离一般在1 0~1 2步为好, 等练到一定的水平。距离可以加长, 一般在1 4~1 8步为好, 随着训练能力的不断提高, 助跑的距离可逐渐增加, 直到最佳距离为止。速度发挥快的学生, 助跑距离和步数可相应减少;反之, 应适当增加。

2.2 身体因素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 其身状况是有所差别的。当身体状况处于良好阶段时, 其踏跳的准确就高, 反之就低, 如疲劳期和超量恢复就有显著的差异, 所以应特别重视调整身体状况, 以便在比赛或考试中取得最佳成绩。

2.3 心理因素

在跳远考核或比赛中, 心理因素好的同学, 其水平的发挥就好;反之, 则差些。当然, 心理因素的好坏还要取决于平时的训练水平高低, 训练水平高的同学, 心理因素就好。但也有极少数同学例外, 他们往往平时的训练成绩较好, 但一到考试比赛中, 就不堪那种紧张气氛的重压, 暴露出其脆弱的心理, 导致整个技术动作变形, 那就更谈不上踏跳的准确性了。

2.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的有场地、气候、风向等。就场地而言, 塑胶跑道与炭碴跑道;松软跑道与坚硬跑道就有着明显的差异。就风向来讲, 顺风与逆风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 在不同的场地应适当调整不同的助跑距离, 以便提高踏跳的准确性。

3 介绍几种掌握踏跳准确性的方法

3.1 改时助跑技术

(1) 在不同质量的跑道 (或在3度~4度的斜坡上) , 进行长于全程距离的助跑, 并利用助跑标志, 以稳定最后6~8步的步长。

(2) 检查开始助跑时的预备姿势, 助跑开始阶段的步长和加速情况, 促使最初几步助跑步长的稳定。

(3) 进行变换节奏的加速跑练习, 以培养对跑速和动作的控制能力。

(4) 按预定的时间跑完一定的距离, 培养速度感。

(5) 击掌伴奏法, 学生按教师击掌的节拍控制和调整自己助跑的节奏, 从而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3.2 丈量步点

(1) 丈量短, 中距离助跑的步点, 一般采用频道步丈量法, 即从起跳板开始向前自然走双步, 走的走数一般为:跑的步数乘2减2;如丈量1 0步助跑时, 走1 8步即可。

(2) 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准确踏板的概念, 又不过于受到约束, 可在起跳点划较大的起跳区, 随着动作的熟练和步长的稳定, 起跳区应逐渐缩小到起跳板的宽度。

3.3 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学生或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特征施加影响, 使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 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 争取优异在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

3.3.1 改善心理品质的训练

改善心理品质的训练方法是注意力集中训练和意识品质训练。

(1) 注意力集中训练。

应把跳远的踏跳准确性确定为一个目标, 并且全神贯注地对待它, 不为其他念头所分散。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视物法:把踏跳的准确性视为一个目的物, 闭上眼睛努力回忆被观察物体的形象, 直到头脑中清晰地回忆出被观察物体的形象为止。

(2) 干扰法:采用噪音、色彩等方式进行干扰, 使学生们在注意力很难集中的情况下去完成动作, 以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改善集中注意力。

(3) 自我暗示法:起动前, 闭上眼睛, 先将整个动作在心里默念一遍, 进行自我鼓励, 我行, 我一定会成功。做完后再起动助跑, 这样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 意志训练。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在行动上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具体表现为自觉性、主动性、勇敢性、顽强怀、果断性、自制力等。

意志训练是在运动训练中有目的地使运动员或学生克服各种困难, 完成意志行动, 它的途径主要有以下

(1) 努力克服困难。

(2) 迅速采取和执行决定。

(3) 掌握心理自我调节。

(4) 学会自我培养意志能力。

3.3.2 促进技术掌握的心理训练

(1) 念动训练:它是在思想上完成动作的过程。如跳远运动员想象在跳远练习, 或想象自己完成踏跳准确这一动作的最佳方式。念动训练可每天进行五分钟。

(2) 生物反馈训练:借助现代化仪器, 把学生练习时的机体信息传递给学生, 使其经过反复练习, 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

运用以上的理论, 进行教学和训练, 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任教的班级急行跳远的优秀率, 每次测试都达到9 2%以上, 而获得这些好成绩, 关键在于我掌握了跳远中踏跳准确性的关键技术问题, 以上是我在跳远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和大家一起共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摘要:在跳远教学中, 踏跳是关键技术。而影响踏跳的因素很多, 其中踏跳的准确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就踏跳的准确性问题, 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踏跳,准确性,助跑,心理因素,节奏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格系统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走社区体育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