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县魔芋种植开发前景浅析

2022-09-13

魔芋又称蒟蒻,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球茎中含有大量葡甘聚糖, 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工和印染等领域, 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近年来成为我县新兴的特种经济作物。随着魔芋市场的不断升温, 为了对当前宁蒗县魔芋的种植开发前景, 有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是, 下面将对有关问题作简要阐述。

1 宁蒗县发展魔芋种植的意义

1.1 是宁蒗县培育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魔芋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够大量提取葡甘聚糖的作物, 而具有水溶、持水、增稠、稳定、悬浮、胶凝和粘接等特点, 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及由此所派生的广泛用途, 决定了以魔芋为基础颜料的魔芋产业或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1998年9月省政府将其列入“18个重点工程”九大重点产业。而以花椒、青梅、魔芋、青刺果为代表的结构资源开发创新, 也列入宁蒗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培育五个产业之一。在鼓励、扶持、创建企业的同时, 引导发展魔芋规模种植, 走公司+农户的路子。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带动、效益驱动、培植新兴农业产业, 引导农民围绕市场, 发展特色种植, 促优成势。由于魔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育期长这一特性, 需要年年续种和更新, 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 魔芋的种植, 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1.2 是推动宁蒗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宁蒗彝族自治县辖15个乡1个镇, 86个村委会, 5个社区, 1122个村民小组, 32个居民小组, 2003年末, 全县总人口23 5372人, 其中农业人口占90.83%。耕地面积为3.39万hm2。宁蒗县是一个典型的国家级边疆民族贫困县, 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 科技起步晚, 种植业结构单一, 产业化发展步伐极为缓慢, 成为制约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真正使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是各级各部门研究的重点, 而魔芋产业是优化全县农业结构, 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农民通过对魔芋的种植, 为企业提供优质的魔芋原材料, 而获得经济收入, 从而达到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目的。

2 开发魔芋的优势

2.1 区位资源优势

宁蒗县地处滇西北高原, 位于东经1 0 0°2 1′~101°16′、北纬26°35′~27°56′。年平均降雨量920 mm, 年均日照2 298 h, 年均气温12.7℃, 年均无霜期190 d。属低纬度高原气候区, 干湿季分明, 立体气候显著, 拥有丰富多样的资源。宁蒗县除高寒山区外9个乡镇适于魔芋种植, 耕地面积共计1.33多万hm2, 大部分土层深厚、中等肥力、土壤质地好, 适于魔芋的生长繁殖, 具备魔芋种植发展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

2.2 具有魔芋种植的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

当地群众在种植和食用魔芋方面历史悠久, 也具备了一些简易的加工技术, 了解魔芋作物的生长环境, 积累了一些魔芋栽培的基本经验。1998年, 在宁蒗县农业局的前头下, 向昆明、大理等地派出科技人员, 将花秆、绿秆白魔芋引入县内试种, 经过6年多的示范种植, 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从中探索出了一套魔芋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种植方式也由单一的种植到配合高秆作物立体套种, 魔芋产量大幅度提高, 到2004年, 魔芋667 m2产量可达1 500 kg, 充分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

2.3 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

以销带产, 以产促种, 市场的需求成为魔芋种植、开发的晴雨表。

近年来随着魔芋用途的增加, 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市场主要分布在日本、欧美以及国内沿海地区, 在国外销售价格精粉为6.4万元/t, 国内为3.6万元/t, 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加之, 由于丽江、永胜、宁蒗都具有加工魔芋的生产线, 对魔芋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企业为了争夺魔芋原材料, 而进行抬价收购, 鲜魔芋由最初1.00元/kg上涨到1.50元/kg, 使种植户从中尝到了甜头, 看到魔芋开发带来的效益, 从而充分调动农户种植魔芋的积极性, 芋农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和壮大, 种植的规模也因此逐渐得以扩大。

2.4 具有带动当地魔芋种植发展的龙头企业, 协会组织

近几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宁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开发, 先后成立了宁蒗县泸沽湖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魔芋产业技术经济合作协会, 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同时, 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 积极引进外来企业, 与先进地区的魔芋开发公司联手, 这一系列措施为宁蒗魔芋产业和市场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后盾。

3 魔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3.1.1 投入不足

宁蒗县魔芋种植的历史虽然很悠久, 但大面积的开发种植是近几年的事, 由于宁蒗县显示存在的农业落后情况, 使广大的农民想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也属难事。另外, 宁蒗县农产品开发公司由于起步晚, 规模小, 由于对魔芋种植的帮扶力度是十分有限的。要使魔芋开发产业化, 就必须在良种引进、鼓励农民种植、技术资讯等方面下功夫, 而这些都需要资金投入。所以说, 宁蒗县魔芋不能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

3.1.2 技术不成熟

魔芋产业是农业的新型产业, 虽然在国外及中国的发达地区并不鲜见, 但对于宁蒗县的农业人员来说, 似乎是新奇的事。魔芋种植技术性强, 包括良种的繁育、提纯复壮弃杂、病虫害防治及种植方式、种植密度等各个环节, 都需要先进的科技, 技术跟不上, 产业就不能提高。而在这方面, 宁蒗县的农业科技技术人员就显得很缺乏, 所以说, 技术落后也是制约宁蒗县魔芋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1.3 缺乏带动全县规模种植发展的示范样板基地。

目前, 宁蒗县的魔芋种植还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广大农村是零星种植、自给自足。因此, 抓好样板基地建设是魔芋种植向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关键, 只有遵循示范辐射引导的规律, 以点带面, 才能保证其产业健康发展。

3.2 魔芋开发应采取的措施

3.2.1 加强领导

加强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制定配套措施, 提高服务效率, 切实加强服务意识。目前, 应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 成立开发公司和技术服务站, 加强领导, 协调各方, 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种植, 只有这样, 才能让魔芋开发稳健发展。

3.2.2 扶持企业、建立健全“订单农业”运作机制

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其建立自身的良种基地, 通过基地带动农户种植, 建立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机制, 鼓励公司对外发展, 不断拓宽市场, 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实现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3.2.3 更新观念, 提高市场意识

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同时, 在市场协调下, 拿出一部分土地, 种植魔芋, 发展经济作物以促进增收。首先, 加大宣传力度, 使广大农民指导开发魔芋的价值;其次, 给政策、给技术、鼓励农民种植;最后, 积极拓宽市场, 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4 结语

宁蒗县具有魔芋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信, 有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指导、在企业的拉动下, 可以看到, 在不远的将来, 它将成为宁蒗县又一具有特色的经济产业。

摘要:魔芋是宁蒗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蒗县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 开发魔芋种植对宁蒗县产业结构调整, 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魔芋,开发前景,宁蒗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形成性评估对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下一篇:贵州省公路路基岩溶病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