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三章谨而信

2022-08-28

第一篇:弟子规第三章谨而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的是《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家可能对这句话比较熟悉,在康熙年间,有一位叫做李毓秀的秀才以这句话为总纲领,编写出了一部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训蒙文》,也就《弟子规》,三百年来《弟子规》已成为启蒙养正,教育后辈的最佳读物,这句话也被大家所熟识。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1)弟子:指圣贤弟子,具体而言指孔门弟子。 (2)入:指在家。

(3)出:指外出拜师学习。 (4)悌:指敬爱兄长。

全句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弟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要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断从中觉悟,圆满自己的德行。

这一章孔子讲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入则孝,出则悌”:孝悌之义,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讲的都是伦理亲情之爱,要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这是做人的基本。

第二个层次,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走到社会上,则要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还去亲近 1

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一个人做到这些,他就走出了一己之爱,能够有天下大爱,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事,走得更远。 以上两个层次都做到了,孔子才提出第三个层次,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要是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在这里,文、行是合一的,指自己去力行圣贤教诲。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层次是不断递进的,孔子首先要求的,是对父母兄弟的血亲之爱,做到行孝悌;然后发展到对天下苍生的仁爱,做到“谨、信、爱众、亲仁”,培养出良好的德行后,再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教化自己,达到更高层次的进步。实际上,这是孔子指出的一个人人格成长的正确过程,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七事具备,方以为人,这七事做到了,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个“人”, 要先立德学做人,然后再学习知识技能。而立德,首先要做的的是一个孝,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做不到这个孝,之后的一切都失去起点,无从谈起。知众书记说过,《论语》中的最核心思想就是孝。那么究竟什么孝?我们怎么做才是孝?孔子的学生也问过孔子这样的问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游去问孔子,什么叫做孝啊?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父母就可以了。但是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而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孝顺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反问。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遇到事情,年轻人替父母去做,遇有酒食,让给父母,但是仅仅这样就算是孝吗?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反问。

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孔子都铺陈了一些大家普遍认为是“孝”的行为:好好地养着父母,有什么好吃好喝的让给父母,有什么劳顿自己担当,但是,孔子都反问了一句,这些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这些就是孝吗?

孔子究竟认为什么是孝?在另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孝经》中,孔子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孔子说∶“对父母双亲的侍奉,平日里要言行恭敬;在奉养时,要和悦愉快;父母生了病,要焦急忧虑;父母去世了,要悲痛哀戚;祭祀先人,要庄重严肃。以上五件都做到,则才有资格可以称得上是孝了。”

那么孝只是对自己的父母双亲的情感吗?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2006年有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入选了感动中国,她叫林秀贞。她的故事很简单,在她30岁那年,有一次给邻居送饺子时,发现大冬天,没有儿女的两位老人正坐在冰凉的土炕上喝凉粥,于是就和他们说,以后我来养你们。

两位老人一开始都没有太在意,但是林秀贞却真的从那天开始,每天都去他们家,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就这样过了四年,有一天老奶奶忽然拉住林秀贞的手,塞给她两盒安眠药,原来这安眠药是老奶奶想留到自己和老伴儿动不了的那天吃的,但是经过四年,老奶奶相信林秀贞会给他们养老送终,才把这药交了出来。这件事对林秀贞触动很大,从那之后,林秀贞又先后赡养了村里六位孤寡老人,时间最短的7年,最长的26年,全部养老送终。而当别人问林秀贞是如何坚持照顾老人三十年时,她的回答出人意料的简单:“我母亲怎么伺候我姥爷和姥姥,我都是亲眼看到的,我就是学着做的。”感动中国这样评价林秀贞:“用三十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林秀贞这里所做到的境界已经可以说是仁爱了,但是这仁爱实际上正是孝的一种延伸,她最初的起点,不过就是一个普通农妇的孝敬之心-把别人家的老人当成自己家的老人,如此而已。 现在,我们可以给孝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了。

孝:是发自我们本心对父母的爱。我们行孝,不仅要好好赡养父母,更要理解他们,尊敬他们,让他们高高兴兴的,要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同时我们还要把对父母的这份爱推及到社会上,用一颗本真的孝仁之心来爱别人,来做人,做事。--也就是做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而这,正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基本。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李毓秀选择这一章来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是因为这一章教的是为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小孩子学好学懂这一章,才能正心,否则心不正,修身、齐家、治国就都成了一种空谈。反倒是今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片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培养。在我们周围经常能听到年轻人对长辈这样说“哎呀,你真笨,这些都不会”,而这样的话,实际上正说明了年轻人心中的傲慢在增长,仁慈之心在萎缩,知识在增加,智慧却在消散。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硕博毕业,读了很多书,可是许多人却忘记了做人的根本是孝悌谨信几个字。还是让我们再来看看孔子的这句话吧,在这看似极简单的道理中,停下我们略显浮躁的脚步,从为人最基本的环节出发,滋养初心,回归生命的本真之意。

今天,我就和大家学习交流到这里,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第二篇: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 第三课

四好学校《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

课题:入则孝 课节:第三课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上次课程我们也是讲到了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那么多,对于我们来说是无限的恩德,永远都报答不完。那报答父母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呢?就从对父母的每一个态度,每一个为父母着想的存心开始。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到真正的恭敬父母、孝顺父母。一个人只有恭敬自己的父母、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一颗恭敬之心才能长养起来。那有恭敬心的孩子会怎么样呢?他就会到外面自然而然的去尊敬一切长者,尊敬一切人。这样就为我们的人生之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会使我们能够有机会遇到贵人,来帮助我们。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恭敬心、有礼貌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才能够真正学到真本领。

所以说做人第一步,就是孝顺父母、恭敬父母。

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好,大家请把这一句来读一下。请看黑板:“入则孝”,起。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好,再读一遍。预备,齐。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有哪位同学从字面上理解一下?可以举手回答。好,请你答。

(“父母呼 应勿缓”的意思就是父母叫你,你不能慢一点,你就是立刻就要到父母面前。)

她说立刻到父母面前,为什么要立刻?因为要恭敬父母,是不是? (对。)

要马上到位。好,掌声鼓励。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哪位同学再补充? (当父母让你到他的身边的时候,你一定要先答应一声。如果太远的话,你一定要先答应一声,再马上过去。父母命令你让你做什么事情,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偷懒。)

好,掌声鼓励,请坐。

好,老师来总结一下。“父母呼,应勿缓”,就是当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马上答应,不可以迟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吩咐我们去做某项事的时候,我们一定不可以拖延,要赶快去做。

透过这一句话,也能看出一个孩子的存心。存心就是什么?存心就是满父母的需要,看到父母的需要,听到父母的需要,存心就是那一份恭敬。

我们先来看“父母呼,应勿缓”。那应该怎么做呢?当父母、长辈叫我们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回答呢?首先,比如说你在做某项事的时候,父母这个时候有叫你,那我们听到了,应该马上先答应一声:“哎!妈妈,我来了。请问妈妈有什么事吗?”你看这个“哎”,先答应一声,可能我们在房间里看书,父母可能在厨房里做事,这个时候喊我们,那我们要先答应一声,“哎!”这体现了一个孩子对父母恭敬的态度,而且让父母不会太着急。如果你都想着,父母叫我,我马上就走过去好了,也不用答应,父母这个时候就会很急切的在等待你,那就不好。所以说先答应一声,是为了让父母不着急,也是体现一份恭敬。

然后来到父母跟前,怎么说呀?“请问妈妈有什么事吗?”然后行一个礼,你看这个态度,对父母都是很恭顺的。然后妈妈会吩咐你,请你去做„„事。这个时候你要不要马上就去做这件事?你应该怎么做?

(重复一遍。)

为什么要重复?为什么要重复一遍妈妈吩咐的事呢?为什么?请你说。

(如果你去做的时候,忘了这件事,我们还得回去再问妈妈。) 你说的意思是以免自己忘记了这件事,重复一遍,是为了加深印象,把妈妈的吩咐牢牢地记在心里,才能做得好。再去问第二遍,会让妈妈很麻烦。是吗?

(对。)

好,掌声鼓励。还有补充吗?请你来说。

(如果你听错了,然后妈妈让你去做这件事,而你去做那件事了,妈妈没让你做这件事。)

特别好,以免听错了。那么我们重复一遍父母的吩咐,父母一听刚好是他们的意思,这样,你这件事就会做得怎么样?很合父母的心意,以免听错了误事。所以说很重要,重复一遍父母的吩咐非常重要。如果你做的不是父母需要你做的事情,你听差了,那你做完之后,即耽误了时间,最重要的是,又会让父母怎么样? (生气。)

就会让父母很不安,交代给我们的事情做得就不圆满。所以说,孝心孝行就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落实,重复一遍父母的话非常重要。怎么重复啊?

“妈妈,请问是让我去做„„事吗?”如果我们听差了,刚好父母可以及时的帮我们纠正。做完事情之后怎么办?是不是就结束了?那应该怎么做?做完事情了,应该怎么办呢?好,前面那位女生来回答。

(应该告诉妈妈一下,我已经做完了这件事。) 好,为什么要告诉妈妈一声啊?

(因为要让妈妈知道一下,不然妈妈该担心了。)

对,你看孝子的心是怎么样的?不能让妈妈担心!所以说要向妈妈回复“这件事情我已经做完了”,是不让妈妈担心。好,掌声鼓励。那还有没有其它的补充?为什么要回复一声?请你来说。

(因为让妈妈再看看,我们做得合不合格?好不好?) 如果不合格呢?

(不合格我们再继续努力。) 要不要马上改? (要。)

如果做的不合格,我们可以马上改。如果做得很合父母心思,我们就要再接再厉。好,掌声鼓励。

所以说做完事要反馈。第一是让父母很放心,第二我们做的事情对父母有这样的一个交待,父母可以及时地指点我们,发现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地去纠正,可以做得更好、更圆满,让父母更高兴,这样可以提升我们的做事能力。

下面,老师也想设计几个这样的情景练习:我现在来做妈妈,请同学们来做孩子。先请一位同学,请你。跟大家说一下这个情境。妈妈想让小红来擦桌子。妈妈今天在厨房里一直在忙,简直都要忙不开了。

“小红。”

(“哎,妈妈,我来了,请问妈妈有什么事吗?”) “我的乖女儿,你去帮妈妈把那张桌子擦一擦,好吗?” (“是让我擦桌子吗?”)

有这样的重复,特别好。“是的,是让你把这张桌子擦一下。” (“好的,我马上去做。”)

“好的,我马上去做。”你看“马上”两个字代表怎么样?父母的命令要赶快行动,立即执行。

注:同学正在认真擦桌子。

“妈妈,我做完了,您来看一下。”)

这个话应该是这样说:“妈妈,我已经擦完桌子了,请您看一下好吗?”是商量的语气,对吧?再来一次。

(“妈妈,我已经做完了,您可以来看一下吗?”)

“好的,我来看一下。嗯,桌子擦得满干净的,这么小就知道帮妈妈做事,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弟子规》没白学,妈妈很高兴。但是小红你看,擦完桌子之后你这个抹布有没有投啊?有没有洗干净啊?没有啊,我们做完事情要有始有终,擦完桌子了,要把抹布洗干净。而且妈妈发现你做事有一个优点,擦桌子的时候,她是把边边角角都擦到了,做得特别好。”

(“谢谢妈妈夸奖,我这就去投抹布。”) 非常好,给她掌声鼓励。

注:同学仔细投抹布,然后在老师协助下叠好。

叠抹布的时候怎么样?叠得方方正正的,虽然是一块抹布,能看出一个孩子的存心。

(“妈妈,抹布洗完了。”)

“真好,真是一个好孩子,你做事越来越让妈妈放心了,希望你继续努力,好吗?”

给这位同学掌声鼓励。

这回,请所有的同学们一起来当孩子。比方说,妈妈呼唤小明,你们全是小明,要怎么回答?马上答应一声,“哎,妈妈,我来了,请问妈妈有什么事吗?”行礼。

“小明。”

(“哎,妈妈,我来了,请问妈妈有什么事吗?”) “小明啊,你帮妈妈扫扫地好吗?” (“是让我去扫地吗?”) “是的。”

(“好的,我马上去做。”)

假如这个时候你把地扫好了,然后要向妈妈回复你做过的事情,让妈妈放心。要说„„

(“妈妈,我已经做完了,您看可以吗?”) 妈妈这时候检查了一下地面。“地面很干净,但是,小明,如果能够把书桌底下也扫干净就好了。”

(“好的,妈妈,我马上去做。”)

把书桌底下也扫完之后怎么办?向妈妈反馈。 (“妈妈,我已经做完了,您看可以吗?”)

“我再来看一下,这一回把书桌下面都扫干净了,这样做事就特别好,特别谨慎,你如果培养了这种做事谨慎的态度,妈妈对你就很放心了,以后还会交给你更重要的任务。好吗?”

(“请问妈妈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你去写作业吧。” (“是的,妈妈,我马上去写。”) 好,给自己掌声鼓励。

好,我现在是奶奶。奶奶呼,也要应勿缓;奶奶命,也要行勿懒。现在你们都是小丽。

“小丽。”

(“哎,奶奶,我来了。请问奶奶有什么事吗?”) “小丽啊,你帮奶奶去浇一下花吧。” (“是让我去浇花吗?”) “对,把阳台上的花都浇一遍。” (“好的,我马上去做。”) 做完之后回复。

(“奶奶,我已经做完了,您看可以吗?”)

“好,奶奶去看一下。都浇到了?可是我这盆君子兰怎么没有浇到呢?”

(“好的,奶奶,我现在就去浇。”) 那这盆君子兰也浇完了,然后给奶奶回复。 (“奶奶,我已经做完了,您看可以吗?”)

“我看一看,很好,很好,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盆花,一定要浇。”(“请问奶奶还有别的事吗?”)

“没什么事情了,你去做自己的事吧。” (“是的,我马上去做。”)

好,请坐。刚才我们进行的这些情景演练,用几个字也可以概括,叫“听思聪”。就是听到父母的呼唤,我们用这份恭敬的态度马上去行动。听到父母的需要,听到长辈的需要,“听思聪”。我们学学问要能够举一反三,不但是“父母呼,应勿缓”,老师呼、长辈呼都要“应勿缓”,这叫举一反三。

如果有的时候父母长辈没有呼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吩咐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办?哪位同学知道?请你说。

(没有呼唤的时候,假如姥姥在做饭,姥姥没有呼唤你,你应该走到姥姥面前,问姥姥,姥姥有让我需要做的事吗?)

真好,掌声鼓励。

老师概括一下,就是说如果长辈父母没有呼唤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他们的需要。就像这位同学说的这样就特别的好。你在家里有这样做吗?一定是这样的,再次给她掌声鼓励。好,请坐。

父母在忙的时候,父母疲惫的时候,我们都要看到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去帮忙去照顾,这就叫“视思明”。“听思聪、视思明”,聪明,什么是真正的聪明?能够时时的感受到对方的需要,感受到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等等,所有人的需要,你这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

古代孝子往往是不等父母吩咐,不用命令就能够做到“视思明”,看到父母的需要,然后去帮父母做事,照顾父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叫《孟宗哭竹》。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孝子叫孟宗。他年纪不大就知道,体贴父母照顾父母。有一年他的妈妈得了重病,卧病在床,结果孟宗就一直服侍在母亲的身旁,帮母亲盖被,帮母亲按摩,还帮母亲喂饭等等。

刚好这是一个严寒的冬天,外边还下着雪,孟宗的母亲就自言自语的说到:“唉呀,如果现在我能喝上一碗鲜美的竹笋汤该有多好啊。”你看妈妈没有让孟宗去做什么,但是孟宗听了母亲这样的话,孟宗是怎么想的呢?我无论如何也要帮母亲找到新鲜的竹笋。

于是孟宗就提着篮子跑到竹林里。可是这么冷的天到哪里去找新鲜的竹笋呢?孟宗越想就越难过,抱着一根毛竹就在那里哭起来。为什么哭啊?孟宗非常的着急是不是?他是感受到妈妈的需要,想尽力为妈妈做到、做好。但是冬天里寻找鲜笋非常的不容易,孟宗这个时候就非常的焦急。还有呢?孝子的心中他是时时的想着,要去满父母的需要。因为寒冷的冬天找不到鲜笋,孟宗非常地惭愧,非常地自责,他觉得自己的孝心孝行不圆满,做的不好,他想着想着这个眼泪就一滴一滴地滴到了雪地上。结果他眼泪所滴到的地方就听到突、突、突的声音,长出了几根新鲜的竹笋,为什么竹笋会长出来呀?

(因为这些竹子长出来,是因为孟宗的孝心感动了这些竹笋。) 感动了竹笋是吗?会感动竹笋吗?好,掌声鼓励。请坐。 请说。

(其实植物不也是有心的吗?) 植物也是有心的,植物也是有„„ (有他自己的感情。)

也是有他的感情是吗?就像我们的水,老师跟大家讲过水结晶的实验,水它也能够感受,也能够感知到我们的想法,何况是植物,是不是?好,掌声鼓励。 请坐。

的确是这样。我们的水它能够感受善良,感受美好的语言,会产生美丽的结晶。那竹子也一样,它也是被孟宗的这份孝心所感动。它也愿意来帮助孝子,来成全孝子这份孝心孝行,我们看孟宗,孟宗为什么会感动竹笋?感天动地呀,你看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困难,他想到的不是冬天里找不到竹笋,他想到的是如何能满妈妈的心愿,如何能让妈妈赶快好起来,他想到的是这个。所以说是这份孝心的力量感动了天地。所以说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

(坚强。)

我们要坚强,我们要勿畏难,我们要克服自己的坏习气、坏毛病,努力改掉。孝顺父母,真诚的心来孝顺父母,真诚恭敬之心来孝顺父母,不要想做不到,只想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努力去做到,我们会做的更好。而且一个孝子,他的孝心孝行做圆满了,那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如果父母还有对我们不满意的时候,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是谁的责任哪?

(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的责任?为什么? (因为我们没有照顾好父母。)

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对,这就是一个孝子的心境。一定是我做的还不够好。好,掌声鼓励。请坐。

如果我们凡事有这样的心态,我们就相信一定会克服困难。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孝子。所以说不能怨妈妈爸爸对我们做事不放心,不能觉得他们总是在管我们,总是在说我们,要反求自己的这一颗存心,这一颗孝心有没有跟孟宗一样?

(没有。)

没有怎么办?好,请你说。

(应该像孟宗那样让母亲开心,自己做的这件事情让父母开心。)好,掌声鼓励。

如果之前我们没有这种反思反省的心不要紧,今天老师告诉大家,我们听了孟宗的故事,我们从今以后反省自己的过失在哪里,这个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还不开心,就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圆满,要有这一份心,相信我们的父母会越来越高兴。

接着刚才的故事,孟宗看到竹笋长出来了,赶快就把这些竹笋放到篮子里,快步地跑回家,回到家向母亲报告:“母亲,新鲜的竹笋我已经弄到了,我马上给您熬竹笋汤。”孟宗在熬笋汤的时候他心里想的什么,你们知道吗?哪位同学能感受、体会到孟宗他在熬笋汤的时候,他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在熬汤呢?好,请你说。

(他带着一种有孝心的心情在熬汤。他在想把汤熬浓一些,适合母亲的口味。) 适合母亲的口味,熬的浓一些。好,真好。掌声鼓励。好请坐。 所以说孟宗一边熬汤,一边给这个汤注入了浓浓的孝子情。那你们说这个汤的结晶会怎么样?一定会非常美丽,就像看了爱与感恩的水,产生的结晶异常美丽。那喝了这样的汤,你们说是不是一定会非常健康啊。

(出现奇迹了。)

所以说奇迹出现了,母亲的病转好了,母亲的病为什么会转好啊?首先是什么?那位女生回答。

(因为他的儿子对他很好,而且很有孝心。)

世界上哪有比儿女孝顺父母更快乐的事呢?所以说孟宗的母亲因为儿子这样孝顺,母亲心情好,病情就会好转。而且儿子给母亲亲自熬竹笋汤,带着这种孝心来熬汤,这个汤一定非常有营养。有一句话叫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好,我们一起来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至诚的孝心一定会感天动地,一定会让父母安康,一定会让父母放心、安慰。不要等到父母去命令吩咐,我们要时时地看到父母的需要。

今天好热呀,妈妈下班以后回到家中,坐到那里可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脸上都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你看到了你可以做什么?唉呀,妈妈下班回来了,一句话都没有,然后坐到那里。

结果妈妈就说:“今天在单位里忙了一天。” (妈妈您热不热?我给您擦汗吧。) “唉呀真好,好,嗯,真舒服。”

刚才我女儿给我擦汗的时候,感觉特别的舒服。“哎呀,要是能喝上一口水就好了。”

(妈妈请喝水。)

“唉呀,我刚好想喝水你就给我端来了。这个水可真好喝呀,真舒服,我现在感觉不那么累了,浑身充满了能量,是我的孝心的女儿带给我的。”大家掌声鼓励。

我们应该时时地看到父母的需要,不用等吩咐,听到这样的话,看到父母这样的神态,你就应该知道自己做什么,只要你记住恭敬、孝顺,你每件事情一定会做的很好。而且每次做的时候一定会有提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遍,预备齐: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所以今天回家,我们要怎么做?听到父母的呼唤,一定看到父母的需要,一定要及时行孝。

好,那用我们智慧的眼睛看黑板。我们继续学习后面两句。来一起读诵一遍。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里边有两个字非常重要,哪两个字?你来。 (顺和敬这两个字。) 好,给她掌声鼓励。请坐。

很关键的两个字就是“顺”,还有“敬”这两个字。“敬”就是恭敬,“顺”要顺从,“顺”就是听话。所以这个“孝”,你看我们经常说要孝顺,还有要孝敬。父母在教诲我们的时候,“父母教”,父母在教诲我们的时候,“须敬听”,我们要很恭敬地来聆听。

“父母责”,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在批评你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态度来接受呢?我们要很顺从的接受。“顺”字左边是一个“川”,右边是一个“页”。这个“川”字就像水流一样,然后“页”是面,通过这个字我们看出来,人这个面部看上去像水一样,水是不是很柔顺呢?所以一个人如果做事都不违逆,很顺从,从他的面部能不能看得出来?

(能。)

一定能看出来。要顺理而为,要顺应正确的道理去做事,这叫做“顺”。所以,孝顺父母首先就是要听父母的话,要听话,还有要孝敬父母,就是要恭敬我们的父母亲。“父母教,须敬听”。

有一个叔叔,他都已经上班了,有一回他要从一个公立学校转到另外一所学校,这件事情他能不能自己做决定呢?

(不能。) 要怎么办? (问一下父母。)

要问一下他的父母。所以他在家里首先就把这件事情跟他的爸爸娓娓道来,把这件事情很详细地说清楚。可是没说几句话,突然响起了敲门声,他去一开门,原来是他的好朋友来了。

这时候你要怎么办呢?

(先让小朋友先进屋,等跟爸爸谈完之后再跟他玩。) 啊,跟爸爸谈完话之后再跟他玩,你要跟朋友怎么说 呀?

(请你先到我屋里玩一会儿,等我跟爸爸谈完事再跟你玩。) 好,给他掌声鼓励一下。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因为要对爸爸很尊敬。) 要对爸爸很尊敬。 (要先跟爸爸谈话。)

要先跟爸爸谈话。要听爸爸的教诲,听过之后才能做别的事,是不是?好,掌声鼓励一下。

这位叔叔和在座的所有非常有恭敬心的小朋友一样,他也是这样做的,他说请你先稍等一下,等我和我的爸爸说完话,我们再来一起聊。他把这件事继续跟爸爸说完,然后听过爸爸的意见,爸爸没有事情了,他才去跟这个朋友聊天。他在听爸爸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样子?要怎样去听呢?

(要有恭敬心的,安安静静地听爸爸说,不要心里毛毛草草的。) 不要很着急很毛躁,因为有朋友来了,可不可以着急呀? (不可以。)

不可以。好,给她掌声鼓励。你来。 (这时候一定要很安静很安静。)

要很安静的听,这时候爸爸说话可不可以插嘴呀?都不可以插嘴。给他掌声鼓励一下。

在学校里边,生活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向爸爸妈妈汇报。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有没有经常向父母请教?有没有?

(有。) 经常这样做的请举手。还真多,好,把手放下。这样爸爸妈妈就会对你在学校的状况有所了解。如果你回家不跟爸爸妈妈说什么,爸爸妈妈都不知道你在学校的状况怎么样,那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要有多担心,每天要多操多少心。

父母教诲的时候,我们为什么首先要听话呢?老师做一个比方,比如说我们的圣贤教诲,把它比喻成一个楼,比如说它是二十层楼,我们《弟子规》的教诲它就在二十层楼,父母亲,我们的老师的学问呢?在十几层。那你的学问呢?在几楼?

(在一楼。)

在一楼,同学们很谦虚,特别好。我们在„„比如说二楼吧。你看,圣贤人的教诲他能够看到全部,因为站得高他能看得很远,无限远。我们的父母老师他在十几层,他能够看到这么远的地方,那你呢?你能看到多少?你能看到这么多。你看父母看到的东西你能不能看到?

(看不到。)

看不到,圣贤人看到的东西呢? (更看不到。)

更看不到,是不是?所以爸爸妈妈老师,他们对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指导,他们看的是很远的,看的是我们将来的前程、一生,圣贤人也是为我们一生做考虑。我们的目光所看到的东西比父母要少很多很多,是不是?父母的经验智慧要比我们多,圣贤人的智慧也是我们没有办法比的。

可能爸爸说的两句话,没说两三句,我们想:哎呀,这个我听过了,我知道了。知不知道?你知道吗?这么多地方你还不知道,很多道理你还不明白,这个时候要怎么办?你要做到听话。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父母和老师都是为我们的一生负责。

还有,我们现在都得到了一本宝书是什么? (《弟子规》。)

所以我们要按照《弟子规》去做,听《弟子规》的话,听《弟子规》的教诲,听圣贤人的教诲。所以,也要“《弟子规》教,须敬听”。

当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父母责”要“须顺承”。在汉代有一个大孝子,他的名字叫韩伯俞。他小的时候,他的母亲非常地爱护他,对他也非常认真地教诲。当他犯了错误的时候,他的妈妈就会很严厉地批评他,有的时候还会用手杖来责罚他。当他慢慢长大了,他的妈妈当他犯了错误,有没有因为他长大了,就不像小时候那样责罚他呢?没有。仍然是拿起手杖来责罚,甚至一直到他都胡子一大把了,然后都做了大官,犯了错误以后,他的母亲还是依然要拿起手杖来责打他。这个时候韩伯俞都是怎么做的呢?他从小到大都没有改变过,都是把身子弓起来,让他妈妈把手杖打在他的身上,都是很顺从。每次都说:对不起,妈妈,我错了!等他妈妈打完了,过后消了气,他又来到妈妈身边,让他妈妈开心。

后来有一回,他的妈妈依然在他犯错误的时候,用手杖打他。这一次跟平常不一样,韩伯俞流下了眼泪,他哭了,哭得很痛心。他的妈妈就很奇怪。她说:从小到大,我责罚你的时候你从来都是忍受,也不辩解,从不争辩,都很顺从,这次你怎么哭起来了呢?是不是因为我打得太疼了?韩伯俞就说:“不是的,妈妈,因为过去你用手杖打我的时候,打在我身上很疼,证明妈妈的身体很强壮,那我和妈妈在一起生活还有很久,我会经常地承欢膝下,所以想到这里,我都不会觉得疼,不会因为疼而感到痛苦。”他都会怎么样?很欢喜、很高兴。“这一次妈妈打在我身上都感觉不到疼了,说明妈妈老了,没有力气了,年老体衰,觉得陪伴妈妈,和妈妈一起快乐的日子越来越少,所以想到这里的时候就非常地痛心,就哭了起来。”他妈妈听到这些之后,就把手杖放下了。

母亲幸不幸福啊?非常的幸福。看到她的儿子有一颗至孝之心,从来不想自己,念念想的是母亲,妈妈会非常的欣慰,她已经很满足了。

我们看妈妈在责罚你的时候,妈妈心里想的是什么?妈妈是怎么想的?妈妈为什么要批评你,有的时候还会责打你?

(让你不听话,不听话就打你,让你记住,看你下次还犯不犯,但其实妈妈有的时候心感觉还是很痛。)

看,他已经体会到了妈妈的心意,看到你犯了错误,希望你不要再犯,记住这次教训,所以要打你,打在你身上,结果妈妈痛在心里。

(就像拿小刀刺进妈妈的心里。)

就像用刀割在妈妈的心上一样,是不是?妈妈打了你,妈妈都颤颤地心痛。但是妈妈虽然心痛,还要责打你,为什么?

(为了你以后的前途。)

为了你的一生,为了你以后的前途。好,给他掌声鼓励。 他已经体会到了妈妈的心境。当下你提起的是什么心啊? (应该感谢父母。) 要很感谢父母。

(因为他指出了我们的缺点,为了让我们长成参天大树。) 让我们长成参天大树,好,给她掌声鼓励一下。

要有感恩心,感谢爸爸妈妈。当时我们也像韩伯俞那样。你看妈妈批评你的时候,妈妈生不生气啊?妈妈生气的是你吗?是你身上那个缺点,真希望赶紧这个缺点快点去掉。韩伯俞有一颗至孝之心,念念为父母考虑。所以他的人生才会有成就,他也是一个忠臣。

父母在批评你的时候,他生气了。人一生气,他的身体就受到了伤害,一生气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而这种伤害,他的身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啊?生一次气,需要三天身体才能恢复。但是我们想想有谁愿意生气啊?有谁愿意自己的身体受伤害啊?有没有人愿意啊?

(没有。)

没有。那我们的父母为了让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宁愿让自己身体受伤害,也不愿意你的德行亏失,也不愿意让你学坏,不愿意让你堕落。他希望我们的德行、学问能够不断地提升。我们都是孝子,不能够让我们的父母身体白受到伤害,不光是身体受伤害,父母的心都受到了伤害。我们要用父母的这种付出换来下一次绝对不犯同样的错误,父母批评你之后马上就改正。

孔老夫子有位最好的学生叫颜渊,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不二过”,就是不犯同样的过失。改掉自己的缺点,这样爸爸妈妈最高兴,爸爸妈妈最欢喜。

当爸爸妈妈批评你的时候,你首先要说:“对不起,妈妈,我错了!”妈妈批评你,你要马上认错。然后:“谢谢您指出我的缺点,我一定改正!”一定改正很重要,当别人指出你的缺点要不要感谢?

(要。) 要感谢。

比如说今天你的脸上有一块脏东西,你自己能不能看到啊? (看不到。)

你不知道,这个时候别人告诉你,你的朋友告诉你:你的脸上脏了,快把它擦掉。这个时候,你要不要感谢他啊?

(要。)

你还会不会不满意、埋怨,会不会不高兴?还会不会跟他辩解:不脏,我脸哪儿脏啊。这样的人有没有智慧?

(没有。)

有智慧的同学一定会马上把自己的脸洗干净是不是?这样做对自己才真正有好处。所以当别人指出你的缺点,你还要不要说:“我没有这样的错误啊!”还要不要为自己辩解?

(不要。)

这样做的人他是不是有智慧?不是。所以对指出我们缺点的人要不要感恩?

(要。)

要不要马上改正,把这个缺点去掉。 (要。)

还是要继续坚持?这样的人傻不傻? (傻。) 所以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傻孩子,我们要做有智慧的孩子。能够帮助你把脸上的脏东西去掉的人他是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啊?

(是。)

所以“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所有指出我们缺点的人,都是我们人生当中的贵人。因为别人帮助我,看到我的缺点,帮助我变得越来越优秀,更加的完美,你的德行都不断地提升,将来你才能成才,你才会有成就。所以都是这些贵人的帮助,成就我们的人生,我们要感恩所有指出我们缺点的人,所有批评我们的人。

人生当中指出我们缺点最多的人是谁啊? (父母。) 父母;还有哪? (家人。)

家人。父母、长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还有老师,所以指出我们缺点最多的人,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贵人。

同学们看好了,坐端正。今天比如说,你正在写作业,妈妈看到你的作业写得非常的潦草,勾勾画画、乱七八糟,字写得也不好看,妈妈怎么样?

(生气了。)

妈妈越爱你,看到你的缺点就会越严厉地批评你,这都是一颗对你的爱心。比如说,同学们就来演小红,我来演妈妈。“小红,看看你的作业,怎么写得这么乱?”妈妈可能不是说这一句,妈妈可能会说很多很多,这个时候要不要不耐烦?

(不要。) 不要不耐烦,我们要学习韩伯俞,当下我们应该想:就是因为我做得不好,让妈妈这样生气,当时提起的是自责。

“看,你的作业怎么写得这么乱七八糟,那你明天交到学校的时候,老师看了之后,一定会让你重写的,这样的作业是绝对不可以交到学校,这是对老师的不恭敬。‘字不敬,心先病’。你写字要工工整整、端端正正、干干净净。”然后还要说很多,这个时候怎么办?

(对不起妈妈,我错了,谢谢您指出„„)

等一下,你在说的时候要注意你的“面”,“须顺承”。顺,左边是“川”右边是“面”,看看你的脸,是不是像水流那样柔顺。

好,再来一遍。妈妈批评你了,之后你怎么说?

(对不起,妈妈我错了。谢谢您指出我的缺点,我一定改正。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好,同学们,请全体起立!现在全部同学演小明,你们要做孝顺的小明是不是?要做“父母责,须顺承”的小明,要做“父母教,须敬听”的小明,那我给你们来演姥姥。姥姥、姥爷对我们也是非常的关爱,看到我们的缺点,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他也会帮我们指出来。然后可能他在说的时候,也会说很多很多,给你们讲很多的道理,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因为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看得会更加的长远,他们人生经历更加的丰富。所以我们要用一颗最恭敬的心来听我们父母、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教诲,给我们的批评指正。

“小明!端碗的时候一定要恭敬!你看你坐在那里吃饭,一定要坐端正。吃饭的时候都不许说话,要保持安静!”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会跟我们说很多人生的道理,比如说现在我是姥姥,我站着说话,你们要怎么办?

(站着听。)

那站着听的时候要怎么站着呢?要很恭敬地站着听!说了很多的时候,眼睛要不要离开你的长辈?

(不要。)

眼睛都要一直看着。然后对你的教诲批评说完之后,你要怎么说? (对不起,姥姥我错了。)

等一下,停,我们准备好了吗?先有个准备,想想我们用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存心、态度,真正用感恩心、恭敬心,然后面部要很柔顺,去说。现在有两个人,没有很恭敬的聆听老师的教诲,其他同学都非常恭敬。好,他们也能做到“老师责,须顺承”,马上就改掉了,老师指出你们两位同学的缺点,你们要怎么说?

(“对不起,老师我错了。谢谢您指出我的缺点,我一定改正。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然后怎么办?鞠躬。非常好!给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掌声鼓励一下。

好,我们回到刚才姥姥批评过你了,注意自己的心境,调整,站端正。跟姥姥说话的时候要立端正,跟长辈、父母都要这样做。好,大家一起说一遍,看着“姥姥”。眼睛看着“姥姥”,不要看黑板了。预备,齐:

(“对不起,姥姥我错了。谢谢您指出我的缺点,我一定改正。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好,给各位同学掌声鼓励!好,请坐,非常好!

当长辈、父母、老师,身边所有人指出我们缺点的时候,就要用这样恭敬、感恩之词来回应。相信你这样说完之后,你的父母、长辈、姥爷、姥姥、爷爷、奶奶还有老师听到之后,他们会怎么样?一定会很欣慰、很高兴。

然后呢?比如说你正在吃饭,姥姥给你教诲了,你马上就要怎么样?——改正自己的缺点!马上坐端正,不能再说话,然后安安静静地吃饭。写作业,妈妈批评你了之后,马上你的字迹就要怎么样?——就要很工整、很干净。不等妈妈说“重写”,就要重新地写,这样才会让妈妈感到欣慰。

如果,爸爸妈妈有的时候误解我们了,比如说:老师误解你了,比如你俩,明明是另外的那个同学说话,结果老师以为是你说话了,结果老师在批评你,你要怎么办呢?然后老师当时很生气,因为老师不愿意看到自己心爱的学生犯这样的错误。好,你来。

(“对不起,您说错了!这个错不是我犯的。”) 好,你请坐。我们认为他这样说对不对呢? (不对,老师可能想:嘿,你犯了错还想辩解?)

有可能老师不因为这个而感到欢喜。作为学生、作为孩子,我们念念想的是什么?让父母欢喜。当父母正在气头上,老师正在气头上,再继续解释的话,会让长辈更加生气,认为你知错不改。当你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谢谢您指出我的缺点,我一定改正。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那这样的时候,老师会很安慰。然后,犯错误的同桌呢?他会怎么样?他会惭愧!是不是?他还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不会。)

所以,你看你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让他升起了惭愧心,他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这才是朋友互相劝谏的好方法。老师也会很开心,有没有再继续辩解、解释的必要了?还有没有了?没有这样的必要了!是不是?一切都解决了。

所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它重要的就是什么?我们的那一份恭敬之心!

同学们你们相不相信?你们将来道德、学问有多大的成就,现在你们的父母、长辈都能看得出来?相不相信?

(相信。)

为什么呀?根据什么? (看这人有没有孝心。)

看他有没有孝心。好,还有吗?请坐,非常好。来。 (看他上课是不是听讲。) 上课认真听讲,说明是什么心? (恭敬心。)

好,给她掌声鼓励。看一个人将来会不会道德、学问有成就,最重要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恭敬心!你们希不希望将来你们的人生能有成就?

(希望。)

希望,就长养我们的恭敬心。你看同学们现在很恭敬地跟老师鞠躬,这就是恭敬心!你对你的《弟子规》这个经典很爱惜,每次看书之前,读书之前把手洗干净,这就是恭敬心!当父母亲教诲你,父母亲批评你的时候,你都能够很恭敬、很顺承,这是恭敬心!这样就会得到父母、长辈对你的教诲,他们会把自己的人生经验都教给你,你的人生会处处遇到贵人,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你、指正你。所以你就会很快的进步,很快的提高,你的人生将来一定会有成就。

第三篇:读了弟子规后(读弟子规有感)

读了弟子规后,我懂得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宽宏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的收获。

当我读到“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经听 父母责 须顺承”我想到了自己,那是在四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那时的我一度迷恋虚拟的网络游戏,每天放学便沉迷在有戏中,无论妈妈怎么说我都听不进去,结果成绩一落千丈。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趁着妈妈出去买菜,打开了电脑,可谓是玩得昏天黑地,连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站在我旁边我都没有发现,关掉电脑去学会习好吗?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我连头也没抬,继续在游戏冲杀。突然,电脑的屏幕一下黑了,是妈妈拔掉了电源,我炸雷般跳起来,冲着妈妈吼道,你干什么?你讨厌,妈妈惊呆了,片刻一记耳光重重的落在我的脸上,我一把推开了妈妈,跑回到自己的房间,重重的甩上了房门,没有想到这个举动激怒了妈妈,她忍耐已久的怒火爆发了,抄起衣服挂劈头向我打来,瞬间我的胳膊,后背挨了好几下,火辣辣的疼痛让我屈服了。我求饶着,妈妈别打了,我错了,我的话音还没有落,妈妈的扬起手停在了半空中,她的身体随之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脸色苍白,手无力的垂在地面上,我被眼前的情景吓傻了,突然间我一下子意识到,妈妈是犯心脏病了,顿时一种死亡的恐惧向我袭来,我疯狂的四处找药,却怎么也找不到,我无助的嚎啕着喊,妈妈药在哪里啊!妈妈用力的睁开眼睛,她的目光示意我她的包里,我飞了过去,哗啦一声,倒出了

所有东西,那瓶妈妈平日吃的救心丸滚落在我的脚边,我迅速的道理一粒,放入妈妈的口中,几分钟过去了,妈妈恢复了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对不起孩子,妈妈没有吓到你吧,你真是勇敢的孩子。听了妈妈的话我哭着像婴孩一头扎进了妈妈的怀里。

自那次以后,我很少再惹妈妈生气了,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碗,拖地。因为我懂得了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抵不过母爱,所有的幸福都不能缺少母爱的陪伴。我想,幸福的成长是和母亲去采撷每一丝欢乐,每一次成熟,每一次希望,每一缕阳光。母亲润物细无声的爱,无时无刻不滋润着我的心田,母亲用爱的甘霖带给我青春的绿色,送给了我一个七彩的人生。

感谢老师让我们学习弟子规,书中的道理让我明白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儿亲不待”的道理,再回想当初,我真是愧疚极了。古人说“雌鸭尚还哺,羔羊尤跪足。”小乌鸦还会把食物留给父母吃,小羔羊吃奶水后,还会跪着想母亲表示感谢,一个懂得做人的人,不仅要懂得好好学习,诚实守信,还要懂得如何孝顺父母、尊老爱幼。

而现在,古人眼中的孝道整一点点被人遗忘,我希望学习了弟子规能唤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顺。

09级3班

柯鑫源

第四篇:《弟子规》观后感: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

一直感觉传统文化似一座巨大的宝库,丰富且深邃。而今看了《弟子规》的光盘后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话,那就是道德。成为一个有德人的必须外在上,能够获得众人的支持与帮助;内在看,可以收到得到心灵的安宁。即:外德于人,内德于己。。这一幕持久的执着,让我止不住地品味生命,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坦荡。

学习传统文化,学会快乐地生活,做胸怀坦荡的人,以平常心对待人生,对待功利,对待追求,淡泊致远,心底无私,构造幸福人生。看了弟子规的盘后,对我感处挺深的有两个地方,一是人与自然方面。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水龙头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会干呢?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朋友还正在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砍一棵树就要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更不伤害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共生、共赢、共荣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请记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还有一方面对我感处挺深的就是孝顺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孝顺是最基本的基础。人要学会孝顺,学会了孝顺,便学会了爱自己和爱他人。孝顺的人,他是绝对可以和周边的人和洽相处的。而一个不会孝顺的人,他必常与人合不来,因为一个连自己的尊长都不知道爱的人,你叫他如何去爱他人?

孝顺是一个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才把我们安全的抚养长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样高,如海水一样深,这一种恩情,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到底我们该怎样孝顺父母呢?在生活上,物质的需求已不成问题,主要是精神上的关怀,要让父母满足,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忙或者是个人的原因而忽略了父母,在外打拼的同时,不要忘记家中的父母。回报父母,其实很简单:平时多打电话问候一下,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感到后悔莫及,等有些事你懂了,但已没有去做的意义了。因此,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尽力去做。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让自己无愧于心。要知道:我们过得幸福,父母才会快乐。

入则孝,出则悌,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父母子女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第五篇:弟子规相声

203班国学相声表演《弟子规》剧本

指导老师:唐丽花

参演人物:

甲:袁品相

乙:付嘉亮

众村民:203班全体学生

甲:(上场)万水千山总是情,给点掌声行不行?

乙:(边鼓掌边上场)辛苦辛苦,我看,我再不给点掌声,你就冷场了。

甲:在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的今天,我会冷场吗?你知道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乙:嗬,出口成章呀。这是《弟子规》中的《泛——爱——众》

甲:知道就好,你来干嘛?“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如果没事,一边呆着去。

乙:行啊,《弟子规》学得不错呀,(翘大拇指)

甲:(得意——摇头晃脑)那当然,“弟子规,圣人训”嘛!

乙:那我考考你:《弟子规》由几部分构成?

甲:(高傲地)(伸手指)八——部分。

乙:(紧接着)哪八部分?

甲:(数手指)一《总序》、二《入则孝》、三《岀则悌》、四《谨》、五《信》、

六《泛爱众》、七《亲仁》、八《余力学文》。

乙:不难为你,你说你会背诵哪一段,背诵背诵试试。

甲:随便挑选。

乙:好,爽快。来一段《入则孝》,怎么样?

甲:(快速——模仿七品芝麻官念状纸------一气呵成)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敬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乙:(翘大拇指)太快了,慢点行吗?

甲:快了?有慢的,听好了。唱: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乙:嗬!唱起来了!

甲:唱:我还会舞呢。

乙:(吃惊)舞?武术呀!是打拳——还是耍刀?

甲:(不屑)少见多怪!看好了(边唱边舞)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乙:(羡慕地)哎、哎、哎、哎,你咋会那么多?

甲:(自豪)这算多吗?告诉你吧:自从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以来,我们爱华学校从中央首脑到地方基层全——都行动起来了。

乙:哎哎——打住打住,你们学校还有中央首脑?

甲:有呀,我们学校的李校长呗。

乙:那地方基层——?

甲:各——个——班——级。在我们学校,校长就是中央首脑;主任就是总理;班主任就是县长;

班长就是乡长;组长就是村长;其他的——嘿嘿——校民呗。

乙:校民?

甲:我们学校的公——民。

乙:哦——国家机制挺健全的呀。

甲:总之,在我们学校,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校民,全——都行动起来了。

乙:全民动员呀!

甲:每一个“县”、每一个“乡”、每一个“村”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多种多样的、形形色色的学教活动。

乙:怎么个“轰轰烈烈的、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多种多样的、形形色色的”?

甲:首先,我们学校在李校长的领导号召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诵读《弟子规》启动仪式;

其次,全校上下,集思广益,开发出有关《弟子规》的舞蹈、相声、小品、快板、故事等等等等《弟子规》产品。我们学校的校民,在游戏中学,在快乐中学,(双手合十——向往地)充满了乐趣,洋溢着激情!

乙:不错!那学了《弟子规》,你们学校有什么变化吗?

甲:变化?老大——老大喽。自从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以来,我们学校的天——更蓝了;

水——更绿了;花——更美了;空气——更清新了。全校师生一派和谐。来来来,听听我们二(3)班的校民给你诵读一段《出则悌》(乙走)

乙:我得赶紧回去,我们也要这样学!

甲:哎哎,别走呀。还没有谢幕呢。(乙回)

甲乙:(大声齐诵)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学国学经典,做文明少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再见!(挥手下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支部书记培训小结下一篇:党支部主题党日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