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一首金曲

2022-08-10

第一篇:一个时代一首金曲

时代金曲 岁月流歌

中国近现代的流行音乐,最早出现在上海,20世纪30年代,以《天涯歌女》《夜上海》为代表,一方面反映了上海一片繁华之景,灯红酒绿的城市风貌,也反映了门户大开后,上海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演奏乐器和音乐风格的变化,《天涯歌女》的伴奏是中国传统乐器,比如箫,笛等,《夜上海》则以西方管弦乐器为主。30年代后,随着九一八东北沦丧和七七事变华北沦丧,出现了大量的抗战歌曲,这个时期代表作有《旗正飘飘》《长城谣》,主要是鼓舞士气,激励着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护家卫国。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也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战争过后,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候以各种民乐为代表为新时代歌功颂德的歌曲就出现了,代表作《浏阳河》,49到76年,那些《读毛主席的书》《大海航行靠舵手》《俺是公社饲养员》这些政治意味比较强的歌,很明显的体现了时代特色。80年代的音乐相对前一个时期,更加丰富。一方面,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歌颂社会主义的像《我为祖国献石油》依然很流行。另一方面,香港,台湾流行曲进入内地,大家都熟悉的邓丽君也是这个时候进入内地的,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她的歌被评价为靡靡之音。但是,很快就走遍大江南北,挡不住人民群众的热情,我小时候我爸经常买磁带,印象中第一首就是《小城故事》。还有,大陆以崔健,黑豹乐队为代表的摇滚开始出现,代表作《一无所有》《无地自容》。摇滚反映了人民控诉或者说宣泄的需要,80年代也是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香港主要以张国荣为代表,台湾主要以邓丽君和刘文正为代表,这两个人都是小清新,走的也是文艺清新路线,刘文正的校园民谣像《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一时广为传唱。很快,出现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罗大佑,当时在80年代,台湾经济一片繁荣,怎么会出现了他这么奇怪的人,罗大佑的代表作《未来的主人翁》创作于1984年,当时真的是让人不能理解。但是,很可惜,30年后,歌词里那个想要避免的世界已经全部实现了,“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 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 成为电脑儿童。”他这位台湾音乐教父被评价为,在一个新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已经把这个时代的挽歌写好了。他的歌很多都是这样,另一首很有趣的歌,是《皇后大道东》,政治映射很强,当时香港97回归的时候,有人请他作曲,他的《东方之珠》差不多是满足了官方需要,但是《皇后大道东》却反映了香港人民对未来的恐慌。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当年的香港回归,并不是像我们学习的那样,什么实现了祖国统一的梦想这些豪言壮语,也许真的有点儿一厢情愿吧。当时的香港,经济繁荣,城市文明很发达,虽然地方小,但是在国际上地位还是挺高的,虽然被英国殖民统治,但是确实很发达。97回归,很多人对未来都是不知所措,不仅在歌曲中,在李碧华的作品中也体现出,香港人民的97“末世感”。这些都是政治,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但是香港地位的变化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80年代末,大陆的摇滚暂时谢幕了,这时以高晓松,老狼为代表的校园民谣开始登上舞台,90年代初,这些记录校园爱情,(主要是初恋),校园友谊的歌曲,也是最初的原生的爱情歌曲,和友谊歌曲。代表作《恋恋风尘》《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90年代初,一个重要的音乐思潮就是以《好人一生平安》为代表,呼唤大家都去做好人,来歌颂人性人情美的方式来表达时代的温情。之后的大陆乐坛也出现像那英,毛宁,杨钰莹为代表的优秀歌手。90年代后,香港乐坛主要以陈奕迅,王菲为代表,陈奕迅是在商业环境下发展的文化歌手。同时期,台湾主要是以周杰伦为代表。新世纪之后,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第二篇:音乐案例《一首歌引出的一个剧》

一首歌引出的一个“剧”

——谈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提要】

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一项综合性音乐创作活动,已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重视。但现阶段由于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引领与指导还不够到位,常常使活动变成了走过场,而没有达成应有的教学目标。本案例通过介绍一次开展得比较成功的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来阐述教师应如何在活动中进行组织、引领与指导,总结了活动成功的原因。并且就现阶段在开展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探讨。

【主题阐述】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创作学习对发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有着特殊的意义。音乐戏剧化表演,属于音乐创作活动中的一种,是将学生熟悉的歌曲、乐曲或者喜爱的剧目配上学生自己创编的歌唱、器乐演奏和动作进行表演,有音乐、有情节、有角色(《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这种活动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活动中学生能获得一种全面、丰富、综合的音乐体验。

在我们的新教材中也安排了这样的一些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然而面对这样的音乐创作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能会产生一种畏难的情绪,因为,音乐创作活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充满着神秘感,有点高不可攀和无从着手的感觉。于是我们经常把这样的创编活动处理成即兴的歌表演,教师在创编表演活动前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我们就分成小组来进行表演吧”,接着学生们自由地跟着音乐,按音乐作品的内容边唱、边表演动作。然后,教师点评,活动就结束了。这样的创作表演活动由于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不到位,成了匆匆而过留于形式的活动,既不可能深入,也不可能丰富,当然就激发不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因此,如何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和表演的热情,触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创编(或改编)、剧情创编(或改编)、动作创编,最终让学生进入角色和情境来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作品,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去思考的一个课题。 【案例描述】

上学期我在三年级开展了一次,以《小乌鸦爱妈妈》为主题的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目的是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领,能让学生们以歌曲内容为基础,创编出更为丰富的故事场景、情节和人物,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表演。整个创编活动的预设是两课时。

1 为了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我这样引出活动主题:大家都被《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感动了,如果我们能把这首歌曲中的故事情节表演出来,那么,一定会感动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向小乌鸦学习今天,我们就来演一演《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为了保证活动有序地开展,我首先向学生介绍活动的组织形式:现在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剧团,每个同学都是小剧团里的演员,先请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小团长”。【“小团长”,可以起到调解活动中的矛盾、组织大家参与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等作用】

创编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并进行简单的表演指导。师:“这个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呢?”(生:小乌鸦和乌鸦妈妈)“两位同学扮演小乌鸦和乌鸦妈妈,那么,其他同学可以扮演什么呢?”(生:乌鸦妈妈的家、野菊花等)“太好了,“野菊花”还可以唱起来、跳起来……”接下来是分组进行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创编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组织小组进行展示表演,并请学生点评各组的表演。师:“你们觉得每个小组在表演中,特别有创意或感动你的地方是什么?”(生:第2组的同学手拉着手围成的乌鸦窝真象!、第1组同学把外衣脱下来当被子盖在乌鸦妈妈身上,我觉得很感人?、最有趣的是两个同学扮演成了小虫子在地上爬,后来被小乌鸦拖走了。……)

创编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指导学生在前一次表演的基础上,对人物、情节、音乐等方面进行再一次的创编。师:“第三组的小朋友又为这个故事创设出了新的角色——小虫。老师觉得这个故事发生在树林里,当小乌鸦去给妈妈找食物的时候,它还会遇到谁呢?我们还可以增添一些新的故事情节和角色,不过增添的角色应该和故事的情节有联系。”(生:老师我觉得小乌鸦可能会遇到小黄莺、小蝴蝶,它们让他去玩……)“故事里的对话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曲调或者自己编的曲调唱出来,就象我们在音乐剧中看到的那样就更棒了。因为故事内容更丰富了、角色也增加了,所以我们八个小组合成四个表演大组来进行表演。”【教师提供给各组一些道具,有小菊花、柳条、小乌鸦和老乌鸦头饰等,目的是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创编活动的第四个环节是各个表演组上来表演以及师生共同的点评。我先请学生们对各组的表演进行点评,让他们说说表演中哪些地方有创意或者哪个角色表演得好。接着我点评每个小组创编表演中的亮点,并提出一些可以改进的建议:第一组的乌鸦妈妈表演得真象,她看到天晚了小乌鸦还没回来,就焦急地说:“小乌鸦!天这么晚了你在哪儿?快回来吧!”;第二组改编的歌词最有创意。乌鸦妈妈病了,小乌鸦急急忙忙去找乌鸦医生,他遇到了小伙伴找他玩,小乌鸦唱道:“我的妈妈年纪大呀,躺在屋里飞不

2 动呀,吃不香来喝不下呀,我要去找鸟医生。”;第三组还用画外音的方式引出故事——从前,有一棵高大的树上住着乌鸦妈妈和它的孩子,她每天都要飞很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长大了!乌鸦妈妈老了……;第四组在小蝴蝶劝小乌鸦去玩的一场戏里,大家批评小蝴蝶用了《劳动最光荣》中的“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用得真好。老师觉得为了和故事的主题更贴近些,歌词可以改成“不爱妈妈不爱家,我们大家不学它”。 请同学们根据大家的意见,再去改进和完善自己组的表演。

这次创编活动最后的呈现方式是:在班队活动课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妈妈爱我,我爱她”的表演活动。活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们在表演时都很投入,很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与思考】

这次以《小乌鸦爱妈妈》为主题的戏剧化表演活动,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去引发学生进行创编和表演。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们的表演热情和创编能力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比如:“两位同学表演两条在地上扭动的小虫” 、“用画外音讲述乌鸦妈妈喂养小乌鸦的故事” 、“用歌曲《劳动最光荣》引出小蝴蝶和小乌鸦的对话”等等。这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较好地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情感、创造相结合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们体验了探索、实践、合作、创造的自主学习方式;

(三)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什么这次活动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总结和思考了这几年的音乐教学,我觉得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 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需要前期积累

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的前期积累包含两个方面:

(一)让学生积累与音乐戏剧化表演有关的知识和内容。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给他们安排了欣赏音乐剧(或音乐剧改编的电影)、童话剧,如:《小熊请客》、《绿野仙踪》、《水晶鞋与玫瑰花》、《音乐之声》、《猫》等剧目。通过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并且让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有关音乐剧方面的知识,开阔了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视野。

(二)让学生积累戏剧表演方面的经验。我采用排演音乐剧和片段模仿表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兴趣,并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表演技能,如:二年级时我们排演了音乐童话剧《小熊请客》。对于《绿野仙踪》等一些表演难度较大的经典剧目,就采用片段模仿表演的方式来体验和学习。并且,在平时的歌唱教学

3 和欣赏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创编和表演,请全体学生来参与,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同学,让学生们在表演中张扬自己的个性,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学生们对这样的表演活动是非常喜欢、非常投入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他们学到了一些戏剧表演技能,而且,还获得了一些表演的经验。所以,有了这些积累才使得学生们在这次开展的的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中,很容易地根据故事和人物进行一些简单的创编,并能大胆地进行表演。

二、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要给学生留足空间

为什么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要在创编和表演方面给学生留足空间,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一)教师在指导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时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合格的导演” 。这里所谓“合格的导演”就是:既要有到位的指导,帮助学生们较准确地了解自己要演什么?激发起他(她)的表演激情;又要留有空间不能指导过度、包办太多,从而束缚了学生们自己的创作表演思想,变成机械的模仿教师或迎合教师的想法。

(二)教师的指导要层层推进,由易到难、由单一到丰富。由于,我们面对的不是专业演员而是小学生,对他(她)们的指导如果是“一步到位式”的:也就是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就讲透、讲全,那么,留给学生创编的空间就变小了,学生的表演也会因教师一下子灌得太多、太满,而让创编和表演的起点变得很高,学生们反而无从入手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活动一层层地推进,对学生一点点提要求、一步步启发,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就分了三个层次来进行指导: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和简单的分角色演唱并加动作表演;接着,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创编出新的剧情、人物以及人物对话,使表演内容更丰富。并启发学生用已学过的歌曲旋律或自己创编的简单旋律唱出人物对话,使之更符合音乐剧的特点;最后,指导每个表演组总结第二次的表演情况,取长补短进行再一次的排演。

三、师生共评能促进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的深入和完善

评价能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师的点评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中,小学生很难准确、全面地去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的表演。因此,学生们参与表演和看表演都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和点拨,教师的点评就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引

4 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创编。例如:在学生们第二次创编表演之后,教师着重点评了每组创编表演中的亮点——画外音的运用、乌鸦妈妈喂养小鸦的故事等等。目的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情感、用细节来创造性地表现主题,进一步开阔学生们的创编思路,学习用更多的戏剧表现手段来深入主题、丰富主题。

(二)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教师要在活动中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挖掘、发现、欣赏别人的长处,汲取别人的优点来完善自己的表演。例如:第一次活动每个表演组都在全班同学前,和着音乐伴奏,边唱边表演了一遍之后,我请学生们评价“每个小组在表演中,特别有创意或感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在第二次表演之后让学生评价“表演中哪些地方又有创新或者哪个角色表演得好?”评价他人的过程,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教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和一种追求不断创新的思想。

四、游戏化的组织形式使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既有趣、又有序

游戏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而且,只要是游戏它就一定有游戏的规则。要开展好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既需要兴趣、也需要规则。这次创编活动教师就采用了游戏的组织形式。教师让每个表演组模拟成一个“小剧团”,负责的同学做“小团长”,“小团长”请学生自己来推选,当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有的组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有的组采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最终孩子们会用游戏的规则来很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由于是学生们自己选的“团长”,所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大家都比较配合“小团长”的工作。当几个孩子争着扮演同一个角色时,“小团长”就会帮着协调,小组里有什么问题他解决不了时,他也会马上来与老师沟通。

活动中有些规则可以让学生们定,有些就需要教师来定,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引领学生参与活动。比如:这次创编活动,教师在第一次分组排演时安排7—8人一组,因为这时学生们的表演还比较简单、人物少,如果人多了有些孩子就会没角色可演,比较容易乱;第二次表演时,教师把两个表演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全班分成了四个大组,这样既满足了表演所需的人员,而且,两个小组的负责人集中在一个大组中了,这样可以合作管理。 【问题讨论】

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的开展给音乐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指导学生表演?如何使活动更有序?如何使活动更有吸引力?如何点燃学生的表演激情?都需要教师有

5 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而这些能力都要通过一定的戏剧表演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所以,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平时要有意识地、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去加强和完善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二、 如何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编能力

在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中,比较容易进行的是剧情、动作、歌词等方面的创编,而创编旋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在本次活动中没有一个表演组创编出旋律,这主要是因为,即使是创编一首短小的音乐作品,也要掌握相应的音乐基本要素、表情手段及记谱方式等基础知识。还需要敏锐的音乐感知记忆和理解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步步去培养和积累,比如:经常在教学中安排一些由节奏创编到旋律创编的活动。打破音乐创作的神秘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兴趣。

三、如何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在音乐课堂教学时间里开展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需要经过“创编剧情、创编动作、创编音乐、分组排练”等过程,因此需要较多的时间,而我们的教学时间又很有限,于是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因时间不够而使得活动开展不够到位,教师评价不能及时等问题。所以教师要进一步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有些分组排练的过程需要安排在课外进行;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活动空间,与其它学科进行合作,比如:本次排练的音乐剧《小乌鸦爱妈妈》,就安排在主题为“妈妈爱我,我爱她”的班队活动课中进行表演,这就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表演热情。

音乐戏剧化表演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验多种角色、调动多种感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灵感,因为,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创新”的空间,有角色表演的创新、故事情节的创新、音乐的创新。这样的活动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的综合艺术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发掘和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曹理 何工 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版

3.章连启 谭天静 张亚红 合著《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

6 4.哈雷 《 让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J] 儿童音乐 2002年12期 41-42 7

第三篇:一个新时代的新时代

十九大以来,我们国家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是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迎着轰轰烈烈的世界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高潮,我们可以这么说:一个新时代的中国,把世界引领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这次我演讲的题目是《一个新时代的新时代》。

第六次产业革命,是一个完美的产业革命。不仅提升了新技术的产业规模,而且,解决了人类劳动的前途与模式。这次革命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我们应该把握世界变革大势,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

总书记强调,“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变革,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时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进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以开放的思维和胸襟,引入外部活力,有助于解决改革进程中的各种难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品质革命”一词非常亮眼。李克强总理在部署2018年工作时指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品质革命” 蕴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出“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事实,二是指明“中国制造”破茧成蝶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为“中国制造”启动“品质革命”提供了政策动力。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匠精神也成为中国制造业对标全球先进制造行业的自觉意识。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必须通过“品质革命”的洗礼,才能实现新技术时代的“精品制造”,为中国实体经济提供更强更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通过“品质革命”,中国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中国在强烈的对世界进展的局面发力,这是中国要居于世界前列的最佳时机,这是中国要引领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今天所进行中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不是在散步式的前进,而是在大踏步式的前进。在这个伟大的事业面前,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为此事业贡献一己之力。

作为档案局的一员,虽然我们只是推动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微不足道的一员,但我们人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我们在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的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另外,要按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全面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通过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的要求,全面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还要开展学习课程,全面深刻理解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我党“两个百年目标”、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建功十九大。

最后,祝愿全世界的劳动者平安幸福,祝祖国繁荣昌盛,祝一切善良与和平永存。

第四篇:一个时代的剪影

——《高考1977》观后感

0805010108

文学院

廖连连

15170057810

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

知识分子最怕生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就是老舍跳进天平湖的年代。

——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

1976年以后,当人们从那场无比疯狂和荒诞的“大骗局”中恍然清醒之后,表现文化大革命主题的电影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许多经典之作,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壮的《蓝风筝》、张艺谋的《活着》、姜文的《眼光灿烂的日子》等等,人们都从不同的视角沉重的画面摄深入的表现那代人的生活,引人反思。王海洋的《高考1977》浩海如烟的电影中实在算不上是一部经典之作,电影表现出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意蕴内涵不足,情节也相对粗糙,男女主角的形象也不够生动和丰满,但是不能否认电影的主题价值,电影别出心裁的将聚焦点放在邓小平拍板恢复高考的1977年——关闭了十一年的高考闸门首次开启 ,这一年的高考凝聚了太多人的希冀,承载了太多的青春的梦想,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更是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拐点。

电影叙述的是东北某农场的知青青年在1977年前后发生的事情。70年代的青年和现在的青年很不一样,他们更单纯、更热情、更守纪律,更爱国,但同时也更倒霉,因为他们成长在一个不理智的年代,在他们的人生刚刚开始飞扬的时候,被一种极大的盲目的狂热情绪所感染,纷纷离开学校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的内心满怀崇高感和自豪感,很多年轻人做了巨大的自我牺牲。后来才发现原来这种牺牲毫无价值。那时候他们还是孩子,在农村条件艰苦物质匮乏,他们想家想爸妈想读书,可是回家遥遥无期。知青青年在日复一日的单调艰苦的劳动中被折磨的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他们的内心孤独而苦闷,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他们犹如在绝望的黑暗中看到了曙光。电影中的很多关于友情爱情和亲情的情节,都蕴藏着各种活生生的人性情愫,彰显出人性复苏的光辉。

故事的结局是欢喜的,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在互相理解中悄然冰释,农场里的大多数知青青年如愿以偿考到了自己理想的大学,结束了那种暗无天日的劳作生涯,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故事发展中也又几处沉重的笔调,如张国强的绝食抗争,小根宝的死亡,潘志友的弃考等,但是在那场巨大民族悲剧的大背景下,整个民族都为那个严重的历史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相形之下,个人的这些牺牲似乎太微不足道了。我想这是导演有意将那段历史的悲剧色彩淡化了,把那段心酸的历史变为回忆中的暖色,毕竟30过去了,时间给了那段历史一个公正而深刻的认识,他们那代人独有的奋斗,

思索,烙印和选择也逐渐显露其深刻的意义,回望那段时光,原来承受过的苦难沉淀为丰富的阅历,他们那代人成为了中国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

那段历史已经永远的过去了,现在所有的青年都拥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社会对知识分子也越加重视。就如汪曾祺所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始终是善良的。除了已经死掉了的,大多数人都还在努力的工作,认真的生活,一来他们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人活着总要做点事,二来是对生他们养他们的祖国依然深怀感情,但是要恢复年轻时天真的热情恐怕是很难了,他们对世事看透了看淡了,对现实多少是疏离的,受过伤的心总是怵的,人的心,是脆的。对于这段历史,我们是不能忘记的,它时刻提醒着当政者,为政必须谨慎,更重要的是它引起我们的反思,如果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果仅仅掌握在一个或者几个人手中,那么这个民族是危险的。所幸我们的社会已经清醒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而又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道路难免曲折,但是前途始终是光明的,因为这个母体中有一种创造的新生力量汹涌涤荡,吐垢纳新。这是我们深刻乐观的基础。

第五篇:一个时代的侠骨柔肠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20日 13 版)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霍达积极参政议政。

霍达说:“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1971年,画家王为政为爱妻画像。

伉俪情深

霍达与冰心先生

她着一身家常便服,随性、朴实、爽朗。说话时,整个人都会变得抑扬顿挫:时而低眉敛目,柔声细语;时而一板一眼,绘声绘色;说到不平处,横眉怒目,声音也高了八度,仿佛随时会拍案而起。

一位有着充沛激情和正义感的女作家——这就是我对霍达的第一印象。

故人故事:活在文学中

提起霍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穆斯林的葬礼》。这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冰心老人誉为“奇书”的小说,问世20多年来,数十次重印,达数百万册,至今畅销不衰。在信息多样化时代,显示出纯文学的强盛生命力。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众多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原型是谁?那位在玉的长河中沉浮一生的韩子奇,那位以短暂生命赢得无数读者的深深怜爱和感叹歔欷的韩新月,那位用文弱书生的双肩撑起爱的天空的楚雁潮……他们和作者有着怎样血肉相连的关系?20多年来,不断有读者向霍达询问这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在信中说:“天儿凉了,代我向韩子奇一家问个好吧!”

这些看似“痴情”的问题,让霍达无比欣慰,她却不能满足读者这真诚、朴素的要求。因为对于小说创作而言,虚构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往往是必须的,诚如鲁迅所说,“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 生活中的原型只是素材,不能等同于艺术形象,如果一切都是现成的,作者只是记录下来,那岂不是太无能了?如果原型、素材比小说更生动、更精彩,还要小说干什么?霍达决心把故人故事留在心底:“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这些人物,都是已经完成了的艺术形象,在读者心中活了起来,就让他们在你们心中继续活下去吧!”

在《穆斯林的葬礼》贴吧引起热烈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何时能把这部书搬上荧屏。读者甚至讨论起角色的分配:当下走红的影视明星,谁最适合演韩子奇、韩新月,楚雁潮又非谁莫属?据说,多家拍摄单位都曾找上门来,希望获得拍摄电视连续剧的授权,并且不惜付出天价片酬,却一次次被霍达婉言谢绝。

霍达说,她创造了各色人物,也深爱着这些人物。她相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韩子奇、韩新月、楚雁潮,一旦化为具体的影像,也许难以符合原先的想象。她不忍看到笔下的“生命”被扭曲、异化,与其如此,不如让他们仍然以文学形象留在世间。

这个回答似乎让人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这正是霍达一向对于写作的全情投入与严肃态度的延伸。《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销量最大、读者最广的作品,如果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受众面必将更加大大扩展,也许会创造一个收视率奇迹,但她并不把销量和票房等同于文学价值。对于文学,她有着独到的理念,并以整个人生践行。

报告文学:呐喊生涯

1988年11月2日,江苏某县发生了一起由于乡干部催粮引起农民喝农药自杀身亡的事件。霍达从一份文件中得知此事,春节前夕,她与人民日报记者高宁一起赶赴发生此事的县里采访。

当地领导千方百计阻挠:“哎呀,路太远,要走十几里山路。车子开不过去……” 霍达坚持:“不管路多远,我们一定要去!”

一路上,陪同的人一再停车,请两位记者参观糕点厂和雨花石厂,她们哪有这个心思?下午5点钟,那人又说:“县委来电话了,宴会都准备好了,等着你们呢,咱们得往回赶!”

霍达说:“人命关天,还吃什么宴会?快走吧!”

赶到村子时,天已经黑了。当地干部没让她们进村,在村外一间废弃的空房里,她们终于见到了 死者的妻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她的丈夫因为不配合纳粮,遭干部捆绑,不堪受辱,服毒自尽。农妇不擅言辞,只会哭:“我的男人死了,我没得用了!”这哭喊,道出了她的柔弱无助,丈夫(在当地干部的口中只被称为“那个男劳力”)是她的全部,死了男人,她就真的“没得用了”,谁来为她伸冤呢?

霍达把这呐喊写进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发表在《中国作家》1989年第4期,《报告文学选刊》1989年第6期转载。文章关注的是粮食问题。1984年我国粮食大丰收,使高层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的经济形势,过高地估计了“包产到户”的威力,忽视了对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继续创造,农业投入逐年减少。此后连续4年,粮食产量徘徊不前。一些地方干部为了完成粮食订购任务,甚至上门抢粮,干群关系紧张。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粮食减产,全世界面临粮荒。霍达以沉重的笔写道:“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未来的10年、20年,如果再出现„失误‟,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了!”

文章面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有质疑和抵制的声音,说此文是“给社会主义抹黑”。

我问“您当时觉得有压力吗?”

她答:“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的确,霍达无需害怕,她牢牢把握着行文尺度,大量的采访调查和一手材料,让其作品无懈可击。

霍达另一部引起巨大反响的报告文学,是描写中年知识分子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国殇》。促使霍达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是与她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高建民。高建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程师,他以首创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一反沿用百年的西方传统,独辟蹊径,设计出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的无缝钢管轧机。1986年,高建民的这一创造发明已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旦得以确认,我国在无缝钢管的轧制理论和应用上都将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当他以必胜的信念准备最后的答辩之际,却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危在旦夕。手术前医生问他:“你是要生存质量,还是要生存期?”高建民面临残酷的自我抉择。选择前者,可以正常工作,但肿瘤随时可能复发。选择后者,生存期或许能够延长,但会丧失工作能力,苦战多年的研究成果将功亏一篑。死神在拷问一个大写的“人”,高建民毫不犹豫地回答:“要生存质量!”

这一答案让霍达震动。她亲眼看见手术后的高建民戴着个帽子匆匆奔走,为他的无缝钢管进行最后的冲刺。霍达也在与死神抢时间,对这个视死如归的硬汉进行跟踪采访,写成了《国殇》中这一撕心裂肺却又慷慨悲壮的章节,没等到文章发表,高建民就辞世了,年仅45岁。

与高建民接踵而去的,还有著名数学家张广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王振泰、农大讲师谢以铨、北师大讲师徐志英,一个又一个,英年早逝。很难描述一场场死亡给霍达带来的冲击:“我那时还年轻,如果是现在,不光是体力,恐怕在心理上也受不了那么连续的强烈刺激了。”据当年统计,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远远高于老年人,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要短十年。在祖国经济腾飞的时候,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窘况让她悲愤,她大声疾呼:“为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抢救我们的国宝!” 《国殇》发表后,《新华文摘》立即转载,当年8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部作品。她在病中含泪写下评论:“《国殇》的作者,听说是一位女作家,没有同她见过面,但我佩服她的勇气,她把半边天撑起来了!我向她致敬!”

补天的人:以文学手段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1982年,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那“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了霍达的创作热情,为香港写史的念头就此萌发。在经过长时间的读书准备之后,1994年,霍达南下香港,开始了历时三年往返京、港两地的采访和调查研究。

这是一块很硬的“骨头”。要想在历史框架下创作小说,首先必须将香港的150年殖民史梳理得清清楚楚。而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许多民间资料已散佚流失,要挖掘整理,犹如海底捞针。

霍达初到香港时,十分艰苦。她早晨8点起床,有时走访到深夜12点才搭上地铁末班车,回到住处。给家里的电话简短至极:“我今天没事,平安。”然后整理资料,准备次日的工作。全部妥当后,往往已是凌晨两三点,靠四片安眠药才能朦胧睡去。

香港有句谚语:“有钱到香港,没钱没话讲。”住在那里,步步要花钱,大把地花钱。一次,丈夫来电:“钱还够吗?”

答:“还够一张机票钱,我得回北京了。”

那边说:“你箱子旁边的袋子里,我还放了一万块钱。”

就这样,又可以多采访几天了。

不是没有“借水行舟”的机会。有关部门曾介绍霍达给一位香港富豪写传记,不但可以轻松解决在港的房、车问题,还付给天价稿酬:500万港币,这在当时——即便是现在,也不算少了。

霍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为金钱摧眉折腰,她不屑于做。“我来香港,是为了写百年沧桑史,而不是为了钱,否则,回去何以面对江东父老?”

这是响当当的文人傲骨——公爵有很多,贝多芬只有一个。

为了写这部书,霍达让自己成为不折不扣的香港史专家。在中英双方的档案馆、图书馆,她查阅了近千万字的文献资料。她对资料的爱护到了“强迫症”的地步:每份资料都要复印三份,一份传真回家,一份用快递寄回家,还有一份随身携带。“即使我飞机失事了,这些史料也不会丢失。”

她靠两只脚踏遍港岛的街头巷尾,走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从港岛穿越海底隧道,登上九龙半岛,翻越大帽山,从吐露港到大埔墟,从林村谷到石头围,从锦田到屏山、厦村,她沿着抗英志士的足迹到山村农舍去挖掘史料,记下的采访笔记无法胜数。

她来到抗英义士邓菁士生活过的村庄,她的真诚感动了邓氏家族后裔。村民们捧出邓氏家谱,拿出百年前使用的油灯,找出抗英斗争购买枪炮的账簿……邓氏家族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对霍达说:“霍老师啊,我们是大清国的弃民。我们真没想到,你来写我们来了。”

历史的碎片渐渐地拼合。然而,小说家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要把英占香港长达150年的历史包容在一部小说之中,很难,因为不可能有一个150岁的主人公贯串始终,这是对作家的挑战。

一个夜晚,霍达在冥思苦想中突然悟到:英占香港的三个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割占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割占九龙,以及“展拓香港界址”租借新界)之中,发生在1898年的“拓界”是最后的总结,是三次事件的累积,离今天最近,从谈判开始到拓界结束,整整一年。如果在这一年之内作文章,事件紧凑,人物连贯,戏剧性强,符合艺术规律。这一灵感给她带来难以言喻的兴奋,如同找到了“芝麻开门”的钥匙! 她把手头的调查研究分为四部分:一是查清香港拓界谈判的来龙去脉,以及谈判代表李鸿章、许应骙、张荫桓,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的“底细”。二是港英政府在拓界前后的行动,有关的文件、信件,总督卜力、辅政司骆克、警察司梅轩利等人物的籍贯、民族、履历、性格、爱好……都要做到了如指掌。三是对当时广东省新安县(现在的新界)领导抗英斗争的五大家族,特别是邓氏家族,对他们的家族史进行调查研究。四是对大清朝廷、两广总督衙门以及戊戌变法等相关事件和人物进行缜密的史实梳理。

此外还有一些旁及的领域,比如为了写一位基督教牧师,霍达研究了香港的宗教史;还有香港的商人、佣人、苦力,当时的建筑、车、船、轿子、服饰、饮食,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方式,香港的方言、俗语,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还原了历史,她便让她作品中的主人公一一登场了:京师举人易君恕、新界抗英义士邓伯雄、英国牧师林若翰、林若翰的养女倚阑、香港商人迟孟桓,让这些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一起,参与真实的历史事件。“在历史的缝隙里进行自己的创造,而又让别人看起来浑然一体,这正是作家的乐趣所在”。

经历漫长而艰苦的三年,1997年春,《补天裂》终于脱稿。

香港回归前夕,《补天裂》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出版,众多报刊转载、连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并且在7月1日零时之前,播出该书的部分章节,作为直播回归仪式的前奏。此后,这部作品获得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和同名电视剧两个奖项,十年后又改编、重拍成电视剧《苍天圣土》。

霍达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因为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以文学形式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她至今记得走访抗英义士故乡锦田的一个细节。那正是清明时节,细雨如烟,她去寻找一处古迹——掩埋着抗英义士遗骨的“义冢”。锦田平原和周围的山间开满了黄白相间的小花,白茫茫一望无际,让远方来客的内心悸动不已。

她问当地人:“请问义冢在哪里?”

得到却是漫不经心的回答:“唔知呀(不知道)。”

“唔知呀”——这是霍达在香港采访初期无数次听到的回答。对殖民记忆的麻木,对爱国志士的淡忘,对血泪历史的懵懂无知,使她惊愕而又痛心。她竭尽心血去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把“无知”变为“有知”,用一颗赤子之心,唤醒民族的灵魂,补全残缺的历史。当她终于找到义冢,肃立在冢前三鞠躬的那一刻,长眠地下的抗英义士在她的心中复活了。

创作谈:正直与诚实最重要

霍达在青年时代师从著名史学家马非百研究中国历史,最终并未走专门治史的路,而进了文学之门。这是不是一个误会?霍达说,她至今感谢恩师马非百,甚至觉得,如果不先下一番功夫读史,几乎无以为文。

霍达最喜爱司马迁的《史记》。她后来写历史剧,写小说,写报告文学,可以说,无一不是受了太史公的影响和启发。她也热爱古典文学,尤爱苏东坡和辛弃疾。苏词豪放,辛词悲壮,二者均影响了霍达作品的精神气质。

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霍达喜欢《水浒传》的张扬个性,喜欢《三国演义》的斗智斗勇,喜欢《西游记》前半部美猴王率性天然的反叛精神,却不喜欢孙悟空被紧箍咒逼着去遭受九九八十一难,也不大喜欢《红楼梦》的脂粉气。

这样的阅读偏好,使霍达的作品结构宏大、视野开阔、激情充沛。在她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般女性作家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侠义色彩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感。常常有读者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没想到,霍达先生是位女作家!”

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和话剧剧本,霍达均有涉猎,且屡屡获奖,偶有余兴还喜欢赋诗填词。她用钱锺书先生的一句诗形容自己的创作体会:“寻诗争似诗寻我。”这个“寻”,就是寻找最佳表述方式。一件作品总会有一种最佳表述方式,好像已经完成了,埋在地下,你把它找出来。你找它,它也在找你,等待你把它发掘出来。这个寻找的过程很折磨人,也很诱惑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创作的最佳境界,是使作家惊喜和陶醉的时刻。

什么是作家必备的品质?霍达说:“第一条,天赋,包括与生俱来的感悟事物的能力和正直、诚实的人格。第二条,智慧,指的是丰厚的学养和表达技巧。第三条,韧性,就是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刻苦自砺。”

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有着卑劣灵魂的人写不出真善美的好文字。”

作家定位:做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霍达以十年为界,把人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她接连发表多部报告文学和长、中、短篇小说,包括《穆斯林的葬礼》。九十年代,她完成了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和长篇报告文学《海魂》,苦心研究、采访、创作三年,拿出了见证时代的历史小说《补天裂》。

新世纪,她带来了什么呢?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她关注的是民生。从2008年起,霍达把目光投向涉及千家万户的住房问题。京城房贵,居大不易。当代中国再没有一个词汇,比“房子”更能牵动人心!在拔地而起的楼群前,昔日的胡同宅院已是断垣残壁,三三两两的“钉子户”们,怀着焦虑也怀着梦想,在窃窃私语。霍达以“老街坊”的身份加入其中,倾听他们的苦衷:几辈子的老北京,凭什么搬到五环外头去?开发商卖楼赚钱,凭什么让我们给他腾地儿?她还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到拆迁现场调查研究,和有关人员座谈,了解真实情况,探讨政策得失。这一切,都浓缩、升华为沉甸甸的三幕话剧《海棠胡同》,2010年9月在北京公演。

贴近生活是《海棠胡同》的最大特色。舞台上,四合院和新楼盘的争夺,“钉子户”和开发商的博弈,社会公平和市场杠杆的较量,一切仿佛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该剧由霍达之子王剑男导演,荟集了宋春丽、郭冬临、郭达、杨立新等明星大腕联袂主演,观众反响热烈,现场极其火爆。当演到梁德宝迫不得已在拆迁协议上签字时,观众发出喊声:“不能签!”当著名诗人萧穆的故居即将被摧毁之际,由宋春丽扮演的萧穆遗孀、鼓书艺人苏宛君击鼓而歌,为这座老宅子和二百多年树龄的名贵海棠献上一曲挽歌,气氛达到高潮。

霍达说:“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作为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时代走向的认知把握,对人生和人类前途的关注,这就是„士‟的本质。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你生产的是精神食粮,总应该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古今中外,凡是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品,都必然是民族形象的写照,时代精神的代言。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本报记者 吴丛丛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依法治县工作计划下一篇:一个都不能少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