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敢担当的人

2023-03-24

第一篇:如何做一个敢担当的人

做一个敢担当的人

怎样才能做一个敢担当的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责任心

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在遇到没有人能为他负责的时候,就喜欢哀叹自己的不幸,抱

怨生活的不公。其实,所有的抱怨都是在做无用的减法。

对待工作,不可以放弃自己肩上的责任,要尽职尽责。因为有了责任心,你才会去想

方设法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家庭需要责任心,因为有了责任心,你才会对家庭负责!社

会更需要责任心,只有人人都有了责任心,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繁荣和谐和稳定。

第二、用行动来说话

一个行动胜过一堆计划。人们可能每天都有自己的计划,同样每天都有自己的借口去

敷衍这个计划。我觉得一个敢担当的人就应该不要给自己借口,用行动来说话。把计划细

化,每天早上告诉自己今天要做什么,并付诸于行动,今日事今日毕。作为一名职工来说,对待工作更是要有马上行动的精神。接到任务就要满怀激情的想怎样完成它,并立即用行

动来说话。就现在来说做好工作是最好的自我认可,自我实现。

第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我认为一个敢担当的人应该识大体、顾大局。荣誉可以把一个团队的人紧紧相拥,重

视它的成败。这样的事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我们大家,服从领导安排,

注重合作,共同努力完成。现在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虚心请教,共同探讨,相互帮助;

面对具体的工作更是要相互合作,注重大局。众人拾柴火焰高,懂合作,会合作,能合作

的人才会成为一个敢担当的人。

第四、严以律己勇于超越

做一个敢担当的人要在思想上不断地鞭策自己。充分的利用时间来学习,让自己在技

能上有更大的进步。我想一个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不断地和自己赛跑的人,才是一个对

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可以称得上是敢担当的人。

一个人的思想左右着一个人行动,在我们进入新单位之前领导不但给我们提供了技能

上的知识,更给我们的思想注入了强心针。让我在新的开始之前重新审视了自己,也对自

己有了新的要求。我已经准备好了,把担当两字放在心上,更会左右我的行动。成为一个

对社会,对学校,对家人,对自己负责,敢担当的人。

第二篇:做一个敢担当有责任感的好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本人认为,他首先应当是一个敬业、友善、乐于奉献的人,其次他还是一个乐于进取,甘于耕耘,富有爱心的人,更重要的他还应当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担当,责任心极强的人。

每当我工作有点马虎时,我的同事跟我说,家长把孩子放大你手上给你教,你就要负起责任,让家长放心!是的,家长们都把希望寄托于孩子,更把希望寄托给老师和学校。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上一个好老师,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交给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老师呢?身为教师,我们只有像医生那样,越老越有经验,越老越受到欢迎,才能让我们的家长放心,让我们的孩子学有所长,开心成长!

搜肠刮肚,几年来我虽兢兢业业的工作在三尺讲台上,倾注一颗爱心于我的孩子们,用我的所有智慧和汗水去浇灌那一朵朵娇嫩之花,却发现没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给人以启迪的故事,下面我就以往的教育教学做个反思吧:

一、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教育。

每当铃声一响,我走上讲台就开始滔滔不绝,生怕错漏了哪些知识,哪怕是一个学生不会我也当着全班的面开始比划起来,直到下课了还不舍离去,最后以为讲得很成功,沾沾自喜,回头确发现我所做的极力不讨好,不止有一个学生说,不愿上数学课,我说“为什么”,他说:老师太啰嗦了。我听后真是想吐血,真是拼了体力白流汗呀。

二、课堂沉闷无互动,缺乏课堂课后的评价。

走进课堂,上课举起小手的总就那么几个,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率极低。放眼望去,大多同学都在忙着自己的活玩得不亦乐乎,最后只得自己闷着气讲完自己精心备好的课。同学们也不得不被我牵着向前走,最后下来我是精尽力竭呀!课堂的沉闷也许也与我的课堂缺少激励性的评价有关,所以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兴趣不高。

三、缺乏沟通,合作和展示。

不论是与学生的交流还是跟家长的沟通配合,这方面我都做得极少极少。没有深入学生团体,所以无法知道他们的心声,也不知他们需要什么缺失什么。针对学生的问题也没能及时反馈与家长,缺少了家长的配合,教育成了孤立的阵地,所以我的孩子们便天不怕地不怕地玩,而从不知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一下课操场就成了他们的天堂,一个个没有事似的轻松。我不知道收集学生地信息进行展示,所以每有活动或进步,我都没有一个窗口让孩子们展示,所以他们没有通过这样的窗口进行对比,自然比拼的氛围也就缺失了。

通过一学期来的学习和反思,我觉得老师当务之急是要将舞台还给学生,把教室变成学室,让老师成为导师,因此我决定研究学,改进教,确实转变教师从拼体力到拼智力的道路上来。

一、转变观念。

改变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顺从”“依附”的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机遇和挑战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教学活动真正发挥出帮助,促进,催生的作用。力求创造一个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敢错的环境。

二、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精心研究教材,做到课堂精讲多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敢问、会问问题的习惯。同样是一本教材,在不同的老师手里能创造出不同的价值,更能演绎出不同的精彩。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所以我们要在研究上作文章,课堂上要精讲多练,改变以往的满堂灌方式。凡是学生已会的,自己能学会的,教师讲了也不会的老师不讲。课堂上,老师主要侧重讲学习过程中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知识点,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接下来的时间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练习实践,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三、注重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

刘良华教授曾说:“如果一个老师能够被学生长时间的记住,多半是因为这个老师评价学生时说了几句话,而这个学生就终身记住了这几句话”是的,教育评价很重要,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及时的捕捉教育资源,抓住机会有效地评价学生,课后的批改作业上也应抓住一切时机给以评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讲:只有教师的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责任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具备责任感,不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我想,这样的老师终其一生仍然会以教书匠的角色终结自己的教育生涯,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的痕迹,在家长的心中留下的痕迹一定是淡如云烟。这是不是做了一辈子教育的悲哀呢?教育不是给学生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发光发亮。让我们饱含激情投身教育吧,让我们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希望我们每一天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在研究路上再添把力,学习与实践想结合,努力改变老旧的教学观念,精心打造一个充满掌声、笑声和辩论声的课堂,力争做一个敢担当、有责任的好老师!

2017年7月4日

第三篇:做一个敢担当的信使-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推荐)

做一个敢担当的信使

——再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在2012年度公司“争先创优”誓师大会上,有位领导讲话时说过的一段话,令我彻夜难眠、难以忘怀。他说,水由温度决定,通常有三种状态:零度以下是冰,常温下是水,一百度以上是水蒸汽。同理,人生也有三种状态,主要取决于心灵的温度。倘若一个人对工作和生活的温度是零度以下,那他就是冰,整个世界也不过是他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倘若抱着平常的心态,那他就是一掬水,能奔腾不息融进江河湖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倘若有一百度的炽热,那他就会化成水蒸汽,变作云朵,飞翔起来,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

由此,我想到了--热情、担当、忠诚、责任、执行。想到了罗文以及《致加西亚的信》一书。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急需得到在古巴丛林中反抗西班牙军队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合作。然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加西亚到底在哪里。有人提醒总统说,或许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于是,总统派人把罗文中尉找来。尽管罗文也不知道加西亚在什么地方,但他接过致加西亚的信,什么也没说就出发了。几个星期之后,他历尽坎坷,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凭借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徒步走过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找到了加西亚,终于完成了任务。这不但改写了战争的局面,也让世人永远的记住了他—安德鲁〃萨默斯〃罗文。

《致加西亚的信》一书描述的既不是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也不是精彩悬疑的故事。但它却俘获了无数人的心。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本书充满魅力、让众多读者包括我在内都为之痴迷呢?很简单,我 1 想,就是该书之精髓—热情、担当、忠诚、责任、执行。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哪个民族,也无论哪种社会制度,都需要这种精神;无论古代、今天,还是未来,都离不开这种精神—忠于职守、承担责任、不折不扣地执行。

如今,“送信”已变成了一种坚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对于未知的待完成任务,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先接下来,再想办法攻克,除了忠诚、吃苦外,还要有担当的,胆量、胆识、勇气、智慧、毅力。逃避困苦,安于现状,“团队架构不好,目标任务太重”、“没办法,我己尽力了”、是再好不过的借口了。

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而,当下能像罗文那样不讲条件,不畏艰难,能够把信送到加西亚的人,愈发显得稀少和可贵了。因为生活中的人愈发现实了,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分得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而不是怎样“送信”。尽管成功是每个人心中割舍不去的梦,但在人的劣根性里,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眺望和仰视成功者的光辉,吃大苦,受大累,耐大劳,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勤奋且有准备的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会选择生活,而不是让生活来选择你。这当中包括对机遇的把握,对困难的态度,对事业的追求,等等。而这些都需要用心去对待,用爱去浇灌的。

“送信”的过程是艰苦而乏味的。罗文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和遇事敢担当的魄力。我们虽然不是生活在战争年代,但对待困难的韧性和态度还是很需要的。勤奋的学习,不懈的追求,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要想成为一个能够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执著的精神追求,一种 2 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人一旦缺少了这种精神,就会变得萎靡不振,毫无作为。每天多做一点,对人宽容一点,当敬业变成一种态度,我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从中找到快乐,赢得力量。你说呢?

热情、担当、忠诚、责任、敬业、执行是我们国寿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回头望望老一辈国寿人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忠诚国寿、敬业爱岗的精神一路走过来,才创造了今天辉煌的业绩。如今,中国人寿保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作为《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企业的核心成员,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社会最广泛客户的信赖,占据国内保险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被誉中国保险业的“中流砥柱”。今天我们不但要继续发扬,光大国寿金字招牌,还要更进一步创新、完善,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让国寿伟业在我们手中让它更辉煌更灿烂。

通过再读《致加西亚的信》一书,我感悟颇深,体会到以前很多从未想过的东西,罗文中尉那种不屈不挠、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到建设我们的寿险业中来,只有具备了忠诚的品质,才会以司为家,真正关心公司的发展,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热情、担当、忠诚、责任、敬业、执行是公司员工必不可缺的素养,只有具备热情、担当、忠诚、责任、敬业、执行的精神,才会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才会把我们的公司、团队建设成为一流的公司、一流的团队,为国寿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国寿公司再展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寿金湖支公司 唐应生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我们都学过《论语》,在并不太长的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共出现过一百多个“君子”的字样。圣人孔子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君子的同时,也提出了做君子最基本的人格要求,那就是——做一个有担当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很多有担当的人,他们在身处困境时,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唐朝的玄奘法师,早年就对佛学很有研究。他发现各个派别对佛经的理解都不一样,就决意要到佛教的圣地印度去取得真经。一身风尘,一路艰辛。有一天,他在沙漠中走了一百多米,发现迷了路,正想喝水却一不小心把水囊掉在地上,转眼之间水全流光了。在这紧急关头,玄奘发誓,克服万难也得前往印度求取真经,绝不回头。是什么使他有这样的决心呢?是作为一名法师的职责,更是他对大唐的担当。他又走了五天四夜,好几次几乎晕倒在茫茫沙漠中,最后终于走到了可见溪水的草原,圣地就在前方,夙愿终于达成。试问,如果没有“责任”作他的信念,玄奘又如何能翻山越岭到达印度呢?而由他口述的《玄奘西游记》又如何面世呢?正因为他有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才使他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正因为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使他有了勇往直前的动力。玄奘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也完成了伟大的使命。

每个时代,每个人,各自所担当的责任是不同的。当今社会,父母担当的责任是供养子女读书,教育孩子做人,而学生的责任就是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但在这个社会里,却有很多的学生没有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他们放逐理想,惧怕担当,虚度年华,挥掷光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得过且过着。

孔子曾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是的,如果我们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只想着自己的小世界,而没有对大家庭有所担当,没有对社会作出贡献,自身的价值就会贬值。因此,心中有“大家”,才能有所担当。

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的内涵。固然,我们无法像他们一样成为得道君子,但我们可以争做一个有所担当的普通人。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争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敢于承担,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励自我,升华自我,无愧于自己和家庭,社会和国家。最后,谨以此文与大家共勉,谢谢!

高一(2)班

陈婷婷

第五篇:用于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李立三同志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曾经犯过错误,但他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从不讳疾忌医,经常主动作自我批评。在各种会议上,他常说:“我叫李立三,过去犯过错误……”他的自我批评非常诚恳,没有半点虚伪和装腔作势,使人感到非常真诚,得到了大家的敬重和爱戴。

《论语》说:“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一个责任感强的人,一定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能够理智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积极乐观地去改正缺点和错误。李立三同志在人们心目中就是这样一个敢于认错、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能不能承认和正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既是认识能力和水平的问题,也是勇气问题、党性修养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当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工作失误时,应该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承认错误并坚决改正。

时下,有的同志犯了错误或出现工作失误时,往往因为顾及“面子”、考虑“位子”,对问题遮遮掩掩,支支吾吾,不能向组织和群众说真话,不愿诚恳地开展自我批评。有些人虽然承认自己的工作失职,却以领导身份自居,谈问题总是避重就轻,不肯放低自己高傲的头。如果将“面子”“位子”看得太重,那些掩盖起来的缺点和错误就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毒瘤”,终有一天“面子”和“位子”会在“毒瘤”的恶化中失去。如果勇敢地承认并痛下决心改正缺点和错误,不怕丢“面子”、失“位子”,就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威望反而会提高。

敢于担当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责任。古人曾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情怀,也曾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誓言。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难免会犯错误,但错了就要敢于正视问题,敢于承认不足,敢于承担责任。有了问题敢于正视,这是素质过硬的具体体现。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取长补短,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修为和能力素质。

在我党我军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事业之所以永葆蓬勃生机,关键在于我党有一大批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领导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勇敢地负起责任,发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像李立三同志那样,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而担当,在担当重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做好应收账款管理下一篇:如何做好学生心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