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肺炎报告程序

2022-12-22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明原因肺炎报告程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不明原因肺炎报告程序

一例疑似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调查报告

2013年04月17日 20:01######医院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一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接到报告后汇报领导,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调查情况如下:

患者:###、女、77岁、家住######东路八院12栋3-302,2013年4月12日因“高血压 室早”发病由心血管科收入住院,入院起发热38度以上,无外出史、无禽类接触史,患者子女5热,陪护子女无外出史、无禽类接触史。因支气管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经会诊,转入红星医院重症监护室隔离治疗。

患者为####病例,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疾控中心已对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工作,样品已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2013年4月18日9:30###疾控中心电话报H5N

1、H1N

1、H7N9及季节性流感核酸检测结果结果为阴性,新型冠状病毒结果未报。

由于患者情况不明,是否为传染性病例暂时无法确定,为防止医护人员受到传染,本中心及时与###医务科、呼吸感染科等相关科室取得联系,要求相关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及院感控制工作。目前患者仍在重症监护室隔离治疗,各医护工作者情绪稳定沉着应对,加强了个人防护措施,积极对患者实施救治。

####疾控中心 2013年4月18日

第二篇:不明原因肺炎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新型冠状病毒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病区分区明确,“三区”、“两通道”和“两缓冲”的标识明确,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各种服务流程洁、污分开,疑似或确诊患者由医务人员按照指定路线带人病区。

2、患者进入病房前更换病员服,个人物品及衣服集中消毒,由医院统一保管。

3、确诊患者每间病室不应超过4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1.1m,疑似患者应单独安臵。

4、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5、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可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6、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7、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进行清洁, 再进行消毒灭菌,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8、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清洁用品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使用后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9、病床湿式清扫,每天一次,一床一巾,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湿抹一次,一桌一抹布;病人被服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被褥、枕芯、床垫定期清洁、消毒,污染后及时更换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0、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

1

种类和数量、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各类物品消毒应遵照附件一的规定。

11、医务人员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具体措施包括:

⑴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穿脱防护用品步骤见附件二。

⑵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若需离开隔离病房,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⑶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

⑷严格探视制度管理,不设陪护,必须探视时,应做好必要的防护。

12、患者出院、转院必须进行沐浴或适宜的消毒处臵,更换个人衣服离开病房;个人物品消毒后可带回家。

1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1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进行尸体处理。用3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火葬场火化。

第三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脚本

(现场版)

总指挥演讲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锻造一支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科学规范的高素质卫生应急队伍,我局在这里举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模拟演练,参加这次调演的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区疾控中心、市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共十一家医疗卫生机构。

这次演练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同时也得到了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前来参加观摩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在,我宣布泰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模拟演练正式开始!

【解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本次演练模拟科目是: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应急处置。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疫情报告网络的灵敏性以及应急队伍响应的及时性,提升全区重点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参演单位为区疾控中心,市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参演人员共„.。 下面进行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疫情接收和报告

【解说】(,,,,)下面转入第一环节,疫情接报。

2012年7月15日下午3时,区疾控中心疫情值班电话突然铃响,(音响模拟电话铃声)疫情值班人员(„.)马上拿起电话:

【;;;;】:你好!我是.区疾控中心疫情值班室,有什么需要报告的吗?

(;;;;;):你好!我是.区人民医院医务科,我院16日、17日,先后收治两例分别为“重症肺炎”和“支气管肺炎”的贺家姐弟患者(贺某、贺某某),姐弟俩为泰山区省庄镇某村人,贺某(姐姐)已转入省胸科医院,患者家中所养的鸡、鸭在两患者发病前出现死亡,无法排除不明原因肺炎,刚才已经进行疫情网络报告,目前病人在我院隔离病房治疗,特向疾控中心电话报告。

【„..】:请留下你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 ):我叫„,是.区人民医院医务科人员,电话:8212620. 【解说】(„..)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疾控中心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发现了„.人民医院报告的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将疫情报告内容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拨号动作后模拟电话铃声)

【„.】拨号动作:“报告刘主任,„.人民医院报告一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疫情,请指示!”

【„..】“立即向区卫生局应急办报告,通知疾控中心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及专家组成员到应急办公室会商疫情,同时通知应急队员做好准备工作! 【„..】好的 【„..】再见 【解说】(„..)

区疾控中心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及专家组对疫情商议后,中心领导下达处置意见:(模拟电话铃声)

【„ 】(铃声后拿起电话)疫情值班员,现下达如下处置意见:

1、向市疾控中心进行回报;

2、将不明原因肺炎疫情信息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网络报告。

3、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4、通知卫生应急队员迅速集合。

【„..】好的,再见! 【„„】再见!

第二部分:应急处置响应

【解说】(„..)第二环节,区卫生应急处置指挥部。

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是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核心部位。根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提供的疫情信息,按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指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

区卫生局应急处置办接到区疾控中心电话报告后,立即报告„局长。 【„.】起立向„局长报告:“区疾控中心电话报告:„.区人民医院收治2名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其中一名已转省胸科医院,患者家中所养的鸡、鸭在两患者发病前出现死亡,已通过网络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请指示”

【„局长】向应急办„.下达指令:

1、向市卫生局进行汇报;

2、向区政府应急办进行报告;

3、向区畜牧局通报疫情;

4、通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区疾控中心、市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应急机动队到 集合待命。

„.】:“是”,模拟电话通知各单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区疾控中心、市中医..院、区人民医院报告一起不明原因肺炎疫情,请各单位应急机动队立即到 现场集合。

【解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市中医„院、区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动队接到电话后,立即集合、携带所有物品,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注:此处电话通知各单位场景录像在演练开始时已完成,此时不在重复,略)

(衔接关键点!!!)各队队长带队员跑步入场(场景),(区疾控中心流调4人穿分体式工作服,其余人员均按二级防护)。各队队长向„.局长报到。

【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市中医„.】:市中医二院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区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镇卫生院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镇卫生院应急机动队人员全部到位,请指示。”

【解说】(„„)现在请应急演练评判组对各机动队防护及携带物品进行评判。

(场景)评判组检查各机动队个人防护、携带物品。

【„.】“„..区人民医院报告2 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请各组做好个人防护,立即进入现场进行调查处置。流调一组()负责病人的流调和确定疫点、疫区范围,并及时报告疫情进展情况。流调二组()负责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医学观察和疫情主动搜索。消毒组、采样组、后勤保障组、宣教组、疫情报告组要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以及《不明原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

“队员们一定要作好自我防护。现场调查情况要及时报告,并保持信息畅通。”

“立即出发!”

【疾控中心队长】:“是” 跑步下场„„

第三部分:机动队员穿防护服演示

【解说】(„..)现在区疾控中心机动队员到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领取防护用品,进行穿防护服演示。

卫生防护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高致病性人禽流感应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其防护要求应在二级以上,现在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给大家演示二级防护的着装。

它的适用范围是①进入医院污染区的人员;采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咽拭子的人员;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处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人员以及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②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③在疫点内对禽流感染疫动物进行标本采集、捕杀和无害化处理以及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

请看演示

(场景):(区疾控中心4名流调队员代表,在物资储备中心演示)

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3:穿连体防护服。

4:戴上防护眼睛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5:穿上长筒胶鞋。

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第四部分 流行病学调查

【解说】(„..)现在进入第四个环节,流行病学调查。

疾控中心疫情应急处置队员第一组( )按照单位领导指示要求,按二级防护到达隔离病房,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查阅病历及化验记录、询问诊治医生等方法,详细了解病例的就诊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进展等情况。

调查时应尽可能直接询问病人,如果病人病情严重不允许,可询问对病例熟悉的其它人员等。

流调人员要询问病例的一般情况、发病经过、临床表现,重点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主要包括:

1、周围有无聚集性发病现象;

2、有无相应的高危职业史(是否是饲养、贩卖、屠宰、加工家禽人员及从事禽病防治的人员; 是否是未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处置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人员和诊治、护理人禽流感或非典病例的医护人员等);

3、其他接触禽类及野生动物或暴露于这些动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的情况等。

调查时要仔细询问病例密切接触人员的数量、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等。 流调人员同时指导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采取隔离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流调人员现场流调结束,流调人员要将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时向中心领导报告。(模拟电话铃声)

【队长】:(铃声)你好,是李主任吗? 【„.】:(铃声后拿起电话)是的

【队长】“报告„.主任,流调一组已完成对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经核实病例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目前正在医院隔离病房治疗。

【„„】:病人有没有可疑接触史?

【队长】:病人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未接触病死禽类。 【„.】:密切接触者有多少人?

【队长】:病例发病后至隔离期间共有密切接触者53人。 【„..】:都是哪些人员?

【队长】家庭及亲友成员13人、单位同事15人、药店2人、社区诊所3人、 人民医院医务人员12人、病例同室病人及陪护8人。报告完毕,请指示!”

【„„:“继续做好流调情况核实工作,有什么变化及时报告。” 【队长】:好的,再见! 【„..】:再见!

【解说】(„„) 疾控中心分管领导应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时向区卫生局报告,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

【„„】拨号动作!“„„区卫生局吗,疾控中心流调队已完成对„..区人民医院报告的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 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认为:该起疫情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定义要求,但是病人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目前,病人正在医院隔离治疗,我们正在组织开展病人标本采集,对密切接触者追踪观察、疫情主动搜索和疫点消毒措施。请求组织区级专家会诊。”报告完毕,请指示!

【解说】(„..)区卫生局组织区级不明原因肺炎诊断专家组对病例进行

了会诊,会诊意见仍支持“不明原因肺炎”的诊断,立即将疫情信息向泰安市卫生局报告。

第五部分:病例标本采集

【解说】(„..)现在进入第五个环节,病例标本采集。

住院病例的标本原则上由所在医院医护人员负责采集,区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样本采集工作进行指导。

两名检验人员按照二级防护要求,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病人标本的采集工作。

病例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

1、病人鼻咽拭子;。

2、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分泌物、气管吸取物,(今天不做不演示);

3、血清标本等(场景模拟)。。

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

鼻咽拭子采集要点:

用无菌棉棒擦拭咽后壁部位,但不要触及舌部。标本采完后,迅速将棉棒放入装有病毒保存液和带垫圈的螺口塑料冻存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棒,旋紧塑料管的盖子。

为明确病原诊断,每个病例应尽可能同时采集上下呼吸道标本。对危重症病例采集下呼吸道标本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病例气管中抽取呼吸道分泌物和灌洗液。

(场景模拟)鼻咽拭子采集,静脉血标本采集。

静脉血标本采集要点:

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集静脉血5ml,注入10ml真空采血管中,收集血清于无菌螺口带垫圈的血清管中。

标本采集完毕后,进行唯一性样品标识标记,放入可封性无菌塑料袋内,封口,加无菌外包装,立即放入冷藏运输箱内。

填写标本登记表,放入可封性无菌塑料袋内,封口,加无菌外包装。 标本采集工作完成后,应急处置采样人员在感染隔离病房的不同区域消毒后脱、放防护物品撤离。(电话铃声)

【队长】:(铃声后)你好,„.主任吗? 【„】:(铃声后拿起电话)是的

【队长】:报告刘主任,采样组已经完成对病人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和血清标本的采集!请指示!

【„.】: “按照病原生物安全的要求,迅速低温运输到山东省和„.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

【队长】:好的,再见! 【„..】:再见!

第六部分: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

【解说】(„..)现在进入第六个环节,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 2名流调人员及2名消杀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到达密切接触者所在的现场,开展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消毒人员按二级防护到达疫点,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从足下喷洒开辟出一条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2名流调进入患者家庭。对密切接触者逐个登记并进

行个案调查,询问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有无发热、咳嗽、咽痛、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对密切接触者下达“医学观察通知书”,所有密切接触者自与病人最后一次接触日起,医学观察7天,同时向密切接触者说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人禽流感的临床特点、可能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观察期间不限制观察对象的活动,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密切接触者所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病例治疗医院,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密切接触者的随访观察,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上报疾控中心。

在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在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追踪观察的同时,区疾控中心还组织人员对病人所在的工作单位、乡镇医院、村卫生室进行了疫情主动搜索。

(场景)消毒人员按二级防护到达疫点,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从足下喷洒开辟出一条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2名流调进入患者家庭。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测量体温,下达“医学观察通知书”健教人员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

(电话铃声)

【队长】:(铃声)你好,是„.主任吗? 【..„】:(铃声后拿起电话)是的

【队长】: “报告„主任,流调二组今日已完成对53名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医学观察,有1名密接人员发热37.8℃,经核实系外伤感染引起,其余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请指示!”

【„.】:“指导所在镇卫生院和病人治疗医院,做好对本辖区、本单位密切接触者的随访观察,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上报疾控中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队长】:好的,再见! 【„„】:再见!

第七部分:疫点消毒

【解说】(„„)现在进入第七个环节,疫点消毒。

消毒人员按二级防护到达疫点,设立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从足下喷洒开辟出一条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根据病人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等,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测算需消毒的面积(场景)。

消毒前,将未被污染的贵重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等不需要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潮,关闭窗户。

对室内消毒时,配制1000-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场景),依次进行喷雾消毒或使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场景)。喷药量为200-300ml/㎡即大约喷地面湿润为止,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可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对病人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厕所进行喷洒消毒。

消毒应有条不絮,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再次污染。

消毒过程中不得吸烟、饮食或随便走出消毒区域。 填好的消毒记录应及时上报(场景)。

离开现场前,嘱其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带回的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电话铃声)

(场景)布置警戒线:警戒线要醒目,用带红旗的绳线划定污染区与清洁区分界警戒线。

开辟清洁区:在清洁区域,铺放塑料布,堆放所有物资,工作人员在此范围内活动。

消毒的地点:污染区,测量计算需消毒的面积,配制1000-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进入污染区时先消毒有关通道;消毒的顺序要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依次进行消毒;运输工具的消毒用消毒剂喷洒表面。消毒完毕后,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垃圾袋中带回处理。

【队长】:(铃声后)你好,„主任吗?

【„.】:(铃声后拿起电话)是的

【队长】: “报告刘主任,消毒组已完成疫点消毒工作,共消毒疫点3处,面积3600平方米,请指示!”

【„.:“做好物品清点,将携带物品现场消毒后带入消毒处置室进行终末消毒。”

【队长】:好的,再见! 【„.】:再见!

第八部分:应急队员物品消毒处置

【解说】(„..)现在进入第八个环节,应急队员和物品的消毒处置。 流调、标本采集、消毒等应急队员工作结束后,现场对全身及所带物品进行喷洒消毒,然后按防护用品穿脱顺序依次脱下,具体顺序为:

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2、解开防护服;

3、摘掉手套,放入医疗废物处置袋中;

4、脱掉防护服,放入白色置物袋中;

5、脱掉胶鞋;

6、摘掉口罩,放入医疗废物处置袋中;

7、摘掉帽子,放入白色置物袋中;

8、用手洗消毒液洗手消毒。

(场景)四名应急人员进行脱防护服演示

【解说】应急队员回到疾控中心后,将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交付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应急车辆进行喷洒和擦拭消毒。

1、首先依次通过感应喷淋消毒室对全身进行消毒;

2、将防护用品分类放入消毒池内消毒;(场景)

3、纸质物品放入消毒箱内消毒;(场景)

4、手部按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洗;湿、搓、冲、捧、擦

5、再进入洗浴室冲洗;

6、最后进入更衣室穿上自身干净的衣服离开。

(场景)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第九部分:病例会诊与最后排查

【解说】(„..)现在进入第九个环节。病例会诊与最后排查、总结报告。

省、市疾控中心病例标本检测结果显示:急性期血清水痘病毒IgM阳性,呼吸道标本SARS和人禽流感病原阴性,省、市专家组明确排除了SARS和人禽流感病例,订正为“其它疾病”。

泰山区人民医院及时进行了疫情订正报告,同时解除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观察,监测数据及调查处理形成调查处理报告向省、市疾控中心报告,并进行相关信息的结案报告。

第十部分:总结报告

【解说】(„.)现在进入最后环节,由„局长做总结报告。

【..局长】这次演练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取得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做好这次演练,区卫生局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模拟演练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设立了技术评判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进行了疫情报告处理、应急处置反应、个人防护、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标本采集、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七个环节的演练,共1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演, 名人员观摩。

通过这次模拟演练,也发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将结合这次演练,对演练方案进行一步修正。同时也欢迎各位专家和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局长】下面请市领导讲评,大家欢迎!

【解说】(„..)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对本次演练工作的指导与支持,感谢演练筹备人员的努力,感谢同志们的积极参与,„..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此结束。谢谢!”

第四篇: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疾病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同时了解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等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防范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3天内,病案室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

4、 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5、病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 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登封市卫生学校门诊部

第五篇:病例讨论不明原因发热

姓名 李某某 性别 男 年龄 34岁 职业 *** 籍贯 江苏

住院号 7040198

入院日期 :2007年4月10日 主诉 : 反复发热20天,双下肢皮疹 3天

现病史 :入院前20天受凉后出现发热,咽部不适感,体温最高达40.3℃,以午后及夜间为甚,伴头晕,无咳嗽、咯痰及潮热、盗汗,不伴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无全身关节疼痛,不伴胸痛及牙龈出血,在当地医务所予以“扑热息痛”等药物口服后汗出体温下降,未作特殊检查,后上述症状反复,体温波动在38.3-40℃之间,院外曾用柴胡针、先锋Ⅴ、口服中西药(具体用量不详)等。5天前在隆昌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查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B超正常,3天前服中药后出现双下肢散在皮疹,压之褪色,无搔痒。发病以

来体重下降5斤左右。

既往史及其他:“乙肝”及献血史,平素易感冒发热,从事缉毒工作,无冶游史,无吸毒史,母亲死于“腰椎结核?”,父亲死于“胰腺癌”。

查体 :T 37.2 P 94次/分 R 20次/分 BP 120/80mmHg 神清,体瘦,步入病房,自动体位,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数。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咽部充血,左侧咽部隐窝可见一处白色溃疡面,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无触痛及搔痒,双下肢不肿,

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辅助检查 :

4月10日 血常规 WBC 11.05×109/L , N70.74%, Hb132g/L , PLT 171×109/L 4月10日 肝功、肾功、电解质、心肌酶、免疫球蛋白,C3,C4 正常,乙肝“小三阳” ,

二便常规均正常,

4月11日 抗O、类风湿因子均阴性,SR 23mm/h

4月11日 自身抗体谱 均阴性 ;

4月11日 疟原虫 阴性

4月11日 丙肝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均阴性

4月10日 X片、心电图 均正常

4月11日 腹部B超 未见异常 4月12日 颅脑 及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4月13日 血常规 WBC 8.79×109/L, N72.14%, Hb120g/L, PLT 124×109/L

4月13日 血培养:阴性

4月17日 血常规 WBC 6.70×109/L, N67.64%,HB 114g/L,PLT 178×109/L 4月17日 全身骨扫描: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 4月18日 颈部 腋窝 腹股沟浅表淋巴结B超 阴性

4月19日 骨髓穿刺“感染骨髓炎?”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3.2:1,粒系增生明显,占66%,分叶核比例略高,部分细胞浆内颗粒粗大呈紫黑色,偶见细小空泡,红系增生占20%,晚红比例略低,成熟红细胞基本正常,淋巴、单核系统大致正常,浆细胞易见,巨核细胞与血小板易见,未见特殊细胞。)

骨髓培养:七天无细菌生长

4月23日 结核抗体:阳性(金标法,上海奥普公司试剂盒)

4月23日 ANCA结果待回

治疗经过 :

1.抗感染:头孢他定3.0 静滴 QD(10/4—13/4),头孢呋辛3.0 静滴 QD(14/4—17/4)

乳酸左氧氟沙星0.3 静滴 QD(10/4 —17/4) 2.补液支持:肌苷 静滴 QD(10/4—19/4)

3.中医药:按温病辨证

10/4—19/4体温波动于37.5-40.0℃之间,体温波动曲线最高超过2℃,多次发现体温下午4时最高,不用退热药体温可自行下降。

19/4开始停用所有静脉用药。

20/4—23/4体温波动于36.4-38.5℃之间 拟诊:1.肺外结核?2.感染后变态反应?3.恶性淋巴瘤?

讨论目的 : 1.明确诊断

2.结合结核抗体阳性,可否考虑肺外结核,给予抗痨试疗?

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不知患者对激素是否敏感?用激素体温下降是否明显?需考虑淋巴瘤,是否能取到浅表淋巴结行淋巴结活检,另外最好骨髓穿刺的同时能行骨髓活检。

因为不能排除肺外结核,故未用激素。患者发热时体温可自行下降。

诊断中考虑了淋巴瘤,查体及颈部 腋窝 腹股沟浅表淋巴结B超 未发现异常,胸部CT未见纵隔淋巴结,可惜没腹部CT。没有行骨髓活检。

该病例特点:

1、青壮年男性,乙肝病史

2、反复午后发热,双下肢皮疹,体重下降

3、PE:咽部充血,左侧咽部隐窝可见一处白色溃疡面,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无触痛

及搔痒,其他无特殊

4、 WBC 11.05×109/L; 结核抗体:阳性;骨髓穿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3.2:1,粒系增生明显,占66%,分叶核比例略高,部分细胞浆内颗粒粗大呈紫黑色,偶见细小空泡,红系增生占20%,晚红比例略低,成熟红细胞基本正常,淋巴、单核系统大致正常,浆细胞易见,巨核细胞与血小板易见,未见特殊细胞;其他检查无特殊

5、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20/4—23/4体温波动于36.4-38.5℃之间

诊断:

1、结核。 依据:青壮年男性,乙肝病史;反复午后发热,双下肢皮疹,体重下降;结核抗体:阳性;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现在体温波动于36.4-38.5℃之间。必要时建议

经验性抗TB治疗,停用中医药观察。

2、血液系统疾病 :注意恶组和嗜血细胞综合征。依据:反复发热;PE:咽部充血,左侧咽部隐窝可见一处白色溃疡面,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骨髓穿刺结果。建议复查骨穿,

同时血涂片。

3、特殊病毒感染。发热,咽部充血,左侧咽部隐窝可见一处白色溃疡面,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其他无特殊体征。完善检查,如肥达氏反应。

建议,将胸片和CT上传

不能完全排除肺外结核,左侧咽部隐窝可见一处白色溃疡面高度怀疑是结核引起的溃疡面,

可以做活检确诊。

另外,抗炎效果不佳,结核抗体阳性也支持结核。

当然,还合并细菌感染,血液常规和骨髓穿刺可支持。建议继续查痰涂片,痰培养+药敏,如体温大于38度,抽血培养+药敏。加大抗炎力度,注意覆盖厌氧菌,查PCT-Q,白血病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以确定是否发热与感染有关。

继续复查骨穿及血涂片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可加用抗病毒药物试验治疗。

谢谢各位大侠。

我们请了上海华山医院的两位专家会诊。感染科意见:结核不考虑(原因是结核抗体的假阳性高,无参考价值);考虑感染后变态反应?建议短期激素治疗。不完全除外恶性淋巴瘤。风湿免疫科意见:肺外结核?建议抗痨试疗。我科暂未对患者进行特殊治疗。 我查阅文献,对结核抗体的临床价值争论较多,基本持否定态度。我院采用的的是金标法,上海奥普公司试剂,检验科主任认为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内科学(5版)讲到:“患者无痰或痰菌阴性而需与其他疾病鉴别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可能对肺

外结核的诊断提供参考。”

fgh2005友:患者入院后数天咽部隐窝白色溃疡面已愈合,双下肢皮疹已逐渐消散。当时也考虑了伤寒,但我们这儿已不做肥达氏反应。

可考虑变应性亚败血症(成人still综合症)建议短期激素治疗。

支持变应性亚败血症。

变应性亚败血症(亚败)即斯蒂尔(Still)病,是病因不明的疾病,可能与感染性变态反应有关。起病急骤,主要有长期持续或间歇性发热;反复出现一过性皮疹;游走性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周围血白细胞明显增高,核左移,血沉增快,血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皮质类固醇激素能使症状缓解,但减量或停用激素时症状常可复发。 。本病多见于年轻人,以儿童为多见。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所致变态反应有关,HLA-B

17、HLA-B

18、DR27人群发病率增高。

[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由于本病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只有排除其它疾病后才能肯定诊断。本病常应与败血症、风湿热、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少年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相鉴别。

(一)临床表现

1、发热:常呈弛张热,骤升骤降,1日内可有1—2次高峰,可伴畏寒、寒颤、乏力等全身症状,热退后活动自如。

2、皮疹:为一过性,高热时出现,热退后消失,常呈红斑样或橙红色斑丘疹,也可出现多形性等皮疹。

3、关节炎或关节痛:表现为多关节或单关节炎,发热时重,热退后减轻或缓解。

4、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淋巴洁活检多为反应性增生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5、其他:约1/3患者咽痛,浆膜炎(心包炎、胸膜炎)。

(二)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增高,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核左移。轻中度贫血。

2、血沉明显增快。

3、高丙球蛋白血症,C反应蛋白增高。

4、血清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阴性。

5、血细菌培养阴性。

6、骨髓象常提示感染等骨髓象。

(三)诊断标准

1992年日本成人Still病研究委员会诊断标准:

1、主要指标:①发热≥39℃,并持续1周以上。②关节痛持续2周以上。③典型皮疹。④白细胞增高≥10×109/L,包括N≥80%。

2、次要指标:①咽痛。②淋巴结和(或)脾大。③肝功异常。④RF(-)和ANA(+)。

3、排除:①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败血症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②恶性肿瘤(尤其是恶性淋巴瘤、白血病)。③其他风湿病。

以上指标中符合5项或更多,且其中有2项以上为主要指标就可诊断Still病。 如何治疗:

[治疗]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mg/(kg·d),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总疗程不宜超过6个月。减量过程中可加用非甾体类药物巩固疗效。疗效不佳时可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2、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萘普生、消炎痛等。

3、慢作用抗风湿药:病情长期控制不佳,糖皮质激素疗效不好,近年来也有人应用细胞毒类等其他药物治疗,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如甲氨蝶呤、瑞得、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及雷公藤多甙等。

4、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一是认为本病属“温病”范畴。二是认为本病应归属“痹症”、“厉节风”的范畴。其临床分型也并非固定不变,常常是热盛时处气营两燔之势,热降之后呈气阴两虚之象,故在治疗时必须顾及祛邪,调正阴阳两方面。

[预后]

多数预后良好,有自愈倾向,极少数预后不良。 变应性亚败血症本身也是一种排除诊断的疾病,与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区别在于找不到可很好解释发热的感染灶。至于结核抗体阳性并非结核确诊依据,且存在假阳性和假阳性可能,建议复查。

该患者从4.27出院至今,未用特殊药物,体温已经恢复正常,除自觉轻微乏力外,余无特殊。我科一直在随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百名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下一篇:半年度述职报告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