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2022-09-12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碎块突破纤维环及后纵韧带, 游离于椎管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上相对于一般椎间盘突出症较少见。检查方法较多, CT是检查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但常常由于CT检查的局限性, 而导致漏诊和误诊。MRI是诊断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最佳方法, 但价格比较昂贵。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保守治疗无效, 主要为手术治疗, 其预后与手术治疗的时间有密切关系, 一旦确诊, 应及早手术, 这是挽救神经功能的最好方法[1]。因此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正确及时的诊断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比较CT、MRI对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回顾性研究了本院2004年至2010年入院诊断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中, 男37例, 女18例, 年龄18~55岁, 平均35岁, 病程1周~2年, 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脱出部位:L2~3 1例、L3~4 6例, L4~5 36例, L5/S1 12例。发病前有明显外力扭伤35例, 推拿、按摩致伤12例, 无明显诱因8例。绝大多数临床表现有腰腿痛史, 腰及下肢剧痛时伴有下肢、会阴麻木及感觉减退15例, 马尾神经压迫综合症的35例, 小腿萎缩、不能行走5例。CT检查方法:采用GE Sytec 2000i CT机, 层厚间隔均为1.5mm, 扫描层面与椎间隙平行, 倾斜角最大25。常规扫描腰3~4、腰4~5及腰5骶1, 每个椎间隙扫描8层。MRI检查方法:采用GE Signa 1.5TMR机。Tl加权像 (Tlw I) :TR 500 ms, TE12ms。T2加权像 (T2WI) :TR 3800ms, TE 60ms。常规作矢状位, 横断位Tlw1及T2w I, 层厚3mm。CT诊断标准:髓核脱出率>40%, 并且突出物的突出层距均数+3mm (即13mm) [2]。MRI诊断标准: (1) 横断位同CT诊断标准; (2) 矢状位, 漂移在椎管内的软组织团块影即突人椎管内游离块影, 信号与间盘信号相同。

2结果

55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与手术对照:CT手术符合率76.36% (42/55) , 误诊漏诊23.64% (13/55) , 其中有3例误诊为椎管内肿瘤, 2例误诊为结核, 10例漏诊, MRI手术符合率为100% (55/55) , 脱出部位分型与临床患者症状完全相符合。CT扫描中同未发现神经根畸形, MRI发现神经根畸形2例。

3讨论

Spengler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三型:凸起型, 突出型和游离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碎块突破纤维环及后纵韧带, 游离于椎管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上相对于一般椎间盘突出症较少见。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大部分向下游离, 约占3/4[3], 有一部分向上突出, 也还有极少部分脱出至囊内及神经根内[4]。一般临床症状较重, 通常保守治疗无效, 主要为手术治疗, 其预后与手术治疗的时间和方式密切关系, 因此,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手术方案的确定极为重要。

CT以无创、诊断率较高、费用适中、操作简便、设备普及而成为常规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诊断技术已较为成熟。然而本组55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常规CT扫描10例漏诊, 漏诊率高达18.18%;误诊5例, 误诊率9.09%。其原因可能为: (1) 扫描范围不够, 由于常规扫描L3~4、L4~5、L5/S1, 而对于高位腰椎间盘病变不能明确诊断。本组1例漏诊为L2~3。 (2) 每个椎间隙扫描层数不够, 游离的椎间盘髓核块可上下移动10~20mm, 甚至更多.本组9例髓核游离至椎体后部椎管内, 不在椎间隙水平, 扫描层数不够, 未扫到游离的椎间盘块或仅发现游离移位髓核的少部分, 势必造成漏诊。 (3) 髓核脱出块巨大, 脱出至囊内和神经根内, CT扫描无法与肿瘤和结核相鉴别。本组3例误诊为椎管内肿瘤, 2例误诊为结核。而且CT扫描对鉴别髓核位于囊内或囊外很困难[5]。

MRI检查费用较高, 操作复杂, 普及率低, 但检查范围广, 可同时检出各椎间盘病变, 矢状面对髓核块漂移的方向和位置的显示十分有利, 本组35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MRI无一例漏诊, 符合率100%, 与文献[6]报道一致而且对脱出部位分型判断准确。而且MRI检查在囊内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组接受MRI检查的5例病人均得以明确诊断, 表现为残留在突出间隙内的椎间盘组织量较少, 矢状位椎间隙呈一条狭窄的裂隙, 病变间盘纤维环后部破裂和后纵韧带中断, 硬膜囊内存在一独立于间盘以外的与间盘等信号的团块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另外MR1较CT更易发现椎间盘病变以外的各种疾病, 如神经根畸形。本组发现神经根畸形2例, 而且伴有神经根畸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往往较差[7~8], 多是术前没有认识到神经根畸形对手术的影响。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减压方式:椎板开窗, 半椎板切除, 和全椎板切除。手术方式的选取主要取决于髓核脱出的位置和游离的距离。一般囊内型或中央型脱出多选取全椎板切除, 髓核偏于一侧且游离过长的, 一般选取半椎板切除, 少部分可选取椎板开窗法。由于CT不能全方位了解脱出髓核的位置, 因此对于手术方案的确定, 意义有限。MRI检查范围广, 可同时检出各椎间盘病变, 矢状面对髓核块漂移的方向和位置的显示明确, 因此对于手术方案的确定由明确的指导意义。

因此MRI检查是对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当CT扫描出现不在椎间盘高度有椎管内阴影, 或者CT检查阴性与临床阳性体征不符时, 应该常规选择MRI检查.而且MRI检查对于手术方案的确定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CT和MRI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复习55个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和MRI。结果 发现CT手术符合率76.36%, MRI手术符合率为100%。结论 MRI检查是对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当CT扫描出现不在椎间盘高度的椎管内阴影, 或者CT检查阴性与临床阳性体征不符时, 应该常规选择MRI检查。而且MRI检查对于手术方案的确定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T和MRI,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 谢垒, 俞国成, 马一鸣, 等.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7 (21) :566~567.

[2] 尹东, 韦绍仁, 白崇恩.CT诊断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0, 10 (1) :34~35.

[3] 徐爱德, 徐文坚, 刘吉华.骨与关节CT和MRI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69~373.

[4] 赵刚, 陈朝伟, 汪浩广.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12 (13) :1829~1830.

[5] 王海蛟, 张铁良.囊内型和根内型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2, 12 (3) :224~226.

[6] Kim KY, Kim YT, Lee CS, 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lumbar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J].IntOrthop, 1993, 17 (4) :241~244.

[7] Neidre A, Macnab L.Anomalies of the1umbosaeraI nerve roots:Review of16Cooes and cllassilisation[J].Spin, 1998, 8:294.

[8] Psmir MN, Ozek MM, Ozer AF, et a1.Surgical considerstions in patients with Iumbar spinal root anomalies[J].Paraplegia, 1992, 30:37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索高职院校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一篇: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与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