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2023-05-22

第一篇: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三)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

(三)

1.右图是2011年西安世园会会徽 “长安花”,它是由

三、

四、

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其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据此判断,该思想源于

A.《道德经》 B.《孟子》 C.《四书章句集注》 D.《日知录》

2.中国经典文化精品《弟子规》是清代后期影响最广的儿童道德启蒙读物,其中有一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突出反映了清朝教育

A.提倡家庭自身教育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C.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3.儒学自创立后不断发展。战国时期,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仁政”的学说 B.“以德服人”的观念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思想 D.“天人感应”的理论

4.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

5.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经历战国、秦、汉三个阶段,儒家思想从碌碌无为到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拥护 B.它与其他学说糅合在一起

C.适应了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 D.它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8.“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9.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 10.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天地非常崇敬。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右图是明清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坛。这种现象与我国古代儒家A.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有关 B.荀子的人道有为思想有关

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有关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关

11.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12.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

13.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14.“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泱洽:贯通)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15.“即便把中国哲学‘压’到最低程度,都绕不开他这座高峰……‘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文中的“他”应指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陆九渊

16.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17.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18 “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

A.破除对孔子的迷信 B.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抨击封建政治制度 D.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19.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20.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正宗儒学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2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2.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23.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2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25.培根说:“(两宋时期)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

(三)

2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政治原则”?(3分)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 (2分)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分)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3分)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的背景。(2分)

27.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8分)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9分)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答案

1.【解析】A 本题考查老子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主张万物的本原是道,道生自然。老子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2.【解析】B 题干所涉材料的大意是: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训诫时,应当虚心接受。这反映了清朝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3.【解析】C A项是孟子的思想;B项是孔子的思想;C项是荀子的“人性本恶”学说;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

4.【解析】C 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从本质而言的,这并不意味着实际生活中万物的差异。 5.【解析】B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及其代表的社会阶层。法家主张君主要依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它代表了君主的利益, 这正好符合本题题干材料“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重要信息,故B项为正确选项。

6.【答案】C 7.【解析】C 从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政治局势的统一需要思想的统一,西汉时期,汉武帝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排除;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根本原因。

8.【解析】B 材料中的“谁挚五常规伦理”“公凭三策正乾坤”是解答的关键。 9.【解析】C 注意“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做人原则和处世准则,符合道德准则的题意要求,C项符合题意。A项是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是董仲舒的神学思想;D项是后人演绎的哲学思想。

10.【解析】D 董仲舒认为皇帝承天命而治天下,以此来神化皇权,祭祀天地是皇帝宣扬自己统治正当性的重要活动。

11.【解析】C 汉武帝时期儒学开始取得正统地位,熟读儒家经典的儒士占据了政府的要职,“士人政府”形成。

12.【解析】C “沟通佛、老,以治儒书”说明儒家思想吸纳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就是宋明理学,故选C项。

13.【解析】B 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

14.【解析】A 从材料的内容看,材料主张通过接触万事万物了解“理”,也就是“格物致知”。B、C、D三项都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5.【解析】D 从材料中可知“他”与朱熹生活于同一个时代,故排除B、C两项。从材料信息“开创了中国‘心学’”可以排除王阳明,因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不是开创者。

16.【解析】A 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所以答案为A项。

17.【解析】D 材料中“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的比喻是关键信息。显然这个比喻从哲学范畴讲,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与之最为符合的是王守仁。

18.【解析】B 材料中“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说明了其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否定。

19.【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中提到的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故C项符合要求。

20.【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的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心学”,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1.【解析】A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由材料中“先天不足”,“时代性的缺陷”等信息可知,

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时代局限性,即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故选A项。B、C、

D三项都是以A项为基础,故排除。

22.【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蔡伦独创新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发明了“蔡侯纸”。因造纸原料易得,广为流传,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故选C。A、B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中国还没有棉布,排除D。

23.【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李约瑟对中国科技的看法是: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发展。

24.【解析】A 经济是基础,由于中国古代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因此与农耕经济有关的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发展较为突出。其余选项只是原因之一。

25.【解析】C 解析:在文字方面改变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指的是印刷术的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考察的主要知识点是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问关键是晚周时期和儒家学者即孔孟荀。(2)问主要结合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可。(3)问主要考查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及时代背景。

26.【答案】(l)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3 (2)胜利:汉武帝“罢剿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 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分)

(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3分)

27、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2分) (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篇:岳麓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训练

高一寒假生活指导(36)历史3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完成时间:正月初八家长签字:

【单元重点回顾】

1、列举1840年至1901年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重要侵华战争及强迫中国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

2、太平天国运动有何时代特点?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辛亥革命有何重大意义?

4、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五四运动有何伟大意义?

【基能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东南沿海B.目的是抢夺中国市场和原料

C.推进到清朝统治心脏地区D.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2.“这次战争的结果之一是通商口岸的开辟,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由整个沿海深入内地。”“这次战争”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运动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4.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 1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

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海国图志》D.《应诏统筹全局折》

5.太平天国运动体现出的新的时代特征是

①反侵略②进行武装斗争③建立革命政权④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

6.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议论,其中不正

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还不够还啊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7.“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此告示出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8.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

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地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维新派B.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

9.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

的”。列宁所说的孙中山的思想是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

10.“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

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A.中国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

11.曾以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

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

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

13.“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五四运动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14.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

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之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

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③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

用 ④革命者的斗争比较坚决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5.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这种“姿态”主要指

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1)请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

的革命斗争。

示例: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

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

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2)据以上材料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

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

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

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的100 万,增至战后的200 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 年9 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积极传播者。1918 年11 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

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

原始,不过由于之一二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

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

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

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

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不同之处。

材料四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

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1919年5月,而是贯穿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五四运动和由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的中国共产党

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综合新华网信息

(3)据材料四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的历史作用。

第三篇: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教案(4页)-文档资料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汉字起源及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汉字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概括文字的发明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文字的演变与书法的关系,认识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认识到其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性。通过古代书法艺术,体会中国古代艺术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简单,但艺术性强,尤其是学生对于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文字的发展历程以及独立分析书法的特征还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方面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难点:分析中国古代书法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它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还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汉字与书法。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 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

汉字,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后来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中国文字的发展史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字体及事件呢? 2.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它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故称甲骨文。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教材插图:《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随着商朝的灭亡和商都变成废墟而长期埋没于地下,后世当地居民耕田于此,时有发现,并把它当作“龙骨”卖给药材商店。直到1899年才被王懿荣发现,得知是殷墟遗物。经过多次发掘,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达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有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等(举例:日、河、明、十二生肖图)

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第 1 页 金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即大篆。(教材插图:《西周散氏盘铭文》)籀文的特点:笔画匀称,行款整齐,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

这两种文字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两种字体。但随着经济交往、人们的交流活动的增加,汉字各自为政而没有统一标准的状况,便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于是,“书同文”的意义便显而易见了。 3.“书同文”: 小篆→隶书

“书同文”为哪国的哪种字体?秦国的小篆,后来是隶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又称籀文,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缘于当时六国的文字过于混乱而决定“书同文”。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 隶书: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据载,隶书是程邈改造的,因程邈当时获罪入狱,而秦时称罪徒为“隶”,所以便将程邈改造后的文字称为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汉隶特点:

1,改变了篆书狭长的字体,结构上呈横长竖短,字形变得扁宽。

2,点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并在用笔上出现“蚕头燕尾”,曲折处由圆转改为方折

3,象形意味大大减少

探究:文字统一的意义何在?

提示: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字的发明不仅成为了一种工具,而且后来还成为了一种艺术。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二目,书艺历程。

二、书艺历程

汉字为什么会成为一种艺术? 1 .汉字发展为艺术的原因

a单体汉字的字型丰富、数量庞大---准备了材料

b知识群体的形成----动力基础(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这也是书法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的动力。) c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提供了条件

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个朝代的书法成就来感受其间的风骨意蕴。

2、书法艺术发展历程 (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

第 2 页 秦汉时期书法艺术处于自发阶段,这个时期秦小篆汉隶的特点(结合地图册中秦《泰山刻石》和汉《石门颂》思考):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承秦隶,但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由于秦时刚统一文字,所以当时文字比较重视实用性。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其发展情况怎样?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艺术性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在对社会危机反省的同时形成一个特立独行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条件。

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是“书圣”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地图册中插图),具有飘逸飞扬、虚玄灵动的特点。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苏东坡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于流行,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 (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有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教材插图《张旭草书》和颜真卿《多宝塔碑》:张旭的草书较为张扬个性、意绪狂放,怀素继承了张旭的草法,把草书艺术推向了高峰。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柳公权的楷书则是遒劲森严、另创新意。较之颜体,柳体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草书——张旭、怀素狂放不羁

楷书——注重规范法度(欧阳询、颜筋柳骨; 社会走上正轨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颜真卿的书法成为一种讲究法度和规范的楷模。)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特点是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但不容易识别. “楷”又称正书,正楷,真书,因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稳,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达到顶峰。按照用笔和结体特点,可分为魏碑和唐楷两大系统

楷书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无论结构,用笔都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境界。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 魏碑,主要是指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它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性书体,点画形体造型还留有明显的隶书的痕迹,是一种还不成熟的楷书。 问题:为什么唐代会有这种不拘一格的书法风格?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

(时代风貌)当时的时代风貌: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4).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崇文风气浓厚,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 这个时期的代表有“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地图册中苏轼、黄庭坚的书法作品)

第 3 页 苏轼——豪放逸丽,追求自然 黄庭坚——入古出新,用笔锋利,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黄庭坚(1045--1105) “苏门四学士”之一。以文学著称,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高。 ) 米芾——善写行书,笔力爽利而沉着

蔡襄——落笔精丽,使人心醉(蔡襄(1012-1067)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学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

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北宋王朝因他而亡,但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瘦劲;;结体笔势取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5).明代——呈现平民化、世俗化趋势,更强调个性化创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祝枝山、文徵明(教材插图)。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徵明书法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

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汉字艺术,不仅表现在书法艺术上,还表现在篆刻艺术上。教材P33的小字进行了介绍,同学们可参看。

中国的印章篆刻与书法并称为姊妹艺术,秦汉时以小篆为基础,融合隶书风格。到明代与书法、绘画合为一体。

小结:书法千年,千年书法,独特的方块字,不仅传承了中华文明,也造就了一种艺术门类,同学们在感受其美感的同时,更应体会华夏文明的个性。 汉字的发展演变:

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演变规律:由复杂到简单;

由具体到抽象;

由不规则到规则、稳定 演变主要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

第 4 页

第四篇: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教案

........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带,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

轸(zhěn)

镞(zú)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èng)

牖(yǒu)

孝公既没(mò)

召滑(shào)

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研习新课

试题试卷 ........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6、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

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试题试卷

第五篇:语文知识点(必修三第三单元)

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作者介绍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

通“只”,不过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 涂有饿殍

通“途”,道路 輮以为轮

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通“又”;通“曝”,晒干 知明而行无过

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 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

通“横”

孝公既没

通“殁”,死亡 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

通“纵”,合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通“敝”,疲惫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通“呵”,呢 倔起阡陌之中

通“崛”,崛起 赢粮而景从

通“影”,像影子一样 百有余年矣

通“又”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通“亢”,高

威振四海

通“震”,震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通“否”

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今义: 常指增加

3.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 选择连词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士兵; 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

今义: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

古义:种植,动词

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同意认可

劝学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2、輮以为轮 /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把„做成

今义:认为

3、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

今义:泛指绳索

4、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6、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走狗、帮凶

7、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腿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过秦论

1.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今:划船工具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以西

今:河的西面

3.国之师

古:军队

今:指隶属于军或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4.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背负

今:胜,获胜 5.山东豪俊遂并起

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指山东省

6.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古:继承

今:受

7.西举巴蜀

古:攻取

今:向上抬

8.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吝惜

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9.以致天下之士

古:来 ,招纳

今:给予

10.斩木为兵

古:兵器

今:士兵

11.迁徙之徒也

古:征发

今:迁移,搬家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

5.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

今义: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一词多义 寡人之于国也

•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 •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 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 发

百发百中(发射)

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

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胜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 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 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兵士) • 时:

不违农时

季节;名词

无失其时

机会、时机;名词 • 然:

河内凶亦然

代词;这样

填然鼓之

地、„的样子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连词 然而、但是 赵太后曰:“然”

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 则:

则移其民于河东

顺接连词;就、那么 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

转接连词;却

劝学

• 之

取之于蓝

代词,代青

水为之

代词,代冰 须臾之所学

结构助词,的

登高之博见

结构助词,的 锲而舍之

代词,代雕刻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前置的标志

蛇鳝之穴

结构助词,的

• 而

• 表转折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水为之而寒于水

而见者远 /而闻者彰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 表递进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表并列

知明而行无过

/蟹六跪而二螯

• 表修饰

终日而思 / 跂而望 / 登高而招

/ 顺风而呼

• 表承接

锲而舍之

/ 锲而不舍

• 表因果

而神明自得

• 于

取之于蓝

介词,从

青于蓝

介词,比

寒于水

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向,引出对象

• 者

不复挺者

语气词,表停顿

见者远 /闻者彰/ 假舆马者

/假舟楫者

……的人

无可寄托者

助词,表判断

• 一

骐骥一跃

数词,一次

用心一也

专一

过秦论

• 固

据崤函之固

险固,形容词作名词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牢固,顽强,形容词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 因

因遗策

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

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

凭借,依据,介词 •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损失,动词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指逃亡的军 吞二周而亡诸侯

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 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

统治、控制,动词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

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

兵器 •策

蒙故业,因遗策

策略、计策,名词 振长策而御宇内

马鞭子,名词 •致

以致天下之士

招引、招纳,动词 致万乘之势

达到、获得,动词

• 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

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

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

代“天下之兵”,代词 • 及

非及向时之士

比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

到,等到,介词 •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名词作状语

追亡逐北

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 度

内立法度

制度,名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量长短 • 遗

因遗策

遗留下来,动词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遗失,丢失,动词 • 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动词

宽厚而爱人

爱护,尊重,动词

师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相当于“于”,前“在”的意思;后“比”,表比较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唉”

• 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

连词,表承接

惑而不从师

连词,表转折 吾从而师之

连词,表承接

择师而教之

连词,表承接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连词,表并列

小学而大遗

连词,表转折

则群聚而笑之

连词,表修饰 •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助词,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圣人之所以为圣

代词,指代这件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郯子之徒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代词,这,这一类

作师说以贻之

代词,他,指代李蟠 • 其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他的

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可怪也欤

副词,难道

• 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词,比

而耻学于师

介词,向

于其身也

介词,对于

皆出于此乎

介词,从

不拘于时

介词,表被动,被 • 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可怪也欤

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 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

汉大兴兵伐匈奴(《史记〃张汤传》)

发动

大楚兴,陈胜王

兴盛,兴旺

• 疾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君有疾在腠理

小病 疾恶如仇

厌恶、憎恨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妒忌 • 焉

兼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于此,从这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助词,了 •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代词,的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代词,的地方

•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 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相似也

• 惑

惑之不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而不从师

•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无罪岁

然而不王者

•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谨庠序之教

•动词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

名词,老师

动词,从师求学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动词,传授

动词,流传

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名词,道理

有“风尚”的意思

名词,道德学问

名词,疑难问题

形容词,糊涂

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

击鼓

种植

穿上

归罪

称王

活着的人

;死去的人 认真从事

劝学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

•名词作动词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走得快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游泳,游水。

知明而行无过矣

犯错误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形容词做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变直;变锋利

形容词做名词

登高而招 / 登高之博见也

高处

其曲中规

弯曲的弧度 见者远

远处 积善成德

善行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

专一

过秦论

名词作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作窗户; 系户枢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抽; 用竹杖打

《过秦论》

指摘过失

•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形容词作名词

据崤函之固

险要的地势

自以为关中之固

坚固的屏障

尊贤而重士

贤者,贤能的人

因利趁便

便利的条件;便利的条件

• 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对内;对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破瓮;用绳子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

深谋远虑

从长远

动词作名词

• 追亡逐北

逃跑的人;溃败的军队 • 使动用法

•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争斗

• 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

使……弱,削弱

• 约从离衡

使……离散

•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使……漂浮

•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灭亡 •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

• 以愚黔首

使……愚蠢

•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

• 意动用法

尊贤而重士

以……为重,看重

师说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

名词作动词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

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

遇到疑难问题

特殊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劝学

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宾语前置 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判断句

师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判断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徒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状语后置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耻学于师 状语后置句

师不必贤于弟子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宾语前置 宋、卫、中山之君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被动句 定语后置 不拘于时 铸以为金人十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下一篇:一级医院年终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