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院目标性监测

2022-12-08

第一篇:icu医院目标性监测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一、 监测目的

1、 监测ICU患者医院感染率。

2、 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

3、 减少导管留置和器械相关感染的发生。

4、 评价控制效果。

二、器械相关感染定义

1、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或临床医生诊断的肺部感染。

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血培养至少获得1个阳性的结果,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段5CM)或导管定量培养阳性(>103CFU/导管段),并且与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和抗菌谱相同,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液感染源。

3、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近期内留置导尿管史(通常为7天内),有或无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

三、 监测方法和内容

1、监测对象: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入住ICU 48小时后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的时间≥48小时,患者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以内发生的感染仍属于ICU感染。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的日期,记录转出当月感染数。

2、监测部位:监测的重点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起的响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调查登记方法:

ICU医生每天对已住进ICU和此期间新进入ICU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每个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有医院感染者由医生填写“ICU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对疑似医院感染难以确诊者,应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

ICU日志填写:由ICU护士填写ICU患者日志,每日8AM或每夜12时填写,避免遗漏。每日登记进入ICU新住进患者数;每日住进ICU患者数;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患者数,上月末日住ICU患者数;上月末日住ICU患者数指上月最后一日末移除ICU的患者数。新住进患者数是指当日新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住在患者数指当日住在ICU的患者人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中心静脉插管患者数、导尿管插管患者数和使用呼吸机患者数指当日使用该器械的患者数。

四、 资料分析

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主要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等相关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计算指标及方法为:

1、 感染率及调整感染率的计算

感染率的表达方式2种,即病例(例次)感染率及患者日感染率。 病例(例次)感染率=

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总数 ×100% 患者日(例次)感染率=

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总数×1000‰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每周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患者日(例次)感染率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调整日(例次)医院感染率=

2、 器械相关感染率的计算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

使用呼吸机患者中肺炎人数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患者日数×100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同期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日数×1000‰

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

3、 器械使用率的计算 呼吸机使用率=

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同期患者尿管插管日数×1000‰

使用呼吸机日数患者住院日数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日数患者住院日数

导尿管使用率= 使用导尿管日数患者住院日数

五、“临床病情等级”评定

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对当时住在ICU的病人按“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值”进行病情评定。在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及E级)的病人数。在评定时按当时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定,与过去的情况以及将来要出现的情况无关。有相同诊断的病人,可能不属于同一临床分类级别。为了方便定为每周进行评定。

六、 监测资料的总结报告及反馈

在计算出各种医院感染发病率后,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ICU反馈,

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3、根据ICU病人日志形成“ICU月总结”,它可提供处在某种危险因素(及ICU)的人群资料,在计算各种率时使用。包括:

“本月1日ICU病人数”指监测本月的第一天已住在ICU病人数,即上月末转出ICU的病人数。

“本月新住进病人数”指在本月新住进ICU的病人数。

“本月ICU病人天数”指本月住在ICU的病人住在ICU总天数。 “本月留置导尿管病人天数”、“本月动静脉插管病人天数”和“使用呼吸机病人天数”指本月应用该器械的病人住ICU天数。

“临床病情等级”评定,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对当时住在ICU的病人按“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值”进行病情评定。在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及E级)的病人数。在评定时按当时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定,与过去的情况以及将来要出现的情况无关。有相同诊断的病人,可能不属于同一临床分类级别。并非所有的病人均受到评定,为了方便每月定位4周。

第二篇: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为了降低ICU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对ICU病人进行目标监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监测目的

了解各类型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监测方法和内容

1.监测对象: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入住ICU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病人住进ICU的时间≥48小时,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均属ICU感染。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病人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应追踪观察48小时,此间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月底转出ICU的病人,如48小时后发生感染的,感染日期记在下一月;48小时内发生感染的,则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的日期,记入转出当月感染数。

2、监测部位:监测的重点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资料收集:每个被监测的ICU病人,每天填写“ICU病人日志”及“ICU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ICU病人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监测周期为1年,监测时间从2015年3月1日ICU目标性监测正式启动开始。

三、器械相关感染定义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或临床医师诊断的肺部感染。

(二)、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病人留置血管导管或拔出血管导管48小时内出现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T>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1岁的病人有发热(T>38℃,肛温),或低体温(<37℃,肛温),或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除血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感染源。除上述临床症状之外,诊断成立至少还应具备以下各项中的一项。

1、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端5cm)或导管定量培养阳性(>102cfu/导管端),并与外周静脉血培养(至少一次)分离到的病原菌相同。

2、同时从血管导管、外周静脉血抽血送细菌定量培养,前者与后者细菌浓度比例>3:1。

3、同时从血管导管、外周静脉抽血送细菌培养,导管所取血样培养出现阳性的时间比外周静脉血早2小时以上。

对于常见皮肤共生菌,如棒状杆菌属(除白喉杆菌外)、芽孢杆菌属(除炭疽杆菌外)、丙酸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微球菌属,需要不同时间、需要不同时间、采集2次或2次以上的血培养均阳性才能确诊。如血液中1次或1次以上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假丝酵母菌属等即可确诊。

(三)、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

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导尿管,出现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或者无症状,且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

四、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

医师

1、严格掌握使用导管的指征、置管部位、正确的置管方法。

2、当发生或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送标本做细菌微生物培养。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不需常规进行导管尖端的培养,在考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根据保留与否,分别采取不同的送检方法。

3、正确填写检验报告申请单。

4、根据微生物学药敏结果选择抗菌治疗。

5、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护士

1、每日晨8时登记ICU患者日志。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插管部位变化。

3、记录导管置入和拔出的时间以及操作者。

4、加强导管和置管部位护理:中心静脉导管每2天更换一次纱布,每7天更换一次透明敷贴1-2次,污染时及时更换。

5、当发生感染或怀疑感染时,要正确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

院感专职人员

1、对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医院感染定义与诊断标准。

2、查看患者病历记录及相关检查,向医生、护士了解病人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院内感染。

3、负责检查ICU护士填写的患者日志,每日填写,避免遗漏。

4、输入医院感染监测数据,每月小结,每季度分析总结,观察与感染相关的因素,提出临床干预措施。

5、测数据反馈给监测科室,不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

五、标本采集方法

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临床疑似病例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正确掌握标本的采集时机和方法,以及送检时限,及时发现院感病例。

痰标本采集

2 1)患者能自行留痰者 让患者漱口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痰器内,盖好送检。最好为清晨第一口痰,避免唾液 。

2)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 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戴无菌手套,无菌集痰器连接负压吸引器和无菌吸痰管,按无菌操作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送检。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标本采集

临床医师首先判断血管导管是否有保留的必要性,在选取不同的采集方法。

1、保留导管(中心静脉插管)标本采集:至少采取2套血培养,一套抽取外周静脉,另一套抽取导管采血,两套血标本的采血时间必须≤10分钟,分别标记采血部位。

2、导管拔出(中心静脉插管)标本采集:1-2各不同部位采集外周静脉血1-2套;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导管尖端5CM进行定量培养或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

尿标本的采集:

1)中段尿 使用肥皂、清水清洗外阴,撑开外阴或翻转包皮,收集中段尿10~50ml 2)导尿管 络合碘消毒导尿管(接头上端近会阴部)两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导尿管10ml,采集后立即送检,如有特殊情况,标本应保存于4℃。

六、资料分析

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主要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机机等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指标及方法为:

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数)

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 × 100% 同期住ICU病人总数

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数)

2.病人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 ------------------------ × 1000‰

同期住ICU病人日数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3.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 ×1000‰ 同期尿道插管病人日数

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液感染人数

4.与动静脉插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病率(‰) = ---------------------------- ×1000‰

3 同期动静脉插管病人日数

使用呼机机病人中肺部感染人数

5.与呼机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 = --------------------------- ×1000‰

同期使用呼机机病人日数

6.感染率的比较

为了比较各种ICU的感染率,必须考虑住在ICU的病人病情。只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正后,才能具备相同的基础进行比较。

每周按照“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2)”对病人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记入“ICU月报表”中,然后计算ICU病人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病人总分值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 ─────────────────────

每周参加评定的ICU病人总数

ICU感染率

调正率 = ──────────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7.器械使用率:ICU内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的病人较多,因此对其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肺部感染也作相应的监测。

某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在确定感染危险因素的强度中具有重要作用。病人使用某些高危器械的比例即器械使用率,通常定义为单位累计住院天数(如1000个住院日)中使用器械的天数。

尿道插管病人日数

尿道插管应用率(‰) = ─────────── ×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动静脉插管日数

动静脉插管应用率(‰) = ────────── ×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使用呼吸机日数

呼吸机应用率(‰) = ────────── ×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总器械应用日数

总器械应用率(‰) = ────────── ×1000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

8.危险因素相关感染率:以住院日数和器械使用日数计算感染率

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 = ───────────────×1000 累计病人尿道插管日数

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流感染人数

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 = ────────────────×1000

累计病人动静脉插管日数

使用呼吸机病人中肺炎人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 ────────────────×1000

累计病人使用呼吸机日数

9.病例感染率:以处于危险因素中ICU病人数计算感染率

感染病人数(或感染例次数) 病例感染率(%) = ───────────── ×100 处在相关危险因素中的病人数

(如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病人)

10.平均住院时间:

ICU病人总住院日数

平均住院时间= 当月新进ICU病人数+(当月第1天病人数-下月第1天病人数)/2

七、监测资料的总结报告及反馈

在计算出各种医院感染发病率后,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被监测部门反馈,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第三篇: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SOP

一、监测对象

被监测对象为入住ICU满48h的患者;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患者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患者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仍属ICU感染,感染日期为转出ICU日期。

二、监测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监测开始前向微生物室、ICU主任及护士长说明监测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与配合;对ICU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监测方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1.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日到ICU跟踪观察,具体观察:工作人员操作情况,同时观察使用某些高危器械的情况、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微生物的送检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2. 医院感染病例发现方法:ICU医生观察每位ICU监测患者(患者转出后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继续跟踪调查48小时),重点关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做出诊断。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以下表格的登记工作。

① ICU患者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见附件1)。 ② 每周一次根据“ICU患者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 (见附件3)对正住在ICU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等级评定,并记录于“月度ICU患者各危险等级人数表” (见附件4)。

3. ICU护士每日晨8时(或统一规定一时间)登记“ICU患者日志” (见附件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4. ICU医生掌握正确使用导管指征、方法;在发生或怀疑感染时及时留送微生物标本,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5.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天或每周检查“ICU患者日志”(见附件2“登记情况,避免遗漏。

6.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负责监测资料的整理、汇总及分析。

(三)数据资料的整理、汇总及分析应由专职人员负责,每日核实数据资料,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逐步完善监测方法;每3个月对监测指标进行汇总小结,以便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汇总分析应包括如下监测数据指标: 1. 器械使用率: 尿道插管应用率=

动静脉插管应用率=

呼吸机应用率=

总器械应用率=

总器械应用日数

×1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使用呼吸机日数

×1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动静脉插管日数

×1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尿道插管患者日数

×1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2. 床日感染率与器械相关感染率: 患者日感染率=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

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使用呼吸机患者中肺炎人数

×1000‰

累计患者使用呼吸机日数

动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

×1000‰

累计患者动静脉插管日数 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1000‰

累计患者尿道插管日数

感染患者数(感染患者例次数)

×10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3. 以处于危险因素中患者数计算感染率:

感染患者数(或感染例次数)

病例感染率= ×100%

处在危险中的患者数 4. 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代表感染危险性。 平均住院时间= 5. 感染率的调正:

根据ICU患者病情进行感染率调正后,方能进行不同ICU间感染率的比较。 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时间相对固定),对当时住在ICU的患者按“ICU

ICU患者总住院日数

当月新进ICU患者数+(当月第1天患者数-下月第l天患者数)/2 监测患者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见附件3)进行临床病情等级评定。在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E)的患者数。在评定时,按当时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与过去的情况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无关,并非所有被监测的患者均受到评定,为了方便,每月定为4周。将评定结果记入“ICU月报表”中,然后计算被监测ICU患者的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调正感染率=

ICU感染率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

每周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

(四)监测信息资料比较及反馈

1. 将监测ICU患者的调正感染率与相同等级兄弟医院、省内或全国监测资料进行比较。感染率显著增高,应查找引起感染原因;感染率显著降低,应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

2. 及时反馈监测资料:每3个月将汇总分析的监测指标反馈给被监测ICU,使临床医务人员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危险因素情况,以主动采取控制措施,并完善监测方法。

3. 根据监测指标情况,发现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干预措施,组织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

第四篇:ICU目标性监测分析2012下半年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ICU 内医院感染,我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ICU 兼职感控人员密切配合,对ICU 开展了目标性监测,现将2012年下半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数据与方法

1、监测对象 2012年7-12月所有入住ICU的患者,并对转出ICU的患者有专人到相应科室随诊48小时。

2、监测方法 每日对ICU进行调查,填写ICU患者日志,再将数据汇总。

3、诊断标准 按照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 感染率的比较 ICU 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 = 各等级患者临床病情分级总分/ 同期ICU被评定患者总例数;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 医院感染发病率/ ASIS。

二、结果

1、感染率 同期入住ICU患者总数197人,医院感染16例(22例次),感染率为8.12%,感染例次率为11.17%。16例感染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同期ICU患者住院日数为668日,

1 日感染率为23.26‰,调整后日感染率为7.11‰。(详见 表一)

2、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率 ICU常用的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日感染分别为: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VAP)89.74‰,调整后日感染率为27.44‰;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UTI)1.51‰,调整后日感染率为0.46;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详见 表二)

3、部位感染率 感染发生部位一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率95.45%;其次为泌尿道4.55%。(详见 表三)

4、医院感染病原菌 16例(22例次医院感染)治疗用药,送检率为100%。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检出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真菌1株,其它( 为单发少见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7株,故不做详细统计分析。(详见 表四)

ICU医院感染率(%)及日感染率(‰) 表一

月份 调查 例数

例数

7 8 9 10 11 12 合计

医院感染

感染率 5.00 9.38 5.88 14.81 11.54 5.26 8.12

住院日

ASIS 评分

感染例次

感染例次率

日数

日感染率

调整日感染率

4 5 3 5 3 2 22

10.00 15.63 8.82 18.52 11.54 5.26 11.17

128

104

131

110

120

95

15.63 28.85 15.27 36.36 25.00 21.05 23.26

14.47 8.88 5.28 11.84 7.74 7.09 7.11

4.08 3.25 2.89 3.07 3.23 2.97 3.27 40 32 34 27 26 38 197

2 3 2 4 3 2 16

688

ICU 器械使用率(%)及日感染率(‰) 表二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

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

月 日 感使份 数 染 用

例天次 数 使

用 率

日 感 染 率 感使

调整

染用

日感

例天

染率

次 数

使

用 率

日 感 染 率 感使

调整

染用

日感

例天

染率

次 数

使

用 率

调整

日感染

染率

7 128 4 52 40.63 76. 92 18.85 8 104 1 60 57.69 16. 67 5.13 9 131 3 47 35.88 63. 83 22.09 10 110 5 23 20.91 217.39 70.81 11 120 3 27 22.50 111.11 34.40 12 95 2 25 26.32 80.00 26.94 合688 21 234 34.01 89.74 27.44 计

0 0 1 0 0 0 1

119 92. 97

97 93. 27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7 99. 22

82 78. 85

36 27. 48

33 30. 00

40 33. 33

6. 3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8 97. 71 7.81 2.70

109 99. 09

115 95. 83

93 97. 89

0 0 0

0 0 0

661 96. 08 1.51 0.46

324 47. 09

4

ICU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表三95.45下呼吸道 n=21泌尿道 n=14.55

ICU病原菌分布情况 表四

病原体 真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其他 合计

菌株数 1 10 4 7 22 ICU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18.1845.4531.824.55真菌 n=1鲍曼不动杆菌 n=10铜绿假单胞菌 n=4其他 n=7

三、分析

1、ICU 医院感染现状 2012年下半年对ICU 监测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12 % ,例次感染率为11.17 % ,日感染率为23.26 ‰, 明显低于2012年上半年ICU医院感染率(16.20%),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相应部位感染的95.45%,提示气管插管等相关侵入性操作是ICU 医院感染最主要的高危因素,应严格掌握指征,及时去除不必要的导管。ICU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及时送检病原学,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以有效控制感染。ICU 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各种侵入性操作多、常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住院时间长等多种易感因素共同存在,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因此应重视对ICU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进行有效干预。

2、侵入性操作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为11.73%,日感染率为89.74‰,调整后日感染率为27.44‰。较2012年上半年感染率(12.29%)有所下降,仍是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引起VAP 相关危险因素一方面是由于患者本身的原因,如存在脏器功能不全、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高龄、昏迷、误吸;另一方面也与各种诊疗措施有关,如体位、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应用抑酸剂、镇静剂、免疫抑制剂、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均有可能影响到VAP 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诊疗

6 护理操作规程;严格落实手卫生规范;随时做好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在患者病情允许下将患者床头抬高45,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等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定期评估呼吸机使用的指征,及早撤机,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1例,感染率为0.56%,日感染率为1.51‰。留置尿管时间长短是影响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基础疾病等也影响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尽可能缩短尿管的留置时间,降低感染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本次监测期间发生率为0,导管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导管类型、存在感染灶等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鉴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及时拔除导管。

总之, ICU 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3 种导管相关性感染是ICU 的主要医院感染类型,需要重点监控。在ICU 内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可及时获得准确资料,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控制和预防ICU 医院感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感染科整改建议

具体整改措施:

1、每日认真执行本院制定的环境消毒隔离制度。

2、增加日常消毒频次;在监护区无患者情况下,将所有仪器、物体表面及地面、墙面(2米以下)用1000mg/L文华消毒液擦拭,有效清除杀灭多重耐药菌,防止多重耐药菌定植。

3、按要求及时清洗层流洁净系统初、中、高效过滤网。保证空气的洁净程度。

4、认真执行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5、认真执行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标准操作规程(SOP)。

6、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落实手卫生规范。

7、定时召开科室医院感控小组会议,对照制度规范,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主治医生应积极送检,根据药敏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9、加强培训,科室内对手卫生规范、无菌操作原则等相关制度进行再学习。

五、目标

1、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2、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其他侵入性操作感染发病率。

第五篇: 2015年第1季度综合ICU目标监测总结分析

相杰斌

2015年1月1日-3月31日对我院综合ICU开展了目标性监测,其中1日病人数3人,新住进病人总数31人,本月病人数34人,住在ICU病人日数161日,其中留置尿管病人总人数148人,动静脉插管病人总人数120人,使用呼吸机病人总人数33人。共发生2例呼吸系统感染病例。

病例(例次)感染率= 2/34×100%= 5.88% 病人日感染率(例次)= 2/161×1000‰=12.42‰

使用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2/33×1000‰=6.61‰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88/21=4.19﹙分﹚

调整病人日医院感染率=12.42/4.19‰×1000‰=2.96‰

易感因素:病情危重,使用呼吸机及抗生素的应用。

原因分析:

1、 住在ICU的病人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

2、 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室内环境通风不畅

3、 呼吸机外置管路清洗消毒不彻底。

4、 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

5、 换药不规范 整改措施:

1、 给病人高介营养,以增强病人抵抗力。

2、 严格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严格感染病人隔离及所用器物的消毒。

3、 呼吸机外置管路彻底拆卸至最小单位,由消毒供应中心按清洗消毒流程处理。

4、 科室感控人员加强监督,规范洗手或手消毒。

5、 更换敷料时须注意无菌技术

2015年3月31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led显示屏采购合同下一篇:麦当劳stp营销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