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孝敬父母

2022-07-06

第一篇:懂得感恩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为了我忙碌操劳的父母,感恩为了我辛勤劳动的父母,感恩为了我精疲力竭的父母,感恩为了我费尽心血的父母„„孝敬父母是我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百善孝为先,教育之根本,“教育”中的“教”字是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作为学生,我首先要懂得孝敬感恩他人,其次才是获得知识。

一棵小树,它懂得感谢土地,因为土地养育了它;一只小鸟,它懂得感谢天空,因为天空给了它自由;一条小鱼,它懂得感谢大海,因为大海给了它水源„而我作为一个孩子,也应该懂得感谢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今天我的舒适生活是父母用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的,用汗水换来的,他们身上的担子比谁都重,但是他们却毫无怨言,从不向我说起过。但是,作为他们的孩子,我总能感悟到他们的不容易。我开始学着懂事,尽量不惹他们生气,不让他们为我操心。因为我难过时他们比我更难过;我快乐时他们因我而快乐;我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陪伴我左右;我取得成功时他们共同分享喜悦;我生病时,他们在我的床前日夜守护„这些点点滴滴,足以表达出父母对我深沉的爱,无私的爱,伟大的爱。我平时留意到,他们一个小小的动作和问候,都充满了爱的温暖。父母是我的天使,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正确的方向,走向人生的旅途,走向光明,追求远大的理想。我的身上承载着父母的汗水、心血,浓缩了他们的爱与盼。

感恩是要发自内心的:不管是我平时的一句问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牵动着父母的心情。在他们劳累的时候我会给他们捶捶背;在他们口渴的时候我会端上一杯温暖的清茶;在上下电梯的时候我会给他们按下电梯按钮;在上下车的时候我会给他们开门关门;在他们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我会给他们洗脚按摩;每每我为他们做了一件小事时,他们的心中都会感到欣慰,觉得我长大了。感恩是要付出行动的:在生活中,我会帮助父母减少一些负担,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洗碗拖地,倒垃圾,洗衣服,整理房间,收拾衣物等。从小事做起,并不是嘴上说说爱父母,报答父母就行了,而是要付出行动来证明。感恩是要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是我的启蒙老师,他们以身作则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从小我就耳濡目染他们是如何对待爷爷奶奶的。我把他们所作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深深地懂得感激父母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家庭才会和睦,家人才会快乐。

孝为人之本,一个只有懂得回报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父母为我所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啊!父母养育了我,给了我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在这个幸福的家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而我理所应当应该懂得如何才能回报他们。我目前能做的就是在学校应该好好学习,努力上进,不断开拓,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在家里温馨和睦,做一个好孩子,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社会上遵守道德,做一个好公民。父母的爱,我难以完全报答,就让我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父母欣慰,让他们为我而感到自豪!

母爱似水一般柔和,温和而细腻;父爱如山一般雄伟,深沉而伟大。我从小就生长在父母温暖的臂弯下,如今,我在慢慢长大,长成一个男子汉,可他们却在一天天中老去,我也要慢慢地成为他们的依靠。我们应懂得感恩,感恩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让我们做到歌中唱的那样“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

第二篇:懂得感恩,学会孝敬父母

北流市西埌镇大车小学 学生姓名:陈海兰 指导老师:梁婷婷 联系电话:18269329312 当我们说到要孝敬长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了赚了钱一定好好孝顺父母。”“我现在工作还没稳定,等我工作稳定了,我一定会好好孝敬父母。”“我现在还没买到房子,等我买到房子了我一定接父母过来好好享受生活„„”每个人都会说这样之类的话语,但是否每个人都知道等待是一种不能补救的遗憾?生命也有它的保质期和保鲜期。你们是否考虑过父母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享受你们的孝敬?

你们发现你的父母变了吗?头发变白了,脚步不再稳健,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健了,额头的皱纹变多了。父母老了,但父母提供的温暖却一直不变。小时候,温暖我的是扎人的胡须;现在温暖我心窝的是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在默默地用他们的行动来表达对我们的爱。不管多苦多累,父母的脸上仍然挂着温馨的笑容。

看着他们沧桑的背影,我感到了坚定;听听他们的唠叨,我重获了自信;凝望他们的眼神,我看到了无私的爱!细细回想生活中一些琐碎的片段,细细回想父母关心时温情的眼神,处处都充满了爱的庇护!

父母的爱就像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父母养育的恩情,我无论如何也难以回报,古话说得好:“鸦知反哺,羊知跪乳”。父母的养育是人间最深厚的恩爱,知恩图报,感恩尽孝是我们应尽的本份,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父母!

感恩父母,是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是世界上最感人的风景!岁月的年轮无休止的转动着,牵扯出轮回,父母也会因此而逐渐衰老,但用一生来孝顺父母是最唯美的印记。的确,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而行动则是连通此岸和彼岸的桥梁。从现在开始孝顺父母才是最好的做法。孝顺父母,从现在做起!

第三篇:道德讲堂主持词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沙湾镇混子小学 “道德讲堂”

主题: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主持词

(2015年10月12日)

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混子小学“道德讲堂”,我是本期讲堂的主持人×××。道德讲堂讲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些身边人,身边事能洗涤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感悟道德、实践道德,从而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 这也是我们学校开设道德讲堂的宗旨。我们本堂的主题是: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做人的责任,是立身的根本,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都难用知识去弥补”。道德将改变人的一生,是永恒之美,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

我们大家都听说过“羊羔跪乳”的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羊妈妈非常喜欢、疼爱小羊,晚上睡觉都在小羊身边,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就连白天吃草,也要带着小羊,形影不离。有一天,小羊问妈妈:“妈妈,您对我这么好,我怎样才能报答您呢?”羊妈妈说:“我不要你的什么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够了。”小羊听后,流下了眼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表示难以报答妈妈的这份恩情。从此,

1 每次小羊吃奶都跪着。

有一种爱,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暖流。这种爱就是深厚的父母之爱,是父母创造了我们的生命,缔造了我们的灵魂,也影响了我们的一生。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何况是人呢?

今天我们大家先来自我反省一下。了解自己的父母吗?知道父母的生日、年龄吗?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父母最喜欢吃什么?有什么爱好?帮父母做过哪些事?请大家认真自我反省一下(闭上眼睛反省)。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省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节操,一种追求。希望自省成为我们终身受益的习惯。

今天的“道德讲堂”将按照 “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五个环节。

下面,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唱歌曲。 大家一起来高唱《公民道德歌》《感恩的心》。

请大家起立(放音乐),放声高唱《公民道德歌》《感恩的心》。请坐下。

道德讲堂,是一个静心、洗心、养心的心灵驿站,是一个长好心、当好人、有好报、得吉祥的神圣地方,到这里就是来长好心的。长好心做好人,好人有好报,会给家人带来平安、吉祥。长好心得真心实意, 让我们一起观看道德短片,聆听道德故事,沐浴道德阳光,感悟道德力量,让心灵在道德讲堂净化,让好心在道德讲堂滋长,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学模范。

请看大屏幕……(观看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的视频)

陈斌强老师,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

2 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他当选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通过“道德讲堂”的形式,厚德善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普通人,普通事,然而能够坚持下来就是不普通的。平凡人,平凡事,然而他们所闪耀的品格与信念是不平凡的。

在我们学校就有两位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为人子女,饮水要思源,圆满生命,尽孝无愧意。” 下面掌声有请×××老师给我们讲述他们夫妻俩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

周老师夫妻俩孝敬父母的事,在混子已是人人皆知,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一位孝子。他的父亲生病多年,母亲身体也不好,一直由他和石永凤老师照顾。当父亲生病在遵义住院时,他们白天上课,晚上昼夜守在父亲的病床旁,为父亲擦背、洗脸、洗脚,剪指甲、换衣服,等等。周老师夫妻俩用行动践行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把掌声再一次送给×××老师和×××老师。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精神世界的财富,是历久弥新的杰作,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源泉。它能指引我们的方向,启迪我们的心智,规范我们的言行,鼓舞我们的士气。学习经典需要反复品读、用心感悟,学习经典需要持之以恒、世代传承。

3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诵经典

请大家起立,一起来诵读经典《游子吟》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她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晚才会回来,谁能明白母亲无私的爱,就像春天的小草不能报答春天给它的光辉!

全诗质朴的语言中包含着浓郁的母子亲情,千百年来拨动着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每时每刻我们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那份不求回报的爱。请大家再怀着深情诵读一遍。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发善心。

道德歌曲平静我们的心灵,先进事迹触动我们的心灵,颂经典净化我们的心灵,相信经过这样静心、洗心、养心、长好心的过程。唱了两首歌,看了一个短片,听了一个故事,诵读了《游子吟》道德经典,激发善心,抒发善意,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互动,听听大家此时内心的道德感悟(教师交流感悟)。……。我们面对最敬爱的父母,完全可以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把自己的一份感恩,一份尊敬,一份关爱传递给他们。

下面掌声有请陈校长为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点评。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我们的“道德讲堂”是

4 属于大家的讲堂,讲述的是我们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真心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讲堂”的老师,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儿女。让我们一起践行我们的道德感悟,用心收获感动,用情传递感激,用行动回报感恩,让我们大家在今天的道德讲堂说出我们的善愿,让我们以真诚心情,齐声诵读。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赶快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抓紧行孝,及时行孝,让孝道传承天下,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新时代!(由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诵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古训。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让我们共同祝福我们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今天道德讲堂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

崇德尚善,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立于德,践于行,“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感恩父母的人”与文明相伴,让道德永存。送大家一句名句,请我们大家一起大声诵读:真心学孝孝不难,孝顺父母从今始。

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阖家幸福,再见!

第四篇:懂得孝敬父母

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就要懂得感思,孝敬父母。因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有一种爱,他是无悔的,无怨的,那就是父母对我们无私伟大的爱,对于这份爱,也许,我们这辈子都汇报不了,但我们也要竭尽全力去回报这份珍贵的爱,但这在我们眼里,这份爱是里所当然的。

古语说:“羊有跪乳子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作为子女也要“滴水子恩当涌泉相报,”要懂得感恩,回报父母。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无私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感到委屈时,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的是父母„„„!

其实,父母想要我们回报的并不多————他们只需要我们的一句问候,少一句埋怨;他们只需要我们对他们多一些挂念,少一些忘记,他们只需要平安,快乐的生活„„

第五篇:如何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

作者:肖国

(四一班)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起码规范,不会孝敬父母的人,在社会上就不会宽容别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出孝顺的孩子呢?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教育子女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天职,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抓住小细节,提高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当孩子在受到挫折时,及时给孩子爱的鼓励。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帮助孩子重新找回自信。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持之以恒。

1、让孩子知道父母为孩子和家庭付出的辛苦

让孩子了解父母通过劳动给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换来的,要百倍珍惜,并要有感激之情。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所提出的问题,决定让他们了解家庭经济问题到什么程度。家境困难的,使孩子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懂得生活应该俭朴,与父母共同克服困难;家庭富裕的要让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要在学习、品德上努力上进,珍惜父母的劳动所得。

2、父母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父母怎样对待长辈,孩子将来就会怎样对待父母。当孩子明白他有为家人的欢乐、幸福出一份力,并能自觉地为维护家庭利益而努力,甚至限制自己的一些需要和愿望时,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家庭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感情,它要求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对社会、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并自觉抵制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要把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扩大为社会责任感,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比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关心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妹、表兄妹等亲属,当知道他们当中有人生病了,带上孩子去探望,当他们求助时,尽自己所能给以帮助。然后引导孩子尊敬老师、关爱同学、邻居,进而关心帮助社会上不相识的人。

3、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孩子尽早学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可以使孩子从中体验父母的辛苦,减轻父母的负担。

4、教会孩子同情、体谅和怜悯别人

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学会理解父母,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权欢乐、幸福,孩子不仅应知道自己有需要和愿望,还应想到父母和亲人的需要和愿望。父母要教会孩子对人有同情心,告诉孩子为了实现父母和亲人的愿望,可以适当地限制或放弃自己的部分需要和愿望,比如父母应坚持让孩子把好吃的先让给长辈;与孩子一同上街购物,要求孩子帮助拎些东西;父母下班回家,应主动让父母安静休息,当家里条件不许可时,限制自己的某些需要与愿望等等。

5、具体要求和训练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有具体内容的训练。如教孩子学会根据性别年龄称呼“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等;听父母说话时要认真,眼睛不东张西望,不插嘴;父母批评时不顶嘴,不任性;在家要当父母的小帮手;要知道父母的生日,主动为父母祝贺生日;有好吃的,先让父母尝等等。孩子从小事做起,天天训练,就可以形成习惯。

肖升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督导巡店工作流程下一篇:打动我心灵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