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健康宣教

2022-08-18

第一篇:icu患者健康宣教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宣教

1.

部分患者对面/鼻罩,尤其是面罩带有恐惧心理,几乎所有接受正压无创通气的患者均对面罩有一个适应过程,无创通气治疗前必须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使用的必要性、意义,说明此方法能帮助患者缓减呼吸困难的症状,是治疗呼衰既有效又安全的措施,消除患者恐惧感,树立患者信心,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

简单介绍面罩基本结构,教会患者正确配戴方法,告诉患者在需要咳痰,饮水或进食时,可以配合取下面罩,可以允许间歇休息。并在使用初期不断给予安慰和鼓励。使患者坚持使用呼吸机,提高依从性。

3.

切忌先将面罩连接好呼吸机,再固定面罩,此时呼吸机因漏气量大,引起很大的漏气补偿,吸气流量从40-60L/min猛增到100-150L/min,气流冲击脸部,仍达不到预置压力,呈持续吸气状态。患者气流太大,透不过气,不能切换为呼气,难以忍受。

4.

训练患者配合呼吸机,先作缩唇呼气,随后闭嘴鼻吸气的腹式呼吸锻炼。 5.

向患者说明无创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漏气

面/鼻罩周围漏气或使用鼻罩时经口漏气是使用无创通气的常见问题。压力限制通气时,少量漏气可以通过呼吸机自动增加流速加以补偿;而容量限制通气时,需增大预设潮气量以补偿漏气,但漏气量的不断变化给容量补偿带来了困难。较大量漏气会影响呼吸机触发和切换同步性能、通气效果和患者舒适程度。减少漏气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合脸型的面/鼻罩,调整面/鼻罩位置和固定带张力;使用鼻罩时指导患者闭住嘴巴或使用下颌托等。 (2)局部皮肤压迫损伤

为避免大量漏气、保证通气效果,面/鼻罩必须以一定压力紧贴皮肤,不可避免地会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甚至造成皮肤损伤破损。鼻梁部位因承受压力大且血液供应较差,更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嘱患者若感觉局部皮肤压迫处疼痛明显或加剧及时报告医务人员。选用合适的面/鼻罩、调整好固定面/鼻罩的张力、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面/鼻罩以改变压迫部位、间歇使用无创通气等均有利于减轻压迫、避免皮肤损伤。另外在鼻梁等部位预防性使用对皮肤有保护作用的敷贴,也有一定作用。避免系带拉力过大造成病人不适和抵触。 (3)胃肠胀气

无创通气的正压除作用于气道外,也作用于食道。在送气压力过高、患者反复吞气等情况下,气体就会进入胃肠道,引起胃肠胀气甚至呕吐。食道返流、昏迷和一般状态差的患者由于食道贲门括约肌张力降低,更容易发生胃肠胀气。防治方法包括避免压力过高(控制气道峰压<25cmH2O,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避免吞气,对胃肠胀气明显者可留置胃管以减压。 (4)误吸和排痰障碍

由于没有人工气道的保护,口咽部分泌物、胃内容物或呕吐物的误吸可以造成吸入性肺炎和窒息。防治措施包括: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必要时使用胃肠减压;适当抬高头部、半卧位;必须预先教会患者在呕吐时迅速摘除面罩的方法。

使用面罩的患者不能有效排痰,并发的气道干燥加重了排痰困难。对痰多的患者使用避免使用面罩,并注意充分湿化。 (5)鼻腔、口咽、眼部干燥刺激

上呼吸道具有湿化功能,短期(<1天应用无创通气不需要常规使用湿化器。当漏气较多、通气量大、气温低且干燥、使用时间长等情况下,从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造成鼻腔、口咽部千燥,严重的甚至会引起鼻出血。肺部感染时,痰液粘稠,需加强湿化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对这些患者可加用湿化器。常用的加热式湿化器效果较好。避免经口漏气能明显降低通过鼻咽部的通气量,有利于减轻鼻咽部干燥。眼部干燥不适主要由于面/鼻罩周围漏气冲击眼部所致。研究发现存在较大量漏气时,加热湿化有助于维持鼻腔阻力于较低水平。

如口咽干燥,面罩压迫不适,胃胀气等。可通过加强湿化,使用合适的面罩,必要时置胃管排气。在应用过程中若出现呕吐、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增多,出现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要停止使用。

二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健康宣教

1.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有创通气治疗的必要性、意义。消除患者紧张、反抗等不良情绪,能积极配合治疗。烦躁、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应给予适当肢体约束以免意外拔管。

2. 嘱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等不适应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3 经鼻或经口插管患者,应向患者解释插管引起的咽喉部不适感是难免的,插管长度是有要求,切不可将插管外吐或外拉,并说明插管脱出的严重后果以防患者意外拔管。嘱患者可咬牢牙垫但不可用牙齿咬插管以免引起插管塌陷。经鼻插管患者若进食应小心避免呛咳。

4 向患者解释有创机械通气引起的失语、吞咽困难、进食障碍等是暂时的,教会患者简单的手语方法及提供写字板以帮助表达各种需求。一般给予经鼻胃管肠内营养以保证营养供应。

5 向患者强调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口腔护理、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吸痰等的重要性,使患者能配合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6. 将撤机拔管过程告知患者,以得到拔管过程中患者的配合,避免精神紧张。拔管后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7. 重视患者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改变目前仍普遍存在的传统观念。告知病人或其家属使用镇静剂或镇痛剂时,能减少病人在机械通气时对呼吸机的对抗,增加舒适感,且苏醒迅速、完全,对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并且对术后切口中的愈合无影响。

三、麻醉苏醒期健康宣教

1 预计气管插管时间调节镇静药物用量,患者麻醉清醒后向患者介绍时间、ICU环境及医务人员自我介绍,告知手术过程顺利,身上的各条引流管道、有创监护管道的位置及作用,消除患者紧张不安情绪。嘱患者放松休息,告知紧张、烦躁等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利于拔管。

2.应向患者解释手术创口轻度疼痛及插管引起的咽喉部不适感是难免的,插管长度是有要求,切不可将插管外吐或外拉,并说明插管脱出的严重后果以防患者意外拔管。告知患者如果配合治疗医务人员会根据情况尽快拔管,增加患者对插管不适的耐受性。咳嗽时可双手按压创口处以减轻疼痛。

3.将撤机拔管过程告知患者,以得到拔管过程中患者的配合,避免精神紧张。拔管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第二篇:ICU科出院病人健康宣教

各位家属朋友们:

你们好,为了便于你们在家庭中为亲人实施更好的护理,减轻病人痛苦,尽快恢复健康,特行如下护理指导,希望能为你们带来帮助。

一、环境清洁、安静、舒适、安全

空气清新,不可放宜过敏的花草,尤其是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室温保持在20—22℃间,空气湿度50%—60%,无噪音,昏迷患者亲人可定时呼唤,或听以前患者喜欢的歌曲,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

二、预防褥疮

褥疮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皮肤状况不良、活动感觉障碍、自身基础疾病等,因此中风患者非常容易发生褥疮,尤其是昏迷患者。

1、让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加以保护,以免拔除胃管或输液管等管路。

2、经常更换体位,减少受压局部的压力和摩擦力,每2 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1次),并对受压部位做轻度按摩。在翻身过程中动作要慢、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3、保持病人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湿式扫床,被褥及内衣要柔软能吸汗且透气性好,勤更换。

4、促进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勤按摩受压部位,按时床上局部擦洗,睡气垫床或海棉床。

三、 预防肺部并发症

1、叩背:长期瘫痪病人卧床不起,抵抗力低下,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故要做好呼吸道护理。鼓励深咳嗽,经常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叩背时手呈碗状、以手腕的力量有节律的叩击一般120—180次/分钟,顺序为肺部由下至上,由外向内。叩击时患者的皮肤应以一薄层衣服盖住(以免损伤皮肤)以不产生疼痛或不适为宜,但不应在接近伤口处叩背。

2、吸痰:无力咳嗽的患者或带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定时吸痰,吸痰时机为患者出现咳嗽动作或听诊有痰鸣音,吸痰时应注意接触吸痰管的手应戴无菌手套且不要接触任何东西以免污染造成气道感染,吸痰管用后不可重复使用。气管套管一般半个月换一个,若痰较多,有痰痂阻塞(呼吸急促用力、听到较高调声音、口唇发紫)应立即请医生更换以免发生窒息。

四、注意营养及饮食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进低盐、低脂、高蛋白质且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饮水,预防便秘。要细嚼慢咽,小口喂食,观察有无呛咳,若出现呛咳不可强喂,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此类患者应置鼻胃管进食,平日进小口水观察,直至吞咽动作慢慢恢复方可拔除鼻胃管。有意识障碍或不能进食者,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带鼻胃管者应每2小时用针管注入流质食物(夜间可酌情延长),注意不能有渣以免堵管,注食物前应确定鼻胃管在正确位置(用听诊器听有无气过水声),再回抽看鼻胃管内液体颜色若为上次食物颜色说明食物未消化,可暂缓一段时间再喂食,若回抽为咖啡色液,则可能胃粘膜出血应暂停注食,寻求医生帮助,因此尽量避免食物为咖啡色或红色或黑色以免混淆不清。食物可选择多种谷类加蛋白粉加菜汤、水果汁(糖尿病除外)等用豆浆机打成糊状,再加多种维生素片研磨成粉状(注意维生素应在食物温凉后加入以免破坏其成分),平时多喝水以及喝酸奶以防便秘,保护胃肠道。夏季注意存放时间以免滋生细菌引起腹泻。忌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普通胃管7天换一次,鼻胃管42天换一次,请专业护士更换。

五、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病情稳定后即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在卧位基础上,首先协助瘫痪肢体做伸屈运动,3—4次/天,每次3—5分钟,不仅活动肩、肘、髋、膝等大关节,还活动指、趾等小关节。同时辅以针灸、理疗、按摩等。鼓励病人主动活动:床上翻身、抬腿、挪动手臂、活动指趾等。鼓励病人床上坐起,先协助,后使其独立坐立,让其坐在床上使双下肢下垂,练习两下肢活动。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两人协助,后改为一人或扶墙而行或独自站立。日常生活功能锻炼:让病人练习系扣子、更衣、洗漱、大小便及外出散步等。注意锻炼中要有人照顾,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打击患者信心,有一点进步即要鼓励。

六、及早进行语言训练

病人突然失语或口齿不清后无法与外界交流,易悲观抑郁。家属应根据病人情况经常与患者交流,开始可用书面交流,继而用病人容易理解的语言缓慢清晰地说给病人听。当病人训练受挫时要指导病人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不要急于求成。

七、 大小便的护理

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便秘者,要多饮水,喝含益生菌酸奶,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必要时适当给予缓泻剂,如用番泻叶冲水代茶饮。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脑负担。若大便干结不易排出可先从肛门注入2只开塞露5分钟后戴手套轻轻抠出粪便。有腹泻者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防止肛周皮肤糜烂,可用小碎布片夹于肛门处,擦大便时用湿巾轻轻拭去粪便,不可用力擦洗以免皮肤破损。带尿管回家者应定时夹闭尿管,每2—3小时放尿一次(饮食多者酌情缩短放尿时间)以训练膀胱功能,每天做会阴护理2次防止感染,若出现尿液混浊、变色、尿量突然减少或增多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若病人能自行排尿时应尽早拔除尿管防止尿路感染。尿管每7天更换一次,请专业护士更换。

八、生活护理

八、 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加强营养,保持情绪稳定不宜大喜大悲。慎起居、避风寒,作息有常,避免劳累,适当活动。坚持服药,不可随意间断或减量,定期复查,若出现病情变化请随时就医。

以上是为患者护理的简单介绍,具体方法应参照正规教科书执行,祝愿我们的亲人早日康复!

ICU

2012.7.1

第三篇: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宣教

乙型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据统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2亿人,约10%~20%的人可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癌,许多患者患此病后,担心疾病传染,社交活动减少,有时因饮食休息不当等使病情复发,加上认知不当,到处求医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指导,可使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以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一、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指导

1、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

如何对待疾病,不同患者有不同想法。这主要取决于病人性格和受教育的程度,性格内向或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对此类病人首先要尊重他,要让他认识到心理负担重对疾病恢复的影响,用治愈病例现身说法,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性格外向或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要让他充分认识到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性,使其正确配合治疗。

2、帮助病人学会从忧郁中走出来,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在保证充足睡眠、适度活动的前提下,听音乐、看电视、聊天、室内外活动等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便于从忧郁中解脱出来。给予社会支持,父母、兄弟、姐妹通过陪伴、看望等方式使患者不因患病而自卑,并鼓励患者表达内心忧虑,倾诉病后感受和焦虑心情,将不快情绪发泄出来,以免积忧成疾。因为要长期待在家中,病人有颓废感,自觉无社会利用价值,所以指导恢复期病人可作些力所能及的轻体力活动,慢性肝炎肝功能好转后可以参加正常工作,有利于解除忧郁心理,并积极乐观的生活。

二、乙型肝炎病人的休息指导

1、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每晚7 h~8 h睡眠,可积累能量消除疲劳,调整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对肝病恢复起重要作用。

2、注意休息:首先重症肝炎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病人可随病情改善,慢慢增加活动量,饭前起床适当活动,如室内、室外散步有利于增加食欲,但午饭后一定要休息,以平卧为好,这样可让更多的血液流入肝脏,保证肝脏有充足的氧和养料,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及身体的康复。

三、乙型肝炎病人的饮食调养

1、适当补充营养:对于急性或慢性肝炎活动期的患者应给予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较低脂肪饮料。以适口、清淡饮食为宜,若食欲好,则可不必严格控制饮食,可适当食用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以保证正常营养需求。若病人出现恶心、呕吐且频繁,胃纳差,应在短期内适当限制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在限制饮食的同时,适当补充葡萄糖、电解质和维生素。饮食内要有一定量的蔬菜、各类食物、水果及适量蛋白质。在食欲恢复正常后,应适当控制饭量,一般以下一餐之前有饥饿感为宜,少进油腻、油炸食物,其他食物不必过多限制。乙型肝炎稳定期的病人则以平衡饮食为原则,基本上与正常人相同,增加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2、慢性肝炎饮食调整:慢性肝炎有肝硬化倾向时,应有选择地食用一些含有必须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乳类、豆及豆制品,鱼、蛋及瘦肉等。蛋白质每日1 g/kg~1.5 g/kg,其中鱼的优质蛋白最好。慢性肝炎出现浮肿或腹水时,以低盐饮食为原则(盐每日少于3 g,水每日1 000 ml~1 500 ml。

四、乙型肝炎病人的饮食禁忌

1、忌酒: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从胃肠道吸收后约90%以上的酒精成分在肝脏内代谢,乙型肝炎病人应绝对禁酒,做到滴酒不沾。

2、忌暴饮暴食及饮食过饱:暴饮暴食是指一次摄入了远远超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造成胃、肠、胆和胰等器官和组织过分负担的饮食行为。由此可发生胃肠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胃穿孔和急性坏死型出血性胰腺炎等事故,乙型肝炎病人若暴饮暴食饮食过饱,则更容易在肝损害的基础上,人为地增加肝脏负担,增添新的疾患,后果是及其严重的。

3、忌盲目进补:乙型肝炎病人想进一些滋补品以补养身体促进病体早日康复。但一般来说,乙型肝炎急性期或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期不宜过分增加营养,更不宜进补,在乙型肝炎的恢复期、稳定期和肝硬化病人则可适当进食滋补品,但也应根据病情有针对性的选择进补,应遵循适度、适量的原则,切忌盲目。

4、忌食含有致癌物的食物: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抵抗力下降,在日常饮食中应不吃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如:含有霉菌毒素的发霉花生、薯干和萝卜干;腌制的食物,因为含有亚硝酸盐,与人体内的胺结合,易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烧焦或熏烤的食物,因含有3,4苯并芘致癌物质更应少吃。

第四篇:入院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

一、 护士应明确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病人达到知、信、行。知:让病人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护理要点。信:护士用丰富的知识帮助指导病人,让病人感到护士可信,并形成一种实行的信念,知识一旦变成信念就支配着人的行动。行:利用护士的影响指导病人,病人将护士交给的知识付诸行动。

病人教育的作用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状态,病人住院都有陌生紧张的心理,特别是需要手术的病人,护士应根据病人治疗不同阶段进行教育,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让病人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人在住院期间许多护理活动是需要护士与病人共同完成的。如术前的体位练习,术后的功能锻炼,有效的咳嗽方法等都需要病人在护士的指导下来完成,因此,护理活动中,护士与病人已形成主导。参与、合作这种新型的护患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帮病人去做。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很多病人患病后,由于不认识疾病的严重性,一旦病情好转就不按照医嘱服药,不注意休息,造成疾病复发。甚至发生其他合并症。因此,护士要针对疾病特点,讲明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各种注意事项,以避免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二、 合理采用病人教育形式

采取一对一的教育:主管护师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指导,护士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评估病人健康知识问题,对其健康知识不足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与指导,体现个体化教育的优越性。小组式教育:适用专科病房,将同一种疾病的病人组织起来,针对其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组织病人进行讨论,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电化教育:直观性强,能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病人接受和理解。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适用于慢性疾病。

三、 灵活运用病人的教育方法

1、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是最直接的、最简捷的、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人群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语言教育较少受文化的影响,对文化层次低的病人更适合语言教育。因此,护士要掌握交流技巧随机进行教育。运用语言教育应重点突出形象生动,简单明了,并鼓励病人提问。

2、书面教育:病房根据病种的特点编写绘制一些宣传卡、手册、板报等便于病人随时了解相关知识。

(1)宣传卡:为一病一议。比较详细的叙述某种疾病防治措施,检查的一般知识,饮食与热量、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

(2)宣传手册:内容系统,知识丰富,图文并存,把深奥的医学知识通俗化、专用术语具体化、护理技术简明化。 (3)宣传海报:病房根据病房特点定期跟换板报。

3、实物教育:运用一种模型真实的向病人展示、讲解、教会疾病预防方法及自我护理的措施。

四、进行病人教育时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注意事项:

1、护士要有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学会实施病人教育的方法,掌握病人教育的内容,在思想上认识到开展病人教育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同时护士要有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2、护士应该掌握沟通技巧 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的护理技术,是实施病人教育并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病人健康教育做到持之以恒,要根据病人住院的不同时期,不同病情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实施护理操作时与病人教育相结合,将躯体护理与教育融合为一体。

综上所诉,病人教育应贯穿在优质护理活动中,教育方法可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在实施教育中要强化护士对病人进行教育的意识,提高护士理论水平,对病人教育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五篇: ICU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手术室和ICU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家属不能随便进入,但这带来了一些问题,也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等问题。

干预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转变,医疗服务过程中提供全面、系统、整体规范的身医疗服务一即心理干预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工作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施范畴渗透到医疗的各个角落,心理干预对象从局限于患,扩展到患者家属及社区。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势迅猛,起病急、变化快,预后极差,常使患者及家属产生恐惧、焦虑等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甚至 产生严重影响。家庭中一个成员患病,其他成员将面临疾病及其治疗所带来的影响,影响患者家的日常活动和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家属在陪护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过度焦虑和抑郁。一方,家属是与患者最为密切的接触者,他们的焦虑绪很容易波及到患者;另一方面,家属的身心健是为患者提供支持的保障前提,严重的恐惧、焦等负性情绪甚至可影响对危重病人的医疗决策,如何合理处理和有效缓解ICU病人家属的焦虑况值得医护人员关注,也是ICU重要的日常工作。作为医疗人员要加强对心理学理论、方法和医伦理学的学习,正确调节患者家属的心理冲突,轻其心理压力。

分析患者家属的现有问题

A.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付过程,结果是可以适应和不适应的。人在应激状态下常见的反应大致分为焦虑、恐惧、依赖、失助感、抑郁、愤怒、敌自怜等。ICU患者病情重、危、急、变化快,家属将承受着创伤和治疗带来的情感痛苦、高昂的医疗费用,无法亲自顾和陪护患者,ICU探视时间的限制,患者病情稳定后转ICU到普通病房后护理等将会对家属心理产生很大压力。 B.ICU患者家属的行为状况

患者的病情变化时刻影响着家属的情绪和心理,这种心态使家属产生一定的情绪反映,极易发生医患冲突。主表现为:(1)冲动:当患者刚人住ICU时或病情发生变化,有些家属无法按捺心中的焦虑情绪,往往硬闯ICU或在门口大声哭喊,影响病人救治工作正常进行。(2)猜疑: 询问患者或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不信任,探视时翻床检查患者全身,一旦发现患者肩膀外露,责怪护士让病人,检查患者的毛巾、卫生纸,甚至饮品、食物,怀疑护士调拿走(常有的物品有:衣服、贵重物品(手表首饰)、剃须刀、假牙、门诊病历卡、CT、X片,纸巾,食物等)物品在进入ICU时应物到人手,必要可自行设计清单,用表格的形式,便于当场填写,记录客观真实,达到实用、清晰、便捷的目的。在转出ICU时做好检查防止遗漏,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3)暴力:因疗效欠佳或医疗损伤人住ICU的家属态度蛮横无理,无视ICU规章制度,自由进出。医护人员稍有不慎,便会招来一番漫骂,殴打。(4)自伤:情绪过于、焦虑,家属在ICU门外晕厥,尤其在患者生命濒危时。

心理护理及干预对策

1.提高自身素质,灵活适时的心理护理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指导下,护士应学习心理学知识,加强责任心,多点爱心,设身处地为家属着想,关心家属的感受,适时恰当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学会宽容,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医护人员要充分理解家属的心情,家属反复向医护人员询问患者病情,急于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是合情合理的心情。当患者病情无法治愈时,家属希望所有可能的医疗措施均都已执行,没有遗憾。针对家属的心理问题主动以简单的言语提供符合其教育程度的讯息,表示理解,总结谈话结果,询问家属是否有其他想法和要求,从家属的言语变化认定是否接受或否认。

2.较强的协调能力,恰当的技巧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在ICU护士是第一个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人,在做出准确的判断、急救配合的同时,还有可能是第一个电话通知家属的人,得体的语言在此时将是非常重要,如:“患者病情有变化,医生护士正在抢救,请您在门外等候,医生会详细告诉您况”、“请保持安静、在外面稍等一会,好吗?”、“为了咱们的人,请冷静”。(当家属看到患者,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突遭变故,病情危重,危及生命,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痛哭。家属急切希望挽回患者的生命,恳请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抢救治疗及护理。这种情况对神志尚清楚的患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间接影响其病情,对抢救工作极为不利。因此,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以高度的同情心来安慰患者家属。注意语言平和,避免使用伤害性词语,减轻和消除消极情绪,使其在接受现实的同时,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也充满信心,以便积极地配合抢救工作⋯。)

3.发挥集体力量,稳定家属情绪有纠纷及时组织会诊会诊结果告知家属。当遇到有医疗纠纷时避免正面冲突,时科主任、护士长出面,通知领导,解决难题。

4.有预见性防范措施针对ICU环境特殊性,病情复性,对于可控制因素进行预见性防范。及时沟通,对需要入ICU进行救治的病人,专科医生首先要向家属讲明转ICU必要性,医疗费用问题等;入住ICU后,ICU医生护士积极救治的同时向家属介绍探视制度,留下家属的联系式;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与家属沟通交流取得理解.告知家属治疗方案,每日定时把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效果信息告知家属(及时告知病情患者进入ICU后,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尽快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归情况,让家属有充分的心理思想准备。随后治疗过程中一旦有病情变化,也应及时向家属告知。尤其是女性或低收入者做好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解释工作,尽可能减轻焦虑反应。)。根据本地风俗习惯调整探视时间,如探视排在下午4点午睡后(在既不增加患者感染率,又能满足患者和家属心理需求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探视时间。因为亲情的安慰、支持和鼓励是医护人员和医疗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如何保证家属能探视而又不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关键在于管理。目前我们实施每天两个时间段探视,让主要家属轮流进入病房面对面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家属探视在病情变化、各种侵入性操作前征求患者家属意见.签署协议书,催交欠款时注意讲话艺术,不能动不动就以停止治来威胁家属,对一些必要的外出检查提前告知家属,做好备,若因病情变化而无法外出检查,如:机械通气病人无法机要及时告知家属,以免家属在ICU 外长时间等候,听不能去检查引起不满。当病情变化或无好转时,开导家属万不要失去信心,不可在病人面前悲悲切切,更不可有反情绪,以免促使病情加重。当死亡是不可避免时,及时同属进行开放性沟通,对家属在观念上传递死亡是的自然生周期的一部分,如果家属觉想哭,愤怒,悲伤等心情都是正常的。尊重家属的教信仰,允许家属参与协助尸体料理,为家属提供患者可怀念的物品。

5.健康指导对病情稳定需转出ICU继续治疗的病人对其家属进行必要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指导,并定期到专随访。对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的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出院导,包括生活护理,如何处理呼吸急促,各种管道护理。居环境要安静,避免过多访视,特殊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搐时处理。死亡后处理,各种管道如何拔除等。

小结:对ICU患者家属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能提高ICU护士的自身素质,意识到ICU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救治患者身心康复,还体会到患者家属在对待家人病情变化及生活环境变化时的心理变化,渴望得到医疗护理的心态,以及在面对自身,周围人和事物变化时的脆弱情感。医护人员针对家属心理给予心理干预,降低其焦虑,抑郁等一心理状态,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优化医护关系,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5月20日爱情语录下一篇:宝峰实习报告doc

热门文章

患者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