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02-14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多数具有食疗价值,其中,蛋白质含量占27%~48%,碳水化合物约为60%,脂类占2%~8%,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1%~44%[1[1,2]2]。近年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是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农产品,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统计表明,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超过16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年增幅10%~20%,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国。

1 现状

1.1 垫江县发展食用菌产业区位优势明显

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于东经107°13′~107°40′、北纬29°38′~30°31′之间。东邻丰都、忠县,南邻涪陵、长寿,西倚四川省大竹县、邻水,北邻梁平,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289 d,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适宜多种菌类生长。垫江县林业资源丰富,作为食用菌优质原材料的青冈树,在三溪、坪山、杠家等镇有多处木材加工厂,专业生产青冈树木屑,远销外省,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1.2 垫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对个体种植户、加工企业、相关农业的走访调查和实地察看,了解到垫江县食用菌种植以香菇、平菇、金针菇为主,单个种植户规模普遍较小,大型菌类生产企业较少,食用菌多采用大棚栽培模式,出菇时期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冬、夏二季仅有少数企业和农户具有一定的出菇能力。出菇时期过于集中,导致菌类价格波动大,加之,食用菌销售一般采取现摘现卖,销售渠道不稳定,多以小摊贩收购市场需求量大,农户批发给菜贩子市场需求量小,农户出现滞销。由于缺乏相应的烘干、加工企业,菌类深加工链条难以延伸,菌类变质,农户损失严重。

香菇生产以垫江县的三溪镇、坪山镇最为知名,凭借着独特的天然区位优势,当地充分回收利用家具厂、加工厂改料剩下的锯木面作为生产香菇的主要原材料,生产成本低廉。

2 面临的问题

2.1 食用菌生产技术落后

垫江县食用菌种植所采用的是全国通用的袋料栽培模式,原材料选择上一般以锯木面为主料,玉米芯、稻草为辅料,玉米面、麸皮、化肥为精料进行栽培。由于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式的种植模式,故而在装袋、搬运等环节基本采用纯人工的方式,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不高。

灭菌环节一般有3种模式:(1)成本最低的真空包式灭菌法,这种方法成本高,且极易造成灭菌不彻底的问题。(2)船型灭菌灶,一般是自制一个方形的大锅,然后在锅上修建一个砖房,然后灭菌时人工堆码,这种方法灭菌彻底,但是一般锅建在离地1 m左右的高度,是种植环节劳动强度最大的工作。(3)类似于船型灶的模式,但是灶底修建与地平齐,菌包采用周转筐搬运,周转筐码放到特制的货架上,货架由叉车进出灭菌灶,这种方法省时省力,已经初步具备了食用菌周年化生产的特征。

接种环节基本采用半开放式接种,这也是造成垫江县食用菌产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半开方式接种仅仅采取简单的消毒,极易造成大面积感染,导致大量菌包回炉重造,甚至报废的情况出现,在高温季节基本无法实现生产,出现“一产就死、一死就缺货、缺货就涨价、涨价又产”的死循环[3[3,4]4]。由于采用了一些落后的技术,导致了食用菌菌棒感染率高,返工和绝收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在初夏时节,部分农户菌包感染率超过10%。

2.2 邻近区县食用菌产业带来的冲击

邻近垫江县的梁平、长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区),其所生产的产品经常对垫江县食用菌市场带来冲击,由于垫江县全县每天食用菌需求量基本恒定,而食用菌产量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极其不稳定,梁平、长寿由于离垫江近,食用菌产销节奏与垫江县基本一致,于是就出现了本县产能过剩的时候,周边区县的食用菌再进入垫江县,大有雪上加霜的趋势。例如2015年,全县分别在3月、10月、11月、12月出现了多次食用菌价格暴跌的情况,平菇、金针菇批发价一度跌至1元/kg以下。

2.3 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食用菌产业运行成本主要有两大块,一是种植成本,二是保鲜运输成本。种植成本高则降低了利润率和竞争力。种植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垫江县凭借良好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使得原材料成本低于其他区县,但是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却居高不下,垫江县农户实行的家庭作坊栽培模式本身在人力成本上就具有天然的劣势,装袋、搬运、灭菌、接种基本完全靠人工,看似节省了机器费用,实则降低了生产效率,无形之中限制了种植规模和发展速度。如果说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是显性成本的话,那么时间成本就是隐形成本,主要体现在由于采用了最低成本的原材料锯木面,导致培养料孔隙度不够,菌丝生长缓慢,延迟了出菇时间。

垫江县的食用菌品种,除香菇外大多采取现采现卖的模式,基本不考虑保鲜问题,卖不完的通常选择倒掉。归根结底,是由于当地的农户观念陈旧,产能有限,觉得花大量资金投入保鲜设备不划算,而且没有向外县发展的想法。但是从长远来考虑,倒掉的食用菌其实也是一种成本,以五洞镇、高安镇为例,高产季节倒掉的食用菌占总产量的20%以上。而目前一般的保鲜库造价仅400元/m3左右,能将销售周期延长4~5 d。周边的梁平、长寿等区县之所以能对垫江县食用菌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原因就在于他们采取了周年化、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单位产量的食用菌生产成本远低于垫江县,而且有先进的保鲜运输技术,可以将他们的产品运到垫江县进行销售。

3 垫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

3.1 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是垫江县食用菌生产的必由之路

设施农业是现代集约高效农业的重要实践形式,食用菌生产设施逐步从竹木大棚向标准化钢结构温控菇棚转变,并向重点基地集中连片建设[5]。垫江县食用菌产业应紧跟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推行食用菌专业化、周年化、工厂化生产模式,菇农不再包揽原料采购、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菌包培养、出菇管理、鲜菇采收、产品烘干与成品销售全过程,而是借助龙头企业先进的现代技术和装备,为农户提供配料、装袋、灭菌、接种等生产环节服务,菇农只需要负责菌包培养、出菇管理、鲜菇采收等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产品由龙头企业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当前垫江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已经出现端倪,形成了长龙金针菇种植合作社,重庆天之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初级工厂化种植的良好开局。

3.2 改进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是关键

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垫江县食用菌产业技术方面还在使用落后技术,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根据调查,县内目前还没有一家使用液体菌种的企业和个体,液体菌种作为一种生产技术早已出现多年,具有成本低、发菌快、统一性高的特点,在周边区县皆有使用。而垫江有一些偏远乡镇的种植户还在使用20年前的种植技术,出菇质量和产量都不尽人意。销售范围也局限于本地乡镇,连县城都进不了。这种凭借个人劳力的种植模式,最终必然会被工厂化所取代。

技术落后必然造成相对成本的提高,要实现降低成本,就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改进技术模式,使用稳定、成本低、效率高的种植技术,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3 成立食用菌协会是稳定食用菌价格、提升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上海、福州等地通过建立食用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蔬菜技术标准体系、农牧教育培训体系、食用菌药品产销信息平台,培育专业合作社,以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的方式提升菌菇产业文化,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手段,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6[6,7]7]。

垫江县具有多年的食用菌栽培历史,菌农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但存在规模小、品种少、零星分散等问题。调查发现,全县有食用菌生产农户60余家、合作社17家、生产企业4家,但是整个生产环节是各自为战,没有一个可靠的组织来进行服务,经常搞价格战,导致两败俱伤。如果通过成立食用菌行业协会的方式,可以将全县食用菌生产单位和个人联合起来,从原材料采购到食用菌种植技术,再到食用菌销售都能够起到资源共享,提高议价能力,有利于品牌的创建,提升垫江县在整个食用菌市场的话语权。

4 结语

食用菌产业在垫江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创业增收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垫江县是重庆市食用菌原材料的主要产区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需求量也必将逐年上升,所以垫江县应当凭借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努力提升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深加工水平,扶持典型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食用菌技术水平,抱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摘要:垫江县是重庆市食用菌原材料的主要产区之一,菌类资源丰富,主要生产平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等常见食用菌品种。从垫江县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垫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垫江食用菌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是垫江县食用菌生产的必由之路;改进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是关键;成立食用菌协会是稳定食用菌价格、提升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重庆市垫江县

参考文献

[1] 马晓龙,汪志红,吴仁峰,等.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J].食药用菌,2011,19(1):23-27.

[2] 杨文建,赵立艳,安辛欣,等.食用菌营养与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食药用菌,2011,19(1):15-18.

[3] 居如生.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4] 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5] 黄毅主编.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践[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6] 庄奇佳,孙占刚.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发挥协会作用确保质量安全[J].上海农村经济,2011(12):17-18.

[7] 林程.福州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吉林农业,2013(8):8,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称重式单井产量自动计量装置论文下一篇: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进展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