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进展及应用探讨

2023-02-14

我国幅员辽阔, 资源储量丰富, 非常规油气田中的资源储量很大。但是, 非常规油气田中的油气资源存在物性差、利用率低、岩层结构复杂、污染程度高等问题, 如果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开采, 很难实现商业性油气流, 因此, 需要借助压裂改造技术, 来完成对非常规油气田的大规模开发。

1 非常规储层概述

非常规储层的范围非常广, 主要包括:火山岩、碳酸盐岩、低电阻、稠油、煤、泥岩、天然气水合物、变质岩、致密砂岩等储层[1]。从现阶段的开发程度上看, 这些非常规储层中的油气资源还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与利用, 想要将非常规储层中的油气资源向商业化道路上引领, 就必须创造出新的工艺与技术。所以, 对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 有利于促进领域内部的技术革新。

2 压裂改造技术进展

页岩气储层是非常规储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低渗透性, 且储层中的天然气拥有自生自储的特点, 自然产能非常不明显, 想要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 就必须使用压裂改造技术, 从而达到商业化的生产能力。我国也对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开发非常重视, 并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对压裂改造技术进行研究与创新, 主要的进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大型滑溜水技术

在国外, 大型滑溜水技术早期应用于致密气储层, 但随着开发要求的提升, 这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致密气储层较高的导流要求, 如今在致密气储层开发的过程中, 已经不再使用这种技术。但在页岩气储层的勘测与开发领域中, 大型滑溜水技术却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通过压后求产与微地震监测等技术, 进一步验证了大型滑溜水技术与页岩气储层的适应性非常好, 经过验证, SRV越大, 页岩气储层的产量也越高[2]。

2.2 水平井分段技术

应用早期, 直井连续油管分层技术是主要的压裂技术, 但对于页岩气储层来说, 这种技术并不适合, 所以, 为了更好的对页岩气储层中的资源进行开发, 水平井分段技术应运而生, 并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成功, 其开发成果与传统的直井连续油管分层技术相比提升了数倍[3]。水平井分段技术能够在页岩气储层中产生多个应力场, 并从横向、纵向、斜向三个角度产生裂缝, 其中, 对页岩气储层进行改造的最佳裂缝是横截缝, 其原因在于横截缝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水平段的整体渗流能力得到提升, 从而扩大页岩气储层的改造体积。因此, 在对水平井进行布井的过程中, 要对页岩气储层的应力场进行充分了解, 从而将地层下最小主应力与水平井的水平段布置保持一致, 这样一来, 在以后的改造过程中, 更容易出现横截缝。

2.3 分段多簇射孔技术

为了充分开发出页岩气储层中的所有资源, 只单纯的运用单端射孔技术无法满足当前的产能需求, 所以, 在对分段多簇射孔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多簇同时进行压裂的方式, 来提升裂缝之间的互通性。一般情况下, 每一个压裂段的长度需要控制在一百米到一百五十米之间;簇与簇之间的间隔要控制在二十到三十之间, 每一个簇的跨度要控制在四十五厘米到七十七厘米之间;每立方米孔的密度要控制在十六到二十之间。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 要注意装弹尽量一次到位, 之后分簇引爆[4]。

3 压裂改造技术应用

当前我国在页岩气储层的改造与开发方面仍然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 运用的主要技术是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为应用基础的大型滑溜水技术, 而水平井分段技术正处于尝试阶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也会得到广泛运用。从已经完成改造的四十口井压裂来看, 我国页岩气在很多岩层中都可以发现相应的油气流, 这说明我国页岩气有很高的可产性与可压性, 但在产能方面不尽如人意[5]。其原因在于地质条件以及地域的差异, 能够在北美良好运用的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 因此, 需要以适应性与针对性为基础, 对改造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4 结语

我国的非常规储层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想要将我国非常规储层中的资源充分开发出来, 并将其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 不能只单纯依靠借鉴外国技术与经验, 要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对非常规储层中油气资源的商业化开发与利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油气田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开发, 但是, 由于开发非常规油气田的难度相对较大, 对其储层进行压裂改造是充分挖掘其中资源的主要方式。本文便以非常规储层的概述为研究基点, 通过对页岩气储层的分析, 了解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进展, 并对其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颖, 孙夕平, 郑晓东等.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17 (02) :163-164.

[2] 李勇明, 郭建春, 赵金洲等.裂缝性油藏压裂井产能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22 (12) :98-101.

[3] 王红军, 赵长毅, 胡国义等.有机质“接力成气”模式的提出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09 (05) :132-134.

[4] 周高鹏, 古丽曼, 罗永全等.微地震方法监测水力压裂改善措施效果[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12.02 (11) :247-248.

[5] 王宣龙, 李厚裕, 冯红霞等.利用声波和自然伽马能谱分析泥岩裂缝储层[J].测井技术, 2014.11 (16) :155-15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垫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光动力治疗气管癌病人术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