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历史名人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河南的历史名人范文

河南的历史名人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家乡河南自古人才辈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优秀的河南人为华夏文明做出来卓越的贡献,培养学生身为河南人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认识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列举一二,并能讲述他们的主要事迹和成就。 学习重点:

了解这些文人在历史上的影响。 学习准备;

挂图、课件 学习方法:

读图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 介绍韩愈和程颢

1.介绍韩愈:

韩愈 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介绍程颢:

程颢,北宋,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 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二、讲述岳飞和吉鸿昌的故事

1、介绍岳飞:

岳飞字鹏举,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生俭朴,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土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在一些地方人们将油条称为“油炸烩(音同桧)儿”。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介绍吉鸿昌:

吉鸿昌,抗日爱国名将,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 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三、 介绍邓颖超、彭雪枫和杨靖宇的故事

邓颖超,乳名玉爱,曾用名文淑。祖籍河南省光山县,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宦家庭。邓颖超一生始终遵循周总理的意愿,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生活俭朴。1992年7月11日去世。邓颖超留下了著名的“七条遗言”后与世长辞。其中第一条,就是死后把遗体捐给医疗事业。邓颖超,把自已一生和一切都献给了她所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汉族,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四、 课后延伸

参观当地的劣势纪念馆,烈士陵园,写一篇小作文,抒发自己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魅力河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利用考古知识、文物插图、风光图片结合实际参观等,获取有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这些旅游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2000年11月30日,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的洛阳龙门石窟目列为新的世界遗产 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据说是仿照武则天雕塑的。

二、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城西北隅,东与龙亭风景区毗邻,是以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中风物景观的一座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占地面积510亩,为国家黄河旅游专线重点配套工程。晚间的《东京梦华》大型专场杂技晚会,把游乐活动推向高潮,令人流连忘返。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当时馆址定在开封,1961年迁至郑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馆建成开放,文物藏品13万余件。南博物院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目前馆藏文物达13万多件,其中

一、二级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五、 小结全文 河南是中国传统文字学发祥地,也是中国早期古汉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河南境内大量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盟书、简册、古玺文、古币文,还有传世汉魏石经文字、汲冢竹书以及大量的历代碑石文字资料珍。

魅力河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利用文字资料、文物插图、风光图片结合实际参观等,获取有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这些旅游点的位置及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天下第一明刹——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佛教界称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 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的“祖庭”。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 人造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用劈开山峰和凿山洞的方法修渠竣工于1969年7月。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旗渠建成后,基本上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

三、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鸡公山

位于河南省南部的鸡公山,是华山地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它和其他一些名山不同。我国的名山大多开发较早,在古代就很有名,而且有很多名山同时也是佛教或道教胜地。鸡公山是大别山的支脉,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像一只引颈高啼的雄鸡,因名之鸡公山。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四、课后延伸

我国的四大避暑胜地:河南鸡公山 浙江莫干山 江西庐山 北戴河

河南的民间风俗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文化风俗,收集整理家乡风俗和历史典故。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出自己家乡特有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典故。 教学重点:

豫菜的特点及描绘洛阳水席的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饮食文化

河南风味以洛阳、开封为代表。从地理位置看,河南应为北方菜,但它又是别于北味,口味较淡,然淡而有味,豫菜烹必适度,火候恰到好处,调必匀和,五味调和百味香。豫菜的特色是取料广泛,选取料严谨;配菜恰当,刀工精细,讲究制汤;以咸为主,甜咸适度,酸而不酷;鲜嫩适口,酥烂不碎,色形典雅,纯朴大方;鲜香清淡,四季分明。

河南著名的风味菜点有:溜黄河鲤鱼焙面、扒猴头、麻腐海参、烧臆子、紫酥肉、铁锅蛋、牡丹燕菜、桂花皮丝、开封牛肉烩馍、博望锅盔、油酥火烧等。

二、特色民居

天井窑院,就是当地俗称的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且直到今天河南陕县的西张村镇庙上村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住在这种类似窑洞的宅院里。

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为住宅。这种住宅冬暖夏凉,是老百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干旱少雨的情况和土质状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形式,表现出先民们的智慧。

三、课后延伸

夸夸家乡的土特产和风味小吃。

河南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和总结家乡的传统节日,收集整理当地所特有的节日,并能讲出该节日的来历和具体的风俗习惯。

2、正确认识节庆活动都是表达劳动人民的美好祝愿的形式,并能自觉地抵制封建迷信,将传统节日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地区分开来。 教学重点:

龙在中国的意义 龙的来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介绍春节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吐食牲畜伤害己命。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己。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那位老己披上红袍呈现在“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夜不敢进村了。这就是过年的传说和爆竹的来历,后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过年的习俗悦来越丰厚了。

二、介绍青龙节

二月初二日,俗称青龙节。也叫龙抬头。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相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介绍收获节

收获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习惯,然而相同的是收获的喜悦,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选择不同的日子,采用不同的仪式载歌载舞来为这个节日庆祝,为了收获的喜悦,为了劳动的成果。在节日里,交流着文化,也增进了感情。

“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此时已届仲夏,骄阳高照,为了防止家畜生虮虱人们在此日为猫、狗洗浴,农家则把猫、狗驱往河中 洗澡。猫、狗在这一天嬉水,与小儿同乐,因此民间也称此人为猫、狗的生日。另一习俗是晒衣服。传说这一天晒衣衣不蛀,曝书书不蠹。

四、介绍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 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第二篇:河南名人汇总

河南历史名人汇总

河南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孕育了众多的有各种影响力的名人,其中有思想家老子、列子、韩非等;军事家苏秦、司马懿等;水利学家孙叔敖;文学家韩愈、刘禹锡、“诗圣”杜甫、“诗鬼”李贺等。 而近代、当代也涌现了大量的爱国人士,革命志士,文学家,政治家,如吉鸿昌、邓颖超、冯友兰、赵紫阳等。

王实味:河南潢川县人,当代知名作家。

黄帝——五帝之一,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人; 仓颉——汉字的创造者,今河南南乐人; 商汤——商朝开国帝王;

老子——原名李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墨子——姓墨名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家创始人。战国初期楚国鲁阳人(今河南鲁山人);

商鞅——秦国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阳人;

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世称陶朱公。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河南郑州人;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乘轩里人; 韩非——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吕不韦——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编著《吕氏春秋》。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陈胜——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太康人; 吴广——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孙叔敖——楚国名相、水利工程鼻祖。河南固始人;

百里奚——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出生地在今南阳;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汉南阳郡蔡阳人; 王审知——闽王。河南固始人; 杨行密——吴王。河南固始人;

陈元光——开漳圣王。河南固始人;

吴其濬——清代植物学家、清末河南省唯一的状元。河南固始人; 祝庆藩——清太傅、礼部尚书。河南固始人; 蒋湘南——清代文学家。河南固始人;

秦树声——清末双科进士、书法家。河南固始人; 丁逊之——清代画家。河南固始人; 余成斌——开国少将。河南固始人; 余克勤——开国少将。河南固始人; 宋治民——开国少将。河南固始人; 毛和发——开国少将。河南固始人; 杨森——开国少将。河南固始人; 蒋光慈——红色作家。河南固始人; 张良——西汉谋士,留侯。今河南禹州人。

陈平——西汉谋士,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 张释之——西汉时执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河南洛阳人; 晁错——西汉改革家,名臣,颍川(今河南禹州)人; 程颢——世称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河南嵩县人; 张衡——东汉时期科学家,地动仪,河南南阳人; 冯异——东汉将军,河南宝丰人;

张仲景——东汉名医,被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河南邓州人; 郭嘉——三国著名谋士,颍川(今河南禹州)人; 徐庶——三国著名谋士,颍川(今河南禹州)人; 司马徽——三国著名谋士,颍川(今河南禹州)人; 司马懿——三国著名军事家,河南温县人; 荀彧——三国著名谋士,河南许昌人; 荀攸——三国著名谋士,河南许昌人;

邓艾——三国魏国大将,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 蔡邕——东汉末年著名诗人、学者,河南杞县人;

蔡文姬——三国时代著名诗人、音乐家,河南杞县人; 谢安——东晋政治家,淝水之战的指挥者,河南太康人; 谢玄——东晋军事家,淝水之战的指挥者,河南太康人; 邯郸淳——三国魏书法家,《笑林》祖师,字子淑,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范缜——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河南泌阳人; 范晔——南朝著名史学家,河南省淅川人; 谢灵运——南朝宋著名诗人,河南太康人; 翟让——隋末瓦岗寨义军头领,河南滑县人;

张巡——唐代名将,安史之乱时期血战睢阳(今商丘),河南邓州人;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孟州人; 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洛阳人;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河南沁阳人,后迁居荥阳; 岑参——唐代著名诗人,河南南阳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誉为“画圣”,今河南禹州人。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诗圣”,河南巩义人;

元稹——唐代著名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河南洛阳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诗鬼”,河南宜阳人;

一行——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

刘德升——行书鼻祖,今河南禹州人。

褚遂良——古代著名书法家,独步书坛。今河南禹州人 石守信——宋代大将,河南开封人

陈抟—— 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和道教诗人。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河南汤阴人 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河南卫辉人 史可法——抗清名将,河南开封人 刘青霞

宋学义——“狼牙山五壮士”之一,河南省沁阳市人 李德生——政治家,河南省光山县人

袁世凯——中华民国大总统,河南项城人 吉鸿昌——抗日名将,河南扶沟人

许世友——开国上将,河南新县许家洼 杨靖宇——抗日名将,河南省确山县人 邓颖超——河南省光山人 冯友兰——河南南阳唐河人

赵紫阳——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中共总书记,河南滑县人

张伯行——清初大臣。字孝先。开封兰考县人。历官内阁中书,福建、江苏巡抚,礼部尚

薛居正——宋初大臣、史学家。开封人。建隆三年(962年),任枢密直学士。 崔颢——唐代诗人。开封人。从军边塞诗风发生变化,表现出"出身事边"和"报国赴难"的昂扬感情。如《赠王威古》

郑道昭——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书法家。开封人。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字嗣宗。河南开封人。

蔡邕——东汉辞赋家、书法家。字伯喈。开封杞县人。

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即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

张仪——战国时政治家。开封人。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入秦拜相。创连横破六国合纵。

石申——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开封人。制成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恒星表。

第三篇:河南名人事迹

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历史名人1000多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洛阳、开封、安阳)。

河南,一个历史悠久地让无法理解时间源头的地方。不知何时,却成了世界眼里的旧中国,中国人眼里穷乡下,三十一个省份眼里的穷亲戚; 不知何时,河南,站在中国的省份兄弟中,需要蜷缩着身子,低垂下头颅。在大家庭的夹缝里低三下四。 不为别的,就因为你的名字叫河南。作为一名河南人我们应对家乡的文化有信心,我们要让别人了解河南,就先要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的名人事迹,这也就是我们进行这项研学的目的,爱家乡、先了解家乡。

一、政治领域的名人事迹

1、 商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

第 1 页 共 5 页 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2、 李斯

是秦代著名政治家, 在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他年轻时当过小穷,后拜苟 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学业完成以后,他分析了当 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秦国具备统一 天下,创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函相吕不韦手下做门客, 取得吕的信任后,当上了秦王政(赢政,即秦始皇)的侍卫。李 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给秦王上了《论统一书》,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 秦王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 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借口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 活动事件,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 斯在被逐离秦途中,写了《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他在《谏逐客书》中,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辅秦之功,力陈逐 客之失,劝秦王为成就统一大业,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集 人才。秦王看了《谈逐客书》深受感动,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宫职,不久又提升了他当廷尉。《谅逐客书》不仅是具 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篇胎炙人口的代秀文章。鲁 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佐助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 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结果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屡建奇 功。他建议秦始皇废除了造成诸侯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加到41郡),郡下设县、乡,归中央直接统辖,宫吏由中央任免。在中央设三分、九卿,分职 国家大事。这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 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所以,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秦统一后,由于过去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有很大差异, 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利。李斯及对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 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 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便于书写的小篆(也称秦篆和斯篆),作为标准文字。他还亲自用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 作为范本,推行全国。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鲁迅先生说,李斯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殊勋”的。今人遗憾的是,斯手书已汛大多散失。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李斯亲书 的琅玡刻石,山东泰山岱庙现存有李斯篆书的秦二世诏书刻石的 残片,这些刻石虽己严重残损,但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文字刻石,实为稀世珍宝。李斯还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 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 2 页 共 5 页

二、文化领域的名人事迹

1、 老子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伟人老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被当代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会上仅有一些哲学观点出现,从《老子》开始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因此,鹿邑这块宝地,即是降圣的仙乡,又是东方哲学的发源地。

据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郦道元《水经注》称:“边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相虚荒,今属苦,城犹存,在赖游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元初涡河由太清宫南边改道走太清宫北边)。翻阅历代国史,各种词书,名人论著以及《河南省志》、《归德府志》、《鹿邑县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确记载,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史学界、哲学界、宗教界及研老专家,或著书立说,或撰写老证论文,认为老子生于鹿邑太清宫镇证据凿凿。据《毫州志》记载:“太清宫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属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顺治时期,今安徽与江苏合称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项“辨讹”,专门考证旧志中的讹错其中有对李耳的考证。结论是:“李耳,归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邻六县,惟谯、城父二县今江南境,余俱属河南。旧志载李耳凤阳人物中,误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却有这样两段记载:“太清宫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犹存,旧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改”。再一段是:“陈抟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旧志收入颖州,与老子误同,兹并削之”。写得明明白白,自动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记载。一九九一年,新华社合肥五月十日电,报道安徽毫州决定举行世界老子学术研讨会的消息称:“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称聃,是与孔子同时代并齐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家乡在与毫州毗邻的今河南省鹿邑县”。实事求是,是我们传统的学风,应该发扬光大。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兵学、美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被誉为百科全书。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两千五非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

2、 韩非

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

第 3 页 共 5 页 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军事领域的名人事迹

1、 司马懿

字仲达,公元179年-251年,72岁,(河内温县孝敬里(河南温县招贤镇),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司军钧,字叔平。司军钧生豫章太守司军量,字公度。司军生颍川太守司军俊,字元异。司军俊生京兆尹司军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上述内容均取自《晋书·宣帝纪》)。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晋书·礼志》),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2、 谢玄

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宰相谢安侄子。21岁时为大司马桓温的部将,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东晋太元二年(377),为抵御前秦袭扰,经谢安荐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四年,率兵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淮阴(今属江苏)和君川(盱眙北)等地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八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九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十二年,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翌年逝世。被晋帝追封为车骑将军,谥号献武。

第 4 页 共 5 页

四、科学领域的名人事迹

1、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2、 张衡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 地球远近的关系。他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后,他更加勤奋地“研核阴阳”,终于“妙尽璇玑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铜铸浑天仪,被张衡造了出来。

浑天仪主体是几层均可运转的圆圈,最外层周长一丈四尺六寸。各层分别刻着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纬等等天象。仪上附着两个漏壶,壶底有孔,滴水推动圆圈,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于是乎各种天文现象便赫然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件仪器被安放在灵台大殿的密室之中。夜里,室内观仪人员把某时某刻出现的天象及时报告给灵台上的观天人员,结果是仪上、天上所现完全相符。

由于研究天文、律历和制作仪器,张衡对数学的研究相应地加强了。在制成浑天仪后,他写成了《算罔论》,要“网络天地而算之”。他用“渐进分数”之法,算出圆周率为十的平方根,为3.16强。这比《周髀》所记载的π=3的数值大大进了一步。直到五-七个世纪以后,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家才得出这个数值。

张衡还制造出一种测影仪器——土圭,用来研究天文、地理。他绘制成一幅《地形图》,一直流传到唐朝。他善画山水、动物,与赵歧、刘褒、蔡邕(文姬之父)同为东汉四大画家。他对音乐舞蹈等艺术也有精深研究。如在《观舞赋》里,他曾这样巧妙地形容舞蹈演员的舞技:“连翩络绎,乍续乍绝,裾似飞鸾,袖如回雪”。

千百年来,中原大地从中原大地走出来的千古风流人物如滔滔黄河之水,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河南昔日的荣光。作为河南人,你我都应感到骄傲。了解河南名人,推广河南文化,你我有责。

注:参考资料及文献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

百度“百科”“贴吧”相关人物简介

《100名人成长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政治家卷、军事家卷、文化家卷、科学家卷

第 5 页 共 5 页

第四篇:河南历史与名胜古迹

一、河南没啥历史

1、也就是在五六十万年以前有了猿人活动而已(南召);

2、也就是在8000年前形成了裴李岗文化而已(新郑);

3、也就是在贾湖遗址出土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而已(舞阳);

4、也就是在7000年前形成了仰韶文化而已(渑池);

5、也就是在6500年前“诞生”了“中华第一龙”而已(濮阳);

6、也就是五六千年前大河村的先民们从母系氏族走来,告别洪荒走向文明而已(郑州);

7、也就是诞生了人文始祖伏羲而已(淮阳);

8、也就是诞生了中华民族的鼻祖轩辕黄帝而已(新郑);

9、也就是中华姓氏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发源于河南而已;

10、也就是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这片土地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皇帝在此建都、执政而已;

11、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堪称华夏第一城的古都郑州、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全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而已。

二、河南没啥文化

12、也就是仓颉在这里造了字而已(南乐);

13、也就是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而已(安阳);

14、也就是周文王拘羑里而作《易经》而已(汤阴);

15、也就是形成了儒、道、释文化而已;

16、也就是创作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许多光辉诗篇而已;

17、也就是鬼谷子创立了算术、创办了“中华第一古军校”而已(淇县);

18、也就是在这里孕育、诞生了中国四大发明而已;

19、也就是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地动仪、浑天仪而已; 20、也就是孕育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而已;

21、也就是创作了《清明上河图》、永城古墓壁画等一大批绘画艺术珍品而已;

22、也就是烧制了繁华绝代的唐三彩、高贵难得的官瓷、国之魂宝的钧瓷、青瓷之首的汝瓷而已;

23、也就是研制了“河南双砚”——澄泥砚、盘谷砚而已;

24、也就是春秋时代大音乐家师旷创作了古曲《阳春》、《白雪》而已;

25、也就是保留下来了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古老艺术“超化吹歌”而已(新密);

26、也就是有个“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少林武术而已(登封);

27、也就是有个中华武术苑中的奇葩陈氏太极拳而已(温县);

28、也就是北宋时期在首都开封建了个贡院,完善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而已;

29、也就是建了个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而已(登封); 30、也就是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而已;

31、也就是被称做“中国戏曲之乡” 而已;

32、也就是有个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而已(安阳)。

三、河南没啥能人

33、也就是二十四史中立传的人物中河南人占了15%而已;

34、也就是出了个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第一个开国君主夏禹而已;

35、也就是出了个道圣老子而已;

36、也就是出了个商圣范蠡而已;

37、也就是出了个医圣张仲景而已;

38、也就是出了个科圣张衡而已;

39、也就是出了个诗圣杜甫而已; 40、也就是出了个画圣吴道子而已;

41、也就是出了个“字圣”许慎而已;

42、也就是出了个“亘古第一忠臣”、国神比干而已;

43、也就是出了个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而已;

44、也就是出了个诸子百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而已;

45、也就是出了个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而已;

46、也就是出了个卓越的外交家蔺相如而已;

47、也就是出了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而已;

48、也就是出了个最早的改革家商鞅而已;

49、也就是出了个骚体赋的代表作家贾谊而已; 50、也就是出了个旷世才女蔡文姬而已;

51、也就是出了一群文学巨匠韩愈、白居易、李贺而已;

52、也就是出了个大哲学家、一代诗豪刘禹锡而已;

53、也就是出了个营造爱情“诗国”的李商隐而已;

54、也就是出了个空前绝后的高僧唐玄奘而已;

55、也就是出了个一代军事奇才司马懿而已;

56、也就是出了个巾帼英雄花木兰而已;

57、也就是出了个才干出众、两登相位的一代名相姚崇而已;

58、也就是出了个儿时会砸釭、长大能编《资治通鉴》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而已;

59、也就是出了个中国近代音乐鼻祖、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家、旷世奇才的朱载堉而已;

60、也就是出了一门忠烈、妇孺皆知的杨家将而已;

61、也就是出了宋代大儒、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二程兄弟”程颐、程灏而已; 6

2、也就是成就了清正廉明的包青天、图强变法的王安石而已; 6

3、也就是出了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而已;

64、也就是出了两位保家卫国的一代英杰吉鸿昌,杨靖宇而已;

65、也就是出了闻名遐尔的“冯氏三兄妹”(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学史家冯沅君)而已。

四、河南没啥名胜

66、也就是有个中国道教第一宫太清宫而已(鹿邑) 6

7、也就是有个中国最早的(楚)长城而已(南阳);

68、也就是有个中国第一古刹、中国佛教发源地白马寺而已(洛阳); 6

9、也就是有个中国第一名刹少林寺而已(登封); 70、也就是有个中国最古老的柏树“将军柏” 而已(登封); 7

1、也就是有个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含嘉仓而已(洛阳); 7

2、也就是有个“笑傲红尘天国间”的大相国寺而已(开封); 7

3、也就是有个古朴巍峨、雄伟壮观的龙亭而已(开封);

74、也就是有个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琉璃建筑物开封铁塔而已(开封); 7

5、也就是有个被列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的安阳殷墟而已; 7

6、也就是有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龙门石窟而已(洛阳);

77、也就是有个汉代中国冶铁中心古荥冶铁遗址而已(荥阳);

78、也就是有个曾经炉火映日月、铁歌冲霄汉的冶铁铸剑圣地,锻造了九大名剑之首的棠溪宝剑而已(西平);

79、也就是有个安葬忠义之士关羽首级的关林而已(洛阳);

80、也就是有个中国唯一原址展示的“天子驾六”大型车马坑而已(洛阳); 8

1、也就是有个刘皇叔“三顾茅庐”的卧龙岗而已(南阳);

82、也就是有个享有“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誉的内乡县衙而已; 8

3、也就是有个中国名陵之冠的太昊陵而已(淮阳);

84、也就是有个五岳中现存最古老、最庞大的古建筑群中岳庙而已(登封); 8

5、也就是有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的皇家陵墓群北宋皇陵而已(巩义);

86、也就是有个周文王歼灭商朝的牧野之战古战场而已(新乡);

87、也就是有个战马嘶鸣千百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雄关要塞函谷关古战场而已(灵宝); 8

8、也就是有个诸葛亮初出茅庐、一把火烧退曹操百万雄兵的博望坡之战的古战场而已(方城);

89、也就是有个以弱胜强、成就一代枭雄曹操的官渡之战的古战场而已(中牟); 90、也就是有个以少胜多、奠定东汉之基的昆阳之战的古战场而已(叶县); 9

1、也就是有个“五岳之中”的中岳嵩山而已(登封); 9

2、也就是有个盘古开天地的盘古山而已(泌阳); 9

3、也就是有个“愚公移山”的王屋山而已(济源);

94、也就是有个以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取胜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而已(焦作);

95、也就是有个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的石人山而已(鲁山);

96、也就是有个物种丰富、生态原始、古木参天的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宝天曼而已(内乡);

97、也就是有个鸡鸣三省、被誉为我国南北天然分界线的鸡公山而已(信阳); 9

8、也就是有个中国年代最早的恐龙蛋化石群而已(西峡); 9

9、也就是有个名扬中外的“百花之王”牡丹故乡而已(洛阳)。

五、河南没啥贡献

100、也就是走出了中国工农Hongjun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的红四方面军而已; 10

1、也就是有个革命胜地“小延安”竹沟而已;

10

2、也就是有个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走出了数十位将军的新县而已;

10

3、也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持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而已; 10

4、也就是用小车担架支援了淮海战役而已; 10

5、也就是开凿了一个最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而已; 10

6、也就是培养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而已; 10

7、也就是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而已; 10

8、也就是豫剧皇后常香玉支援抗美援朝捐了一架飞机而已;

10

9、也就是郑州姑娘邓亚萍获得过18个乒乓球世界冠军而被称为“乒坛皇后” 而已;

110、也就是连续十年保持了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五,生产总值超过了1.8万亿元而已;

1

11、也就是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用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不仅养活了全国十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而已;

1

12、也就是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实现了由卖原粮到卖产品、由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变而已;

1

13、也就是有个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集团双汇而已; 1

14、也就是发明了速冻食品而已;

1

15、也就是全国每10个汤园有6个、每10个水饺有4个在河南生产而已; 1

16、也就是变成了新兴工业大省,工业门类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39个大类而已;

1

17、也就是有个全国最大的大型客车制造企业郑州宇通集团而已; 1

18、也就是有个全国最大的帘子布生产企业神马集团而已;

1

19、也就是有个全国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华兰生物第一个拿到了H1N1毒株而已;

120、也就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一而已。

第五篇: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较去年稍大,关注时局,试题灵活新颖,体现了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通观全卷,在充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于综合、分析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注重知识的迁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和把握;注重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具体来说,2014年安河南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201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试题特点

1、试题有所创新。

首先,形式新。其中第24题小短文在考查形式上与以往稍有变化,要求将五个关键词连接起来,说出他们的内在联系,这种形式在中考试题中尚属首次。

其次,情景新。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问题入题情境设置独特,材料丰富新颖。老知识,新考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如21题、24题。材料的来源多样,图文并茂。试题开放性更强。

2、难度系数较去年有所增加。

2014年历史试题与2013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加。2013年,我县中考历史平均得分36.21分,难度系数是0.72。2014年,我县中考历史平均得分29.10分,难度系数是0.58。历史试题难度增加,死记硬背难拿高分。少数题目难度较大。如选择第

13、

16、

18、20小题,学生做得不好,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看似有话可说,比较容易得分,但失分也容易,因为这类试题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历史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大量的材料阅读,给考生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体现出命题很明显的侧重能力考查的目的性。

3、聚焦热点,贴近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注重开放性。

史为今用是近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今年中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凸显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如第9小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60周年、第25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这应该都是备考中的热点问题。同时,还考查了传统长效热点。如第25题,历史学习现实生活相联系;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都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

4、关注河南地方历史,培养乡土感情。

河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每年都有相关的题目出现,比如,今年的非选择题第21题对佛教有关遗迹进行考察。重视学科知识的渗透,关注家乡,关注经济、外交、文化发展。

5、紧扣课标,不拘泥于教材版本。

例如选择第16小题,伏尔泰的名言、选择第18小题,新经济时代、非选择题第24小题,空想社会主义我们所用的华师大版本都没有这些内容。

6、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能力的考查。

突出主线设计和专题设计,综合性强。如第

6、

7、

12、13小题,这类题目往往时空跨度都很大,古今中外纵横开阖、前后联系,具有“大、纵、深”的特点,学生做题时不仅需要深入分析,还要善于类比,善于将古今中外进行串联,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与发散思维。

7、重视经济史发展,关注民生。例如第22题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第23题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总之,全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较去年稍稍偏难,知识覆盖面大,涉及多种史观。既涉及了近代化探索、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思想解放等经济史观、革命史观、思想史观、社会史观,又不避热点,关注周年性大事。如甲午中日战争、五四运动、改革开放、世界大战等。尤其是主观题,对材料解析、整理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在组织答案时不是从书本中某一方面直接可以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对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迁移,才能组织较为完整的答案。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或考前突击,想轻松获取高分比较困难。整套卷子对于成绩中下的同学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

本题包括1—20题,20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是考查能力要求最全面的一种题型。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适中,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3小题、第16小题、第18小题和第20小题。在解答这些问题时,(1)严重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2)学生未能掌握考试的技巧,不能抓住关键字来审题,导致出错;(3)很多学生看不懂题干的意思,得分率最低,这证明光靠死记硬背和单一的学习历史事件,而不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和联系是不可取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也应加强历史和地理的有机结合。

2、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主要是材料分析题:

本类型题是考查学生对所给的材料是否理解与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从考试实际情况看,第21题第1问答得不好,图片分类较好,但原因不太明了。第3问与河南历史有关,特别是洛阳历史有关,学生答题较好。第22题考察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学生回答较好。第23题看似简单,学生回答不够准确。第24题,空想社会主义课本上没有出现,学生回答不全,很少有得全分。第25题,考察的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学生做得较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错字连篇(2)审题不清,不理解题意,答非所问: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学生失分原因主要有;

1、审题不清,基础不够扎实,不重视开卷考试科目。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概念认识模糊不清,以至于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不高。例如第9小题,学生不知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2、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有的考生的卷面比较潦草,阅卷老师都很难辨认,影响了自己的得分。试卷当中的错别字典型的有:例如把“和平”写成“合平”;一国两制的“制”写成“治”;因此我们平时教学中、批改作业中、阅卷中发现有同学写错别字应当当众纠正,这样会减少常见错别字。

3、缺乏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不太会把问题简单化,不会把问题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提问

4、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欠缺。主要体现在活动探究题。

5、答案笼统,不够精准,没有条理性,答题不规范。

今后教学需改进之处: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身体能力,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平时形成认真的习惯,如规定时间记内容,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书写规范;转变思想,中考开卷,平时闭卷,历史也要背也要记;抓基础,高要求等。

四、以后教学中改进措施

上述问题是我在本次考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这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的。基于以上各点,我分析解决方法如下: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讲课时一定不要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理解所学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提问学生,加强作业的管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这点要我和学生共同努力。在上习题课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克服学生课前不做题,上课等标准答案的不良习惯,提问时要先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答题思路,说明自己是怎样分析解决的。通过这样不断反复的练习,平时没练过的题型,考试时也不会手足无措。

3、促进学生总结问题能力的提升。此习惯的培养适合在单元整合中进行。在单元整合中,教师可以减少自己的总结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总结,这样不仅提升能力,而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4、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发学生深思,这对于回答理论联系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身体能力,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平时形成认真的习惯,如规定时间记内容,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书写规范;转变思想,中考开卷,平时闭卷,历史也要背也要记;抓基础,高要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

20

14、

7、2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会务岗位职责表范文下一篇:华融集团赖小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