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县国土局工作人员

2023-03-06

第一篇:马边县国土局工作人员

盐边县文物考古工作概述

(二)

周泽鉴

三、二滩文物考古(一九九三年后)

一九九三年六月,盐边县健康镇清代铁索桥“同善桥”经县政府办公室批复由县交通局割毁处理,割断的索链在当地群众(主要为下村和中村)的干预制止和县府办、文化馆、派出所、健康乡的协调下,将已割断并散失的索链1 l根(每根约1000多斤)全部收集到民政局健康福利院,并清点了数最委托看管。在县城搬迂期间下落不明(据报被福利院交与安社长卖了。

一九九三年二月,县政府和移民委专项指挥部指示文化馆开始进入二滩库区文物清理工作。文化馆即邀请市文管处赴盐共同工作,清理二滩库区文物脉络。五月,周泽鉴、谢天寿专程赴成都购文物考古的基本工具和向省文化厅文物处和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寻求支持与业务指导,李处长和胡昌玉主任、文研所考古队王队长均满口答应。回盐后即组织起12个淹没乡的文化专干和文化馆干部共20人,首先由叶大槐为老师举办了针对二滩库区即将淹区可能有的文物点进行了培训讲授及文物踏查发掘基本常规知识,随即对1065线下1 2个乡的淹没地区进行了文物踏查,又掌握一些线索和核实了前几次田野勘察的情况。这一工作进行到八月,将准备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时,县移民委通知情况有变,工作暂停。一九九四年九月,县政府分管领导指示,由周泽鉴执笔代县政府、文教局向县人大常委会作了《盐边县文物工作汇报>,县人大首次专题审议了盐边县的文物工作;同时,盐边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盐边府发[1 994]94号)和<公布盐边到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盐边府发[1994]99号)。十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插足并负责二滩库区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莫洪贵、胡玉在市文管处晏德宗、马荣喜、代万平的陪同下来到盐边,进行调查、评估,要求给予支持协助;周泽鉴、谢天寿和健康文化站卢德华随同参与了此项工作,此次调查了惠民、永兴、渔门、健康、敢鱼、力马、红民七个乡,采集了一些陶片,文化馆还提供了一些文字图片资料。

一九九五年,力马乡文化站赵仁政又征集到陶罐2件交到文化馆收藏。一九九八年六月,县文化馆周泽鉴和赵仁政又在柑桔园土中挖出明清陶罐1件带回,交放广电文体局六楼文化馆临时办公室;另外,力马古庙碑石2块,也被力马文化站收集暂存。

一九九六年七月,省移民办正式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二滩库区文物考古,根据工作安排,由攀枝花市文化局牵头,市文物管理处、凉山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物管理所、盐边县文化馆联合组成了“攀西文物考古联合工作队”,参加人员有李淼、晏德宗、马荣喜、代万平、王镒、周泽鉴、谢天寿等人,再次对盐边县库区的文物情况进行了复查核实,重点对五座铁索桥查勘。在健康乡团结坛罐窑,文化站长卢德华和文化馆长周泽鉴将其亲属在责任地中挖出的一件青铜锇征集交与文化馆。同年九月,接江西乡易道明报,强胜农民挖出了“龙骨",文化馆熊安林、谢天寿、陈秀华、王建玲深入强胜乡密地落村调查,采集到了距今60—70万年的三枚剑齿象牙骨化石和距今万年以上的猎狗、野牛大骨化石。

二滩水电站建设库区蓄水在即,自一九九七年三月至一九九八年一月,盐边县文化馆在二滩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考古发掘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殿增教授(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带领下,同攀枝花市文物管理处、凉山州博物馆等单位先后七次分别组队进入二滩库区进行现场检查,实地勘察复核和现场发掘,已有六个文物点基本完成野外作业工作。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以一九九七年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在盐边县健康乡犀牛村的发掘是这次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之一。发掘地点在旧县城东犀牛山桠口南侧坡地上,由省文物所和县文化馆联合进行。参加人员有赵殿增、张小马、熊安林、周泽鉴、卢德华,我们按淹没红

线区先后分几个发掘区,自下而上依次发掘,首先弄清了古墓群的范围,确定了西北部的边界。同时在台地北部发掘了第一批墓葬,共计6座,其中早期墓葬4座,出土文物22件。这是二滩库区第一次大面积科学发掘,也是首次发现完整的古墓群。墓葬分布密集、保存完好,形制和出土文物极富地方特色,对研究二滩库区历史面貌和西南先秦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早期墓均为竖穴土坑墓,呈园角长方形,长2米多,深0.6—1米左右,墓均朝着西北面的“犀牛山”,方向在270—310°之间。墓坑排列整齐、间距仅有0.4~1.9米,没有叠压打破关系,显然是一处精心安排的民族公共墓地;每座墓均出有随葬品。少者二三件,多者十余件,主要有陶双耳罐、单耳罐、深腹罐、陶纺轮、玛脑珠、料珠以及白石头、黑石头等;以前在Ⅱ区边缘处曾出土过“山字纹”青铜剑、“祭祀图”铜戈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造型优美、内涵丰富,既与周边文化有联系,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可能是定居于当地的一种少数民族墓葬,时代初步确定在战国时期,墓地的主人推测为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载的古代西南夷之一的“笮”人。该墓地范围很大,初步调查大约分布在整个坡地的北半部,从排列的密集程度看,此墓群至少有数十上百座墓,而且未被盗掘和扰乱过,是西南考古不可多得的重要墓群,经一九九八年元月复踏查,估计大部分都在二滩库区红线内。在发掘期间,1997年8月8日,“世界银行”投资二滩工程公司代表、美国人类学教授理托马斯.里斯.威廉斯先生和挪威奥斯陆博物馆的巴斯教授与省移民办艾宪芳副主任、王春云处长,以及盐边县韦美辉县长等县领导一行20余人查看了文物标本,听取了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汇报,他们对这次发现表现出极大兴趣,对工作的进展表示满意,对取得的成绩给了高度评价,威廉斯先生说:“中国方面配合二滩工程把这么多珍贵的文物完整的发掘出来,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希望进一步把它们发掘好、保护好、研究好。

与此同时(97年7—8月),市文管处李淼、马荣喜、晏德宗、代万平和西昌市文管所王镒、盐边文化馆谢天寿、孙安祥对敢鱼封土堆进行了发掘,发掘结果无获。

第二阶段考古工作的收获之一是对红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正式试掘和确认。一九九八年一月五日至中旬,盐边县文化馆周泽鉴、谢天寿同省考古所赵殿增、黄家强,市文管处马荣喜、代万平一道在对惠民乡原森经所处“红星新石器遗址"进行勘察复核和试掘过程中,获得了磨制石斧、石奔、石刀,打制的石英刮削器,石网坠等一批典型的石器时代文物,发现了10多块夹砂褐陶片,有些陶片上还有绳纹、网状或带状的划纹。此次试掘调查发现了保存较好的早期地层,基本了解了“红星遗址"的文化堆积情况和分布范围,确认了这是一处范围较大、保存较好的新时器时代遗址,距今约在4000年前,这是盐边县乃至攀枝花市范围内首次经试掘确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把二滩库区的人类文化史推到了四千年前,为开展盐边历史与文化研究,对外宣传、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珍贵资料。

但由于当地特殊原因(农户干预不合作),使试掘工作未能深入的如期进行。该片遗址土质长年滑坡,由于农耕扰乱了文化堆积层,部分地方有一些人为的破坏。所以采取必要措旋保护红星遗址不致再遭破坏(据查,该遗址高出库区1200水位线)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此,县文化馆已向县政府呈送了专题报告,要求划定为文物保护区,并抄报了有关部门。

另外,盐边县境内的五座铁索桥为二滩库区内唯一的地面文物(古建筑),应予保护性拆迁,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而在二滩库区文物保护清理立项审查时被删除掉,以致造成了千秋榜铁索桥、麻柳坪铁索桥、桑园铁索桥在盐边县城搬迁后于九七年

九、十月份间部分被盗割,文教局已及时的向县公安局报了案,要求立案侦破并抄报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九八年元月经省、市、县文物考古队赴现场核实后,还发现原借存在福利院的健康索桥铁链也不知去向。据调查是被福利院和安社长卖了。文化馆又及时的向政府办和专项指挥部分别报送了采取措施对遗失的铁索桥进行追缴和对现存铁索桥进行保护性拆迁的建议。

由于多种原因,在二滩库区文物保护清理中铁索桥漏项,尽管省、市、县文物部门分别多次的向有关部门提出,均未得到妥善解决,致使已有三座铁索桥自县城搬迁至九八年三

月期间分别被盗割和遗失,文物主管部门对被盗、失的部份铁索桥都及时的报了案和汇报,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面对尚存的永兴镇境内两座铁索桥,库底清理时限已近,根据县政府的安排,县文化馆于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派谢天寿参加专项设旋拆迁处工作,四月一日,盐边县专项设施建设指挥部正式与县文化馆签定《库底清理(铁索桥拆迁)目标责任书》,由文化馆对两座铁索桥进行拆迁。县文化馆即邀请市文物管理处一同工作,并作业务技术指导,该项工作由李淼负责技术业务,周泽鉴负责其它事务。县文化馆谢天寿、孙安祥,渔门、永兴文化站候兴贵、李远会和市文管处马荣喜、代万平组织参加了该项工作。

首先对“麻柳坪铁索桥"进行了保护性拆迁。先对现存外貌进行了测量,该桥基本上为正南北向(北礅偏东4。),南北桥礅间索桥暴露部份铁索长43.2米(1 20扣,每扣约8市斤),宽3.8米(原1 1根,已被盗2根),高出河面9.7米;以南岸为基础从左自右给铁链和石礅编了号,组织民工进场按照文物发掘的一般要求先清理索桥两岸的杂树野草,然后去除表土,层层观察逐层往下取;当北岸露出大石块时,考虑到拆卸现场地形的关系,突击南岸清理浮土和地层在两岸按预定计划取土至7米处时,即同时向地底下挖。至四月五日两岸均已顺着埋藏在地底的铁链走势将泥土和石头取完,南岸完全显露出该桥安装固定的建造方式,两岸与桥面均作向下倾斜势(1 65。— 40。之间,南岸稍平),整座桥的拉力在南北桥礅处通过一拆就得到了缓冲和减弱;在南礅的6米下去有7个大立柱石条,其间隙刚好为两根铁链伸进后各用1根长铁销穿进直插地底,然后用长扁铁横撇在大立柱石条间,再在有松动的铁链间打进小根的铁锲。从建筑力学和构造方式上充分反映了古代“笮人"悬索造桥的特点。北岸基本相同。我们按预定计划先将南礅铁链解下,再拆除掉北礅铁链。整个过程随着拆卸的进展进行了测绘资料、数据及摄影摄像收集,同时还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寻找和征集了建造该桥的两块碑石。四月六日晚10时,该桥的9根铁链(每根约长5 5米)和4根短铁链(原暴露部分已被盗割)、4个立柱石礅、两块碑石等索桥构件全部装上车,起运至新县城,四月七日交由文化馆工地看管。比较科学规范、圆满完整地完成了一座铁索桥的保护性拆迁工作。

四月八日至十日,省艾化厅、文物局派员并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殿增等人专程赴盐检查该项目工作,一致认为:“麻柳坪铁索桥”的拆迁基本上是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要求进行了较科掌和规范的拆卸,收集的影、视、文资料齐全,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查看了“老哇岩铁索桥”的保护情况,建议可考虑升级保护。

四月十一日,“千秋榜铁索桥”的拆迁工作正式开始,工程程序、步骤同麻柳坪铁索桥一样。该桥原有9根已被盗割3根,此桥基本同属“座南向北”(北礅偏西4。)南北较麻柳坪铁索桥埋藏更深,两岸均深埋10米左右,在南墩(偏东4。)9.8米方将铁链根处、石桩构件挖掘露出,其工作量远远大于麻柳坪铁索桥。在经费少、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专项指挥部已定在十八日晨爆破此桥旁水泥桥),我们于四月十七日晚将该桥拆卸装车,连同桥桩、铁销等构建物运回目的地(盐边文化馆工地),至此使永兴“麻柳坪铁索桥、千秋榜铁索桥"依照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较科学按规范地达到了“完整保存一座"的预计目的,按期出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铁索桥的拆迁任务,保证了二滩电站的如期下闸。

四、盐边文物工作收到的实效及意义:

经过以上省、市、县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文化馆多年认真扎实的宣传、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丰富众多的出土文物的实物论证,和县政府多次开会的安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综合文物考古所了解和出土文物证实的情况,基本上摸清了盐边县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脉络,基本证实了如下问题:

1、盐边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了,并从事农耕、渔猎生产,生产力低下、经济不发达,仅在明清时期繁荣过一时,清末至民国逐渐下降,农牧业生产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贫困;但在西汉,中央王朝在这里置“大笮”县时,当时的

金属(青铜)冶炼熔铸技术又相当发达。

2、历史上的盐边就是以少数民族为主、多民族聚居,以民族历史悠入、成份多、分布广为特色,民族经济、文化落后,虽然生产力低下,但各民族关系融洽,未发生过大的民族械斗,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仍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别具一格,山川河流独具秀色,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3、盐边历史上手工艺品、制陶业、丝绸业、制漆业曾发达一时,清末后衰落,也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表现,因而盐边墓葬随葬品极少,这有利于宣传文物是研究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和某个特定环境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状态,文物不等于管钱,以利于本来就不多的文物的保护。

4、盐边土质多为酸性红壤,酸性太重不利于骨架保存,对农作物、水果生长不利,宜考虑或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宜提偈火葬。

5、盐边的先民曾与中原有交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既有中原文化又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从出土文物中的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上的纹饰中可以看出曾分别与商代青铜文化、滇文化、巴蜀文化有着联系,这是由于汉置大笮县派来中央官吏为守,将汉文化传播进来。

6、盐边石棺葬的发现在攀西地区尚无第二,根据史记和其它地方出土文物的比较,石棺葬为很早的古墓葬,应是盐边的原始人类,是早期的笮人墓葬。

7、两盐乃至攀西地区仅有的盐边铁索桥即为“笮人结绳索桥而渡也”的代表物;清乾隆年间的阿懿墓碑和石刻,则有了在清初汉族文化已在盐边广泛传播而且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了。

文物能提高一个地区文化品味和人文景观,盐边的文物本来就极少,而这仪有的一些文物竟遭到人为的破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作为我县的文物事业,由于没有专门机构由文化馆兼管,但又没有文物事业经费,其工作极难开展。为此,我们多次呼吁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略)附一:盐边县文物(采集、收藏)一览表。

附二:盐边县文物普查工作总结

第二篇:靖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县道路面貌有了明显改善,截止目前,全县油路总里程达到1552公里(县道424公里,乡道442公里,村道686公里),通畅率达82%,通达率达100%; 2010年两次参加了陕南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场会,并筹办了全市在我县召开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场会,通过现场会让我县与其他县区兄弟单位的先进养护经验得到了交流和汲取,也能寻求和探索新的、更能适合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理念,实现了农村公路的日常化、科学化、规范化,全县县、乡道好路率分别达到80.96%、80.7%、,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根据全市2011年上半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检查要求,现就我县农村公路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场会精神,落实安排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一)、我县所有的农村公路均已建立了一路一档的检查考评档案资料,养护股和各管理片区也记录了每天下乡检查工作的巡查记录。

(二)、2011年县财政配套日常养护经费为590万元,已到位 200万元。

(三)、2011年我县县、乡道路由我站同养护公司签订,村道由我站同各乡镇签订,各乡镇同各村委签订,各村委同各路段领养人员签订合同协议,我们已建档管理。

(四)、我们组织相关养护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了(陕西省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养护工作规程),也能按规程要求的管理办法及格式管理养护公司和各乡镇农管所,按既定的表格传递形式,逐步、逐层次的完善现有的养护管理模式。

(五)、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已纳入县乡镇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县政府在2009年6月底召开了全县村级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落实会议,通过这次会议下发了(靖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办法),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夯实了农村公路的公路养护责任,为全力构建农村公路“村负责、乡管理、县考核、市监督”的管理养护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实行“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通村公路制度化养护”,加强通村公路检查、考核,农管站每月组织对全县农村公路考核一次,村公路由各养护责任片区每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报农管站养护股,农管站养护股对考核结果进行抽查,频率不少于30%,每季度按照考核结果将养护费直接拨付各乡镇,由各乡镇拨付村委会,由村委会向具体承包人或领养人兑付。

二、养护工程实施情况:

(一)、设计方面,我单位已按市局相关要求,完成了20

10、2011年的设计图纸评审工作,市局也下达了批复文件;招投标方面,我县2010年养护工程进行了邀请招标,中标单位为靖边县家园公路工程养护公司;监理方面,我单位成立了质监股,负责对养护工程的监督检查。

(二)、据我县实际上报的计划情况,我县2010年养护工程野淌路k0+000-k15+300段中修工程;野淌路k20+900-k24+400段(含900米榆靖高速跨线桥)大修工程;张巴路k41+000-k52+000段大修工程,均已完成了主体工程及内业资料的整理工作。

三、认真落实示范县创建方案,加快文明示范路创建方面。

示范路创建能充分体现我们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水平,也能引领和带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我们把养护中的日常养护、道路绿化等工作与示范路创建充分结合,整合资源,全方位开展示范路创建工作。在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中,我县于2009年完成创建示范路494公里,2010年508公里,已全部通过省上验收,今年计划完成50公里示范路。

四、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较好地维护了路产、路权。 为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维护路产路权完整,我们逐步规范路政管理、全面加强路政执法,违章建筑得到进一步控制,路产路权得到了有效保障,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任务。同时,路政股积极上路做好宣传工作,发放宣传材料

9800多份,截至目前,共上路巡查120天,发生路政事案448起,处理448起,其中:行政许可事案12起,收赔金额46.2万元;行政处罚事案436起,罚没金额68.98万元,路政事案处理率达100%,收赔率达97%。硬化平交道口11处,设置平交道口标志22块。

今年,我们制定了治超实施方案和宣传方案,为防止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确保路政管理管理不出现盲区,按照省市治超办的精神,我站加大了梁镇(梁城路)、大沟(大闫路)、掌高兔(张巴路)、杨米涧(靖志路)路政养护管理中队的管理力度,对超限车辆进行检查,加固原有超限路障S墩4处,加强对各乡镇农管所对通村公路管理的监管工作,依托36付限高门架和养护人员上路巡查,有效防止超限车辆驶入通村公路。同时加大治超宣传力度,挂治超标语35幅,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治理超限运输,源头劝返超限车辆400多辆,使治理工作有了新的突破,超限超载率明显下降,控制在了2%以内,有效地打击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五、老道工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根据榆林市人民政府2008年7月25日第40次专项问题会议纪要内容,我单位从2008年8月份开始对1996年以来在我站造册登记的165名道路养护工给予一次性补偿款兑付。

补偿标准按照1996~2007年年平均工资为标准,人均按12个月工资(9973元/人)给予补偿。资金来源由市、县两级财政配套,共计1645614元:市财政补助30%,县财政

自筹70%。截止2009年底所有补偿资金全部到位。

截止2010年底我县165名道路养护工,已领取补偿款129人,未领取36人。36人不领取原因是嫌一次性经济补偿太低,要求市县政府出资解决三项资金问题,一直在上访。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县乡公路网升等规划及养护资金问题。

按原有的路网规划统计我县共有县道201公里,乡道512 公里,共计日常养护费用 403.8万元、养护工程费用608.7万元;目前我县实际列养的县道424公里,乡道442公里,共计日常养护费用520.1万元、养护工程费用901.2万元,日常养护费用计划与实际的养护资金差为 116.3万元、养护工程费用计划与实际的养护资金差为292.5万元,为确保养护工作顺利有序的完成,恳请解决路网升等规划及缺口资金为盼。

(二)、村道养护资金不足问题。

据相关文件,村道的养护费用为每公里补助1000元,经我单位近几年的养护实践总结,村道的养护资金明显不能保证现有的日常养护工作要求,恳请市局相关领导调查核实,通过市局出台相关文件等形式要求县财政配套解决村道养护资金不足的现实问题。

(三)、恢复水毁等相关资金问题。

每年进入雨季,县、乡、村道都要遭到强降雨的冲击破

坏,均有不同程度的水毁情况,为了确保道路的通行及保证行车安全需要一定的水毁恢复资金,县级人民政府不承认这部分水毁费用,恳请市局调查解决为盼。

第三篇:靖边县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

汇报提纲

各位领导、专家:

下面,我就靖边县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有关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白于山区的基本情况

白于山区覆盖靖边县中、南部两大区域的全部及北部风沙滩区的部分乡镇、村,共包括13个乡镇、154个行政村、1402个自然村;总土地面积33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5.8%;涉及3.86万户16.7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9.4%。经实地调查,该区域目前常住人口为13.97万人,外出人口2.73万人。据近3年统计分析,白于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00元。该区域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相对贫困。

二、靖边县移民搬迁的整体思路

总体思路是: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用城市理念经营农村这“两个理念”,推进县城城市化、乡镇城镇化、村庄社区化“三化建设”,重组南、中、北部“三大板块”,统筹解决“迁入”和“迁出”问题,实行有业安置,一次规划到位,逐年投资实施。南

1 部山区为限制开发区,重点进行群众迁出、生态建设和植被的自然修复,以林业、小杂粮、小杂果等为支柱产业;中部梁峁涧区为保护开发区,以集镇安置和中心村集中安置为主,加强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马铃薯、羊子为支柱产业;北部为优化开发区,主要进行远距离异地集中安置和向县城转移,以县城、能源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为依托,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和蔬菜、马铃薯、羊子等现代特色农业。整体布局是:以农民进城为核心,辐射集镇安置,适当兼顾中心村建设,对无经济来源的特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全部由财政供养,实行“交钥匙”工程。

三、规划搬迁任务

我县计划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白于山区17个乡镇、154个行政村的10.1万人进行移民搬迁。其中,农民进城安置6.73万人,集镇安置2.4万人,中心村集中安置0.8万人,财政集中供养0.17万人。 “十二五”期间,我县计划搬迁白于山区群众5.7万人,其中,农民进城3.67万人,集镇安置1.2万人,中心村集中安置0.66万人,财政集中供养0.17万人。

四、产业发展规划

2 移民搬迁是手段,脱贫致富是目的。在推进移民搬迁的同时,我县更加重视解决搬迁群众后续生活问题。将移民搬迁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相结合,统筹推进,协调解决。

一是对于就近集中安置,我们根据安置区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发展高效农业为载体,统筹推进涧地开发、农综开发等农业农村项目,在保证人均拥有2亩以上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四季农业和特色种养殖业。

二是对于乡镇集镇安置,我们按照半工半农的思路,在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庭院经济、生态观光农业的同时,鼓励搬迁群众向农产品深加工、集镇建筑行业、兴办小企业、经营小商店,从事餐饮、服务、维修等行业转移。

三是对于进入县城安置,通过迁出地和迁入地双重保障,确保群众平稳过渡。在迁出地,以承包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为平台,或以土地参股分红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走集中经营的高效农业路子。在迁入地,以县城内各类经济实体,以及县城周边的能化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为就业渠道,通过政府扶持、群众自愿,搭建移民群众与各类经济实体或企业建立紧密的就业联系平台,保障群众后续生活。同时,按照企业需求,对移民户进行劳动技能培

3 训,促进移民群众向产业工人转变。目前,我县正在与中小企业创业园入驻企业正式签订用工合同和入股经营意向书,涉及移民户300多户1000多人。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移民建设用地指标已经用完,新增地块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一致。因此,建议国土部门切出移民用地专项指标,并在报批的过程中实行“绿色通道”,简化手续,特事特办,确保移民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要加强移民迁出地的建设。按目前的项目管理办法,投资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了迁入地的建设上。但是,迁出地的建设也同样重要,毕竟移民搬迁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挥而就。我个人认为,迁出地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支离破碎,不仅要退人而且要退耕,要返璞归真,充分发挥大自然的修复功能,如全部搬迁后,可退出40—60多万亩山耕地进行绿化造林。因此,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设立移民搬迁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确保迁出地和迁入地同时发展,“两条腿”走路。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2009年定边县安边中学工会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我受学校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年度学校工会开展的工作,并提出2010年度学校工会要开展的工作,敬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学校工作出特色。

2009年,学校在县教育局和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县教育局2009年工作要点,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办学理念,围绕“增效提质”主题,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强化教育质量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环境,规范办学行为,走特色发展之路,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在2008年的基础上又上新的台阶。

㈠加强党建工作,教育行风建设成效显著。

1、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党员素质。

首先,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党支部建立了“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党员教师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强化服务意识、突出奉献精神。在职党员积极参加学习,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参学率达100%,每个党员撰写读书笔记达5000字以上。 其次,支部紧紧围绕着“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

民群众得实惠”目标,深入开展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活动。全体党员对照党章规定和科学发展观具体要求,着重以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业绩、作风建设、组织纪律、开拓创新等六个方面查摆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制定了整改措施。活动中,全体党员能严格党内生活,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考察工作,努力培养合格党员。今年,我校的杨春老师通过党委考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加强三个建设,努力提升工作质量。

⑴加强党员廉政建设。在党员“三会一课”中,学校党支部经常性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廉政自律,以实际行动向全体教师作出表率。即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及党员要首先做到。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要带头讲奉献,勤政廉政。

⑵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原则,认真组织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积极开展民主评议班子及班子成员活动,设立意见箱,广泛听取群众和家长意见。 ⑶加强阵地建设。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支部建起了学习实践活动室,办起学习园地,同时利用学校网站,搭建我校党建工作网络平台,拓展我校与外界交流和宣传的渠道。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建文明单位。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校和谐,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学校支部精心组织,全面协调,稳步推进学校的文明建设。一是坚持依法治校,文明从教,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二是成立以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创建工作的领导。学校设立了教育、教学、安全、服务、法制五个创建工作专班,做到了任务明确,职责到人。因创建工作扎实,学校形成生动活泼、合力奋进的大好局面。

4、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学校支部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努力协调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再则,支部十分重视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支部成员经常参加少先队活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思想品质教育。

㈡加强工会工作,推进民主管理。

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一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校的方针,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进以教职工民主参与、评议、协商、选举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体系建设。组织教师围绕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献策献计,调动了教师民主参政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的向心力,为学校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㈢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今年

2、3两月,按照县局的统一布置,学校围绕“提升干部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行业形象”,深入开展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主体活动。通过学习法规、查摆

问题、整改提高,干部作风得到有效转变,履职能力进一步加强。目前,学校领导一班人一是责任心强,能坚持原则。二是工作内行,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三是各尽其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2、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师行为。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规范学习和研讨活动。学校通过暑期教师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撰写学习体会,激发教师们敬业爱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结合当前学校实际,组织教师学习安全法规,提高教师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一是围绕“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每期,学校都组织“实施有效教学”学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将自己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有效措施,进行交流和展示,为教师互动互助互进搭建了平台。

二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全年培训达20多人次。为开阔教师学习视野,促进专业发展,学校着力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仅本学期,我们就先后组织了12名教师到西安、榆林等地参加学习,耗资1万多元。

三是以任务驱动为方式,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每学期开始,教导处引导教师制订个人学期校本研修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要求教师撰写论文、学习笔记,还定期开展检查、考核和反馈工作,督促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自我研修。

(四)强化过程管理,深化课程改革。

为将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2009年我们围绕“增效提质”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不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素质教育稳步推进。

⑴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教育行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加强了教学常规检查工作。领导经常深入到教研组和班级进行听课、评课,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强了督导工作的实效性。本学期,学校重点加强了备、教、辅、考督导工作。在备课方面做到周、月必查,及时反馈。在教课方面,开展了推门 听课;在考查方面,实行分层负责,章节过关(即教师组负责单元测试,教研组负责月考,教导处负责期中和期末验收)。在辅导学生方面,坚持普及教育与特长培养并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校被评为县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⑵加强校本教研,优化教学方法。

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坚持以校为本,开展了多种形式教研活动。一是集体备课。即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二是听评课。即针对某节课,进行分析讨论,帮助教师找出症结,优化方法。

(五)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平安校园”。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治安环境复杂,校园安全和师生安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优化育人环境,创建 “平安校园”,我们一是

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二是加强安全排查工作,随时清除安全隐患。三是落实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四是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和监测机制,动态跟踪学校食堂卫生和小卖部食品卫生情况,保障学生饮食安全。五是认真落实校园手足口病或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学校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坚持每日“两检一报”(晨检、午检,报告情况)制度。同时,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有效地预防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六是抓好校舍设施安全、教学活动安全、校外活动安全、生活安全等工作。因措施得力,今年全校师生无重大违法犯罪行为,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二、确立目标,整体布署,协调发展创示范

同志们,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学校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成绩冲昏头脑,学校必须发展。所以,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为做好2010年的工作奠定基础。 ㈠加强校本培训。

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教师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教育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根本改善办学条件,只是钱的问题。但要丰富学校的内涵,还得靠高素质的教师。因此,教师培训不能止步。一是建立保障体系,做到培训组织、培训经费、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四个落实。教导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

计划,搞好统筹协调,努力解决培训与工作的矛盾,做到两手齐抓,双收实效。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开展创造性劳动。学校将制定《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对那些专业成长快,校本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资奖励。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坚持研修并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增强育人意识。

“以德为本”是学校长期的办学策略。2010年,学校将继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坚持不懈地抓落实。

1、坚持活动育人。一是切实抓好时令性活动。如庆“庆国庆”等活动。二是抓好时事性活动。根据上级教育、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要求,开展主题教育。三是抓好创造性活动。政教处要根据社区特点,学校实际开展针对性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活动。

2、加强阵地教育。要充分利用黑板报、班会、升旗仪式等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努力使德育阵地发挥作用。

3、强化常规教育。一是完善班级评价制度,丰富“每日一评”内容,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二是改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做到评价优点大家一致称赞,指出缺点受评人心悦诚服。

同志们,回首过去成绩辉煌,展望未来风景无限。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奋进的优良作风,坚持一切依靠广大教职工,群策群力,优质完成各项工作。 谢谢大家!

第五篇:靖边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办法(暂行)

靖边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实施办法(暂行)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经,是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迫切需要。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榆林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办法(暂行)》和《关于做好2013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继续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为主线,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紧缺人才为重点,推动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西部强县和文化大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主要内容

接受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义务,凡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当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为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

(一)专业科目是指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行业

1 专业新理论、技术、信息,以及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研究科研、生产、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专业科目由各部门、各行业根据行业专业发展需要统一确定,集中或分级组织实施。

(二)公需科目是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政策法规、基本理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培养、现代科技知识、职业道德教育、团队协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内容。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确定,集中或分级组织实施。

三、组织管理

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继续教育在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下,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类实施的原则,依靠行业主管部门、依托相关单位开展工作。

(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县、本系统、本行业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本县区、本系统继续教育基地的建立、申报和管理,负责本县区、本系统、本行业的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设置,开发专业科目教育资源;发布继续教育工作信息,对本辖区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统计和总结等。

(二)各相关单位负责本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按照有关

2 政策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统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做好继续教育政策及有关规定的宣传解释工作,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力,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按照规定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和其他条件。要检查、考核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接受政府人社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对本单位的继续教育进行组织管理和考核登记,上报有关的统计资料。

(三)非公经济组织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其档案管理的人才机构负责继续教育的培训组织、考核、登记等管理工作。

四、组织形式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以参加本单位、本行业、省市继续教育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学习以及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参加继续教育基地和单位主管部门举办的进修班、研修班、培训班;

(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实习进修;

(三)参加相应的学历教育或攻读学位;

(四)参加国内外学术讲座、学术会议;

(五)出国进修;

(六)在科研、技术推广或教学等活动中取得的技术成果等;

(七)正式发表出版的与本业务相关的专著、译著、论文、译文等作品;

(八)参加本单位及上级部门正式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九)参加经单位主管部门批准的与业务工作有关的有计划、有考核的各种自学活动;

(十)参加由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其他继续教育形式等。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时制管理。按照《条例》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周期内,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56学时。现已实现学分制的行业主管部门,学分与学时的转换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五、基地管理

继续教育基地按照认证权限实行分级管理,不改变隶属关系。

(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县级继续教育基地,制发县级继续教育基地登记证、授予县级继续教育基地牌匾并公布,制定继续教育计划,评估指导基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二)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要建立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师资库,为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开展继

4 续教育提供师资资源共享服务。

(三)省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全市高级和市属单位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公需科目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也可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专业科目的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县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

(四)继续教育基地实行有偿性培训服务,学习培训费用按照省上统一规定的标准收取。

(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两年对批设的继续教育基地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培训计划的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培训效果、经费落实等。对评估不合格的基地责令其限期改正,确实不能发挥基地作用的由审批部门取消基地资格。

六、学时认定

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可参照以下办法认定:

(一)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学时数由基地同级管理部门按其批准学时数认定。

(二)参加培训、研修活动。

参加国家部委及国(境)外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选派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认定;参加省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数由主办单位认定。

(三)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课程进修,凡考试考核合格者,每门课认定15学时,学时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四)参加学术会议。

1、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会议:认定12个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6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8个学时。

2、参加省级学术会议:认定8个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4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6个学时。

3、参加市级学术会议:认定4个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2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4个学时。

4、参加县级学术会议:认定2个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1个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2个学时。

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五)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

1、国家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按职责大小排序,前5名,每年分别认定64学时、56学时、48学时、40学时、32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8学时、40学时、32学时。

2、省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56学时、48学时、40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0学时、32学时、24学时。

3、市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

6 每年分别认定48学时、40学时、32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32学时、24学时、16学时。

4、县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40学时、32学时、24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前3名,每年分别认定24学时、16学时、8学时。

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六)出版著作(译作)或发表论文。

出版著作(译作)或在公开出版刊物(增刊、副刊除外)上发表论文的,署名前3名的作者按以下标准计算学时:出版著作(译作)每万字计12学时;国外及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专业刊物每篇计算48学时,省级专业刊物(核心期刊)每篇计40学时;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每篇计24学时。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七)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的,署名前3名的专利权人每项计56学时;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署名前3名的专利权人每项计40学时。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八)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56学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48学时;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40、

32、24学时;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署名前2名的获奖者每项计

32、24学时;获得市级

7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名的每项计24学时;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九)为本专业继续教育活动提供教学的,可获得所授课时的2倍学时。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十)参加职称晋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每个模块计8学时;外语考试合格者,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40学时。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十一)通过全国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48学时;通过全国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40学时;通过全国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32学时;通过全国执业资格或职业水平考试一次性登记继续教育48学时。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十二)参加援藏、援外及到基层、贫困地区参加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每年80学时的标准认定本人继续教育学时。学时数由人社部门或主管单位人事部门认定。

(十三)同一成果或内容,按最高级别计算、不重复计算。

(十四)其他类别的继续教育学时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行业)部门参照上述标准确认。

(十五)现已实行学分制的行业部门,学分与学时的转换以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具体办法为准。

(十六)每年80学时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原则上按完

8 成。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可顺延至下一一并完成:

1、内在境外工作超过6个月的;

2、内因病假超过6个月的;

3、生育;

4、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况。

七、证书管理

继续教育证书是系统记录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有效凭证。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以及继续教育基地负责;继续教育证书年审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

(一)证书登记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认可的继续教育,应提交本参加继续教育的各种有效证明,凭相关有效证明,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

继续教育证书的登记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经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认定委托的继续教育基地负责。

(二)证书审验

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并考核(考试)合格者,由证书审验部门在证书上审验盖章有效。

9 证书审验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县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审验;市级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各主管部门人事教育部门负责审验;流动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档案托管机构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验。

(三)证书复验

拟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包括评审和以考代评的人员)由本单位人事教育部门初审后,持证书及各参加继续教育的各种有效证明,按照职称申报渠道和拟晋升的专业技术资格等级,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改部门)复验备案,证书复验结果(合格)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证书复验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1、拟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复验。

2、拟晋升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复验。

3、拟晋升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市级主管部门负责复验。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从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明确责任,抓

10 好落实。

(二)建立组织体系。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继续教育工作。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和坚持以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原则,建立完善人社部门综合管理、基地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企事业单位有专职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抓落实的工作组织体系。

(三)落实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基地评估备案制度、继续教育统计制度和继续教育奖惩制度,努力确保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

(四)建立引导机制。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本人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聘任、申报专家等方面的必备条件。各级各部门要建立继续教育引导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五)加大经费投入。各部门(单位)要按照《条例》规定,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继续教育工作正常开展。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经费由本人单位按规定报销。

(六)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制定出符合本行业特点的继续教育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分类分阶段组织实施。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考试)之前,完成当年的专业科目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任务,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提供方

11 便。部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分散,主管部门不便于组织进行学习培训,可以就近参加省、市级继续教育基地组织的学习培训。

靖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下一篇:论政协工作与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