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2023-03-25

第一篇: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辣手头疼的课题,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学生的语文功底,观察能力低差,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怎样使小学生从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到爱写作文、写出能带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呢?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培养浓厚的作文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主动作文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作文课都必须积极地做准备。作文教学主要有两种思路设计,能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种思路设计是,由学生熟悉的写作素材入手,逐步深入地进行训练。例如,开始作文时,采取教师先讲一个小故事,再由学生叙述故事,然后写成作文的形式;逐步发展到教师讲故事,由学生续写、缩写、扩写的形式;最后再采取看图作文、命题作文的形式。这种思路设计的特点是由易到难,使学生容易接受,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另一种思路设计是,每堂课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写作训练。在讲读课文时,勾画一些好词佳句。引导学生领悟经典作品中的精彩之处,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优美文章的乐趣。

二、积累写作材料,充实写作内容

学生要写好作文,不但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刚开始写作文,还处在模仿学习阶段,其素材积累主要来源于课本、课外读物和日常生活。因此,在授课时或者在课外辅导时,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抄一些相似题目的精彩片段。因为学生模仿力强,生理上正处在记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抄写的过程,也就是阅读理解、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学习习作还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身边经常发生的、自己喜欢的事物,都是观察的对象。在观察时,要求学生把这些观察到的人或事、当时的想法,分出层次、顺序,写下来、记下了。这就是作文的第一手素材,也就是写作内容的重要来源。

三、突出写作主题,融入写作感情

学生作文的选题,要具体一点

第二篇: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

摘要:

“写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实现其“工具性”,更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让孩子爱写字,会写字,乐写字,写好字。

关键字:爱写字会写字乐写字写好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近几年来,从提高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出发,我始终把写字教学当做新课改重点内容之一,深深体会到:写字教学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起,学生有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基础,才能写出一手好字,而且终身受益。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低年级写字教学经验,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爱上写字

“学习的最刺激乃是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长,效果也好。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学生一旦对写字有了兴趣,便会由被动变成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就能变得持久,观察力也就能变得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他们也容易保持兴奋的学习劲头,写出来的字就比较端正整洁。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多方面引导,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使每个人对写字充满热情和信心,让“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在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笔画练习呢?在教学中,可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一)故事诱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同时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将故事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并注意语言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写字的角色中去。如学会“竖钩”,可讲王羲之与鹅的故事;又如教学“横”字时,讲山海关天下第一天“一”字的来历。

(二)儿歌添趣。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读好记。因此,把教材中的执笔方法、书写规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脚。这样就让学生一下子记住了基本笔画的形状。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半点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等。生动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形象

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尾的全过程,书写汉字也就化难为易了。

(三)活动激趣。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组织学生做游戏,把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如教学汉字以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通过让学生给“字宝宝”找朋友,“生字开花”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觉得写字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活动,寓教于乐。此外,“集字”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集字”能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提高兴趣。

二、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写字

写字教学如同教孩童学步,起初要你双手扶着一步一步地走,渐渐放开一只手搀着走,最后他可以放开双手独行,并逐渐学会跑,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因此,学生写字过程中需要教师细致的指导。

(一)观察法。低年级学生的知觉常常表现得较为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再加上汉字字型复杂,笔画变化较多,这就使低年级学生掌握字形更加困难。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当学生记清字形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看清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每组笔画的位置在田字格中的哪个部位。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仿写,写好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字与范字的差距,分析原因,进行更正,尽量做到一次比一次好。

(二)记忆法。一部分学生在写字时,常常写一眼看一眼,写一画看一画,写错了就用橡皮擦,擦了还会写错,直到写字本被擦破。有时写了这笔找不到下一笔,把一个字拆成七零八落,这样会造成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够用,作业不能及时上交,时间长了对写字产生反感。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生把一个字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看局部,看清字的每一笔形态变化,起笔在什么地方,收笔在哪里,整个字在形体上有什么特点,在学生把握字的整体性的基础上仔细观察笔画变化、笔顺规则。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临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记字形的过程。如果学生对范字记得越准确、清晰,下笔时脑海中的字形便越形象、逼真。所以,在下笔写字时,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记住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才动笔写字。如描写记忆,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一边讲一边伸出手指书空,使学生把字的形象牢固地刻在脑海中。又讲规律记忆,就是讲一些已经学过的笔顺规则让学生记住,如“先横后竖”、“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这样让学生在学写字时根据规律,举一反三,写字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三)形象法。想象力对开掘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性格、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和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写字教学中,对学生难以写好的字可用形象法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写左右结构的“躲”字时,笔者对学生说“小朋友捉迷藏时,一定要把身体藏起来,或挤在隐藏的角落里,所以我们写“躲”字时,一定要把“身”字往左边挤一挤,不能把“身”子写得太宽,否则就躲不住了。”又如在教上下结构的“尖”字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上面部分的“小”字写得比下部分的“大”字还要大。这时,笔者随手拿起学生课桌上一支削尖的铅笔,对他们说“小朋友在削铅笔时总是把笔尖削得细小一点,上面小一点,下面大一点,才是尖。”再如针对学生的笔画“横不平、竖不直”,笔者告诉学生,如果把一个字看作是一座房子的话,那么横画就是梁,竖画就是柱,房子牢不牢、稳不稳,自然取决于它们。经过这样指导,学生闻一知十,对字的笔画、结构特点有了深刻地了

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迁移能力。

三、注重鼓励表扬,让学生乐于写字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小学生 天性好胜,“好表扬”是其重要心理特点,是鼓励他们学习的重要手段,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写字教学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更要捕捉、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尽可能运用表扬的武器,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使其不断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一是说一说。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师生对话,面批写字作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对话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可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如作业的第二行与第一行比,后一遍与前一遍比,本次作业与前几次作业比。还可启发他们与同学写的字比,与教师的范字比,与书本上的范字比。通过比较,使他们看到进步,比出差距,找到努力方向。在对话时,教师既要动嘴讲,也要动手写,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少走弯路,就是引导学生写好字的捷径。

二是评一评。每个孩子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鼓励能使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在作业页面上把一些写得好的字划上圈,用圈圈的符号来肯定写字进步,如部分笔画好的打小圈,整个字好的画大圈,特别好的二勾双圈。另外借鉴作文评阅中的“眉批”、“总批”方法,写一些简洁、易懂的建议性或鼓励性批语,如 “字要一笔一画写”、“你的字越写越好了”、“有进步”、“这个字稍胖了一点”等。这些都可以燃烧起学生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是展一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激励的重要手段。在作业批阅后,课堂上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或举办作业展览,挑选一些好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供大家欣赏学习,并注重让这些学生谈心得体会,与同学们交流书写技巧,然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表扬奖励。同时也为写字进步的同学另辟一角,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这样,大大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全班出现“比、学、赶、超”的场面。

四是赛一赛。竞赛不但能调动低年级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如开展最佳作品评选、最佳座姿评比、“每周一星”评选等,展示一些佳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评,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品头论足,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写字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不仅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注重习惯养成,让学生写好汉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对于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但从近年来教学实践来看,小学生的写字习惯特别是写字姿势不正确的现象较为严重,突出表现为写字时胸膛抵住桌子,一肩高一肩低,脊柱扭曲,头部前倾,手离笔尖半寸不到,眼睛离纸面太近,有的甚至上身往桌子上一趴,

本子非得横着。究其原因,其一为在幼儿园时,学生使用水彩笔画画,平涂时手腕用力,教师并不强调执笔的正确姿势。这样对入学后训练学生正确的铅笔执笔方法干扰很大,不太容易纠正。其二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前就学过写字,很多孩子写字姿势的不规范,而一些老师、家长往往只注重结果,把注意力集中在只看字的好坏,而忽视了书写过程。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其三为写字姿势还与学生作业时间长短有关。学生在刚开始时基本能控制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但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学生就往往容易忽视良好写字姿势的保持。

正确写字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能靠几节写字课,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灌输。根据个人经验,笔者认为要抓好“四要”。一要“早”,就是要抓好起始阶段。孩子的年龄越小,其可塑性就越大。习惯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加强训练和督促,常抓不懈,方能见效。二要“小”,这不是从孩子的年龄角度来说的,而是指从细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按“一拳、一寸、一尺”(身离桌边一拳间、手离笔尖一寸高、眼离纸张一尺远)和“头正、肩平、腰直、足安”的标准要求,时时刻刻,抓住一切机会提醒并督促学生。三要“严”,养成学生一个好习惯十分不容易,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督促。讲“严”字当然不排除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强制”性。但在贯彻时,既反对打骂、训斥之类的做法,也要反对迁就、原谅的做法。四要“齐”。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让学生感到每次都要把字一笔一画写好,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

此外,在书写的过程中,当学生产生疲劳、烦躁的情绪时,适时地放些舒缓悠扬的轻音乐,如“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得曼的情调钢琴,以及古筝乐曲等无疑会使学生们心情舒畅,心境开朗,疲劳程度降低,从而使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练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轻音乐的环境中写字,身心愉快,心中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情绪,避免了习字的单调乏味,写字效果自然也提高了,现在学生们在写字课前,经常会问我:“老师,今天写字我们听什么音乐呀?”“老师,我最喜欢听音乐写字了。”我班的学生们都已经把在袅袅乐声中写字当作一种享受了。

写一手好字,是一种修养。让我们的孩子爱上写字并写好字,需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激发写字兴趣,合理地指导并鼓励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水滴石穿,汉字所蕴含的的精髓才能慢慢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陶冶情操,内化成一种素养。

第三篇: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刘天勤

放 飞 真 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冰心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感情真挚涉及到

1真情缘于真人真事。

2抒情表现感情波澜。(可用排比、反问句式和描写方法。)

3悲剧容易打动人,但要从生活中出发抽取,不能刻意编造。

阅读材料,感悟真情

(一)生命的跪拜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牵着牛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经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也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看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型的牛犊。

这件事令有十多年宰龄的屠户也震颤了:“屠户沉思良久,破例没有把牛拉到集市上去卖,而把母牛和那个还未及出生的牛犊,掩埋在旷野之中。”

这个故事也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二)狼性,狼情

读邓一光的《狼行成双》,深深感动于两只狼彼此之间的“爱”。

1997年,我在大兴安岭当兵时,常常受命与柱子一同带枪携犬在无边无际的森林中巡逻。柱子的枪法奇准 ,加上“太阳犬”的勇猛,我们几乎每次都能带回些野味。时值盛夏,我与柱子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横穿一片茂密的森林。来到一块空地,“太阳犬”突然停住了,鼻子贴近地面嗅了嗅,轻轻地叫了几声。“有情况!”我们迅速闪到树后,屏住呼吸。不一会儿,一只惊恐的母鹿从一百米外的树林里钻了出来,而后面竟是凶残的狼,不是一只,而是两只,壮一点的是公,肚子大一点的是母。只见那只公狼猛地跳起来咬住了那只鹿的屁股,而母狼随后便咬了那只鹿的喉咙。两只狼撕扯着那只可怜的鹿,却不吃肉下肚。突然,那只公狼似乎看到了我们,眼睛紧盯着我们这里。柱子突然闪出,瞄准了那只母狼,扣响了扳机,却见那只公狼箭一样地挡在了母狼前面,应声倒地,临死前还使劲地向山后看了一眼。母狼低沉地哀叫了一声“呜---”声音凄惨而绝望,而后衔起了一块鹿肉向山后飞奔。

这完全不可能,因为狼处于危险之中通常会进入茂密的森林,以便逃跑,而它却向光秃秃的山后奔去,这简直违反了常理。柱子欣喜若狂,端起枪,又射出了一颗子弹,母狼倒地了。正当“太阳犬”准备出击时,那只倒地的母狼居然又站了起来 ,衔起肉,仍旧向山后飞奔。柱子顿时睁大了眼睛,凭他的手法,绝对击中要害了,可这……柱子只好又补了一枪。不料,奇迹居然又发生了,那狼竟又衔起肉,硬是绕到了山后。柱子说:“还没有哪个动物能挨了我两枪仍能站起来。”我也纳闷,“这狼为什么老是不放那块肉呢”我们带着惊讶,飞快地冲向那座小山。来到山后,沿血迹走近一看,我们都愣住了:一个干净的山洞里,四只小狼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那块鹿肉,而身边躺着一只狼----二里多路,那肚子被打穿的母狼居然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跑完了它!

我们呆立了许久。狼性凶残?可我却分明目睹了这感人至深的狼情。最终我还是明白,狼有狼性,狼也有狼情。人也好,兽也好,在生命的群体中,“爱”是永恒的!

品读范文,学习写法

爱是怎样炼成的

淘气顽皮又有些任性的我,老老实实的爸爸,善良温柔的妈妈,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

在沉湎于各种言情小说中的我看来,人到中年的父母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们才四十多岁,可是已以“老头子”、“老太婆”相称,他们之间既没有紫薇与尔康般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三毛与荷西似的缠绵悱恻,更没有杰克与罗丝的生离死别,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有一次我问爸爸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罗曼蒂克”,爸爸只是笑着说:“老头子老太婆就是我们的„罗曼蒂克‟。”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半天,最后才恍然大悟。

爱到底是什么,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爸爸妈妈给出的答案就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中饱含着彼此的关爱和理解。每天早晨,他们都争着起床做家务,为的是让对方多睡一会儿;每到下班时间,听到自行车响,妈妈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探出窗外,看爸爸是否回来;拿到奖金后,都会去买一件对方钟意的小物件,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

是的,爱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要缠绵悱恻,更不必生离死别。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辽阔可以有小草的碧绿,爸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生的承诺。

有时候我抱怨为何没有出生在豪富或高干家庭,因为不甚宽裕的家不能满足我的种种欲望。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爱”是无处不在的。“爱”是我复习迎考的日子中桌上的那杯醇醇的绿茶,“爱”是头顶骄阳站在考场外接我回家的父亲手中的遮阳伞,“爱”是为我精心准备各种食品的母亲额上的皱纹和鬓发中的白丝……

爱,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有人说,爱是给予和奉献炼成的;有人说,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炼成的;有人说,爱是默默无闻的爱心炼成的;更有人说,爱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满足炼成的……是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要说,爱=关心+理解+信任。爱,是用心炼成的!

牵着母亲走过马路

方戈

当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听她诉说,像个长者。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 “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己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掠不去爱子的情肠。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又挤,过马路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抢时间。啥时家里有什么难事,只要需要,不管多忙多远,我们都会来的。我是您一泡屎一泡尿带大的儿子呀,您还客气啥?”母亲便背过头去揩泪。

牵着母亲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还有几许感叹。我们能够爱幼,但我们却时常忘了像爱幼一样尊老。

尊老吧,就在日常生活中。

给班主任的一封信

敬爱的王老师:

 相信学生在考场上给您写信,您一定很吃惊吧!但在这静谧的考场,在蝉鸣与风声的陪伴下,我真想吐一吐心中的话,与您交流。 

高考在即,忧虑与紧张总陪伴在我的左右。毕竟我不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您的眼里、心里,怎么排座,也轮不上我,但您的气度、语言,甚至您的声音都散发着一种活力,我觉得与您交流是一大快事。 

就在昨天,我兴奋地与同学们来到学校拿准考证。要走时,您叫一个同学留下电话号码,并说晚上打电话给他。虽然他极不情愿,但还是留下了。而后,您又允许愿意留下电话号码的同学留下号码,我也高兴地加入了。您说一定会打电话给我们。 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我一洗完澡便拿起书本坐在了电话机旁,我心里“怦怦”地紧张直跳。我在想,老师会说些什么呢!“李莉,不要紧张,拿出自信,虽然平时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努力,还是会有收获的。李莉,复习得怎么样,把疏漏的知识再重复一下,记一遍,不要睡得太晚……”想着这些亲切、安慰的话语,我心里甭提有多带劲。啊!我恨不得立刻就说:“谢谢老师,老师您真好!”七点,七点半,八点半……我问妈妈,老师怎么还不来电话。妈妈说:“老师是骗你的,他不会给你来电话,你成绩又不是很好。”虽然妈妈说的话我不信,但妈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响。

 第二天,我带着紧张与不安来到了考场看到了您的身影,您脸上还是充满了笑意。当听到同学们交谈昨晚老师几点几点打来的电话时,我悄然离去了。

 老师,您说您要来电话的呀!为什么不来?您说过的话难道不算数吗?如果您的老师也如此对您,您觉得公平吗?觉得守信用吗?

 不。一个不守信用、不诚信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我说了这么多,无非希望您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忘了——诚信。

此致

敬礼

永远爱您的学生:李莉

2001年7月7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2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3结构紧凑,对比鲜明。

3结构紧凑,对比鲜明。

第四篇: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出个性

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中学

王妍

优秀的学生作文,应该是有个性的,能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目前初中学生的作文似乎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路,选材平淡无奇,布局四平八稳,表达人云亦云,作文个性化严重缺失。怎样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呢?我认为可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以新颖的选材突出个性。

高中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够,观察往往流于表层,无法发现新颖的材料。其实,新颖的材料往往就存在于那些司空见惯、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有时只要我们变换一下角度,或抓住某一点不同之处言他人所不言,道别人所未道,就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有一篇题目为《尴尬》的文章,写的是一个再平淡不过的题材——乘车。但文章围绕小伙子能否给老奶奶让座一事,做了一番精细的铺垫。当老奶奶昏昏欲倒,“我”请小伙子让座时,读者恐怕也会从心底对这位小伙子的无动于衷感到愤怒,而接下来老奶奶的一句话却是语惊四座——“喂,你拉他干啥,我的孙子你管得着吗?……”文章至此有奇峰突起,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思维空间。该文写出了新意,写出了个性。

个性化材料来源于精细的观察,有时还需借助想象或联想。有时候,一件事情孤立地看似乎没什么意思,但与其他事情一联系,就平添了无限韵味。

二、以新奇的布局彰显个性

布局指的是文章的整体安排。既有记叙的顺序、人称的运用、情节的过渡和照应、埋伏笔、释疑等的设计,又包括了文章表现体式的选择,作文中比较新奇别致的“包装”方法有:

1、小标题式

在一篇文章中,精心设计两三个小标题,有两种妙处:首先,既可以减少过渡性的文字,又可使文章疏密有致,卷面赏心悦目;其次,简洁的小标题,能让读者迅速看清文章要领。此类文章能充分彰显作者的语文功底和写作个性,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2、题记式

在正文前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富有意蕴的话,或展示主题内容,或阐述写作缘由,谓之题记。这种方法,能让人一下子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3、书信体式

有些文章,为了调动读者情绪,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常采用书信体式,如《 ,我想对您说》《心声》等。使用书信体,如话家常,又似促膝谈心,给人以亲切感,所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日记体式

有些命题需要表明事件发生在某段时间,或需要记叙人物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时,可采用日记体式,如《寒假见闻》等。运用此种形式,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似在与人共同观赏一组组生活画面,具有极强的生活真实感。 除上述形式,还有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

三、以鲜活的表达挥洒个性。

有些同学的作文常常通篇都是呆板单一的叙述,缺乏感染力,这就是表达方面的问题。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但在写作中,应结合其他表达方式。比如,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叙写时,要用到人物描写;对人物活动的背景、场所进行描绘时,要用到环境描写;要阐述事件的性质,或谈到人物活动的影响时,必须使用议论;要歌颂人物,渲染氛围,表达感情,就要借景抒情。

记叙文的表达还包括语言运用技巧。文采要富于变化,或简明平易,或古典华丽;或含

蓄隽永,或通俗易懂;或庄重严肃,或幽默诙谐。《藤野先生》全文忆恩师、赞藤野,但对清朝留学生的“盘辫子”现象却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文章亦庄亦谐,极具艺术魅力。还要注重句式的选用,长句短句交错,整句散句相间;尤其要注意词语的斟酌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在记叙文中准确地使用动词、形容词,妙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孔乙己》写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变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一个“罩”字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还要吃他的豆时的慌张,反映了他善良、诚恳以及迂腐性格。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一篇作文,可以表现特点,释放个性的地方很多,或长于选材,或奇于布局,或妙在语言,这就要求学生们在作文时要找准一个突破口。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呈现千姿百态之美,收到叹为观止之效。

第五篇: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文感得人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山东 王志芳 张继勇

一、知识提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实感”呢?

1、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真实健康的思想情感。清代诗人江湜说:“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诗感得人。”要想表达真情实感:首先,选材要真实,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从自己所见所闻的真实荡漾开去,便会使文章具有真实感人的艺术力度;其次,文中人物形象要说真话,做真事,表达健康向上的情感;最后,恰当地选择抒情方式,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把自己的感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2、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刻画人物注重细节描写。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能够人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写文章时只要抓住了体现真情的“动情点”,就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精妙境界。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的背后是人生,是情感,是事业,一枝一叶总关情。

3、巧妙地进行铺垫,恰当地使用渲染。为追求逼真的写作效果,我们可以为事件创设必要的前提或环境,进行巧妙而成功地铺垫。在铺垫的同时,别忘记了恰当的景物或细节描写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彰显作品主题,激宕读者的心灵,让作者或作品人物形象产生不吐不快的心理感受。

二、经典片段

(一)踏进熟悉的老院子,绕过对着们的屏风,映入眼帘的是那棵歪脖子枣树。说它是枣树,只是曾经,如今的它已没有了茂盛的绿叶,也不再结出串串小枣,甚至连树枝都已经落光了——它死去了。

……

如今,摸摸树上的光滑与刻痕,老黄牛不见了,我也比任何一道刻痕都高了。抬头看看枯枝,似乎又听到了荡秋千时被我压出的吱呀吱呀的声响。

老树见证了我成长的童年,见证了我和爷爷的快乐回忆,而我却再也见不到爷爷的笑容了。

(09年山东高考卷《见证》片段) 简析:对于爷爷的回忆,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先写院子中的那棵歪脖子枣树,围绕着枣树发生的一系列与爷爷生活的片段,间接地对爷爷进行了回忆。枣树成为叙事的切入点,成为抒发感情的载体。物是,人非!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树老人已老,树在人已逝,这种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09年湖南高考卷《踮起脚尖》片段)

简析:父母回家“踮着脚尖向我走来”这个细节的描写符合躺在床上的感受,表述真实。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其实母爱就是一个行动、一句话语、一个神色,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沉浸其中,只是我们熟视无睹而已。作者用敏感的心灵、观察入微的眼睛、细腻温柔的笔触向我们展现着平凡而伟大的父母。

(三)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

一、

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

二、三”,这个神智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笑了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了口:“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妻子时,你们大概就不会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们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奥莱尔(美国)《在柏林》片段) 简析: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老妇人重复数数,又加以小姑娘们一次又一次笑的渲染,然后再陈述原委。文笔看似平常,实际上是在设置悬念。正因为有了前面的悬念和渲染,后面的陈述才有慑心动魄的力量,才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战争多么可怕。

三、实例解析

[作文题]人生经历中,很多人无论是我们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现实的还是历史的,亲近的还是疏远的,或许他们都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震动,在我们的心里难以忘怀。请写一个这样的人物。

善于观察是作文的关键,作文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截取生活片段做为自己写作的突破口,这样更利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使文章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有的学生写:

这天,走进店门来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头戴桔黄色的头巾,一缕头发散乱的落到她的前额,耳朵紧紧地勾住几撮头发,几根白发像是厌倦了这糟糕的装扮气鼓鼓地挣扎着露脸。蓝色褂子,一双破旧的布鞋在一条肥大的黑色裤子下显得格外小。她抬起头,见我正在打量她的全身,稍有些不好意思地挪动了一下,说:“我想打个电话,中不?”我说:“您打吧。”她感激地用眼看着我,一双大大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美丽,现在的双眼皮往下耷拉,浑浊的眼球被一些黏黏的液体包裹着,像是眼泪,但又不是。

这是一位思念儿子(在外地打工的)的母亲,作者精细的肖像描写,让一位含辛茹苦的乡下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令读者寄予无限的同情和关爱,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有些同学善于在叙事中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从细微处入手,注重人物语言、心理的描写,注重细节动作的展现,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真实可感。如:

我静静地退出帐篷,没有人会注意到我的退出,因为我是那么渺小。我来到营地小河边,看着月光下闪烁流动的河水。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呢?”不知不觉中,领队的老师已经坐在我身旁,“准备好演讲稿了吗?”我用脚揉搓着地上的小草,窘迫了好久,吱唔着说:

“小草毕竟不是大树。”

“瘦小又怎么样呢,你还有聪明才智啊,换个眼光或角度看,不见得强壮的队员会比你更灵巧。”

听到老师的这句话,满心的抱怨都化为泡影,周围死般静寂,我的大脑开始飞快地思索着。时间已不允许我挑灯奋笔疾书了,想起妈妈曾经对我说的话:“用自己的双手带动所有的手为你鼓掌。”想到这,一种莫名的冲动涌上心头。

这个片段,作者运用了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成功的展示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形体的弱小到心理的强大,到行动的展现。特别是心理描写的运用,使“我”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同学注重运用环境或景物描写,巧妙地把人物的感情融合在景物描写之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从而衬托人物的性格特征,彰显主题。如下面这一片段:

暮秋时节,凛冽的寒风将漫地枯叶吹的四处飞扬。严寒,笼罩了整个世界,寒冷中我读懂了苏武,明白了苏武的心声,明白了苏武的忠诚,更加明白为何苏武为后世千古传颂。

……

茫茫北海,无边无垠地冻天寒,人烟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便是那根象征汉廷的旌节,刺骨的寒风吹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吹弯百草的腰,吹折树木的枝。身上单薄的衣衫,饱经风雨的洗礼,支离破碎,仅能蔽体,已经失去它御寒的功效。寒风似箭刺入骨子里。但他心中却依然操守着诺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捍卫汉廷的威严。

苏武的坚贞不屈,人人皆知,如果空泛地抒情议论,就会落入俗套。作者开篇渲染寒秋气氛,结尾强调凛冽寒冬,把苏武置于一个严酷的环境之中,严酷的环境描来衬托了人物性格,文章含蓄与直露并用,错落有致,恰如其分地升华了文章主题,起到了一石二鸟的功用。

四、佳作展示

父 亲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2007级5班 高霞

假期时去了一次海货市场找亲戚,就是在那儿我遇见了他,一个貌似六七十岁的男子。看见他时他正在同一位貌似老板的人交谈些什么,我走近了一些。

“老板,八块,我给你拉。”他几乎是在乞求地说。 “就五块,不拉拉倒,这么多拉板车的还找不到个?”

“老板,这么长一段距离,我给你搬上,拉过去,再卸下装上车,八块已经够便宜了。”依旧是乞求的语气。

“五块,我来。”旁边跑来一个板车仔,大声吆喝。 “好,就用你!”

他急了,“老板,五块就五块吧,我给你拉。” 老板轻蔑地斜了他一眼:“再贱,也不用你!” “别这样啊,做生意不就讲个讨价还价吗?” 老板哼了一声:“做生意?你一个拉板车的还谈什么做生意?笑话!”顺势推了他一把,不知是老板用力太大,还是他太单薄,他倒退了一步,被三轮车车蹬一绊,跌坐在薄薄的泥浆中。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尴尬地站起来,咧嘴朝老板努力一笑。

老板走了。

他的脸沉了下来,用手拍了拍沾泥的衣腿,抬头看了我一眼,又咧嘴勉强一笑。 我走过去,递给他一张面巾纸,说:“擦擦手吧。”

“谢谢。”

我正面瞅了他一眼,他脸色黝黑,布满了叶子脉络般的皱纹,他的背佝偻着,几乎能和大地亲吻,两支枯干的黑手正揉搓了面巾纸,干而无神的眼四处张望,显然在继续张罗生意。

“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干这苦力活?”

“我看上去很老吧,其实我才不过五十岁呢,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两个孩子上学都花钱呢。”他卷了一根旱烟,边抽边搭言,干涩的眼里似乎有一点晶莹的东西闪光。

“孩子,得好好学习啊,要不一辈子得听人使唤。”

这句话好像父亲也说过,我“嗯”了一声,想哭,鼻里嘴里咸咸的,或许是海风的缘故。 我想到了爸爸,也许在外打工的他,也会遇到这种境遇吧,遭人白眼,他一定也会像这个父亲一样忍着,只是为了赚钱供养自己的孩子,希望将来他们能有出息,别再走这条老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做儿女的不是不懂,只是在寻找一个最好的时机来回报你们、安抚你们曾经受伤的心。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我知道他们伟大的共同的名字:父亲!

点评:本文取材于自己的所见所想,运用语言、肖像、动作、细节等多种描写方法,记叙了一件生动感人的事,刻画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描写了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文章最后由别人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直接抒情,自然升华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语文组

张继勇 邮编:276807

邮箱:zhjy28219@sina.com 电话:13563324667 QQ:10409788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一篇:人社脱贫攻坚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