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风机参数表风机选型

2023-03-13

第一篇:排风机参数表风机选型

风机选型-如何正确选择风机

风机常识-如何正确选择风机

选择风机正确是保证通风系统正常、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所谓正确选择,主要是指根据被输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不同用途的风机选择;选择的风机要满足系统所需要的风量,同时风压要能克服系统的阻力,而且在效率最高或经济使用范围内工作。

选择风机正确是保证通风系统正常、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所谓正确选择,主要是指根据被输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不同用途的风机选择;选择的风机要满足系统所需要的风量,同时风压要能克服系统的阻力,而且在效率最高或经济使用范围内工作。具体选择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根据被输送气体的性质,选用不同用途的风机。例如,输送清洁空气,或含尘气体流经时已经过净化,含尘浓度不超过150mg/m3时,可选择一般通风换气用的;输送腐蚀性气体,要选用防腐风机;输送易燃、易爆气体或含尘气体时,要选用防爆或排尘风机。但在选择具体的风机型号和规格时,还必须根据某种类型产品样本上的性能表或特性曲线图才能确定。

2.考虑到管道系统可能漏风,有些阻力计算不大准确,为了运行可靠,选用的风量和风压应大于通风除尘系统的计算风量和风压,即

风量:

L′=KLL (1)

风压:

H′=KHH (2)

式中L′、H′——选择用的风量、风压;

L、H——通风除尘系统的计算风量、风压;

KL——风量附加系数,除尘系统KL=1.1~1.15;

KH——风压附加系数,除尘系统KH=1.15~1.2。

3.根据选用的风量L′风压H′,在风机产品样本上选定风机的类型,确定风机的机号、转速和电动机功率。为了便于接管和安装,还要选择合适的风机出口位置和传动方式。所选择风机的工作点应在经济范围内,最好处于最高效率点的右侧。

4.风机样本上给出的是风机在标准状态(大气压力为1.013×105 Pa、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下的性能参数,如实际运行状态不是标准状态,风机实际的性能就会变化(风量除外)。因此,选择风机时应把实际运行状态下的参数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参数,换算的关系如下:

Pa (3)

kW (4)

式中Hb、Nb、ρb、pb、tb——风机在标准状态(或规定状态)下的风压、功率、空气密度、气体压力和温度,即风机样本上所列的数据;

H′、N′、ρ、p、t——风机在使用工况下的风压、功率、空气密度、气体压力和温度。

在风机样本上,有的锅炉引风机的性能参数是按气体温度为200℃或240℃得出的,在换算时应将式(3)、(4)中的tb用200℃或240℃代入。

5.除非选择任何一台风机都不能满足要求,或在使用时要求风机的风压和风量有大幅度变动,否则应尽量避免把两台或数台风机并联或串联使用。因两台或数台风机联合工作时,每台风机所起的作用都要比其单独使用时差。

6.近年来由于我国对风机的结构不断改进,使风机的效率不断提高,噪声不断降低,一些新型风机正在逐步取代一些老风机。为了节约能源和减小噪声危害,在满足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新型风机。例如选用新型的9—19型和9—26型风机,而不要选用被淘汰的8—18型和9—27型风机。

第二篇:风机盘管型号选型及设计

风机盘管机组作为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工程应用非常广泛。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的风机盘管在名义供冷量、噪音、电机输入功率等项指标上,已接近于或优于国外产品,而风量则普遍低于国外同型号产品。但是,真正影响空调效果的,并不只是这些参数的绝对值大小,还取决于这些参数之间的配匹是否合理。因为我国的行业标准?中,对供冷量、噪声、输入功率等都有严格规定,因而形成了国产风机盘管高冷、低噪、小风量的总体特点,而风量与冷量的搭配(焓差)则不合理,这给选型工作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带来问题。

2 目前风机盘管选型中常见的问题

2.1 按冷负荷选型的弊端

按空调房间的最大冷负荷选用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设计中常见的做法,其目的是保证高峰负荷时的房间温度。而实际上空调房间运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处于高峰负荷,使供冷量过剩,而切换到中、低档运行以降低冷量输出,从而维持房间的

热平衡。可见机组实际输出冷量取决于空调负荷的变化,与机组的名义供冷量关系不大。故供冷量只是实现空调的必要条件,但不能决定空调的使用效果。评价空调效果好坏,一是房间平均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接近程度;二是室温分布(梯度)和变化(波

动)幅度。送风温差越大,换气次数越少,室温梯度和波动幅度也越大,故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才是影响空调精度和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文献

[2]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精度空调房间的最大送风温差和最

低换气次数。空调精度越高,要求送风温差越小、换气次数越多。可见按最大冷负荷选型,仅满足高峰负荷时的房间温度是不够的,还需满足适当的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才能保证房间的舒适性要求。

2.2 不能保证足够的送风量

因送风温差、换气次数是决定空调精度和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故保证足够的风量是实现预期空调效果的先决条件。这里所说的风量是指机组使用时的实际送风量,而不是产品样本中的名义风量(GB/T 19232-2003规定:名义风量须在盘管不通水、空气14—27℃,风机转速为高档,对低静压机组不带风口和过滤器等出口静压为12Pa测得的风量值)。而实际使用中,暗装机组因要加进、回风格栅、过滤器和短风管,加上盘管表面凝水、积尘、滤网堵塞等诸多因素影响,会导致风阻增大、风量下降,使得实际风量远低于名义风量(笔者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一般低l5—25%)。由于风量的明显减少,影响空调效果,主要带来以下问题:

1)换气次数少;

2)送风速度低,影响送风射流射程;

3)送风温度低,影响空调舒适度和可能造成送风格栅结露等。

另一方面,对于风机盘管机组本身而言,风量的下降直接影响盘管的换热效果,使盘管的制冷量下降,这样就会形成机组的实际性能(风量、冷量)都要低于名义值的不合理现象。因此,

产品样本上的名义风量、冷量只能作为选型时的参考,而不能作为选型的依据。加大风量不仅能增加换气次数、降低送风温差、改善空调效果,而且由于冷量也会提高,可相应地缩小机组的体积。故提高风量是风机盘管的发展方向之一。当然,风量的

提高也要受空调区域允许风速的制约。另一方面,为控制送风温差,冷量与风量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匹配关系。全冷量与风量(质量流量)之比就是盘管进出口空气的焓差,它决定了机组供

冷能力和送风温差的大小。从控制送风温差角度,焓差过高不利,而国内的风机盘管的焓差和送风温差普遍偏高。按GB/T 19232-2003规定的名义参数计算,焓差为15.88k.1/kg,送风温差约为l2℃。若按风量下降20%计算,实际的焓差将超过19.85kJ/kg,实际的送风温差会高达l5℃,显然已超出文献[2]中规定的允许送风温差(6_-lO℃),也就无法保证空调精度和舒适性要求。

2.3忽略风系统的阻力计算

一般地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风系统规模较小,构成简单,阻力不大,约在l5—5OPa范围内,但仅仅这一点阻力就足以对风机盘管系统的实际送风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风机盘管分为低静压机组和高静压机组两类,在GB/T 19232-2003中,对于低静压机组,带风口和过滤器等出口静压为OPa,不带风口和过滤器等出口静压为12Pa,也就是说,风口及过滤器等构成的阻力为12Pa。而美国空调与制冷学会标准《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器》hRI 440— 84中明确规定:出厂时不带送、回风格栅或过滤器的风机盘管,应在12.4Pa机外静压下测试风量u 。这一规定正是为了保证实际风量与名义风量相符。而我国大气含尘量较高,滤网易堵塞,理应机外静压比12.4Pa高,相比之下,我国的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条件合理性有待商榷。以客房中卧式暗装、吊顶回风FCU为例,附加阻力至少应包括回风格栅、回风滤网、送风短管及送风格栅阻力。若回风风速为1.Om/s,送风风速为1.5 m/s,经计算此时机外阻力为16Pa,若选用低静压机组肯定也会造成风量下降,此例在工程应用中应属于附加阻力较小的一例,对风量影响尚且如此,可见FCU风系统附加阻力不可忽视。再者,对于高静压机组,若不经过阻力计算,而是认为选用一个高静压机组就能满足要求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

再举一例,图l为某办公楼安装于吊顶内的卧式暗装FCU及相应的风系统,FCU的名义风量为750 m/h,散流器喉部风速2.5 m/s,回风风速1.5 m/s,经计算知FCU本体之外总阻力约为61Pa,其中散流器、回风口滤网阻力占总阻力的80%。此时即便采用机外静压30Pa或50Pa的高静压型FCU,风量也会下降15%左右。因此,在具体工程中笼统地提出高静压要求和认为只要采用高静压机组就不必进行相关风系统分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 风机盘管机组改进设计的途径

3.1 保证风量的“名”“实”相符

造成机组风量“名”“实”不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1)湿工况下翅片管表面的水膜和水滴大大地增加了空气的流动阻力,这是主要原因;

2)名义测试工况与实际使用工况不同。因此,解决风

量的“名”“实”不符问题,设计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盘管排数的选择

目前国内风机盘管多采用9.53mrn管径的三排盘管,这种结构型式的盘管空气阻力较大。根据大量的盘管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结构参数的表冷器排数由三排减至二排,空气阻力约降30%t圳,这样在机组输入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风量,以此来解决机组名义风量与实际风量相差太大的问题,而且又保证达到标准规定的供冷量要求。其理论依据是:虽然盘管由三排减至二排,传热面积减少,但盘管的空气阻力下降,风量明显增加使盘管传热性能增强的原理。并且2排管风机盘管省料、节能,多数场合使用效果要优于3排管机组,经济效益显著。

(2)翅片间距的确定

翅片间距的大小是影响风机盘管传热性能和空气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理论分析和实验结论可知,翅片间距对风机盘管传热性能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一般说来,换热系数会随着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而阻力则会随着间距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当翅片间距变小时,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增加。因此,虽然换热系数变小了,但换热量却有可能是增加的。因此,合理确定翅片间距的大小使得换热量相同时空气的阻力最小,即单位阻力换热量最大应是优化的翅片间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J 0J:对于水冷式盘管,在常用的翅片间距范围内,3.3mm左右较好。

(3)翅片形状和表面亲水处理

盘管在供冷工况时,对空气的处理是一个降焓析湿过程,在盘管翅片的表面会不断形成水珠,大部分水珠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翅片由上往下流淌至凝结水盘,也有一部分挂贴在翅片表面,这部分水珠使得盘管的阻力增大,从而减少了出风量。对于

相同规格的盘管来说,翅片的析水速度与翅片的形状有关,同时也与翅片表面是否做亲水处理有关。有实验数据表明:相同情况下,湿/干工况风量比由条缝型翅片的75%提高到无缝型翅片的90%;由翅片表面未做亲水处理的88%提高到亲水处理的99%t制,可见,翅片的形状和表面亲水处理对机组的出风量有重要影响。

3.2 保证机外静压和风量

因盘管(特别是暗装机组)在使用中风量会有大幅度衰减,因此为克服送风阻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机外静压,以保证所需的风量。为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国外厂家提供有低噪声、标准型、高静压三种机型供用户选择。低噪声机组的机外静压一般低于lOPa:标准型机组为15—25Pa;高静压机组高达30—5oPa。一般空调场合宜使用标准型机组,高精度及大面积房间则应考虑选用高静压机组,低噪声机组一般仅用于对噪声水平要求严格的

场合,如高星级饭店中的豪华客房。因此,在选用国产暗装风盘管时,建议选择机外静压不低于20Pa的产品,当采用散流器送风且回风带滤网时,FCU 的机外余压不宜小于50Pa,方可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当然,生产厂家最好在产品样本上附上机组的风量一机外静压曲线,以方便于机组选型时参考;并且应生产高低不同的机外静压机型以供不同的使用场合选用。

3.3 提供多样化焓差的机组

按照我国行业标准,对于某一型号的机组只能提供单一焓差(因供冷量和风量一定),并且焓差偏高,使得机组送风温差偏大,用在高精度、要求严格的空调场合还必须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比如可采用改变新风参数来进行调节。而国外的风机盘管具有多种焓差,一般会提供2排管和3排管两种不同冷量的盘管,分别配上低噪声、标准型或高静压三种不同风量的风机,形成名义风量相同,但实际风量、冷量、焓差都不相同的6种机型,可以满

足不同地区、不同围护结构、不同精度要求空调房间的使用要求。因此,国内生产厂家也应从实际使用情况出发,研制出多样化焓差的新型机组,以满足不同空调场合的灵活选用。

3.4 合理的水路流程目前,多数厂家风机盘管的水路流程采用单一的3进3出的接法。合理的水路设计应满足:

1)较高的水流速,以保证较高的换热系数;

2)较低的水阻力,保证水泵较低的能耗,尤其是高层建筑

空调系统:

3)水和空气的逆交叉流动,以保证最大的换热温差。然而实际水通路设计中,增强换热系数往往会带来水阻力的增加。因此,优化的水通路设计应做到:

1)不同长度的盘管应采用不同的水路设计,如大长度盘管采用多路并联、加大过水截面积,既能保证换热量又能有效地降低水阻力;

2)保证进、回水之间5℃温差, 以保证合适的流量、合适的水流速,从而保证换热性能,同时又不会使水阻过大。3)不同使用工况的盘管,其水路应区别设计。若进风参数不同,空气处理过程必然不同,因此,水通路设计应有所不同,以保证冷量、

水阻力的合理。4)为冬季防冻放水及防止管内空气滞留,水路应设计成由下至上的单向行程比较合

理、可行。

3.5 提供全冷量焓效率 和显冷量效率 的计算公式

由于样本上提供的风量、冷量是名义工况下测定的,而在实际使用中,名义风量和名义冷量一般都不会出现,依此作为选型依据是不合理的。因此,厂家在产品样本上除了标明名义风量、名义冷量外,还应提供每一种型号机组的全冷量焓效率和显冷量效率 的计算公式,以供设计人员选型时根据不同的设计工况进行设计风量、设计冷量的计算,以便合理选用风机盘管,这样既保证满意的空调效果,又能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能耗,一举两得,应是业内人士共同追求的目标。

4 结论

4.1 风机盘管的实际送风量是保证空调效果理想的关键, 产品设计时应考虑各参数的合理配匹,另一方面,可从盘管排数、翅片间距、翅片形式和表面做亲水处理等方面考虑在湿工况下提高机组的送风量,减少风侧阻力。

4.2 风机盘管的风系统设计时应进行阻力计算和校核,使之与配匹风机相吻合,认为FCU风系统规模小而不必进行风阻计算是不妥的。

4.3 生产厂家应提供多样化焓差、多种机外静压的机型,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合;还应根据盘管不同长度、不同使用工况设计成不同的水路流程,以保证水侧较高的换热系数和较低的水阻力。

4.4 产品样本上最好应附上机组的风量一机外静压曲线,以及全冷量焓效率 和显冷量效率 的计算公式,以便于设计人员在机组选型时根据不同的设计工况合理选用,既保证空调使用效果,又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第三篇:混流风机与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斜流风机的区别

斜流(混流)风机,风压系数比轴流风机高,流量系数比离心风机大。添补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空白。同时具备装简单方便的特点。混流式(或轴向冲流式)风机结合了轴流式和离心式风机的特征,尽管它看起来更像传统的轴流式风机。

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主要区别在于:

1、离心风机改变了风管内介质的流向,而轴流风机不改变风管内介质的流向;

2、前者安装较复杂

3、前者电机与风机一般是通过轴连接的,后者电机一般在风机内;

4、前者常安装在空调机组进、出口处,锅炉鼓、引风机,等等。后者常安装在风管当中、或风管出口前端。此外还有斜流(混流)风机,风压系数比轴流风机高,流量系数比离心风机大。添补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空白。同时具备装简单方便的特点。

混流式(或轴向冲流式)风机结合了轴流式和离心式风机的特征,尽管它看起来更像传统的轴流式风机。将弯曲板形叶片焊接在圆锥形钢轮毂上。通过改变叶轮上游入口外壳中的叶片角度来改变流量。机壳可具有敞开的入口,但更常见的情况是,它具有直角弯曲形状,使电机可以放在管道外部。排泄壳缓慢膨胀,以放慢空气或气体流的速度,并将动能转换为有用的静态压力。

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在机械通风中的作用

1由于气温和粮温相差较大,第一次通风时间要选在白天,以减小粮温和气温的差距,减轻结露的发生。以后的通风尽量选在晚上进行,因为本次通风是以降温为主,晚上大气湿度相对偏高、温度较低,这样即减少了水份损耗,又充分利用了晚上的低温,提高了降温效果。 2用离心风机通风初期有可能会出现门窗、墙壁结露,甚至表层粮面轻微结露,只要停止风机,打开窗户,开启轴流风机,必要时翻动粮面,将仓内的湿热空气排除仓外就可以。而用轴流风机进行缓速通风就不会出现结露现象,只会出现中上层粮温缓慢上升,随着通风的继续进行粮温会平稳下降。

3用轴流风机进行缓速通风时,由于轴流风机的风量小,另外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通风初期容易出现个别部位通风缓慢,随着通风的继续进行全仓粮温会逐渐平衡。 4进行缓速通风的粮食必须经过震动筛的清理,并且入到仓内的粮食必须及时清扫自动分级造成的杂质区,否则易造成局部通风不均。

5能耗计算:14号仓用轴流风机累计通风50天,平均每天15小时,共用750小时,水份平均降了0.4%,粮温平均降了23.1度,单位能耗为:0.027kw.h/t.℃。28号仓累计通风6天,共用126小时,水份平均降了1.0%,温度平均降了20.3度,单位能耗为:0.038kw.h/t.℃。 6以轴流风机进行缓速通风的优点:降温效果良好;单位能耗低,在倡导节能的今天尤为重要;通风时机易掌握,不易出现结露;不用单独配备风机,方便灵活。缺点:由于风量小,通风时间长;降水效果不明显,高水份粮不宜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

7离心风机的优点:降温、降水效果明显,通风时间短;缺点:单位能耗高;通风时机掌握不好易出现结露。

第四篇:风机房主通风机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级的规章、制度。

二、积极参加本班组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熟练掌握本岗位、本场所设备的性能、构造、工作原理及一般的维护、维修保养知识。

四、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五、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并按有关制度规定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做好各项记录,及时汇报异常情况。

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每项操作任务。

七、本风机房有检修工作时,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以及《工作作监护制度》。

八、本风机房发生故障时,严格按固庄煤矿《停风停电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应急处理,并按规定程序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及部门

九、精心保养、爱护设备,文明生产,确保本风机房达到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有关要求。

十、严格执行《要害场所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随便出入。

一、做好本风机房的消防工作和雨季“三防”、冬季“三防”工作。

十二、掌握电气事故处理方法和基本的触电急救知识及技能,发生意外情况时,积极参与现场抢救。

十三、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第五篇:风机技术要求

5.1规范和标准风机技术要求 5. 风机质量保证及实验

风机的设计、制造和验收,符合引进国家和现行使用的有关的国家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GB2888-91 《电站锅炉离心送风机和引风机》JB4358-86 《通风机通用技术条件》JB1416

《通风机基本形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GB3235-1999 《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实验方法》GB1236-85 《离心和轴流式鼓风机、压缩机热力性能实验》JB3165-82 《通风机现场实验》GB10178-88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实验规程》DL469-92 《通风机叶轮超速试验》JB/T6445-92 《通风机转子平衡》JB/TQ337 《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值》JB/TQ334 《风机用铸铁件技术条件》JB/TQ336 《风机用铸钢件技术条件》JB/T6888-93 《通风机焊接质量检验》JB/TQ330 《通风机铆焊件技术要求》ZBJ72039-90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DL/T468-2004 《通风机油漆技术条件》JB/TQ332 《风机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6444-92

5.2风机质量保证

5.2.1风机叶轮、主轴、联轴器等转动件的材料,符合有关标准和图纸规定,提交材料机械性能和无损探伤试验的试验报告。

5.2.2每台风机的主要零部件均应进行功能试验,并保证设计和结构满足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5.2.3用于转动零部件的材料,应有材料质量保证书或试验报告。

5.2.4叶轮采用材料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及内在质量应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

5.2.5风机主轴、联轴器及风门轴等转动件的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图样规定,进行材料机械性能和无损探伤试验。

5.2.6风机采用的铸铁件,应符合JB/TQ336-93 (风机用铸铁件技术条件)的规定。

5.2.7风机的焊接,应由按JB/TQ338-84 《通风机电焊工考核标准》考核合格的焊工焊接。

5.2.8除有特殊规定的焊接件外,其余无特殊规定的焊接件焊接质量应符合JB/TQ330-83《通风机焊接质量要求》的规定。

5.2.9风机的振动精度,应符合JB/TQ334-87《通风机振动精度》的规定。

5.2.10风机转子动平衡前,组成转子的零部件应分别单独进行动平衡,其评价等级为 G2.5,风机叶轮出厂应附有动、静平衡实验报告。

5.2.11风机转子动平衡,应符合JB/TQ332-84《通风机转子平衡》的要求。

5.2.12风机的涂漆质量,应符合JB/TQ332-93《通风机油漆技术条件》的规定。

5.2.13投标人应提供有关质量保证的各项文件。这些文件至少包括:

5.2.13.1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5.2.13.2主轴、叶轮等零件材料检验合格证书

5.2.13.3主轴、叶轮等零件材料试验报告

5.3风机试验及验收

5.3.1投标人须提供相应设备的实验报告,包括动、静平衡试验。

5.3.2风机试验

5.3.3投标人对所提供的设备必须进行下述试验,并提出试验报告。试验前,必须将试验程序和试验装置(包括仪表校准曲线和检验合格证书)通告招标人。

5.3.3.1动平衡试验

5.3.3.2空气动力性能试验

5.3.3.3振动试验

5.3.3.4叶轮焊缝探伤检查

5.3.4投标人对下述试验提出书面要求,交给招标人,并派人参加试验。

5.3.4.1风机运转试验

5.3.4.2轴承箱等设备的渗漏试验

5.3.4.3风机机组的噪声测量

5.3.5风机转子的运转试验,应在额定转速下进行,连续运转时间,从轴承温升稳定后起算,由相应的润滑剂按相应的规程规定确定试验时间,轴承温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测量轴承径向振动,检查主轴承箱,不得有油泄漏。

5.3.6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试验,由投标人按JB/TQn342-84《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进行,并绘制工作状态下的P-Q、N-Q、ή-Q的特性曲线。

6.包装和运输

6.1设备包装适合于运输和安全要求,整套设备分为裸装件和包装件,包装件均用包装箱包装,并标上相应的符号后方可发运。设备运输符合安全要求,运输过程中不会变形和损坏。

6.2所有管接头、阀门、法兰、螺栓等零部件,都有保护装置和措施,可防止运输过程中和保管期间发生损坏、腐蚀,防止杂物等进入零部件内。

6.3凡是电子、电器和仪表设备均严格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和保管期间的安全,不发生损坏,并防止设备受潮和浸水。

7.技术文件交付

7.1投标人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一周内提供有关图纸、技术资料(供设计院和招标人使用)。

7.2投标人应提供设备易损件图纸和资料(注明轴承型号)。

7.3风机总装图,包括:主要安装尺寸、剖面图、地脚螺栓孔位置和尺寸等。

7.4风机基础设计资料:动静载荷及载荷分布、转动惯量、设备总重量。

7.5风机安装、调试、操作、维护使用说明书。

7.6随机图纸及资料、装箱清单、产品合格证明书。

8.供应的图纸及文件

投标人在交货时须随机供应下述随机设备资料各二套:

 风机及的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 设备清单及备品备件清单

 设备荷重资料、设备装配图和部件结构图

 设备出厂试验报告

 设备材质性能保证资料等

9.售后服务要求

9.1投标人无偿提供人员培训服务,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

9.2质保期为设备运行二年,质保期内因设备设计、制造问题发生的任何损失,中标人免费为招标人维修并免费更换损坏配件。

9.3投标人在接到招标人要求提供服务的电话(或传真)后8小时内作出响应72小时内派出合格的服务人员到达需方设备使用现场。

9.4其它售后服务内容由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作出说明。

2.每台套风机供货范围如下:

2.1风机本体(含调节风门、进风口、叶轮)、轴承箱组(含轴承等)和风机与电动机之间连接用弹性联轴器(含防护罩)等。

2.2投标人需配全6个联轴器,(包括电机侧联轴器,电机输出轴径及键槽尺寸由招标方提供),配全联轴器柱销、弹性胶圈、地脚螺栓、防护罩等。

2.3风机进出口配对法兰和紧固件螺栓组等。

2.4属于整套设备运行和施工所必需的部件,如果本招标文件未列出和/或数量不足,投标人仍需在执行合同时补足,且不发生费用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平安家庭创建实施方案下一篇:派出所党支部先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