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2023-01-19

近些年研究发现, 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因为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与普通的普外科患者相比, 机体糖脂代谢性明显不正常,因此更容易感染。 而具体有哪些因素能够引起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相关研究文献却比较少,该文正是基于此展开研究。 该次研究中选取1000普外科患者,其中有90名普外科糖尿病患者, 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该次研究中有1000名普外科患者参加,其中男性患者有506名,女性患者有494名,最小年龄者是50周岁,最大年龄患者是64周岁。 这其中有90名属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 研究者依据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发现, 有67名患者出现感染,二者其中17名属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 上述患者肝肾功能都十分正常,没有出现任何的创伤,免疫系统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1.2方法

全部患者的病程情况、病程时间等所有的信息都记录下来,制定统一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表中包含了性别、年龄、病程、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等几项内容。 每个可能的危险因素都进行了定义,同时统一好判定标准。 糖尿病的判定标准如下: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7.0 mmol/L;也可以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判定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2 h血糖已经达到或超过11.1 mmol/L, 在判定为糖尿病患者; 早期已经确认的患者。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经检验为正态分布者,且方差齐者(x±s)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者,(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多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双侧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资料分析

1000名患者有67名患者感染,感染率为6.7%,其中90名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中,有17名患者感染,感染率达到18.9%,而910名普外科患者中有50名患者感染,感染率为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2名患者感染是由于手术切口部位引起,而有20名患者是由于呼吸道部位感染而引起,有15名患者是其他部位感染所引起。 这两组患者在此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单因素分析

患者年龄达到或者超过60周岁、患有糖尿病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5年、长时间卧床、空腹血糖、长时间的应用抗生素等因素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间的长短、侵入性操作等会引起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 比较两组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 糖化血红蛋白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并没有特别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多因素结果分析

患者年龄达到或者超过了60周岁、已经患有糖尿病达到或者超过5年、长时间的住院、长时间的卧床等因素,是普外科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也是独立的因素。

3讨论

1普外科患者因为受到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的干扰,机体本身经常表现出应激行为,而这回导致血糖的增加。 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机体抗感染能力就比较弱,组织损伤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恢复,再加之血管损伤,身体中的血液黏度就会明显提升,如果此种状态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则感染的风险更大。

2该文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与单纯的普外科患者相比,更容易感染。 以往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手术之后,322名患者中有62名患者发生了感染,感染率达到了18.7%,而同期普外科患者中,仅有5.9%的患者出现了感染。该名学者所得的研究结果,与该研究所得的研究结果基本上相同。 与以往研究不同,该研究又对患者发生感染的不同部位进行了详细的探究,研究发现,有32名患者感染是由于手术切口部位引起,而有20名患者是由于呼吸道部位感染而引起,有15名患者是其他部位感染所引起。 这两组患者在此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这一点可以总结出,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与普外科患者相比,感染部位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感染风险更高。

该次研究中对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因素进行了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的分析。 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达到或者超过60周岁、患有糖尿病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5年、长时间卧床、空腹血糖、长时间的应用抗生素等因素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而性别、糖化血红蛋白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并没有特别的关系。 多因素回归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达到或者超过了60周岁、已经患有糖尿病达到或者超过5年、 长时间的住院、长时间的卧床等因素,是普外科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独立的因素。

3年龄超过60周岁的普外科糖尿病患者,因为身体机能已经退化,尤其是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最为明显, 而随之抗感染的能力也明显下降, 因此感染的可能性明显的高于年轻人。 另外, 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时间越长,糖脂代谢的情况也就越加严重,这会使得患者抗感染能力减弱。 此外,长时间卧床或者长时间住院的普外科糖尿病患者,因为缺乏锻炼,再加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无法有效的排出,使得患者更容易感染。 该次研究中,单因素分析表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间的长短、侵入性操作等会引起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但是采用多因素分析时,并没有发现两者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 这可能是由于临床操作中,医生对普外科糖尿病患者的所应用的抗生素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发现不寻常之后,直接停药,并且在进行侵入式操作时,医生按照规范进行了无菌操作,因此杜绝了感染。

4几乎上述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护理人员定要做好护理工作,预防患者感染。 第一,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除患者的心理恐惧, 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能否良好控制血糖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关,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是对治疗的认知度低。 因此,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对该类人群的健康教育需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学习能力和文化背景,采用不同方式,因人施教,方能取得较好效果;第二,依据上述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比如开窗通气,要求患者不定时的进行翻身,定期处理患者气道中的分泌物等; 第三,随时随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及时医生进行沟通,一旦发现有感染情况,要立即汇报医生,最大程度的减轻感染程度早期发现感染并采取措施。 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和肺部感染最常见,因此,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各种护理体检。

总之,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四个,分别为,患者的年龄达到或者超过60周、患者糖尿病患者时间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5年、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长、长时间的卧床等。 基于此,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以及患者都要多加注意,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 研究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对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从1000名普外科患者中,选取90名普外科糖尿病患者,将这90名患者依照感染与否,分为两组,运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展开研究。结果 1000名患者有67名患者感染,感染率为6.7%,其中90名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中,有17名患者感染,感染率达到18.9%,而910名普外科患者中有50名患者感染,感染率为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外科糖尿病患者与普外科患者相比,比较两者的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达到或者超过60周岁、患有糖尿病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5年、长时间卧床、空腹血糖、长时间的应用抗生素因素、侵入式操作与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者达到或超过60周岁、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时间达到或超过5年、长时间的住院与卧床是普外科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年龄者达到或超过60周岁、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时间达到或超过5年、长时间的住院与卧床会引起普外科糖尿病患者感染,临床实践中,定要加以预防。

关键词:普外科糖尿病,感染因素,预防对策

上一篇:浅析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下一篇:学会言谢——由余映潮执教《老王》一课说起